满族关氏宗谱
- 格式:docx
- 大小:14.14 KB
- 文档页数:3
【满族姓氏篇】一个民族的姓氏,就是民族家族系统的称号。
满族姓氏,也是构成满族民族团体的称号。
满族姓氏形成于氏族社会,最初是表示血缘关系的称谓,即血缘团体的称号。
满族这种血缘团体的名称称之为哈拉(hala)即姓氏,最初一个哈拉就是一个穆昆(muK!n)即家族。
满族姓氏在《皇朗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了646姓,又记谱外33姓,加起来有679个姓氏之多。
满族姓氏如此之多,其来源有以地为氏,就是某氏族以居住地的地名、山川、河流等名称做为姓氏,以部为氏,就是以部族名称为姓氏;以姓为氏,多为金元时代女真人旧姓的延续使用;围与姓氏,即皇帝赐与的姓氏本非原部族的姓氏;更改姓氏,多因分居、承嗣,迁徒异地而更改原姓氏,取得新的姓氏称谓;随名姓,即俗称的以名为氏。
以父祖名字之’—字作为本文子孙的姓氏,但仍不否认也不忘记其本来的满族姓氏。
总之,满族姓氏有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后来满族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改易原来的多音节姓氏,而冠以了汉字姓;皆为单字。
据考查与有关资料相补证,满族八大姓有: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
冠以汉字姓为: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1.主要氏族宣统二年(1910)春二月重编的《承德县志》记载,沈阳满族主要氏族有:(1)皇族旧居宗室觉罗,姓爱新觉罗氏,国初留守陪都分左右翼八旗。
新居宗室觉罗,由此系移居于省城东二里许宗室营,亦分隶于左右翼八旗。
(2)满州氏族佟佳氏:辽东巨族也。
国初有佟养性、佟养正居佟佳地,因以为氏,后迁抚顺。
[完颜]拼音---Wanyan郡望---女真名人---完颜从善, 完颜伟, 完颜仲元, 完颜麟庆文献---缺历史---女真族姓,以地为氏,是金朝皇族,也有部份是金国赐姓者,如完颜仲元、完颜阿林本姓郭;完颜霆、完颜耀珠本姓李。
是金、元两朝着姓,后改汉姓为王、汪。
据史载,完颜部阿骨打建金国于北宋时期,并据有中国北部地方,时间起于公元一一一五年,终于公元一二三四年,共计历经九个皇帝。
2013年8月第3期清史研究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Aug.2013No.3满文文献研究黑龙江苏完瓜尔佳哈拉满文谱书初探张杰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李秀莲[摘要]《苏完瓜尔佳哈拉满文谱书》成书于康熙四十八年,属满洲中较早的家族人口档案,满洲入关前之历史信息隐藏于家谱字里行间,内容较为丰富。
谱书记录了苏完瓜尔佳及富察两哈拉、三个家族之世系繁衍、合族原因及家族迁徙历史。
两哈拉家谱合二为一在满洲族谱中颇为少见,其合族迁徙历史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后金建立前后东北地区女真海西、建州、东海三部之间关系以及满洲族形成的历史进程;两家族之间的姻亲关系及家庭生活亦从一侧面反映了清入关前的社会制度史。
[关键词]家谱满文瓜尔佳富察哈拉[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87(2013)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03-0119-07[收稿日期]2012-10-08[作者简介]张杰(1976—),女,黑龙江省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馆员;哈尔滨150300;haha0451@sina.com 。
李秀莲(1964—),女,哈尔滨师范大学金源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哈尔滨150025;xiulianli2003@163.com 。
[基金项目]2010年度黑龙江省哲社科学研究规划重大委托项目(批准号:10F002);2011年度黑龙江省哲社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批准号:11D064)。
一、《苏完瓜尔佳哈拉满文谱书》简介黑龙江苏完瓜尔佳哈拉满文谱书系笔者得到的照片影印本。
谱书原件原藏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阿什河街东环村村民关玉文处,此人已于7年前病故。
据其弟关玉财讲述,该谱书被关玉文于1998年出售给阿城区白城村四组村民李国志,此人绰号“秀才”。
笔者得到的谱书仅为其家谱中一部分,除此谱书之外,完整的关氏家谱还包括谱单及家族萨满祭祀神本。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研究
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也是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
在统治中国的200余年间,作为统治阶层的满族人口不断增加。
为了对满族八旗人口做一次统计,乾隆帝下旨纂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家谱,是一个家族或者宗族记载本族人物世袭关系和事迹的册籍。
它可以为后人提供这一家族或宗族的流变、迁徙、发展等,可以说是这个家族的“历史书”。
本文所讨论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正是有关整个满洲氏族的“历史书”。
以往学术界对满洲姓氏、氏族或是谱书的研究虽多,而就《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文本本身来研究的论著还不是很多,故而,仍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通过对这部谱书的整理,再结合相关史料,我们可以了解满清建国初期的人口情况、氏族构成、民族分布及迁徙情况、主要人物事迹等。
对我们研究满洲早期人物、清前史、甚至整个清史都具有极大的辅助参考作用。
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的是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是对《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文本的概述,包括作者、成书及流传等;第三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介绍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内容,包括满洲正宗姓氏和满洲其他姓氏,其中着重论述了满洲正宗姓氏中的部分主要姓氏;第四部分则论述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价值。
满洲八大姓都去哪了?灭亡了,还是改姓了? 八大姓指的是大清王朝时满族的八个显赫的姓氏,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八姓,俗称「满洲八大姓」。可如我们所知,现今的生活已经碰不到这些姓氏的人们了。那他们都去哪了呢?是灭亡了,还是改姓了?
满族的姓氏在历史长河中演变频繁,「满洲虽始有定性,后皆指名为姓」。尤其是清朝中后期,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满族各氏族在冠用汉字姓与改用汉字姓过程中,出现了极不规范的趋势,多有弃置本姓沿汉习者,连作为最高统治者乾隆帝也感到震惊,下旨整饬。不过随着清朝的灭亡和时代发展,这些姓氏最终还是演化成了「汉姓」。 佛满洲佟姓氏族成员遍布辽东每一区域。近代和现代地名佟佳江,佟佳、佟甲、佟家等诸多村堡名,都是他们生活过的地方。佟姓或童姓、仝姓,同为满族一姓,是为同音异字,都是源自佟佳。 瓜尔佳氏是清初辽东地区人口众多历史地位十分显赫的一个氏族。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始创业之时,投身在后金政权的一统大业之中。后金时期,氏族中许多成员为有清一代的开国元勋。清代中期以后,去谐音汉字姓关姓。瓜尔佳关姓出过不少知名艺人,香港的关之琳、周海媚,还有如今年轻一代关晓彤等都是瓜尔佳氏满族人。 在满族社会发展史上,马佳氏仅仅是清代中前期至明代的马姓氏族先世的姓氏,是出自地域而冠之姓氏。元末明初为费莫氏,明至清中期演变为马佳氏,清朝中期以后音移冠用汉字姓马。满族索氏也是清朝后期的汉字姓,此前,宗族的满族姓氏为索绰罗氏。《索绰罗氏谱书》记「原居长白山一带,在康熙年间分迁至辽东岫岩、兴京一带」。 赫氏是辽东地区的满族著姓之一,他与何氏同是由满族姓氏赫舍里氏取其头一字演变而来,两者之间为同音异字。而今日辽东地区满族中的富氏与傅氏,为同一原始满族姓氏中富察氏的后裔。远在金、元时期,富察氏的氏族姓氏为蒲察氏,是金代的女真大姓和望族。后来产生音移变化,才成了富(傅)察氏。
名满中国的满族八大姓氏很多我们熟知的姓氏其实和满族八大姓氏相关,虽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满族八大姓慢慢也演变成了单姓,而且人数也越来越多,那么满族的八大姓氏是哪些?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满族瓜尔佳氏瓜尔佳氏瓜尔佳氏又称:瓜勒佳氏、关尔佳氏、关佳氏,是满族姓氏,位列满族八大姓。
因其名列《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首位,有“满族第一大姓氏”、“满洲巨族”的说法。
《通谱》认为瓜尔佳本系地名,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其前身为金代女真夹古氏、也写作加古氏、古里甲氏。
明朝末期,瓜尔佳氏共有752户,号称“居满洲全族之半”。
清朝时期,瓜尔佳氏为官人数众多,素有“关朝”、“关满朝”之称,以世居苏完的部长索尔果家族最为显赫。
其次子费英东为后金开国五大臣、孙鳌拜为康熙朝四大辅臣之一。
清末重臣胜保也出自苏完瓜尔佳氏、荣禄则出自乌喇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主要以关为汉姓,其余使用石、鲍、汪、李、高、顾、白、胡、郭、果、苏、叶、常、昌、喜、侯、森、佟、唐、荣、恒、门、吴等。
满族钮祜禄氏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满族姓氏,为满族八大姓之一。
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本为地名,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钮祜禄氏出自金代女真姓氏女奚烈,又作粘合、粘割。
清朝时期,世居长白山,清初和後金开国五大臣之一弘毅公额亦都,其家族最为显赫,有“郎半朝”之称。
历史上有六位皇后出自该姓氏,分别为孝昭仁皇后(康熙帝第二位皇后)、孝圣宪皇后(雍正帝贵妃)、孝和睿皇后(嘉庆帝第二位皇后)、孝穆成皇后(道光帝元配嫡福晋)、孝全成皇后(道光帝第二位皇后,第三位正室)、孝贞显皇后(咸丰帝首位皇后,第二位正室)。
民国以后,钮祜禄氏多以郎、钮、刘、郑、和、杨、邵、福、仇、侴(音“丑”)、金、赵等为汉姓。
满族舒穆禄氏舒穆禄氏舒穆禄氏为满洲著姓,位列满族八大姓之一。
其先世为回鹘述律氏,辽太祖阿保机之皇后述律平即出自该氏,曾用汉姓为萧。
金朝及此后的元朝时期均用汉字为石抹氏,知名人士有都元帅石抹明安等。
此后,又改汉译为舒穆禄氏。
满族家谱综述满族家谱综述2010-10-16 14:33满族进关后,分驻全国各地,怀念先人与故土,于是满族人开始积极修纂谱书。
而留守在东北满洲地区的的满族多为清入关定鼎北京、一统华夏之后,几次拨回原辽左王庄、旗田、边关或因事回籍以及守陵、守墓、驻防等原因的满族八旗人和汉军八旗人。
这些满族人为了避免"数典忘祖"以及职官承袭等原因,绝大多数都修有本氏族的族谱,各宗支也至少修有本支的谱单。
其目的主要是为光宗耀祖,敦昭穆,光彝典,收宗族,承职司。
一个家庭人口繁衍,迁居各地,久不收拢,其后裔难免数典忘祖,湮源断续。
而一谱在手,宗族尊卑井然可循,各枝分派,了然在目。
桓仁县的李氏、佟氏、傅氏,如本溪县的关氏、黄氏,本溪市内的关氏、赵氏,南芬区的翁氏、关氏、齐氏等都编修了本宗族的谱书。
一、满族谱书源起及体例1.满族谱书源起。
满族谱书始于"结绳记事"以及后金时期的《满文老档》等。
清代八旗制度确立以后,原来的哈拉、穆昆(氏族)组织即迅速分化,被固山、牛录的八旗组织所代替,审丁编旗,人丁户口的登记,皆在其所属衙门的旗档之中。
而记录满族家庭成员活动的最早的"谱",就是登录清太祖努尔哈赤家族活动的档子《满文老档》。
清太宗皇太极时开始授予世袭佐领与公中佐领敕书,由于某些八旗官职可以世袭,因此有人在请求世袭八旗官职时,就必须以敕书说明缘由。
17世纪以后,承袭官职还需呈家谱以证明其家世。
敕书和家谱就成为承袭世职的重要凭证。
清入关后,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极为深刻,门第日益受到重视。
康熙帝曾谕"笃宗族以昭雍睦"。
雍正则要求"修族谱以联疏远","凡系世职官员,令其预先缮造家谱,存贮都统衙门;其后若有应行增入者,令于岁底俱保增入"。
然后,经八旗都统核实,上奏皇帝批准。
在八旗制度下,满族家谱是官职承袭的重要凭证,是表明人身份地位的依据。
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中华传统文化视野下满族家谱的文学元素阎丽杰(沈阳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44)摘要:满族是一个不怕牺牲、勤劳智慧、开放虚怀、善于学习的民族。
满族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
从骑马射箭的渔猎文化到躬耕陇上的农业文化,满族文化发生了巨大的飞跃。
在文化转型期,满族积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汉语,并进行文学创作。
满族家谱中出现了诗歌、词、散文、传记、民间故事等文学元素,彰显了满族较高的文化修养。
满族家谱正是满族学习、继承、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
关键词:满族;家谱;文学元素中图分类号:G03;I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627(2020)06-0144-06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是个善于学习、善于包容的民族。
满族主动学习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汉语汉文,可以自如地用汉文进行写作。
满族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尊祖敬老,极其重视家谱的写作传承。
满族学习汉族家谱的写作方式,也非常重视家谱的撰写。
满族从学习汉字到熟悉汉文化,再到把汉文化融入满族家谱中,可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对满族撰写家谱的重要影响。
满族家谱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学术界往往侧重从历史、社会组织、祭祀、祖籍的姓氏等角度研究满族家谱。
满族家谱是满族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缩影,而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
人们往往看到了满族家谱明世系、别支派、定长幼、正人伦的作用,而忽视了满族家谱中的文学元素。
从中华传统文化视野下研究满族家谱的文学元素,这是以往研究尚未涉猎的问题。
满族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汉族撰写家谱。
在满族家谱中,与家族有关的事一般都可写入家谱,因而满族家谱中,一些族人的文学作品也在其中。
有情感的地方就会有文学的存在,因为文学是审美情感的表现形式之一。
满族家谱中有大量用汉文写的家谱,怎么写满族家谱,这其中有情感灌注、技巧、歌颂赞美等文学元素,因而形成了文史互映的景观。
【历史知识点】满族八大姓氏
指的是大清王朝时满族的八个显赫的姓氏。
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
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
佟佳氏:佛满洲佟姓氏族成员遍布辽东每一区域。
佟姓或童姓、仝姓,同为满族一姓,是为同音异字,皆源出佟佳。
佟佳清初为姓氏佟佳氏。
瓜尔佳氏:满族关氏是由清前女真姓氏瓜尔佳氏而改用汉字姓演变的一个姓氏。
瓜尔
佳氏氏族,是清初辽东地区人口众多历史地位十分显赫的一个氏族。
马佳氏:满族马姓在辽东地区分为汉军旗人和满洲旗人两个不同的血缘集团,他们在
加入满族民族共同体编入汉军八旗后,将其马氏姓氏之中加一“佳”字,形成马佳氏,使
世人难以区别谁是女真人后裔,谁是中原汉族人的后裔。
索绰罗氏:满族索氏是于清代后期而冠用的汉字姓,以闲散白身身份随军入关。
至山东,梯攻临清城,率先登城,授骑都尉。
定鼎燕京时,从征山海关,击败大顺军马步兵二
十万众,叙功加一云骑尉,三遇恩诏加至一等轻车都尉。
此后,其子孙相继承袭数世。
赫舍里氏:赫氏是辽东地区的满族著姓之一,赫舍里氏氏族定居苏子河、浑河流域后,在清前为后金政权的缔造,氏族成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富察氏:远在金、元时期,富察氏的氏族姓氏为蒲察氏,并为金代的女真大姓,亦是
金代的望族。
那拉氏:那姓满族宗族在辽东满族氏族中为八大姓氏中的第七个姓氏。
钮祜禄氏:郎氏满族宗族是由满族姓氏纽祜禄氏而冠用的汉字姓,郎氏满族宗族是由
满族姓氏纽祜禄氏而冠用的汉字姓。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作者: 李林
出版物刊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9-42页
主题词: 满族文化;凤城;努尔哈赤;宗谱;修谱;世系;祭祀;历史悠久;家谱;风俗
摘要: <正> 国有史,家有谱,家谱即是一个家族的历史。
满族修谱之风极盛,超过汉族,后人续修家谱为满族的传统。
现存的满族家谱已成为满族以至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瓜尔佳氏(即汉姓关)是满族中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位重要的一个宗族。
目前我们在辽宁搜集的四百余份满族家谱中,瓜尔佳氏就有三十部,数量最多。
其中大部分具有学术价值。
《凤城瓜尔佳氏宗谱》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
它记载了凤城瓜尔佳氏的来源、迁徙、人口、阶级关系、风俗、语言等,详细程度为其它谱书所不及,提供了史书所不载的珍贵资料。
满族家谱五种清朝入关后,汉族文化对满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满族秉承了汉族修谱的风气。
八旗制度的实行,家谱成为官职爵位世袭、人丁身份地位的主要证明和重要凭证,造成了满族修谱之风的盛行。
特别是乾隆登基后,下令官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对修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出现了清朝历史上的第一次修谱高潮,由过去个别家族修谱发展到家家修谱。
满族修谱多在龙年、虎年、鼠年,取龙腾虎跃,人丁兴旺的寓意。
家谱修成后,每隔十年、十五年就要续修。
而有些家庭为世袭官职爵位,仅以谱单的形式传承。
这些家谱保存了丰富的满族历史与民俗,是研究满族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大连图书馆收藏满族家谱数量不多,有十数种,但其多为抄稿本,或仅见藏于大连图书馆。
比如钮祜禄氏的《开国佐运功臣弘毅公家谱》、喜塔拉氏的《喜塔拉氏尊藏宗谱》、富察氏的《沙济富察氏谱牒》、他塔喇氏的《他塔喇氏家谱》、依尔根觉罗氏的《依尔根觉罗氏谱书》等,这些家谱记录了他们各自姓氏的源流及发展,其史料价值不可小觑。
《开国佐运功臣弘毅公家谱》不分卷青干龙手稿,十二卷,白口,无界行,半页十行。
高29.5厘米,宽19.7厘米。
书里有浮签,墨水笔有修改。
该族谱包括族谱序跋、普通事例、族谱引文、公传、国史馆藏公传、国史馆藏公三代传、实录记载的公功勋、旧官书记载的公自述、圣祖仁皇帝致一等子爵的书信、世祖章皇帝的题词、圣祖仁皇帝的御书。
本谱记录世系凡十三世,本支谱后,又以堂兄、堂侄房支系单独成册,成《弘毅公堂兄房谱》、《弘毅公堂侄房谱》。
弘毅公,名额宜都,赐号巴图鲁,姓钮祜禄氏,隶镶黄旗。
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幼年即追随太祖,从太祖征讨,身经百战,善于以少击众,用兵四十余年,太宗时追封弘毅公。
先民索和子巴彦居住在东北的长白山。
第一个祖先是阿灵阿巴扬,第五个祖先。
阿灵·阿巴延生有两个儿子:长子萨穆图亚和次子凌渡·努伊,后者是弘毅·贡的父亲。
卷前《家谱序》阐明修谱是为了“绍述前修,昭明世系”,记录先人之“骏烈鸿猷”,以及“所有祖宗之世系子姓之骈繁以及官阶事迹”,使“百世下如亲见之”。
一、静安村中的满族人和静安神堂清朝初年,那、关、国、鄂四姓,由长白山随军来到此地,开荒落户。
根据关氏族谱上记载,祖先索尔贺是坐落于城西镶蓝旗界距省五十里第一佐领瓜尔佳氏。
二世祖费英东,三世祖胡巴,而后四世祖时迁居到现在的分为八支,其中四支迁居别地,另外四支留在原地。
最早的族谱是在顺治六年二月二十日所制,可以推测关姓在清朝初期就已在静安村生活,至少在此定居了370年。
族谱上记录的当时的村名叫佛满洲京阳堡。
随着人口不断的扩大,国姓和鄂姓迁走,村中的满族人只留下了关姓和那姓两大户和唐姓一户。
现在静安村总人口1506人,其中满族416人,蒙古族19人,锡伯族20人,回族1人,朝鲜族2人,汉族1048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约为30.41%。
现有耕地3300余亩,村居住面积500000平方米、北邻304国道、南邻沈阜开发大道、西邻蒲河景观带静安林海段。
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水稻。
2018年9月12日正式批准成为静安满族村。
无论是那姓还是关姓的族谱上来看,都没有关于家族祭祀的任何记载。
由于目前村子最年长的人是1938年左右出生的,对于小时候的事情没有什么记忆,对于之前村子的祭祀印象比较模糊。
所以,对于目前的静安村的满族村民来说家祭等一系列的年中行事,并不是复兴本家族的传统。
目前,静安村正在积极地开展各种满族节日活动,除了祭神祭天典礼外,还有二月二、清明、五月节、颁金节等。
清代时神堂多设在穆昆达,也就是族长家。
而静安神堂是静安村现在举办满族节庆活动时以及本村满族村民许愿还愿的公共场所。
静安神堂是租下当地的一座农房,门前又是大空地,能够容纳百名参加活动人员。
租金则是大家捐款的方式募集而来。
神堂极大呈现传统满族家屋的形式。
满族春祭的新形态——以沈阳市静安村祭神祭天典礼为例陈华泽(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日本横滨222-0033)摘要:满族的祭祀分为家祭和野祭两种。
家祭顾名思义,是为了祭祀本部落本族的祖先神和祖先,野祭更多侧重于祭祀自然神。
如果你是这13个姓氏之一,有可能和乾隆就是同一个祖先!清朝灭亡后有着超高辨识度姓氏的满清贵族却纷纷消失不见不是突然修炼成了隐身术而是他们直接弃了满姓改成了普通的汉姓清末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引述其弟溥杰自传里的说法:“时常听说满族到处受排斥,皇族改姓金。
瓜尔佳氏改关姓,不然就找不到职业。
”那么满族贵族到底改了哪些姓氏?爱新觉罗氏改金姓/启姓因为“爱新”在满语里有“金子”的意思,所以大多数爱新觉罗氏后裔就改姓“金”。
雍正帝的九世孙现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就是以辈分字「启」为姓。
另外还有改姓「艾」「罗」「肇」等:2.钮祜禄氏改郎姓/钮姓钮祜禄氏算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和珅和大人就是钮祜禄氏。
清亡后,这一姓氏就逐渐分化成了两个姓氏,其中一个保留姓氏第一字改成了「钮」姓,另外一个则改姓「郎」,取钮祜禄氏满语含义「狼」谐音变动。
钢琴家郎朗便是钮祜禄氏后人。
3.赫舍里氏改赫姓大名鼎鼎的康熙辅政大臣索尼就是赫舍里氏。
如今的赫舍里氏早已简化,改成了普通的「赫」姓或「何」姓。
4.佟佳氏改佟姓康熙爷的亲妈佟妃。
以及他的第三任媳妇儿都是佟佳氏。
清灭后,至此大多改姓了「佟」5.富察氏?改?富姓、付姓和傅姓富察氏却历经四朝天子荣宠不衰,备受乾隆爷喜爱的大臣傅恒本名就是富察·傅恒改成了富姓、付姓和傅姓等。
6.瓜尔佳氏历?改?关姓瓜尔佳氏被称作「满族第一氏族」,历史上的鳌拜便是瓜尔佳氏。
亡国后,瓜尔佳氏便直接改姓「关」,也有部分改姓「白」「石」「鲍」。
当红明星关晓彤也是瓜尔佳氏后人。
7.叶赫那拉氏改那姓著名词人纳兰容若就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也是这个姓氏亡国后,那拉氏的后人大部分都改成了「那」姓或「南」姓8.马佳氏改马姓后多改成了「马」姓和「麻」姓9.齐佳氏改齐姓齐佳氏是正牌的八旗子弟出身,但历史上也没有什么特别杰出的人物,改姓也只改成了简单的「齐」姓10.索绰罗氏改石姓索绰罗氏实力强大,从清初到乾隆朝专出进士、举人,还被康熙爷赐姓「石」所以后来都以「石」为姓,另外改姓也皆以「索」姓居多11.喜塔腊氏改图姓/奚姓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亲妈就是喜塔腊氏但入关后喜塔腊氏一度不受重视,后改姓多以谐音「奚」字为姓,也有「图」姓、「祝」姓12.舒穆禄氏改舒姓辛亥革命后,就改姓方面就改出了十多种姓氏,有「舒」「徐」姓,「花」姓还有「杨」「郑」等著名作家老舍,本名舒庆春,就是舒穆禄氏后裔13.乌雅氏改吴姓乌雅氏始于唐末女真,在满洲姓氏中只能算是个中小型姓氏因乌雅氏汉译吴雅氏,后来改姓基本上以「吴」或「乌」为姓。
满族研究2006年 第1期宁安市满族关姓家族萨满祭祀调查蒋 蕾 荆 宏( 吉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长春日报报业集团,吉林 长春 130012)摘要:本文对黑龙江省宁安市满族关姓家庭萨满祭祀活动的全过程作了真实的记录。
通过实地调查、现场采访,了解到萨满祭祀活动的程序、规则和诸多禁忌以及满族家祭活动得以延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同时阐述了满族萨满祭祀对祖先的英雄崇拜,并揭示这一活动对族人产生凝聚力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满族关姓;萨满祭祀;程序特征中图分类号:B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06)01-0091-08 2003年11月28日至30日三天,我们在黑龙江省宁安市伊兰岗村参加了一次颇为完整的满族关姓家族的萨满祭祀活动。
伊兰岗满族自治村毗临宁安市郊牡丹江畔,主要住着满族关姓家族,其满姓瓜尔佳氏,正黄旗,现有二百多人口,在这里居住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
先祖尼雅哈那,曾随努尔哈赤征战屡立战功。
为崇敬祖先的功德,这个家族一直以“三年小祭,五年大祭”的方式举行萨满祭祀活动。
满族关姓家祭从1946年停止,直到1993年才逐渐恢复。
关姓满族家祭历时三天,基本程序是:第一天晚上“星祭”;第二天白天祭祖,晚上“背灯祭”;第三天上午祭天,下午“换锁”。
这是一次原生态的满族祭祀,既保持了古朴的形式,又有关姓家族独特的个性,是研究萨满文化的难得实例。
现将该家族家祭实况详述如下: 一、星祭整个祭祀从“挂草把”开始。
28日中午1时30分,在伊兰岗村满族文化室的院门前,关姓家族的穆昆达(族长)关君泰用绳子将—束红线绳扎着的谷草拽着,挂到高高的杆子上。
祭祀的象征意义由此展开——“草把”将在祭祀结束后烧掉或扔到牡丹江里,以此宣告家祭的顺利结束,亦祈祝吉庆有余的新生活的开始。
据传,每次家祭时,都会恰逢一场大雪。
这一次也不例外,祭祀活动刚刚开始,天空中就飘起雪花,颇有点神秘色彩。
伊兰岗满族文化室的院子里,人越聚越多。
关 氏 宗 谱
本人姓 关 名金刚,满族人(由于户籍员操作问题,目前身份证为汉族,暂未做变更)。吉林
省辽源市东丰县人。
本人喜欢研究历史,一直对本族“关”姓的由来充满好奇,现对本族宗谱整理,希望可以找到
一些关于满族“关”姓的线索。
(以下完全按照宗谱重新抄录,其中多处百思不得其解。)
頭輩:達岱
二輩:何立庫
布拉庫
三輩:何伸 馬氏
四輩:吉凌阿
妻 黃氏 王氏
五輩:付凌
昌氏
六輩: 吾金布 怀他布 通音布 马音布
王氏 赵氏 关氏 吴氏
七辈:付奎 付凌 付吉
代氏 赵氏 张氏
八辈: 关存 关忠 关良 关成 关善
周氏 刘氏 红氏 温氏 刘氏
九辈:长玉 长桂 长荣 长久 长富 长山
九辈:关长金 关长胜 关长江 关长山 关长玉
孙氏 张氏 王氏 李氏 姜氏
十辈:关德发 关德福
冯氏 王氏
十一辈: 关树清 关树山 关树林
宗谱说明:
一、十一辈关树清为本人生父,生于1959年,于2012年去世。
二、宗谱中出现两个九辈,其中第二个九辈在第二张纸上,可能是本人生父关树清重新抄录,
至于为什么两个九辈中有一样的,还有不一样的,不得而知。
三、五辈和七辈中都有“付凌”,但妻子姓氏不同,原因不明。(怀疑应为后世人抄录错误,七
辈应合入五辈)
四、宗谱中没有满语,怀疑为后世人抄录所致。
五、六辈怀他布子、通音布子、马音布子出现“关”姓。此处的“子”不知是“儿子”的意思
还是其他意思,如果是“儿子”的意思,那其“子”应该为第七辈。
六、
2013年7月23日夜整理。该宗谱现存于本人二叔家中,现居于吉林省东丰县粮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