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差异

  • 格式:docx
  • 大小:21.71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差异

结课报告

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

班级:生物工程

姓名:

学号: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差异

摘要:通过对葡萄酒文化鉴赏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中西方饮酒文化的种种差异和特点。我认为葡萄酒的诞生是大自然的杰作而非人类创造而生,只要一串成熟的野生葡萄掉落在地面上,在短时间内便有可能成为葡萄酒。从这个角度讲葡萄酒的历史远比人类文明史要长。人类发现了这种神奇的饮料并开始有目的地栽培、驯化野生葡萄,酿造葡萄酒,并将这种技艺传播开去。关于中西方酒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中西方酒文化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文章将从礼仪、酒令、饮酒的目的和语言等方面来探讨中西方酒文化差异的根源。

关键词: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相比西方葡萄酒产业和文化都有较好的酝酿条件相比,中国的葡萄酒发展虽然悠久但近现代却出现很大的断层。”葡萄美酒夜光杯”唐代诗人王翰所作,中国人几乎耳熟能详的诗句是葡萄或葡萄酒这种舶来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在中国,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技术的传入应归功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经过魏晋南北朝,唐宋元三朝发展,这种技术得到较好的发展,葡萄酒文化也逐渐形成发展,并到达一个顶峰。但当时只有极少的地区如凉州能栽培葡萄,加之交通并没有像现在那么发达,葡萄酒只能作为一种流传在王孙贵族以及部分文人之间的珍贵饮料,没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没有成为大众饮料。因此,葡萄酒文化在古代中国的普及有很大的局限性。明清两代葡萄酒业没有得到更多的发展,直到1892年张弼士创建张裕葡萄酒厂,中国葡萄酒业开始工业化生产。然而大多数酒厂在长时间的内外战争中遭到严重的打击,逐渐衰落下去,纷纷倒闭。新中国成立之后,葡萄酒业得到政府的重视,才慢慢的再次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受欢迎的饮品。因此,中国葡萄酒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还没来得及形成深入民心的浓厚的属于本土的葡萄酒文化,可以说存在着文化断层。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农耕文化,追求自给自足。这种封闭保守的农耕文化与西方提倡的开放,个人解放与自由的游牧或海洋文化是有着强烈的反差的。因此,表现在饮食文化上,中西方的酒文化也便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注重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搭配,而多数西方国家如法国,美国,英国饮食结构偏向动物性食品,肉,蛋,

奶占较大的比例,高脂肪高蛋白,而饮用葡萄酒有助于消化,适量引用能预防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西方独特的饮食结构使西方国家更偏向于饮用葡萄酒。

一、礼仪差异

仅从餐桌礼仪上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方人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享受葡萄酒的餐桌礼仪。如注重酒杯与葡萄酒种的搭配、葡萄酒种与菜肴的搭配;讲究在恰当的温度范围内饮用香槟酒,干红,干白等各种葡萄酒。另外,他们在斟酒,倒酒,品尝,菜肴的配搭各方面都有近乎严格的要求。这些可谓繁琐的餐桌礼仪显然还不能被中国人普遍接受。

一般来说,中餐中的酒水是一个助兴的作用,没有特别多的要求;但是在西餐中,特别是在正式的西餐中,酒水是主角,他们非常看重酒与菜肴的搭配。

西餐中的酒的分类我们可以将西餐的酒水分为餐前酒、佐餐酒、餐后酒等三种,但是它们各自又拥有许多具体的种类。餐前酒,别名开胃酒。它是在人们开始正式用餐前饮用,或在吃开胃菜时与之配伍的。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喜欢在餐前饮用的酒水有鸡尾酒、味美思和香槟酒等。佐餐酒,又叫餐酒。它是在人们正式用餐期间饮用的酒水。西餐里的佐餐酒均为葡萄酒,而且大多数都是干葡萄酒或半干葡萄酒。餐后酒,指的是在用餐之后,用来以助消化的酒水。最常见的餐后酒是利口酒,它又叫香甜酒。最有名的餐后酒,则是有“洋酒之王”美称的白兰地酒。”在西餐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用餐的时候,这环节菜最多,酒水也就相应的搭配要多,而我们容易出错的几率也最高。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进餐的过程中佐餐酒与菜肴的搭配。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在于劝酒。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喝酒的场面绝对会比一群西方人在一起的场面热闹。因为中国人善于劝酒,非逼着别人喝酒不可,甚至似乎有把别人灌醉的势头。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更与中国人的集体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劝酒作为敬酒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岁月中慢慢形成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在西方国家是完全见不到的,也往往不被西方人士所理解。西方国家的人民强调民主和自由,从不干涉和强迫别人。他们聚餐喝酒的时候全凭自由和自主,想喝就喝,不想喝就不喝,想喝多少和多少,能喝多少喝多少,不需要客气和客套。中西的差别就在这里。中国人在喝酒的时候说喝不下,不能再喝了不一定是真的不能喝,主人也就殷勤劝酒,以示尊敬和诚意。而西方人在喝酒的时候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他们说不能喝了,主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劝酒的。

不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大都是出于联络感情和交际的需要。尤其是在中国,夸张的讲,人与人之间的交情都是吃出来和喝出来的,事情的最后拍板大都在酒桌上。

故此,中国有着一套非常完整的酒桌文化。

二、有趣的中西酒令

中国悠久的酒文化所衍生的酒令是中国饮酒文化中的奇葩,堪称世界之最。饮酒行令是古人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比如小蜜蜂,口令是“两只小蜜蜂啊,飞到花丛中啊”,然后两方石头剪刀布,猜赢的一方就做打人耳光的动作,同时口中发出“啪啪”两声,输的一方要顺势摇头,作被挨打的动作,同时口中发出“啊啊”两声,如果两方出的一样,两个人都要做出亲嘴的动作,还要发出亲嘴的声音配合,动作或者声音出错的人就要被罚喝酒。棒棒鸡,分别有四种东西,老虎、棒棒,鸡,虫,规定棒棒胜老虎,老虎吃鸡,鸡吃虫,虫钻棒,两人相对,手拿筷子或其他类似的棒状物敲桌面,口中喊“棒棒,棒棒”,然后同时喊出以上四个东西里面的一种,输的人罚酒,如果两人喊的相同,或者同时喊出棒和鸡,虫和虎则不分胜负。猜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说一数,如数与两人伸出手指的总数相符为胜,输者罚酒。

西方人饮酒行令不多,俄罗斯转盘恐怕是比较典型的了:取六个杯子,分别倒等量或者不等量的酒(看玩家的爱好),然后准备一个色子和一个杯子,由参加者轮流摇色子,摇到几,就把第几杯酒喝光,如果杯子是空的,摇色子的人就往杯子里倒酒(多少随意),然后轮到下一个人继续摇,如果色子掉出杯子,摇色子的人必须先自罚一杯,再重新摇。

三、中西方饮酒的不同目的

中国人饮酒是为了借酒忘欲,意不在酒"中国人信奉中庸哲学,主张过犹不及"而且,中国的礼教也不允许人们豪饮牛饮,而是主张浅酌低酌,适可而止"因此,中国人饮酒不是为了狂欢,而是为了尽兴,旨在追求进入一种微醺的醉境,即似醉非醉似醒非醒亦悟亦迷亦真亦幻激情与幻觉共生恍惚与明察俱在的一种颇为奇妙的飘飘然境界。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人们视酒为工具,认为饮酒不但能抒发自己清醒时不能或不敢抒发的情感,忘却现实的烦恼,还能催生欢乐,激发创作灵感。当代作家高晓声也指出,酒能帮助创造美"正因为中国人认为酒是一种供人使用的工具,所以他们很少注重酒本身,缺乏对它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品评,他们更在意的是饮用它后所产生的美妙作用,即味外之味正如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青梅煮酒目的是为了论证谁是英雄,杯莫停的将进酒目的是为了与尔同消万古愁,竹林里狂歌的七贤目的是为了借酒避难"酒,渗透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助于文学艺术创作娱乐饮食烹饪保健养生等等"

西方人饮酒是为了借酒纵欲,意就在酒"受酒神文化的影响,西方人喝酒往往采取牛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