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粉磨设备之辊压机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辊压机及其挤压粉磨工艺系统的操作1 前言挤压粉磨工艺是国际八十年代中期新开发的新型节能粉磨技术。
自1990年江苏省江阴市水泥厂国内第一台辊压机投产以来,在我国生产实际中应用已有多年的历史。
截止1995年11月的不完全统计,国内销售近二百台辊压机,已投产也有一百多台。
正如所有的新技术那样,辊压机在推广应用初期无论从设备还是工艺,都存在逐步认识与完善的过程,而经过几年的使用,经验得到积累,技术日臻完善。
随着辊面结构的改进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辊面磨损修复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
伴随着不同工艺系统的研究开发,挤压粉磨工艺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大幅度提高。
辊压机的操作方式也由于不同工艺流程,不同的物料情况,不同的设备配置方式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其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在相同主电机功率条件下,辊压机液压系统的操作压力,料饼的厚度以及各种回料循环量等参数间的调节。
由压力和物料循环量的不同形成低压大循环和高压小循环为特征的操作方式。
辊压机设计参数之一就是单位辊宽线压力值,对Φ1000辊径的辊压机,单位辊宽线压力设计值为100kN/cm,正常操作在(40-80)kN/cm之间。
所谓低压一般为(40~60)kN/cm,高压为(60-80)kN/cm。
本文就不同情况下辊压机及其在不同工艺系统中的操作方式谈一些体会,以供使用辊压机的厂家参考。
2 辊压机操作参数的调整及其影响当一台辊压机应用于具体的工艺生产线中时,其规格参数,包括辊面形状、辊宽、线速度、装机功率以及液压系统最大操作压力均已确定。
喂入辊压机新鲜物料的物性,包括物料的形状、强度、温度、最大粒度、平均粒径及颗粒分布状况都已基本定型。
因而此时辊压机可以调整的参数,实际只有液压系统压力和辊压机出料的料饼厚度(即通过量)。
为不使主电动机的运行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还必须对这两个参数的调整加以控制。
如果假设辊压机主电机电流保持不变,则液压系统的压力与料饼厚度呈反比例关系。
即增大通过量,增大料饼厚度,就必须降低液压系统的操作压力。
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的生产调试及应用实践0 前言驻马店市豫龙同力水泥有限公司已投产的一期5000 t/d熟料水泥生产线配套两条年产100万t的水泥生产线。
水泥粉磨采用RPl40×110辊压机、Φ4.2 m×13 m闭路球磨机组成的高效联合粉磨系统。
该系统所有设备全部国产,具有系统能耗低、技术先进可靠、设备重量轻等特点。
其中信阳分公司粉磨系统于2005年8月一次带料试车成功,经过近2年的生产实践和不断总结提高,改变了投产初期时设备故障率高,运转率低下的状况,生产日趋稳定,现已超过设计值。
2006年豫龙同力公司信阳粉磨生产线共生产水泥110万t,其中11月份设备运转率达到95%,产量11.88万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现对系统的调试过程作以下介绍。
1 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该粉磨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见图1,主要设备配置情况见表1。
由图1可知,熟料、石膏及混合材等按一定比例配料后由皮带输送机、循环提升机、皮带输送机,由除铁器装置除铁后经V型选粉机入辊压机喂料小仓内,仓下设有荷重传感以控制和稳定入辊压机的物料量,经过辊压后的物料由提升机送入V型选粉机,粗料返回经喂料小仓入辊压机循环辊压,细料由旋风分离器分离出后入球磨机中进行粉磨。
辊压机系统的废气经循环风机分别进入V型选粉机和闭路球磨机系统的N3000高效水平涡流选粉机。
粉煤灰出库经喂料计量设备按水泥配比需要通过空气输送斜槽送入磨房和球磨机出磨物料一起经提升机送至N3000高效水平涡流选粉机,选出的粗粉经空气斜槽回磨重新粉磨,细粉随气流进入袋收尘器,收下的水泥成品由空气输送斜槽送至水泥库。
2 系统平衡和生产控制生产中,主要通过中控室称重仓料重和水泥细度二条调节回路实施操作控制。
2.1称重仓料重调节(1)辊压机称重仓料重调节。
仓内料位应保持稳定,一般控制在18~30t为宜,改变配料总量可以控制料位,配料量增大仓内料位上升。
(2)粉煤灰称重仓料重调节。
辊压机施工方案一概述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企业5000t/d生产线辊压机,重达246t,是水泥生挤压辊持续地产旳重要设备,辊压机由于其明显旳节能,增产长处,被世界上公认为是国际上先进旳粉磨设备。
辊压机由两个相向且同步旋转旳挤压辊构成,具有一定料压旳物料通过可调试进料装置被带入辊间,同步,液压系统向挤压辊施以足够旳挤压力,物料在50Mpa以上旳高压作用下变成压实料饼从机下排出。
其重要特点为生产效率高、减少粉磨电耗、节省投资,便于维修、工作环境好,噪音小。
为保证安装工作顺利进行,接合施工场地状况,制定本方案以共同遵守。
二参照规范1 《水泥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C03-902 《设备安装工程操作规范》zj4j-11-13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4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查平定统一原则》GB50252-945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6 《破碎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6-98三构造特点及规定辊压机由壳体压辊减速机电机等部分构成,是水泥生产旳重要设备,由于自身构造性能使用上旳特点,其安装有如下特点:1安装精度高,技术规定高。
2施工难度大,不安全原因多,须采用必要旳安全措施,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3设备外形大重量大,需采用大型起重和运送设备。
四施工准备1 人员:组长1名,起重工2名,钳工5名,辅助工种5名2 机具:8t卷扬机2台,滑轮组(4组)2个,8t滑轮3个,ø25mm钢丝绳160m,道木若干。
3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安装阐明书等技术资料,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4 清理施工现场,确定设备堆放场地,熟悉设备到货状况。
5 准备施工工机及材料,接通施工电源。
五安装工艺过程安装流程详见下图所示:辊压机安装流程图1基础验收在业主、监理旳组织下验收土建单位提供旳中心线,标高基准线,基础标高,并复查设备和工艺图对照检查基础旳外形尺寸,标高尺寸,基础孔旳几何尺寸及互相位置尺寸。
水泥厂生料磨辊压机工艺流程英文回答:Raw Material Grinding Process in Cement Plants: Roller Press.1.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Grinding raw materials such as limestone, clay, and iron ore into fine powder.Mixing the raw materials in specific proportions.2. Roller Press.A large, rotating cylinder with a series of rollers on its surface.Raw materials are fed into the press and compacted by the rollers.Compaction increases the density of the raw materials and facilitates grinding.3. Grinding.The compacted raw materials are further ground in a ball mill or vertical roller mill.Grinding reduces the particle size and creates a homogeneous mixture.4. Classification.Separating the ground raw materials into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using a classifier.Fine particles are directed to the cement kiln, while coarser particles are returned to the roller press for further grinding.5. Storage.The ground raw materials are stored in silos before being fed into the cement kiln.中文回答:水泥厂生料磨辊压机工艺流程。
辊压机操作控制首先从稳压仓料位控制回料量等方面入手调节辊压机的运行,确保辊压机系统运行平衡。
辊压机运行调节参数主要是挤压粉碎力(压力),磨辊转速,料饼厚度(辊缝尺寸)和控制辊压机电机电流。
a. 在确保系统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适当地提高辊压机的压力,合理调节系统运行保护的延时程序,既有利提高辊压机作功能力,又有利于系统正常纠偏。
b. 一般规律是辊压机两主辊电流越高,说明辊压机作功越多,系统产量越高。
要求达到电机功率的60% 以上。
c. 根据挤压物料特性和磨机生产不同品种水泥时,确定辊压机垫片厚度和辊缝尺寸大小。
d. 重视辊压机下料点的位置,喂料要注意料仓物料离析导致偏辊,偏载。
因细料难以施压和形成“粒向破碎”。
所以,细粉越多,辊缝越小,功率越低。
e. 导料板插入深度越深,辊缝越小,功率越低,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辊压机进料口到稳压仓下料点之间柱壁面上粘结细粉后,也影响辊压机产量。
f. 加强辊压机侧挡板的维护, 间隙控制在2 -5mm 之间较为合适, 经常检查侧挡板磨损状况, 防止磨损严重漏料。
g.定期检查辊压机辊面, 若出现剥落与较大磨损要及时补焊处理。
h. 防止辊压机振动而跳停的故障。
辊压机常见故障及分析处理1、辊压机是利用高压料层粉碎的机理,采用单颗粒粉碎群体化的工作方式进行连续工作。
常见故障有:①辊压机气动阀板阀刚开启时常造成辊缝过大跳停;②辊缝偏差大跳停;③辊轴温差大跳停;④干油给油器故障跳停;⑤两辊异常振动,动、静辊电流不稳,挤压效果不佳等。
我们主要从辊压机的操作参数、以及入辊压机物料的性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采取措施。
具体如下:(1)辊压机气动闸板阀刚开启时料柱对辊子冲力大,液压系统来不及纠偏造成辊缝过大跳停。
对此从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在气动闸板阀汽缸的排气孔处加装球型阀门,把球型阀门开口在1/4处.使气动闸板阀缓慢开启减小对辊子的冲击力;二是从PLC程序控制上将卸荷阀线路短接,使卸荷阀只在停机排料时工作,在辊压机运行情况下卸荷时只通过比例方向阀卸荷,保证系统压力缓慢下降,避免开阀时压力过大瞬时快速卸荷而造成辊压机跳停。
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问题分析及技改措施摘要:为了降低综合生产成本,满足日益激烈的水泥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工艺参数的优化,最终实现了P·O42.5水泥台时产量、电耗达标,设备运转率高的目标,保证了水泥产品的稳定,为公司销售拓宽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辊压机;联合粉磨;压力;分级;结构;级配;降耗;一、概述某公司5 000t/d熟料生产线水泥粉磨系统是由辊压机和?4.2m×13m球磨机组成的双闭路粉磨系统承担,投产后,受系统工艺设计等因素影响,系统堵料,设备空转时间长,设备故障多,水泥电耗高,产量低,制约了水泥销售和产品质量。
为了降低综合生产成本,满足日益激烈的水泥市场,我公司受邀对该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工艺参数的优化,最终实现了P·O42.5水泥台时产量、电耗达标,设备运转率高的目标,保证了水泥产品的稳定,为公司销售拓宽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及技改措施1.技改工艺流程。
原工艺流程:熟料、脱硫石膏及混合材等按一定比例配料后,经带式输送机、配合料提升机、辊压机中间仓,经过辊压后的物料由混合料提升机送入V型选粉机,粗料返回经喂料小仓入辊压机循环辊压,细料由旋风分离器分离后入球磨机中粉磨。
辊压机系统的废气经循环风机分别进入V型选粉机和闭路球磨机系统的高效水平涡流选粉机。
粉煤灰出库经喂料计量设备按水泥配比要求通过空气输送斜槽、提升机和V型选粉机入磨,选出的粗粉入磨粉磨,成品水泥随气流进入袋收尘器,收下的水泥成品由空气输送斜槽送至水泥库。
(1)存在问题及技改措施:由于脱硫石膏、高炉矿渣水分偏大,物料频繁在入辊压机中间仓的下料溜子处堵料,物料流动性不好造成中间仓下料不畅,只能靠岗位工活动棒阀维持生产。
系统频繁堵料造成磨机止料频繁,岗位工清堵劳动强度加大,磨机空转时间长,后滑履瓦温度升高,造成磨机调停,影响了产质量及设备的稳定运行。
通过论证,混合料提升机最大提升量为1 000t/h,拆除配合料提升机后,能够满足配料站物料和出辊压机物料的提升量,且物料直接进V型选粉机后可以将水分随气流带走,减少细粉量。
辊压机说明书--93页CLF140-65辊压机安装、使⽤、维护说明书版本号:E编写⼈:尹红、陈雷、刘忠安审核⼈:徐智平中国成都市利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录1.前⾔ (3)1.1 主要⽤途 (3)1.2 ⼯作原理 (4)1.3 主要结构及特点 (4)1.3.1 传动装置特点 (4)1.3.2 辊⼦及轴承特点 (4)1.3.3 CLF系列辊压机液压技术特点 (5) 1.3.4 ⾃动控制特点 (5)2CLF140-65辊压机概述 (7)2.1 技术参数 (7)2.2 辊压机系统的⼊料控制 (10)2.3 结构描述 (11)2.3.1 机架 (11)2.3.2 辊系 (11)2.3.3 集中⾃动润滑系统 (12)2.3.4 减速器润滑系统 (12)2.3.5 液压(加压)系统 (13)2.3.6 进料装置和侧挡板 (15)2.3.7 辊罩 (16)2.3.8 驱动装置 (16)2.3.9 扭⼒⽀承 (16)2.3.10 ⽔冷却系统 (17)2.3.11 电⽓系统 (17)3安全注意事项 (18)3.1 安全注意事项 (18)3.2 关于⼯作现场的安全注意事项 (18)3.3 输送和架设的安全注意事项 (19)3.4 ⼈员的资格培训 (19)3.5 操作及维护的安全注意事项 (19)3.6 环境保护 (19)3.7 关于电器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注意事项 (20) 4设备安装 (21)4.1 设备安装前注意事项 (21)4.1.1 设备的开箱检验 (21)4.1.2 设备的装卸 (21)4.1.3 安装运输专⽤⼯具 (22)4.1.4 设备的贮存 (24)4.1.5 设备基础 (37)4.1.6 下机架的安装 (38)4.1.7 下机架的混凝⼟浇注 (40)4.2 辊压机的装配 (40)4.2.1 安装步骤 (40)4.2.2 减速机的安装 (44)4.2.3 电机与万向联轴器的安装 (45)4.2.4 减速机润滑系统的安装 (47)4.2.5 液压(加压)系统的安装 (48)4.2.6 管道的安装 (48)4.2.7 侧挡板间隙的调整 (51)4.2.8 辊⼦轴承测温仪 (52)4.2.9 集中⾃动润滑系统的安装 (52)4.2.10 电⽓系统的安装、接线 (52)4.2.11 螺栓预紧⼒ (52)5操作说明 (54)5.1 辊压机单机空载试车及其条件 (54)5.1.1 操作参数的设定 (54)5.1.2 准备注意事项 (56)5.1.3 空载试车条件及设备检查 (56)5.1.4 空载试车 (59)5.2 辊压机联动试车及其条件 (60)5.2.1 空载联动试车的条件 (60)5.2.2 整机空载联动试车 (61)5.2.3 加载试车条件 (62)5.2.4 加载试车及其调试 (62)5.2.5 实际运⾏操作参数的确定 (64)5.2.6 辊压机的开机运⾏ (65)5.3 运⾏中的检查和调整 (65)5.4 辊压机停机操作 (68)5.4.1 辊压机正常停机顺序 (68)5.4.2 设备故障停车和紧急停车的处理⽅法 (69)5.5 设备的冬季使⽤ (70)6设备维护、检修 (72)6.1 辊压机的⽇常维护 (72)6.2 每⽇例⾏检修 (73)6.3 每周例⾏检修 (74)6.4 每⽉例⾏检修 (75)6.5 每年例⾏检查 (75)7易损件的更换 (77)7.1 辊压机易损件 (77)7.2 挤压辊硬⾯的维修 (78)7.3 易损件的更换 (79)7.3.1 易损件更换注意事项 (79)7.3.2 主轴承的更换 (79)7.3.3 装置耐磨板的更换 (86)8润滑油说明 (87)8.1.1 润滑点的描述 (87)8.1.2 润滑油 (88)9冷却⽔ (90)10 备品备件 (92)1.前⾔该说明书将使⽤户熟悉辊压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安装、操作和维护。
本文介绍了辊压机及挤压粉磨技术装备与工艺,如耐磨辊面的全套修复方案,挤压联合粉磨及半终粉磨工艺的优化设计,挤压终粉磨工艺的研究与实践,水泥颗粒分布及形态的比较分析;大型水泥粉磨系统工艺方案的比较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实践。
­我国辊压机及挤压粉磨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与应用已日趋成熟,可以说基本解决了应用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尤其是通过工艺系统的深入研究和主机可靠性的提高,辊压机系统运转率已达到球磨机系统的水平,挤压粉磨的高效节能特点更加充分地以发挥。
从1999年至2002年7月间近50条水泥生产线相继应用的效果看,这一技术已成为1000t/d、2000t/d、2500t/d熟料等大型水泥生产线水泥粉磨系统的优选方案。
由于辊压机可以和打散分级机、球磨机、选粉机等构成多种粉磨工艺流程,满足不同生产线产品产量和质量的要求,因此,更符合水泥企业实施水泥新标准的要求。
本文就此阐述如下,供参考。
­辊压机在我国已经历十余年的研究与应用,一方面体现出其高效节能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设备的不成熟和我们对其固有特性认识不足,给早期的用户带来维护上的麻烦,使辊压机的推广应用受到较大阻力,其中辊压机辊面的耐磨设计及其修复;辊压机设备的振动;辊压机工艺参数的设计与调整等成为辊压机设备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辊压机辊面耐磨技术,国内外各大水泥装备公司均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加以研究,先后开发出整体铸造式、整体堆焊式、堆焊镶套式、硬质合金柱钉式、分块式以及硬质合金烧结式等。
其中整体铸造、整体堆焊属于早期技术;硬质合金柱钉式和硬质合金烧结式,因对物料中异物的敏感性强或因造价昂贵,未被广泛使用;分块式辊面由于受力的不合理性,在1996年以后即被否定;目前从耐磨设计的合理性以及使用、维护、更换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后,被认为适应强、综合性能最好的是堆焊镶套式。
­由于堆焊镶套式辊面实现了磨辊母体与辊面耐磨层的分离,因此,就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以分别满足磨辊主轴的综合机械性能和辊面耐磨堆焊性能的需要。
其技术应包括以下几方面:­a、根据被挤压物料的物理性能,选择适当的耐磨材料和辊面花纹形式,即新辊面的制造技术;­a、辊压机辊面的磨损为高应力磨粒磨损,所选用的耐磨材料,须综合考虑表面硬度、耐磨性与韧性的有机结合。
针对上述情况,开发出新型耐磨焊接材料,这种材料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铬—钼—钒类型,通过调整碳—铬—钼—钒的不同配比获得具有不同硬度和韧性的堆焊材料,以满足不同抗磨损要求和堆焊层厚度方向上硬度梯度变化的要求,并通过焊前和焊后处理,使辊面在提高耐磨性的同时,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大面积剥落现象。
并且要求这种材料与日后修复使用的现场补焊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新磨辊的堆焊一般采用药芯焊丝埋弧自动堆焊工艺。
­b、多年实践证明,辊面花纹形式对辊面耐磨寿命的影响是较大的。
众所周知,磨损的产生须同时具备两个要素,即压力和相对滑动。
粉碎物料所需的压力是由被粉碎物料的性能所决定,不可改变,减小物料在挤压过程中与辊面的相对滑动,是减小磨损、延长辊面寿命的有效途径。
国内早期使用的“人”字形花纹虽然能够阻止物料的圆周方向滑动,但并未制约对物料在挤压过程中的轴向滑动,尤其在挤压物料颗粒较小如生产新型干法矿渣水泥时,两“人”之间的磨损较严重。
因此,目前在HFCG系列辊压机辊面上广泛采用“棱”形花纹中间加硬质点的耐磨表面,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图1不同花纹形式的磨辊表面磨损情况;图2为在大连华能—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RPV100—63型辊压机使用HFCG型耐磨辊套的情况。
­­­­辊压机辊面的局部修复,主要是针对辊面因异物的进入,造成辊面局部脱落进行的。
根据损伤深度确定是否修复过度层,耐磨层修复时应与原有的隔离开来,以避免焊接热应力破坏原有的耐磨层,补焊接材料与原有的耐磨层材料应具有相容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冷焊性能。
此外,修复前的表面清理,包括水泥灰和辊面疲劳层的清理,对辊面耐磨修复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辊面局部修复主要采用耐磨堆焊焊条手工修复,也可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明弧焊等堆焊方式。
­辊压机辊面整体修复分为:直接补焊和整体清除后补焊。
针对辊面沿辊宽方向的不均匀磨损和花纹、硬质点的不均匀磨损以及辊面的整体磨损,可以采取上述局部修复的方法进行直接补焊;在经过了多次直接补焊(一般5~6次)之后,由于反复承受高压挤压应力作用和焊接微裂纹在每次补焊时的不断扩展,磨辊母体表面会产生一定厚度的疲劳层,若再用耐磨修复焊条直接补焊则会产生从母体层直接脱落,此时,必须对磨辊表面的疲劳层进行彻底清理后,才能再做耐磨堆焊层。
疲劳层的清理主要采用碳弧气刨或电熔刨,堆焊即可采用自动堆焊。
无论是直接补焊,还是整体补焊都应注意磨辊的圆度误差和两辊直径差不得过大,否则会造成修复后的辊压机水平振动和两磨辊不均匀载荷加大。
图3为旧磨辊耐磨表面修复前后的情况。
­­辊压机振动是影响其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辊压机的振动分为活动辊水平振动和辊压机传动系统扭振。
活动辊水平振动,会加剧液压缸密封圈的磨损、造成液压系统压力和传动系统扭矩波动加大,增加辊压机水平动载荷,对辊压机运行的可靠性带来不利的影响;传动系统的扭振是辊压机运行过程中极为恶劣的状态,它会造成传动系统零部件的损坏、设备基础酥松,使辊压机和系统无法运行。
­辊压机水平振动主要是因为入辊压机物料颗粒过大或颗粒级配波动过大,造成物料对辊压机磨辊的反作用力波动加大。
控制水平振动的方法主要有:­c、适当增加料饼回料或打散分级机粗粉回料,以调整入辊压机的物料颗粒分布,增加物料密实度;­辊压机传动系统的扭振(也有称为气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带着气体的大量细粉喂入辊压机,在挤压过程中需要排出大量的气体,造成辊压机磨辊对物料的拉入角非常不稳定,也就使得物料对磨辊的反作用力矩波动非常大,形成辊压机传动系统的扭振。
根据研究表明,影响扭振形成的主要因素有:①被挤压物料的细度和颗粒分布;②磨辊表面的花纹高度和形状;③磨辊挤压的线速度。
图4为物料的细度和磨辊线速度对扭振的影响(磨辊花纹形式为“菱”形加硬质点)。
­­控制辊压机传动系统扭振的方法主要有:­a、适当增加新给料粒度或者减少回料量(包括料饼回料和打散分级机粗粉回料);­ ­由于辊压机高效节能的特性被广泛认同,通过联合粉磨和半终粉磨工艺,已逐步加大了辊压机所承担的粉碎负荷,终粉磨系统则是完全由辊压机来完成粉碎作业。
但是,同样的辊压机在挤压大颗粒物料和挤压水泥细粉时的运行状态完全不同,因此,必须根据所需粉磨物料成品的要求以及所选择的粉磨系统来确定辊压机的辊径、辊宽、磨辊线速度和液压系统工作压力等主要工艺参数,具体考虑的原则有以下几方面:(设定辊压机装机功率不变)­b、在要求辊压机系统送出较细的物料时,应适当增加辊宽,降低磨辊转速,以提高主电机的利用率,防止产生气振;­c、在挤压细粉时,辊宽加大后,为保证挤压效果必须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因此主轴承须重新选型,承载能力需要重新核算;­伴随着对辊压机性能特点认识的加深,料饼打散分级设备的研究开发,辊压机的粉磨工艺得到迅速发展,以发挥辊压机卓越的破碎和粗磨功能,球磨机细磨功能为宗旨的挤压联合粉磨工艺;以及以先分选经辊压机挤压后的细粉为宗旨的半终粉磨工艺,已成为辊压机应用的主要方式。
由于粉磨原理合理,各粉磨设备之间分工明确,使得粉磨系统综合电耗大幅度下降,系统产量大幅度提高。
图5为各种挤压粉磨工艺的增产节电的比较①。
辊压机与球磨机使用功率比值(%)­­但是,随着辊压机使用功率与球磨机使用功率比值的加大,辊压机的循环负荷量的增加,必然使入辊压机物料的粒度大幅度降低,辊压机的磨辊线速度受到气振的制约必须降低,从而,使辊压机的处理能力和装机功率利用率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造成设备能力的浪费。
因此,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和对产品的要求,合理选择工艺流程和主机的配备,对降低整个工程投资、保证粉磨系统稳定运行、达到预期的技术经济指标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目前可以根据对产品的要求和原材料物性实验、分析,确定最佳的工艺配置,预测粉磨系统建成后的运行指标。
­挤压联合粉磨系统主要分为:开路挤压联合粉磨和闭路挤压联合粉磨。
物料经挤压打散并分选后,细粉先送入球磨机粉磨,开路则由球磨机直接粉磨至成品;闭路则由球磨机粉磨后送入选粉机选出成品。
其特点是所有的成品完全通过球磨机再次粉磨完成,产品颗粒分布宽、微粉含量高。
因而适合应用于水泥成品粉磨。
与以前的挤压联合粉磨系统相比(如图6所示),进行了如下的优化设计:­­a、取消辊压机料饼回料。
所有挤压后的物料全部进打散分级机分选,回料量完全由打散分级机来调节控制。
改进后减少了一个扬尘点和系统主要故障点;­b、配单台球磨机的条件下,取消包括磨机的喂料控制设备在内的磨头仓,完全由打散分级机控制入磨物料量。
以防止因磨头喂料不均匀造成磨机系统的波动,以及因喂料设备磨损影响系统运转率;­c、对高细高产筛分磨的深入研究与改型设计,根据打散分级机送来的物料重新设计并优化磨内参数,有效地控制了磨内物料的流速,使水泥成品在满足比表面积和强度的条件下,0.08mm的筛余大幅度下降,已达到一般闭路磨的水平,产品性能更加优良。
­通过上述优化设计,使整个粉磨系统从来料提升机开始到球磨机出口,甚至到选粉机成品出口为止均为密闭状态,非常有利于系统收尘;整个粉磨车间可缩短3~4米;系统运转率进一步提高,投资和运行成本进一步降低。
但是,这种优化是建立在对整个工艺系统参数准确设计基础上,尤其是对经挤压打散后入磨的物料粒径做出准确判断后才能进行,否则,整个系统将无法正常操作。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辊压机粉磨效率高,系统发热量小,入料综合水份对挤压联合粉磨系统的影响较大,对于开路挤压联合粉磨系统,由于磨内风速低,水分更是难以排出,所以,作为挤压联合粉磨系统应用条件之一,控制入料水份在1.2%以内是非常重要的。
­­挤压半终粉磨系统主要特点为:将已经挤压后存在大量微粉的物料(表1为某厂水泥配料后,经挤压打散分级,准备送入后续粉磨系统的物料颗粒分布)送入选粉机,先分选出部分成品,粗粉再送入球磨机粉磨,出磨物料也送入选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