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旅游英语翻译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差异与旅游英语翻译

【摘要】旅游英语翻译是以交际为目的的一种翻译,它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本文以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为出发点,以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理论基础,对汉英语言在语言结构、语言风格和文化上的差异进行阐述,并对旅游英语应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英语翻译、语言结构差异、语言风格差异、语言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h1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58-02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入世以后,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前景光明的朝阳产业。旅游是现代的第三产业,被誉为当代的“无烟工业”,但本质上却是“文化产业”。在当今全球化旅游时代,中国以其卓越的锦绣风光和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无穷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友人来此旅游观光。为满足对外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国内的翻译工作者以跨文化交际的全新视角,用国际通用语——英语描写中国旅游的发展。因此,旅游英语翻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

旅游英语翻译主要是以国外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介绍中国旅游事业和旅游资源的各种资料的翻译。译者不仅要将旅游原材料的中心内容表达清楚,还要尽可能的对旅游景点的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等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从而达到让海外游客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历

史文化的效果。

在美国著名翻译学家尤金a·奈达( 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对旅游英语翻译中涉及到的两种语言——汉语和英语在语言结构、语言风格和文化上的差异进行阐述,并对旅游英语翻译的策略加以探讨。

2 旅游英语翻译的理论基础——“功能对等”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达的方式,它把一个原来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改用乙语言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息。

奈达在《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了“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指出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相同”。之后,奈达将“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但他说明其中实际概念并无改变,只是为了避免“动态这个词引起的误会”。[1]

一般来说,用“功能对等”来讨论译文的适度范围准确性更高,因为根本就没有完全对等的译文。此处的“对等”并不是数学含义上的等同,只能是功能的近似等同。[2]与此同时,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的六条原则,在旅游英语翻译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因此,在旅游英语翻译中,“功能对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译者在尽量保持译文与原文的“对等”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原文本的注释说明,使接受者即海外游客能够更清楚更明了的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

由此可见,译者在实用英语翻译中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十

分必要的,旅游英语翻译也不例外。旅游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是为了让海外游客跨越交际障碍,享受在中国旅游的乐趣。成功的做好旅游英语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更多的海外友人来中国参观游览。为了能够达到更完善的旅游英语翻译效果,笔者认为在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结构、语言风格以及文化差异的翻译上进行适度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旅游英语翻译中,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结构、语言风格以及文化上的差异

3.1 汉语和英语在语言结构上的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翻译也是对语言的研究。译者只有在对汉英两种语言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融合适当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做出全面且吸引接受者的译文翻译。所有的语言都是由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四大结构组成的。不同的语言体系,具有不同的语言结构。本文仅针对语言的语篇结构,对汉英语言进行分析,得出两种语言结构的基本差异。

奈达认为,语篇结构通常反映了和谐统一、平衡匀称和节奏韵律等美学特征。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汉语和英语在旅游翻译中势必出现一定的差异性。汉语通常以归纳的方法描写说明某一事物,即以描述事物的细节情况为出发点得出总结论;而英语则习惯于演绎的方法,即以总结论为起点详细分析论证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另外,汉语中句子层次不是很明显,常用并列成分或并列短语表示;而英语中句子的主从关系较多,层次也较分明,其次要成分一般用

分词短语或介词短语表示即可。例如: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面积565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是国内外旅游胜地之一。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ilin is one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ith an area of 565 square meters and a population of more than 1 million people.

根据奈达“功能对等”之原则六,此译文在语篇层面上作了一系列的调整,从而符合英语的语篇习惯,主次分明,把“桂林市国内外旅游胜地之一”这一主信息表达的十分清晰明了,让海外游客一目了然。

3.2 汉语和英语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异

汉英两种语言除了在语言结构上的差异外,在语言风格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首先选词不同。汉语资料通常采用比较华丽的词藻尤其是四字成语描绘景点的诱人风光和独特之处;英语资料则往往用一些朴实简单的词汇描绘景点风光,以达到通俗易懂令人印象深刻的效果。其次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汉语旅游资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频率往往要高于英语资料。还有一点就是汉语资料中常引用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诗句,以体现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而英语资料仅用一些平实自然的词语描述一些历史事件,很少出现富有强烈诗意的词汇或句子。奈达“功能对等”之原则四指出,“如果在形式上接近的译文,有可能导致对原文联想

意义的误解,或者对正确理解原文的风格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来反映原文的联想价值就十分必要了。”[3]例如: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in the sky, the best is heaven; on the earth, the best are suzhou and hangzhou.

(2)景山之所以有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亡国之君(明崇祯帝)曾在此自缢身亡的缘故。清嘉庆年间有人作诗云:“巍巍万岁山,密密接烟树,中有望帝魂,悲啼不知处”,用以吊念这位末世君主。

the fame of the jingshan mountain owns much to the suicide of the emperor (chongzhen in ming dynasty). people in the reign of jiaqing of qing dynasty wrote poems to mourn the emperor. it said that trees abound on the green mountain; where the soul of the emperor cried sadly.

(3)天安门,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 )。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改建后称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城楼重檐飞翘,雕梁画栋,黄瓦红墙,金碧辉煌,异常壮丽。

tian’anmen, the major of the palace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as first built in 1417, the 15th year of yo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