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7
短视频发展的现状和瓶颈一、本文概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短视频发展的现状及其面临的瓶颈。
我们将首先概述短视频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程度。
接着,我们将分析短视频行业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用户规模、内容类型、商业模式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短视频发展面临的瓶颈,如内容质量、技术创新、法律法规、市场竞争等问题。
我们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动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短视频发展的现状近年来,短视频行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全球互联网领域的一股新势力。
短视频以其直观、生动、易消化的特点,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一代。
在全球范围内,短视频的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技术层面,短视频平台不断优化算法,提高了视频上传、处理、播放的效率,使得短视频的观看体验更加流畅。
同时,高清、超高清视频的普及也使得短视频的视觉体验大幅提升。
各种创新的拍摄工具、特效、剪辑手法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短视频的内容创作形式。
在内容层面,短视频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领域。
从日常生活记录、才艺展示,到新闻报道、商业广告,再到专业内容分享、教育培训,短视频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这种多元化的内容生态,不仅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也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在商业模式上,短视频平台通过广告、付费内容、电商等多种方式实现了盈利。
尤其是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短视频平台与电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营销渠道。
短视频平台也在积极探索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模式,以寻求更多的盈利增长点。
然而,尽管短视频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版权保护困难、用户粘性下降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短视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如何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解决这些问题,将是短视频行业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中国网络新闻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网络新闻概述网络新闻是指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等特点,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
网络新闻现在所具有的特点,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来,例如时效性就是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之间一个很重要的改革。
目前,我国网络新闻包括政府新闻和商业新闻两大类,其中政府新闻在用户影响力和信任度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商业新闻以其整合传播力在用户覆盖率和用户粘性上更具优势,两大类媒体合作互补推动我国网络新闻生态的逐步完善。
二、网络新闻行业现状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较2020年12月新增网民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较2020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
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为我国网络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用户基础。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6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13万,占网民整体的75.2%。
三、手机网络新闻行业现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长时间在家,使得中国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4108万人,较2020年3月增长1466万人,占手机网民的75.2%。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60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12万,占网民整体的75.2%。
相对于整体的网络新闻而言,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占据了所有网络新闻用户的95%以上。
四、网络新闻行业发展趋势1、全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目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形”的融合正在逐步完成,传统媒体逐渐扩充为拥有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络电视等多元化、多终端的新型媒体。
传统媒体在意识上已经认识到了变革和转型的重要性,各家传统新闻媒体尝试多元化创新方式和技术,使新闻报道更立体化、贴近用户需求。
随着媒体企业从机制到经营,积极探索融合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媒体融合进一步深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化,不同形式的媒介之间互换性与互联性将不断加强,媒体融合发展将不断深化。
网络平台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平台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
从在线购物到共享出行,从社交媒体到金融科技,网络平台无处不在,其影响力日益凸显。
网络平台经济的发展现状可以说是一片繁荣。
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例,淘宝、京东等巨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购物的重要渠道。
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品选择,还通过便捷的支付方式、快速的物流配送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此外,社交电商平台如拼多多的崛起,更是凭借社交网络的传播力量,实现了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和销售额的大幅提升。
共享经济平台也是网络平台经济中的一大亮点。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出行平台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提高了交通资源的利用率。
房屋共享平台如爱彼迎让闲置的房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为旅行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住宿选择。
在线教育平台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平台如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为广大学生和职场人士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
金融科技平台的发展也不容忽视。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使无现金交易成为常态。
网贷平台、众筹平台等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然而,网络平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的加剧。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网络平台领域,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为了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平台之间往往会采取低价策略、补贴大战等手段,这可能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和资源的浪费。
其次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网络平台在运营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合法使用,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再者,一些平台存在着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部分大型平台凭借其市场优势地位,可能会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对于网络平台经济的未来展望,我们有理由充满信心。
探析我国网络直播的传播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直播在中国的流行度越来越高。
网络直播是指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音视频内容,让观众在线观看直播节目。
目前,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传播方式,许多媒体机构、个人主播等均纷纷加入了网络直播行业。
同时,传统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开始将直播与互联网相结合,积极进行跨界探索。
可以说,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和发展,传统媒体也在逐步转型升级,走向数字化和互联网方向。
网络直播的兴起主要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和众多直播平台的涌现。
目前,在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较快的平台主要包括斗鱼、虎牙、直播鱼、YY等。
这些平台涵盖了游戏直播、综艺直播、音乐直播、体育直播等多种类型,吸引了大量用户和粉丝。
网络直播的传播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实时性强:网络直播是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音视频内容,观众可以随时在网络上观看直播节目,获得最新的信息。
2. 互动性高:网络直播可以让观众参与互动,例如通过弹幕等方式与主播互动,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和粘性。
3. 市场空间巨大:网络直播业态的发展,为直播市场的广告投放与社交媒体平台的产品销售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成为了广告主们趋之若鹜的重要营销渠道。
发展趋势1. 行业竞争白热化: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不断发展,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
目前,网络直播平台的数量已经非常庞大,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这将推动行业进一步加速变革和创新。
2. 视频直播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主流媒体类型:快速流媒体视频技术的发展,让大家可以更加便捷地访问高质量音视频内容,增强了视频直播行业的竞争力。
3. 推动内容壁垒升级:目前,网络直播行业的内容涵盖的领域已经非常广泛,从游戏直播到综艺、音乐、体育等,升级和扩展内容壁垒,成为网络直播企业的必要方向,将有助于更好地整合和升级内容资源。
4. 企业合并将是发展的决定性标志: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战略性的合并。
社交媒体内容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重要工具,其优点在于可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提升用户黏性,增加用户互动等。
但是,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更新与市场变化,社交媒体的营销策略也在不断改变。
以下是社交媒体内容营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现状1、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的重要性逐渐增加UGC通常是指由用户自主创作并共享的内容,如社交媒体上用户发布的视频、图片、文字等。
这些用户创作的内容更容易获取用户的认可,打造有温度的品牌形象,并且能够增加品牌传播效果。
2、内容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意性随着社交媒体内容的快速更新,传统的文本、图片、视频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多样化和创意性成为了重要的营销策略。
例如,《路边社》将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变成了以图片和文字的组合呈现,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和转发。
3、数据与分析的应用通过社交媒体分析商业数据,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及消费习惯,精准投放广告并制定更优的营销策略。
例如微博提供了微博数据中心,可以对微博用户行为、用户画像等进行精细化分析,并且提供了微博海量数据智能洞察SaaS平台。
二、发展趋势1、视频和直播将成为主流据统计,2020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亿元,未来几年将会继续增长。
另外,随着5G网络的普及,直播也将成为营销的重要手段。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视频和直播内容的创作,并建立与社交媒体平台的合作关系。
3、社交电商的兴起社交电商在国内已经逐渐成为了新的营销模式,这也是一种将传统电商模式与社交媒体相结合的新形态。
在社交媒体上开设商铺、进行商品推广,都可以吸引用户的互动和购买行为。
综上所述,社交媒体内容营销已经成为了互联网营销的必要手段,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变化,也将会启用更多的技术手段和营销策略。
企业需要不断关注社交媒体的发展趋势,提高营销策略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浅谈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新闻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公众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闻传播领域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1. 媒介多样化:随着互联网和挪移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仍然存在,但网络媒体如新闻网站、微博、微信等也逐渐崭露头角。
2. 信息爆炸: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现象日益严重。
新闻传播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人们需要更加敏锐地辨别真假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和质量。
3. 用户参预:互联网时代,用户再也不是被动接受新闻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参预新闻传播的主体。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评论新闻事件,甚至成为新闻事件的参预者。
4. 媒体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传统媒体纷纷开设网站、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而新媒体也在不断向传统媒体领域渗透,形成为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态势。
二、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1. 挪移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高速发展,挪移终端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
未来,新闻传播将更加注重挪移化,开辟更多适应挪移终端的新闻产品和服务。
2. 数据驱动: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也将越来越依赖数据分析。
通过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新闻机构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新闻内容和服务。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对新闻传播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自动化写作技术可以快速生成新闻报导,智能推荐算法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推送相关新闻,人工智能还可以匡助新闻机构分析大量数据,发现新闻事件的潜在价值。
4. 跨界合作:未来,新闻传播将与其他领域进行更多的跨界合作。
例如,与科技公司合作开辟新闻产品,与学术界合作进行深度报导,与社会组织合作推动社会变革等,这将为新闻传播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网络新媒体特点及其现状分析目录摘要 (1)1.前言 (3)2.何谓新媒体 (3)3.新媒体新在何处 (3)3.1全方位的数字化 (3)3.2互动性 (4)3.3个性化 (4)4.网络新媒体特点 (4)4. 1 网络媒体凸显受众的主体地位,打破单向传播局面 (4)4.2网络媒体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5)4.3网络媒体信息发布及时,传播速度快 (5)4.4网络媒体让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快捷 (5)5.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5)5.1传播模式多样化 (5)5.2传播途径无偿性 (5)5.3视频传播交互性 (6)6.网络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6)6.1网络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 (6)6.2新媒体的终端已经相当普及 (6)6.3使用网络新媒体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6)6.4有学者国网民数量激增,但分布不均 (7)6.5网民素质良莠不齐 (7)6.6虚假信息多 (7)7.网络新媒体健康Th存发展的基本前提 (7)7.1完善网络管理立法,依法管理网络 (7)7.2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切实加强整体规划 (9)7.3创新新媒体的管理,拓展传播空间 (9)7.4改进舆论引导方式 (9)7.5提升传统媒体传播能力建设 (9)结论 (9)致谢 (11)1.前言互联网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形式,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及优势,例如交互性、信息交流及时性、形式多样性、传播迅速性、覆盖范围广阔、内容丰富等,这些优势是传统媒介所缺乏的。
2.何谓新媒体新媒体(New Media)指的是世间万物都可以作为媒介的一种涉猎广泛的环境。
新媒体是一种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各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比如数字杂志、门户网站、网站媒体、数字报纸、数字电视等。
新媒体也应该被称为数字化媒体,因为它需要利用数字技术、信息系技术、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局域网等的过渡下,通过手机、电脑、Ipad 等传播媒介来满足受众群体各自不同的需要。
中国新媒体发展状况、特点和趋势摘要中国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速,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在社会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所探讨的新媒体包括了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多种形式,从其发展状况、特点和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对各种数据和案例的分析,本文得出了新媒体继续向移动化、社交化、垂直化、多元化、全球化等方向发展的结论,并提出对新媒体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社交化;垂直化;多元化;全球化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new media has developed rapidly, especially 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 new media as a new form of communication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role in society. The new media discussed in this paperincludes WeChat public account, Weibo, short video, and other forms, which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velopment, features and trends. Through analysis of various data and cases, this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newmedia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towards mobile, social, vertical, diversified, and global,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Keywords: new media; mobile internet; socialization; verticalization; diversification; globalization一、新媒体发展状况1.1 发展历程新媒体作为数字技术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历程与互联网的发展密不可分。
一 引言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哈尔滨市成功召开。来自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关部门、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互联网企业的负责人和业内专家等4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构建健康文明、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共商中国网络媒体未来发展之路。大会最终通过了《哈尔滨宣言》,确立了网络媒体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改作风、转文风,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也正是这一年,,移动互联网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亮点。一方面,更加实惠便捷的互联网覆盖并惠及了更广大的城乡人群,对于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弥合“数字鸿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则极大丰富了互联网的服务和应用,推动了微博客、社交网站、即时通信工具等社交网络加速发展,以及网络文化和产业的日益繁荣兴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会深刻改变着我国网络媒体的格局,开辟网络媒体的新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一个新的词汇——“大数据”(Big Data)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报告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认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是人们获得新认知、创造新价值的源泉,还可能改变人们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我们可以分析处理整群数据,而不再大量依赖随机采样。其次,面对海量数据,我们不再热衷于追求精确度。第三,和因果关系相比,更关注相关关系。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因此,决策将更多地基于数据、分析和事实,而更少凭借经验和直觉。今天,我国互联网正以庞大的体积规模和数据流,昂首迈入“大数据时代”。以目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推算,我国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互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大国。这对我国网络媒体未来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然而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关于我国网络媒体的未来发展,我们希望政府和网络媒体供应者能够切实履行《哈尔滨宣言》所提出的“推进技术创新,开拓中国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并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新手段,瞄准世界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前沿,加强新媒体技术、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根据网民需求,开发新技术、新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发展并完善适于中国市场需求的网络媒体产业模式,努力形成多媒体产品形态和全媒体传播业态,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带给广大网民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媒体空间。
二 我国网络媒体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 年6 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 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亿,平均每周上网时长由2011 年下半年的 小时增至 小时,网民的网络媒体接触时间涨幅是2011 年6 月的3 倍。2012 年,手机已经超越电脑终端,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目前,我国持有手机的人数超过10 亿,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扩大拥有极其庞大的受众基础,后续发展动力强劲。尤其是广大城镇和农村年轻人群,将成长为庞大的“手机人”群体。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手机人”的崛起使网络媒体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专业市场调研公司艾瑞咨询集团所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网民行为、视频收视和网络广告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网民形态整体监测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为:①网民总数Q1提升。2013年Q1末的3月中国家庭及办公网民总数跳升至亿,这是继去年Q4维稳态势后的一轮增长。另一方面,电子邮箱和SNS服务3月月度覆盖人数并未完全走出春节影响。②宽频影视浏览时间排名升至第二。受学生寒假及春节假期的影响,2月中国家庭及办公网民月度有效浏览时间明显下降后,3月部分回升。宽频影视则成为浏览时间排名第二的网络服务,网络电视浏览时间持续增长,潜力可期。③人均上网天数快速回升。人均月度上网天数在2月的下降后3月快速回升,而人均月度上网时间3月没有完全恢复。
重点行业网民行为监测数据结论为:①时尚网站格局出现变化,新晋网站在用户规模上造成一定冲击。时尚网站用户规模呈现季节性波动,季度末月覆盖人数在去年Q2和Q3的高峰后持续下降至去年Q1水平。时尚网站总有效浏览时间保持与覆盖人数同样的变化态势,今年Q1总浏览时间同比则有所下降。在线电视台2-3月覆盖人数连续增长,3月达亿,创下去年7-8月奥运会后的新高。在线电视台有效浏览时间上季度调整后本季度回升。②软件方面,浏览器、弹出资讯、即时通讯、病毒防护和病毒专杀工具Q1末的3月覆盖人数更趋集中,软件用户数可能正在趋近饱和值。值得注意的是病毒防护和病毒专杀工具覆盖人数增长明显,Q1末的3月依旧位列第四第五名。输入法工具覆盖人数也保持上扬趋势。③即时通讯软件季度末覆盖人数依旧保持上升势头,3月覆盖用户亿,到达率%。2013年Q1末的3月下载工具覆盖用户达到亿,迅雷一家独大,覆盖亿用户,网民到达率%。
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广告投放监测数据结论为:①网络品牌广告2013Q1投放费用受季节性影响产生小幅波动,季度投放费用同比稳定增长,,同比增长%。网络服务类和食品饮料类广告投入同比强劲增长。食品饮料类Q1投放费用6亿,同比增长1倍以上。食品饮料类一向是电视媒体的大广告主,如今行业在互联网广告投入的大幅增长意味着网络广告对广告主更大的吸引力。媒体类别方面,门户网站依旧为广告主投放首选地,优质媒体对不同行业的吸引力各不相同。同时,日常消费品企业对线下市场的争夺逐渐向线上扩展。媒体类别方面,虽然存在季度性波动,但2013Q1门户网站仍为广告主的首选网络媒体,收获约4 1%的广告投入费用,而各广告主网络营销意识的增强,使得门户网站在高收入的情况下,仍能保持30%以上的同比增长。近几年广告主不断加大在视频网站的广告投入。2013Q1视频网站投入费用同比增长近25%,同时,多家视频客户端吸纳近3亿元的广告收入,并且这一数字呈增加趋势。垂直网站的广告收入与该行业发展紧密相关,如房地产行业的兴起使得房产网站的广告收入逐步攀升。网络广告投放总天次与投放费用变化趋于一致。各行业投放费用同比上升的同时,投放天次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同或有所下降。这反映了广告位臵的稀缺性,在投放天次相同的情况下,广告单价的上升造成投放费用的上涨。其中交通类和IT产品类投放天次同比下降较为明显,而投放费用基本保持稳定甚至小幅上升。2013Q1,各行业广告投放费用的收缩也表现在广告主数量的减少,Q1广告主总数环比减少约15%。房地产类广告主数量同比依旧强劲增长。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包括零售及服务类、食品饮料类、服饰类行业在广告主数量维持稳定的同时投放费用持续上升,可见日常消费品品牌间的竞争逐渐由线下转移至线上。近年来人们在教育出国和健康方面的关注带动了教育出国类、医疗服务类广告主数量与投放费用的增多,两大行业广告主数量同比上涨%与%。②运动服饰方面,多个品牌借新的一年先后发力,社区网站年轻化的用户构成对广告主极具吸引力;网络服务方面,垂直领域广告主异军突起,投放媒体更为多样;饮料方面,外资老牌广告主与新兴国内广告主瞄准线上市场,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是广告主的首选。2013Q1阿迪达斯重金开展网络营销,其广告投放费用领跑运动服饰品牌,占到行业总投放费用的三分之一,远超第二至五位广告主的投放费用;李宁作为中国本地知名运动品牌,2013Q1广告投入也明显加大,环比涨幅118%,骆驼世家依托明星代言和电子商务的销量优势,2013Q1网络广告投入费用激增,达2012Q4的六倍。媒体选择方面:门户网站仍为运动服饰的主要投放媒介这一优势也在逐渐扩大,与此同时,社区网站以年轻化的用户构成获得广告主青睐。网络服务行业新势力突起,订餐小秘书、易车网和到喜啦等垂直领域网络服务广告主投入大幅上升,订餐小秘书和易车网投入环比增加约119%和83%,营销婚庆服务的到喜啦网站投入费用更是激增为2012Q4的六倍。媒体选择方面:行业在各媒体类别均有一定广告投入,各广告主各有侧重。饮料行业,2013Q1广告主排名重新洗牌。雀巢、怡宝作为新兴广告主投入费用攀升迅猛,一举跻身前三甲行列;加多宝集团的广告投入也逐渐从线下扩展至线上,同比投入增长一倍。媒体选择方面:门户网站始终占到广告投入最大份额,2013Q1这一比例增至三分之二,饮料行业广告主的线上营销仍为大面积品牌曝光并提高知名度。
三、我国网络媒体未来发展趋势
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艾瑞咨询集团所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网民行为、视频收视和网络广告监测数据》,我们可以得知,互联网时代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公众注意力的高度碎片化。因此网络媒体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就一定要适应公众需求。在笔者看来,我国网络媒体未来将呈“四化”发展,即移动化,便携化,无线化,社区化。
(1)移动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 年6 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 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亿,平均每周上网时长由2011 年下半年的 小时增至 小时,网民的网络媒体接触时间涨幅是2011 年6 月的3 倍。2012 年,手机已经超越电脑终端,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目前,我国持有手机的人数超过10 亿,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扩大拥有极其庞大的受众基础,后续发展动力强劲。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手机人”的崛起使网络媒体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平板电脑的发展也将为网络媒体移动化发展带来新机遇。相对手机来说,平板电脑的屏幕可视面积更大,系统处理数据速度更快;相对个人电脑来说,其体积更加轻巧,操作界面更加友好,普通用户熟悉使用的周期更短。这种新兴的介于手机月与电脑中端的移动互联网络终端设备,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使网络媒体的传播得到革命性发展。
(2)、便携化 便携化的发展趋势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得益于新型材料在电子科技领域的应用。新型材料在电子科技领域的应用使得各种网络设备的体积变小、质量变轻,使得更易于携带。公众注意力的碎片化使得他们希望在更多的时间里能够收集到各类信息,因此会利用好各种时间来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心理,从而给网络媒体便携化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3)、无线化 2012年1月18日,国际电信联盟在2012年无线电通信全会全体会议上,正式审议通过将LTE-Advanced和WirelessMAN-Advanced技术规范确立为IMT-Advanced(俗称“4G”)国际标准,我国主导制定的TD-LTE-Advanced同时成为IMT-Advanced国际标准。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