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敏材料的合成与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86
《贵金属负载Ni3(HITP)2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篇一贵金属负载Ni3(HITP)2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一、引言在近年来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贵金属负载的复合材料在气体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贵金属负载Ni3(HITP)2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
这种新型的复合材料不仅能够改善材料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提升对气体的响应敏感度,因此在环境监测、气体分析以及工业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二、材料制备1. 材料选择与合成本研究所用材料为Ni3(HITP)2(hexaphosphonocupraphyrin)为基础,结合不同比例的贵金属进行合成。
制备过程主要通过溶胶凝胶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等手段,将贵金属纳米粒子均匀地负载在Ni3(HITP)2基体上。
2. 制备工艺流程具体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混合、加热反应、冷却及后处理等步骤。
其中,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可以有效地控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三、材料表征对制备出的复合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测试,包括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能谱分析等。
这些测试手段有助于我们了解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特征及元素分布等信息。
通过表征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贵金属纳米粒子成功地负载在Ni3(HITP)2基体上,并且具有较高的分散性。
四、气敏性能研究1. 实验方法采用静态配气法或动态配气法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不同浓度和种类的气体测试。
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气体环境下的电阻变化,来评估其气敏性能。
2.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贵金属负载的Ni3(HITP)2基复合材料对多种气体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响应速度。
其中,对于某些特定气体,如乙醇、甲醛等,该复合材料表现出优越的响应性能和恢复性能。
此外,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材料的响应特性进行测试,发现温度对气敏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气体成分测量气体检测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安全检查、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频发的煤矿爆炸,有毒气体泄漏事件,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气体监测的必要性。
石油、化工、煤矿、汽车等工业的飞速发展致使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机场、车站、比赛场馆爆炸物的探测和危险源的定位对人们生命财产保障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在飞船,潜艇等密闭环境中,气体监测对保证仓内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人类生存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有害的危险气体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浓度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1.MOS 气体传感器1.1 SnO2 传感器工作原理SnO2 气体传感器是一种表面电阻控制型气敏器件,其结构多为多孔制烧结体,即由很多晶粒集合而成。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晶粒间通过晶界或颈部沟道彼此相连,因晶粒自身体电阻较低,整个器件的电阻取决于晶界部分电阻(或颈部电阻)。
该模型及等效电路可用图表示,图中 a)为烧结体模型,b)为晶粒集合形式,c)为模型等效电路,图中 Rb 表示体电阻, Rn 表示晶界部分电阻或颈部电阻,由于晶界或颈部电子密度很小,电阻率要比晶粒内部大很多,所以 Rn 决定整个器件的气敏电阻。
气敏材料表面特性非常活泼,很容易吸附气体分子"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物理吸附是靠偶极子、四极子和感应偶极子的库仑力形成的,化学吸附是靠交换电子或共有电子形成的。
在常温下一般是物理吸附,高温下发生物理吸附加化学吸附。
例如,在洁净空气中,将 SnO2 气敏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空气中的氧gas O 2就在气敏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变成-2O ,-O 以及-2O ,氧发生化学吸附存在如下平衡:式中 S 为可被占据的化学吸附位,α的值可为 1/2,1 和 2,分别代表-2O ,-O 以及 -2O ,s O 2 为在吸附位 S 上化学吸附的氧。
由于对氧发生化学吸附,在多晶半导体晶界处会形成空间电荷层即势垒,该势垒能阻碍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漂移运动,自由电子浓度下降引起气敏材料电阻升高。
03145黄苓莉等:ZnFcQ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对丙酮的气敏性能研究文章编号:1001-9731(2021)03-03145-08ZnFe O4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对丙酮的气敏性能研究*黄苓莉,赵邦渝,李晓丹,张桂枝,郭威威(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催化与环境新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67)摘要:丙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对丙酮浓度的检测十分重要。
ZnFc2O4是一种尖晶石型三元金属氧化物,气敏性能优良,可广泛应用于气体传感器。
本文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球状的ZnFc2O4气敏材料.通过XRD、XPS、SEM、TEM、N吸附-解析仪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化学组成、比表面积等进行分析,并以丙酮为目标气体对其气敏性能进行了综合研究。
结果表明,ZnFe O4纳米球是由纳米粒子自组装而成,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该ZnFc2O4基气体传感器在最佳工作温度150C下对丙酮的灵敏度为65.74,并具有出色的选择性、稳定性、重复性,但随着湿度的增加其气敏性能逐渐降低。
关键词:铁酸锌;灵敏度;丙酮;气体传感器中图分类号:TP212;TN37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issn.1()019731.2021.03.0220引言丙酮在医药、塑料、橡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工业和实验室常用的试剂。
但是,丙酮气体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人体具有肝毒性,对于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吸入其蒸气后可引起头痛、乏力、头晕、恶心、易激动、支气管炎等症状,若大量吸入,还可能麻醉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失去知觉[-2];同时,丙酮在医学上有重要作用,是血液、尿液、呼吸中的重要检测项目,如部分癌症患者尿样的丙酮水平会异常升高、监测人体呼吸中的丙酮气体浓度可以诊断是否患糖尿病[3],可见对丙酮浓度的检测十分重要。
开发一种高灵敏度、出色选择性、良好稳定性和重复性的丙酮气体传感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与各种传统分析技术相比,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被公认为是用于检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简便且廉价的工具。
气敏电阻工作原理气敏电阻工作原理气敏电阻是一种通过气体与半导体作用的传感器,因为它能够对气体的特征进行监测,所以应用非常广泛。
气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与所检测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会改变半导体的电阻率,在半导体中引起电流的流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气敏电阻的工作原理1.半导体材料气敏电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铍、氧化硅等。
这些材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吸附气体分子,因此能对所检测的气体产生响应。
而其响应机制跟半导体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是通过开关的方式来改变电阻值的大小。
2.检测气体气敏电阻能够对特定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不同材料的气敏电阻对不同的气体精度和灵敏度也不同。
比如,氧化锡能够检测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气体,而氧化钛则能够检测到乙酸、乙醇、甲醇等有机气体。
因此,在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气敏电阻。
3.电路气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用电路来控制电阻值的变化,因此气敏电阻的电路也是很重要的。
常用的电路配置有电平输出电路和电流输出电路。
电平输出电路适用于对气体进行简单检测和监测。
它的原理是,在气敏电阻两端配置一个电压分压电路,当气敏电阻电阻值发生变化时,分压比例也会发生变化,导致输出电压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其他系统。
电流输出电路则通过阻止电流流过气敏电阻的方式,来产生电压差,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气敏电阻的电阻值。
这种电路适用于需要更精确测量气体浓度的场合。
二、气敏电阻的应用气敏电阻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环境监测、燃气检测、空气净化、医疗、安防、智能家居等。
具体的应用案例包括:1.环境监测:通过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PM2.5、CO、CO2、NO2等,提高环境安全。
2.燃气检测:检测天然气或液化气中的异味物质,及时发现泄漏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
3.空气净化:检测有机污染物如甲醛、苯、甲苯等,控制室内空气质量。
二氧化硅半导体气敏材料属于表面离子式n型半导体1. 介绍二氧化硅(SiO2)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它广泛用于电子器件、光学器件、材料涂层等领域。
最近的研究表明,二氧化硅也具有良好的气敏性能,因此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备受关注。
本文将着重介绍二氧化硅半导体气敏材料,探讨其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 二氧化硅半导体气敏材料的特性二氧化硅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半导体材料,在气敏材料中具有以下特性:- 表面离子式n型半导体:二氧化硅的表面离子式结构使其具有n型半导体的特性,使其对氧气等气体具有很好的敏感性。
- 稳定性: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和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
- 高灵敏度:二氧化硅半导体气敏材料对氧气等气体具有高灵敏度,能够快速响应气体浓度的变化。
3. 二氧化硅半导体气敏材料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二氧化硅半导体气敏材料在气体传感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硅半导体气敏材料对氧气具有很好的灵敏度,能够用于制造高精度的氧气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医疗、环保、工业等领域。
- 油品检测:二氧化硅半导体气敏材料对部分油品的挥发性有很好的响应能力,可用于检测燃油、机油等润滑油品的挥发性,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 环境监测:通过二氧化硅半导体气敏材料制成的气体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环境中各种有害气体的监测,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4. 二氧化硅半导体气敏材料的发展前景随着气体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气敏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二氧化硅半导体气敏材料具有稳定性高、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工程的发展,二氧化硅半导体气敏材料有望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取得更多的应用突破,为各个领域的气体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可靠的解决方案。
5. 结论二氧化硅半导体气敏材料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气敏材料,具有稳定性高、灵敏度高等优点,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ZnO气敏传感器的研制》开题报告姓名:史雯萍班级:09环境A2 学号:00094865907指导教师:袁昊是否为毕设预备课题:□是;□不是(请打√)摘要:ZnO是具有宽带隙和优良光电,压电等性能的半导体材料,且化学稳定性高,在功能器件的研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气敏材料,ZnO是最早被发信的气敏材料之一。
研究结果显示:贵金属纳米晶可以显著提高单晶ZnO纳米线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对目标气体的检测下限(检测下限可达ppb级)。
这项研究为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性能的改善提供一条全新的思路。
关键词:氧化锌;贵金属;修饰;气体传感器一、研究内容以液相法制备的单分散贵金属纳米晶为原料,对单晶ZnO纳米线进行异质自组装。
在不同的条件下,对贵金属纳米晶修饰的一维ZnO纳米材料进行气敏性能测试。
在研究该组装体系气敏性能的基础上,得到了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并且具有低检测下限的性能优越的气体敏感材料。
图1 Au纳米晶的TEM图二、技术路线本实验是通过贵金属纳米晶的修饰来提高ZnO纳米线的气敏性能:经过Pd纳米晶修饰之后的ZnO对H2S气体的选择性非常良好,而且还将对H2S气体的检测下限降低至200ppb;经过Pt纳米晶修饰后的ZnO纳米线,显著提高了对酒精和甲醛气体的响应,可以检测浓度低至250ppb的酒精和1ppm的甲醛气体。
Au纳米晶修饰ZnO纳米线后提高了对酒精和一氧化碳的灵敏度和检测下限。
同时并采用单分散的贵金属纳米晶修饰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的气敏性能,这将为以后提高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敏材料的性能提供新的道路。
实验结果表明, Ru 的掺杂可提高ZnO 的气体灵敏度, 催化剂涂层的施加可改善Ru2ZnO 对汽油、乙醇、丁烷的气敏选择性。
并适当降低ZnO 的工作温度。
通过贵金属纳米晶的修饰,可以显著提高金属氧化物纳米线的气敏性能,进而开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优质气体传感器。
聚吡咯的结构、合成方法、特征、应用及发展趋势π共轭高分子材料在导电、发光、光伏和非线性光学材料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高分子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
目前人们已经成功制备了聚乙炔、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聚芴和聚苯乙炔等π共轭高分子材料,并对一些聚合物的导电性、超导性、电致变色、光致变色、光致发光、光伏特性和非线性光学等性能做出了大量的研究。
聚吡咯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气敏元件、生物传感器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青睐。
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一种:聚吡咯。
聚吡咯的结构聚吡咯的英文名为polypyrrole,结构如下图所示。
聚吡咯的合成聚吡咯的电解合成方法。
将吡咯单体溶解于布朗斯特酸型离子液体中,置于电解槽中进行电解合成;其中所述电解槽中包含有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所述的工作电极选自于不锈钢电极或铂电极或镍电极或玻碳电极,所述的辅助电极选自于大面积铂片电极或石墨电极,所述的参比电极选自于Ag/AgCl电极或饱和甘汞电极或大面积铂片电极或标准氢电极。
所述的电解合成方法简单,制备成本较低,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离子液体可以重复使用。
若以此聚吡咯取代目前常用的贵金属催化剂,将明显降低甲醇等直接燃料电池生产成本和酚类废水的降解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聚吡咯的化学氧化法合成。
化学氧化法是在一定的反应介质中加入特定的氧化剂,使得单体在反应中直接生成聚合物并同时完成掺杂过程,与电化学的掺杂不同,因为其中加入了两种物质,并且这些物质进入了聚合物的主链,对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氧化剂有(4)220,el3,202,2r207,103等。
介电常选用水、乙醚、乙腈、酸溶液等。
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提高聚吡咯的导电性,还可增加聚吡咯的产量。
制备过程中,除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之外,单体的浓度、氧化剂的性质、氧化剂与单体浓度的比例、聚合温度、聚合气氛、掺杂剂的性质以及掺杂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导电聚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简述气敏元件的工作原理
气敏元件的敏感材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金属氧化物敏感材料,如二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铝等;另一种是半导体敏感材料,如锗、硅等。
这些敏感材料的电阻值会随着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检测气体浓度。
气敏元件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化学反应的工作原理,另一种是基于物理吸附的工作原理。
基于化学反应的气敏元件的工作原理是:敏感材料与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电阻值的变化。
例如,当二氧化锡敏感材料与一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时,会产生一种新的化合物,导致敏感材料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值来检测气体浓度。
基于物理吸附的气敏元件的工作原理是:敏感材料表面会吸附气体分子,导致电阻值的变化。
例如,当氧化锌敏感材料表面吸附氧气分子时,会导致电阻值的降低。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值来检测气体浓度。
气敏元件的电极是将敏感材料与电路连接的部分,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银、铜等。
电极的作用是提供电流和测量电阻值。
气敏元件的封装是将气敏元件包裹在外壳中,以保护敏感材料和电路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封装通常使用塑料材料,如聚酰亚胺、聚苯乙烯等。
总的来说,气敏元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敏感材料在不同气体浓度下电阻值的变化来检测气体浓度。
它是一种重要的传感器,广泛应用
于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
气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关于新材料开发的研究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气敏材料是一种新兴材料,其开发和应用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就气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气敏材料的定义及类型气敏材料指的是对气体的变化或者存在敏感和响应的材料。
其响应机制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学性质来表示。
一般来说,气敏材料分为三种类型:1. 化学型气敏材料。
这种材料受到气体(如氨气、氧气、一氧化碳)的作用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质。
2. 物理型气敏材料。
这种材料主要是本身结构改变,例如通过吸收气体使其体积变大或变小来改变其性质。
3. 电学型气敏材料。
这种材料的响应机制是通过改变其表面的电学性质来表示,例如通过改变电阻、电容等性质来响应气体的变化。
二、气敏材料的研究进展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气敏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正在对气敏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应用方面进行着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1)有机气敏材料有机气敏材料广泛应用于环境、生命科学、军事和移动设备等领域,例如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检测。
近期有机气敏材料的研究集中于无机/有机异质结构,以及纳米结构、聚合物和纳米复合材料等方面的探索。
(2)无机气敏材料无机气敏材料作为其他类型气敏材料的基础,其性质稳定、选用宽、响应速度快并且具有优良的可靠性,逐渐成为了气敏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
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型的无机材料,以及在电化学方面的性质改进,包括氧化物、硒化物、氮化物等化合物所表现的性质等方面的研究。
(3)混合型气敏材料混合型气敏材料结合了不同类型气敏材料的特性,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一些研究人员关注于混合型气敏材料的制备、结构特点和特性,并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索。
三、气敏材料的应用前景气敏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物联网、环境保护、医药到工业制造,几乎都有它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