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各庄矿掘进工作面除尘技术装备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49.72 KB
- 文档页数:4
掘进爆破的防尘方法有哪些随着矿山掘进爆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掘进爆破防尘工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由于掘进爆破所产生的粉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十分重要,因此,采取有效的掘进爆破防尘措施是保障矿工健康和矿山环境的重要步骤。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掘进爆破的防尘方法。
1.喷雾降尘。
喷雾降尘是一种将水流喷在爆破现场的措施,通过将水流喷洒在爆破现场,可以让爆破振动产生的粉尘降低到最小程度。
经过实验发现,喷雾降尘可以使粉尘降低60%-80%,可有效保护现场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矿山环境。
2.使用降尘剂。
降尘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剂,通过使用降尘剂可以将爆破振动产生的粉尘吸附在表面。
降尘剂分为两种:一种是水溶性降尘剂,一种是油溶性降尘剂。
通过使用不同的降尘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掘进爆破现场的粉尘浓度。
3.使用风机通风。
风机通风是一种直接吹风的方式,可以将掘进爆破现场的粉尘吹散,保持现场清洁和环境舒适。
经过实验发现,风机通风可以使粉尘浓度降低60%-80%。
4.封闭爆破区。
封闭爆破区是将爆破区域围起来,通过防尘布和钢筋等建筑材料将爆破区域封闭,有效保护现场工人的健康和矿山环境。
经过实验发现,封闭爆破区可以将掘进爆破现场的粉尘浓度降低80%-90%。
5.使用高效防尘设备。
高效防尘设备是一种新型的防尘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掘进爆破现场的粉尘浓度。
高效防尘设备通过吸收和过滤掘进爆破现场的粉尘,尤其是有害的粉尘,保护现场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矿山环境。
经过实验发现,高效防尘设备可以将粉尘浓度降低90%以上。
总的来说,掘进爆破的防尘方法非常丰富,除了上述几种措施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其他措施。
无论采用哪种措施,都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来实施,确保掘进爆破现场的安全和环保。
煤矿井下粉尘治理措施方法井下粉尘不仅会给井下作业安全带来一定影响,也会影响到井下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快速发展,井下作业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升,但随之扬尘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井下煤尘超标将会极大地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健康。
同时存在着爆炸隐患;还会导致机电设备磨损加剧,使得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
根据以往的统计数据,煤矿粉尘有70%左右源于工作面开采作业。
很多煤矿若仅仅采用单一的防治手段,则不能够达到井下粉尘防治的要求,还需要应用综合除尘手段,有效防治粉尘才能为人员提供安全与健康的作业环境。
煤矿井下的相关除尘措施有:(1)通风除尘通风除尘指的是借助于空气的流动,确保井下作业位置粉尘能够被有效地输送出去,从而使工作面的粉尘浓度进一步降低。
采用此种除尘措施,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其中包含通风速率、粉尘粒径、粉尘形状以及井下环境湿度情况等等。
通风除尘过程中,不同因素对于风速的要求不同,可以划分为最优风速、最小风速以及极限风速等。
综采开采虽然可以将部分粉尘带出矿井,但由于开采过程中粉尘持续产生,因此,无法从根源上解决井下粉尘问题。
(2)湿式除尘湿式除尘是目前煤矿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除尘手段,是通过利用水或者其他液体,确保粉尘充分接触液体,从而使粉尘能够被有效捕捉。
在湿式除尘过程中,主要有2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利用水将煤岩充分润湿,使用水对粉尘以及落尘进行冲洗处理;二是借助于喷雾的方式或是水帘的方式,将粉尘有效清除。
此种方式除尘可以显著减少井下作业环境的粉尘量,不过,此种除尘方式无法有效地去除煤岩中未湿润到的粉尘,也无法有效除去呼吸性粉尘。
(3)其他方式除尘针对井下所处的具体位置差异。
还要采用另外一些除尘措施,例如采用密封抽尘的方式在开孔位置进行捕尘,也可以采取泡沫除尘的措施、个体防护的措施等。
在这些除尘措施中,目前泡沫除尘属于相对先进的除尘技术,它是通过相应的泡沫发生装置,确保能够形成非常多泡沫,并将其喷洒至粉尘产生部位,或是将其喷洒至气体之中,从而对粉尘有效润湿,避免粉尘进一步扩散。
赵石畔煤矿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治理技术方案研究摘要:赵石畔煤矿综掘项目中,工作人员通过编制本技术方案,起到指导赵石畔煤矿综掘面综合防尘系统的现场安装实施的作用,实现综掘面的粉尘治理,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污染,保护作业人员职业健康。
关键词:赵石畔煤矿综掘;防尘治理;技术方案1.长压短抽除尘理论在掘进正压供风风筒的出口加柔性附壁风筒,将正压供风分为轴向出风和径向出风,通过调节轴、径向出风口的大小调节送入掘进面迎头及掘进机后方的风量,并通过除尘风机的抽吸作用,使径向出风压向工作面,控制掘进机截割产生的粉尘不向外扩散,并通过除尘器的刚性负压风筒,在除尘器的负压作用下将掘进机截割产生的粉尘抽入到除尘器,经过喷雾、过滤、脱水、脱尘,使含尘空气得到净化处理。
系统如图1所示。
图1柔性附壁风筒控尘与湿式过滤除尘器长压短抽通风除尘原理图2.综掘面基本情况本次方案主要根据对矿井现场的调研及相关资料,以东翼辅运大巷、东翼一号回风大巷、东翼二号回风大巷三个掘进工作面地质情况基本一致,均采用综掘机掘进,本方案以东翼一号回风大巷综掘面作为方案设计地点。
东翼一号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沿3#煤层布置,厚度2.8~3.2m,一般不含夹矸,局部含夹矸1~2层,夹矸厚度0.1~0.3m,岩性为砂质泥岩、泥岩,为结构简单煤层。
该巷道掘宽5.6m,净宽为5.4m,掘高为3.2m,净高为3.0m,断面形式为矩形,采用EBZ200型掘进机掘进,实现截割、转载工序。
全断面一次成巷,机尾跟随桥转长约20m,采用锚网联合支护。
工作面设计风量452m3/min,实际风量约605m3/min选用两台FBDNo8.0/2×45局部对旋通风机供风(一用一备,吸风量480~850m3/min),选用Ф800mm抗静电阻燃风筒供风。
采用DN100mm供水管路供水,静压水压力约0.8MPa。
据现场观察,巷道成型较好,顶板及两帮比较平整。
面朝工作面,综掘机司机位于综掘机左侧,供风风筒位于巷道左侧,运输皮带位于巷道右侧,调车硐室位于巷道左侧,供风风筒出口距离迎头7-17m,巷道宽度方向与桥转重叠大约210mm,距离桥转顶部约420mm。
防尘与降尘技术新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5-28T14:29:54.07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5期作者:崔保国[导读] 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需进行采掘环节和装运环节崔保国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摘要: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需进行采掘环节和装运环节,因此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不仅会降低煤矿巷道的能见度,还会影响煤矿巷道掘进顺利进行,对煤矿巷道掘进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原因在于煤矿巷道粉尘中的煤尘具有有毒、易燃易爆属性,若巷道内积累过多煤尘,遇到明火后,则会发生爆炸,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整个矿井生产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相关人员积极探寻煤矿掘进巷道防尘与降尘技术方法。
本文主要简述了煤矿掘进巷道防尘与降尘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几点煤矿掘进巷道防尘与降尘技术方法。
关键词:煤矿,掘进巷道,防尘降尘,技术方法煤矿巷道掘进工作的工作属性和工作环境导致其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而大量的粉尘不仅会影响煤矿巷道掘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引发作业人员出现尘肺、矽肺等职业病,同时还可能引发煤矿巷道爆炸,对我国煤矿开采事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相关人员积极探索有效的防尘和降尘技术方法,预防煤矿掘进巷道粉尘的产生或降低巷道内粉尘浓度,才能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推动煤矿巷道掘进工作顺利进行。
1 煤矿掘进巷道防尘与降尘的重要性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需进行打眼支护、煤岩截割和装载运输,从而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不仅会降低煤矿的能见度,同时煤矿巷道尘土中还含有煤尘、岩尘等对人类身体有害的物质。
另外,因煤矿巷道的横截面积较小,巷道内空气流通较差,若其中的粉尘较多,在一个小小的火源或一束光的作用下,容易引发爆炸,对巷道掘进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且还会延误煤矿开采的进度和造成大量煤矿资源的浪费。
因此,需要相关人员积极做好煤矿掘进巷道防尘与降尘工作,保障煤矿巷道掘进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促进煤矿巷道掘进施工顺利进行,推动煤矿开采工程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1]。
干式除尘器在矿井粉尘治理技术中的应用和研究摘要:随着矿山开采智能化的发展,对各类矿用装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对员工身体健康状况的关注也在不断提高。
同时,对粉尘处理装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湿法除尘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还产生了二次污染,给矿井排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惯性除尘在干式除尘器方面存在着效率不高,不能满足高浓度煤尘的要求。
传统干式除尘器中的静电除尘由于无法用于矿井爆炸环境,因此实现干式除尘器的智能化应用,是实现一体化、智能化矿井建设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干式除尘器;矿井粉尘;治理技术引言在巷道机械作业中,经常采用干式除尘器,在运转过程中,由轴流式风扇将粉尘从空气入口经风道送入清洁器。
有些粗大的含尘气体与分风板相撞,丧失动能。
微细粉尘在布朗扩散与过滤的联合作用下,被吸入到除尘器中,并被吸附到过滤器的表面。
经过净化的气体从过滤器的顶部入口流入清洗腔,再由风机经通风孔排放出去。
干式除尘器的工作单元是过滤筒的清理,有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
脱机清洁时,不需要再进行过滤,便于粉尘高效降落。
在离线排灰时,存在着用气不足的问题,使得排灰系统中的某些缺陷很难得到很好的解决;为确保吹灰时有充足的风量,常采取联机吹灰方式。
所以,在掘进时经常进行粉尘清除,这样可以极大地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1]。
一、矿用干式除尘器的发展(一)早期除尘器及控制技术矿山开采初期,在干燥粉尘处理中,一般采用空气动力部件,并将空气动力部件用作致动器,并将其与人工控制盒结合起来进行空气动力清洗。
操作者通过人工监控滤清器本体前面和后面的压力差异来决定工作状态。
如果微分电压表的指示器超过某一界限,就会被认为是太多的尘埃附着,所以需要人工清理。
通过这种方法,活塞的运转完全是靠工人来完成的,而且,当灰尘被清除后,又会被重新清洗。
最后,完成灰尘的收集与清理。
这类除尘器没有电控系统,全部依靠人工操作,因而造成了很大的劳动强度。
(二)现有除尘器随着机械、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干式除尘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综掘工作面高效除尘技术及工艺研究与实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测试、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综掘工作面粉尘防治理论及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制了可有效降低综掘工作面浓度的高效除尘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分别采用三维k-ε紊流模型和气相湍流—颗粒相湍流κ-ε-Θ-κp模型,基于控制容积法和有限单元法,采用SIMPLE(压力耦合方程式的半阴解法)、TDMA(三对角线算法)和Gauss-Seidel相结合的方法,并以FLUENT软件作为计算平台对封闭前后综掘面的风流场和粉尘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详细阐述了喷嘴雾化的KH模型、Taylor类比破碎模型和
Reyleigh-Taylor(R-T)波模型,基于两相流的喷雾概念模型,分析了喷嘴的一次雾化和二次雾化过程,根据液滴破裂机理、液体射流的破碎方式与破碎类型,建立了液体喷嘴射流分裂与雾化机理数学模型,提出了单水喷雾降尘机理和湿式振弦喷雾降尘机理。
设计了喷嘴雾化性能测定方案,对目前矿井常用且雾化效果较好且孔径不同的离心混合式喷嘴进行了喷雾测粒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优选确定了孔径为1.5mm的离心混合式喷嘴作为综掘机外喷雾的最佳喷嘴。
通过对综掘工作面常用局部通风方式的对比分析,确定了长压短抽作为综掘面高效除尘系统的通风方式,确定了相关的基本参数,同时,根据强力高效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优化了振弦栅材料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优选了KCS—225ZL湿式振弦除尘风机作为综掘面的抽出式除尘风机。
根据鲍店5306②轨顺综掘面和5305②切眼、轨顺综掘面现场的生产状况、产尘特点、粉尘分布规律,研究了封闭式除尘系统的挡尘帘结构、空气风幕安装形式,最终设计了挡尘帘和空气风幕两种封闭式高效除尘技术及工艺。
该工艺在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除尘效果。
采煤、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治理措施一、防尘措施我矿主要从事煤炭生产,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在此环境下,作业工人长期接触煤尘,会引起尘肺、煤肺等职业病。
粉尘包括煤尘和岩尘两类,煤尘主要来源于采掘工作面,由于采煤过程中,造成煤炭的裂开和运动以及煤炭装载、转载、卸载、仓储等过程中产生煤尘。
岩尘主要是岩石巷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
煤矿粉尘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技术因素,对矿尘防治应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
但具体的尘源点应依据粉尘产生的不同缘由实行不同的防治方法。
防尘工作的原则是尽量削减浮游粉尘的产生,将粉尘消灭在尘源地点,防止飞扬和进入风流中,使已经浮游的粉尘降下来,搜集去除,将剩余的粉尘用足够的风量加以稀释,但又要防止因风速过大,使已沉积的粉尘重飞扬。
在每个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装、卸、转载点、运输巷道等主要产生粉尘的尘源地点及粉尘集聚点均承受洒水降尘的综合防尘措施。
具体防尘措施如下:1、通风防尘:通风防尘是稀释和排解工作地点悬浮粉尘,防止过量累积的有效措施。
通风防尘要有合理的风量和风速,以排解粉尘,最低排尘风速为 0.25-0.5m/s,最优排尘风速为 0.5-2.0m/s。
设计将风速把握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并尽量靠近最优排尘风速。
为把握风速,设计在各进风巷道和回风巷道风量变化较大的地方设有风速监测探头,连续检测各巷道的风速和风量,使风量在满足各用风地点所需量的同时,尽量降低风速。
2、冲洗巷壁、清扫和刷白巷道:设计要求在放炮前后对距工作面 30m范围内巷道进展冲洗,冲洗时,对巷帮、顶部、底部及巷道支架均要冲洗干净,水压一般为 300~400KPa。
井下巷道定期进展清扫和刷浆工作,并运出巷道内沉积的粉尘。
井下主要巷道及硐室用石灰水或水泥石灰水,将巷道刷白,以削减煤尘和通风阻力。
其方法为生石灰∶水=1∶2.5或水泥∶石灰∶水=1∶2∶10〔体积比〕,使用时用压气搅拌和加压,喷刷到巷道周壁上,要求浆膜均匀,厚度约 0.2mm,一般刷浆工作每半年一次。
采煤工作面防尘措施
1、用水电钻进行湿式打眼。
使用中空麻花钻杆及湿式煤钻头,供水压力一般为0.2 ~1.0 兆帕,供水量5 ~7 升/分,使排出的煤粉成糊状。
采煤工作面应具备水电钻的供水系统。
2、放炮使用水炮泥。
每个炮眼可装入1 ~2 个水炮泥,可分别
放在炸药的两端或采用外封式集中置于孔口一端,然后用炮泥封满。
3、放炮喷雾。
放炮前用水冲洗煤帮,放炮后出煤前再冲洗一次,并洒湿落煤的表面。
放炮时应打开工作面内及上出口设置的水幕喷雾,降尘。
4、人工攉煤的防尘。
在出煤过程中边出煤边洒水,减少煤尘的飞扬。
在支柱的移设中,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撤柱时排出的废乳化液也可湿润浮煤。
5、采煤面所有刮板运输机的转载点均可设置喷雾装置,减少由转载产生大量飞尘。
6、采用湿式风镐落煤。
在普通风镐机体上增加供水系统,用自动控制阀门使风镐在工作时才有水喷出,喷嘴指向钎头及时捕集破煤时产生的煤尘,降尘率可达70 %以上。
7、在急倾斜煤层可采用长炮眼水封爆破进行落煤,炮眼沿倾斜全长布置,装药后向孔内注满水,然后封孔爆破,可有效降低煤尘、瓦斯量,放一次炮崩落一个循环进度的煤体,煤炭可自溜运出。
矿井防尘技术措施近几年来,国外防止矿山井下粉尘污染的控制措施发展较快,本文介绍几种普遍采用的防尘新技术,以供借鉴和参考。
(一)、煤层注水煤层注水是利用水的压力通过钻孔把水注入到即将回采的煤层中,使煤体预先湿润,以便减少采煤时浮游煤尘的产生量。
这种降尘措施效果较好,一般可降低粉尘浓度60%~90%左右。
长钻孔注水方式具有煤体湿润均匀、湿润范围大等优点,国内、外都作为主要的注水方式优先选用。
国外采用注水的工作面数量占总工作面数量的百分比很高,而我国采用煤层注水的工作面数量则较少。
这一差距不是由于注水技术或设备所致,而是由于对治理粉尘的管理不严,对有效的注水技术措施推广不力造成的。
有些国家在煤层注水中添加湿润剂或氯化钙,提高了湿润程度和降尘的效果。
前苏联已研制出测定煤层注水前后煤层水分的仪器。
(二)、喷雾降尘喷雾降尘是向浮游于空气中的粉尘喷射水雾,通过增加尘粒的重量,达到降尘的目的。
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喷嘴要能形成具有良好降尘效果的雾流。
有些国家研制出系列喷嘴,美国和前苏联等国家还在确定雾流参数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建立了喷嘴检验中心,保证喷嘴的生产质量和使用效果。
(三)、利用除尘器除尘利用除尘器将空气中的粉尘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空气含尘量的目的。
目前,国外一些主要产煤国家都在煤矿井下广泛采用除尘器除尘。
美国使用了除尘风机、湿式纤维除尘器、小旋风除尘器等设备。
英国在掘进巷道及掘进机上使用了湿式洗涤除尘器和湿式过滤除尘器。
美国一些煤矿在掘进机、采煤机或急倾斜煤层、回风巷等处使用了湿式旋流除尘器和吸尘泵。
德国在破摔机处、转载点、掘进机上使用了千式布袋除尘器。
国外的除尘设备一般体积大、较笨重,但除尘效率高、消音效果好、处理污染风量大。
(四)、泡沫除尘泡沫除尘的效果好,一般可达90%以上,尤其对5μm以下的呼吸性粉尘,除尘率可达80%以上。
泡沫除尘同喷雾洒水降尘相比,其耗水量减少一半以上。
这种除尘技术自50年代问世以来,一些主要产煤田家如美国、英国、波兰等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已研究出定型的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要求的廉价发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