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方案设计V1.0
- 格式:doc
- 大小:617.00 KB
- 文档页数:12
标题-----KingSCADA3.7+KingIOserver3.7SP1基础组态测试记录版本-----v1.0;修改时间----2019-11-25编者-----目录一,安装软件,根据需求安装需要的功能 (3)1.1安装KingSGADA3.7 (3)1.2 安装KingIOServer3.7 SP1 (4)二,软授权申请 (5)2.1 获取电脑的信息(KingSCADA3.7) (5)2.1.1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install (6)2.1.2找到RUS_OAIKD程序,并以管理员身份启动 (7)2.2 加载授权文件(KingSCADA3.7) (8)2.3 KingIOServer3.7SP1软授权申请和安装 (9)三,基础组态 (9)3.1 KingIOserver3.7SP1 (9)3.1.1新建IOServer应用 (9)3.1.2 新建设备 (10)3.1.3 新建变量 (11)3.2 KingSCADA3.7 (13)3.2.1新建工程 (13)3.2.2 网络配置 (13)3.2.3 数据词典—新建变量 (14)3.2.4 新建画面 (15)3.2.5 保存,设置初始启动画面,运行 (17)四,KingSCADA3.7转发数据方式 (18)4,1 通过OPC Server 访问KingScada3.7 (18)4.1.1 本地opc (18)4.1.2远程opc 方式一(推荐) (20)4.1.2 方式二:即传统方式, (22)4.2 通过SDK (22)通过DDE访问KingScada3.7 (23)4.2.1 组态王访问excel (23)4.2.1 excel访问组态王 (23)一,安装软件,根据需求安装需要的功能KingSCADA3.7版本包括2部分:KingSGADA3.7(数据,图形,及组态)+ KingIOServer3.7 (IO采集)1.1安装KingSGADA3.7关闭杀毒软件,开始安装1.2 安装KingIOServer3.7 SP1 关闭杀毒软件后,如下图开始安装:二,软授权申请2.1 获取电脑的信息(KingSCADA3.7)形成一个.c2v文件发给亚控公司,亚控公司根据这个文件做出相应的授权文件(.v2c)文件。
软件系统软件测试方案文件编号:目的本项目的系统测试目的是验证AT-1600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仪是否实现了软件需求说明书中的全部功能。
本文档通过详细说明测试范围、内容、方案等,为后续的软件系统测试提供指导。
并通过提供软件需求说明书条款到本测试方案的索引保证软件需求中的所有内容都有对应的测试方案,从而保证测试目的的达到。
背景描述AT-1600软件主要是为AT-1600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仪提供样本测试、测试设置、结果识别、结果查询等功能。
AT-1600系统软件需求主要包括:界面需求、控制系统需求、错误处理需求三个部分。
现正处于软件实现与系统测试阶段。
测试项与测试范围测试项测试范围软件整体构成包括测试、结果查询、系统设置,可分为两部分:界面测试和功能测试。
主要测试软件是否实现需求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功能。
需要测试的软件特性不包括在本方案内的软件特性:对于需求中不明确的需求,暂时不进行测试方案设计。
需要测试的软件特性:注意:一个项目也许不需要做完以下测试,根据软件的具体使用需求决定1.测试软件功能需求;2.测试可靠性。
测试方案设计测试内容本文档中首先明确了测试的目标和测试的范围。
测试用例分为2部分:软件界面测试和功能测试。
对软件中每个功能窗口都需要进行界面测试,包括●窗口的布局和显示是否正确●窗口随输入的变化●操作的可用和禁用条件是否正确●操作是否正确生效因为软件的很多操作是以其它操作的结果作为前提条件的,即不同操作之间存在制约关系。
所以除了测试每项功能是否符合要求外,还要对不同操作之间的制约关系进行测试。
测试方案测试类型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容量测试考虑到该系统访问数据库是直接使用数据库的本身功能,其容量由相应的数据库决定,故这里不再做容量测试。
安全性测试软件界面测试系统管理测试点:1. 验证用户管理功能的正确性。
2. 验证系统信息设置的正确性。
3. 验证打印模板设置的正确性。
4. 验证系统自检功能的正确性。
白盒测试作业指导书技术文件编号:版本:版本变更记录文件编号版本拟制人/修改人拟制/修改日期主要更改内容1.0 吴威2009-4-21 无1.1 吴威2009-6-30 新增静态测试和覆盖率实施标准。
注1:每次更改归档文件(指归档发布数据库)时,需填写此表。
注2:文件第一次归档时,“主要更改内容”栏写“无”。
目录版本变更记录 (2)目录 (3)1. 简介 (4)1.1概念 (4)1.2目的 (4)1.3分类 (5)2. 静态白盒测试 (6)2.1概念 (6)2.2人工静态测试 (6)2.2.1测试方法 (6)2.2.2桌面检查 (6)2.2.3代码审查 (8)2.2.4代码走查 (8)2.2.4静态分析 (9)2.3静态工具分析 (10)2.4实施标准 (10)3. 动态白盒测试 (10)3.1概念 (10)3.2单元/代码功能测试 (11)3.3代码覆盖测试 (11)3.3.1语句覆盖 (11)3.3.2判定覆盖 (12)3.3.3条件覆盖 (13)3.3.4判定/条件覆盖 (13)3.3.5条件组合覆盖 (14)3.3.6路径覆盖 (14)3.4测试实例 (15)3.4.1程序控制流图 (15)3.4.2测试步骤 (17)3.5实施标准 (20)4代码质量度量 (21)4.1、功能性 (21)4.2、可靠性 (21)4.3、易用性 (22)4.4、效率 (22)4.5、可维护性 (22)4.6、可移植性 (22)1.简介1.1概念白盒测试(White-box Testing,又称逻辑驱动测试,结构测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
利用白盒测试法进行动态测试时,需要测试软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不需测试软件产品的功能。
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和逻辑驱动测试。
1.2目的由Capers Jones与McGraw-Hill的统计表明:若将问题发现、定位与解决都计算进去,单元测试效率最高,是集成测试的2倍,是系统测试的3倍。
No:G1*******测试方案样品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托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试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版本修订记录文档使用对象审批人员目录1 •文档标识2•概要2.1文档用途2.2测试目的2.3测试范围2.3.1用户文档2.4测试环境描述2.5参考资料2.5.1缩写2.5.2定义2.5.3文档3.组织机构3.1角色与职责3.2培训3.2.1与应用相关的方面3.2.2测试过程培训3.2.3工具培训4.测试进度5 •测试流程5.1测试类型5.2测试方法5.3测试关键过程域531测试计划制订(KPA1532测试用例开发(KPA2533测试环境准备(KPA3534测试执行(KPA45.3.5测试结果分析(KPA55.3.6进行情况汇报(KPA65.4验收标准6.可交付成果7.相关过程7.1缺陷管理8.假设9.约束10.依赖11.风险和问题1 •文档标识本文档包含针对[生产单位]开发的[待测试产品名称V1.0]的全面的测试方案。
2•概要2.1文档用途本文档是完成[XXX项目测试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档给出了对测试需求、测试环境、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的总体要求,这也是本测试项目中其他文档编写及结果评价的基础。
2.2测试目的在此说明本次测试的目的。
[示例:本次测试是针对[xxx]项目进行的确认/鉴定/验收/委托/登记测试,目的是为判定该系统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与性能指标提供客观的依据。
]2.3测试范围参照[项目名称]合同和需求文档,在此说明测试范围,列出要测试种类和测试内容。
Testing Scheme 测试方案Prepared by拟制周勇Date日期2015-03-13Reviewed by 评审人Date日期yyyy-mm-ddApproved by批准Date日期yyyy-mm-dd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Table of Contents 目录1概述 ....................................................................................................................... - 6 -1.1被测对象概述......................................................................................................... - 7 -1.2测试方案概述......................................................................................................... - 8 -2测试需求................................................................................................................ - 8 -3XX特性测试设计.................................................................................................. - 10 -3.1测试对象分析....................................................................................................... - 10 -3.2测试设计策略分析................................................................................................ - 13 -3.3详细测试方法....................................................................................................... - 16 -3.3.1 xx子特性测试设计.................................................................................... - 16 -3.3.2 xx子特性测试设计.................................................................................... - 18 -3.3.3 xx子特性测试设计.................................................................................... - 18 - 3.4自动化测试设计 ................................................................................................... - 18 -3.5测试规程设计....................................................................................................... - 18 -3.6测试组网分析....................................................................................................... - 19 -3.7测试环境分析....................................................................................................... - 20 -3.7.1 测试环境设备............................................................................................ - 20 -3.7.2 测量仪器和仪表........................................................................................ - 20 -3.7.3 测试器件和材料........................................................................................ - 21 -3.7.4 测试工具.................................................................................................... - 21 -3.7.5 其它需求.................................................................................................... - 21 - 4XX特性测试设计.................................................................................................. - 21 -5XX特性测试设计.................................................................................................. - 21 -6附录 ..................................................................................................................... - 22 -6.1测试用例设计列表................................................................................................ - 22 -××测试方案本说明中:蓝色字体为说明性文字,黑色字体为测试方案文档实际写作时必需部分。
Counter V1.0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拟制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日期2003-06-08 评审人日期yyyy-mm-dd修订记录目录1简介 (6)1.1目的 (6)1.2范围 (6)2总体概述 (6)2.1软件概述 (6)2.1.1项目介绍 (6)2.1.2产品环境介绍 (6)2.2软件功能 (6)2.3用户特征 (6)2.4假设和依赖关系 (6)3具体需求 (7)3.1功能需求 (7)3.1.1SRS-COUNTER-001统计源文件中的代码行 (7)3.1.2SRS-COUNTER-002统计源文件中的注释行 (8)3.1.3SRS-COUNTER-003统计源文件中的空行 (10)3.1.4SRS-COUNTER-004统计源文件中的总行数 (11)3.2性能需求 (12)3.2.1代码统计速度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外部接口需求 (12)3.3.1用户接口 (12)3.3.2软件接口 (13)4总体设计约束 (13)4.1标准符合性 (13)4.2硬件约束 (13)4.3技术限制 (14)5需求分级 (14)表目录表1 统计代码行功能输入参数 (7)表2 统计注释行功能的输入参数 (9)表3 统计空行功能的输入参数 (10)表4 统计总行数功能的输入参数 (11)图目录图2 Counter 1.0的用户界面 (13)Counter V1.0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关键词:代码行、空行、注释行、统计工具摘要:本文档是Counter V1.0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细化了《Counter V1.0项目工作任务书》中的需求,提供给相关人员完成概要设计说明书和系统测试设计。
缩略语清单:1 简介1.1 目的本文档是Counter(代码行统计工具)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项目系统测试计划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XXXX公司文档修订记录目录1 前言 (4)1.1 简介 (4)1.2 前期工作 (4)1.3 参考资料 (4)2 测试目标与范围 (4)2.1 测试目标 (4)2.2 测试范围 (5)3 测试策略 (6)3.1 人员/时间分配策略 (6)3.2 环境及数据策略 (6)3.3 用例编写策略 (7)3.4 测试工具 (8)4 测试过程管理 (8)4.1 测试主要交付成果物 (8)1前言1.1简介【描述项目开发背景,如项目需求来源,立项目的,涉及到的产品、厂商、项目组,项目当前状况等。
】范例:本项目用户前期只能定大体的业务流程需求,具体页面表单等细节需求还不能确定。
项目开发测试分为两个阶段来执行:第一阶段,快速出原型,要求测试保障系统满足上线演示;第二阶段,用户试用提出细节需求,要求测试能够保障质量。
1.2前期工作【描述测试前期调研过程及了解到的情况说明,包括开发对于测试进度、测试内容、测试范围等的要求。
】范例:测试前期2022-11-20至2022-11-26随项目经理到客户现场进行了用户需求调研工作,并生成了项目需求说明书和调研报告;对用户大体需求比较了解。
1.3参考资料2测试目标与范围2.1测试目标【确定本次系统测试的目标,包括质量目标、进度目标、项目目标等。
】范例:本次项目测试目标如下:(1)预测试用例通过率达到90%以上,未通过的功能模块必须独立,不能对其他功能造成影响。
(2)测试用例覆盖功能需求,功能测试用例通过率达到100%,非功能测试用例通过率达到90%以上。
(3)严重和一般的缺陷修复率必须达到100%都要关闭,轻微的缺陷修改率必须达到90%。
(4)未关闭缺陷需要进行缺陷评审。
2.2测试范围【该章节要列出测试对象中将接受测试或将不接受测试的某些性能和功能。
可列表显示。
】(1)功能测试范围范例:(2)性能测试范围:针对用户提出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或者业界标准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测试软件[简称:测试]V1.0设计说明书填写说明:第一至三章请根据申请表内容填写。
说明书和源程序均不需要封面,说明书可设置目录,目录和正文连续编页码,目录首页为第一页。
页眉和全文出现的名称和版本号要和申请表一致。
无页数限制,根据需要进行编写,能写清楚软件的工作原理即可,无需强行凑页数,但也不能写得过于简陋。
一般来说,1000行以下的代码3~5页足矣,1000~3000行代码的软件5~8页即可,3000行以上的软件10页~20页即可,也可以写满60页。
设计说明书至少有1~2张框图(流程图、路线图)等,有图片的页面行数不限,其他页面每页30行以上。
A4单面、黑白打印,无须装订,必须为竖版。
1软件介绍1.1开发目的和申请表上的开发目的一致。
1.2面向领域/行业和申请表上的面向领域/行业一致1.3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申请表上的软件的主要功能一致。
1.4软件的技术特点和申请表上的软件的技术特点一致。
1.5升级说明如为设计版软件(例如V2.0),需详细填写此部分。
2软件开发信息本部分可有可无,如果需要,必须和申请表一致。
2.1开发完成日期2020-01-012.2首次发表日期和地点2020-01-01中国,上海,浦东。
2.3著作权人和申请表上的名称、顺序一致。
3开发与运行环境3.1开发环境3.1.1开发的硬件环境和申请表一致。
例如:CPU 2GHz以上,内存4GB以上,硬盘20GB以上。
3.1.2开发该软件的操作系统和申请表一致。
例如:Windows 10 家庭版。
3.1.3软件开发环境/ 开发工具和申请表一致。
例如:CodeBlock;Notepad++3.2运行环境3.2.1运行的硬件环境和申请表一致。
3.2.2该软件的运行平台/操作系统和申请表一致。
3.2.3软件运行支撑环境/支持软件和申请表一致。
4软件架构4.1软件架构介绍软件的功能,绘制模块框图。
4.2文件结构介绍软件源程序的文件结构,可绘制框图。
4.3数据库结构介绍软件的数据库结构,可绘制框图。
技术设计方案文档模板V1.0技术设计方案文档模板项目名称:(填写项目名称)版本号:(填写版本号)文档历史记录:| 版本号 | 日期 | 作者 | 变更说明 || ------ | ------ | ------ | ------ || 1.0 | (填写日期) | (填写作者)| 第一版 |1. 项目概述1.1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项目的技术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等内容,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符合客户要求。
1.2 背景(填写项目背景)1.3 参考资料(列出项目设计过程中所参考的资料)2. 系统架构设计2.1 总体结构(填写系统总体结构图,包括其主要模块和交互关系)2.2 模块设计2.2.1 模块分解(列出系统中的所有模块并说明其作用)2.2.2 接口设计(填写各模块间的接口说明,包括传输数据格式、数据内容、传输方式等)2.2.3 模块详细设计(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说明,包括其内部结构、流程等)3. 数据库设计3.1 数据库架构布局(填写数据库结构图,包括其表结构和关系)3.2 表设计详细说明(对每个表进行详细设计说明,包括其字段、数据类型、索引等)4. 技术选型(填写所选用的技术和技术原因,对比其他选项)5. 安全策略设计(填写系统安全策略设计,包括用户权限、数据加密、防盗窃等)6. 性能设计(填写系统性能设计,包括系统负载、响应速度、存储容量等)7. 上线与测试方案(填写上线方案,包括上线日期、部署方式、测试方案等)8. 系统维护及升级方案(填写系统维护和升级方案,包括维护周期、维护方式等)9. 前期准备9.1 人员配备(填写参与项目的各职位所需人数及责任描述)9.2 硬件设备(填写所需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等)9.3 软件设备(填写所需的软件设备,包括开发工具、编程语言等)9.4 环境要求(填写开发、测试、上线等环境所需的要求,包括软件、硬件、网络环境等)10. 其他说明(填写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例如项目进度计划)。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密级:机密—JM文档编号:SD002版本号:V1.0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文件更改摘要:目录1.引言1.1.编写目的详细设计是设计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概要设计书基础上,对概要设计中产生的功能模块进行过程描述,设计功能模块的内部细节,包括算法和详细数据结构,为编写源代码提供必要的说明。
概要设计解决了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问题,包括整个软件系统的结构、模块划分、模块功能和模块间的联系等。
详细设计则要解决如何实现各个模块的内部功能,即模块设计。
具体的说,模块设计就是要为已经产生的各子系统设计详细的算法。
但这并不等同于系统实现阶段用具体的语言编码,它只是对实现细节作精确的描述,这样编码阶段就可以将详细设计中对功能实现的描述,直接翻译、转化为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
预期读者:对相关业务技术和总体方案作出决策的管理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对本《详细设计》进行评审和确认的有关业务,技术人员参加编码阶段工作的全体软件工程师参加系统测试的全体软件工程师参加试运行的全体软件工程师项目组,其他有权需要调用本文档的人员1.2.背景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历下区社区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社区门诊医疗系统b.项目提出者:历下区卫生局c.开发者:中联佳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d.用户:历下区卫生局及所属的10个卫生服务站点e.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历下区卫生局VPN专网f.项目与其他软件和系统的关系:该软件系统同山东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协同应用系统的基本卫生服务、同新中天公司的OA系统、门户网站有相互来往关系,且嵌入山东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协同应用系统中进行使用1.3.定义DB2:是IBM出口的一系列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LINUX: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Linux 版本,但它们都使用了Linux内核WebSphere:是IBM的。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软件测试方案 文档标识: 当前版本: V1.0 当前状态: 草稿 发布日期: 发布
修改历史 日期 版本 作者 修改内容 评审号 变更控制号 V1.0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目录 1 概述 ............................................................ 4 1.1 软件测试流程实施方案 ................................................ 4 1.2 软件测试流程图 ...................................................... 4 1.2.1测试工作总体流程图 ................................................. 4 1.2.2计划、用例阶段流程图 ............................................... 5 1.2.3单元/集成测试阶段流程图 ............................................ 6 1.2.4系统测试阶段流程图 ................................................. 7 1.2.5验收测试流程图 ..................................................... 8 2 测试资源和环境 .................................................. 8 2.1 硬件配置 ............................................................ 8 2.2 软件配置 ............................................................ 9 2.3 测试数据 ............................................................ 9 3 测试策略 ........................................................ 9 3.1.1 功能测试 ........................................................ 9 3.1.2 用户界面(UI)测试 .............................................. 9 3.1.3 性能测试 ....................................................... 10 3.1.4 安全性测试 ..................................................... 10 3.1.5 兼容性测试 ..................................................... 11 3.1.6 回归测试 ....................................................... 11 3.2 测试实施阶段 ....................................................... 11
4 测试通过标准 ................................................... 12 5 测试用例模板 ................................................... 12 测试用例是根据软件需求得出的功能描述,用尽可能少的测试用例覆盖尽可能多的功能,避免冗余。 ........................................................... 12
6 测试bug提交与管理 .............................................. 12 测试如果有错误就需要提交bug,bug更需要通过管理维护来观察测试进度,直至bug跟踪完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使用QC软件来提交与管理bug。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1 概述 软件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通过对本软件的测试,尽可能的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借以减少系统内部各模块的逻辑,功能上的缺陷和错误,保证每个单元能正确地实现其预期的功能。检测和排除子系统(或系统)结构或相应程序结构上的错误,使所有的系统单元配合合适,整体的性能和功能完整。并且使组装好的软件的功能与用户要求一致。 1.1 软件测试流程实施方案
从一个软件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要提高产品的质量首先应当从流程抓起,规范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按照流程进行开发可以使得我们少走弯路,并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1.2 软件测试流程图
1.2.1测试工作总体流程图
说明: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反馈意见可能导致设计文档(需求或数据库)的修改。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1.2.2计划、用例阶段流程图
需求、计划、用例阶段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评审委员会项目经理
立项项目总体计划评审
NO
用户业务要求功能实现需要完成的功能评审
测试计划《需求说明书》
测试用例是否符合要求设计说明书
时间
YES进入单元/集成测试阶段
是否符合要求
NO
YES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1.2.3单元/集成测试阶段流程图
单元/集成测试阶段评审委员会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开发工程师
NOYES
YESNO
修改问题测试报告测试申请确认问题
执行预测试(编码审核)
测试缺陷记录单、Bug报告
评审是否达到可进行测试的标准
是否达到要求
编写/修改测试代码
执行单元/集成测试(使用测试用例)
进入系统测试阶段
需求计划阶段结束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1.2.4系统测试阶段流程图
系统测试阶段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
YESNOYES
NO
YES编写补充测试用例审验测试环境系统测试是否存在重大问题需要挂起或重测检查文档/编写测试计划是否复查是否初测系统测试申请一轮测试结束集成测试结束退回项目经理或挂起
是否通过用例覆盖率评审
NO
达到系统测试要求
提交测试报告系统测试结束
复查BUGNOYES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1.2.5验收测试流程图 说明:验收测试为系统上线前的最后检验,检验方向主要是安装包、安装程序、用户手册、加密设置、基本功能等内容。
验收测试阶段测试工程师测试经理项目经理
提交验收测试报告、安装包、手册
审验测试环境
手册检查功能测试
系统测试申请
退回项目经理
系统测试完成
安装测试是否符合测试条件
使用手册YES
验收测试结束加密测试NO
是否达到验收要求
YES
NO
2 测试资源和环境 2.1 硬件配置 关键项 数量 性能要求 期望到位阶段 测试PC机 1 P4,主频2.6GHZ,硬盘300G,内存2G,此配置是实际用机 需求分析阶段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数据库服务器 1 P4,主频2.6GHZ,硬盘300G,内存2G,此配置是实际用机 需求分析阶段 2.2 软件配置 资源名称/类型 配置 操作系统环境: 操作系统主要分为windows XP,windows 7。其中windows XP和windows 7是重点测试对象
浏览器环境: 主流浏览器有:IE浏览器(IE8/9)。此测试根据开发提供依据决定测试范围
功能性测试工具 手工测试 测试管理工具 Bugfree
2.3 测试数据 本方案的测试数据来源于测试需求及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可以是开发给出,也可以是测试工程师整理)
3 测试策略 系统测试类型及各种测试类型所采用的方法、工具等介绍如下: 3.1.1 功能测试 测试范围 验证数据精确度、数据类型、业务功能等相关方面的正确性
测试目标 核实所有功能均已正常实现,即是否与需求一致 技 术 采用黑盒测试、边界测试、等价类划分等测试方法 工具与方法 手工测试 开始标准 开发阶段对应的功能完成并且测试用例设计完成 完成标准 测试用例通过并且最高级缺陷全部解决 需考虑的特殊事项
3.1.2 用户界面(UI)测试 测试范围 1.导航、链接、Cookie、页面结构包括菜单、背景、颜色、字体、按钮名称、TITLE、提示信息的一致性等。 2.友好性、可操作性(易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