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平移

  • 格式:doc
  • 大小:173.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移》(一)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实验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4节《平移》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1.1学习任务分析

从《课程标准》看,图形的变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容,平移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也是本套教材中引进的第一个图形变换.教科书将“平移”安排在本章最后一节,一方面是考虑将其作为平行线的一个应用,另一方面考虑引入平移变换,可以尽早渗透图形变换的思想,使学生尽早接触利用平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课程标准》对平移变换的要求是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建立平移概念及探索平移性质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让学生在运动变化中寻找图形的不变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培养审美能力;能结合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材建议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平移的概念及基本性质,第二课时主要解决平移作图问题.故本节课我确立了“图形平移的特征”为教学的重点.

1.2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要理解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学生必须具有图形平移的生活常识和线段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储备,同时,还须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能力. 目前,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以上所须基本都已具备,但学生的抽象概括、探索能力稍微偏弱一些,而且虽然学生对动手操作活动较为感兴趣,探索精神和学习毅力却又不足.根据我班学生的这些特点,本节课的难点我确立为“认识图形平移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技能:①了解平移的特征,能发现特殊图案的共同特点,并能根据这个特点绘制

图形;②能发现、归纳图形平移的特征.

2、数学思考:学生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图形平移基本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

抽象概括能力.

3、 解决问题: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

4、 情感态度:学生经历操作、实验、发现、确认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

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乐于探究.

三、课堂结构设计

本课两个重要的知识点平移的概念和性质都属于上位学习,根据它们的这种同化关系,对平移的概念宜用概念形成教学方式,性质则用发现法.我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抽象概括出平移的概念,再让学生从活动中自主探索得到平移的性质,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此,课堂结构设计如下:

四、教学媒体设计

考虑到教科书中是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小雪人来发现平移的基本性质,这将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学生做枯燥、重复性工作

. 而且由于我有利用课余时间对几何画板的使用给学生作了一些辅导,故我决定本课选择在计算机网络教室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进行自主探索平移的特征,这虽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跳一跳就可摘到桃子”,还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的.通过利用计算机的复制、粘贴功能,使小雪人的绘制变得简单,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与探索;

通过几何画板的测量功能,学生很容易地发现平移的特征,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自己动手操作,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体现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 五、教学过程设计

5.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介绍上海音乐厅在2003年使用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技术成功平移,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一组生活中的平移现象的视频,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平移.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交代了本节课要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问题,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5.2引导活动,揭示知识产生过程

根据杜威的“在做中学”理论,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来揭示“平移及平移的特征”这一知识的产生过程.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活动1]

仔细观察下列美丽的图案,回答问题:

(1)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下面这些图案能否根据其中一部分绘制整个图案?若能,你能否想象出是怎么绘制的?

[教师演示课件]

活动1中美丽图案,贴近学生生活,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案的移动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是大量存在的,只不过学生没有有心注意,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将激起学生主动回忆与联想.通过问题(1)引导学生从图形特点的角度去观察图案移动的共同特点. 问题(2)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1)的作用从而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再次体会到许多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图案合并而成, 同时教师的操作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平移,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平移.

[活动2]

(1)如何在几何画板中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右图所示的小雪人的图案?

[学生成果展示交流,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通过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动手操作来为进一步探索平移的性质作好铺垫,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图形平移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抽象出平移概念做了准备.这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屏幕显示相邻的两个雪人.

通过问题(1)的讨论抽象出平

问题:

①雪人的形状、大小、位置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变

化?

②雪人的鼻尖B是怎样运动的?它运动到了什么位

置?帽顶呢?指出:如A与A’,B与B’, C与 C’称为对应点.

③连接几组对应点,观察得到的线段,它们的位置、

长短有什么关系?

④再连接一些其他对应点的线段,它们是否仍有前

面的关系?

归纳:

①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

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 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

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

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定义: 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特征:(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思考]图形平移的方向一定是水平的吗?移前后的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变;问题(2)让学生认识到图形整体移动后,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作了相应的移动;问题(3)使学生得出结论:连接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问题(4)旨在让学生更加相信自己发现的结论的正确地性.

这里的四个问题是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的测量功能度量线段的长,构造角,判断是否平行,然后小组讨论.并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一些不变因素,让学生自觉地发现和归纳出相应的结论.

同时,教师深入到某个小组的讨论中,关注学生自觉的合作交流意识,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

[活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