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下水资源超采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6.77 KB
- 文档页数:3
地下水超采对农业灌溉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摘要】在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地下水资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全国供水总量中,地下水约占17%,其中,1.9亿亩农田灌溉、20%~35%的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靠抽取地下水。
特别是在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开采量更大,已占全国开采总量的88%。
随着地下水的需求量日益剧增,众多的环境问题随之凸显出来: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矿化度增加、土壤盐渍化。
这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下水超采,实现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本文主要讨论灌区地下水超采的判别方法、超采对灌区的影响、以及相对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灌溉区域,地下水超采判别,对策中图分类号:s60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地下水超采现状对于判别全国江河流域或地区的地下水是否超采,常用的判断办法有以下几种:1.在一个固定的周期内,判断地下水超采与否可以根据该地区的河流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来判断。
倘若,该地区的地下水位不断的下降而且在观测周期的最后时段地下水的埋藏深度超过了该周期内的平均埋藏深度,就说明了该地区的地下水已经超采。
利用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情况作为判断地下水是否超采的方法适用于有长期的灌区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的地区,且不仅适用于灌区同时还适用在流域地区。
2.利用地下水的可开采量的大小和地下水的开采系数赖判别地下水是否超采地。
下水的可采量大小也可以作为有效的判断标准。
地下水的可开采量是地下水的补给量通过水井开采可以利用的那一小部分水量,习惯上常将地下水补给量乘以开采系数求得地下水可采量。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渠道防渗和田间节水技术的推广,都会严重影响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因此,一般而言,一个地区地下水可采资源量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量,而是一个随当地水利条件的改善、灌区的改建、以及节水措施的实施等地表水的开发利用情况变化的数值。
3.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耗用率和地下水的开采量当地水资源的总量是指扣除地表水资源的总量与地下水补给之间重复量之后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补给量的总和。
地下水超采情况汇报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下水超采现象日益严重,给地下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全面了解地下水超采的情况,特此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地下水超采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说明。
地下水超采是指地下水的开采速度超过了地下水的补给速度,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减少,甚至造成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现象。
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将给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极大的困难,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的稳定供应。
其次,我们对地下水超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地下水超采不仅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还会引发地下水质量下降、地表沉降、土壤盐碱化等环境问题,对农田灌溉、城市供水、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特别是在一些干旱地区,地下水超采更是加剧了当地的水资源紧缺问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再次,我们对地下水超采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地下水超采的主要原因包括人口增长、工业用水量增加、农业灌溉用水过度、地下水开采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剧了地下水超采的现象,使地下水资源面临严重的挑战。
最后,我们对地下水超采的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为了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等措施,全面提升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地下水超采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只有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问题,保护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努力,共同呵护我们的地下水资源,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摘要:水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河北的水资源严重缺乏,水资源承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河北大量开采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缓解河北水资源缺乏的现状,河北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科技水平,强化节水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水污染防止体系。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特点;现状;对策建议一.引言浏览河北省的地图上,会看到这里河网密布,水源丰富,像一个水乡泽国。
但如果真正走在河北省的境内,就会发现地图上原本存在的河流却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个个桥下无水的跨河大桥和建筑在原来是主河道上的房屋。
水是一个地方宝贵的资源,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然而,河北的水都去哪了呢?为什么往日的水乡泽国现在却变成一片干涸的枯竭之地,河北的缺水现状着时令人堪忧。
本篇文章就从河北的水资源引发思考,分析河北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并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二.河北水资源特点河北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约484.5毫米,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点。
河北省的河流水系发源于太行山和燕山山脉,都注入渤海,主要分为海河和滦河两大水系。
河北省多年平均(1956年-2000年)水资源总量204.69亿立方米,仅为全国水资源总量28412亿立方米的0.72%。
河北的水资源因为工业农业等用水量日益增加而过度开发,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表水量逐年减少,水资源严重不足。
据匡算,河北省每年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高达300多亿立方米,而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如果合理开发总资源仅有200多亿立方米,约缺水100亿立方米。
三.河北水资源短缺现状1.地表水资源在地图上随处可见的河流在现实中却徒有虚名,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河流变成如今的“空河”?河北的气候变化是这些地表水缺失的原因之一。
经有关专家对河北1956年-2000年的气象研究,河北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降水却呈现下降趋势,每10年年平均气温升高0.3-0.4摄氏度,降水减少15毫米。
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摘要:地下水是重要的供水水源和生态环境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更是经济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特别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实保障。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社会高度依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超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为基础,指出了其所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方法,可以为未来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利用;保护;对策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围绕解决我国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确立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
进入新发展阶段,立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地下水管理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地下水赋存的隐蔽性决定了地下水利用与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地下水超采、海水入侵、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对当前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使用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其进行科学理性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1地下水资源的主要特性1.1具有系统性地下水是地球含水系统的一个关键部分,而且,地下水本身又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水体系,在一个地区内,地下水资源发生的改变和被污染现象,将通过水循环过程,对整个地下水体系产生作用,从而对地球含水系统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局部和全局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此项内容能够很好的体现出系统性的特性。
1.2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并存因为地下水资源属于地球含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水循环的特性,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水资源可以进行水资源的更新和再生。
通过水资源更新,还可以对地下水资源的消耗与污染进行均衡,从而恢复一定数量的污染水质,这就是地下水资源的可再生性。
然而,因为地下水资源的更新周期最多可以达到1400年,其年更新率大约只有0.6638%,这意味着其相对补充速率非常低。
浅析河北省水资源供需现状及其应对措施作者:崔硕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4期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构成河北省水资源的各项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地表水、地下水和水资源总量都在急剧减少,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水环境不断恶化,破坏水生态平衡,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提出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发展节水工农业,合理调配水资源实现区域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几点措施来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机。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环境;节水;南水北调Abstract: Since the nineteen fifties, constitute the factors of water resources in Hebei province is changed, the general trend of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and water resources are in sharp declin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and deterior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the destruction of water ecological balance, harm people's healt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e full utilization of rain resources, develop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some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water of th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area to cope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water resources crisis.Keywords: water resources;ecological environment;water saving;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中图分类号:TV21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河北省水资源减少的主要表现及原因1.1省内各种水资源逐渐减少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水的利用消耗率很高。
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的对策和建议发布时间:2022-07-05T02:18:34.33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3月第5期作者:哈知纳比[导读] 水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其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哈知纳比新疆昌吉州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831900摘要:水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其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还会对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就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水资源往往由各个部分组成,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地下水,其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且水质比较好,所以受到了较多方面的关注。
不过部分单位在对地下水超采区进行治理的时候容易受到较多方面所带来的影响,这样就会导致治理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所以相关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治理采取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对策和建议前言所谓的地下水超采区,简单的来说就是开采单位在一定的开采条件下和一段时间内对地下水所开采量大于一年或者多年平均补给量,进而就会导致地下水开采和补给平衡受到较大程度影响的地段,这种地段也就是地下水超采区。
现阶段我国各个领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整体的开采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不过,部分开采单位受到传统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比较深,进而就会一味沿用传统开采方法,这样就会导致地下水开发和利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也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为此,相关开采单位要加大力度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采,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来对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充分应用,将超采区的治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水资源能够与国家经济合理协调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
一、完善超采区治理工作的相关法律与制度为了能够对我国地下水超采区进行有效的治理,地区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来对超采区治理工作的相关法律和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
浅析廊坊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解决对策通过分析廊坊市南六县的水资源现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保持当地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标签:水资源;超采;降落漏斗1 问题提出华北地区是水资源匮乏地区之一,其中廊坊市的安次区、霸州市、永清县、固安县、文安县和大城县,简称南六县,因无地上水源,缺水更为严重,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主要靠超采地下水解决。
由于多年超采地下水,出现了水位下降、地面下沉、机井报废、漏斗范围扩大等诸多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工农业生产及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急需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水环境继续恶化。
2 水资源现状2.1地表水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0mm,且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最大丰水年与最小枯水年的降水量相差3-4倍。
故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很少。
廊坊市入境河道有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等河流。
由于上述河系上游均有水库控制,河流仅汛期有水,属季节性河流,且中上游地区节节拦蓄,大量引用,故入境水量极少。
本区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2.35万m3。
2.2地下水本区地下水按各含水组水力性质和开采条件,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分为全淡区和有咸水区。
全淡区是指矿化度小于2g/l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本区的西部;有咸水区则是指矿化度大于2g/l,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东部。
全淡区占全区面积的76.4%。
由于各地降水量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模数分布很不均匀。
本区全淡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61153万m3,可开采量为55610万m3,流域面积5152km2,资源模数15.5万m3/a·km2,可开采模数为14.1万m3/a·km2。
深层地下水由于其不能接受大气降水与地表水体的直接补给,按照水利部的政策,是不能进行持续开采的。
由于河北省中东部地区缺水严重,深层地下水已被大量开采。
第11卷 第2期中 国 地 质 调 查Vol.11 No.22024年4月GEOLOGICALSURVEYOFCHINAApr.2024doi:10.19388/j.zgdzdc.2024.02.10引用格式:王振华,郭睿,李彦彬,等.超采引起的河北平原东部地下淡水和地下咸水变化———以廊坊市东部和沧州市东部为例[J].中国地质调查,2024,11(2):81-89.(WangZH,GuoR,LiYB,etal.Changeofundergroundfreshandundergroundsaltwatercausedbygroundwaterover-extractionintheeasternHebeiPlain:AcasestudyoftheeasternLangfangCityandtheeasternCangzhouCity[J].GeologicalSurveyofChina,2024,11(2):81-89.)超采引起的河北平原东部地下淡水和地下咸水变化———以廊坊市东部和沧州市东部为例王振华,郭睿 ,李彦彬,李振雄,郭鑫鑫(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河北省矿山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81)摘要:自1975年以来,河北平原东部地下水严重超采引起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
基于河北平原东部(廊坊市东部和沧州市东部)2017年高密度地下水位统测数据、地下水开采量数据,判断河北平原东部地下水开发现状。
通过分析研究区深浅层地下水水位数据、开采量和资源潜力,认为近年来河北平原东部地下淡水存在严重超采情况。
通过对研究区深层地下水取样分析数据与水质历史背景数据开展对比分析,同时布设高密度电法进行物探解译,得出现状地下咸水底界,将之与20世纪70年代研究区的地下咸淡水分界数据对比认为,研究区地下淡水超采,引发地下咸淡水分布产生较大变化,同时对引起变化的主导因素进行了分析。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划定范围进一步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8.16•【字号】•【施行日期】2002.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划定范围进一步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通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促进全省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河北省取水许可制度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省组织有关部门对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分区评价,划定了地下水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的区域范围,现予以公布,并就进一步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划定范围(一)浅层地下水超采区:1、唐山市城郊大部、玉田的玉田镇、林南仓镇、滦南的奔城镇、丰润东部、丰南的胥各庄镇、银丰镇、滦县西部,面积4577k㎡。
2、秦皇岛市抚宁县枣园、昌黎城关镇,面积27k㎡。
3、廊坊市安次区、三河西部、中部、香河、大厂大部、霸州西北部、永清北部、西部、固安,面积2426k㎡。
4、保定市市区大部、满城东部、安国东南部、博野南部、高阳中部、南部、顺平东北部、高碑店东南部、蠡县大部、徐水南部、清苑大部、涿州全部、定兴东部、容城大部、雄县东北部、望都东部、定州东南部,面积6343k㎡。
5、石家庄市市区大部、正定大部、栾城全部、鹿泉东部、行唐中南部、高邑全部、元氏东部、晋州全部、赵县全部、藁城大部、辛集全部、深泽大部、赞皇东部、无极南部、新乐中南部,面积5475k㎡。
6、沧州市市区中部、孟村东南部、盐山西部、北部,面积406k㎡。
7、衡水市桃城区、深州西北部、安平北部、饶阳北部、武强全部、阜城全部、武邑全部、冀州全部,面积3824k㎡。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第一部分地下水超采区界定与识别 (2)第二部分地下水超采原因分析 (5)第三部分地下水超采影响评估 (7)第四部分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策略 (10)第五部分法律法规与政策框架 (13)第六部分技术与管理措施实施 (15)第七部分治理效果监测与评估 (18)第八部分长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21)第一部分地下水超采区界定与识别# 地下水超采区界定与识别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不断上升,导致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地下水超采区是指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发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区域。
合理界定与识别这些区域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超采区的界定标准、识别方法以及评估体系,旨在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界定标准# 定义地下水超采区通常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地下水开采量超过可开采量的地区。
可开采量是指在不影响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前提下,地下水系统能够持续提供的最大水量。
# 指标体系界定地下水超采区需要考虑以下关键指标:1.水位下降速率:长期观测数据显示,如果地下水位年降幅超过一定阈值(如 0.5 米/年),则可能表明该区域存在超采现象。
2.水位埋深:水位埋深是衡量地下水补给条件的直观指标。
当水位埋深超过某一临界值(如 20 米)时,通常意味着地下水补给不足,可能存在超采问题。
3.开采系数:开采系数是实际开采量与可开采量的比值。
当开采系数大于 1 时,即表明存在超采现象。
4.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与地下水超采密切相关。
5.生态与环境效应:包括水质恶化、湿地萎缩、河流断流等生态退化现象。
识别方法#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地表形变,从而间接反映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卫星图像,可以识别出地面沉降、地裂缝等超采引起的地质灾害。
# 水文地质调查通过对超采区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收集地下水位、流量、水质等数据,结合地质构造、含水层特性等信息,可以评估地下水的开采状况及超采程度。
“十四五”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内容《“十四五”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1. 背景介绍“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其中关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地下水超采是指地下水的开采速度远远超过了地下水补给速度,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势在必行。
2. 问题分析地下水超采现象在我国很普遍,很多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超采现象。
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河流干涸,地下水质量恶化,甚至地面沉陷等问题。
这对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3. 治理方案“十四五”期间,针对地下水超采问题的治理方案应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要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的总量和速度,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
要加强地下水补给工程的建设,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
另外,可以采取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措施,改善地下水质量。
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
4. 我的观点在制定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并集思广益,制定具体可行的方案。
地下水资源是珍贵的,需要得到妥善利用和保护。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
5. 总结回顾“十四五”期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将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地下水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建设良好的地下水生态环境。
在“十四五”规划中,制定综合治理方案是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的关键一步。
只有全面、深入地评估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问题,维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十四五”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将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管理不善,地下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超采问题,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河流干涸、地下水质量恶化等问题。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精选3篇(一)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超采区治理规划:根据超采区的地下水状况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治理规划,确定治理目标和措施。
2. 限制地下水开采:制定地下水开采限额和配额,严格控制超采区的地下水开采量,防止继续超采。
3. 水资源调度:加强地下水资源调度管理,合理安排地下水的利用方式和时间,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4. 引水补给:在超采区周边建设水源补给工程,将外部水源引入超采区,解决地下水补给不足的问题。
5. 治理措施:采取适当的水文地质调查和监测手段,了解超采区的地下水状况,采用合适的沉降控制技术,减少地下水开采对地层的影响。
6. 财政支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供经费支持超采区的治理工作,包括建设水源补给工程、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和监测等。
7. 法律法规支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超采区治理的责任主体和治理要求,加强对超采区治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实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方案需要政府、水利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多个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必须形成合力,采取综合措施,共同保护和管理好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精选3篇(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地下水超采是指地下水开采量超过了地下水可再生量的情况,这种情况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是保护地下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的总结:1. 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网络,对地下水水位、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地下水超采问题。
2. 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通过科学的水文地质勘察和评估,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控制地下水开采量,降低地下水超采的风险。
3. 强化管理和监管:加强对地下水开采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地下水开采许可制度,严格按照许可条件进行开采,并加强对违法开采行为的打击和处罚。
水资源管理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1 0.5
河北省地下水资源超采对策研究 李国正 ,贾新台 ,苏晓虹 (1.河北省水利厅,050011,石家庄;2.河北省灌排供水技术服务总站,050021,石家庄)
摘要:河北省地下水资源的超采,给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在农业灌溉中大力推行节约用水 技术是缓解全省地下水资源超采的根本措施之一。针对节水灌溉规模小、工程建设标准低、农业节水技术缺乏集 成配套、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节水型种植结构体系、推广 农业节水综合技术体系、完善促进农业节水发展的约束激励机制和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农业灌溉:节约用水;地下水资源;超采 Countermeasures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over-exploitation in Hebei Province//Li Guozheng,Jia Xintai,Su Xiaohong Abstract:Groundwater resources over-exploitation in Hebei province has great impact on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ne of the fundamental measures to ease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is implement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vigorously in agricultural irrigation.Aim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such as small—scale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low standard construction,lack of integrated package of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and SO on,it suggests some measures in this paper such as proposing establishment of water-saving planting structure and system suitable water—carrying capacity,promotion of agriculture water—saving integrated technology system,improving the promotion of ag6cultural water—saving incentiv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aints and improving the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etc. Key words:agn‘cultural irrigation;water saving;groundwater resources;over-exploitation 中图分类号:P6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一l123(2010)05—0036—02
一、
河北省地下水资源超采
状况及原因
河北省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省 份。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531 mm,多 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5亿m .为全国 水资源总量的0.72%。全省人均水资 源量为307m .亩均水资源量211 m , 约占全国的1/7。 目前,河北省主要河流全部修建 了控制性的工程.乎水年各河流来水 的95%已被省内1160多座大中小型 水库控制.供水保障率得到了明显提 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人El增加和 有效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全省的总 用水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l0o多 亿m 急剧增加到目前的220亿m ; 收稿日期:2009—10—12 作者简介:李国正(197O一),男,主任科员。 一36 外来客水由50年代的99亿m 减到 现在的不足30亿m 。另外,河北省每 年还要将19.6亿m 水无偿调给京 津 河北省只能靠抽取地下水来维持 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全省现有灌 溉机井90多万眼,每年开采地下水 150亿m。。年超采地下水26亿--95亿m 。 河北省地下水资源超采的主要 原因:一是为保证粮食、蔬菜供应而 扩大有效灌溉面积造成的:二是经济 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 水量增加造成的。 由于地下水大量超采.造成一系 列生态环境问题。据统计,河北省每 年因地下水位下降.出水量减少造 成机井报废、机泵换代、效率降低、 能耗增加等形成的直接损失约22 亿元。全省1980—2000年20年问共 报废机井68万眼 1989--1999年河 北省平原地面沉降大于200mm的面 积已达42 120km .大于300mm的面 积已达18718 km .大于500mm的面 积达6430km .主要沉降中心的地面 沉降速率达34.9~131.5 mm/a。短短几 年.由于地下水资源超采而造成河北 邢台等地3市5县出现大地裂缝,最 长的柏乡大裂缝长达8 km。
二、完善农业节水灌溉体系。 缓解地下水资源超采
1.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的节水型种植结构体系 目前河北省种植结构。高耗水、低 效益的作物比重偏大,节水型种植结 水资源管理 构体系还没建立。因此,应在充分考虑 河北水资源状况、区域自然条件的情 况下.积极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从区域特点分析.山前平原区水 资源条件较好,应强力打造266.7万 hm 粮食生产核心区,加快建设以京 广、京山铁路沿线为重点的优质粮食 产业带。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 节水增效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加;黑龙港地 区水资源严重短缺.调减高耗水的 小麦种植面积.应扩大棉花、玉米、 薯类、豆类等作物:坝上地区天然降 雨少。水资源严重匮乏。要严格控制 蔬菜面积,积极发展马铃薯、青贮玉 米、莜麦、杂豆等作物种植;丘陵山 区.扩大薯类、谷子、花生、地膜玉米 等旱地作物。 从作物特点分析。蔬菜是高耗水 作物。全省蔬菜播种面积已达106.7 万hm 。因此,要控制面积,推动蔬菜 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精品高效型转 变.大力发展精细特色菜,配套高效 节水措施。 从作物种植制度分析。河北省降 雨量的70%~80%集中在汛期。因此, 要通过调整作物品种和实行间作套 种等方式,大力发展雨热同季的夏玉 米、棉花、杂粮、谷子、薯类、牧草等作 物种植,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降水, 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2.完善农业节水综合技术体系 根据河北省水资源状况,结合当 前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和节水农业技 术发展现状,河北省综合节水技术应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工程节水 在输水环节应建立低压管道输 水灌溉系统。河北省井灌区灌溉面积 373.3万hm ,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 85%左右,且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粮 棉油蔬菜主产区。目前采用低压管道 输水灌溉工程技术的面积仅有147 万hm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节水技术 投资少。适宜目前农业生产经营体 制,是河北省平原粮食主产区应大力 推广的一项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在田 问节水环节应发展节水型地面灌溉 技术和微喷滴灌工程。考虑到经济实 力不足、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的现实,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全省仍 须以大力研究和推广节水型地面灌 水技术为主,可在经济发达、农业生 产统分结合好的城镇郊区、农场、生 产经营大户以及地形起伏大、土壤 透水性强、采用地面灌溉比较困难 的地区推广喷灌技术。在水果、蔬 菜、花卉等产值高、收益高的经济作 物区配套精细灌溉、自动化灌溉的 微灌技术。 (2)农艺节水 重点推广小麦节水三大模式、八 大技术,即在太行山前平原区,积极 推广“前促、中控、后保”农艺节水配 套技术;在黑龙港地区,推广节水、 省肥、高产、简化“四统一”栽培技 术;在冀东平原区。推广以提高光热 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节水技术模式: 八大技术即选用节水品种、免耕栽 培、小畦灌溉、“两晚”种植(小麦晚 播、玉米完收)、窄行密植、秸秆还田、 不浇返青水、推迟春一水。蔬菜节水 推广以膜下暗灌、滴灌为核心的水肥 一体化技术。 (3)生物节水 当前最现实、最直接的就是推广 应用抗旱节水品种。同一作物不同品 种之间的水分利用率和抗旱节水能 力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目前一般品 种每立方米水只能生产1 kg粮食.而 节水型品种可达1.8~2kg。目前,河北 省培育的衡观35、石麦15号、石麦8 号等一批节水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 近667万hm ,平均减少灌溉1次,实 现了节水与增产的有机结合。 3.完善促进农业节水发展的约束 激励机制 (1)制订符合河北特点的农业灌 溉用水定额 河北省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 2010.5中国水利 的井灌大省,因此.灌溉定额的制订要 重点考虑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河北省 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定额的制订 应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 力。不宜过多考虑作物的种植情况和 充分灌溉需水情况.避免定额推行后 地下水资源依旧超采。二是河北省是 以井灌区为主。井灌区具有用水户分 散、单户地块规模较小、用水不易计量 和控制的特点。因此,灌溉用水定额要 适度“简化”.避免定额过于复杂造成 的执行难。三是提升农业用水定额的 “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强制执行性,确 保定额得到贯彻落实。 (2)完善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 河北省现有农用机井88万多 眼。普及推广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 任务繁重。一是在全省大部分区域开 展以电量折算水量的工作,以用电量 折算农业灌溉用水量以其操作简便、 投资少而适于目前在全省范围内大 面积推广。二是结合农业节水灌溉项 目区建设推广IC卡、射频卡智能表 量水设施,提高对用水量精确控制程 度.但由于其价格偏高,目前还不宜 大面积推广。三是做好农业灌溉用水 计量管理系统的试点工作.积极研究 开发用水计量设施与信息技术相结 合的计量体系.为今后实现远程遥 测、远程抄表奠定基础。 (3)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取水超限 额部分的水资源费征收工作 通过经济手段促进农业节水。尽 快开征农业生产取水水资源费。一是 认真落实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 费征收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突出 抓好《农业灌溉取水水资源费征收实 施办法》的制订工作,进一步明确水 资源费征收标准、范围、部门、资金管 理、分配比例、使用方向、累进加价原 则等,为水资源费的征收提供依据。 二是结合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进行 农业生产取水超限额部分征收水资 源费试点工作,为在全省进行整体推 进创造条件。 (下转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