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
- 格式:pdf
- 大小:95.32 KB
- 文档页数:5
植物新品种的所属权应如何进行确定植物新品种是指培育者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人工培育后,该植物具有新颖性、特异性等的特点,培育者对该品种命名后就成为新的植物品种。
植物新品种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那么植物新品种的所属权应如何进行确定?下面由我为读者进行解答。
一、植物新品种的所属权应如何进行确定一是个人执行其单位的任务或主要是利用其单位的物质条件,包括资金、设备、场地、繁殖材料及技术资料等所完成的育种属于职务育种,品种权属于其单位。
非职务育种的品种权应属于完成育种的个人。
二是委托育种的品种权的归属应由委托方与受委托方的合同确定,如没有合同约定,其品种权属于受委托方。
也就是说,不直接从事育种工作的单位或个人也可以通过委托育种的形式获得品种权,由此获得经济效益。
三是合作育种的品种权属于共同完成育种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四是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一个植物新品种申请品种权时,品种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同时申请的,品种权授予最先完成的人。
五是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权和品种权可以依法转让。
在某种意义上讲,品种权实际上也是一种商品,因此也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入市场。
二、怎样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育种者应精选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品种。
因为,国内企业获得一个品种权,需花费6千到1万元人民币,国外企业申请时费用还要多些。
而且,今后还需每年交付年费。
与农作物相比,花卉园艺作物的品种多,但种植规模有限,这笔费用还是比较高的。
另外,在申请前,最好先向品种权代理事务所学习相关事宜,以避免走弯路。
代理事务所有农学、园艺、花卉、法律等专业相结合的专业人才,而且代理事务所具有信息灵、接触面广、专业性强、政府资源多等特点,不仅可以新品种权代理和学习服务,更重要的是还能作为技术中介帮助品种所有者将品种权实施转让、许可、合作、开发等专业化技术工作。
其次是技术要求。
一个植物品种是否为新品种,必须符合以下6个条件:①在农业或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范围内;②具有新颖性;③具有适当的名称;④具有特异性;⑤具有一致性;⑥具有稳定性。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建议1农业育种科研与良种生产现状1.1育种科研中国现有农业科研机构1100多个,从事育种科研的专业研究所达400多个,建国以来共育成各类农作物品种5000余个,搜集、整理种质资源35万份以上,科研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新品种无论在增产,还是在抗病、抗虫、抗旱等方面,都比老品种有了较大的改进,特别是在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新品种的选育方面,一些品种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的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数量正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从1999年3月—2022年12月2日,我国国内共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权5441项,授权1866项,其中大田作物4805项,授权1731项;具体包括水稻1662项(授权703项)、玉米2004项(授权717项)、普通小麦507项(授权184项),年申请量进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国排名前4位。
10年间全国选育的新品种数量为新中国成立50年的1/4,平均每年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140多个。
全国种植面积6.67万公顷以上的水稻、玉米、小麦品种中,国审占60%~70%。
例如2000年审定的郑单958玉米品种,2001年种植面积22.60万公顷,2022年发展到400多万公顷,居全国玉米品种种植面积之首位;国审水稻品种金优207、两优倍九,种植面积均在6.67万公顷以上;国审小麦品种郑麦9023,种植面积达到133.33万公顷。
在育种方法上,植物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育种也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2良种生产目前我国持证种子生产企业达7580家,甘肃省有200家。
70%的种子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99%的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
种业主体呈现多元化,有改制的股份制种子公司,有新兴的民营种子公司,有科研院所开设的种子公司,还有一批享受优惠条件“下海”学人兴办的种子公司,其中一些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继合肥丰乐种业成为“中国种业第一股”之后,紧接着隆平、亚华、秦丰、敦煌、登海、华冠等种业成功地进入资本市场,特别是北京奥瑞金种业公司成为首例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市的中国种业公司。
植物品种保护措施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其种类繁多,包含了许多珍稀、特殊的品种。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当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植物品种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保护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这些珍贵的资源。
下面将具体阐述一些植物品种保护措施。
一、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植物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植物公园是保护植物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些地区被划定为特定的保护区域,限制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植物公园,我们能够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当地植物品种的自然生长和繁殖。
二、加强监测和调查一个有效的植物品种保护措施是加强对植物资源的监测和调查工作。
通过收集植物品种的相关信息和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其分布情况、数量变化和面临的威胁。
同时,通过定期的监测和调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植物品种减少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推广生态种植和有机农业生态种植和有机农业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模式,能够保护植物品种的生态环境。
相比传统农业,生态种植和有机农业更加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土壤环境的改善,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减少对植物品种的不良影响。
因此,推广生态种植和有机农业是保护植物品种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加强法律保护法律保护对于植物品种的保护至关重要。
各国政府应当加强立法工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植物品种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对于禁止非法采集、运输和交易濒危植物品种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采集和贩卖濒危植物行为,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五、开展科学研究和培育工作科学研究和培育工作是植物品种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植物品种的生态习性、保护需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同时,通过培育工作,我们可以选择并培育适应环境变化和人类需求的新品种,提高植物品种的生存竞争力和适应性。
六、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是保护植物品种的重要环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有什么不同?
(1)本质特性不同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本质特征是对申请人知识产权即财产权的保护;品种审定的本质特征是对申请人生产秩序化限制的管理。
(2)范围不同
品种审定的新品种可以是新育成的品种,也可以是新引进的品种;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新品种,既可以是新育成的品种,也可以是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所形成的品种。
(3)特异性要求不同
品种审定突出品种的产量、品质、成熟期、抗病虫性、抗逆性等可利用特性;植物新品种保护主要从品种的外观形态上进行审查,如植株高矮、种皮或花的颜色、叶片宽窄、株型等一个或几个方面,明显区别于递交申请以前的已知品种。
品种审定区试时所选的对照品种仅是当地主要推广品种;植物新品种保护所
选的对照品种(近似品种)则是世界范围内已知的品种,并在审查测试时需将申请品种、标准品种、近似品种种植在一起进行比较。
(4)新颖性要求不同。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已经2007年8月25日农业部第12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下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欢迎阅读!植物新品种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农业植物新品种包括粮食、棉花、油料、麻类、糖料、蔬菜(含西甜瓜)、烟草、桑树、茶树、果树(干果除外)、观赏植物(木本除外)、草类、绿肥、草本药材、食用菌、藻类和橡胶树等植物的新品种。
第三条依据《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农业部为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的审批机关,依照《条例》规定授予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以下简称品种权)。
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品种保护办公室),承担品种权申请的受理、审查等事务,负责植物新品种测试和繁殖材料保藏的组织工作。
第四条对危害公共利益、生态环境的植物新品种不授予品种权。
第二章品种权的内容和归属第五条《条例》所称繁殖材料是指可繁殖植物的种植材料或植物体的其他部分,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六条申请品种权的单位或者个人统称为品种权申请人;获得品种权的单位或者个人统称为品种权人。
第七条《条例》第七条所称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职务育种是指下列情形之一:(一)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育种;(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完成的育种;(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3年内完成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育种。
《条例》第七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仪器设备、试验场地以及单位所有的尚未允许公开的育种材料和技术资料等。
upov公约的特征UPOV公约是指国际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联盟(UPOV)制定的有关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公约。
UPOV公约具有一系列的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了该公约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以下是关于UPOV公约特征的相关内容:1. 专注于植物新品种保护:UPOV公约主要关注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旨在通过制定规则和标准,确保培育者对其培育的新品种拥有合法的权利,以鼓励农业和园艺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2. 强调品种的新颖性和独特性:UPOV公约要求植物新品种必须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一致性,才能获得保护。
这意味着植物新品种必须具有与现有品种明显区别的新特征,且保持一致性,以确保品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 确立培育者的权利和利益:UPOV公约旨在保护培育者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鼓励他们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通过确立培育者的权利,UPOV公约激励创新和投入研发,推动植物育种行业的发展。
4. 强调合理的保护期限:UPOV公约规定了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期限,以保护培育者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也允许品种的自由利用和进一步培育。
保护期限的设定旨在平衡培育者的权益和公共利益,促进种质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5. 推动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UPOV公约鼓励各会员国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促进植物新品种的国际交流和保护。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UPOV公约有助于推动植物育种行业的全球化和创新发展,促进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UPOV公约的特征体现了其在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域的重要性和作用,为植物育种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推动了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了农业和园艺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
通过遵守UPOV公约的规定和要求,各会员国能够共同促进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和推广,为全球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作出贡献。
植物新品种的含义及保护对象植物是生活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形态、功能、结构等都为世界生态提供着重要的作用。
在植物的进化历程中,会产生新品种,植物新品种既能让我们对植物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为世界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下面将对植物新品种的含义及其保护对象进行详细的介绍。
植物新品种的含义植物新品种指的是在其父母品种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某种特性遗传突变、环境条件改变或交叉育种等手段而产生的仍保持遗传特性的新品种。
新品种具有更强的环保能力、抗病毒能力、抗逆性能力等特性,从而可以满足人类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有利于植物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新品种的保护对象新品种的保护对象不仅仅是植物,而是植物及其环境之间的有机整体,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时,人类要把植物新品种的创新性与自然界的稳定性结合求生存,所以保护新品种不仅是维护植物的机会,更是保障生态系统的安全,其中包括保护植物的生存环境、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植物的遗传稳定。
现如今,应采取有效措施去保护植物新品种,加强对植物新品种的发现与研究,从而发现和开发更多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植物品种。
比如,可以在有必要的地方建立植物种质园,让植物新品种得到有效保护,培育和繁殖,从而使其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能更妥善地开发出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有益的新品种。
另外,实行现代农业技术,建立必要的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进行科学而周密的品种调节,使植物新品种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价值,是促进植物新品种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植物新品种的含义及其保护对象都十分的重要,人类要把植物新品种的创新性与自然界的稳定性结合,所以保护新品种不仅是维护植物的机会,更是保障生态系统的安全,采取有效措施去保护植物新品种,加强对植物新品种的发现与研究,开发更多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植物品种,从而可以保障植物在持续发展中的安全性。
关于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思考摘要: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以来,制度效应已日益显现,有力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推进了种子产业化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在促进农作物育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成效显著。
由于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正确分析品种保护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对于做好此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对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现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当前品种保护所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业植物;品种保护;措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
为了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新格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效构筑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壁垒、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我国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并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为保障农业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一、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自《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了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的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已经形成。
截止到2011年底,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共受理品种权申请达到18562件。
经审查批准,截止到2011年底,已授予植物品种权1991件,大部分为大田作物品种。
从申请植物种类来看,大田作物1790件,蔬菜122件,果树34件,花卉36件,牧草9件,大田作物的申请数量占到了90%以上,这表明我国农业植物品种权的品种构成不尽合理,分布不均匀。
从申请单位的性质来看,基本以科研单位和国内企业为主,其申请数量分别为577件和266件,占到了申请总量的87.6%;其他为教学单位78件,国内个人申请28件,国外企业申请13件。
从品种权的实施效果来看,近4年来,品种权人获得转让收入5566万元,开发纯收入56826万元,通过侵权诉讼,获得赔偿1250万元,平均每个授权品种获得收入265万元。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行政执法办法摘要:近些年,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经济呈现出了快速的发展态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亦逐渐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而林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便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大力发展林业,促进林业新品种的保护与发展,使得林业逐渐向现代化发展迈进至关重要。
此外,加强对林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也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对策探究引言基于前期我国环境不友好及资源不节约的粗犷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显现并加剧,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得到我国各级政府及诸多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响应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口号,科学发展及绿色发展观念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我国当前正处于从追求高速度发展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转变态势当中,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挑战不断增加。
在新时代、新形势的整体宏观大背景下,为了最大程度确保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构想平稳健康推进落地,需要积极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指导思想,在切实有效发挥好主观能动性,改造并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关系,着眼于以长远眼光看待当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跳出现有局限思维进行重新架构。
这其中尤其需要进一步强化林业植物检疫及有害生物防控相关工作,以当今社会最为需要的方式方法进行推进落地,力求高质高效及科学合理。
1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的现状植物新品种保护是我国适应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的一项新工作;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形式,通过授予植物新品种权的方式;保证培育新品种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新品种拥有排他的独占权;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了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的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已经形成。
同样会对国际层面新植物品种保护制度形成较大冲击,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令育种手段与程序实现了科学改变,令基因在更大范畴种属内实现转移成为可能,伴随基因品种植物的持续增多,令育种人员更加需要对新品种的相关知识产权进行全面保护。
One reason for suffering, is the pursuit of the wrong thing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植物新品种法律保护植物新品种保护也叫“植物育种者权利”,同专利、商标、著作权一样,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形式。
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品种权所有人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
植物新物品保护法是我国新型的知识产权保护法的一种,可能大家都不了解这个法律,但是这一保护法就像是版权一样规定,没有得到相关人员或单位的允许是不能生产繁殖他人新发现的品种的植物的。
接下来就带领大家换个思路看植物新品种法律保护。
植物新品种保护也叫“植物育种者权利”,同专利、商标、著作权一样,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形式。
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品种权所有人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
年4月23日,是我国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保护联盟(UPOV)十周年。
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3月31日,受理植物新品种权累计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6348件和2312件。
申请人范围涵盖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和15个国家,四川省的申请和授权总量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
我国的品种权年申请量年以前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并且自年以来,我国植物品种权年申请量一直位居UPOV成员国第四位,有效品种权量位居UPOV成员国前10位。
具体来讲,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六个方面取得了进展。
一是保护制度日趋完善,组织体系初步形成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UPOV公约的实施,我国先后制定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审理规定》、《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处理规定》、《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代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组建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和复审委员会,绝大多数省级农、林业行政部门成立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农业部植物新品种繁殖材料保藏中心;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内部还制定有《审查指南》等,从而使品种权审批、品种权案件的查处以及品种权中介服务等工作更具可操作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经1999年4月27日农业部第六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实施。
部长陈耀邦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农业植物新品种包括粮食、棉花、油料、麻类、糖料、蔬菜(含西甜瓜)、烟草、桑树、茶树、果树(干果除外)、观赏植物(木本除外)、草类、绿肥、草本药材等植物以及橡胶等热带作物的新品种。
食用菌的新品种保护适用本细则的规定。
第三条依据《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农业部为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的审批机关,依照《条例》规定授予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以下简称品种权)。
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农业办公室),承担品种权申请的受理和审查任务,以及管理其他有关事务。
第四条对危害公共利益、生态环境的植物新品种不授予品种权。
第二章品种权的内容和归属第五条《条例》所称繁殖材料是指可繁殖植物的种子和植物体的其他部分。
第六条申请品种权的单位或者个人统称品种权申请人;获得品种权的单位和个人统称品种权人。
第七条《条例》第七条所称的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育种是指:(一)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育种;(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完成的育种;(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3年内完成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育种。
《条例》第七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仪器设备、试验场地以及单位所有或者持有的尚未允许公开的育种材料和技术资料等。
第八条《条例》所称完成新品种育种的人是指完成新品种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九条完成新品种育种的人员(以下简称培育人)是指对新品种的培育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仅负责组织管理工作、为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能视为培育人。
第十条同一个新品种由两个以上申请人分别同时申请品种权的,农业办公室可以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提出证据证明自己是最先完成该新品种的人。
植物新品种权的概念
植物新品种权是指对新发现或者新繁育的植物品种所享有的一种独特的权益。
它是保护植物新品种的一种制度安排,以鼓励植物育种创新和种质资源保护。
植物新品种权的核心内容是对该新品种的繁殖材料和繁殖材料的繁殖、销售、出口、进口等行为的专有权利。
植物新品种权的获得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一般来说,新品种必须具备“新、独特、稳定、可区分”的特性,即相较于已知品种具有显著的区别,并且该区别能在连续繁殖过程中保存下来。
此外,申请人还需要向相关的植物新品种权行政机构提交申请,并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审查和登记。
植物新品种权的获得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它可以为植物育种者提供独占市场的机会,以回报其长期投入的努力和成本。
其次,植物新品种权可以促进植物育种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从而推动农业的发展和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植物新品种权的获得还有利于激励和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