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重点(附参考标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附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第一章绪论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的特点: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2、卫生事业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政府发挥主导作用。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们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我国的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1、以农村为重点2、预防为主3、中西医并重4、依靠科技与教育5、动员全社会参与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四章卫生组织

卫生组织体系构成:1.卫生行政组织;2.卫生服务组织;3.第三方组织。卫生服务组织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等。第三方组织包括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第五章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的分类:(一)基本医疗保险(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三)商业性医疗保险(四)医疗救助(五)农村医疗保障

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

类别国家卫生保健

制度模式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筹资方式依法纳税法定参保缴费强制储蓄选购缴费

运营机制财政二次分配横向统筹,现收现

付,互补共济

纵向积累,自保为

现收现付,风险分担

办医模式公立为主,预

算拨款

公立、私立并行,合

同结算

公立、私立并行,

合同结算

私立为主,合同结算

服务供给基本免费社会定价收费,保险

给付为主

定价收费,自付为

差别价格,共同分担

代表国家英国德国新加坡美国

新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为基本原则,建立新的筹资机制;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强化医疗服务管理,提高服务和水平,妥善解决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

覆盖范围:城镇所有的用人单位

目前存在的问题:覆盖范围仍较低,保障水平与职工实际消费需求存在差距,医疗保障体系仍然比较单一,基金管理和监督工作仍需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保障立法滞后。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史和问题:1.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互助共济制度;2.“新”特点:政府主导、三方筹资责任明确;保大病为主;全体农民参加、以户为单位;县级统筹;分级分段分项支付。存在的问题:①政府对卫生投入的政策资源和财政资源严重不足。②筹资难度大,资金不易到位;③保障水平低,有限的政府投入和农民收入水平跟医疗需求之间差距大。

第七章卫生规划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原则:1.协调发展2.可持续发展3.系统全面4.目标和过程。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规划步骤:1.背景分析2.拟定目标3.修正目标4.制定战略5.实施战略6.监测评估。

卫生服务规划评价:1.适合程度评价2.足够程度评价3.进度评价4.效率评价5.效果评价6.效益评价7.影响评价。

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一个完整的区域卫生规划编制程序包括下列过程:1.规划编制准备2.卫生形势分析3.卫生问题诊断4.确定区域卫生规划发展目标5.拟定实现发展目标的对策和措施6.分析卫生资源需要及资源开发策略7.制定实施计划8.卫生规划的实施、监督与评价。

区域卫生规划意义:1、是卫生事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2、是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的重要途径;3、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实现对卫生事业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手段;4、是充分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的需要。

第八章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管理

卫生服务营销:指卫生服务人员和服务组织通过创造,同交换对象交换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产品(包括服务和有形产品),以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和欲望,同时满足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和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

卫生服务产品的特征:1、无形性2、服务与消费同时性3、不可储存性4、差异性或变异性医疗服务除了服务行业共有的特性以外,还有自己的特性:1、服务提供方主导;2、接受服务者的心态不同;3、组织多重目标;4、服务组织双重管理;5、第三方付费;6、相关法规约束较多;7、高风险性;8、延续性和紧密型

卫生服务营销组合7要素(7P营销组合):1.产品(Product);2.价格(Price);3.地点或渠道(Place);4.促销(Promotion);5.人员(People);6.有形展示(PhysicalEvidence);

7.过程(Process)。

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特征:1、营销产品;2、营销目的;3、消费者需求;4、市场竞争;5、营销主体;6、营销难度(大于商业。

第九章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质量分为搜寻质量、体验质量和信誉质量卫生服务属于信誉质量为主的服务。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从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1.顾客至上;2.领导重视;3.全员参与;4.系统思维;5.预防为主;

6.强化控制;

7.持续改进;

8.以事实为依据。

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三全一多”,即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多种方法实施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实施步骤为一个PDCA循环,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环节。成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是“三个面向”:面向顾客、面向员工、面向过程。同时,还要与其他相应的管理职能相配合,如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后勤管理等等。卫生服务质量指的是医院、CDC等卫生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与服务利用者的需求之间的符合程度。

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1.同情;2.交流;3.能力;4.表格化。

第十章卫生人力资源

卫生人力资源:是指在各类卫生机构中从事和提供卫生服务相关工作的一切人员,主要指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也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支持人员。

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1、能动性:主观和能动以及可激励性——运做——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支持。2、两重性:投资和创造财富;3、时效性:不用则退化。4、再生性:一代代人的交替发展。5、开发性:使用过程的开发。6、密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