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暑假辛亥革命社会实践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3.04 KB
- 文档页数:2
红色革命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000字这次社会实践是我参加的第一个社会实践,当初报名参加的目的很简单:既然班里有这个社会实践,假期里我也没什么安排,只是要留在学校里上小学期,那么这个社会实践我为什么不参加呢?就怀着参不参加无所谓,与其没事儿干还不如参加找些乐趣的心态,我报名了社会实践。
但随着我对社会实践的深入了解,我对此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在实践的初期被分到了策划组,就是根据要求提出实现社会实践的计划。
当时是在五一假期期间,我经过思考,提交了不是很成熟的策划案。
受于当时能力和学识的限制,我的策划不是很成功,但也被有选择的吸收了。
我当时反思了一下,但是由于还要上课和受于其他杂事的干扰,我没有认真细想,就自嘲自己策划实践方向错误,不再理会社会实践的事情。
到了后来,下学期学业结束,小学期开始了。
社会实践开始了新的工作,我被分配到了问题设计组。
在设计问题前,组长召开会议来说明我们要做的工作和注意事项,在会上确定了我们出题的方向和做了简单的分工。
在会议前,我细心准备,阅读资料,设想了要调查和统计的许多方面,并在会议上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
可是,我看的资料主要是一些南皮县的官方介绍和统计数据,我难以对南皮县有直观的感受,于是有些建议我提的不切和南皮县当地实际,略显空泛;加上组员疏于准备,参与度和积极度不高,整个会议基本上都是我和秦晋琦组长在发言,以我们两人之力来做这个关键性工作当然会有疏漏,工作一时间难以难以开展,我们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后来提交会议上安排的作业的时候,看到组员所出的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我意识到了调动大家积极性的重要作用。
后来组长有事离校,我无法看到我所在的组无法完成既定任务,我自觉出面,越俎代庖,做了组长应该做的事情。
当时,我想调动组员积极性但毫无头绪,于是就自己做了大部分工作,整理出来了详细的任务分工。
然后我把任务分工发给各组员,同时还写了给组员的一封信,陈述自己的观点,希望借此来让他们明白自己将要处理的工作,并增添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对辛亥革命进行调研的报告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给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辛亥革命进行调研,并撰写相关报告。
辛亥革命,又称辛亥革命,是中国自觉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较为民主的共和政府。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社会长期积累的结果,大量的不平等条约、外国侵略和民众们的不满情绪共同催生了革命的时机。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思想的冲突、国内政治的腐败与腐朽以及社会经济的矛盾也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
辛亥革命主要围绕着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的运动展开。
革命首先在武昌爆发,随后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共和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这场革命动员了广大的民众,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外国力量的支持。
辛亥革命及其后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清朝的覆灭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结束了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中成立的中华民国,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共和国,开启了中国国家制度的新纪元。
同时,辛亥革命还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为中国的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
辛亥革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深刻变革。
包括宪法的颁布、权力的转移、地方自治的建立、教育、科技、军事以及司法等方面的改革。
尤其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为中国农民解放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开辟了道路。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辛亥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革命后的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不已,同时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挑战。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依然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军阀割据的局面,这些问题成为中国革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总体而言,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不仅在政治制度上带来了变革,还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虽然辛亥革命后的日治时期与二战爆发又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新的挑战,但辛亥革命确立的共和政体仍然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石和方向。
社会服务学习项目考察报告题目:______辛亥革命成功的背后________摘要:本次广州项目的思修实践我们来到了广东省博物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辛亥革命纪念和番禺区大学城。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是受到最大鼓舞的一个地方是辛亥革命纪念馆,馆中的英烈铸铜雕像和各种文物和史料向我们展现了历史的长河,再现辛亥革命的种种场景, 通过各种史料的介绍和对当时的服饰、军械器材等实物的观察,我对辛亥革命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的了解。
根据以往的知识,我只是浅显地了解到民族经济、革命思想等对辛亥革命的成功起了促进作用,通过这次的考察,我认识到还有许多其他力量对辛亥革命也是必不可少的,辛亥革命是许多人、事的力量之下共同促成的一场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孙中山先生的组织和领导下,辛亥革命爆发。
中华民国的创立,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这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是中国的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这一革命的背后离不开多种因素的帮助,如各种思潮的出现,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和海外华侨的帮助。
本文将结合考察过程中收集的资料与通史等文献,对辛亥革命成功的背后进行探讨。
关键词:辛亥革命;思想解放:新型知识分子群体:海外华侨一、背景19世纪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脚步越来越快,掀起了一股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民族危机。
此时,作为统治阶级的清政府和地主阶级腐败、黑暗,并且已然成为帝国主义者的傀儡。
中国人民在内遭受到残酷的压榨、剥削,在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生活水深火热。
灾难深重。
(如图1漫画形象地表现了清政府腐败又黑暗的统治和对人民的压迫。
)孙中山先后建立兴中会和同盟会,发起连场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图1二.辛亥革命何以成功?1. 各种思謿的涌现在19世纪中期,一些思想家、传教士就在中国引进了西方的先进观念,如民主观念、自由思想。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中提到:“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
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1000字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近代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历程。
通过实践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史,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在近代以来的遭遇和挣扎,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历史,为今天的中国发展提供借鉴和经验,并引发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
二、实践目的和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详细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以及其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并通过实践参与,感受历史与今天的关联,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与感悟。
三、实践过程和结果本次实践中,我选择研究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辛亥革命,并以南京为中心进行考察。
我查阅了大量关于辛亥革命的资料,并参观了南京的革命遗址和博物馆,加深了对辛亥革命的了解。
1.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开辟现代化道路的关键一步。
19世纪末,清朝的衰落和外国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陷入危机之中。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事件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参观南京的革命遗址和博物馆在南京,我参观了孙中山陵园、南京博物院以及中山陵等重要的革命遗址和纪念馆。
这些遗址和博物馆不仅展示了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背景,还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思想。
通过参观,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3. 实践参与和思考在实践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一些模拟辛亥革命的活动,例如演讲比赛、讨论会等。
这些活动增强了我对历史事件的亲身体验,加深了对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理解。
与其他参与者一起,我们讨论了革命的意义和对中国的影响,并思考了中国当代社会的问题和发展。
四、实践成果和体会通过实践考察和研究,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不仅仅是历史的一页,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转折点。
它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对今天的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团日活动总结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在这快乐的日子里,我们团日活动已经成功举行。
今天,我有幸作为活动总结的负责人,向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汇报我们的活动情况,并对活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得到大家的积极批评和指导。
一、活动总结1.活动主题本次团日活动的主题是“辛亥革命”,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同学们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关心时事的热情,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活动时间本次团日活动于9月3日下午2点开始,结束于5点。
活动时间紧凑、充实。
3.活动内容本次团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朗诵节目:同学们通过诗歌朗诵、散文朗诵等形式,表达对辛亥革命的敬意与感慨。
(2)知识竞赛:邀请老师出题,同学们分组竞赛,考察对辛亥革命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3)讲座活动:请学校老师或历史爱好者讲解辛亥革命相关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介绍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
(4)展板展示:同学们通过展板展示,展示辛亥革命的历史事件、主要人物、成果等内容。
4.活动效果本次团日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热情高涨,活动气氛热烈。
通过活动,同学们对辛亥革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祖国历史的认知,也激发了同学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二、不足之处1.活动准备不足:在活动准备阶段,由于时间紧张,策划不够周全,一些活动环节的安排还不够到位。
2.活动宣传不够:活动前期,宣传措施不够全面,很多同学对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够了解,导致参与度不高。
3.活动环节设置不当:部分活动环节不够丰富多彩,有些内容还存在着局限性。
4.活动评价机制不健全:对活动效果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借鉴各方意见,优化活动方案。
三、改进建议1.深入挖掘主题内容:在今后的团日活动中,我们将更深入挖掘主题内容,形成鲜明的活动主题,使活动更加具有思想性、教育性、亲和性,使同学们对相关主题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导语】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些纪念⽇,或者是活动时,参观⼀些景点时,都会有不少感悟和⼼得。
以下是整理的⾟亥⾰命纪念⽇个⼈⼼得总结报告,欢迎阅读!1.⾟亥⾰命纪念⽇个⼈⼼得总结报告 看了《⾟亥⾰命》这部纪念⾟亥⾰命⼀百周年的电影后,我⼼中久久不能平静…… 时间定格在⼀九零七年…… 影⽚⼀开始便把我引⼊⼀位妇⼥⾝上,她⾝戴枷锁⼀步⼀步顺着被围观群众开辟的道路中⾛着。
她的步伐铿锵有⼒,头发凌乱却⽬光坚定……她就是⾰命同盟会中的⼀位妇⼥代表——秋瑾。
她边⾛边望着周围的群众,尤其是妇⼥们和刚出⽣的婴⼉们,她的眼神是同情的,也是愤怒的,但她唯有望着这些⽆知愚昧的所谓的“⼤清⼦民”⼀声不吭地⾛着。
此时她已在脑海⾥交出了⼀份对“⾰命”的答卷:⾰命并⾮⾰谁的命,⽽是为天下所有的孩⼦⼀个温暖的家。
当⼀位清朝官员对她说:“你的两个孩⼦快要没母亲了……”⽽她却坚定地打断:“不,是天下的孩⼦们失去了我⼀个母亲。
”那位清朝官员听完之后吓坏了,急忙解开枷锁,并让桧⼦⼿准备。
⽽秋瑾说完,便毅然⾛上了断头台…… ⼀九⼀⼀年⼗⽉⼗⽇,就是农历⾟亥年⼋⽉⼗九,这看似是⼀个普通的⽇⼦,然⽽它⼜是那么的不平凡。
因为就在这⼀天,武昌城城头的⼀声枪响,不仅预⽰着⾰命的第⼀次成功,也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这就是⾟亥⾰命的开端。
然后,经过各地义⼠如⾬后春笋般激烈的起义之后,光复了中国的半壁江⼭。
光复完毕后,⼀个崭新的中华民国从此屹⽴在世界的东⽅。
在武昌⾸义前后,影⽚中⽆数⾰命志⼠为中华民族的新⽣抛头颅、洒热⾎,舍⽣忘死的⾰命精神令我敬佩。
他们那敢于牺牲的献⾝精神,熠熠⽣辉,万古流芳。
⽽在⼀百年后的今天,当年的⾟亥⾰命留给我们的是⼀笔巨⼤的精神财富——⾟亥武昌⾸义精神,所谓它的精神,便可以概括为“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献⾝精神”和“协作精神”⽽武昌起义的成功,与湖北⾰命党⼈⼀呼百应、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是分不开的。
⾟亥⾰命值得纪念。
⾟亥⾰命的精神值得赞扬,值得我们学习。
近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代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社会实践调查旨在深入了解近代史相关事件和人物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本报告以调查近代史事件的社会影响为主题,通过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且准确的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二、调查方法(此处可以描述调查方法的选择与过程,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文献研究等,并可以列举具体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事件一:辛亥革命(此处可以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并引用相关数据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社会逐渐走向了现代化。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促进了现代化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跨越发展。
2. 事件二:五四运动(此处可以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成因、目标,并引用相关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又一个重要事件,它承载着中国人民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五四运动在改革教育、推动民主改革和倡导科学思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运动鼓舞了青年一代的士气,激发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事件三:抗日战争(此处可以介绍抗日战争的起因、发展、胜利,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引用相关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凝聚了全国各个阶层的力量,展示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抗争精神,推动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进程。
调查显示,抗日战争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促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和尊重进一步加深。
四、调查总结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近代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等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实践报告中国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中国近代史一、引言社会实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亲身参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选择了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变革的总称,对于了解中国的发展进程和形成今天的国家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围绕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社会变革以及对现代中国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发生在1911年,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
这次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近代化的道路,为后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规模示威运动。
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并积极参与到国家事务中,对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这场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破坏,但也表现出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三、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1. 经济变革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从封建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
清末启蒙思想的传播和西方文化的介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新兴工业的兴起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2. 政治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变革,包括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抗日战争等。
这些变革使中国人民开始意识到政治权利的重要性,并逐渐摆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迈向现代化的政治体制。
3. 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中,社会地位的流动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
尤其是五四运动后,大胆创新和思想解放成为了社会主流,为中国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四、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中国近代史对现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2018年8月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范文:游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我们思想汇报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8月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范文:游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供大家参考:)敬爱的党组织:的下午,也就是3月23号,我们党课小组第六组集体去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
第一次去亲临这样的历史会馆,让我感到既兴奋又激动。
历史总是被我们铭记,却也总是离我们的生活太过遥远,遥远得让我们忽略。
而站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前,一切都是那么生动而鲜活。
革命会馆大气磅礴,十分的雄伟,而深入其中,让人不自觉地就被历史的沉重感所包围。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1909年,为配合清政府“预备仿行立宪”的被步调,湖北当局在武昌阅马场动工兴建红楼,以之为议员办公之地,并同时在红楼修建议员公所,以做议员休息之用,1910年竣工。
而后不到一年,辛亥革命既爆发,孙中山树立起了民主革命的伟大旗帜,集结湖北革命党人,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
而后这里建立了中华民国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建立中华民国,**了清政府的政权。
刚进入会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黑色的石碑,简要地介绍了武昌辛亥革命。
而整个人也迅速地为其中透出的历史感所包围。
在红楼的洞内,有关于辛亥革命的各种历史文化遗产。
当时看到了很多革命者的手迹,有当时发动斗争的手稿,也有当时战火升起时出入城门的腰牌,还有当时战场的模拟,虽然比较简化,但是却让人感受到革命烈士们火一般的革命热情。
在会馆内,从革命烈士到战争的整个谋划、兴起等都有详细的介绍,甚至对革命的谋划会场都进行了神似的模拟。
打仗时的会议室,当时战略图,还有后勤保卫处的工作场所,领导要人们的办公室的再现,让人对历史现实有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更让人深刻地感受到革命的严密性以及风险性和残酷性。
但是我们的革命先烈们是勇敢无畏的,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鲜血为我们换来了反封建斗争的第一场胜利,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红楼里,看到的不仅仅只是这样一些历史再现的场景,更是对革命烈士们的革命热情和高尚的爱国情操所深深折服。
三一文库()/总结报告/实践报告2018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参观西柏坡革命旧址【范文一】七月,我们一行人相会在天医,一起踏上前往河北的社会实践之旅,开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
还记得汽车驶入西柏坡时的景象,环绕的山峰、郁葱的树林,一切的新奇化作了内心的激动与期待,最终都成为满满的感悟与收获。
“艰辛知人生”,在西柏坡革命旧址我们聆听着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事迹,在城南庄村我们见证了四位老战士的红色人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强不息、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深深为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怀所折服,我们要用这些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前进。
奉献是快乐的,纵使炎炎夏日,烈日当头,可面对当地群众和孩子们渴求的眼神,谁也没有退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医学生未来肩负的使命,也感悟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意义,更深刻理解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誓言的含义。
社会实践不仅让我们用专业知识为人民提供了帮助和服务,更磨砺了我的意志,提升了我对于“医学”这一词汇的认识。
短短的几天,却衍生了一行人一辈子难以忘怀的深刻感情。
同学、老师在这里成了一个大家庭,我们挥洒汗水、欢笑与共。
记忆最深刻的是登顶狼牙山的那天,一路高歌、相互搀扶,淅沥的雨水浇不灭我们前进的热情,就像攀爬人生的高峰,纵使前方路途险阻,有一群朋友与我为伴,终会看到顶峰最美的风景。
快乐的时光总是弥足珍贵,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我反复回忆、思索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几天的社会实践有汗水,有欢笑,更有一生难忘的感情。
感谢让我更加深刻体味人生的革命先辈,感谢让我帮助慰问的淳朴村民,感谢教育我、激励我的可爱老师,感谢伴我同行、予我欢乐的兄弟姐妹。
既然有缘相会,我必一生不忘。
【范文二】充实的四天三夜,在每日的辛劳与满足中匆匆流逝。
这是一次从来都没有过的经历,更是一份难以忘却的回忆。
走在西柏坡旧址里,看着老旧的房屋,摸着粗糙的墙壁,不难想象毛主席伏在磨盘上办公的身影。
领导人用毕生精力为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奠基,而我们在感激和感动之余,更应该将起其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继承发扬。
2018暑假辛亥革命社会实践报告
【范文一】 XX年7月22日下午,江汉大学数计学院
“探寻记忆中的那一抹红——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小队,于武
昌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展了一下午的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参观研究
活动。由六名热爱历史、渴望学习革命先烈精神的同学组成的小
组,完成了这一院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
博物馆。因这里由红墙红瓦建成,故又名“红楼”。其主要有两
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一步步参观,一件件承载着这
段历史的物件映入眼帘,同学们已经是热血沸腾。当然,最使人
印象深刻的,当然是武昌起义!这场发生在自己家乡的起义,也
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这场胜利的战役,使人自豪感油然而生。参
观完纪念馆,同学们还探访慰问了住在红楼附近的革命老人。他
们的和蔼,慈详,是历经沧桑的释然。从他们脸上的皱纹,我们
读出了一段段历史宏章。经历了那一段历史性阶段的他们,在和
平幸福的今天,又是怎样的感慨万千! 这次参观使同学们受
益匪浅,随着纪念馆闭馆,也结束了这次活动。然而同学们还意
犹未尽,沉浸在这场历史性的革命的回忆中,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为了今日的和平,这些革命先烈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如果时间可
以重来,我们相信,我们都愿参加这场革命。为人民的解放抛头
颅,洒热血,将自己的青春,献给这一场宏壮的革命事业! 【范
文二】 7月10日下午,武汉纺织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计
科党支部开展“弘扬辛亥精神,振兴中华民族”暑期社会实践活
动,组织支部党员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和辛亥革命
博物馆参观学习,重温辛亥革命历史,瞻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
提升支部党员的先进性和综合素养。 一到红楼里,党员们立
刻被馆内庄严的氛围所感染。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走过一
个个展厅,仔细观看一处处展览,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所展
示的晚清中国和辛亥首义都让党员们驻足凝思。近期展出的辛亥
革命时期漫画展更是引起了95后党员们的兴趣,学生党员谢彪
感慨道,“没想到时局动荡年代的漫画,意义如此深刻,很有意
思,揭示了很多历史事件的真相”。 党员们继续参观了辛亥
革命博物馆,馆内的各种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
片、多媒体,精彩新鲜,创意十足,让党员们“身临其境”地重
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学生党员张强龙这天十分兴奋,“平
时我就很喜欢看历史书,现在期末考试完了,到博物馆里看看实
物,真让我有置身当年混乱时局的感觉。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很
好,要珍惜,但也要常常追怀历史、缅怀先烈,在平时学习生活
中,以辛亥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发挥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自7月12日开
始,计科党支部将逐步参观武汉市内的辛亥革命遗址,开展爱国
主义教育,在红色路线上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在实地走访中提升
自身社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