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气氛连续式热处理炉及其优化设计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90.49 KB
- 文档页数:1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及特点可控气氛热处理炉是一种能够控制炉内气氛的热处理设备。
根据不同的气氛控制方式和热处理要求,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对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及其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可以根据其气氛控制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气氛控制方式的不同,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型、氧化型和还原型等。
氧化还原型可控气氛热处理炉是指在热处理过程中,通过调整炉内气氛的氧化还原性质来控制金属材料的表面氧化程度。
这种炉型适用于要求金属材料表面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的热处理工艺,比如淬火时要求金属材料表面生成一定厚度的氧化层,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氧化型可控气氛热处理炉是指在热处理过程中,通过向炉内通入含氧气体,使金属材料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一定厚度的氧化层。
这种炉型适用于要求金属材料表面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的热处理工艺,比如淬火时要求金属材料表面生成一定厚度的氧化层,以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还原型可控气氛热处理炉是指在热处理过程中,通过向炉内通入还原性气氛,使金属材料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减少氧化层的厚度。
这种炉型适用于要求金属材料表面减少氧化层的厚度的热处理工艺,比如退火工艺中,需要减少金属材料表面的氧化层,提高材料的延展性。
其次,可控气氛热处理炉还可以根据其热处理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热处理方式的不同,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可以分为单一热处理炉和多工位热处理炉两种。
单一热处理炉是指只能进行一种热处理工艺的炉型,适用于只有一个热处理工艺的情况。
这种炉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灵活性较差,适用性较窄。
多工位热处理炉是指可以同时进行多种热处理工艺或者依次进行多种热处理工艺的炉型。
这种炉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热处理需求,提高热处理效率。
但由于结构复杂,操作相对复杂。
最后,可控气氛热处理炉还可以根据其加热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可以分为电加热型、燃气加热型和其他非电和燃气加热型等。
可控气氛退火炉国标可控气氛退火炉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工业设备,其国标是对其性能和技术要求进行规范的标准。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可控气氛退火炉国标进行描述,以使读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可控气氛退火炉的定义和作用可控气氛退火炉是一种专门用于热处理金属材料的设备,它可以在控制的气氛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通过调节炉内的温度、气氛和时间等参数,可控气氛退火炉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的精确处理,以满足不同工艺要求。
二、可控气氛退火炉的技术要求1. 温度控制:可控气氛退火炉要求能够精确控制炉内的温度,以确保金属材料得到适当的加热处理。
2. 气氛控制:可控气氛退火炉要求能够提供不同气氛下的加热环境,如氢气、氮气、氧气等,以满足不同金属材料的处理需求。
3. 时间控制:可控气氛退火炉要求能够精确控制加热时间,以确保金属材料得到适当的保温时间。
三、可控气氛退火炉的应用领域可控气氛退火炉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
它可以对各种金属材料进行退火、正火、淬火等处理,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
四、可控气氛退火炉的优势和发展趋势1. 提高生产效率:可控气氛退火炉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降低能耗:可控气氛退火炉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能够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3. 拓宽应用范围:可控气氛退火炉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可以适应不同材料和工艺要求的热处理需求。
可控气氛退火炉国标是对其性能和技术要求进行规范的标准,它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精确的温度、气氛和时间控制,可控气氛退火炉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控气氛退火炉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效益。
热处理炉设计范文热处理炉(Heat treatment furnace)是一种用于加热金属材料以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设备。
热处理炉可以用于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例如退火、淬火、回火、固溶处理等。
1.加热元件:热处理炉通常使用电加热元件进行加热。
常见的电加热元件包括电阻丝、电加热棒和电加热管。
设计时需要考虑加热元件的选择和排布,以确保加热的均匀性和效率。
2.温度控制系统:热处理炉需要精确的温度控制系统来保持恒定的加热温度。
常见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
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探测器和控制器,并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3.炉体结构:炉体结构需要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机械强度。
常见的炉体材料包括耐火砖、耐火纤维和金属材料。
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考虑炉体的结构强度和隔热性能。
4.气氛控制:一些热处理过程需要控制炉内的气氛,例如氧化、氮化或还原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气氛控制系统的集气、供气和排气系统,并确保气氛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5.安全性: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热处理炉的设计有不同的要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及其对炉体设计的要求:1.退火:退火过程需要炉内温度均匀且稳定。
设计时需要考虑退火炉的加热元件选择和排布,以及炉体的隔热性能和稳定性。
2.淬火:淬火过程需要快速冷却材料以获得所需的物理性能。
设计时需要考虑淬火炉的冷却介质供应和排放系统,并确保冷却介质的传热效率和冷却速度。
3.回火:回火过程需要对材料进行加热至特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冷却。
设计时需要考虑回火炉的加热和冷却系统,以及回火炉的温度控制和稳定性。
4.固溶处理:固溶处理过程需要将材料加热至特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以实现原子扩散和固溶。
设计时需要考虑固溶处理炉的加热和保温系统,以及固溶处理炉的温度控制和稳定性。
在设计热处理炉时,还需要考虑工艺流程的成本效益和环境影响。
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并进行能耗和排放的评估。
同时,还需要考虑炉体的维护和维修问题,以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高温热风炉的热传递分析与炉膛优化设计高温热风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供应高温热风,广泛应用于石化、冶金、化工等领域。
热传递过程是热风炉能否高效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高温热风炉的热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炉膛优化设计的一些建议。
高温热风炉的热传递过程可以通过对炉膛内部的传热机制进行分析来理解。
一般来说,热风炉的热传递主要包括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通过固体物质之间的直接接触传递热量,对流是通过流体的传动传递热量,而辐射则是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热量。
在高温热风炉内,传导和对流是主要的热传递方式。
炉膛内的热风在燃烧室内燃烧后生成高温气体,然后通过对流传递热量给炉膛壁和管道。
炉膛壁与气体之间的传热通过对流和传导两种方式完成。
炉膛壁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对传热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炉膛壁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较大的传热面积,以提高热传递效率。
此外,还需要注意炉膛壁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和抗腐蚀能力。
在对高温热风炉的热传递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炉膛的设计。
首先,要合理设计炉膛内的烟气流动路径。
通过优化炉膛的结构,可以改善烟气的流动情况,减少烟气温度的不均匀性,提高热传递效率。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炉膛壁材料和结构。
炉膛壁材料应具备较高的热导率,并且结构设计应尽量增大传热面积,以提高热传递效果。
另外,还应对炉内的热风流量和温度进行合理调节,以实现更高的热传递效率。
除了炉膛设计外,还可以在炉膛中采用一些辅助设备来提高热传递效果。
例如,可以在炉膛内设置蓄热体,通过吸热和放热过程来提高热传递效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烟气预处理措施,例如利用烟气热量来预热进入炉膛的空气,以提高热风的温度和热传递效率。
总之,高温热风炉的热传递过程对于设备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对热传递机制的分析和炉膛的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热风炉的热传递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炉膛壁材料和结构设计,以及烟气流动路径和辅助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连续型热处理炉的改进设计
李国祥;宋海娃
【期刊名称】《金属制品》
【年(卷),期】2014(040)004
【摘要】为解决传统热处理炉维修周期长、生产环境差、功率消耗大等问题,对其进行改进:(1)参数设计及优化.给出热处理炉总功率、加热时间和炉长的计算方法,改进后的热处理炉加热温度为950℃,Dv值为40 mm·m/min,可处理(O)1.0~2.5 mm钢丝10根.(2)热处理炉改为分体式结构,上下同时采用电加热,结合处采用快卸式压紧螺栓压紧.保温和耐火材料采用晶体纤维加热模块、纤维板和纤维保温毯等,破损的保温材料可回收使用.(3)电气部分采用智能型温控仪加可控硅控制.以国内某公司为例,热处理炉改进后使用半年,钢丝产量比炉体改造前高出5%,消耗电量降低2.5%,综合统计增加经济效益约15.2万元.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李国祥;宋海娃
【作者单位】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江阴214400;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江阴21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55.1
【相关文献】
1.辊底式热处理炉在中厚板热处理线的运用与改进 [J], 刘春;吴俊平
2.热处理炉用底座的失效分析与改进设计 [J], 孟武功
3.台车式燃油热处理炉加长炉罩的设计与应用 [J], 张秀菊;公丕锋
4.台车式燃煤热处理炉的设计与改进 [J], 洪贵来;郭秀兰
5.热处理炉装炉控制程序分析及改进 [J], 曹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什么是可控气氛炉?为了防止加热工件在自然气氛的热处理炉中被氧化、脱碳和烧损,将一定的可控气氛通入炉膛内,使加热工件表面的成分不改变或者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如实现化学热处理),这种通了可控气氛的热处理炉简称可控气氛炉。
可控气氛的种类很多,按其制备方法,大致分为四大类:(1)原料气制备的可控气氛。
1.吸热式气氛。
采用液化石油气或天燃气等原料气,与空气按原子碳、氧为混合,送入装:育催化剂的,由外部供热的反应罐反应所制得的气氛,以丙烷为例:吸热式气氛的成分与原料气种类有关,大致为:20%~24%CO,30%~41%H2,这种气氛主要用于气体渗碳、气体软氮化和碳氮共渗,也可用于一些钢种的保护加热。
2.放热式气氛。
原料气与空气在燃烧空气系数小于1的条件下进行不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经冷却除水后制得的,当空气量较小,制得气氛中还原性组分CO、H2含量较高(各约占6%一14%)的,称为浓型放热式气氛;而当空气较多,所得气氛中C02含量就较高(10%一12%),这是淡型放热式气氛。
浓型放热式气氛主要用于毛坯料和一般工件的保护加热,淡型放热式气氛主要用于铜及铜合金(不含锌)的光亮热处理。
3.净化放热式气氛。
将放热式气氛经沸石分子筛净化,除去C02和H20而制得,广泛用于各类钢制工件的保护加热。
4.氨分解气和氨燃烧气。
将氨气通入有催化剂的反应罐内,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所制得的虐气氛叫氨分解气。
如将氨气与空气混合燃烧,经冷却干燥除水所制得的气叫氨燃烧气氛。
这两种气氛主要成分是N2和H2,不含碳,因此特别适合低碳不锈钢、镍铬合金、硅钢片等的光亮热处理。
(2)分离空气制取氮基气氛。
氮气是一种资源丰富,对环境污染小的气氛,因此,氮基气氛热处理得到很大发展。
通常,氮气是靠空气分离技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
近年来已获应用的该技术主要有:1.深冷空分法。
将空气液化,利用氮、氧沸点不同,分馏出氮的一种方法,经改进后的制氮机可使其纯度达99.9%以上。
南京工程学院教案【教学单元首页】第17-18 次课授课学时 4 教案完成时间:2013.2第九章热处理炉内气氛及控制研究炉内气氛目的:1)防止工件加热过程氧化、脱碳;2)对工件进行化学热处理。
§9.1热处理炉内气氛种类(P124-129)热处理炉内气氛即炉内气体介质,主要有空气、真空和可控气氛等。
可控气氛指成分和性质可适当控制的气体,包括反应生成气氛、分解气氛和单元素气氛,在热处理炉生产中常用可控气氛包括吸热式气氛、放热式气氛、氨分解气氛、滴注式气氛、氮基气氛和氢气等。
P124什么是可控气氛?一.吸热式气氛定义:燃料气与少于或等于理论空气需要量一半的空气在高温及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气氛。
因反应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系统的吸热和散热(即不能维持反应温度),须借助外部热量维持反应的进行,故称为吸热式气氛。
成分:吸热式气氛主要成分是H2、CO和N2,还有少量的CO2和CH4。
用途:1)吸热式气氛碳势约0.4%,对低碳钢是还原性和渗碳性气氛。
2)吸热式气氛主要用于渗碳载气、中高碳钢加热时的保护气氛(光亮淬火),但不宜作为高铬钢和高强度钢的保护气氛,因为碳与铬反应生成碳化物会使高铬钢贫铬;气氛中的氢易导致高强度钢氢脆。
3)吸热式气氛经过再处理除去CO和CO2后获得的以H2和N2为主的气氛可用于不锈钢和硅钢光亮加热保护气氛。
(见P124表10-2)二.放热型气氛定义:原料气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一半以上的空气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因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维持反应进行而不需外加热源,故称为放热型气氛。
成分:放热型气氛主要成份是N2、CO、CO2。
为提高气氛还原性,常再进行净化处理,以除去其中氧化性成分CO2和H2O。
通过改变空气和燃料气比以及净化处理,可在较宽范围内改变气氛成分和性质,一般又把这类气氛分为淡型(混合气中加入较多空气)、浓型(混合气中加入较少空气)和净化型(净化处理的放热式气氛)三种。
气氛性质:视气氛成分、工件含碳量和工作温度而定。
热处理连续炉工艺特点分析王陆军【摘要】我公司首期规划DCT双离合器变速箱年产量18万~20万套,每套变速箱有8个齿轮、4根轴需要自制,热处理工艺为渗碳淬火+回火。
最大齿轮≯230mm×30.3mm,最长轴为≯98mmX380.5mm,材质为20MnCrS5,最重和最轻工件分别为2.77kg、0.296kg,整套自制件齿轮+轴总重量为15.85kg。
技术要求齿轮有效硬化层0.7~1.0mm,轴的有效硬化层0.8~1.2mm,表面硬度80.5~83HRA,心部硬度≥300HV10。
【期刊名称】《金属加工:热加工》【年(卷),期】2012(000)019【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热处理工艺;工艺特点;双离合器变速箱;连续炉;有效硬化层;大齿轮;渗碳淬火;表面硬度【作者】王陆军【作者单位】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61我公司首期规划DCT双离合器变速箱年产量18万~20万套,每套变速箱有8个齿轮、4根轴需要自制,热处理工艺为渗碳淬火+回火。
最大齿轮φ230mm×30.3mm,最长轴为φ98mm× 380.5m m,材质为20MnCrS5,最重和最轻工件分别为2.77kg、0.296kg,整套自制件齿轮+轴总重量为15.85kg。
技术要求齿轮有效硬化层0.7~1.0mm,轴的有效硬化层0.8~1.2mm,表面硬度80.5~83HRA,心部硬度≥300HV10。
金相组织要求为碳化物≤4级, 马氏体≤5级, 残留奥氏体≤5级,铁素体≤5级,非马氏体组织≤0.03mm。
笔者负责DCT双离合器变速箱齿轮、轴热处理渗碳淬火+回火设备的选型工作,全程参与了从调研、技术交流,到设备选型、预验收、安装调试,以及最后的工艺试验与验证,受益匪浅。
下文对热处理连续炉的技术工艺特点作简要介绍。
(1)真空热处理炉几乎可实现全部热处理工艺,如淬火、退火、回火、渗碳及氮化等。
浅析蓄热炉和联体炉特点及结构优化摘要:近年来,我国“煤改电”行业大力发展,许多新型电力采暖设备应运而生,谷电蓄热采暖成为其中的主流形式。
而固体电蓄热技术更是谷电蓄热形式的佼佼者,普遍应用于区域采暖改造、电厂深度调峰和工业生产用热等领域。
关键词:蓄热炉;联体炉特点;结构优化;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尤其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一、蓄热炉和联体炉特点1.蓄热炉。
固体蓄热是一种利用低价电时间段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存储于固体蓄热材料中,在需要提供热量时通过必要的取热手段进行热量释放的蓄热方式。
其工艺流程为:加热→固体蓄热存储→取热→热交换→供热末端。
固体蓄热利用了物质固体形态的熔点高、密度。
固体电蓄热的优点有:蓄热温度高、占用空间小、蓄放热效率快、控制工艺简单安全、蓄热性能稳定、无腐蚀无污染、设备运行安全系数高、可应用范围广、结构简单以及维护可操作性强等。
固体电蓄热的缺点有:蓄热体笨重、取热代价高、高低温放热稳定性差、加热丝(或带、或管)选型难度大以及换热器磨损严重等。
按照取热方式,蓄热体分为内置式与外置式蓄热砖以95# 镁、92# 镁、镁铁砖、镁碳砖、红砖、高铝砖和石墨等为主。
配电柜包含高低压配电柜、智能电控柜,部分特殊应用现场也会包含高压电源变压器柜、高压开关柜等。
风道提供循环风回路,包括进出风室、换热器室、换热器回风室和风机风筒等。
电热丝以铁铬铝、镍铬合金为主。
保温层包含内胆、防火层、保温层、密封层及外壳。
风机采用高温离心风机,常见的有皮带传动式离心风机和直联离心风机两种。
换热器包括空气- 热水、空气- 空气、空气-蒸汽、空气- 导热油等类型;根据结构,换热器又分为管壳式、高效翅片管式和高频焊螺旋翅片式等。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及特点简易版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及特点简易版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种类很多,有周期式和连续式之分。
周期炉:有井式炉和密封箱式炉(又称多用炉),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可用于光亮淬火、光亮退火、渗碳、碳氮共渗等热处理。
连续炉:有推杆式、转底式及各种形式的连续式可控气氛渗碳生产线等,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可以进行光亮淬火、回火、渗碳及碳氮共渗等热处理。
2.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特点(1)炉膛密封良好炉膛密封形式主要有炉体密封和炉罐密封两类。
炉体密封,包括炉壳、炉门、电热元件引出孔、热电偶孔、风扇轴孔和推料机械伸出炉外的孔洞等处的密封。
电热元件等在可控气氛作用下,需采用抗渗碳性强的材料或加抗渗碳涂料,最好用低压供电,以免元件渗碳或炉壁积碳使元件发生短路而毁坏。
采用炉罐(金属或陶瓷罐)隔离密封,密封效果比较好,但会降低传热效果和增加炉罐材料消耗,炉子工作温度也受到限制。
还有一种密封形式兼有上述两类密封的特点,即除炉膛密封外,采用辐射管加热器,可防止炉气侵蚀元件和火焰破坏炉内气氛。
(2)炉内保持正压可控气氛炉内应保持正压,以防止炉外空气侵入引起爆炸,并且保证炉内气筑稳定。
炉膛热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炉膛的热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所重视,特别是在重工业生产领域,如钢铁、电力等行业。
炉膛是一个关键部件,其高效、稳定、安全地运行对企业的生产效益、生产能力和生产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炉膛热力学优化设计可以达到提高产能、降低能耗的目的,本文将对炉膛热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一、炉膛的热力学分析炉膛的热力学分析是指对炉膛内的温度、压力、气体流动速度等热力学参数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炉膛内部的热力学特性。
1.传热分析炉膛运行过程中,传热是其最基本的物理现象之一。
主要是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三种传热方式来实现热能的传递。
在进行炉膛热力学分析时,需要对炉膛内这些传热流的量和传热方式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方式的传热效率,然后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2.燃烧分析燃烧是炉膛中的核心工艺环节之一。
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是保证生产效益的关键。
进行炉膛的燃烧分析主要是对燃烧器喷嘴、燃烧室、燃烧辅助系统等进行分析,从而在设计和选择上达到合理化。
3.流体力学分析如上所述,炉膛内的流动现象对能量传输和产生影响。
对炉膛内的流体力学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了解气体流动的规律性,并为炉膛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二、优化的热力学设计炉膛的优化热力学设计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对炉膛的物理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优化可以提高炉膛的效率、降低耗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强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
以下是炉膛热力学优化设计应注意的一些方面。
1.加强流体力学设计合理的流体力学设计可以实现低阻力、低能耗、高效率的炉膛运行状态。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喷嘴、加速器等设备,以使气体流动形式和速度均达到最佳。
流体力学修改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炉膛效率。
2.考虑燃烧室的物理结构燃烧室的结构可以对其的燃烧效率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燃烧室的几何形状、容量、孔径、缝隙、压力点以及燃烧器喷嘴位置等都可以进行调整,以实现更高效的燃烧并降低热量的损失。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及特点范文可控气氛热处理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的设备,它能够以可控的气氛环境对金属进行热处理,从而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可以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分类,下面将对不同类型的可控气氛热处理炉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种是可控气氛气体保护炉。
该炉以保护性气氛对金属进行热处理,以防止其表面氧化和碳氮渗透。
常用的保护气体有氮气、氢气、干燥空气等。
可控气氛气体保护炉的特点是可以控制保护气氛的成分和流量,从而实现对金属热处理过程的精确控制。
此外,该炉还具有温度均匀性好、加热速度快、能耗低等特点,适用于对金属进行氧化、还原、碳氮渗透等热处理工艺。
第二种是可控气氛真空炉。
该炉在真空环境下对金属进行热处理,以避免金属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氮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可控气氛真空炉的特点是能够实现高温真空热处理,对材料的气体和水分含量要求较低,热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污染和氧化。
该炉具有温度均匀性好、表面光洁度高、热处理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对高温合金、粉末冶金材料等进行热处理。
第三种是可控气氛盐浴炉。
该炉是采用盐浴作为传热介质对金属进行热处理的设备。
盐浴炉的优点是传热效果好,可以实现快速均匀的加热和冷却。
同时,盐浴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化学反应环境,对于一些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可控气氛盐浴炉的特点是可以精确控制盐浴中的成分、温度和流量,以实现对金属热处理过程的精确控制。
此外,盐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对高温金属进行热处理。
第四种是可控气氛水热炉。
该炉是一种将水作为传热介质对金属进行热处理的设备。
可控气氛水热炉的特点是传热效果好,能够实现金属材料的均匀加热和冷却。
同时,水热炉还具有较好的温度均匀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对零件进行加热、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
综上所述,可控气氛热处理炉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特点可以分为可控气氛气体保护炉、可控气氛真空炉、可控气氛盐浴炉和可控气氛水热炉等不同类型。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分类及特点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种类很多,有周期式和连续式之分。
周期炉:有井式炉和密封箱式炉(又称多用炉),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可用于光亮淬火、光亮退火、渗碳、碳氮共渗等热处理。
连续炉:有推杆式、转底式及各种形式的连续式可控气氛渗碳生产线等,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可以进行光亮淬火、回火、渗碳及碳氮共渗等热处理。
2.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特点(1)炉膛密封良好炉膛密封形式主要有炉体密封和炉罐密封两类。
炉体密封,包括炉壳、炉门、电热元件引出孔、热电偶孔、风扇轴孔和推料机械伸出炉外的孔洞等处的密封。
电热元件等在可控气氛作用下,需采用抗渗碳性强的材料或加抗渗碳涂料,最好用低压供电,以免元件渗碳或炉壁积碳使元件发生短路而毁坏。
采用炉罐(金属或陶瓷罐)隔离密封,密封效果比较好,但会降低传热效果和增加炉罐材料消耗,炉子工作温度也受到限制。
还有一种密封形式兼有上述两类密封的特点,即除炉膛密封外,采用辐射管加热器,可防止炉气侵蚀元件和火焰破坏炉内气氛。
(2)炉内保持正压可控气氛炉内应保持正压,以防止炉外空气侵入引起爆炸,并且保证炉内气筑稳定。
保持炉内正压的措施是,以一定压力供入足够的可控气体,保证可控气氛充满炉膛;对全密封的炉子,在废气排出口设置水封;控制炉内压力;炉门设置装料前室及火帘装置,以隔绝空气侵入和防止炉气外溢。
(3)炉内气氛均匀可控气氛在炉内必须循环流动,使气氛和温度均匀,以保证产品质量一致。
因此,可控气氛炉大都设有风扇。
可控气氛可从加热室的侧面供入,也可从加热室上方滴入。
(4)装设安全装置可控气氛多数有毒和有爆炸的危险。
除要求正确操作外,炉上应有防爆孔,还应设安全装置。
如在管路上设单向阀、截止阀、火焰逆止阀、压力测定器以及安全报替等装置。
(5)炉内构件抗气氛侵蚀中国冶金行业网对于吸热式可控气氛,炉衬霈要采用抗渗砖砌筑。
多数可控气氛对电热元件都有侵蚀作用,破坏元件的氧化膜,发生渗碳或渗氮,缩短元件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