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程机械驾驶室的安全舒适性设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3
63CONSTRUCTION MACHINERY 2015.1专题研究SPECIAL RESEARCH大型液压挖掘机驾驶室舒适性分析与研究刘永杰,解 刚,刘文龙(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004)[摘要]通过对大型液压挖掘机驾驶室乘坐舒适性的评价和驾驶室振动特点研究,对影响驾驶室座椅和悬架的因素作简要分析及试验测试,为今后大型液压挖掘机驾驶室减震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关键词]液压挖掘机;舒适性;加速度;静刚度[中图分类号]TU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54X (2015)01-0063-03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cab comport of large hydraulic excavatorLIU Yong -jie ,XIE Gang ,LIU Wen -long大型液压挖掘机复杂恶劣的作业环境和长时间、高负荷的作业强度常常引起驾驶室的强烈振动,这种振动严重影响操作者的舒适性和机器的稳定性、可靠性。
1 驾驶室舒适性评价液压挖掘机舒适性评价是建立在分析人体所能承受的振动界限基础上的,指座椅及悬架等部件隔离、吸收、缓和、衰减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冲击和振动激励的能力,使传给驾驶员身体的振动强度处于人体可承受振动的界限之内,以及人体感受舒适的程度。
国际标准ISO 2631《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对驾驶室振动舒适性评价认为,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有4个重要的物理因素,即强度、频率、方向和承受时间。
人体内脏器官固有频率在2~10Hz 之间,不同振动对人的危害程度不同,其中频率4~8Hz 的垂直振动对人体的危害最大,而低于1Hz 或高于100Hz 的振动对人体基本无害。
基于这一研究,国际标准化组织应用1/3倍频程分析法,测试了人体承受该频域振动的能力,并制定了实用的评定方法。
在评价振动对人体影响的情况下,需要计算加权加速度或振级。
加速度是描述振动强度的基本量,在1/3倍频程分析的基础上,可按式(1)计算120221()w j j j a a Z ªº«»¬¼¦O(1)式中 a w ——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m/s 2;ωj ——第j 个1/3倍频带的加权系数;a j —— 第j (j =1,2,3,……20)个1/3倍频加速度均方根值,m/s 2。
·32·技术长廊基于人机工程理念的智能拖拉机驾驶室研究及设计□ 崔 扬太原理工大学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提升,拖拉机从手扶、小马力、中大马力发展到智能拖拉机,升级换代步伐不断加快。
在拖拉机智能化时代,不仅是操作功能实现了智能化,机手对驾驶的舒适度、行驶的安全性和外观的美观性等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分析拖拉机驾驶室设计的现状,并提出改进设计方案。
一、现有拖拉机驾驶室设计分析国内智能拖拉机尚处于市场导入期,目前推出的概念性产品主要有,雷沃重工的阿波斯、欧豹,江苏悦达的黄海金马、中国一拖的东方红。
国外品牌,如凯斯纽荷兰、约翰迪尔、爱科等都有智能拖拉机产品上市。
如果将国内外品牌相比较,我国智能拖拉机驾驶室有如下特点:在驾驶室设计标准上,对挡风玻璃没有统一要求,但是智能拖拉机一般都是大马力段位,因为体积比较大,一般都采用封闭驾驶室。
构成包括:玻璃部分(前挡玻璃、后挡玻璃、门玻璃),顶内饰部分,驾驶座椅,操控区域吗,空调系统(目前多为选装)。
现有驾驶室设计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1.对振动舒适性的理论研究不够。
拖拉机作业时机手的舒适性,受场地、天气、农时等因素影响很大,现有设计都没有充分考虑到以上拖拉机作业的自身特点。
实际上,以现有的评价体系和研究振动舒适性的方法,都不能满足拖拉机作业的舒适性要求。
因此,有必要对拖拉机振动舒适性问题从理论方面展开研究。
2.座椅舒适性在设计端存在缺失。
因为也没有检测标准,国内厂家往往为了缩短开发周期,都是盲目照搬国外标准,而且一些企业则认为,只要安全性满足检测要求就可以了,其实是忽视了座椅的舒适性问题。
3.现行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脱离国情。
我国在国际标准基础上建立了现行舒适性评价标准,最大的问题是忽视了中国人群与国外人群的体格等因素的差异。
因此,面向未来,应结合标准建立起符合中国人体尺寸的人体动态模型,研究振动对人体的交互作用、人体承受多向振动的反映以及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章小型挖掘机的驾驶室内外部总体设计2.1现代挖掘机驾驶室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要求2.1.1国产挖掘机驾驶室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外花掘机驾驶室不再是仅具有遮风挡阳的功能,而是普遍采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
与国外挖掘机驾驶宝相比,国产挖掘机的驾驶室普遍显得粗糙、简陋,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间题,主耍表现为:(1)内部布置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要。
由于监管控仪表台体积过大,妨碍了驾驶员座的调节,造成下视能力不足。
挖深沟作业时,驾驶员只好半蹲着进行操作,不仅降低了工效,而比增加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此外,一部分手柄、按钮的布置不当,也给驾驶员的操作带来许多不便;(2)密封性差。
外部的杂物、灰尘和雨水等容易进人驾驶室,影响了仪器仪表的正常上作:(3) 驾驶室的减振性能不高,驾驶室内振动较大;(4)驾室结构不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5)隔音效果不好,室内噪声高,舒适性较差;(6)制冷空调性能较差;(7)外观造形较差,表而质量不好,接合处粗糙。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最的不断提高,挖掘机驾驶牢的设计呈现出以几个趋势:①人性化。
“以人为本”,是挖掘机驾驶室设计的基本要求,建筑工程作业量大,要提高驾驶员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减少驾驶疲劳,所以对于挖掘机驾驶室的设计,无论从技术到外形,都将不断诉求更为“人性化”的设计。
②智能化。
挖掘机将伴随着先进的技术而不断更新换代,操作更简单易学、更自动化、更安全可靠。
③与先进的材抖技术相结合。
新材料与新技术为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创新余地。
④绿色、环保设计。
绿色设计思想在现代设计中不断延续,能湖。
噪音、振动、排放物都将是我们设计中必须考虑的环境因素。
2. 1 .2现代挖掘机驾驶室的总体设计要求驾驶宝是挖掘机整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美和外观关对整机的形象影响很大。
在设计驾驶室时,首先要注意造型结构设计与功能设计之间的协凋统一,在合介结构、使用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使外形给人以美观协调的感觉;同时要注意整体性要求,即驾驶室与整机的整体观念,注意整机的侧向视觉效果和立面造型的协调。
驾驶室人机分析与报告机车驾驶室是机车乘务员的作业场所,在机车驾驶室的设计中,应用人机工程学,其目的是使所设计的机车驾驶室不仅能满足机车乘务员的作业要求,而且能使机车乘务员操作方便、舒适、安全,减少体力疲劳和精神负担。
1、从人机关系方面考虑机车驾驶室的设计(1)操纵台面板的设计机车操纵台是列车运行的人机界面,是机车乃至列车设备系统的集中反映,操纵台上器件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对乘务员能否全面准确的完成驾驶智能有很大影响。
根据人机工程学,在布置控制器或显示器时,还应考虑功能性,即将功能上相关的控制器或显示器,布置在邻近位置上,对在操作程序上彼此有联系的几个控制器,按使用顺序予以合理布置,一般是由左至右或由上到下2种方法兼用排列。
幅控制系统设计还要考虑各种操作件的造型、色彩和运动方向。
操作手柄的外型一般要根据手幅的长度、手握的粗度、手掌肌肉和手柄接触位置来设计。
按钮接通/断开要有灯光色彩的显示。
按钮、旋钮和手柄三者的运动方向应符合外力的方向。
显示装置设计还要考虑选择显示器和仪表的易读性和准确性。
对于定量读数的显示,选择电子式数字显示。
对于定性读数的显示,由于它不要求具体的数字,且模拟显示更为灵敏、方便,因此选用指针式显示。
(2)座椅的设计在机车驾驶中,乘务员主要采用坐姿工作,人与机器的一个重要接口即为座椅。
座椅的设计与布置直接影响到乘务员的乘座舒适性和室内其它相关设施的布置。
合理安置座椅,改善人与座椅之间的关系,对于给乘务员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虑座椅应有良好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及足够的结构强度、刚度,并能进行适当的调节,还要符合乘务员的了望要求,根据人机工程学设计理念,对座椅进行如下设计要求: ①乘务员坐定在座椅上,在最佳视角范围内对侧窗几何中心进行了望时,其头部转动的角度不得超过60°,透过侧窗观察后视镜时,应能看见站台的发车信号。
②座椅高度可以调节,其可调范围应该满足不同身高使用者的要求,使用者的脚和腿能保持在舒适位置。
汽油大型客车的驾驶员人机工程与驾驶舒适性研究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汽油大型客车在城市道路上的运输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驾驶员的工作效率和驾驶舒适性,人机工程和驾驶舒适性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人机工程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和开发过程,旨在使工作环境适应人的需求和能力。
在汽油大型客车驾驶员人机工程的研究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汽油大型客车的驾驶员来说,他们必须在长时间驾驶中保持专注和高度警觉。
因此,座椅的设计和调整非常重要。
座椅应具备舒适性和支撑性,以减轻驾驶员长时间坐着的不适感。
此外,座椅的可调性也是关键因素,以适应不同驾驶员的身高和体型,提供最佳的坐姿和视野。
其次,仪表盘的设计和显示对驾驶员来说也非常重要。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获取到诸如车速、油量、引擎温度等重要信息,并能快速准确地理解。
因此,仪表盘的布局和显示界面应简洁、直观,并遵循人的认知原理。
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数字化仪表盘来显示这些信息,减少驾驶员的视觉负担,提高驾驶员对车辆状态的掌握能力。
第三,操纵设备的设计也是人机工程研究的重点之一。
汽油大型客车的操纵设备应该布局合理、易于操作,并符合驾驶员的生理习惯。
例如,方向盘和踏板的位置和形状应该符合驾驶员的手部和脚部运动特点,以减少驾驶操作的负担。
此外,操纵设备的力度也需要合理调整,既要确保操纵的准确性,又要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感。
除了人机工程的研究,驾驶舒适性也是汽油大型客车必须关注的问题。
驾驶舒适性不仅仅是座椅的舒适度,还包括噪声、震动和其他环境因素对驾驶员的影响。
为了提高驾驶舒适性,可以采用隔音材料来减少车内噪音,或者通过悬挂系统来减少车辆震动。
此外,空调系统的设计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可以提供舒适的温度和通风效果,减少驾驶员的不适感。
总结来说,汽油大型客车的驾驶员人机工程和驾驶舒适性研究对于提高驾驶员的工作效率和驾驶舒适感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座椅设计、仪表盘布局、操纵设备操作以及减少噪音和震动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驾驶员的工作体验和驾驶质量。
汽车吊的驾驶舱设计有何考量在建筑施工、物流运输以及各类大型工程的现场,汽车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而汽车吊的驾驶舱,作为操作人员的工作空间,其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效率、安全性以及操作人员的舒适度。
那么,汽车吊的驾驶舱设计究竟有哪些考量呢?首先,视野的开阔性是驾驶舱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
操作人员需要清晰地看到吊臂的运动、吊钩的位置以及吊运物体的状态,同时还要兼顾车身周围的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驾驶舱的窗户通常采用大面积的强化玻璃,并且在形状和位置的设计上经过精心计算。
前挡风玻璃要提供广阔的前方视野,侧窗和后窗则要减少盲区,确保操作人员在各个方向上都能有良好的观察视角。
有些高端的汽车吊驾驶舱甚至还配备了全景摄像头和监控显示屏,进一步增强了视野的完整性,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掌控工作现场的情况。
操作的便利性也是驾驶舱设计的重点。
控制手柄和按钮的布局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操作人员能够轻松、准确地进行操作,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控制手柄的形状和握感要舒适,操作力度要适中,避免长时间操作导致手部疲劳。
按钮的标识要清晰易懂,功能分区明确,常用的操作按钮要放置在易于触及的位置。
此外,为了适应不同操作人员的习惯和身材,座椅和控制台的位置通常可以进行调节,包括座椅的高度、角度、前后位置,以及控制台的倾斜度等。
驾驶舱的舒适性同样不容忽视。
由于汽车吊的作业时间可能较长,操作人员需要在驾驶舱内长时间保持专注,因此舒适的环境能够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座椅的设计要具备良好的支撑性和减震功能,能够有效减轻车身震动对操作人员身体的影响。
同时,座椅还应具备加热、通风等功能,以适应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
驾驶舱内的温度调节系统也要高效稳定,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提供适宜的温度。
此外,噪音的控制也是舒适性的重要方面,通过采用隔音材料和优化车辆结构,降低驾驶舱内的噪音水平,为操作人员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工作环境。
安全性是驾驶舱设计的核心考量。
内燃叉车的驾驶室设计和人机工程学随着物流和仓储领域的发展,内燃叉车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运输和搬运工具。
为了确保操作员的安全和舒适性,合理的驾驶室设计和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应用十分关键。
本文将对内燃叉车的驾驶室设计和人机工程学进行讨论,力图提供一个优化内燃叉车操作环境的参考。
首先,内燃叉车的驾驶室设计要注重乘坐人员的安全。
合适的安全设备和结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
首先,座椅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具备足够的腰部支持和压力分散功能,以保护驾驶员的脊椎健康。
其次,安全带必不可少,能够有效固定驾驶员在潜在事故中的位置,减少伤害的发生。
另外,驾驶室必须具备良好的可见性,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的环境和操作对象,以避免碰撞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此外,合理的驾驶室布局也是人机工程学的考虑因素之一。
驾驶室内各个控制台和按钮应当布置得合理紧凑,便于操作员的操作和视线操作转换。
常用的按钮和控制设备应根据操作频率和重要性而决定其位置和形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操作效率。
此外,可调节的仪表板和座椅高度等设计元素能够适应不同身材的驾驶员,提供个性化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减轻驾驶员的疲劳程度。
通过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减震技术,内燃叉车的驾驶室能够有效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提供更加平稳的悬挂系统和座椅设计,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
此外,良好的空调、加热和通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驾驶员能够保持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分析人机工程学以及工作时长和疲劳程度的关系,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驾驶员可能长时间工作的情况,合理安排控制设备的位置和布局,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感。
考虑到驾驶员的易用性,内燃叉车的驾驶室还应考虑到操作员对车辆的可维护性和修理的需求。
良好的人机工程学原则应确保驾驶室内可方便地接触到和维护车辆的关键部件和控制系统。
易于访问的维修点能够减少车辆维护的时间,并更好地确保车辆的运行稳定性。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长。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工程机械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工程机械的性能和效率,我们特制定本设计方案。
二、设计方案概述本设计方案针对深圳地区工程机械市场的需求,以创新、环保、高效为设计理念,旨在开发出一款具有竞争力的工程机械产品。
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 产品定位:针对深圳地区施工环境,设计一款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功能工程机械。
2. 产品特点:具有高效、环保、安全、舒适、智能等特点。
3. 技术路线: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确保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4. 市场前景:预计产品投放市场后,将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三、产品方案设计1. 产品外观设计(1)整体造型:采用简洁、大气的设计风格,线条流畅,符合现代审美。
(2)颜色搭配:以深灰色为主色调,搭配部分金色元素,彰显高端品质。
(3)标识设计:采用公司logo,简洁明了,易于识别。
2. 产品结构设计(1)底盘设计:采用高强度钢架结构,保证底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动力系统:选用高性能、低排放的柴油发动机,满足排放标准。
(3)传动系统:采用成熟的传动技术,确保动力传递高效、可靠。
(4)液压系统:采用高性能液压泵和液压阀,保证液压系统稳定运行。
(5)工作装置:根据不同工况,设计多种工作装置,如挖掘斗、破碎锤、叉车等。
3. 产品功能设计(1)高效性:采用先进的液压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2)环保性:选用低排放柴油发动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安全性: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4)舒适性:优化驾驶室设计,提高操作舒适性。
(5)智能化: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操作。
四、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1. 高性能柴油发动机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提高发动机热效率,降低排放。
2. 高强度钢架底盘采用高强度钢材,提高底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铁路工程车辆司机室铁路工程车辆司机室是铁路工程车辆上司机进行操作和驾驶的专门区域。
它在保证司机安全和舒适的同时,也要满足操作和信息交流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铁路工程车辆司机室的设计要求、功能以及现代化发展趋势。
一、设计要求1. 安全性:铁路工程车辆司机室的首要要求是保证司机的安全。
它应具备防撞击、防脱轨和抗震能力,以应对突发状况和意外情况。
此外,应设置紧急停车装置和紧急疏散通道,为紧急情况下的司机提供安全逃生的通道。
2. 舒适性:司机室应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以降低司机的疲劳程度。
这包括良好的空气质量、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及减少噪音和振动的措施。
此外,舒适的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和合适的空间布局也是提高司机室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3. 操作便利性:司机室应设计合理的仪表板,将所有操作和控制装置集中在一起,方便司机进行操作。
仪表板的布局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减少司机的操作误差和疲劳。
此外,应利用现代化技术,如触摸屏、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提高司机操作的便利性。
4. 视野和信息显示:司机室应提供良好的视野,使司机能够清晰地观察前方和周围的情况。
此外,应配备现代化的信息显示系统,通过仪表盘、监控屏幕等显示出司机所需的各种信息,包括车速、信号灯、轨道状态等。
二、功能1. 操作和驾驶功能:司机室是司机操作和驾驶的核心区域。
它应配备操纵装置,如驾驶台、控制杆、踏板等,使司机能够操作车辆进行起停、加减速、转向等动作。
同时,司机室还应提供良好的操纵手感和操作反馈,以增强司机的操作精度和控制能力。
2. 信息交流功能:司机室是司机与车辆监控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界面。
它应配备通讯设备,如对讲机、无线电台等,以实现司机与指挥中心、其他车辆或工作人员的实时通信。
同时,司机室还应提供显示设备,如显示屏、监控摄像头等,以显示车辆状态、信号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
三、现代化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铁路工程车辆司机室也在不断演进和更新。
以下是一些现代化发展的趋势:1. 自动化驾驶: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成熟,铁路工程车辆司机室将朝着自动化驾驶的方向发展。
车辆驾驶室舒适度分析作者:吴艳新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13期吴艳新(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震动幅度的大小及所能屏蔽噪音的多少是衡量车辆驾驶室舒适度的重要标志。
驾驶室的震动是由于车辆底盘震动所造成的,增加车轮宽度及增加减震器是防震的好方法。
受噪声源及外界环境的影响,驾驶室噪音的分贝已达到80HZ,放海绵和涂阻尼材料可有效降低噪音。
除此之外,在驾驶室放置舒适的座椅,通新鲜的空气及合适的温度、湿度,以此来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关键词:车辆驾驶室舒适发展中图分类号:U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246-01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小康社会的顺利实行,人们的生活水平前所未有的得到了提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仅仅是温饱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人们已经大步走向更高的层次,那就是享受。
新21世纪的到来,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使舒适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
在这个车水马龙的时代,汽车早已是人不离不弃的好伙伴了。
与此同时,车辆驾驶室的舒适度就是一项不得不做好的工作了。
1 对车辆驾驶室情况的分析1.1 车辆驾驶室的环境驾驶室的气温、湿度、气压与外界的都有很大的差别,这些都会对驾驶员在驾驶时有很大的影响。
拿挖掘机来说,挖掘机平时都在高山深沟当中工作,其地势非常险要,一不小心就会有车毁人亡的惨状。
例如在普通座椅上呆得久了,就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或者呆在密封的驾驶室中,得不到新鲜的空气补充,导致大脑缺氧,出现休克现象。
假如这些在驾驶时发生那是很危险的。
这时候使驾驶员拥有好的驾驶环境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1.2 车辆对驾驶室的影响震动对驾驶员的伤害是很大的。
当驾驶员在工作的时候,车辆的震动会使得驾驶员感到疲惫。
有研究表明,长期的颠簸对人的身体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对心脏。
除了这些,长期的震动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受损,大脑反应变慢,有时会出现间接性的休克,经常出现的现象是眩晕、呕吐、精神不振等等。
11年卡特306驾驶室功能详解【原创版4篇】目录(篇1)1.卡特 306 驾驶室简介2.驾驶室舒适性3.驾驶室安全性4.驾驶室的可靠性和耐用性5.驾驶室的操作便利性6.驾驶室的维护和保养正文(篇1)卡特 306 驾驶室是卡特彼勒公司生产的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自2011 年以来,一直是该公司的畅销产品。
本文将对卡特 306 驾驶室的功能进行详解,以便读者对该驾驶室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卡特 306 驾驶室的简介。
该驾驶室采用人性化设计,操作空间宽敞,视野开阔,可有效提高驾驶员的工作效率。
驾驶室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制造,不仅耐用,而且抗震性能好,可有效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其次,卡特 306 驾驶室的舒适性也是其一大特点。
驾驶室内部配备有舒适的座椅,可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此外,驾驶室还配备有冷暖空调,可根据驾驶员的需求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度。
再来看看卡特 306 驾驶室的安全性。
驾驶室采用全钢骨架结构,可有效抵御外部冲击。
驾驶室内还配备有安全带和防滚架等安全设备,可在紧急情况下保护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卡特 306 驾驶室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也是其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
驾驶室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制造,可有效抵抗各种恶劣环境的影响,保证驾驶室的长期稳定运行。
在操作便利性方面,卡特 306 驾驶室也表现优秀。
驾驶室的操控系统设计简洁,操作方便,即使是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此外,驾驶室还配备有各种辅助设备,如导航仪、倒车雷达等,可大大提高驾驶员的操作便利性。
最后,我们来谈谈卡特 306 驾驶室的维护和保养。
驾驶室的维护和保养十分简便,只需定期进行清洁和检查即可。
卡特彼勒公司还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包括驾驶室的维修和更换,可有效保障驾驶员的权益。
总的来说,卡特 306 驾驶室凭借其优秀的性能,舒适的环境和完善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目录(篇2)1.卡特 306 驾驶室简介2.驾驶室舒适性3.驾驶室安全性4.驾驶室功能特点5.驾驶室操作便捷性6.驾驶室维护保养7.结论正文(篇2)卡特 306 驾驶室是卡特彼勒公司推出的一款高品质驾驶室,自 2011 年以来,一直以其出色的性能和舒适的驾驶环境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
文章标题:深度探讨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工业车辆驾驶室设计在当今工业领域,工业车辆的驾驶室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设计理念可以帮助优化驾驶室的布局,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疲劳,甚至提升安全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度探讨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工业车辆驾驶室设计研究。
一、人机工程学基础理论介绍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关于人与机器交互的学科,它研究人类的生理、心理特征与机器、系统的适配性,以创造高效、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在工业车辆驾驶室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以确保驾驶员在工作中能够得到最佳的支持和保护。
二、工业车辆驾驶室设计的需求分析在工业车辆的应用场景中,驾驶员面临着各种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驾驶室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工作环境的特点,为驾驶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空间。
在此基础上,人机工程学的理念可以帮助设计师充分理解驾驶员的行为特征、动作习惯和体力消耗,以优化驾驶座椅、操纵装置、仪表盘等设计,从而实现最佳的人机适配性。
三、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工业车辆驾驶室设计实践借助人机工程学的理念,许多企业已经在工业车辆驾驶室设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准确的人体测量数据和工作姿势分析,一些公司成功地设计出了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座椅和座椅调节系统;通过对驾驶员视觉需求和习惯的深入了解,一些企业改善了车辆的仪表布局和显示效果,使其更加符合人类视觉感知的特点。
四、工业车辆驾驶室设计的未来趋势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工业车辆驾驶室的设计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工业车辆驾驶室设计将更加注重数字化、智能化,通过智能人机交互界面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车辆驾驶过程中更加智能、便捷的操作和监控。
总结回顾通过对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工业车辆驾驶室设计的全面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机工程学的理念是工业车辆驾驶室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驾驶员的需求,从而实现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特点的设计;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人机工程学在工业车辆驾驶室设计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工业车辆的安全性、工作效率和舒适性带来新的突破。
车辆驾驶舒适性探讨驾驶舒适性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舒适程度和便利程度。
它涉及到车辆的悬挂系统、座椅设计、空调系统、噪音控制、车辆操作性等方面。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对于车辆驾驶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将对车辆驾驶舒适性的重要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善车辆驾驶舒适性的建议。
一、悬挂系统悬挂系统是车辆驾驶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优良的悬挂系统可以有效地隔离驾驶员和乘客感受到的路面颠簸和震动。
在悬挂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路况和驾驶情况。
对于城市驾驶来说,应该着重考虑对小颠簸的过滤,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
而对于高速公路驾驶来说,悬挂系统则需要在提供足够的稳定性的同时,保持较高的舒适性。
二、座椅设计座椅设计是影响车辆驾驶舒适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座椅的舒适性对于驾驶员的集中精力和长时间驾驶的持久力至关重要。
一个合适的座椅应该具备良好的支撑性和舒适性。
它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
此外,座椅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可调性,以适应不同驾驶员的身体尺寸和驾驶习惯。
三、空调系统在车辆驾驶过程中,舒适的温度和空气质量同样重要。
一个高效的空调系统可以提供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清新的空气。
室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从而降低驾驶安全性。
而空气污染和异味也会对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车辆的空调系统应该具备快速调节温度的能力,同时过滤和净化室内空气。
四、噪音控制噪音是影响车辆驾驶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速行驶中的发动机噪音、风噪音和路噪音都会对驾驶员的疲劳程度和注意力产生影响。
好的噪音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水平,提升驾驶舒适性。
为了实现噪音控制,车辆制造商可以在车辆设计中采用隔音材料,通过改进发动机和轮胎设计来减少噪音的产生。
五、车辆操作性车辆操作性也是影响车辆驾驶舒适性的因素之一。
一个方便易用的控制系统可以减少驾驶员的疲劳感和分散注意力。
轮式拖拉机驾驶室人机工程研究与设计摘要:轮式拖拉机驾驶室人机工程学视角的造型设计与研究,有利于提高拖拉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效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为同类农机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
本文基于拖拉机人机工程学理论,根据拖拉机驾驶室的基本结构,从拖拉机驾驶员的操作行为出发,构建驾驶员任务模型,从用户的角度总结并提出驾驶室设计的切入点。
从整体驾驶室尺寸和视野分析的角度规划了拖拉机驾驶室空间尺寸,完成了轮式拖拉机驾驶室的造型设计,为后面的拖拉机驾驶室设计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轮式拖拉机;驾驶室;人机工程;研究一、轮式拖拉机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诉求轮式拖拉机是一种工作环境恶劣、控制系统复杂的重型机械。
其人机工程学系统中每个元素的设计都关系到机械的正常高效运行和驾驶员的安全舒适控制。
因此,在轮式拖拉机的工业设计中,对人性化概念的诉求尤为突出。
轮式拖拉机人机界面可分为控制系统人机界面、直接作用人机界面和间接作用人机界面三种。
1.1控制系统人机界面这种人机界面的特点是机器通过显示器(主要是视觉和听觉显示)向人传递拖拉机工作状态的信息,人通过控制装置向机器传达控制指令。
机器,使机器按人规定的状态运行。
在轮式拖拉机驾驶室中,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主要包括车速表、水温表、电压表、油压表、里程表等各种仪表,以及一些音响设备和状态指示灯。
对于有经验的司机,可以通过机器在运行过程中零件之间的摩擦声来判断机器相应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的不良情况。
1.2直接动作人机界面如座椅、把手、方向盘和各种按钮。
这种人机界面的特点是“人”与“机”直接交互。
它对相应的“机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适合人体的大小和操作能力,使人在使用过程中能发挥适当的力量,感觉舒适,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1.3间接人机界面如光照、振动、噪音、小环境、气候和生命维持条件。
这种人机界面的特点是“机器”的输出通过对环境的影响间接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驾驶者的舒适、健康和生命安全。
卡车驾驶室舒适性设计的分析与研究1 卡车驾驶室舒适性的重要性对于卡车驾驶室舒适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主要包括卡车乘坐舒适性、卡车内部装饰、驾驶室隔音效果、驾驶室封闭性等内容。
为保障卡车驾驶室整体舒适性,需结合这些内容,综合展开调整。
借助综合设计,可完成对这些影响卡车驾驶室舒适性因素的控制,提升卡车驾驶室舒适性。
2 卡车驾驶室舒适性设计2.1 乘坐舒适性设计驾驶室乘坐舒适性主要由车辆共振与座椅影响,其中对于卡车驾驶室座椅的选择。
卡车运行中,可受到路面因素与发动机因素等所造成的激励,可造成卡车出现振动与冲击,而这部分则会导致车辆驾驶舒适性降低。
针对振动部分,具体的驾驶室设计中,可结合有限元分析,建立刚柔耦合模型、整车模型等。
选择“人体-座椅”系统,例如:某卡车的乘坐调整中,将垂直方向最敏感的频率控制在4~8Hz,系统固有频率控制在3Hz,并规避与车身固有频率的重合。
且其将座椅水平轴向频率3Hz。
另外,选取适宜的阻尼比,达到缓解卡车驾驶室舒适性的目的。
2.2 驾驶室内部人机交互设计卡车驾驶室的人机交互系统(HMI系统),是影响卡车驾驶室舒适的关键部分,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HMI系统的功能更为突出,其需要具备:安全、便利、娱乐、社交等内容。
其中安全部分主要承担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结合上述设计需求,卡车驾驶室的HMI系统设计过程中,可将其分为七大模块展开设计,具体的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
故此,具体HIM系统设计时,可以根据上述7个模块展开设计,其中传感器模块部分主要完成对驾驶员驾驶状态的监控,如实现对疲劳驾驶的检测,这类传感器的具体位置为方向盘处,便于完成对驾驶员的监控。
此外,传感器还可完成对前方路面的扫描,并完成对路况分析。
信息通信与信息安全,主要是用于完成远程通信,用于驾驶员娱乐,便利驾驶员驾驶。
整车集成结合多重属性平衡解决方案,可完成对环保传动系统概念,且增加卡车驾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和驾驶性。
对于高精度地图与定位系统,主要是借助GPS技术,顺利完成车辆的定位,实现导航和定位,便利行车与安全。
提升叉车作业舒适性能的设计要素叉车作为重要的物流设备,在现代仓储物流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长时间的叉车作业会给操作员带来不适甚至健康隐患。
因此,在叉车的设计方面需要注重提高叉车作业的舒适性能。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提升叉车作业舒适性能的设计要素。
一、座舱设计叉车操作员长时间处于叉车座舱中,座舱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操作员的工作舒适度。
座舱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使操作员能够自由伸展身体;座椅应该有舒适的靠背和坐垫,以减轻操作员的疲劳感;座舱内应该有良好的空气循环系统,以确保操作员在良好的空气环境中工作。
二、噪声控制叉车作业噪声是叉车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长时间接触高噪声环境容易引发操作员的听力损伤和心理疲劳。
因此,在叉车的设计中需要注重噪声控制。
可以在叉车的发动机和液压泵方面加入噪声减震装置,从而降低噪声产生的强度。
三、振动控制与噪声类似,叉车的操作过程中同样会产生振动。
振动不仅能够轻易地传递到操作员的身体上,引发身体不适,还可能对叉车本身造成损坏。
因此,叉车设计中需要注重振动控制。
可以在车轮和车架上加装减震器,以防止振动传递。
四、安全措施一个叉车作业时的安全性对操作员的心理舒适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叉车本身的结构和安全保护装置是保障操作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叉车时,需要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如加装防护栏杆、雨刷器、后视镜等保证操作员在复杂的环境下能够更好地观察视野,确保操作的安全。
五、人机交互界面叉车上的人机交互界面是操作者和叉车之间的接口。
操作界面的人性化设计能够帮助操作者更快速地掌握操作方法,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对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要素包括简化操作动作、清晰的显示屏、易见的反馈提示等。
综上所述,提高叉车作业的舒适性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叉车的设计应该着重考虑座舱设计、噪声控制、振动控制、安全措施、人机交互界面等要素,以便更好地降低操作人员的身体负荷和心理负担。
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叉车成为更加高效、安全、舒适的物流装备。
工程装载机设计方案一、引言工程装载机是一种用于装载、运输和卸载材料的大型机械设备,通常用于土方工程和建筑工地。
它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工程任务,并在施工现场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人力成本。
本文将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设计一款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工程装载机。
二、设计要求1. 性能稳定:工程装载机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复杂的工程环境和恶劣的工作条件。
2. 高效节能:工程装载机需要具有高效的装载和卸载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节能减排的特性,以降低使用成本。
3. 操作舒适:工程装载机需要具有人性化的设计,使操作员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感到舒适和安全。
4. 安全保障:工程装载机需要具备各种安全保障装置,确保在工作中能够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环保节能:工程装载机需要具有低排放和低噪音的特性,以保护环境和降低工作噪音。
三、设计方案1. 性能稳定为了保证工程装载机的性能稳定,我们将采用4轮驱动结构,提高整机的牵引力和稳定性,同时还将采用液压传动系统,实现转向灵活和操作稳定。
另外,我们还将采用优质的钢材和焊接工艺,提高整机的抗压性和使用寿命。
2. 高效节能为了提高工程装载机的装载和卸载能力,我们将采用高效的液压排量泵和多功能液压阀,实现快速升降和装载操作。
另外,我们还将采用节能的动力系统和高效的传动结构,降低整机的燃油消耗和运行成本。
3. 操作舒适为了提高工程装载机的操作舒适性,我们将采用宽敞的驾驶室设计和人性化的操作台布局,确保操作员的工作舒适和安全。
另外,我们还将配备空调、声音系统和座椅调节装置,提高整机的乘坐舒适性。
4. 安全保障为了保障工程装载机的安全,我们将配备倒车影像和行车记录仪,确保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有清晰的了解。
另外,我们还将配备紧急停车装置和紧急喇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停车和报警。
5. 环保节能为了保护环境和降低噪音,我们将减少整机的排放量和噪音,采用低排放的发动机和高效的消音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工程机械驾驶室的安全舒适性设计分析
作者:胡浩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17期
摘 要 工程机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工程机械驾驶室。由于工程机械多在野外的艰苦
环境中施工,所以经常发生事故,不仅危害着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
发展经济建设,因此要对工程机械驾驶室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本文对工程机械驾驶室的安全舒
适性设计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工程机械驾驶室的安全性设计与舒适性设计,旨在提高工程
机械驾驶室的设计水平,促进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工程机械;驾驶室;安全舒适性;设计
1 工程机械驾驶室设计分析
1.1 驾驶室骨架设计
工程机械驾驶室大多数都含有骨架,工程机械驾驶室内的安全骨架是一个连续完整的空间
钢架,这个空间钢架主要由一定强度与刚度的杆件构成。工程机械驾驶室安全骨架保护结构主
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中一个部分是落物保护结构,这个结构主要是保护操作人员不受不明落
物的伤害,落物保护结构的设计形式主要是“H”字形或者是井字形。另外一部分就是翻车保护
结构,这个结构的主要功能就是在车辆翻车时为司机提供安全保障,防止司机受到挤压,这个
结构的设计关键就是钢架机构件的设计[1]。
1.2 工程机械驾驶室座椅设计
工程机械驾驶室内的直接支承装置就是座椅,同时座椅也是工程机械驾驶室内实现人机交
互的核心部件。科学的合理座椅设计能够为司机提供安全舒适的驾驶环境。工程机械驾驶室座
椅形式十分多样,有:固定式座椅、调节式座椅以及旋转式座椅,每种座椅的性能都不一样,
所以在设计工程机械驾驶室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座椅的类型。
1.3 工程机械驾驶室部件设计
工程机械驾驶室的部件十分多样,主要分为控制部件和显示部件。工程机械驾驶室的控制
部件控制方式不同,根据不同的控制方式将控制器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手控制器,手控制器
主要包括转向盘、控制杆以及各种按键、扳钮等。脚控制器主要包括脚蹬、踏钮等。这些控制
器都直接影响这工程机械驾驶室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适应人的手或脚
的实际操作。工程机械驾驶室显示部件的任务和作用主要是为了监测整车的工作状态,显示部
件主要包括各种仪表和各种指示灯,这些仪表与指示灯构建了一个机器与操作者信息沟通的平
台。在设计这些仪表和指示灯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仪表盘要设置在人了视距范围之内,
其次仪表盘的大小与颜色搭配要便于操作者识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工程机械驾驶室的安全舒适性设计
2.1 工程机械驾驶室座椅的安全舒适性设计
工程机械驾驶室内十分关键的部件就是座椅,座椅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驾驶员操作的舒适
性。在工程机械驾驶室座椅的安全舒适性设计中,包括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与动态舒适性设
计。在座椅静态舒适性设计中主要关注座椅表面尺寸的设计和座椅的质感设计,在座椅动态性
设计中主要关注工程机械驾驶室系统的几何位置关系[2]。在座椅设计中主要考虑驾驶室中座
椅位置的确定,在座椅设计中确定驾驶室座椅位置时主要以人体的H点为准(如下图1所
示)。
2.2 工程机械驾驶室控制部件的安全舒适性设计
工程机械的运行离不开控制部件,控制部件直接影响着工程机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所以
控制部件的设计十分重要。在设计控制部件时要多整车的行动动作进行设计,在设计时首先是
控制部件的布局设计,要保证所有的控制部件都在人操作的范围之内,同时要科学的控制各个
部件之间的距离。最重要的控制部件的设计要人性化,控制部件的形状应该与手的生理特点相
符合,结合人手的尺度设计手把的尺寸,同时还要测试手接触控制部件的舒适度,以此保证控
制部件的舒适性[3]。
2.3 工程机械驾驶室显示部件的设计
工程机械驾驶室显示部件主要是对工程机械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其中仪表的设计最为重
要。在设计工程机械驾驶室的仪表布置时,首先要保证仪表布置处于最优的视野区域,这样才
能为操作者的观察与操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要保证仪表布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样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仪表的误读率。最后要根据人眼视觉特征布置仪表位置,根据相关资料
可知,人眼对横向运动的事物识别更轻易,所以仪表布置应该横向排列。按照以上原则进行仪
表布置就能保证仪表排列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工程机械驾驶室显示部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机械多在野外的艰苦环境中施工,由于条件艰苦在实际的施工中经常发生
事故,不仅危害着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而在工程机
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工程机械驾驶室,所以要对工程机械驾驶室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本
文对工程机械驾驶室的安全舒适性设计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工程机械驾驶室设计,然后重
点研究了工程机械驾驶室的安全性设计与舒适性设计,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提高工程机械
驾驶室的设计水平,促进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孙小娟,张建润.工程机械驾驶室舒适性设计中的低频隔振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
2012,28(21):44-52.
[2] 王一甲,王余锐,金立生.基于人机工程的驾驶室舒适性设计与仿真研究[J].农机化研
究,2016,(12):247-253.
[3] 董萌,徐存霞,王志伟.享受舒适(五)工程机械舒适性设计之操控环境舒适化[J].工程
机械与维修,2014,(6):38-40,42,44-45.
[4] 张瑞,樊新宇,冯贤平,杨小朋.现代工程机械驾驶室中的人性化设计[J].建筑机械,
2013,09: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