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模拟试题含解析(1)
- 格式:doc
- 大小:661.50 KB
- 文档页数:6
高考物理机械运动及其描述模拟试题含解析(1)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机械运动及其描述
1.用运动传感器可以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如图所示,这个系统有一个不动的小盒子B.工作时,小盒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B将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处理该信息,可得到被测物体的速度.若B盒每间隔1.5秒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而每隔1.3秒接收到一个超声波脉冲
(1)试判断汽车远离小盒B,还是靠近小盒B?
(2)试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1)汽车靠近小盒B,(2) 22.7m/s
【解析】
(1)根据题意得:B盒每间隔1.5秒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而每隔1.3秒接收到一个超声波脉冲,1.51.3ss,时间变短,由s=vt知,s变小,故汽车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是靠近小盒B盒
(2)设第一次超声波发射至返回时间t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t1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t1的时间;汽车距测速仪:11tsv声
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t2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t2的时间;汽车距测速仪:22tsv声
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21sss
汽车行驶了s共用了时间12tttt
则有12t=1.5st,22tt=1.3s
汽车的速度 22.7/svmst
2.我校足球运动员李同学在做足球训练时,将一个以6m/s迎面飞来的质量为0.4kg的足球,以8m/s的速度踢出,求:
(1)若踢球的时间为0.2s,则李同学发球时足球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足球被提出后沿草地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1.6/ms,足球在草地上运动的时间和位移的大小.
【答案】(1)270/ms,方向为球踢出去的方向(2)8s 51.2m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加速度公式208670/0.2vvamst,方向为球踢出去的方向 (2)足球运动的时间881vtssa,
运动的位移22111.6851.222satm
考点:考查了平均速度,加速度的计算
【名师点睛】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足球的平均加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足球在草地上运动的时间,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足球的位移.
3.计算下列物体的加速度:(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运动,紧急刹车后经2s停下来.
(2)高速列车过桥后沿平直铁路匀加速行驶,经100s 速度从36km/h增大到180km/h.
(3)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m/s的速度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8m/s的速度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0.1s.
【答案】(1)(2)(3)
【解析】
【分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结合初末速度和时间求出加速度;
【详解】
(1)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汽车的加速度为:;
(2)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列车的加速度为:;
(3)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的加速度为:。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注意的矢量性。
4.如图所示,一质点自A点出发,沿半径为20rcm的圆周逆时针运动2s,运动34圆周到达B点,求这段运动过程中:
1质点的路程和位移;
2质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答案】(1)0.94m 0.28,位移方向从A点指向B点 (2)0.14m/s
【解析】
【分析】
(1) 位移为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矢量,路程为物体走过的轨迹长度,为标量,据此可正确解答;
(2) 根据平均速率的定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详解】
(1) 质点的路程为质点绕34圆周的轨迹长度,为32300.944xrcmm;
质点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222020.28srrcmm
位移方向从A点指向B点;
(2) 平均速度:21020.14xrcmmvsstt.
【点睛】
对于位移、路程、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等基础概念,要深刻理解其定义,注意从标量和矢量的角度进行区分.
5.计算物体在下列时间段内的加速度:
(1)以60m/s的速度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刹车,经12s停下
(2)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0s速度达72km/h.
【答案】(1)-5 m/s2(2)2 m/s2
【解析】
(1)汽车刹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知:22010060m/s5m/s12vat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2)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72km/h10m/sv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知:2202100m/s2m/s10vvat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0vvat,并能灵活运用.
6.一辆汽车沿直线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多少km/h? 【答案】90km/h
【解析】
设全程为s,前路程的速度为v1
前路程所用时间为
后路程所用时间为
全程平均速度,t=t1+t2
解得:v1=90km/h.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需要清楚的是: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等于速度的平均.
7.一客车正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运行时,发现前面180m处有一货车正以6m/s速度匀速同向行驶,客车立即合上制动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需经40s才能停止,求:
(1)客车刹车加速度大小。(2)问是否发生碰车事故?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答案】(1)
(2)客车在该段时间内位移:, 货车在该段时间内位移:
因为,一定能发生碰车事故.
【解析】
【详解】
(1)客车匀减速的加速度a===-,即客车刹车加速度大小
(2)客车减速至6m/s用的时间由v=v0+at得:t=s=28s
客车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x1=t=28m=364m
货车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x2=v货t=628m=168m
由于x1=364mx2+180m=348m,所以一定能发生碰车事故。
8.如图所示,M99是一款性能先进的大口径半自动狙击步枪.步枪枪管中的子弹从初速度为0开始,经过0.002 s的时间离开枪管被射出.已知子弹在枪管内的平均速度是600
m/s,射出枪口瞬间的速度是1 200 m/s,射出过程中枪没有移动.求:
(1)枪管的长度; (2)子弹在射出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答案】(1)1.2m (2)6×105m/s2,方向与子弹的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
(1)枪管的长度
(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
方向与子弹的速度方向相同.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枪管的长度为1.2 m;(2)子弹在射出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 ,方向与子弹的速度方向相同.
9.甲骑车以10千米每小时由西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乙也骑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另一地点从北向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在上午九点整恰好通过交叉路口O点后继续前行,此时乙距离O点还有半小时的路程,问在甲、乙的运动过程中什么时刻相距最近且最近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答案】上午九点十五分甲、乙相距最近,最近距离为522km.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题意知,当甲经过O点时,乙离O点还有半个小时的路程即5千米远,此后,他们之间的距离将继续减小,过了某个时刻后又增大;以甲过O点时刻为计时起点,则经过时间t有x= 10t(km)及y=5- 10t( km);根据勾股定理可知,甲和乙之间的距离s =22xy;代入后可得222(10)(510)5841stttt,则当4115min284th时s最小,(即此时为上午九点十五分),距离的最小值为min52km2s.
10.一质点向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前13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1,位移的后23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2,则
(1)通过这前后两段所用时间之比为多少?
(2)整段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1)212vv (2)121232vvvv
【解析】
【详解】 (1)前一段时间为t1=113xv,后一段时间为t2=223xv,
所以两段所用时间之比为212vv
(2)整段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2vtxt,联立得121232vvvvv.
11.小球从5m高处落下,被水平地面弹回,在离地面2m高处被人接住,则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是多少?路程呢?
【答案】3m;7m
【解析】
【详解】
小球从5m高处落下,被水平地面弹回,在离地面2m高处被人接住,则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是
x=5m-2m=3m
路程是
s=5m+2m=7m
12.如图所示为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的情景,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答案】A车向西运动;B车向西运动;C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但速度比A、B的速度都小
【解析】
由B车上的乘客看到站台向东运动,可判断B车向西运动;由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说明A车也向西运动且速度大于B车速度;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则C车有三种运动情况,C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但速度比A、B的速度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