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3
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流域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河流资源的国家,有许多主要河流贯穿全国各个地区。
这些河流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流域情况。
一、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流经西南、中部和东部的11个省市区,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包括了长江及其支流的流域,总面积达到了183.5万平方公里。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农业条件。
二、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的总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虽然它经常发生洪水灾害,但也为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养分,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三、珠江流域珠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它起源于广东省,流经广东、广西、湖南等地,最终注入南海。
珠江流域总面积约为45万平方公里。
珠江流域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不仅为广东地区的农业和工业提供了支持,也是中国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
四、长白山-松花江流域长白山-松花江流域是中国东北重要的河流流域,主要由长白山、松花江和鸭绿江组成。
长白山是中国最著名的火山山脉之一,流经吉林、黑龙江等地,最终注入东海。
长白山-松花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和旅游景区。
五、辽河流域辽河流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第一条被开发的人工运河。
辽河发源于内蒙古与蒙古国交界处,流经内蒙古、辽宁等地,最终注入渤海。
辽河流域总面积约为22.1万平方公里。
辽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和能源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东北工业基地。
六、淮河流域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水运干线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淮河发源于安徽省北部,流经安徽、江苏等地,最终注入淮海。
中国主要河流的流域划分中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其主要河流流域划分如下:一、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亚洲第一大河,全长约6300公里。
长江流域涵盖了中国的11个省份和2个直辖市,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长江流域的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武汉等。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工业用水。
二、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约5500公里。
黄河流域涵盖了中国的9个省份,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黄河流域的主要城市有兰州、郑州、济南等。
黄河流域的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但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河流泥沙淤积严重,也面临着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挑战。
三、珠江流域:珠江是中国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约2214公里。
珠江流域涵盖了中国的4个省份和2个特别行政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珠江流域的主要城市有广州、深圳、香港等。
珠江流域的工商业发达,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门户。
四、长白山流域:长白山是中国东北部的一座重要山脉,其流域涵盖了吉林、辽宁两个省份。
长白山流域的主要河流有松花江、辉南江等。
长白山流域的地势较高,气候寒冷,是中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保护区。
五、黑龙江流域:黑龙江是中国东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约4444公里。
黑龙江流域涵盖了中国的3个省份,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黑龙江流域的主要城市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等。
黑龙江流域的农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区域之一。
六、辽河流域:辽河是中国东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约1392公里。
辽河流域涵盖了中国的4个省份,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辽河流域的主要城市有沈阳、大连等。
辽河流域的农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域之一。
七、海河流域:海河是中国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约694公里。
海河流域涵盖了中国的4个省份和1个直辖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珠江三角洲
条目编号
8.4珠江三角洲
范围
珠江三角洲
河名
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代码
珠江三角洲
水系
珠江三角洲
发源地
广东省西、北思贤滘,东江石龙珠江三角洲
入河(湖、海)口
广东省八大口门珠江三角洲
河长(km)
珠江三角洲
流域面积(km2)
2680珠江三角洲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亿m3)__详细矢量数据请加QQ1397383786 281珠江三角洲
行经地区__详细数据请访问
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佛山市、中山市、江门市、深圳市、珠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珠江三角洲
备注
珠江三角洲
卷名
珠江卷珠江三角洲。
我国一二三级流域的划分我国一二三级流域划分一、引言流域是指地表水在地球表面上的集水区域,是水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我国流域众多,根据其规模和重要性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一二三级流域。
本文将依次介绍我国一二三级流域的划分情况。
二、一级流域一级流域是指我国面积较大、水量丰富、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流域。
我国的一级流域主要包括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
1.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位于我国中部,是我国最长、最大的河流流域,总面积约为18.9万平方公里。
长江流域地势起伏较大,从青藏高原开始,经过川藏高原、川西高原、川东丘陵和江南平原,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对我国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黄河流域黄河流域位于我国北部,总面积约为75.5万平方公里。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流域地势较为平坦,有着丰富的农田和水资源。
然而,由于黄河上游水量较大、冲淤变化频繁,黄河流域也面临着洪水、泥沙淤积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3. 珠江流域珠江流域位于我国南部,总面积约为42.7万平方公里。
珠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广西,流经广东、澳门和香港等地,最终注入南海。
珠江流域地势起伏较大,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对当地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二级流域二级流域是指我国面积较小、水量适中、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影响的流域。
我国的二级流域有很多,这里仅以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例进行介绍。
1. 松花江流域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总面积约为10.4万平方公里。
松花江发源于中国境内,流经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份,最终注入东海。
松花江流域地势较为平缓,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农田,对东北地区的农业和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 辽河流域辽河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平原,总面积约为35.7万平方公里。
辽河发源于中国境内,流经内蒙古、辽宁和河北等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中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中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我国汛期最长的是珠江,那么大家对珠江了解吗,对汛期有认识吗?店铺为你解答。
汛期: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
"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释义: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著上涨时期。
[1]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著上涨。
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
中国北方,冬春季节河中水流受冰凌阻碍而引起的明显涨水现象称为凌汛。
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
人们习惯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期称为伏汛。
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差异,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迟早不一。
据降雨、洪水发生规律和气象成因分析,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
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
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
我国汛期主要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
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
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
每年五至九月份,江淮流域降雨明显比其它月份多,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汛期。
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时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
珠江:珠江,又名粤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
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岛(石)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
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简要稿)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二〇一三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流域概况 (1)1.1 自然概况 (1)1.2经济社会概况 (3)第二章流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4)2.1 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4)2.2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6)2.3 流域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7)第三章总体规划 (9)3.1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9)3.2 规划范围与任务 (9)3.3 规划目标 (10)3.4 规划控制指标 (10)3.5 规划总体布局 (11)第四章防洪减灾规划 (14)第五章水资源供给与保障规划 (19)5.1 水资源评价 (19)5.2 水资源配置 (19)5.3 供水规划 (21)5.4 灌溉规划 (23)第六章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规划 (24)6.1 地表水资源保护规划 (24)6.2 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 (25)6.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26)6.4 水土保持规划 (28)第七章水力发电与航运规划 (29)7.1 水力发电规划 (29)7.2 航运规划 (32)第八章流域综合管理规划 (34)8.1 流域管理体制与机制 (34)8.2 流域水行政事务管理 (34)8.3 管理能力建设 (37)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39)9.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目标 (39)9.2 规划方案分析 (39)9.3 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0)9.4 环境保护措施 (42)9.5 评价结论与建议 (43)第十章规划实施 (45)10.1 近期实施安排 (45)10.2 保障措施 (48)10.3 规划效益分析 (48)10.4 今后工作意见 (48)第一章流域概况1.1 自然概况珠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西江、北江、东江汇入珠江三角洲后,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入注南海,形成“三江汇流,八口出海”的水系特点。
珠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珠江概况:珠江横贯我国华南大地,是我国七大江河至于。
珠江流域片主要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澜沧江以及东国际河流、粤桂沿海诸河以及海南省,区域总面积65.4万平方公里,设计的行政区域有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海南、福建8省(自治区)。
珠江流域是珠江片最大的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水系组成,经八大口门注入南海,素有“三江会流、八口入海”的特征,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站整个珠江片的69.3%。
珠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30亿立方米,仅此于长江居全国第二,珠江也是目前我国水质最好的江河之一,其主要干流税制常年保持在Ⅱ--Ⅲ类。
其中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全长2214公里。
发源于云南曲靖市境内的马雄山,一次经过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在广西梧州于桂江汇合后称西江。
珠江水系主要特征:珠江流域内多为山地和丘陵,站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
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是平均海拔为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在云贵高原以东是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两广丘陵,广西以及云贵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以云南的石林和贵州的山水地貌特征最为典型,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
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珠江流域的中部,属于湿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多雨。
四季的特点是:春季阴雨连绵,雨季特多;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冬季很少严寒,雨量稀少。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4~22度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2200毫米。
珠江含沙量少,是我国各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小的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26~0.334公斤每立方米。
珠江现状:珠江广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和黄埔水道,整个河段水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
近些年,广州市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业废水排放实行了“一控双达标”,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减少7727.85万吨;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势,由于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目前处理率只达到约26%。
解读“珠江”在中国的各⼤江河中,珠江是⼀条⽐较特别的河流,甚⾄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不是⼀条江,⽽是三条独⽴的江,最后在珠江三⾓洲共同构成了⼀个⽔⽹,其中虽然互有沟通,但基本主流单独⼊海,这也形成了珠江有别于其他河流⼀条⼊海河道的基本规律,⽽分别有⼋个⼝门注⼊南海。
“珠江⽔系”中的四江⼀河简单:⼀、西江“珠江”⽔系中西江流量最⼤,流程最长,它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东麓(也是学术上珠江的源头),⼲流流经滇、黔、桂、粤4个省(区),⾄⼴东省磨⼑门企⼈⽯注⼊南海,全长2214公⾥,,思贤滘以上集⽔⾯积约353120平⽅公⾥。
在⼴西象州县⽯龙三江⼝以上为上游,三江⼝⾄梧州市为中游,梧州⾄⼴东省三⽔县思贤滘为下游,思贤滘⾄磨⼑门企⼈⽯为河⼝段。
西江主流经磨⼑门⼊海,其余⽔流经崖门,鸡啼门,虎跳门,横门,洪奇门,蕉门⼊海,是⼀条独⽴的⼤江。
西江⾼要⽔⽂站年平均径流量2240亿,占“珠江”⽔系年径流量的68%。
(西江与北江在三⽔思贤溶有⼀条1.5公⾥河道相通,为往复式河道,北江⽔⾯⽐西江⾼⼀⽶,北⽔⼤时往西江流,西江洪⽔时往北江流。
)西江流域地图主流在⽢⽵滩附近有⽢⽵溪分流;⾄南华有容桂⽔道分流;⾄北街有江门⽔道、新会河分流;⾄百顷头有⽯板沙⽔道分流;⾄⽵洲头有螺洲溪分流,主流磨⼑门⾄企⼈⽯注⼊南海。
向东分流部分,分别由蕉门、洪奇门、横门注⼊南海;向西分流部分,分别由鸡啼门、虎跳门、崖门经黄茅海注⼊南海。
磨⼑门⽔深不⾜2⽶。
集⽔⾯积在1000平⽅公⾥以上的⽀流有商盟河、潭江等。
西江主流⼊海⼝门流量:洪奇沥年⼊海流量209亿⽴⽅⽶,占6.4%;横门年⼊海流量365亿⽴⽅⽶,占11.2%;磨⼑门年⼊海流量923亿⽴⽅⽶,占28.3%;鸡啼门年⼊海流量197亿⽴⽅⽶,占6.1;虎跳门年⼊海流量202亿⽴⽅⽶,占6.2%;崖门⼊海流量196亿⽴⽅⽶,占6.0%上述⼝门总计流量2092亿⽴⽅⽶,占珠江⽔系年径流总量的64.2%。
珠江流域河流文化历史演变简析
珠江三角洲的水道河系演变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课题。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吴尚时教授通过对广州古海岸的研究,发现广州珠江古海湾的地貌,从而肯定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60年代,徐俊鸣教授复原了历史时期广州水陆分布面貌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90年代,曾昭璇教授开展了广州珠江地貌的全面研究,对广州地区的地理环境演变进行了系统的考证。
上述成果指出了历史时期广州珠江呈现从东到西逐渐缩窄的漏斗型水道,其原因主要是西、北两江干流流向改变,径流量减少等。
近年来有不少成果完善了广州珠江的研究。
如周霞叙述了广州古代到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进;曾新则结合地方志地图分析广州府城地理环境的变迁。
珠江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珠江是我国内流最长、最丰富、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其流域范围涵盖了广东、广西、贵州、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七个省份,总面积达到44.7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6%。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珠江流域承载着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发展和人口密集区,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珠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在珠江流域的多个城市,水质已经被污染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甚至已经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因此,珠江流域水污染的现状和治理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一、水污染的现状珠江流域的水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污染:工业生产是珠江流域的主要产业之一,但同时也是水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众所周知,工业生产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和废水,而这些物质和废水大都会排放到珠江流域中,导致水污染。
2、农业污染:农业是珠江流域的另一大产业,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肥料、农药等也会带来水污染。
此外,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也是一个难题,已经成为了影响水质的一个因素。
3、城市污染: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污染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城市污染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等。
这些废弃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输入到珠江流域中,进而污染水质。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造成珠江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一些人为因素,如水产养殖、旅游开发等,都带来了珠江流域水污染的风险。
总而言之,在工业、农业、城市、个人等多个方面,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引发珠江流域的水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环境质量。
二、治理对策为了有效治理珠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
这些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投入力度是治理珠江流域水污染的基础。
合理使用能源,提高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等都是治理珠江流域水污染的有效手段。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对污染企业强制实施减排标准。
2、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产业结构上,我们需要促进珠江流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减少传统工业企业的数量,大力发展以绿色生产和服务业为主的新兴产业。
总结我国珠江水域港口现状1、珠江流域航运能力较强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四部分组成,地跨滇、黔、桂、粤、湘、赣六省(区)及越南部分地区,流域总面积45.5万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面积44.2万平方公里。
西江为珠江水系的主流,由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五个河段组成,干流全长2214公里。
珠江水系已初步形成了以“一横一网三线”(西江航运干线、珠江三角洲、北盘江—红水河、右江、柳江—黔江)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和南宁、贵港、梧州、肇庆、佛山5个主要港口,以及北江、东江等区域重要航道、一般航道和其他港口组成的航运体系。
2019年末,珠江水系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5551.9公里,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12.2%,其中,等级以上航道里程9977.7公里,占总里程的64.2%;港口朝着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相继建成了一批专业化的煤炭、水泥、集装箱泊位,2019年末,珠江水系拥有内河生产用泊位1792个,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为6.11亿吨,其中集装箱年通过能力1770万TEU。
近年来,珠江水运货运量不断攀升,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产业转移和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中的优势日益突出。
2、2020年珠江货运、客运量同比均有所下降2020年,在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珠江水运经济总体呈现“先降后升、趋于正常”的运行态势,全年水路货运多项指标实现同比增长;海南自贸港建设积极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大量开工,运输需求持续增长,下半年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车运量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
2020年,西江航运干线货物通过量为10.5亿吨,比上年增长5.1%。
珠江水系四省(自治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3.9亿吨、货物周转量26045亿吨公里,分别下降5.7%、0.9%;客运量322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01723万人公里,分别下降53.5%、56.3%。
3、2020年珠江港口吞吐量总体有所增长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珠江水系内河货运量降幅较大。
珠江流域防洪规划123第一章流域防洪形势41.1 流域概况5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跨越我国云南、贵州、广6西、广东、湖南、江西6省(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越南东北部,7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平方公里。
流域北靠南岭,西部8为云贵高原,中部和东部为丘陵盆地,东南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山地、丘陵面积占994.4%,平原面积仅占5.6%。
10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大茅坑,11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
西江、北江在广东省三水思贤滘,东江在广东省东12莞市石龙镇分别汇入珠江三角洲,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13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入注南海。
142004年,珠江流域人口9935万人,耕地6652万亩,地区生产总值17736亿元,15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37%,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16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71.2 水文特征18珠江流域地处我国南部低纬度地带,南临南海,西隔印度支那与孟加拉湾相望,19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总体上属亚热带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有酷暑、春120夏多雨、秋冬干旱的气候特点,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常受热带气旋侵袭。
流域水汽21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7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立方米。
降雨量年际22变化较大,年内分配非常集中,汛期(4月~9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
23流域的洪水由暴雨形成,多集中在4月~10月。
前汛期(4月~7月)暴雨多为锋24面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流域性洪水及洪水灾害一般发生在前汛期;25后汛期(7月底~10月)暴雨多为台风雨,形成的洪水相对集中,来势迅猛,峰高26而量相对较小。
27西江为珠江的主流,思贤滘以上的流域面积为35.31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28面积的77.8%。
西江防洪控制断面梧州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53900立方米29每秒(2005年6月),调查历史洪水最大洪峰流量为54500立方米每秒(1915年7 30月)。
珠江介绍-资料
珠江介绍 -资料
珠江是我国南方的最大河流,也是中国的第四条大河,包括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水系,全长2200多千米,流域面积约42万多平方千米,在我国各大河流中均占第四位,而其径流量年平均3400亿立方米,则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珠江流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沿海地区,降雨量与单位面积产水量均为各大河之冠。
由于珠江流域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都较优越,更使它以丰饶的物产、繁荣的经济,与全国其他各大河流争雄,
资料
《珠江介绍》(https://www.)。
它所孕育的岭南文化,在中国文化大谱系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珠江先后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个省区。
珠江流域94.5%都是山地和丘陵,加之有些地段分布着石灰岩,这种岩石在地表水和地下水长期的水蚀作用下,发育了不同形态的'岩溶地形(国外称为“喀斯特”)。
有的石峰平地而起,挺拔峻峭,犹如一支擎天巨柱;有的石峰相连成簇,构成各种奇特的形态,有的似象,有的像虎,有的若狮,真可谓是“无山不洞”、“无洞不奇”。
溶洞内犹如迷宫,石笋、石钟乳千姿百态,因而珠江自云南江源流向南海的途中,景观分外妖娆。
珠江---中国江河介绍。
xx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松花江(三江四河)一、xx水系珠江水系主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组成,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
珠江水系干支流总长36000公里。
主干和主要支流如下:xx:寻乌水(江西)、定南水(江西)、北江、浈水(江西)、南盘江(珠江)、红水河(珠江)、黔江(珠江)、浔江(珠江)、西江(珠江)、北盘江(珠江水系)、柳江(珠江水系)、郁江(珠江水系)、桂江(珠江水系)、贺江(珠江水系)二、xx水系长江水系支流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流域面积5万平方公里的支流为嘉陵江、汉江、岷江、雅砻江、湘江、沅江、乌江和赣江;年均径流量超过500亿立方米的有岷江、湘江、嘉陵江、沅江、赣江、雅砻江、汉江和乌江。
以下仅列xx各个河段及其一级支流:xxxx(xx水系):楚玛尔河、沱沱河、布曲、当曲;金沙江河段(金沙江水系):定波河、水落河、鱼泡江、雅砻江、龙川河、普渡河、牛栏江、横江、岷江、永宁河、沱江、赤水河;嘉陵江河段:xx、xx、xx、xx;xx水系:澧水、沅水、资水、湘江、汨罗江、汉水、涢水、富水;xx水系:修河(又名“修水”)、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巢湖流域水系:xx、水xx、xx;xx水系:xx;xx水系三、xx水系淮河水系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两大水系,二水系通过京杭大运河、淮沭新河和徐洪河贯通。
主干和主要支流如下:淮河、白露河、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洪汝河、沙颍河、西淝河、涡河、漴潼河、新汴河、奎濉河、沂沭泗水系、沂河、沭河、泗河、东鱼河、洙赵新河、梁济、运河。
四、xx水系海河流域包括海河、滦河和徒骇马颊河三水系。
xx水系: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xx水系:xx、xx沿海xx;徒骇马颊河水系。
五、xx水系包括xx和xx二大水系。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图们江、辽河、鸭绿江。
六、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珠江流域主要⽔⽂站设计洪⽔设计潮位及⽔位~流量关系资料2.1 流域暴⾬洪⽔特性2.1.1 暴⾬特性珠江流域地处我国南部低纬度地带,多属亚热带季风区⽓候,⽔汽丰沛,暴⾬频繁。
由于流域⼴阔,东部与西部、南部与北部以及上、下游之间的地⾯⾼程差异较⼤,地形、地貌变化复杂,⽓候及降⾬、暴⾬量级的差异和沿程变化极为明显。
1)暴⾬时程分布流域暴⾬主要由地⾯冷锋或静⽌锋、⾼空切变线、低涡和热带⽓旋等天⽓系统形成,强度⼤、次数多、历时长。
暴⾬多出现在4⽉~10⽉(约占全年暴⾬次数的58.0%),⼤暴⾬或特⼤暴⾬也多出现在此期间。
⼀次流域性的暴⾬过程⼀般历时7天左右,⽽⾬量主要集中在3天,3天⾬量占7天⾬量的80%~85%、暴⾬中⼼地区可达90%。
2)暴⾬空间分布暴⾬空间分布差别明显,⾬量通常由东向西递减,⼀般⼭地降⽔多,平原河⾕降⽔少,降⽔⾼值区多分布在较⼤⼭脉的迎风坡。
⼀年中⽇⾬量在50mm以上的天数,东江、北江中下游平均为9天~13天,桂北和桂南为4天~8天,滇、黔为2天~5天,滇东南为1天~2天。
3)暴⾬强度暴⾬强度的地区分布⼀般是沿海⼤、内陆⼩,东部⼤、西部⼩。
由于特定的⾃然环境和地形条件,流域暴⾬的强度、历时皆居于全国各⼤流域的前列。
绝⼤部分地区的24⼩时暴⾬极值都在200mm以上,暴⾬⾼值区最⼤24⼩时⾬量可达600mm以上,最⼤3天降⾬量可超过1000mm。
如柳江“96.7”⼤暴⾬,其中⼼最⼤24⼩时降⾬量达779mm(再⽼站),最⼤3天降⾬量达1336mm。
2.1.2 洪⽔特性流域洪⽔由暴⾬形成,按其影响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流域性洪⽔和地区性洪⽔。
流域性洪⽔主要由⼤⾯积、连续的暴⾬形成,洪⽔量级及影响区域较⼤,如珠江流域的1915年洪⽔和1994年洪⽔等。
地区性洪⽔由局部性暴⾬形成,暴⾬持续时间短,笼罩⾯积较⼩,相应洪⽔具有峰⾼、历时短的特点,破坏性较⼤,但影响范围相对较⼩,如1988年8⽉的柳江洪⽔、1982年5⽉的北江洪⽔等。
珠江流域水资源治理与保护前言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水系之一,珠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治理与保护的挑战。
本文将从珠江流域水资源现状、治理与保护政策措施、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探讨该流域的水资源治理与保护。
第一章:珠江流域水资源现状1.1 珠江流域水资源基本情况珠江流域总面积44.78万平方千米,涵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五省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流。
其年平均径流量为4,139亿立方米,占中国南方地区年均水量总量的33.7%。
1.2 珠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珠江流域的水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城市供水、生态用水等。
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香港、澳门地区需求量最大。
由于珠江流域的经济发达和人口集中,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大超过可持续供应能力,导致珠江流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
1.3 珠江流域水资源环境问题珠江流域的水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质污染、生态系统失衡、水体流量衰减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威胁到当地人民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同时,还会对整个珠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影响。
第二章:珠江流域水资源治理与保护政策措施2.1 水资源治理政策措施为了缓解珠江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其中,加强节水减污措施是最为关键的一项。
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工业企业实施严格的水污染治理和排放标准,推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政府还通过水资源调度、水资源分配等手段,有效地维护了珠江流域的水资源供应,确保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民的灌溉需求。
2.2 水资源保护政策措施为了应对水资源环境问题,珠江流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生态补偿机制、水生态修复、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水环境监测等。
这些措施旨在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政府还通过加强规划管理、科技创新以及社会参与,全面推进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
第三章:珠江流域水资源未来发展方向3.1 水资源管理机制改革政府应加强水资源管理机制的改革,完善水资源的配置和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