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5.26 M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况

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况

徐玉斌1詹美娜2

(1.河南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2.河南教育学院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它是教师素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行为,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学生的发展,更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面对社会变化而引起的道德嬗变与多元化的挑战,如何使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更加合理、规范、有效,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高度发展,促使其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他们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有一定的发展。对国外发达国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握其发展趋势和规律,从中借鉴成功的经验,对推动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普遍性

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美国教师职业规范又称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1896年,佐治亚州教师协会制定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之后,各州相继效仿。1929年,美国通过了《教学专业道德规范》,随后进行了两次修改。1968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制定了《教育职业道德规范》, 1986年,教育协会又对其作出全面修改并沿用至今。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指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遵守职业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强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这个规范不仅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规范,也成为其他国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范例。在日本,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同样得到重视。

日本创办近代学校以后,大力发展师范学校,培养教师。1947年,日本成立教职员组织,并通过了以提高教师地位与建设民主主义教育为目标的《宣言》。 1952年,日本教师联合大会通过作为师德规范的《伦理纲领》,该纲领至今仍被沿用。从1959年至今,日本师范学校把“道德教育研究”列为师范培训的必修课程,以提高对师范生的道德教育能力。此外,韩国大韩教育联合会于1982年颁布了《师道纲领》;加拿大安大略省于2006年颁布了由教师协会制定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教师组织也都纷纷出台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于1954年通过了《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其中指出各国教师应遵守的师德规范: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以和平、民主、友谊的精神教育学生。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③教师要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范围内实施纪律,不能实施强制和暴力行为。④教师不能因种族、性别、个人信仰的不同而将个人观点强加于学生。…上述例子说明各国都十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师德规范既修正了教师的行为,也为教育质量提供了保障。

二、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主体趋同

上述各个国家和地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主体具有趋同性,均是教师专业组织、团体、协会。美国的《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是由国家教育协会制定、通过的,当时大约有200万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签署表示同意;悼1日本的《伦理纲领》是由教师联合大会制定的;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均由教师组织制定。中国香港的《教育专业守则》是由“守则筹委会”经过广泛咨询、历时三年制定的,该筹委会由63个教育团体举行会议选出25 个代表组成。中国大陆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制定、修改到正式颁布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整个制定过程并未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由教师专业组织制定,有利于教师主动、自觉地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国外教师职业道德核心内容是师生关系

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丰富、全面,师生关系是其中的核心。国外学者认为,教育和教养总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家庭教育强调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与教师是最基本的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乐于投入到学习和集体活动中,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热爱和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要求的基本原则。

美国《教育职业道德规范》第一个原则就明确指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 “教育工作者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其潜能,使之成为

中;不应基于种族、肤色、宗派、性别、原国籍、婚姻状况、政治或宗教信仰、家庭状况、社会或文化背景、性倾向的不同不公正地对待学生--不让学生参加某活动、剥夺学生获得某项好处、不让学生获得优待;不应利用与学生的职业关系谋取私人利益;不应透露在职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的信息,除非完全用于职业目的,或法律要求。”H-该规范不但规定了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从正面规定教师应该做的内容,还从反面规定教师不应该做的内容,条文细化、具体,便于践行。

新西兰的《注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对学生、家长、社会和本职工作的职责共四方面阐述了注册教师的师德要求,每一项职责包含了具体的条款。如对学生的职责要做到“以最有利于学生为前提,建立并保持专业的师生关系;让自己的专业实践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不断的专业学习。有关课程内容和教学法的最佳获知,对所教学生的尽可能了解;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做到来源可靠,观点平衡”H1。

俄罗斯的《师德规范》从对待学生、学生家长等七方面提出师德要求,每个要求之下又有若干具体规定,全方面罗列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关系。中国台湾地区《教育自律公约》从万方数据 7项教师专业守则和6项教师自律守则说明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道德形象。

中国香港地区的《教育专业守则》从六大方面对教育工作者提

出详细的要求,其中条目最多的达到24项。”1 我国大陆地区以“爱国守法”的基本法律底线和“爱岗敬业”的崇高理念来笼统表达师德要求,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爱国守法”是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对于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这只是一个资格标准,无视国家法律就已经丧失了当教师的资格,教师职业道德也就不存在了。“爱岗敬业”等崇高理念可以作为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但在实践中却不能以此为标准,因为人的私德水平是有层次的,“不能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重要,而无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要求,过高的道德期待往往会适得其反”冲o。国外师德规范很少触及法律与教师个人私德的内容,一般是基于法律准绳之下为师德定界,不遵纪守法之人已被排除在师德规范适用对象之外。他们的师德规范更多地关注教师日常的教育行为中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这种朴素的、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师德规范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综上所述,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得到普遍重视,他们基本上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划定师德范围,在合格公民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规范在内容上没有崇高、空洞的道德口号,而是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出发,全面地考虑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其制定主体是教师组织,这使师德规范更富有针对性,在实践中更容易被广大教师所接受,避免出现师德规范成为一纸空文的尴尬局面。实际上,任何师德规范背后体现的都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尽管国外的师德规范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但其中的精华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