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梦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实践证明了的一条实现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并且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中国精神包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凝聚民心和力量的强国、兴国之魂,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弘扬的精神;中国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是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的力量,更是需要激发和凝结起来的力量。
中国梦的提出,对于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来说,就像一盏象征着自信、激情、团结、力量的指明灯,体现了中国人的自信心,是促使民族复兴伟大目标尽快实现的巨大推动力。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也是个人梦。
中国梦的实现与每个中国人的个人梦想息息相关,这也意味着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一份子,每个中国人都要承担起一份光荣而艰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责任。
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了中国人勇于承担民族振兴这一重担的责任感、为造福人类以及世界繁荣而努力的责任感。
中国梦的提出,唤醒了中国人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有利于凝聚国人的共识并激发国人奋斗的激情和力量,正是“有梦想,有自信,有奋斗,有机会,有担当,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大的新空间;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为各国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实惠。
中国梦的实现,当然首先提升的是我国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过,在今天全球化时代,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经济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自身的经济增长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的经济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必将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合作空间,从而促进世界经济平衡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中国梦对世界的影响,除了体现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政治民主化进程两方面,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中国梦的实现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十几亿人的生活面貌,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的一个巨大贡献。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收稿日期:2015-10-22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研究”(编号:11JJD7100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廷广,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共党史、时政热点问题。
“中国梦”的鲜明时代特征:“五个统一”张廷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4)摘要:“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性目标和理论创新成果。
较全面、系统地探究“中国梦”的时代特征,对于深刻把握“中国梦”的内涵、深刻理解“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深入探寻“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时代无疑赋予了“中国梦”鲜明而丰富的特征。
“中国梦”是民族性、人民性、世界性的统一,是历史性、现实性、未来性的统一,是理想性、理论性、实践性的统一,是总揽性、层次性、阶段性的统一,是和平性、发展性、繁荣性的统一。
关键词:时代特征;“五个统一”;“中国梦”“中国梦”是一支气吞山河的乐曲,演奏着中国人民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道路上的坚强不屈;“中国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诉说着华夏儿女在改革开放、奔向现代化征程中的风发意气;“中国梦”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描绘着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中国梦”,美丽绝伦、魅力十足、光芒四射。
这种“美丽”、“魅力”与“光芒”在于时代赋予她的鲜明特征。
一、“中国梦”是民族性、人民性、世界性的统一民族性表明“中国梦”具有深厚的本土根源,人民性表明“中国梦”具有广泛的参与主体,世界性表明“中国梦”具有宽广的时代胸襟。
首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殊演进历程使我国具有更加与众不同的国情。
“中国梦”是在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提出和逐步实现的,是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地位的文化环境中提出和逐步实现的,是在我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背景下提出和逐步实现的。
中国梦与个人梦解读
黄玉琳
【期刊名称】《决策探索》
【年(卷),期】2018(0)18
【摘要】在2015年5月18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这就从集体与个人两个角度,对中国梦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把“公梦”与“私梦”、民族前途与个人前途、国家利
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风采与个人出彩等辩证地统一起来,让人们理直气壮地在实现
中国梦的过程中,也可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出彩人生。
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
的梦(一)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1.中国梦的丰富内涵。
2013年3月17日。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黄玉琳
【作者单位】中共信阳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主动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
2.以"敬业"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融合
3.从十九大报告看中国梦与个人梦
4.海南新港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俊延: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5.议题式教学在时政专题课中的运用——以时事专题课"个人梦、中国梦、世界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梦基本内容1. “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呀!就像我们家,以前住小房子,现在住上了大房子,这就是国家发展带来的呀!”比如,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看老房子,我问爸爸:“以前我们住这里会不会很挤呀?”爸爸笑着说:“那时候条件就是这样,但现在国家富强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啦!”我的观点是国家富强真的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 “中国梦也是民族振兴呢!想想以前被欺负的日子,再看看现在,我们多厉害呀!”就好像那次学校组织看历史纪录片,看到我们的先辈们受的苦,我心里很难过,后来看到我们国家现在这么强大,我又特别自豪。
民族振兴真的太重要了呀!3. “中国梦还是人民幸福呀!我们每天能开开心心上学,快快乐乐玩耍,多幸福呀!”记得有一天我和小伙伴们在公园里玩,大家都笑得那么灿烂,这不就是人民幸福的体现嘛!我觉得人民幸福就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汇聚起来的。
4. “中国梦意味着我们有更好的教育呢!我能学到好多知识,以后做个有用的人。
”上次在课堂上,老师讲了很多有趣的知识,我和同学们都听得特别入迷,这不就是因为我们有好的教育资源嘛!好的教育真的能让我们进步呀!5. “中国梦就是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呀!像我想当画家,就可以努力去实现呀!”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我想当画家,朋友说他想当科学家,我们都相信在这个国家里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梦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有追求梦想的机会呀!6. “中国梦就是大家都团结在一起呀!就像拔河比赛,大家一起用力才能赢。
”那次拔河比赛,我们全班同学都齐心协力,喊着口号一起使劲,那种团结的力量真的好强大。
团结就是中国梦的力量呀!7. “中国梦就是生活越来越有保障呀!不用担心生病没钱治,不用担心没学上。
”我听邻居奶奶说现在的医保政策好,她看病都没那么大压力了,这就是生活有保障的表现呀!中国梦让我们的生活更安稳了。
8. “中国梦就是环境越来越好呀!我们可以呼吸新鲜空气,看到美丽的风景。
”有一次去郊外玩,看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我就想这就是中国梦带来的美好环境呀!好的环境真的太重要啦!9. “中国梦就是科技越来越发达呀!我们有好多好玩的高科技产品呢!”我玩着智能玩具,想着现在的科技真的好厉害,这都是中国梦推动的呀!科技发达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趣了。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采取的一种独特的发展模式,旨在实现经济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现代化。
中国梦是指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注重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中国特色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中国梦则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梦想。
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积极回应了中国梦的要求,通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中国梦的实现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目标和动力,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努力,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梦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
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旨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保障和条件,而中国梦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动力。
中文摘要:有种东西它带给我们未来的希望,这种东西有虚有实,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心中产生一股巨大的力有一种东西,它承载着力量,它叫梦想。
它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它给我们克服挫折的信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同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个人梦;民族;中国梦在历史的长河里。
当鸦片战争击破封建王朝的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墨守成规的心理,当中华民族面临世界的变革、面对帝国列强,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个人的梦和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统一的,互相促进的。
没有国家强、民族兴、就不可能有人民幸福。
国家强、民族兴根本上是要实现人民的福利最大化、幸福最大化,共建、共享大同世界、太平盛世。
中国梦是整个中国民族的民族情结、社会理想和心灵归宿。
它是每个中国儿女的共同期盼。
它具体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治国方略与政策方针,它成为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彼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1]中国梦吹拂亿万国人的心,如同烧不尽的野草在人心间生根发芽。
中国梦不是空喊口号,它是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在美丽中国,实现安居乐业,追求事业成功;它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工作和生活在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平等有序的和谐社会中;它是通过各族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奋斗,凭着根植于“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在不远的未来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生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考高考即将来临,很多学生在作文备考中,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中国梦”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要剖析一下,“中国梦”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可见,中国梦应包括两个层次的深刻内涵: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梦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从个体上把握,中国梦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
具体说来,中国梦具有以下十个方面的丰富内涵:经济富强中国梦、政治民主中国梦、文化繁荣中国梦、社会和谐中国梦、生态文明中国梦、安居乐业中国梦、病有所医中国梦、学有所教中国梦、法治社会中国梦、人生出彩中国梦。
(以上资料来自《学习时报》网络版)其次,关于作文的写法。
对于高中生而言,写议论文,容易写空话写套话,与现实和自身联系不足。
如果是高中生,在亮明主题观点后,注意语言的节奏、论证的简练和深刻,注意联系现实和自身。
对于初中生而言,写议论文难以出彩,还是写记叙文吧。
第三,初中生写这类作文,写什么。
二、以小见大,生活入文,满怀期待,娓娓道来。
初中生写这类作文,必须以“我”的视角,写中国现实与中国梦里的“我”,“我”的观察、见闻、经历、感受和所思所想等。
应该把现实的不如人意、挣扎、拼搏和奋斗,与未来的期待结合起来。
最好,把“我的中国梦”“中国梦里的我”,宏大与渺小紧密结合,用小角度、小人物,文字要精雕细刻,娓娓道来,以小见大,以小搏大,才能写好这类作文。
譬如,你可以结合食品安全,写你的中国梦;可以结合房价,写你的中国梦;可以结合见义勇为(老人跌倒无人扶),写你的中国梦;可以结合雾霾天气,写你的中国梦;可以结合留守儿童、农民工讨薪、环境保护、家庭收入,等等许多方面,写自己的中国梦。
第四,写记叙文,尤其是考场的记叙文,有不少难点,学生们要注意。
一是既不能把社会写得太黑,把自己弄得义愤填膺,又不能唱高调。
自己心中的中国梦
中国梦,于长城之巍峨下展翅翱翔,自此,希望之光点亮了我们的心海;梦想之火,自新中国诞生之日起,便在我们胸中熊熊燃烧。
我们矢志不渝,深知唯有奋斗,方能梦想成真!
在我心中,中国梦是红色的,是中国红,它象征着祖国繁荣,富强,也代表着我们的国花:牡丹,它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在不停的指引着我们前行,带着我们去到方块字中领略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在我心中,中国梦还是绿色的,它象征着祖国的大好山河:西沙群岛,大兴安岭,张家界的索溪峪,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其中的无限乐趣;它还象征着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仿佛整个大自然都是我们的朋友;它更象征着祖国美好的环境,不再有人破坏。
在我心中中国梦还是黄色的,它象征着祖国的光明和希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将会更加辉煌;它还象征着阳光,它一直在滋润着我们,让我们快乐地成长。
在我心中,中国梦是蓝色的。
它像一汪泉水,无比清澈;它更像大海,无比宽阔,谁也不知道,海底隐藏着那些不为人知的生物,它有时波涛汹涌,有时平静无比,总是让人想不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在我心中,中国梦是白色的,它像那和平鸽一样洁白,代表世界和平,从此没有战争,人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世界是那么地美好……
在我心中,中国梦依旧是梅红色的,它就像那冬天盛开的梅花一样坚强,这又让我想到了毛主席的那一首《卜算子•咏梅》中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是啊,这中国梦一定会像这冬天盛开的梅花一样迎着风雪盛开。
中国梦,它还是彩色的,它承载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梦想,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它而努力,而我们,一定要将这个梦想实现!
在万里长城下放飞的梦想现在终于起航,让我们共同期待吧,共同期待这个七彩中国梦的实现!。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民族伟大复兴。
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国家庭都应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是我们的共同梦想,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本文将探讨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目标。
一、经济繁荣富强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经济繁荣富强。
一个国家的强大和繁荣离不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自信创新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还需要我们具有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文化自信,才能在国际上有自己的话语权。
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和借鉴先进的外来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教育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还需要我们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社会和谐是国家的基石,是人民的幸福生活的保障。
我们要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社会关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社会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弘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国防强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军队。
国家的强盛和安全有赖于有一支可靠强大的国防军队来维护。
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军事发展道路,加强军事训练和军事装备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观念,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还需要我们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中国。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
我们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结合个人实际思考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国梦,作为一个国家梦,是每位中国人的共同梦想。
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包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梦想。
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而我认为,如何实现中国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一、个人素质提升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个人的努力与超越。
我们应该注重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细致的思考能力。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才培养和输送国家之一,但同时也需要我们个人掌握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商业意识、理性思维等多种能力,以便在未来工作、生活中更加灵活自如地应对不同情况。
因此,在个人素质方面的提升上,应该注重内涵型的教育和自我成长,不仅是注重获得知识,也要注重对人品道德修养的提升。
二、积极参与社会建设要实现中国梦,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中国的发展已逐渐较早地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需要我们每个人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每个领域都需要有更多的人才,也需要有更高的素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我们应该动手实际行动,广泛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如,积极参与环保、扶贫和志愿者活动,为社会构建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
同时,在企业中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能促进自己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
三、强化爱国意识实现中国梦需要强化人民对于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身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文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只有这样,在国际舞台上才能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跟随国家の脚步,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国在国际交往中走得更加成熟,进一步地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和爱国感。
四、统筹兼顾的社会思维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学会一种统筹兼顾的社会思维。
在政策实施中,要考虑到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围绕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合法、公正、公平、合理的政策,切合实际、符合事实,反映人民的意愿。
冷溶: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内容提要:□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
□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得很清楚。
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为之努力,但是没有找到出路。
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才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两重任务”。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
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希望从中国梦中获益。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梦,反映了中国人民包括海外同胞、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心声、共同愿景、共同意志,是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发展国家、振兴民族的热情。
中国梦是怎么来的,它的涵义是什么呢?(一)“振兴中华”这句话,最早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
他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章程中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
我们党成立以后,承担起领导人民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对民族复兴作了大量论述。
改革开放初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是最响亮的一句话。
周恩来同志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人们所熟知,一直是青年学子奋发向上的励志警句。
中国梦,民族复兴,为什么能够凝聚中国人民,凝聚中华民族?外国人往往不理解中国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中国人搞发展的劲头为什么这么大。
这首先要看看中国的历史。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很辉煌,而近代以来又很悲惨,受尽屈辱,这个反差太大了。
习近平同志说,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
所以,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这是一种精神动力。
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一个重要的精神力量就是爱国主义。
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强盛息息相关。
用中国梦来凝聚人民、激励人民,非常准确,非常有力量。
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首推汉唐。
汉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现在世界上还把中国的语言文字称作汉语,把中国学称作汉学,可见它的影响。
在唐朝的时候,发展得最好的时期,是又强大又可亲的形象。
强大而可亲,这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是治国的理想境界。
当时是时清海宴、文怀远人、和睦万邦的景象。
中国的衰落,是在明朝中叶以后。
邓小平同志讲过这段历史。
他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
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明朝中叶大约是在1500年前后的时候。
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被认为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历史学家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也描绘了明朝衰落的情景。
他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认为,这不但是明朝的转折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的转折时期。
当时西方已经过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起来了。
特别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开始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西方世界发展速度加快。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了这个历史。
这正是在明朝中叶的时候。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著名的《世界通史》里,把世界史划分为1500年以前的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也说明这是个重要历史转折时期。
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早了近100年,但是二者的目的和理念完全不同。
这样,中国就开始落后了。
到了清朝康熙时期,国家看起来还很强大,但实际上是落日的辉煌。
当时,英国已经过光荣革命,跑在了最前面。
法国经过宗教改革,开始了启蒙运动。
原本落后的俄国也在1698年开始改革,赶上了世界发展潮流。
恩格斯称彼得大帝是“真正的伟人”,能够顺时而变。
而清朝却不了解世界的变化,以为自己很强大,思想僵化保守。
康熙也喜欢西学,但不是作为强国之道学的,他不理解其中的新思想,固守自己那套旧的东西,认为西方的东西不过是奇技淫巧。
中国当时的落后,并非国力不行,而是理念的落后,是生产力性质的落后。
大清帝国与欧洲先进国家在认识、眼界、气势上,已经不能相比。
大清虽大,也只是囿于一隅,而那些被称作“蕞尔小国”的西方国家,早已经着眼于全世界了。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败,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
(二)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国人真是在做梦,找不到出路。
毛泽东同志诗曰: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经过170多年的奋斗,现在是到了快要梦想成真的时候。
习近平同志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那么,从“长夜难明”到“梦想成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得很清楚。
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推翻了满清王朝,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没有找到民族复兴的出路。
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才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两重任务”。
所谓“两个百年”,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百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这个百年,是从无路可走,到找到复兴之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
这是民族复兴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百年,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这个世纪中叶,在新中国建立100年的时候,完成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在,我们就是处于完成第二个百年任务的阶段。
这两个100年,最早是毛泽东同志说的。
关于第一个百年,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讲到了。
第二个百年,是他在1961年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讲的。
他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
”他还讲过:“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
”后来邓小平同志按照这个思想,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使实现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的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了。
他说,第一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温饱,第二步是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小康,第三步是再用50年时间,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后来,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党把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
即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在第二个十年里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向着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前进。
“两个百年”说明,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长期奋斗、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
我们党一直是执着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按照这个“梦”设计的。
十八大报告也讲了两个百年,即建党100年和新中国建立100年。
这和上面说的“两个百年”不矛盾。
第二个百年是一样的,第一个百年有交叉。
十八大报告讲建党100年的目标,是强调现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阶段性目标,是我们现在正在干的事情。
同时,从建党说起,也表达了一个更深刻的含义,就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才使中国梦的实现有了可能。
一个是建党,一个是新中国建立,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关键历史节点。
那么,“两重任务”指什么呢?就是说,实现民族复兴是一个任务,但对我们党来讲,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搞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两重任务”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知道,在19世纪中叶,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1840年鸦片战争,一个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这两件事情当时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对中国后来的发展则是紧密相联的。
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由此提出了民族复兴的任务,而马克思主义则给我们指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先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任务,然后又通过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来完成现代化的任务。
历史证明,救中国和发展中国都要靠马克思主义,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所以,实现民族复兴是我们的梦,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也是我们的梦。
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实际上是一个梦。
对于共产党员来说,特别不能忘记搞社会主义这个任务,这是我们的崇高理想。
习近平同志在讲中国梦的时候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
这句话说明,中国梦要落到中国道路上,只有把这条路走好,才能使这一梦想最终成为伟大而光辉的现实。
(三)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中国道路最终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
这是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的。
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
中国梦的实现,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一件一件具体事情上。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这个梦的好处,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感觉到这个梦和他们有关系,愿意为实现这个梦而付出、去奋斗。
由此,这个梦也才能真正成为凝聚人民、激励人民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
邓小平同志当初之所以要用“小康”这个概念来表述我们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每个老百姓都过上更加富裕、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正是基于这个认识。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
老百姓的梦是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讲话中就说到这个问题。
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这些话说得多么实在、具体、亲切。
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洁,诚信友善,文明和谐,天蓝水净,世界和平……十八大报告在这些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都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同志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