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小食心虫用什么药防治好 防治时间 防治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苹果桃小食心虫和叶螨危害严重,掌握科学防治技术,避免损失苹果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吃到的一种水果。
今年的水果价格也是比往年贵很多,果农们也是乐开怀,很难遇到价格这么好的年份,所以今年苹果收成好的话,可以好好的赚它一把,获得满钵金。
但是在种植苹果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就会给果树造成更大伤害,比如造成苹果早期落叶、产量减少,从而给果农造成经济损失。
所以病虫害的防治是获得好收成的重要环节。
能够看到满园子健康漂亮的果子离不开果农们细心的照料。
今天我们来看看两种危害苹果果实的虫害“桃小食心虫和“叶螨”,从它的危害症状、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措施三方面来详细为你介绍,供果农们参考借鉴。
一、苹果桃小食心虫1、危害症状:桃小食心虫又称为桃蛀虫、桃蛀果蛾是苹果树上重要的虫害之一。
该虫害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北等地区均会发生。
这种一般都是以幼虫蛀果危害为主,多从果实的胴部或顶部蛀入危害果实,虫子蛀入以后会在果实表面留出一个针孔大小的蛀入孔。
在虫子蛀入果实两三天以后,针孔就会变成黑色,其周围会有点凹陷进去,而且会从果实内部流出水珠状的半透明果胶滴,通常将它成为“流眼泪”,等到它干后就会变成白色粉末。
幼虫最先都是从果皮下串食,虫道纵横弯曲,被虫子咬后的果实膨大时会凹凸不平畸形果。
后期受害的果实果形会变小,而且幼虫会直接蛀入到果肉深层取食直达苹果果心处,并且在果实上排出粪便,导致受害的虫道内都是褐色颗粒状虫便。
2、生活习性:桃小食心虫一般发生在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北等种植苹果的园区,果园区内经常1年会发生1-2代,其他地区也要可能发生2-3代。
一般都是以老熟的幼虫在3-10厘米的土壤中越冬。
冬茧大部分会分布在枝干周围,等到第二年5月上旬很多幼虫就会破茧出土,1-2两天之后就会在杂草处或者树干基部等出化蛹,蛹期一般是15天左右。
6月是防治幼虫的关键时期,因为这时候幼虫活动达到盛期。
梨黑星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把病害控制在未发或初发阶段。
3.1处理越冬病菌病菌主要集中于病叶、病芽上越冬,秋冬季清除残枝、落叶后喷渗透性强的杀菌剂,清除病源。
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病枝等,集中销毁。
3.2农业防治发现病花、病花、病枝、病果应及时摘除并集中深埋,减少病菌。
彻底清除病残落叶。
对保护地、田间通风降湿,保护地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
合理修剪,生长期内要随时剪除病枯枝、干桩等,剪掉徒长枝,增大枝条角度,使果树通风透光。
选用抗病品种。
增施磷肥,不偏施氮肥,增强树势,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
适量灌水,增施有机肥。
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
预防冻害。
3.3药剂防治根据国家农药安全使用办法及有关规定,禁止在果树上使用有机砷杀菌剂—福美胂、五氯酚钠作为铲除剂或灌根。
药剂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还可用1∶3∶200波尔多液。
为了防止果树产生耐药性,可和其他类型杀菌剂交替使用,如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或70%二噻农水剂5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等。
在花期、幼果期及嫩叶期喷药保护。
作者邮箱:****************桃小食心虫防治技术李松(河北省衡水市林果病虫害防治检疫站053000)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幼虫蛀食桃、梨、苹果、枣、山楂等果树的果实。
幼虫多由果实胴部进入,没有充分膨大的幼果受害多呈畸形,果内充满虫粪,俗称“猴头果”“豆沙馅”。
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
主要集中在树干周围1m范围内3~6cm土层中。
越冬幼虫出土日期因地区、年份和寄主的不同而异。
一般在5月初开始出土,5月中旬到6月上旬为出土盛期,一般整个出土期延续1个多月。
当雨后土壤含水量达10%以上时进入出土高峰期,干旱天气则推迟出土日期。
越冬幼虫出土时期与温度关系密切。
出土前的平均气温一般在17℃左右,5cm地温为19.7℃。
果树桃小食心虫的为害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方法?桃小食心虫虽然叫桃小,但它不仅仅危害桃,还危害山楂,苹果,梨,杏,李等核仁类果树,就像棉铃虫不仅仅是危害棉花一样。
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它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如下:一,症状桃小食心虫危害幼果,主要是从肩部或胴部蛀入,入孔处外流胶状泪珠液体,干涸后成蜡状物,幼虫在果内乱啃,形成豆沙馅果肉,受害果发育成凹凸不平的猴头畸形果,幼虫排除的粪便粘连在幼果虫孔外面,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二,发生时间桃小食心虫一般在6月中下旬陆续出土危害,成虫喜欢在枝叶茂密的果实上产卵,两果相连处产卵最多,卵散产于果皮上,一周后孵化成虫蛀果为害,7月中旬至8月中旬结束,幼虫在果内咬一遍回形孔,然后落地入土过冬,一般是在树干周围1米范围内。
桃小食心虫的出土数量多少与土壤湿度有很大的关系,土壤湿度大或雨后出土最多,干旱幼虫几乎不出土。
三,防治方法桃小食心虫一旦蛀入果内就很难防治,所以必须在地下未出土时和树上未钻入果中时防治最好。
1,冬季深翻园土10厘米左右,将幼虫埋入土壤不利于其出土为害。
2,树盘1.5米的范围内覆膜,周围压实,阻挡越冬幼虫出土为害。
3,于6月下旬集中拣拾病虫果烧掉或喂猪,减少虫源。
4,能套袋的果实最好套袋处理,可大大降低幼果被害的机率。
5,化学防治,5月中旬开始地面喷施48%的毒死蜱300-500倍液,覆膜或翻锄入土,杀灭越冬幼虫,特别是在树干周围1.5米的范围内重喷。
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下旬至8月初,叶面喷施4.5%的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或2.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1500倍,或25%的甲维盐-灭幼脲1000倍,或5%的甲维盐3000-4000倍,或1%的甲维盐1000倍等,以上药物要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性。
怎么防治桃小食心虫?附图片
桃小食心虫又叫桃蛀果蛾,是桃树主要的害虫之一,桃小食心虫对桃树哪些危害?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是怎么样?怎么防治桃小食心虫?以下耕种帮就做详细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桃树新梢。
从新梢未木质化的顶部蛀入,向下部蛀食,梢外部有胶汁及粪便排出,嫩梢顶部枯萎,当蛀到梢木质部位时,即从中爬出,转移到另一新梢危害。
桃果被害时,幼虫直接蛀入果核处,在周围串食,排粪便于其中,形成“豆沙馅”,致受害果失去商品价值。
二、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桃小食心虫每年发生1~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及贮果场地下4~10厘米深的土中做茧越冬。
在第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从越冬茧钻出,一般在雨后出土最多,在地面吐丝缀合细土粒做茧。
经10余天化蛹,羽化为成虫。
桃小食心虫成虫产卵于果实的萼凹内或叶基部,一个果上一般产20粒左右。
卵期7天左右,幼虫孵化后蛀入果实,并有水珠状果胶从蛀孔流出,干后呈白色蜡质状。
幼虫在果肉内蛀食25天左右即咬蛀圆形脱果孔脱出果外,第一代卵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卵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脱果的幼虫多入土结茧越冬。
三、桃小食心虫防治方法1、桃园内或周边不间种向日葵、玉米、高粱等作物。
2、可以根据桃小食心虫幼虫脱果后大部分潜伏于树冠下土中的特点,在成虫羽化前,可在树冠下地面覆盖地膜,以阻止成虫羽化化后飞出;发现被害枝梢后及时将桃梢顶部萎蔫叶片剪掉烧毁,桃梢干枯后,幼虫可能已以转移。
摘除有虫果实,拾净园内落果,消灭果内幼。
桃树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桃树上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一般危害苹果,梨,桃子,杏等作物幼虫可以进入果实内危害,一般果实上都会留有虫洞。
桃小食心虫幼虫,在土壤中冬茧越冬,一般在树干周围一米范围内,深度在3~6厘米的土层中最多。
越冬幼虫解除休眠后,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低温处理,在自然条件下春季17度以上,土温达到19度的时候又才会出土。
幼虫出土以后,浇水或者下雨就会形成虫子的高峰期。
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办法一般是地下防治和树上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化学防治与人工防治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防治提高座果率。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具体的防治措施:
1.在生长季节要及时摘除树上的虫果,捡拾落在地上的虫果,集中深埋。
摘除树上的虫果一般从6月份下旬开始,结合深秋至初冬深翻施肥将树盘10厘米内的深翻,将越冬的幼虫彻底消灭。
2.诱杀成虫,从5月中旬下旬开始,果园内可以悬挂桃小食心虫的引诱剂,诱杀成虫。
3.从越冬的幼虫开始出土时,就要进行用药物杀虫,可以用毒死蜱喷洒地面,杀灭越冬的幼虫,一般5月中旬以后,下透雨或者浇灌以后进行。
4.一般地面用药以后20~30天可以对树体进行喷药防治。
一般可
以用高效氯氰菊酯等药物防治。
你学会了吗?欢迎关注我,我们会分享更多的农业知识。
桃小食心虫在阜新的发生规律与防治行防治,收到了良好效果。
1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在果园按对角线选5点,10株树,耙平树盘并摆上数个石块,自5月上旬开始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观察1次桃小越冬幼虫的自然出土情况。
2001年桃小食心虫最早出土时间为5月21日,出土2头,6月10日出土10头;此后便连续出土,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出现两次出土高峰,即6月20日出土42头,7月10日出土53头;7月末8月初为出土末期,如7月25日出土28头,8月5日出土4头。
2002年桃小食心虫最早出土日期为5月11日,6月20日和7月5日为高峰,分别出土48头,55头。
末期在8月15日,整个出土期历时76d。
采取羽化箱和性诱剂法观察桃小成虫发生规律,经羽化箱观测,越冬幼虫在出土后1-2d做夏茧,前蛹期4-5d,蛹期11-12d,幼虫出土到羽化为成虫最短16d,最长19d。
经性诱剂观测,越冬代成虫最早发生在6月20日(5头),盛期在7月21日(670头)至7月25日(530头)。
第1代成虫最早发生在8月11日(8头),盛期为8月21日(230头)至8月25日(570头),9月15日仍可见到成虫。
田间卵发生期始于7月中旬,盛期为7月中下旬。
2防治方法2.1人工挖(压)越冬茧桃小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周围的土壤中结茧越冬,特别是在距树干0.5m范围内,靠近根颈部最多。
根据这一特点,早春进行人工挖茧或在树干周围(距树干0.5m半径)堆起2cem厚的土(从外围取土),拍实,阻止幼虫出土,减少虫口基数。
2.2树下适时撒药在压茧的基础上根据测报情况,在幼虫出土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现越冬幼虫连续出土时,地面喷洒25%-50%对硫磷,或用25%辛硫磷微胶囊、40%甲基异硫磷,以每666.7m2用药0.5kg,兑水100-150kg,喷洒树冠投影地面,幼虫出土数量明显降低。
喷药前锄草并将草搂出园外。
另外用1.5%辛硫磷粉剂均匀撤布,撒粉范围要超过树冠投影50cm,每666.7m2用药5-8kg,施药后要浅耙入土。
石榴园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石榴园桃小食心虫是一种危害桃树的害虫,它会咬食桃树的嫩芽、叶片和果实,严重影响桃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
本文将从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介绍石榴园桃小食心虫的相关知识。
石榴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石榴园桃小食心虫是一种夜间活动的害虫,它通常在晚上爬行、咬食桃树的幼嫩部位,白天则躲藏在桃树或周围的草丛中。
这种害虫喜食桃树的嫩芽、叶片和果实,成虫体长约3mm,深咖啡色,有光泽,翅膀半透明,前翅具黑色斑点,后翅带灰色,由于身体颜色与树皮相近,很难被发现。
发生季节石榴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季节与气候有关,一般在每年的3月至8月是它的繁殖季节,其中以5月和6月最为猖獗。
因此,这段时间是桃树防治石榴园桃小食心虫的关键期。
危害程度石榴园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程度与天气、地区等因素有关。
在气温适宜、湿度较大的条件下,该害虫会迅速繁殖,造成严重危害,使桃树生长缓慢、严重减产。
防治措施农业措施1.建设优质桃园。
在石榴园种桃树的时候,应挑选优质优质的桃树品种,避免选择易感品种,种植密度不能过大,以免造成通风不良、日照不足等问题。
2.做好翻地、施肥、修剪等管理工作。
定期进行翻地、施肥、修剪等管理工作,以提高桃树的免疫力和产量,减少石榴园桃小食心虫的危害。
3.坚持清洁园区卫生。
保持周围环境干净卫生,清除垃圾、杂草等,减少石榴园桃小食心虫的滋生环境。
生物防治1.利用昆虫类天敌。
可以使用各种昆虫类天敌,如金小蜂、肖小蜂、寄生蜂、瓢虫等,通过扩散天敌的数量,控制石榴园桃小食心虫的繁殖。
2.利用细菌。
桃小蠹细菌可以产生一种毒素,对石榴园桃小食心虫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可以用于防治该害虫。
农药防治种植者可以使用适量的农药防治,但要注意使用的剂量和使用时期,切勿过度使用或在果实成熟期使用,以免危害人体健康。
常用的农药有敌敌畏、氧乐果、聚氨酯等。
综合防治综合利用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农药防治三种手段,进行综合防治,以达到防治石榴园桃小食心虫的最佳效果。
桃小食心虫几月几号打药?
桃小食心虫5月上旬--6月中下旬都要打药防治梨食心虫。
萊垍頭條
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又名桃蛀果蛾、蛾蛀虫、桃小实蛾等。
属鳞翅目蛀果蛾科。
此虫在我国危害已有80余年的历史,广泛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江苏等省区。
萊垍頭條桃小食心虫在河南省每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树干周围3~15cm深的土层内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5月上旬至6月下旬破茧出土,桃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在土壤内结茧越冬。
越冬茧扁圆形,赤豆大小。
越冬茧主要结在树冠下的土壤中,范围以树干四周60厘米土壤半径、10厘米深的土壤中多。
尤其贴近树干的土壤里更为集中。
主干周围3~10厘米深的土壤中越冬茧的数量约占越冬茧总数的70%~80%。
桃小食心虫每年发生1~2代,越冬幼虫破茧出土的时间一般在5月上中旬左右;幼虫出土后在地面爬行24小时左右,便又吐丝结茧成纺锤形夏茧,并在其中化蛹,从幼虫出土至成虫羽化约需14~18天。
幼虫出土的时间和数量与5—6月份的降雨次数和雨量直接相关。
萊垍頭條
分别于幼虫出土始期(5月上旬)和盛期(6月中旬),在距树干1米的半径范围内施药,有条件的地方,应在树盘内全面施药。
可选用的药剂及使用方法是: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5~7.5kg,与60kg细沙土混合均匀,撒于树冠投影范围内;或者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加水100kg,均匀喷于树冠下。
施用以上药剂后,将地面划锄一下,以使药土混匀,提高防治效果。
條萊垍頭。
桃小食心虫防治方法桃小食心虫是桃树上的一种害虫,它以桃子为食,每年都会给果农带来不小的损失。
为了防止桃小食心虫的侵害,果农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效的桃小食心虫防治方法。
1. 防治前期准备在桃小食心虫的季节来临之前,果农们需要对果园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清除掉所有的落叶、残枝和病虫枝。
这样可以减少病虫的滋生和繁殖的环境,从而有效地控制病虫的数量。
2. 基础防治果农们可以采用基础防治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桃树的自身免疫功能来防治病虫害。
首先,果农们需要在桃树上喷洒一些免疫增强剂,如维生素B1、硼、锌等。
这些免疫增强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桃树的免疫力,从而减少桃小食心虫的侵害。
另外,果农们还可以在桃树周围种植一些草本植物,如罗勒、薄荷、迷迭香等,这些植物可以释放出一些气味,可以有效地吸引天敌,从而控制病虫的数量。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环保的防治方法,它主要是利用天敌来控制病虫害。
果农们可以引进一些天敌,如瓢虫、蚜虫天敌、蜘蛛等,这些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桃小食心虫的数量。
另外,果农们还可以在果园中种植一些花卉,如蒲公英、向日葵、金盏花等,这些花卉可以吸引一些天敌,从而控制病虫的数量。
4.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防治方法,它主要是利用化学杀虫剂来控制病虫害。
但是,化学防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等。
因此,在使用化学杀虫剂时,果农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杀虫剂。
不同的杀虫剂对不同的病虫有不同的杀虫效果,因此,果农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虫剂。
(2)控制使用量。
使用化学杀虫剂时,需要控制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的污染。
(3)注意安全。
使用化学杀虫剂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总之,桃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果农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病虫的数量。
在防治过程中,果农们可以采用基础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环保、安全等问题。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 1 页 共 1 页 如何防治桃树小食心虫? 1、人工防治
在早春越冬幼虫出土前,将树根颈基部土壤扒开13—16厘米,刮除
贴附表皮的越冬茧。
于第一代幼虫脱果时,结合压绿肥进行树盘培土压夏茧。
果实受害后,准时摘除树上虫果和拾净落地虫果。
2、树上药剂防治
用药液主要毁灭虫卵和初孵化的幼虫。
当性诱剂诱捕器连续诱到成虫,树上卵果率0.5-1%时,开头进行树上喷药.药剂有50%对硫磷乳油1000倍液,对卵和幼虫均有触杀作用,可杀死蛀入果内2-3天的幼虫,但残效期仅1-3天。
3、地面药剂防治
当越冬幼虫连续出土3-5天,且出土数量度日增时,或利用桃小性诱剂诱到第一关成虫时,向树盘及树冠下的梯田壁喷施药剂,杀死出土越冬幼虫。
药剂可用25%对硫磷微胶囊剂或75%辛硫磷乳油,或50%地亚农乳油300倍,每亩用药500克。
或用上述药剂配制药土(药:水:细土为1:5:30)撒施。
施药前应先除去杂草,施药后用锄头轻耙表
土,以利提高防治效果。
苹果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及防治CATALOGUE 目录•食心虫概述•苹果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苹果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防治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食心虫概述定义特点食心虫的定义与特点降低果实品质减产食心虫的危害自然传播桃小食心虫的幼虫会在果树的树冠下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化蛹、羽化后,通过雨水、风等自然因素传播到其他果树。
人为传播桃小食心虫也可以通过果实的运输和销售进行人为传播。
食心虫的传播途径02苹果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苹果桃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主要寄生在苹果、桃子、李子等果实中。
幼虫孵化后,会蛀入果实中,在果肉内形成隧道,并造成果实的畸形或腐烂。
幼虫在果实中生活约10-15天后,会离开果实并进入土壤中化蛹。
果树的品种和成熟度土壤类型和质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苹果桃小食心虫的监测与预测监测通过定期调查果实中苹果桃小食心虫的数量和发育情况,以及对土壤中蛹的分布和数量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该害虫的危害。
预测通过分析气候、土壤、果树品种等多种因素对苹果桃小食心虫发生的影响,可以预测该害虫的发生趋势,从而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03苹果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030201生物防治天敌控制微生物农药化学防治04防治案例分析总结词综合防治方案在苹果桃小食心虫的防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包括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的结合,有效控制了虫害的扩散。
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综合防治方案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通过清除果园周围的杂草,减少越冬场所,同时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在化学防治方面,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如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此外,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性,也是防治苹果桃小食心虫的重要措施。
成功防治案例一:综合防治方案的应用总结词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结合是苹果桃小食心虫防治的成功之道,通过合理使用农药和释放天敌,实现了对虫害的有效控制。
春季果树红蜘蛛、潜叶蛾、桃小食心虫防治介绍春季气温上升,万物复苏,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各种害虫崛起,为了保证农作物健康稳产,这时候我们要加强害虫防治。
下面一起来看果树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1、桃小食心虫初孵幼虫先在果面上爬行数十分钟到数小时之久,选择适当的部位,咬破果皮,然后蛀入果中。
防治:卵孵盛期施药,当卵果率达0.5%-1%时,可用10%联苯菊酯乳油3300~10000倍稀释液进行喷雾,整季喷药3-4次,可有效控制其危害,残效期10天左右。
2、苹果红蜘蛛会吸食初萌发芽叶片的汁液,导致萌发枝芽死亡。
前期受害叶片出现失绿小斑点,之后成片扩大,最后全叶焦黄而脱落。
防治:在苹果花前或花后以及成螨、若螨发生期防治最佳。
当片叶平均达4头螨时施药,残效期在24-28天。
3、山楂红蜘蛛这个危害跟苹果的一样,会吸食叶片,造成叶片枯黄脱落等。
防治:在山楂树上成螨、若螨发生期,当螨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施药,用10%联苯菊酯乳油3300-5000倍稀释液喷雾,可在15-20天内有效控制其危害。
4、柑橘潜叶蛾潜叶蛾又叫做绘图虫,被害叶片光合效率低,易于脱落,并且有可能诱发溃疡病等侵染性病害。
防治:新梢放梢初期施药,用10%的联苯菊酯乳油3300-5000倍稀释液喷雾,隔7-10天再喷1次可起到良好的杀虫、保梢作用。
5、柑橘红蜘蛛跟苹果、山楂红蜘蛛危害一致。
防治:成螨、若螨发生初期施药使用10%联苯菊酯乳油2500-5000倍液喷雾。
残效期7天左右,低温下使用可延长残效期,而高温时防治效果不佳。
以上就是几种果树害虫的防治药剂介绍了,春节温度上升,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治措施了。
关于春季果树害虫防治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百度文库其他农业内容。
桃小食心虫用什么药防治好防治时间防治方法
桃小食心虫有哪些危害?桃小食心虫如何发生?桃小食心虫什么时候防治好?桃小食心虫如何防治?注意:5月桃小食心虫开始出土,农友们一定要注意好防治关键时期!
桃小食心虫有哪些危害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又称桃蛀果蛾。
其食性杂,幼虫蛀食桃、梨、苹果、枣、山楂等多种果树的果实。
被害果实畸形,果内充满虫粪,俗称猴头果和豆沙馅。
被害果品质降低,有的脱落,严重者不能食用,失去经济价值。
是桃树种植中后期的隐形杀手,防治抓准时机,一旦桃小钻进果实就晚了。
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1、桃小食心虫一年发生1-2代,晚龄幼虫成茧潜伏于土壤中过冬。
2、越冬幼虫于4月底,5月初开始出土,5月中旬到6月上旬达到高峰。
整个出土期要延续一个多月。
3、出土后多隐于靠近树干周围的石块、土块或杂草根旁,并形成夏茧然后化蛹。
缩蛹期9-15天。
4、5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羽化后2-3天产卵,盛期为6月上中旬,卵期6-7天。
产卵多集中在太阳落山后,产在果实表面。
5、初孵幼虫先在果面上爬行数十分钟到数小时之久,选择适当的部位,咬破果皮,然后蛀入果中发育。
幼虫蛀果后,在果内危害20天左右。
6、从6月下旬开始老熟脱果,7月上中旬是脱果盛期。
其中一部
分入土结夏茧化蛹,发生第二代。
7、二代成虫7月上旬开始发生,盛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上旬。
8、8月上旬幼虫开始脱果,一直延续到10月上旬,盛期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
脱果后即入土结茧越冬。
桃小食心虫防治时间
1、桃小成虫通常有夜间活动的习性,所以白天的时候,大多潜伏在叶片背部等。
2、产卵多集中在太阳落山后,产在果实表面。
3、过冬幼虫出土、化蛹、成虫羽化及产卵,都需要较高的湿度。
幼虫出土时土壤需要湿润,天干地旱时幼虫几乎全不能出土,因此每当雨后出土虫量增多。
成虫产卵对湿度要求高,高湿条件产卵多,低湿产卵少,有时竟相差数十倍,干旱之年发生轻。
谷雨后雨水增多,土壤湿润,利于桃小出土。
所以需要抓紧防治。
桃小食心虫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根据桃小的变化过程,卵-幼虫-蛹-成虫,在适当的时间点采取防治措施。
桃小食心用药指南
越冬幼虫出土化蛹期间:地面撒药防治幼虫和蛹。
在6月中旬-7月中旬各施药一次,土面喷洒25%对硫磷微胶囊或25%辛硫磷微胶囊剂,喷前注意把地面杂草处理干净,以免影响药效。
另外喷药后把地面土壤中耕一遍,以延长药效。
越冬代成虫发生前,树下覆盖地膜,阻碍成虫出来上树产卵。
成虫发生期:在各代成虫发生初期,雌蛾能产生性激素,可诱引雄蛾田间悬挂桃小食心虫性诱剂或迷向丝,以诱杀雄性成虫或使雄虫找不到雌虫,导致田间种群交配和繁育率降低,逐渐减少两种食心虫后代数量。
成虫卵前:可对果实进行套袋保护。
田间释放赤眼蜂,使其寄生虫卵。
一般4-5天放蜂1次,连续释放3-4次。
卵孵化初期:卵果率达1%或卵孵化初期喷药防治,药剂可用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2.5%敌杀死2000-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剂2000-3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等。
脱果期:定期摘除虫果及时拣拾落果防止食心虫的幼虫从果内爬入土壤内。
越冬幼虫脱果以前,在主枝、主干上束草把诱集脱果幼虫,晚秋或早春取下烧掉。
桃小食心虫入秋后会潜入根系周围的土壤中越冬,结合秋季施肥,全园翻土,破坏食心虫的越冬场所,使其暴露于土壤表面被晒死或冻死,减少次年虫源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