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统知识条款草案
- 格式:pdf
- 大小:328.36 KB
- 文档页数:23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草案)的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82.11.19•【分类】立法草案及其说明正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草案)的说明卫生部副部长王伟各位委员:一、草案拟定经过和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草案),是在全国贯彻一九七九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食品卫生法规的基础上,总结了三十多年来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并参考了一些国家的食品卫生法规而写成的。
本法自一九八一年四月开始起草,先后召开各种类型的调查讨论会议共二十多次,并印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和有关部门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广泛地征求了意见;草案报国务院后,今年四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发至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所属部委征求意见;七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
前后共收到意见一千四百多条,改稿十多次。
普遍认为颁发《食品卫生法》十分必要,本法送审稿内容是基本可行的。
在整个修改过程中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和司法部法制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单位的具体指导和帮助。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六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根据会上的意见和精神,在考虑某些条款的可行性方面、行政和刑事处罚方面又稍作了修改,有的问题有待“实施细则”规定解决。
为使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贯彻执行本法的充分准备,将生效日期推迟到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
《食品卫生法》(送审稿)分九章四十五条。
主要内容是: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设备的管理原则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明确各生产经营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要负责自己的食品卫生和安全,设置卫生管理、检验机构;规定实行国家食品卫生监督制度和各级食品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的职责;规定了因违反本法造成危害或损失时的法律责任以保障人民的利益。
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从TRIPS看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观点外经贸部条法司副司长尚明一、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转让,转让专利和商标的使用权;版权许可,使版权人获得收入;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例如新的药品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电影、音乐、书籍、计算机软件,知名品牌商品,植物新品种等等。
美国1992年一年仅计算机软件这一种版权保护对象,贸易额已达76亿美元。
当然从国际贸易额的绝对数字上看,无形的知识产权转让,还远远比不上有形货物买卖。
但知识产权贸易量的上升速度大大高于货物买卖。
(二)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侵犯知识产权,假冒商标,盗版书籍、电影,影响了正常贸易,给贸易造成了不必要的障碍。
乌拉圭回合将知识产权列入了贸易谈判的议题,世贸组织包括了知识产权,被认为是对关贸总协定的重大突破。
(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对象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压力:药品、化工等产业从仿制走向自主开发,企业增加支付专利费。
二、TRIPS的产生过程及主要特点(一)背景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首先,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正在转向科研和技术密集型,他们的传统出口产品(例如化工、肥料和药品)和新出口产品(例如电讯设备、计算机、软件)含有更多的技术和创造,也即带有知识产权。
因此,制造商特别希望其产品中的知识产权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以便收回开发和研究的费用。
其次,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取消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外国有机会通过合资企业或签订许可协议在这些国家制造含有专利的产品。
但发达国家的产业进行这样的投资,取决于这些国家是否能够对其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
再次,技术改进了产品,同时也使复制和模仿变得更加容易和便宜。
这样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国家不仅生产假冒和盗版商品,而且用于出口。
在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之前,已经有一些公约对知识产权进行国际保护,例如《巴黎公约》(工业产权)、《伯尔尼公约》(版权)、《罗马公约》(邻接权)和《关于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条约》。
国外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实行惩罚性赔偿情况、主要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内容摘要: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实行惩罚性赔偿是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补偿、制裁、威慑与警示等功能。
国外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实行惩罚性赔偿的态度与方式不同,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具有代表性,而我国目前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主要实施的补偿性赔偿制度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
要深刻认识惩罚性损害赔偿在救济知识产权、激励知识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尽快建立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国外的立法及司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实行惩罚性赔偿是指当个人或组织以肆意、故意或放任的方式侵犯知识产权所有者权利而导致其遭受损失时,法院判定侵权者需要承担超出实际损害之外的赔偿。
与常见的补偿性赔偿相比,惩罚性赔偿更强调支付给权利人实际损害之外的赔偿金,主要体现赔偿责任的惩罚性和威慑性,而补充性赔偿的目的是填平与补足权利人因知识产权被侵害所遭受的损失。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由来与发展惩罚性赔偿制度有着悠久历史,其思想源流可一直追溯到古代,是古代法律典籍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现代意义上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产生于中世纪的英国,在1275年到1753年间,英格兰颁布的立法中至少有65条以上关于双倍、三倍或者四倍赔偿的条款。
英国法律史上最早在司法上承认的惩罚性赔偿案件发生于1763年,在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同时也建立了严格的适用要求。
随后,美国引入英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并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等现实情况不断丰富发展,不仅在普通法中由判例确立起具有赔偿功能的惩罚性制度,同时还运用制定法进行了具体规定,在1793年颁布的《专利法》中就规定要加重故意侵权者的赔偿责任,是惩罚性赔偿原则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较早应用。
相对于主要使用判例法的英美法系采取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信奉平等自愿理念的大陆法系对惩罚性赔偿长期不予认可,认为其违背了民法核心的等价有偿原则。
北大巩献田关于物权法草案的公开信尊敬的吴邦国委员长并转全国人大常委会:我作为一位中共党员、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一个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多年的教授所具有的党性、良心、知识和经验,认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下简称《草案》),是一部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开历史倒车的《草案》,不经过原则性的修改,全国人大无权通过这部《草案》,因为它是违宪行为的产物!(见附件)《草案》的精神和基本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的背离,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立法工作方向和原则的背离,是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的背离。
一、《草案》对宪法和《民法通则》核心条款的废除是违宪的我认为,有人在04年修改宪法时没有完全达到的目的妄图在制定《物权法》的时候来达到。
社会主义宪法同资本主义宪法的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表现在如何对待私有制问题上。
“以前所有一切宪法,以至最民主共和的宪法的精神和基本内容都归结在一个私有制上。
”(列宁)而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废除和破坏私有制是其阶级统治的首要表现,于是通过宪法确认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区别资本主义宪法的最明显标志,而“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就成了宪法的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对于广大劳动者和全国人民来说,公有制和国家财产这是他们每个人的物权的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基础保障和物质体现。
没有国家和集体物权,每个公民的物权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可是,在我国,一方面有人对于“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原则要千方百计地予以废除,同时又实质上妄图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和原则取而代之,这是值得警惕的!在《宪法》和《民法通则》明明还规定着“社会主义的公共(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情况下,公共财产权还如此地遭到侵犯和损害,假如不规定的话,那就更不堪设想了!所以,《草案》废除该条规定,既是同《民法通则》的基本精神和规定不一致的,违背立法的连续性原则的,同时也是违宪的行为。
第四章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一节知识产权概述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及范围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明、成果和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也就是人们对自己通过脑力活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
一般来说,知识产权范围的划分有两种,即广义的知识产权和狭义的知识产权。
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一切人类智力创作的成果,也就是《建立世界知识产权公约》中所划分的范围。
该公约第二条第七款规定,知识产权应包括下列权利:关于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有关的权利;关于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和广播的权利;关于在一切领域中因人的努力而产生的发明;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关于工业品式样的权利;关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厂商名称和标记的权利;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以及在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造活动中所产生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也称传统的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著作权两大部分。
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禁止不正当竞争权等,著作权包括作者权和传播权等。
世界各国对工业产权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传统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与版权。
二、知识产权的特点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与一般意义上的财产权不同,主要特点是:(一)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知识产权的无形性是相对于有形财产权而言的,这就决定了知识产权贸易只有使用权的转移,而没有所有权的转移。
(二)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和排他性。
知识产权只能归权利人所有,其他非权利人若想使用,必须经权利人同意。
(三)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知识产权的确认与保护是依照某个国家的法律进行,所以它只在特定的区域内受到保护。
(四)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知识产权仅在一个法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超过此期限,任何人都可以以任何方式使用而不会涉及侵权问题。
(五)知识产权的可复制性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财产,必须通过一定的有形载体表现出来,这就决定了知识产权可以被复制。
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从TRIPS看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观点外经贸部条法司副司长尚明一、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转让,转让专利和商标的使用权;版权许可,使版权人获得收入;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例如新的药品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电影、音乐、书籍、计算机软件,知名品牌商品,植物新品种等等。
美国1992年一年仅计算机软件这一种版权保护对象,贸易额已达76亿美元。
当然从国际贸易额的绝对数字上看,无形的知识产权转让,还远远比不上有形货物买卖。
但知识产权贸易量的上升速度大大高于货物买卖。
(二)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侵犯知识产权,假冒商标,盗版书籍、电影,影响了正常贸易,给贸易造成了不必要的障碍。
乌拉圭回合将知识产权列入了贸易谈判的议题,世贸组织包括了知识产权,被认为是对关贸总协定的重大突破。
(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对象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压力:药品、化工等产业从仿制走向自主开发,企业增加支付专利费。
二、TRIPS的产生过程及主要特点(一)背景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首先,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正在转向科研和技术密集型,他们的传统出口产品(例如化工、肥料和药品)和新出口产品(例如电讯设备、计算机、软件)含有更多的技术和创造,也即带有知识产权。
因此,制造商特别希望其产品中的知识产权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以便收回开发和研究的费用。
其次,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取消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外国有机会通过合资企业或签订许可协议在这些国家制造含有专利的产品。
但发达国家的产业进行这样的投资,取决于这些国家是否能够对其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
再次,技术改进了产品,同时也使复制和模仿变得更加容易和便宜。
这样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国家不仅生产假冒和盗版商品,而且用于出口。
在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之前,已经有一些公约对知识产权进行国际保护,例如《巴黎公约》(工业产权)、《伯尔尼公约》(版权)、《罗马公约》(邻接权)和《关于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条约》。
第18卷 第4期知识产权I ntellectual PropertyV o.l 18 N o .106Ju.l 20082008年7月世界知识产权*本文系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教授。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生。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广播组织条约∀制定中的问题分析*#胡开忠**王 杰***摘 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98年提出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广播组织条约∀的草案以保护广播组织的权利,该公约在制定过程中引起了各国政府和代表的激烈争论,其原因是公约涉及到著作权人、表演者、广播组织者、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合理平衡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是制定该公约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广播组织 权利主体 权利内容 保护期限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使盗播广播节目的现象日益突出,为了保护广播组织的权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98年提出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广播组织条约∀的草案(以下简称为!广播条约草案∀),以扩大广播组织的权利。
但是,该公约历经10年的时间仍未能制定出来,其主要原因是,该公约涉及到了著作权人、表演者、社会公众、广播组织等多个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非常复杂。
对此予以探讨,可以为我国参与该公约的制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权利主体的范围问题目前,国际上有关广播组织权保护的国际公约!罗马公约∀及!布鲁塞尔卫星公约∀均将广播组织界定为无线广播组织,这主要是受上述公约制定之时的技术条件限制。
随着有线广播技术的应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在立法中将广播组织权的主体扩展至有线广播组织,因此,在!广播条约草案∀制定过程中,各国原则上对将广播组织权的主体延伸至有线广播组织没有异议,仅仅在立法技术上存在分歧,美国、阿根廷等国认为为了与其他相关公约保持概念上的延续性,仍然将 广播 限定为无线广播,在公约的其他条款中规定 有线广播 ;欧共体、洪都拉斯等国建议对广播作出更宽泛的定义,不仅包括无线播送,而且还包括有线播送。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ZD006)知识产权国际私法保护规则的新发展———《知识产权:跨国纠纷管辖权、法律选择和判决原则》述评及启示何 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商研究》编辑部编辑 湖北 武汉 430073)摘要:传统的知识产权国际私法保护规则虽然逐渐冲出知识产权地域性的束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仍无法适应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势,合理有效地解决跨国知识产权纠纷。
美国法律协会结合知识产权国际私法保护规则和有关司法实践的最新发展制定了对各国司法实践具有示范意义的审理跨国知识产权案件的指导原则———《知识产权:跨国纠纷管辖权、法律选择和判决原则》。
该原则吸收了成熟的知识产权立法经验和已为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所确认的国际私法规则,对解决跨国知识产权纠纷涉及的管辖权、法律选择和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等问题给予了关注。
我国的涉外知识产权立法工作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而美国法律协会制订的这一具有示范意义的文件,对我国立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知识产权 国际私法 管辖权 法律选择 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知识产权与国际私法较少发生联系。
在早期,知识产权由于被认为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只受权利人各自国家法律的保护,基本上不发生域外效力,因此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无须考虑法律适用问题,国际私法的诸多规则———管辖权、法律适用以及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规则———也很少能够在跨国知识产权案件中适用。
为解决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与其客体的国际流动性之间的矛盾,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社会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然而,这种以国际公约为主导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并没有完全突破或否定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恰恰相反,它是建立在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地域性的基础之上的,其目的也不在于分配成员国之间的立法管辖权和司法管辖权,因而无法消除法律冲突,真正实现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①在此种情况下,为解决日益增多的知识产权跨国纠纷,各国逐渐把目光投向了国际私法。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百科名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缩写 TRIPs)简称《知识产权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定。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有七个部分,共73条。
目录编辑本段主要条款主要条款有:一般规定和基本原则,关于知识产权的效力、范围及使用标准,知识产权的执法,知识产权的获得、维护及相关程序,争端的防止和解决,过渡安排,机构安排、最后条款等。
协定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和重申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确立了知识产权协定与其他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基本关系。
编辑本段协议保护的范围协议保护的范围包括:版权及相关权、商标、地域标识、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未公开的信息包括商业秘密等七种知识产权,规定了最低保护要求;并涉及对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问题,规定和强化了知识产权执法程序,有条件地将不同类型的成员加以区别对待。
该协定宗旨是促进对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范围内更充分、有效的保护,以使权利人能够从其创造发明中获益,受到激励,继续在创造发明方面的努力;减少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扭曲与阻碍,确保知识产权协定的实施及程序不对合法贸易构成壁垒。
编辑本段修正与实施2003年8月30日,世贸组织全体成员就修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就发生公共健康危机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可对专利药品实行强制许可达成共识,作为临时性措施实施。
2005年12月6日通过将该修正纳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决定,以帮助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解决公共健康问题。
在世贸组织2/3的成员批准这项修正后,它将正式生效。
世贸组织成员将各自立法机构批准该修正的最后期限设为2007年12月1日。
根据该修正文件,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可以在国内因艾滋病、疟疾、肺结核和其他流行疾病而发生公共健康危机时,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国内实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生产、使用、销售或从其他实施强制许可制度的成员进口有关治疗上述疾病的专利药品。
法制史第一章中国古代法制史一、中国古代法的传统1.道德为基础,强调宗法等级名分.2.礼法结合、以礼为主.3.等级有序,家族本位.4.恭行天理,执法原追溯情.5.民刑不分,重刑轻民.6.无讼是求.二、法律思想的演化1.夏商:神权政治学说.2.西周:1以德配天德---敬天、敬祖、保民;2明德慎罚;3出礼习惯法入刑----亲亲尊尊、五礼吉<祭祀>凶军宾嘉<冠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维护特权.3.商鞅:1改法为律强调普遍性;2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富国强兵措施;3剥夺旧贵族的特权----废除世袭,按军功受爵;取消分封,实行郡县;剥夺旧贵族对地方的垄断权,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全面控制.1到3都是商鞅独创.4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的主张----只要看起来很严重的就是法家精神,比如鼓励告奸、连坐等.4.汉代:德主刑辅.5.唐代:礼法合一.6.明代明大变:明刑弼教----1朱熹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的地位;2朱元璋推行重典治吏.三、基本法典重点1.铸刑书郑国子产: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2.铸刑鼎晋国赵鞅: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3.法经魏国李悝,6篇: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盗贼至篇首;盗财产;贼安全;杂六禁;具总则加减----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网、捕是诉讼.4.子产书,鞅铸鼎,李悝发神经.5.曹魏律新律,18篇:曹魏八议,具改刑名置律首.6.晋律张杜律,20篇:晋律添法例,张杜制五服;五服晋北齐;张斐、杜预都是山西人,只能做晋律;五服制罪还没考,重点.7.北魏律20篇:北魏南陈陈律吸收官当来当官官当,当官有地图折抵徒罪.8.北齐律12篇:北齐合并名例律,十条重罪12篇.9.开皇律:五刑十恶在开皇.10.武德律12篇:唐代首部法典.11.贞观律12篇:唐太宗.12.永徽律疏唐律疏议,12篇:永远辉煌是唐律;中国古代最高水平.13.宋刑统12篇: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宋太祖.14.庆元条法事类南宋:第一次将凌迟规定为法定死刑.15.大明律7篇:明大变,改7篇;明太祖朱元璋编制.16.大清律例7篇:乾隆年间颁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传统成文法典;集大成者;清承明治.17.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23条:1宪政编查馆编订;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死记;3规定君主的绝对权力;4限制议会权力;5附录“臣民权利义务”加以各种限制.18.十九信条1911年:1清政府最后一部宪法性文件;2资政院拟定;3相对扩大了议会和总理的权力,仍强调皇权至上,对人民权利只字未提.19.大清现行刑律1910年,过渡:过渡性在大清新刑律前;取消六律总目;废除凌迟现在废凌迟;纯民事性质条款不再科刑.20.大清新刑律1911年: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刑法典,仍维护专制制度,未真正施行;2内容新、体例新总则分则、刑罚新主刑从刑、原则新罪刑法定、缓刑----美国最早引入缓刑.21.大清民律草案1910年,没通过:1修订法律馆编订;2日本的松冈正义参与起草;3五编制----总则、债权、物权仿德日民法典;侵权、继承会同礼学馆起草,带有浓厚封建色彩;4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2.在清末修律期间制定的法律,都不是资本主义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1中国历史上最初的,也是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死记;2临时性;3仿照美国三权分立,但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院行使行政权力;4一院制----中国历史上到现在没有两院制.24.天坛宪草1913年:北洋政府时期第一部宪法草案.25.袁记宪法1914年:用总统独裁否定了责任内阁制;标志着军阀专制的全面确立.26.贿选宪法1923年:中国近代史上首部正式颁行的宪法;专门规定“国权”和“地方制度”地方有自治权.27.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五权宪法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不伦不类.补充1:行政法典刑律政典:1.唐六典:第一次以法典形式肯定了法官回避制度.2.大明会典:基本仿照唐六典,六部为纲,分述职权、事例.3.大清会典:仿效明会典;则例.补充2:特殊的法律形式1.魏晋南北朝律令科比格式:1科,补充与变通律、令;2比类比,法律无明文规定时比照适用;3格=令,补充律,刑事性质,一般不考;4式,公文程式,格式.比、式是今年重点.2.宋:编敕:1效力往往高于律;2要经处理才能全国通行;3很频繁,神宗设编敕所;4人仁宗吃律敕律并行,神神宗吃糕以敕代律.3.明:明大诰,上年已考.与大明律效力等同;明太祖死后即失效;空前普及.4.清:例今年重点,必考:1条例----刑事单行法规,或附于大清律例,皇帝批准;2则例----行政法则,或附于清会典;3事例----特定事项,个案性;4成例定例----将事例编订成定例,皇帝发布,普遍性,包括条例、则例.四、罪名1.春秋战国:法经八罪----盗财产,贼安全,杂六禁.2.秦未形成科学的罪名体系:1危害皇权罪----言论犯罪都属于危害皇权;2财产犯罪----五人共盗,聚众造反为群盗;3人身犯罪----贼杀、伤人,斗伤,斗杀.3.北齐:重罪十条,置于律首,不在八议论赎之限.4.隋唐:十恶,在名例律之首,十恶不赦.5.唐:1六杀----谋杀有预谋、故杀临时起意、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玩死人;2六赃----受财枉法拿了钱,办了事、受财不枉法拿了钱,不办事、受所监临管辖、盗贼暴力、窃盗秘密窃取、坐赃非因职权之便.6.明:奸党罪----太祖创造,惩治官吏.7.清:文字狱今年重点:律中无相关条款;均按“谋反大逆”定罪;株连最广.五、刑罚1.西周:奴隶制先秦五刑----墨黥、劓、剕、宫、大辟.2.秦:主刑----笞刑、徒刑自由刑+奴役刑、流放刑迁,谪,考多选、肉刑、死刑.附加刑----羞辱刑髡,耐,戮是含羞辱的死刑、经济刑、株连刑.3.汉:文景废肉刑没涉及宫刑,缇萦救父是导火索;景帝伦大锤箠令.4.南北朝:北周流行;宫刑自宫南北朝.5.隋:封建五刑----笞、杖、徒、流、死6.北宋:1折杖法----徒流可折为臀刑和脊刑,死刑不折,重罪不折;2刺配----仁宗不仁:轻者刺配,重者凌迟;3凌迟----仁宗使用,神宗常刑,现在废凌迟.7.明:1充军刑----在流刑外增加,有本人终身充军和子孙永远充军的区分;2廷杖.六、刑罚适用原则1.秦:1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按身高,未成年不负或者减轻;2区分故意端与过失不端,想象成上菜端,诬告反坐;3----7和现代一样,不用记.2.唐:1保辜制度针对伤人行为,在一定期限内对被害人的伤情变化负责;2区分公私罪,公从轻,私从重,利用职权、徇私枉法按私罪;3自首原则,今年重点,自首免未举发,赃物偿还,自新减已举发,谋反、严重不适用自首.3.明:从重从新原则----重其所重,轻其所请,唐律.4.清:略七、司法机关最好狂看小绿皮,此处只单记口诀1.西汉:监察----御史大夫----汉武帝后,校尉校中央,刺史刺地方.2.北齐大理寺,西晋御史台.3.今年重点:宋:地方----提点刑狱司. 明:地方----提刑按察司明察秋毫.4.与明代有关的,明察秋毫.5.明代的省级是行政、司法分立.清末改革时司法机关的变化1.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2.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3.实行审检合署今年重点.清末改革时的谘议局与资政院今年重点1.谘议局:地方,咨询,不独立.2.资政院:中央,咨询,御用,与近现代社会的国家议会有根本性的不同.八、古代诉讼制度1.西周:1刑狱民讼;2五听:辞色气耳目,司法心理;3三刺:重大疑难,先后群臣、官吏、国人体现明德慎罚思想.2.汉:1春秋决狱----论心定罪,关注主观动机;2秋冬行刑----针对死刑,谋反、谋大逆决不待时.3.魏晋南北朝:死刑复核太武帝北魏----唐代三复奏,曹魏八议,五服晋北齐,北魏南陈陈律吸收官当来当官官当.4.唐:1刑讯:严格,有禁止的情况;2人赃并获,拒不认罪,据状证据断之;3死刑复核:央五,地三.5.宋:1翻异否认口供别勘重大案情,另行重审;2证据勘验----原、被告均有负举证责任,洗冤集录等世界最早的法医学着作.6.明:1军民分诉分辖制;2管辖制度继承了唐律,同时规定了被告原则;3刑罚----从重重其所重:贼盗、钱粮,从新轻其所轻:典礼及风俗教化;4九卿会审圆审----已判囚犯仍翻供,皇帝交付九卿圆桌会;5朝审----霜降潮朝湿;6大审----司礼监的大太监组成,所以叫大审,武五大.7.清:1秋审----全国,斩、绞监候;2朝审----霜降潮湿,京师附近,斩、绞监候的复审;3热审----大热天,打板子.8.清末:1领事裁判权----被告主义原则管辖,被告是受有领事裁判权的公民,不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是被告的,则由中国法院管辖;2观审制度----外国人是原告的案件;3会审公廨----英美法,上海,租界内,包括中国人之间的诉讼也介入;4四年级三审,公诉制度,证据、保释制度,公开、回避制度,法官、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改良监狱、狱政管理制度.九、我国古代的婚姻继承制度(1)婚姻制度1.西周----结婚: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然就是淫笨,六礼纳彩是提亲,聘礼叫纳征.离婚:七出,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2.宋----结婚:男15,女13,禁五服姑舅两姨兄弟姐妹不禁.离婚:改嫁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可改可离,其他略.(2)继承制度1.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政治身份为主,土地、财产为次.2.宋:1在室女享受部分继承权;2遗腹子与亲生子享有同样的继承权.3.南宋----户绝财产继承制度:1先确立继子,起妻在从妻立立继,尊夫妻俱亡,从尊亲属命命继;2分割遗产,只有在室女1子3女,只有出嫁女三分官妇子.十、契约法1.西周:买卖人质质剂,质长剂短,质活剂死,借个师傅傅别.2.宋:1三种买卖契约都需要书面订立----绝卖一般买卖,活卖附条件,赊卖.2借贷契约,宋袭唐制,区分借与贷:借使用----负债不付息的使用借贷,贷消费----出举付息的消费借贷;3出举者不得放高利贷.十一、清末改革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诸法合体,形成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3.保持皇权.4.在清末修律期间制定的法律,都不是资本主义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第二章外国法制史真题、模拟题看一遍,小绿皮看一遍,性价比不高,不看也没所谓。
2022年第10期- 39 -一、皮影戏的来源与发展(一)皮影简介皮影戏,又称“影戏”“灯影戏”,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李夫人“招魂”被公认为是皮影戏诞生最早的记载。
它的表演形式是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
它融合了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2006年,皮影戏入选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在201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一项闻名世界的民间非遗。
(二)皮影戏越来越国际化随着历朝历代对外交流,皮影戏传入了波斯、阿拉伯、日本、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皮影戏也借着对外交流的东风在国外逐渐流行起来,并在传入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至于本土化后皮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国粹,2003年印度尼西亚将自己国家的爪哇皮影成功申遗。
从18世纪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到后来的英国著名演员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7年5月,在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被中国新闻社称为“中国皮影第一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西华州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汪天稳和他的团队所制作、表演的皮影作品《愚公移山》以及《精卫填海》引起强烈反响。
二、对皮影戏传承与发展的若干建议(一)要重视家庭教育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心智成长最关键、最长久、最深远的一环。
而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家长作为孩子最好的引导者和引路人,是塑造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最好的老师。
如今的家长可以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就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放皮影戏中的音乐给他们听,长大一点就可以买一些关于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对我国传统艺术皮影戏传承与发展的若干建议□ 陈永佳摘 要:皮影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要传承和传播这种传统的古老技艺,必须做到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在学校教育中引入皮影戏的相关内容,必须与传统媒体以及新兴媒体进行合作,可以成立中国皮影戏传承联盟,要求皮影艺术家坚持匠人精神,要求表演形式要有时代感,要求构筑更加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作者:Siegfried Wiessner圣托马斯大学法学院文化间人权研究生课程主任,法学教授该校位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一. 历史和法律背景殖民征服以及当代科技进步潮流更微妙但更持久的影响,将土著人民及其文化推到了灭绝的边缘。
民族国家往往通过同化和融合以及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原住民部落基本上无家可归,处于社会边缘,而且一无所有。
尽管如此,许多土著人民并没有消失,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化,放弃自己的内心世界。
借助现代通信技术,他们克服了文化和政治上的孤立,携手共求恢复其基本身份以及他们在全球决策舞台上的作用。
这一令人瞩目的复兴在2007年《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中得到了最全面的体现。
在实现土著人民重获权能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之前,一些困扰着土著人民的问题已经在若干个人人权制度的框架内得到解决。
获得承认的生存权利、社会和经济权利,以及一般宗教自由的情况便是如此。
例如,《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保障生命权、隐私权和家庭生活权。
其监测机构——人权事务委员会,宽泛地解释了第27条给予少数民族个体成员文化完整性这一准则,其中包括了必不可少的土地和资源权利。
自治也是如此,这一权利的依据是第1条的自决权,并依循国家报告程序受到审查。
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制定了关于获得适当住房、食物、水和健康权利的一般性意见,也适用于土著人民。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委员会发布了一项一般性建议,详细阐述了国家防止歧视土著人民的责任,包括保护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他们的有效参与权和对土地、领土及资源的权利。
国家报告依照这些标准接受审查,个别情况则按照其关于土著社区和人民的预警/紧急行动程序进行监测。
《儿童权利公约》包含对土著儿童保持自己文化、宗教和语言权利的明确保护。
国家报告依据《禁止酷刑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保护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公约》进行审查。
土著人民对于这个星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教科文组织)的多份文书中得到确认,包括2001年的《文化多样性宣言》和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传统知识:条款草案 第二次修订稿(2014年3月28日晚8时) 第2页 序言/引言 承认价值 (i) 承认传统知识的[整体][独特性]性质及其固有价值,包括其社会、精神、[经济、]智力、科学、生态、技术、[商业、]教育和文化价值,并肯定传统知识体系是进行不断创新及鲜明的智力和创造性生活的框架,对于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具有[根本的]内在的重要意义,并具有与其他知识体系同等的科学价值;
加强认识,增进尊重 (ii) 增进人们对传统知识体系的认识和尊重,对保存、发展并维持这些体系的传统知识[持有人]/[拥有人]的尊严、文化[完整性]遗产以及智力和精神价值的尊重,对传统知识在保持传统知识[持有人]/[拥有人]的生计和认同方面所做贡献的尊重,对传统知识[持有人]/[拥有人]为[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农业、医疗保健,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所做贡献的尊重;
替代项 (ii)增进人们对传统知识体系的尊重,对保存并维持这些体系的传统知识持有人的尊严、文化完整性以及精神价值的尊重;
[替代项完] 促进对传统知识的[保存和]维护 (iii) [通过尊重、维护、保护和维持传统知识体系,[并为这些知识体系的保管人维持和保障其知识体系提供奖励]],促进并支持对传统知识的[保存和]维护[和尊重];
与相关国际协定和程序的一致性 (iv) 注意到其他国际和地区文书和程序,并始终如一地与之共同开展工作,尤其是有关知识产权以及与传统知识相关的遗传资源的获取和利益分享的文书和程序;
[促进获取知识,维护公有领域 (v) 承认活跃的公有领域和适用于所有人使用、对创造力和创新至关重要的知识体系的价值,承认有必要保护、维护和加强公共领域;]
记录和保存传统知识 (vi) 促进记录和保存传统知识,鼓励人们根据传统知识持有人的相关习惯做法、规范、法律和/或协议,其中包括在传统知识在可以被他人公开、学习或使用之前需要得到事先知情同意或批准和参与和共同商定的条件的习惯做法、规范、法律和/或协议; 第3页 促进创新 (vii) [保护传统知识应当]有助于促进创新和知识的转让与传播,使知识的持有人和使用者共同受益,而且在方式上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福利,并应有助于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提供新的规则和准则 (viii) [承认有必要制定新的规则和准则,为强制执行与传统知识相关的权利提供
有效和适当的手段,同时兼顾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
与习惯使用的关系 (ix) 不得限制受益人在传统和习惯范围内,在社区内和社区之间,对传统知识进行[符
合成员国国家法律的]创造、习惯使用、传播、交流和发展。 第4页 政策目标 本文书旨在: 为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和民族]/[受益人]提供[法律和实际/适当]的手段,[包括有效和易于获取的执法措施/制裁、补救和权利行使],以:
a. [防止]其传统知识[被盗用/滥用/未经授权使用/不正当和不公平的使用]; b. [控制以超出习惯和传统背景的方式使用其传统知识;] c. [在必要时促进[依据事先知情同意或批准和参与公平分享因使用这些传统知识而产生的利益]/[作出公正和公平的补偿]];并
d. 鼓励[和保护[]基于传统的]创造和创新。 [防止对[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授予错误的知识产权/[专利权]。]] 第5页 术语的使用 本文书中: [盗用是指
备选方案1 在未经事先知情同意或批准和参与,并根据适用情况,在没有共同商定的条件下,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商业、研究、学术和技术转让)的任何获取或使用[客体]/[传统知识]。
备选方案2 是指使用他人的受保护的传统知识,而[客体]/[传统知识]是用户通过不正当手段或破坏信用、违反提供国国内法从持有人处取得的,但承认因持有人未采取合理保护措施而通过独立发现或创造、阅读书籍、从未受损害的传统社区之外的来源处取得、反向工程和无意披露等合法手段获得传统知识不属于[盗用/滥用/未经授权使用/不正当和不公平的使用。]
[滥用可能在属于某一受益人的传统知识被用户以违反使用国的立法所批准的国内法或措施的方式使用时出现;在国家层面保护或保障传统知识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式,这种保护以不公平竞争原则或一种基于措施的方法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方法为依据。]
[公有领域在本文书中是指,就其性质而言,不受或可能不受使用这种材料的国家的立法规定的知识产权或相关保护形式保护的无形材料。这可能是所涉客体不符合在国家层面保护知识产权的先决条件的情况,或根据情形,也可能是任何先前的保护期已届满的情况。]
[公开可用系指已经失去了与任何土著社区显著联系且由此成为通用或普通知识的[客体]/[传统知识],尽管其历史起源可能已为公众所知。]
本文书中,传统知识[是指]/[包括]/[系指][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或一个或多个国家]的诀窍、技能、创新、做法、教导和学问。
[传统知识尤其可以与农业、环境、医疗保健及土著和传统医学知识、生物多样性、传统生活方式、自然资源和遗传资源,以及传统建筑诀窍和施工技术等领域有联系。]
[未经授权使用是指在未经权利持有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受保护的传统知识。] 第6页 [[“使用”]/[“利用”]系指 (a) 传统知识被含在某种产品之中[或]某种产品是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被开发或取得的: (i) 在传统范围以外生产、进口、许诺销售、销售、存储或使用产品;或 (ii) 为在传统范围以外许诺销售、销售或使用产品而占有产品。 (b) 传统知识被含在某种方法之中[或]某种方法是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被开发或取得的: (i) 在传统范围以外使用方法;或 (ii) 对使用方法直接产生的产品进行(a)项中所述的行为; (c) 在非商业研发中使用传统知识;或 (d) 在商业性研发中使用传统知识。] 第7页 第1条 [保护]/[文书]的客体
[保护]/[本文书]的客体是: (a) 由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或民族]集体创造和[维持]的[,无论其是否被广泛传播];
(b) 与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或民族]的文化[和]/[或]社会认同和文化遗产有[直接][关联]/[显著联系]的;
(c) 一代代相传的,无论是否连续; (d) 可能存在于经过整理的、口头的或其他形式的;和[或] (e) 可能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 传统知识。
[资格标准 受保护的传统知识是与第2条定义的受益人的文化遗产有[显著]联系,系集体创造、[维持]、共享和传播,世代相传,并且已在可由每个[成员国]/[缔约方]决定的期间使用、但使用[不少于五十年的]传统知识]。 第8页 第2条 保护的受益人
2.1 [保护的]受益人是创造、[拥有、]维持、使用和/[或]发展[符合第[1][3]条定义的资格标准的][客体]/[传统知识]的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和/或民族]。
替代项 2.1 [[保护的]受益人是创造、[拥有、]维持、使用和/[或]发展第1条定义的[客体]/[传统知识]的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1。]
[替代项完] 2.2 [[客体]/[传统知识][不由具体土著[人民]或当地社区主张权利的,尽管已付出努力对其进行确认,][成员国]/[缔约方]可以指定一个国家机构,作为[本文书规定的保护][利益]托管人/[受益人],条件是依照第1条的定义[客体]/[传统知识][符合第1条资格标准的传统知识]:
(a) 由其领土全部且仅与该[成员国]/[缔约方]的领土相连的社区持有/由与该[成员国]/[缔约方]的领土全部且仅相连的领土内的社区持有;
(b) [不限于某一具体的土著[人民]或当地社区; (c) 不能具体归属于一族土著[人民]或当地社区;或 (d) [不由某一具体土著[人民]或当地社区主张权利。]] 2.3 [[应当]/[应]将第2条所确定的任何国家机构的[身份]通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
1 [某一[成员国的]/[缔约方的]宪法[不承认]土著或当地社区的,则该[成员国]/[缔约方]可以充当存在于
其领土之内的传统知识的受益人。][说明:本脚注需被理解为第1条替代项的一部分。] 第9页 第3条 [保护[标准和]范围
保护范围 3.1 凡[客体]/[传统知识]/[受保护的传统知识]是土著[人民]或当地社区内[神圣]、[秘密]或[以其他方式为人所知][密切持有]的,[成员国]/[缔约方][应当]/[应]:
(a) [确保受益人有权]/[酌情并根据国家法律,提供法律、政策和行政措施]允许受益人]:
i. [创造、]维持、控制和发展上述[客体]/[传统知识]/[受保护的传统知识]; ii. 防止对[秘密][受保护的]传统知识进行未经授权的公开、使用或其他利用; iii. [根据事先知情同意,授权或拒绝对上述[客体]/[传统知识]/[受保护的传统知识]的获取和使用/利用;以及]
iv. [通过知识产权申请中的公开机制获知对其传统知识的获取,可能[应]按国家法律和国际法义务,要求遵守事先知情同意或批准和参与和利益分享要求的证据],
(b) [确保]/[鼓励]使用者: i. 注明上述[客体]/[传统知识]/[受保护的传统知识]的受益人; ii. [根据共同商定的条件,向受益人提供因使用/利用上述[客体]/[传统知识]而产生的[公正公平的利益分享]/[公正公平的补偿];]
替代项 ii. 就上述[客体]/[传统知识]/[受保护的传统知识]使用条件的制定,与受益人达成协议;
[替代项完] iii. 使知识的使用/利用方式尊重受益人的文化准则和做法以及上述[客体]/[传统知识]/[受保护的传统知识]相关精神权利不可剥夺、不可分割、没有时效的性质。
3.2 [凡[客体]/[传统知识]/[受保护的传统知识]仍由土著[人民]或当地社区[持有]、[维持]、使用[和]/[或]发展,且可公开获得[,但既不是广为人知、[神圣的],也不是[秘密的]],[成员国]/[缔约方][应当]/[应][确保]/[鼓励]使用者]/[酌情并根据国家法律提供法律、政策和行政措施,以[确保][鼓励]使用者]:
(a) 注明并承认受益人作为[客体]/[传统知识]/[受保护的传统知识]的来源,但受益人另有决定的,或[客体]/[传统知识]不归属于某具体土著[人民]或当地社区的除外;
(b) [根据共同商定的条件,向受益人提供因使用/利用上述[客体]/[传统知识]/[受保护的传统知识]而产生的[公正公平的利益分享]/[公正公平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