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氮含量高对液氮洗装置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87.91 KB
- 文档页数:3
低温甲醇洗净化合成气硫含量超标分析及应对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工工业的迅猛发展,合成气的生产和利用逐渐成为重要的能源来源。
在合成气生产过程中,低温甲醇洗是一种常见的净化方法,可以有效地除去合成气中的硫化氢和二硫化碳等硫化物。
由于设备运行不稳定、原料气质量波动等原因,合成气中的硫含量有时会超出标准限值,给生产过程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针对低温甲醇洗净化合成气硫含量超标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超标现象分析1. 原料气质量波动合成气生产过程中,原料气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源变化、气体含量波动、气体混合比例变化等,导致合成气中硫含量波动较大。
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废气或煤气化气源中,硫含量的不稳定性更为突出。
2. 洗液性能变化低温甲醇洗净化合成气时,洗液的性能会受到温度、流速、进料气体含量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当这些参数发生变动时,洗液对硫的吸收效率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合成气中硫含量超标。
3. 设备运行不稳定低温甲醇洗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也是影响硫含量超标的一个重要因素。
设备的泄漏、堵塞、损坏等问题都会影响洗液的循环流动和吸收效率,从而导致硫含量超标。
二、应对措施1. 加强原料气质量控制对原料气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是防止合成气中硫含量超标的关键。
可以通过加强气源分析、控制气体混合比例、提高气体净化设备的效率等手段,来降低原料气中硫化物的含量。
3.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对低温甲醇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并进行处理,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从而避免硫含量超标的情况发生。
4. 强化在线监测通过加强在线监测手段,及时掌握合成气中硫含量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
5. 硫气体的回收利用对于排放的含硫气体,可以考虑进行回收和利用,减少硫排放的也可以提高合成气生产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低温甲醇洗净化合成气中硫含量超标是合成气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加强原料气质量控制、优化洗液性能、定期检查设备、强化在线监测以及硫气体的回收利用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对,可以有效地控制硫含量超标的情况,保证合成气的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性。
低温甲醇洗净化合成气硫含量超标分析及应对
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合成气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合成气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二硫化碳等,对环境和设备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对合成气中硫含量的控制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而低温甲醇洗净化合成气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硫含量超标分析及应对的方法。
低温甲醇洗净化合成气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将合成气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然后再进入低温甲醇洗涤装置。
在低温甲醇洗涤装置中,利用甲醇和合成气中的含硫化合物反应生成硫醇,实现硫化合物的去除。
通过再生装置将洗涤液中的硫醇再生为甲醇,使其得以循环使用。
在低温甲醇洗净化合成气的实际生产中,存在着硫含量超标的问题。
造成硫含量超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洗涤装置中的温度控制不当,不利于硫化合物的去除。
再生装置的效果不佳,导致洗涤液中的硫醇无法完全再生为甲醇。
洗涤液中的杂质对硫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影响较大,进一步加重了硫含量超标的情况。
针对硫含量超标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应对:加强温度的控制,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提高洗涤效果。
优化再生装置的结构和操作,提高再生效率。
对洗涤液进行精细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提高洗涤液的再生利用率。
低温甲醇洗净化合成气是目前常用的硫含量超标分析及应对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加强对洗涤装置的温度控制、优化再生装置的结构和操作,并对洗涤液进行精细过滤,以提高洗涤效果和再生利用率,从而解决合成气中硫含量超标的问题。
这将有助于保护环境和设备,并促进合成气的可持续发展。
低温甲醇洗净化合成气硫含量超标分析及应对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了能源领域的发展方向。
其中,甲醇洗净合成气技术是一种清洁能源生产技术,因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低碳排放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生产领域。
然而,在甲醇洗净合成气过程中,由于材料不纯、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硫含量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既会降低合成气产量,又会增加设备腐蚀和堵塞等问题,给生产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1. 找出问题原因首先,需要对超标的硫含量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可能的原因包括:(1) 原料不纯:甲醇洗净合成气的原料来自多个来源,如果原料不纯,其中的杂质,如硫化氢、甲基硫醇等会导致硫含量升高。
(2) 操作不当: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如调节不当、管道堵塞等会导致合成气中硫含量升高。
(3) 设备老化:设备使用过久或维护不当,容易导致硫化物沉积和氧化,从而增加合成气中的硫含量。
2. 采取对策找出问题原因后,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应对硫含量升高的问题。
(1) 优化原料针对原料不纯的问题,可以采取优化原料的措施,如购买更加纯净的原料、增加预处理程序等。
(2) 做好操作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定期维护设备并进行管道清洗等工作,以保障生产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3) 更新设备设备老化导致硫含量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更新设备的方法来解决。
可以替换老化设备,采用新的设备。
3. 定期检查除以上措施外,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及对执行管道、设备、操作规程等环节进行监管,及时发现问题,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总之,甲醇洗净合成气的生产不仅需要保证其经济效益和环保性,同时还需要保障其运行稳定性,防范其生产过程中的走偏,以保证生产效益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
液氮洗工段操作问答1、液氮洗系统的生产任务是什么?答:液氮系统的主要生产任务有:1)净化原料气:利用分子筛吸附器脱除来自低温甲醇洗工艺气中的微量CO2、CH3OH等高沸点物质。
利用液氮洗涤脱除工艺气中对氨合成触媒有害作用的微量CO及CH4、Ar 等惰性气,制取CO<5ppm的净化气。
2)配氮根据氨合成系统的需要,向出系统的合成气中配入高压氮气,调节合成气的氢氮比(理论值3:1),作为生产合成氨的原料。
3)回收CO、CH4等可燃性气体,供燃料气系统作为燃料气。
4)回收氮洗塔底尾液中H2,送往K401压缩回收利用。
5)调整冷量平衡,为低温甲醇洗工段提供冷量。
2、什么叫吸附?吸附与解吸时热量如何变化?答:吸附是指两种相态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其中密度较低物质的分子在密度较高的物质表面被富集的现象和过程。
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大的多孔固体)被成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小的气体或液体)称为吸附质。
我们通常所说的气体的吸附是指气体与多孔性固体接触时,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份附着在固体表面的现象。
其中多孔性固体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气体组份称为吸附质。
气体的吸附过程与液化过程相似,是放热过程,即温度升高;而解吸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要降低。
例如在V-501A/B中吸附CO2、CH3OH时要放热,工艺气温度要升高,而再生时由于CO2、CH3OH的解吸要吸热,使得再生气的温度下降。
3、根据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吸附剂可分为:化学吸附、活性吸附、毛细管凝缩、物理吸附四大类。
化学吸附:吸附剂与吸附质间发生有化学反应,并在吸附剂表面生成化合物的过程。
其吸附过程一般进行的很慢,且解吸过程非常困难。
活性吸附:吸附质与吸附剂间生成有表面络合物的吸附过程。
毛细管凝缩:是指固体吸附剂在吸附蒸气时,在吸附剂空隙内发生的凝结现象,一般需要加热才能完全再生。
4、简述物理吸附的定义?有何特点?答:物理吸附是指依靠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分子力(即范德华力和电磁力)进行的吸附过程。
低温甲醇洗净化合成气硫含量超标分析及应对
当前,研究人员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基于吸附性能的固体吸附剂技术,例如硫化锌、氧化锌和氧化锆等。
这些吸附剂具有较高的硫饱和容量和较佳的稳定性,能
够有效吸附气相中的硫化物。
但是,在高温下反应会失活,需要经常更换,会增加生产成本。
另一种是化学吸收剂,例如二甲醇、醇胺和硫酸等化合物。
这些吸收剂能够将硫化物
转化为易分离的化合物,在LTM-COP产物中达到同样的目的。
但是,这些吸收剂在高温下
会被分解,产生有机酸和醛等副产物,对环境和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案。
比如,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去除
LTM-COP产物中的硫化物。
将LTM-COP产物和O2通入反应器中,在燃烧反应和氧化填料的催化下,可将硫化物催化氧化成SO2,再通过水洗去除。
但是,这种方案可能会带来二次
污染和产生大量的SOx排放。
另外,根据实际生产中的特点,可以针对性地采取一些优化措施。
例如,通过提高氧
化剂的加入量、修改催化剂制备工艺等方式,优化氧化填料的催化效率;尝试调整操作参数,例如进料速度、催化剂层厚度等,以寻求稳定的硫化物去除效率。
也可以采用先对合
成气洗涤,以减少硫化物进入LTM-COP反应器的含量;或者在LTM-COP反应器处增加反应
器隔离和排放系统,以降低硫化物对后续生产和环境的不良影响。
总之,针对LTM-COP产物中硫化物含量超标问题,可以综合采用目前已有的吸附、化
学吸收和氧化还原等方法,或者结合生产实际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以确保生产与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
液氮洗合成氨需将氮氢的化学计量比调整到1:3。
甲烷、氩以及一氧化碳等其他微量杂质(低于5ppm)需同时脱除,以便在没有惰性组分的前提下进行氨气合成操作。
如果选择煤或渣油用作氨气生产的原料,则一般在RECTISOL®低温甲醇洗工艺下游安排液氮洗。
液氮洗装置通常以组装冷箱形式供应,包含上游的干燥装置。
通过吸附器脱除微量水、二氧化碳以及溶剂(甲醇)。
低温分离工艺设备安装在冷箱内,以金属外壳覆盖。
冷箱空隙内填充隔热材料(珠光砂),以防止热量流入。
一般冷箱为完全预制,组装完毕后全套交付至现场。
液氮洗主要用于化肥装置里进行纯化和制备氨气合成气。
一般是氨气合成上游的最后一道纯化工艺。
液氮洗的主要功能是脱除粗氢中的一氧化碳、氩气以及甲烷等残留杂质,将氮氢化学计量比例调整到1:3。
二氧化碳会使氨气合成催化剂中毒,因此必须彻底脱除。
氩气和甲烷则是氨合成回路中富集的惰性组分。
如果未脱除,则需要进行合成气净化或净化气体分离。
将粗氢和高压氮气输入液氮洗装置。
以上两类气体被产品气冷却。
将粗氢加入氮洗塔底部,冷凝液氮输入顶部。
微量组分将作为燃料气体脱除和分离。
将高压氮气加入工艺物流,得到需要的氢气氮气比例。
分子筛吸附1. 分子筛吸附原理吸附是一种把气态或液态物质(吸附质)固定在固体表面(吸附剂)上的物理现象,这种固体(吸附剂)具有大量活性表面的微孔,吸附质的分子受到吸附剂表面引力作用,从而固定在上面。
吸附引力的大小取决于:●吸附剂表面的构造(微孔率);●吸附质的分压;●吸附时的温度。
●与制作吸附剂的材料性质也有关。
吸附伴随着放热,是一种可逆的现象。
类似于凝结:●如果增加压力,吸附能力增加;●如果降低温度,吸附能力增加。
因此,在吸附时,要使压力升到最高,温度降到最低。
解吸时,则要使压力降到最低,温度升到最高。
2. 分子筛工艺流程的描述流程图见PFF11及PFP4301/4302本装置设置分子筛目的在于除去经低温甲醇洗后的合成气中微量的甲醇和CO2 。
合成氨气环保措施合成氨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能源等领域的重要化工原料。
然而,合成氨气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排放一定量的废气和废水,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如何降低合成氨气的环境影响,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合成氨气环保措施。
节能降耗节能降耗是实现合成氨环保的重要途径。
在合成氨气的生产过程中,氨合成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给。
为了降低能源的消耗,可以采用低能消耗的反应工艺和高效节能的设备。
如采用催化剂和加氢反应,充分利用废气和余热,以及优化选择适当的技术参数来降低合成氨的能耗。
废气治理在合成氨气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如果不及时处理,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避免废气的大量排放,需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低排放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气工艺具有多种选择,不同的工艺可以排放各自不同的废气,应根据当地的环保标准,采用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工艺。
2.废气净化处理。
对排放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有害成分的排放。
可以采用吸收、催化氧化等多种技术来处理氨合成反应废气。
废水处理在合成氨气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氨气、尿素等物质。
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为了防止废水污染环境,需采取以下措施:1.改进反应的工艺流程,尽量减少废水的产生。
2.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
可以采用生化处理、吸附剂等多种方法来处理处理合成氨废水。
环境管理除了上述技术措施以外,环境管理也是实现合成氨气环保的重要手段。
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降低噪声、粉尘等对环境的污染,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分类。
同时,加强对环保法规的宣传普及,增强企业和员工的环保意识,从而促进环保工作的全面展开。
总之,实现合成氨气的环保需要多方面的措施,除了工艺和设备上的升级和改进,还需要加强环境管理,全面铺开环保工作。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合成氨气的环保。
酸钠和0.44kg氢氧化钠。加入防腐剂后,必须使盐水呈弱碱性(pH=7.5~8.5),这可通过氢氧化钠的加入量进行调整。(3)氯化钙溶液作为载冷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其浓度降低。为了防止浓度降低,引起凝固点温度升高,必须定期检测氯化钙溶液的比重。若浓度降低,应适当补充氯化钙,以保持在适当的浓度。通过这一阶段的使用充分证明了氯化钙溶液作为载冷剂能够很好的完成热量交换的任务,为我车间产量不断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七水硫酸镁作为汉沽盐场的一个新项目,无论从设备到工艺都还需要不断地摸索改进,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精益求精,经过我们自身的探索和努力,尽快摸索到使七水硫酸镁提质增产的最佳生产方案。
合成气氮含量高对液氮洗装置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张卫波(天津碱厂合成氨甲醇分厂,天津300000)
摘要:由于煤气化炉运行时有波动,液氮洗合成气氮气含量经常升高,时常使出口产品CO含量超
标,引起氨合成塔多次切气,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文结合实际生产分析了氮气含量高使操作难度加大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关键词:液氮洗;氮含量;超标;解决措施
doi:10.3969/j.issn.1008-1267.2014.011中图分类号:TQ113.26+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1267(2014)01-0031-03
收稿日期:2013-09-131液氮洗装置简介天津碱厂合成氨甲醇分厂净化工序采用的是林德液氮洗技术。液氮洗装置的分离过程属于物理过程,没有化学反应。此过程是利用H2与CO、CH4、N2等的沸点相差较大,CO、CH4的沸点比N2、H2的沸点高的特点,将CO、CH4从气相液化溶解到液氮中,从而达到脱除CO、CH4等气体杂质的目的。来自低温甲醇洗装置的合成气经过液氮洗装置的吸附器,以除去合成气中甲醇和CO2,防止甲醇和CO2进入到冷箱中形成固体而堵塞板翅式换热器。之后进入低温液氮洗冷箱中,在与第一高压氮深冷器E04302和第二高压氮深冷器E04303换热冷却后进入到氮洗涤塔C04301的底部。来自空分装置的中压氮气(设计温度为40℃)其主要作用为液氮洗涤和为合成氨装置控制氢氮比,经过高压氮冷却器E04301、第一高压氮深冷器E04302换热冷却后,低温氮气分为两股:一股进入特殊管式合成气混合器YMI001中与E04303的净化气混合以调节产品合成气中的氢氮比,另一股进入第二高压氮深冷器E04303后由气相变成液相,进入到氮洗涤塔C04301的顶部。在氮洗涤塔C04301中液氮吸收气体中的Ar,CO和CH4,和一小
部分H2。净化后的合成气从C04301的塔顶排出。
氮洗塔C04301塔底的液体首先进入回收气闪蒸罐S04301闪蒸,闪蒸出的气相主要为氢气(我们称为“粗氢气”),粗氢气依次在E04303、E04302和E04301换热,回收冷量后返回到低温甲醇洗的压缩机单元K04201进行氢气回收。而闪蒸罐S04301底部的液相则与液氮混合并为一股,在E04303中加热气化,随后进入依次进入E04302和E04301中加热,回收冷量后作为燃料气离开冷箱,进入到燃料气压缩机压缩,压缩后送至燃料气管网。净化后的合成气经过E04303换热后与一股中
!!!!!!!!!!!!!!!!!!!!!!!!!!!!!!!!!!!!!!!!!!!!!
第28卷第1期2014年1月天津化工TianjinChemicalIndustryVol.28No.1Jan.20142014年1月天津化工
压氮气混合进行粗配氮,混合后进入E04302,出
E04302后分成两股,一股送往低温甲醇洗为它提供冷量,另一股则继续进入E04301。各自升温后的两股合成气再次在冷箱外混合。最终净化气出口有一管线连接中压氮气,可以通过调节氮气量进行精配氮,使最终合成气氢氮比为3∶1.出口的CO含量小于1.0×10-4%。液氮洗装置流程图见图1。图1液氮洗装置流程图2合成气中氮气含量高对操作的影响2.1合成气氮气含量高的原因我厂煤气化装置采用的是壳牌煤气化工艺,在开车或低负荷运行时,煤粉采用氮气输送,当低温甲醇洗正常运行后就会生产CO2,并通过CO2压缩机压缩后送往煤气化来代替氮气输送,使其合成气中氮气含量降低,低温甲醇洗出口的净化合成气中氮气含量的设计值为1.4%。造成合成气氮气含量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煤气化低负荷运行。由于煤气化负荷比较低,产生的CO2就很低,达不到CO2压缩机最低负荷开车的条件,或所产生的CO2不足,不能完全代替煤气化炉中的氮气,造成氮气含量居高不下。2)煤气化炉烧嘴不稳。在煤气化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烧嘴异常熄灭的情况,据观察,煤气化炉跳一个烧嘴,氮气含量会增加2%~5%左右。3)煤气化炉跳车。正常情况下,煤气化装置应为双炉运行,但是由于煤气化炉运行不稳,煤气化炉经常跳车,使其单炉运行,这使CO2量不足,必须要引入氮气进行输送煤粉,造成氮气含量偏高。4)1#炉对合成氨氮气含量影响较大。在双炉运行时,虽然两台煤气化炉产生的气合并到一起,但混合并不均匀,1#炉的氮气含量直接影响合成氨装置的氮气含量。也就是说如果1#炉的氮气含量较高,2#炉的氮气含量虽然很低,但最终进入液氮洗装置的合成气氮气含量依然较高。2.2氮气含量高对液氮洗的影响及分析2.2.1进洗涤塔的中压氮气和合成气温度上升我厂液氮洗装置的操作压力为30bar,正常操作时合成气的设计温度为-186.6℃,入塔洗涤氮温度为-186.6℃。氮气含量为1.4%时,合成气中氮气的分压为0.42bar,其氮气的沸点为-192.4℃;氮气含量为12%时,合成气中氮气的分压为3.6bar,其氮气的沸点为-183.1℃。当合成气中氮气含量高时,经过三个换热器后冷却后,里面的氮气会变成液氮,而由于氮气变成液氮需吸收大量的冷量(潜热),第三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一定,必然会使合成气入C04301塔温度会上升,使洗涤效果变差;当氮气含量上升时,合成气吸收了大量的冷量,这使洗涤氮所需的冷量不足,致使洗涤氮的温度偏高,洗涤效果变差;所以现在需要更多冷量来冷却合成气和洗涤氮。如果冷量增加不能及时跟上,CO含量将超标。2.2.2洗涤塔和闪蒸罐液位升高,底部阀门开度增大由于合成气是从塔底进入,合成气中的液氮与合成气分离,从而不能达到净化合成气的目的,但它却使塔底液位和闪蒸罐S04301的液位增加,从而需开大两个液位阀(LV043055和TV043065)才能把液位排出。2.2.3E04302和E04303换热器出口温度下降当开大两个液位阀(LV043055和TV043065)把液位排出,这样虽可以为E04303提供更多冷量,但由于换热器的换热能力是一定的,合成气、中压氮气和净化合成气、尾气不能充分换热,这能使E04302和E04303之间的温度降低。当温度降低到-158℃时,冷箱就会跳车(目的是为了防止进入E04302的气体带液,也就是不可使氮气在E04302中液化,如果这样E04302温度局部温差过大而损坏换热器)。现在补充液氮也同样会把E04302和E04303之间的温度降下来而可能引起跳车。2.2.4中压氮气冬季温度偏低根据林德设计,中压氮气的设计温度为40℃,而管线并无保温材料。夏季的温度能达到35℃左右,而到了冬季,中压氮气的温度只能到10℃左右。中压氮气是主要的热物料之一,如果它的温度太低,会使E04302和E04303之间的温度降低。由实际操作经验可知,当氮气含量为1.5%左右时,夏季
32第28卷第1期正常操作时E04302和E04303之间的温度为-
110~-120℃左右,而到冬季,其温度降至-125~-135℃。若氮气含量升高,很有可能会导致跳车。2.2.5两个液位阀(LV043055和TV043065)截流膨胀效果变差根据Joule-Thomson效应,当温度在-180~-190℃时,μ1(氢气的J-T系数)>μ2(氮气的J-T系数),氢气的截流效果比氮气要好,如图2所示。此外当氮气含量上升时,闪蒸罐和洗涤塔中的氮气含量增加,氢气含量减少,使经过TV043065后的截流膨胀效果不好(由实际操作经验可知,当氮气含量低时阀后的温度能到-190℃,当氮气含量高时阀后的温度到-186℃),使换热效果降低。
图2不同气体的转化曲线2.2.6分子筛顺控的影响当分子筛顺控用合成气冷却时,分子筛出口(即冷箱入口)的温度会比其他步骤时温度升高6~8℃,也会使入塔的合成气温度升高,此时如果合成气氮气含量高,会加剧操作难度。2.3应对措施
2.3.1中压氮气管线加设保温由于中压氮气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我们
可以在中压氮气管线上加设保温材料;同时冬季操作时,应让净化后的冷物料尽可能多的走去低温甲醇洗装置(即与E04218换热),以保证E04302和E04303之间的温度尽可能的接近设计温度。2.3.2合成气管线上加氢气在线分析仪由于合成气的主要成份为氢气和氮气,目前氮气含量在线分析仪市场上没有厂家供货,所以我们可以在合成气管道上安装一个氢气含量的在线分析仪,这样可以及时观察合成气的氮气变化情况,来摸索氮气含量和洗涤氮用量的对应关系。2.3.3适当提高塔压根据相平衡原理,若完全除去合成气中的CO,就要求系统中气相的CO分压P大于液相CO浓度对应下的平衡分压P*。而且,吸收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吸收推动力△P=P-P*的大小,△P越大,吸收速度越快。因此,如果适当提高系统内操作压力,那么气相CO分压变大,液氮对CO的吸收能力变强,也就是CO在液氮中的溶解度变大,这样就会使合成气中的CO含量减少。
3结束语原料中氮气含量升高,可以使液氮洗塔的液位
和闪蒸罐液位升高、洗涤塔温度升高、洗涤效果变差,同时E04302和E04303之间的温度也会下降。氮气含量高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有很高要求,操作工需提前进行操作尽可能将CO超标抑制在萌芽阶段,此时可降低生产负荷,开大TV043065,或稍微提高一点塔压,这样可缓解氮气含量高对操作的影响。需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调节手段都不能彻底解决,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保持煤气化装置的稳定运行。
张卫波:合成气氮含量高对液氮洗装置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
△
天津市化工学会召开第四届石化工业科技交流会
2013年10月21日,天津市化工学会召开了“第四届天津市石化工业科技交流会”,化工学会各会员单位的有关领导
和科技人员参加了会议。化工学会多年来非常重视石化行业的技术交流与推广工作,举办了多期科技交流会,今年,学会又在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下,申报了“第四届石化工业科技交流会”的项目,并得到了市科协的立项批准。几个月来,经过策划,部署,筛选,择优推荐,共上报到学会57篇科技软课题研究成果。去年化工学会首次设立了科技软课题研究成果奖,今年是成果奖第二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