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预浸布性能参数
- 格式:xls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史上全⾯东丽碳纤维型号与全参数2015-04-11苏格拉伟好想写⼀篇这样的⽂章,系统说明⼀下⽇本东丽公司的碳纤维型号问题。
这些问题之前也曾困扰苏格拉伟,不知道型号跟型号之间都有什么区别,想购买碳纤维都不知道⾃⼰需要哪⼀种。
相信⼤多数⼈也会有这样的疑惑,那么苏格拉伟今天就来梳理⼀下。
如果你觉得这篇⽂章对您⾝边的朋友有⽤,那么就请转发到朋友圈分享吧。
纤维类型:T700S C-12000-50C通常,东丽碳纤维分为两个系列T和M。
T系列表⽰的是拉伸强度,M系列表⽰的是模量。
如果模量和强度还分不清,请看我以前写的《技术⾓度看中国为什么搞不好碳纤维》有介绍。
M系列包含了MJ 类别的碳纤维,相对于旧的M系列,MJ类的碳纤维是改进了拉伸和压缩强度性能的碳纤维。
起初在T系列碳纤维中后三位或四位数字代表着近似的拉伸强度,单位是kgf/mm2或者ksi。
例如T700拉伸强度为711ksi。
这⾥的单位⽤的是英制单位,通常我们看公制单位MPa,却理解不了数字是什么意思。
在M系列碳纤维中,字母后两位数字代表近似的拉伸模量,例如M55J的拉伸模量为55*1000kgf/mm2.。
具体每⼀种碳纤维的性能参数在后边的数据表⾥可以查阅。
捻状:T700S C-12000-50C最早,东丽公司⽣产出来的碳纤维都是加捻的。
因为⼀些领域的应⽤,东丽也开始⽣产⽆捻和解捻纤维,捻型可以按照下边说明表⽰:空⽩加捻纤维B 解捻纤维(加捻纤维通过解捻⼯艺)C ⽆捻纤维丝束:T700SC-12000-50C丝束代表着每⼀束碳纤维中包含多少根纤维。
东丽公司丝束通常在1000到48000根每束。
上浆剂:T700SC-12000-50C为了保证碳纤维在运输和使⽤过程中不被磨损,起⽑,在碳纤维⽣产线最后都会给碳纤维加上浆剂⽤以保护碳纤维。
上浆剂也承担着纤维和树脂结合的作⽤,起初⽤作复合材料的树脂⼤多为环氧树脂,所以东丽公司的上浆剂也多为环氧树脂。
随着使⽤领域的要求变化,现在有不同的上浆剂类型的碳纤维可以选择。
碳纤维预浸料制作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碳纤维预浸料是一种常用的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碳纤维预浸料的质量和性能对最终制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碳纤维预浸料的制作方法。
碳纤维预浸料的制作主要包括:树脂、碳纤维布、固化剂、界面处理剂等材料的选取和搅拌、固化工艺的确定等步骤。
选取适当的树脂。
目前常用的树脂有环氧树脂、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等。
各种树脂的性能各有不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树脂。
接下来是选择适当的碳纤维布。
碳纤维布的密度、纤维间的排列方式等都会对最终碳纤维预浸料的性能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碳纤维布的密度越高,强度越大。
碳纤维布的纤维排列方式也需要考虑到最终制品的使用要求。
然后是固化剂的选择。
固化剂是起到固化树脂的作用的化学品,也会对最终碳纤维预浸料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固化剂具有不同的固化速度、固化温度等,制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化剂。
还需要添加界面处理剂。
界面处理剂主要是用来增强碳纤维和树脂间的粘接力,减少界面应力,提高碳纤维预浸料的性能。
通常界面处理剂可以分为物理吸附界面活性剂和共价键界面活性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界面处理剂。
在选取了适当的材料后,就需要进行搅拌和混合。
搅拌的目的是将树脂、碳纤维和固化剂等材料均匀混合,确保每个部分的配比准确。
搅拌的时间和速度也需要掌握好,以免造成过度混合或不充分混合的情况。
混合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浸渍了。
浸渍就是将碳纤维布浸泡在搅拌好的树脂混合物中,确保碳纤维均匀覆盖树脂。
浸渍的时间也很重要,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以保证碳纤维和树脂的充分浸透。
浸渍完成后,需要进行固化。
固化的温度、时间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以保证碳纤维预浸料的性能。
在固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出现不均匀固化的情况。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和表面处理。
加工可以包括切割、成型和打磨等步骤,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24t碳布强度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掌握了各种先进的材料制造技术,其中碳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在碳纤维中,24t碳布因其出色的强度和韧性而备受青睐。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这种优质材料的强度属性。
一、24t碳布的强度与韧性24t碳布通常制成套管或板状的结构,其纤维具有优异的强度和韧性。
根据官方数据,24t碳布的拉伸强度可达到2400兆帕,比同质量普通铝合金的拉伸强度高出近500倍。
同时,24t碳布的弯曲强度也非常高,可以抵抗3000兆帕的弯曲。
这意味着24t碳布可以承受极高的力量,在各种高压强度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此外,在碳纤维中,24t碳布的韧性表现非常出色,即使在强度极高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断裂。
这主要源于其纤维的特殊结构和编织方式,大大提高了24t碳布的抗裂性能。
二、24t碳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由于其优异的强度与耐久性,24t碳布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24t碳布广泛用于制造飞机结构、导弹零部件和航天器。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它被用于车身、轮毂和底盘框架等高强度部件的生产。
在建筑工程中,24t碳布也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塔吊和各种模板搭建等方面。
还有在航海、运动器材、医疗器械等领域,24t碳布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24t碳布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和材料行业不断的进步,24t碳布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24t碳布将继续应用于各种高强度需求的领域中,从而促进这些行业的进步并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
同时,在研究开发方面,人们也将探索碳纤维材料的更高强度和更多领域的应用,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多贡献。
可以看出,24t碳布的强度和韧性让它成为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的高强度材料。
未来,它也将在更多领域中得到突破性的应用,为推动各个领域的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国产碳布等级代码
碳布一般是指碳纤维布,俗称碳纤维加固布、碳纤维编织布、碳纤维预浸布等,而碳纤维则是将聚丙烯腈纤维或沥青抽成丝并经高温碳化制成的碳化纤维。
碳布强度的计量单位是吨位,所谓吨位是指碳布每1平方米所含碳纤维丝的数量,常用数字加字母“T”表示,例如24T表示1平方
米碳布所含的碳纤维丝有2400根,36T表示1平方米碳布所含的碳
纤维丝有3600根,40T表示1平方米碳布所含的碳纤维丝有4000根,46T表示1平方米碳布所含的碳纤维丝有4600根。
碳布等级是根据强度划分的,常见的有24T、30T、36T、40T、
46T、60T等,其中24T以下碳布制成的鱼竿属于低碳竿,24T以上碳布制成的鱼竿属于高碳竿,但碳布制作鱼竿最多只能用到46T,在整个鱼竿领域用40T碳布的都是凤毛麟角,超过46T的碳布属于国防、航空材料。
碳布吨位越高鱼竿的自重相对越轻,反之则鱼竿的自重相对越高,例如4.5米28调鲫鱼竿自重在80克以内时主材基本上是40T碳布。
锥度:碳布吨位越高鱼竿的锥度相对越小,反之则鱼竿的锥度相对越大,原因是低吨位碳布做鱼竿为了增强硬度就必须增加鱼竿的锥度。
硬度:碳布吨位越高鱼竿的硬度相对越硬,反之则鱼竿的硬度相对越软,例如用40T碳布作主材料制成的4.5米鱼竿硬度一般都在
6H以上。
碳纤维预浸布制作过程引言:碳纤维预浸布是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优点。
它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碳纤维预浸布的制作过程,包括纤维预处理、树脂浸渍、固化和切割等环节。
一、纤维预处理在制作碳纤维预浸布之前,需要对碳纤维进行预处理。
首先,将碳纤维进行解捻,以增加纤维的柔软性和可塑性。
然后,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树脂与纤维的粘结力。
最后,对碳纤维进行切割,以获得所需的长度和宽度。
二、树脂浸渍树脂浸渍是制作碳纤维预浸布的关键步骤。
首先,将预处理后的碳纤维铺放在浸渍机上。
然后,通过控制浸渍机中的树脂浓度和浸渍速度,使树脂均匀地渗透到碳纤维中。
在浸渍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树脂的质量和纤维的均匀性。
三、固化树脂浸渍后的碳纤维需要进行固化,以使树脂变得坚硬和耐用。
固化过程中,需要将浸渍后的碳纤维放入烘箱或采用其他加热方式,使树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交联结构。
固化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固化效果。
四、切割固化后的碳纤维预浸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割。
切割可以使用手工切割工具或机械切割设备进行。
在切割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切割边缘的整齐和平直,以确保最终制品的质量。
结论:碳纤维预浸布的制作过程包括纤维预处理、树脂浸渍、固化和切割等环节。
通过对碳纤维的预处理和树脂的浸渍,可以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碳纤维预浸布。
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碳纤维预浸布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为各个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突破。
碳纤维干法预浸布介绍碳纤维干法预浸布是一种先进的纺织材料加工技术,它在碳纤维制造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全面探讨碳纤维干法预浸布的原理、工艺流程、优势和应用领域。
原理碳纤维干法预浸布是通过将纤维和树脂分离处理,然后再将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
首先,将碳纤维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表面处理。
然后,将树脂涂覆在纤维上,使其充分浸润。
最后,通过加热和压力处理,使树脂固化,形成坚固的复合材料。
工艺流程碳纤维干法预浸布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纤维预处理•去除杂质: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去除纤维上的杂质,确保纤维的纯净度。
•表面处理:使用化学处理剂改变纤维表面的性质,使其更容易与树脂相互作用。
2. 树脂涂覆•混合树脂:将树脂与添加剂混合,以调整树脂的黏度和流动性。
•涂覆纤维:将树脂涂覆在纤维上,确保纤维充分浸润。
3. 加热和压力处理•加热:通过加热使树脂固化,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压力:通过加压使纤维和树脂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
优势碳纤维干法预浸布相比于湿法预浸布具有以下优势:1.节约能源:由于不需要水分蒸发,干法预浸布工艺消耗的能源更少。
2.提高生产效率:干法预浸布可以快速进行,不需要等待树脂固化,因此生产效率更高。
3.控制树脂含量:干法预浸布可以更准确地控制树脂的含量,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
4.减少环境污染:干法预浸布不需要大量的水,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应用领域碳纤维干法预浸布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航空航天碳纤维干法预浸布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高刚度的特点,非常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结构件制造。
2. 汽车工业碳纤维干法预浸布可以用于汽车制造中的车身、底盘等部件,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安全性能。
3. 体育用品碳纤维干法预浸布制成的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的体育用品,如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等。
4. 建筑工程碳纤维干法预浸布可以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加固和修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碳纤维1.碳纤维的概念碳纤维,英文为Carbon Fiber,简称CF。
碳纤维是指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是纤维中含碳量在95%左右的碳纤维和含碳量在99%左右的石墨纤维。
2.碳纤维的结构碳纤维的分子结构介于石墨与金刚石之间。
目前公认的碳纤维结构是由沿纤维轴高度取向的二维乱层石墨组成。
微晶的形状、大小、取向以及排列方式与纤维的制备工艺相关。
3.碳纤维的性质碳纤维兼具碳材料强抗拉力和纤维柔软可加工性两大特征,是一种的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碳纤维拉伸强度约为2到7GPa,拉伸模量约为200到700GPa。
密度约为1.5到2.0克每立方厘米,这除与原丝结构有关外,主要决定于炭化处理的温度。
一般经过高温3000℃石墨化处理,密度可达2.0克每立方厘。
再加上它的重量很轻,它的比重比铝还要轻,不到钢的1/4,比强度是铁的20倍。
碳纤维的热膨胀系数与其它纤维不同,它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碳纤维的比热容一般为7.12。
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平行于纤维方向是负值(0.72到0.90),而垂直于纤维方向是正值(32到22)。
碳纤维的比电阻与纤维的类型有关,在25℃时,高模量为775,高强度碳纤维为每厘米1500。
这使得碳纤维在所有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同钛、钢、铝等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在物理性能上具有强度大、模量高、密度低、线膨胀系数小等特点,可以称为新材料之王。
碳纤维除了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外,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又由于比重小,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比模量综合指标,在现有结构材料中是最高的。
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兆帕以上,是钢的7到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到430G帕亦高于钢;因此CFRP的比强度即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兆帕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兆帕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钢高。
3k平纹碳布参数3K平纹碳布是一种常见的复合材料,由高强度的碳纤维和树脂基体构成。
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体育器材等领域。
下面将从材料特性、制造工艺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介绍3K平纹碳布。
一、材料特性3K平纹碳布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强度:碳纤维具有比钢材更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拉伸和压缩力,保证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载荷能力。
2. 轻质:碳纤维的密度低于钢材,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使得制造出的产品重量轻,有利于提高运动器材的性能和节能减排。
3. 耐腐蚀:碳纤维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抵御酸、碱等腐蚀介质的侵蚀,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4. 高温性能:碳纤维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5. 电磁性能:碳纤维具有优异的电磁特性,能够有效屏蔽电磁波,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通信领域。
二、制造工艺3K平纹碳布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纤维预处理、织造、固化和后处理等步骤。
1. 纤维预处理:将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去除杂质和树脂残留,提高纤维与树脂的粘结强度。
2. 织造:采用特殊的编织工艺,将碳纤维按照平纹结构进行编织,使得纤维间的排列均匀,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3. 固化:将编织好的碳纤维布放入模具中,加入树脂浸润剂,经过固化过程,使树脂与纤维密实结合,形成复合材料。
4. 后处理:对固化后的碳纤维布进行表面清洁、修整和涂层处理,提高材料的表面质量和耐久性。
三、应用领域3K平纹碳布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航空航天领域:3K平纹碳布被用于制造飞机机身、翼面等结构部件,能够提高飞行器的载荷能力和燃油效率。
2. 汽车工业:3K平纹碳布用于汽车车身、车顶、底盘等部件的制造,能够减轻车辆自重,提高车辆刚度和安全性。
3. 体育器材:3K平纹碳布广泛应用于高尔夫球杆、网球拍、自行车车架等器材的制造,能够提高器材的强度和灵活性。
t700单向布预浸料技术要求
T700单向布预浸料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材料选择:T700单向布预浸料通常基于碳纤维材料,
因此需要选择高质量的碳纤维布作为基础材料。
碳纤维布的纤维都应该是均匀和定向排列的,以确保预浸料的性能和强度。
2. 树脂体系:预浸料通常使用热固性树脂来浸渍碳纤维布。
常见的树脂体系包括环氧树脂和聚酯树脂。
选择合适的树脂体系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因素。
3. 树脂含量:预浸料中树脂的含量需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在保证材料强度的同时,避免过量的树脂导致材料的重量过大。
一般来说,树脂含量控制在30%至40%之间。
4. 定向和层压:在预浸料制备过程中,需要确保碳纤维布的纤维定向一致,并且层压良好。
通过合理的层压方法,可以确保预浸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5. 贮存和使用条件:T700单向布预浸料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
湿度环境中贮存,以保持其性能和质量。
同时,在使用预浸料时,需要合理控制固化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材料能够达到预期的力学性能。
总结起来,T700单向布预浸料的技术要求包括选择合适的基
础材料和树脂体系、控制树脂含量、确保纤维定向和良好的层
压、适当的贮存和使用条件等。
这些要求可保证预浸料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满足特定工程应用的需求。
碳纤维预浸布生产工艺
碳纤维预浸布是一种高强度、高刚度、轻质、耐腐蚀的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用品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碳纤维预浸布的生产工艺。
首先,制备碳纤维布。
碳纤维布是由单根或多根碳纤维纱线通过编织或无纺工艺制成的。
编织工艺包括平纹、对角纹等,无纺工艺则是将纤维纱线通过机械或化学加工使其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
接下来,对碳纤维布进行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可以增加碳纤维与树脂的黏附力,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碱洗、氧化、电解聚合等。
然后,进行树脂浸渍。
将碳纤维布浸泡在预先配置好的树脂溶液中,使其充分浸润纤维纱线。
浸渍后的布料应保持一定的柔软度,以便于后续的成型工艺。
接着,对浸渍的布料进行层压。
将浸渍后的布料叠加在一起,形成多层结构。
每一层之间可以加入适当的增强材料,如薄膜、纸张等,以增加材料的整体性能。
最后,进行固化处理。
将层压后的布料放入烘箱或自动化固化设备中,进行热固化或光固化处理。
固化过程中,树脂会变得硬化,使碳纤维与树脂之间形成牢固的结合。
固化后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
需要注意的是,碳纤维预浸布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如树脂浓度、浸渍时间、温度等,以确保材料性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以上就是碳纤维预浸布的生产工艺。
通过以上工艺步骤,可以获得高质量、高性能的碳纤维预浸布,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预浸料的技术指标
预浸料中树脂状态与化学性质应符合产品对象的特定要求,诸如聚合或缩聚程度、分子量及其分布、凝胶时间以及加压段区域等。
预浸料的粘度和铺复性、可修复性包括其中。
固化过程中树脂的流变特性、流出量应满足使用要求。
预浸料表面应平整、无毛团并具有光泽性。
预浸料的厚度公差应小于士肠。
预浸料中树脂含量偏差不大于土肠当纤维线密度偏差午士帕、纤维单位面积重量偏差夺士肠时。
在预浸料中,纤维准直度为长度内偏离不得超过八。
边缘直线在长度内偏离不得大于无可见的缝隙和重叠。
无颗粒状树脂纤维应无屈曲、勾结和显著的断头预浸料中挥发份含量视使用要求而定,通常不得超过2%。
常用规格
预浸料的常用规格按照单位面积纤维含量有:C020、C030、C050、C075、C100、C125、C150、C175、C200等;按照树脂含量分为25%、33%、37%、40%等。
预浸料的cv值-回复“预浸料的CV值”是指预浸料(Prepreg)在热固化过程中的树脂含量和纤维含量之间的比例,用来描述预浸料的树脂浓度。
CV值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到预浸料的性能和应用。
1. 什么是预浸料?预浸料是一种在制造复合材料时广泛使用的材料,它是由树脂浸渍到纤维增强材料中而成。
常见的预浸料有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芳纶纤维预浸料等。
预浸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2. 预浸料的制备过程中树脂含量和纤维含量的比例在制备过程中,预浸料的树脂含量和纤维含量的比例是通过控制浸渍浓度和树脂含量来实现的。
首先,在预浸料的制备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纤维增强材料,例如玻璃纤维布、碳纤维布等。
然后,通过将纤维材料浸入树脂浴中,让树脂渗入纤维间隙,使其充分浸润。
最后,通过挤压和挤出等工艺,将多余的树脂排除,控制树脂含量,形成所需要的树脂浓度。
3. CV值的计算方法CV值是根据预浸料样品的重量和纤维含量来计算的。
首先,将预浸料样品进行干燥,以去除水分。
然后,将样品样本称重,并记录其重量。
接着,将样品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热处理,升温至热固化温度。
在炉内保持一段时间后,将样品取出冷却,并再次称重。
最后,根据样品的初始重量和热处理后的重量计算纤维含量和树脂含量,进而计算CV值。
4. CV值对预浸料性能的影响CV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预浸料的性能,并且对其应用领域有所影响。
如果树脂含量过高,将会导致预浸料的弯曲刚度增加,降低了其成型的灵活性和可塑性。
而如果树脂含量过低,则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会减弱,预浸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将会降低。
因此,CV值的选择需要平衡树脂含量和纤维含量之间的关系,以满足预浸料在特定应用中的性能要求。
5. 如何控制CV值?为了得到符合要求的预浸料CV值,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浸渍浓度:通过调整树脂浓度,可以控制预浸料中树脂的含量。
加大浸渍时间可以增加树脂的浓度,而减小浸渍时间可以降低树脂的浓度。
详细解析⽇本东丽碳纤维各项参数编者按:2012年,To r ay C ar bo n F i ber Eu r o pe发布了⼀版东丽碳纤维产品标号说明,对其下属型号产品各个英⽂编号和数字编号进⾏了详细解释,国内也有学者对其进⾏了翻译,但是存在⼀些参数标识不全的情况,恰逢有⽹友咨询东丽碳纤维产品编号意义,在此索性整理详细版本。
图1 ⽇本东丽碳纤维产品主要编号意义1、纤维类型 T700SC – 12000 – 50C⽇本东丽碳纤维实现商品化以来,其产品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系列产品,T系列、M系列和MJ系列;其中T系列代表了碳纤维的拉伸强度,M系列代表了碳纤维的拉伸模量,后期出现的MJ系列同时实现了⾼强度和⾼模量,因此⽬前基本上已经完全替代M系列。
T后⾯三维或四位数字代表了纤维具体性能数据,单位为kgf/mm²或ksi,如T700中拉伸强度为711ksi,ksi为英制单位,其与公制单位MPa之间关系为1ksi=6.894 MPa,所以换算成公制单位后,东丽T700拉伸强度为4900MPa。
除了上述T、M、MJ系列以外,2019年⽇本东丽推出了⼀款Z600产品,关于该产品详细信息可以参见《深度解密⽇本东丽最新产品Z600碳纤维》,该产品之所以⽤Z命名,主要是因为该产品由东丽收购的美国企业Zoltek⽣产。
2、⽣产批号信息⽬前⽇本东丽公司在法国、美国等均设⽴分⼚,⽣产⼚商不同,其产品标号也存在差异,如产品批号⾸字母为F代表产品为法国⽣产,⾸字母空⽩则说明是在⽇本本⼟⽣产。
图2 ⽇本东丽碳纤维产品⽣产批号意义不少⽤户认为既然法国Soficar、美国CFA等是⽇本东丽公司分⼚,其产品应该和⽇本东丽完全相同,其实不然,在法国、美国设⼚⽬的主要是⽅便为欧洲空客、美国波⾳就近提供碳纤维原材料,虽然产品主要性能指标相同,但是却也存差异,如⽇本东丽上浆剂配⽅不会提供给法国分⼚。
3、加捻类型 T700S C – 12000 – 50C何谓加捻?对于纺织材料领域学者⽽⾔是个很简单概念,加捻是指对纤维丝束绕其轴线进⾏扭转、搓动或缠绕的过程,经过加捻后可以赋予纤维丝束⼀定的强伸性和稳定的外观形态。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图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含量高的结构补强加固方法。
碳纤维布的强度一般为建筑用钢材的十几倍,弹性模数与建筑钢材在同一水平上并略有提高,是一种优良的结构加固用材料,具有高强高效,材质薄,重量轻,施工便捷,耐久耐腐蚀性好等特点。
碳纤维加固技术与原有的其它加固方法比较,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技术也是当前专业加固公司的最基本的加固技术之一。
碳纤维布主要物理指标高强玻璃纤维布主要物理指标一、碳布的分类1.1按碳纤维织造方法不同主要可以分为:1. 单向碳纤维布(市场90%以上);2. 双向碳纤维布;1.2按碳纤维规格不同主要可以分为:1. 1K、3K碳纤维布(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国防领域,其特点是编制精细,强度高,价格高)。
2. 6K、12K碳纤维布(主要用土木工程,其特点是强度高,采用配套结构胶粘贴,价格相对便宜)。
3. 24K及以上大丝束碳纤维布(主要用工业,其特点是强度高,但价格低,但使用时要用预浸布,工艺水平要求高,只能在工业车间内生产,严禁用于土木工程)。
1.3按碳纤维用途不同主要可以分为:1. 航空航天国防用碳纤维布:飞机机翼、机体、机舵;火箭助推器、防护罩;人造卫星天线、太阳能电池板、结构件;2. 体育娱乐器材用碳纤维布:钓鱼杆、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羽毛球拍、棒球杆、滑雪板、滑雪杆、自行车车架、车轮。
3. 工业用碳纤维布:汽车传动轴、摩托车头盔、磁悬浮列车车体;机械轴承齿轮、防弹车、风力发电机叶片、舰船主桅、螺旋桨4. 土木建筑、桥梁、隧道、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补强材料。
1.4土木建筑用碳纤维布用于结构构件的抗拉、抗剪和抗震加固,该材料与配套树脂浸渍胶共同使用,可构成完整的碳纤维布增强体系。
该体系适用于梁、柱、板、隧道等。
可以有效的封闭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易于保持结构原状,基本不增加结构自重及截面尺寸,加固后对业主使用几乎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