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试题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4
某某省某某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1.本卷为物理、化学合卷,全卷共8页,共36小题,满分150分,其中物理90分,化学6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2.一律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3.下面提供部分公式或数据供答题时选用。
请冷静思考、细心答题,祝你取得理想成绩!物理可能用到的部分公式:P=I 2R R U P 2W=Fs 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Ti-48 Ba-137第I 卷一、化学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主席在今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告诉各国来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 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下列对环境友好的是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4.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可作少量试剂的 可配制溶液,也可 给物质加热“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某毒品化学式为C12H1oO2N ,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该物质由33个原子构成 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极,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2H 2O 2H 2↑+O 2↑,反应条件为通电;该反应中,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2:2:1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属于清洁能源5.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X+2O 2 2CO 2+2H 2O ,可推测X 的化学式为C 2H 4OB.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宏观与微观:CO 和CO 2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6.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化学式和化合价一、选择题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无机材料,如植入生物体内的生物陶瓷材料HAP[化学式为Ca m(PO4)n OH],已被医疗上用于修补人的骨骼和牙组织.HAP的化学式中n等于()A.B.C.D.m+12.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它对延长人类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O3,则R元素是()A.硫B.硒C.铝D.镓3.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B.C.D.4.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分子式)为()A.Si3N4 B.Si4N3C.Si3N7D.Si7N35.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A.Ca2(PO4)3(OH)B.Ca3(PO4)3(OH)C.Ca4(PO4)3(OH)D.Ca5(PO4)3(OH)6.正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前提.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③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④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⑤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⑥硫酸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⑦石蜡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⑧KClO3是离子化合物,但不含氯离子.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⑦ C.②④⑥⑧ D.①②⑦⑧7.根据元素化合价高低的顺序,在NH4Cl、N2、N2O、X、N2O3、NO2、KNO3的排列中的X应是()A.KNO2B.(NH4)2SO4C.NO D.N2O58.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是一种常用的推理方法,如乙酸(CH3COOH)→过氧乙酸(CH3COOOH),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由此类推,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A.Ca2O B.CaO C.CaO2D.CaO39.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是21世纪材料领域的热点课题,YBaCuO体系一直是此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将钇(Y)、钡、铜的氧化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Y为正三价元素),再经高温煅烧可得到复合氧化物YBa2Cu3O7,实验证明:该物质之所以具有超导性能,主要与铜的可变化合价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复合氧化物中Cu的化合价为+1和+2价B.复合氧化物中Cu的化合价为+2和+3价C.复合氧化物中+3价的Cu占铜的总量的三分之一D.复合氧化物中+2价的Cu占铜的总量的三分之一10.1~18号元素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的第三层有6个电子,Z元素的第二层也有6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只有Z元素的化合价为负.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YZ4B.X2YZ3C.X3YZ4D.XYZ3×1020×1020个原子,则判断该物质是一种()A.单质 B.化合物C.混合物D.以上都有可能二、填空题1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1)2个氮原子;(2)2个氢分子;(3)亚铁离子;(4)氢氧根离子;(5)+2价的钙元素;(6)五氧化二磷:(7)碳酸钠.13.在元素周期表中,横行叫做“周期”,其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纵行叫做“族”,其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请将第三周期第二“族”元素的有关内容填入下表: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化合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14.M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该原子有个电子层,X的值是,M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3)M元素的离子符号是;(用元素符号填空,下同)(4)M元素和第(2)小题的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10﹣27千克,在0℃3,则2克氢气有个氢气分子,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升.16.如图由小分子组装而成的具有一定高级结构的巨分子有时也称为“超分子”.图中的十二面体是1999年合成的迄今最大的非生物高分子,化学式C2000H2300N60P120S60O200F180Pt60,相对分子质量达61 955,直径达7.5nm,相当于小蛋白质分子的尺寸,右边是其原子堆积模型.该种分子由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有个原子.17.ZSM﹣5分子筛是由多个结构单元构成的,其中一个结构单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Si96O192.若用4个铝原子取代其中的4个硅原子,形成的原子团所带的电荷为,若用铵根离子与它结合成电中性,则需要铵根离子个.18.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化学上常用二氧化硅和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组成.例如,镁橄榄石(Mg2SiO4)常以2MgO•SiO2表示.依照上法表示下列硅酸盐的组成:高岭石Al2(Si2O5)(OH)4;钙沸石Ca(Al2Si3O10)•3H2O;滑石Mg3Si4O10(OH)2.19.在有机化学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都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图(1),也可简写为图(2).现在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图(3),该种物质的名称是,化学式是(4)(将结果填在方框内).化学式和化合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无机材料,如植入生物体内的生物陶瓷材料HAP[化学式为Ca m(PO4)n OH],已被医疗上用于修补人的骨骼和牙组织.HAP的化学式中n等于()A.B.C.D.m+1【考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物质生物陶瓷材料HAP的化学式Ca m(PO4)n OH,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由化合物中钙、磷酸根、氢氧根分别为+2、﹣3、﹣1价,计算化合物中n的值.【解答】解:由化合物Ca m(PO4)n OH,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2)×m+(﹣3)×n+(﹣1)=0,解之得n=;故选A.【点评】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利用化合物的化学式可由元素或根的化合价计算其中未知的元素的原子或根的个数.2.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它对延长人类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O3,则R元素是()A.硫B.硒C.铝D.镓【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元素推断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O3,利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求得R元素最高正价为+6价,即R元素最多可失去6个电子,可推断R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为6个电子;再根据题中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的提示,则R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核外电子分布为2、8、18、6共有34个电子;据此判断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解答】解: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6个电子,但核外只有三层电子,与R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符;故A不正确;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有四层电子且最外层为6个电子,符合R元素的原子结构;故B正确;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有三层电子且最外层为3个电子,与R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符;故C不正确;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有四层电子且最外层为6个电子,但结构图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是个错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3.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B.C.D.【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单质和化合物(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uO,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B、硝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N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C、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CaCl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D、锌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Zn,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分子式)为()A.Si3N4 B.Si4N3C.Si3N7D.Si7N3【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得出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利用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解答】解:由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为5,容易得到3个电子,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为4,一般不容易失去也不容易得到电子,但可以与其它元素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合物,则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化合价不能约分可直接交叉,使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化学式为Si3N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来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学生应能根据原子结构得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然后可利用化合价和化合价的原则来书写化学式.5.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A.Ca2(PO4)3(OH)B.Ca3(PO4)3(OH)C.Ca4(PO4)3(OH)D.Ca5(PO4)3(OH)【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1)要熟记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2)已知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磷酸根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检验化学式的书写是否正确.【解答】解:已知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磷酸根的化合价为﹣3价:A、由Ca2(PO4)3(OH),则2×(+2)+3×(﹣3)+(﹣1)≠0,故A错误;B、由Ca3(PO4)3(OH),则3×(+2)+3×(﹣3)+(﹣1)≠0,故B错误;C、由Ca4(PO4)3(OH),则4×(+2)+3×(﹣3)+(﹣1)≠0,故C错误;D、由Ca5(PO4)3(OH),则5×(+2)+3×(﹣3)+(﹣1)=0,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检验化学式的书写是否正确的方法.6.正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前提.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③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④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⑤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⑥硫酸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⑦石蜡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⑧KClO3是离子化合物,但不含氯离子.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⑦ C.②④⑥⑧ D.①②⑦⑧【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分类.【分析】①根据分子的概念来分析;②根据原子的概念来分析;③根据离子的概念来分析;④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⑤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⑥根据硫酸的构成来分析;⑦根据石蜡燃烧的过程来分析;⑧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解答】解: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正确;②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故正确;③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错误;④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有些分子和原子的质子数也相同,故错误;⑤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并不一定是单质,比如臭氧和氧气都是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是混合物;故错误;⑥硫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⑦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在蜡烛燃烧过程,包含着蜡烛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⑧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跟离子构成的,不含氯离子,故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7.根据元素化合价高低的顺序,在NH4Cl、N2、N2O、X、N2O3、NO2、KNO3的排列中的X应是()A.KNO2B.(NH4)2SO4C.NO D.N2O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化学式计算出氮元素的化合价,然后找出元素化合价高低的顺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铵根显+1价,根据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4=+1,可得x=﹣3;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N2属于单质,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y+(﹣2)=0,则y=+1.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z+(﹣2)×3=0,则z=+3.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w+(﹣2)×3=0,则w=+5.由此可以看出,氮元素的化合价是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故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应大于+1,小于+3.同理:A、B、C、D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3、+2、+5,故C选项符合要求.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8.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是一种常用的推理方法,如乙酸(CH3COOH)→过氧乙酸(CH3COOOH),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由此类推,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A.Ca2O B.CaO C.CaO2D.CaO3【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已知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找出规律,据此推断过氧化钙的化学式.【解答】解:由“乙酸(CH3COOH)→过氧乙酸(CH3COOOH),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可以看出,后面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比前面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多一个氧原子,因为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故可推断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用类推的思维方法,找出规律,然后根据此规律类推物质的化学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规律.9.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是21世纪材料领域的热点课题,YBaCuO体系一直是此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将钇(Y)、钡、铜的氧化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Y为正三价元素),再经高温煅烧可得到复合氧化物YBa2Cu3O7,实验证明:该物质之所以具有超导性能,主要与铜的可变化合价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复合氧化物中Cu的化合价为+1和+2价B.复合氧化物中Cu的化合价为+2和+3价C.复合氧化物中+3价的Cu占铜的总量的三分之一D.复合氧化物中+2价的Cu占铜的总量的三分之一【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确定铜的平均化合价,再利用十字相乘法确定+2价Cu和+3价Cu的原子个数之比.【解答】解:根据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确定铜的平均化合价,设铜的平均化合价为x,则(+3)+(+2)×2+3x+(﹣2)×7=0,x≈2.3,所以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和+3;利用十字相乘法确定+2价Cu和+3价Cu的原子个数之比为:,所以+2价Cu和+3价Cu的原子个数之比=0.7:0.3=7:3,也就是复合氧化物中+3价的Cu占铜的总量的,约为.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可根据平均值法进行分析,难度稍大.10.1~18号元素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的第三层有6个电子,Z元素的第二层也有6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只有Z元素的化合价为负.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YZ4B.X2YZ3C.X3YZ4D.XYZ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化合价为+1价,Y元素的原子的第三层有6个电子,是硫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常常表现为+4价、+6价,Z元素的第二层有6个电子,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是﹣2价.【解答】解:X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Y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或+6价,Z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A、XYZ4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4)+(﹣2)×4=﹣3,或:(+1)+(+6)+(﹣2)×4=﹣1,都不为零.错误;B、X2YZ3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2+(+4)+(﹣2)×3=0,为零.正确;C、X3YZ4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3+(+4)+(﹣2)×4=﹣1,或:(+1)×3+(+6)+(﹣2)×4=+1,都不为零.错误;D、XYZ3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4)+(﹣2)×3=﹣1,或:(+1)+(+6)+(﹣2)×3=+1,都不为零.错误.故选B.【点评】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根据这一原则可以求出物质的化学式.×1020×1020个原子,则判断该物质是一种()A.单质 B.化合物C.混合物D.以上都有可能【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1020×1020个氧原子,该物质属于单质.如果该气态物质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只要符合原子个数是分子个数的3倍即可,该物质属于混合物.×1020×1020个氧原子和碳原子,该物质属于化合物【解答】解:因为不知道某气态物质为何种物质,如果该气态物质是臭氧,该物质属于单质.如果该气态物质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只要符合原子个数是分子个数的3倍即可,该物质属于混合物.如果该气态物质是二氧化碳,该物质属于化合物.所以ABC都不正确.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分子与原子的关系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二、填空题1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1)2个氮原子2N ;(2)2个氢分子2H2;(3)亚铁离子Fe2+;(4)氢氧根离子OH﹣;(5)+2价的钙元素;(6)五氧化二磷P2O5:(7)碳酸钠Na2C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原子表示为:2N(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3)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亚铁离子表示为:Fe2+(4)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氧根离子表示为:OH﹣(5)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2价的钙元素表示为:(6)根据分子的书写方法,五氧化二磷分子是由显+5价的磷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P2O5(7)根据分子的书写方法,碳酸钠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显+4价的碳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故答案为:(1)2N;(2)2H2;(3)Fe2+;(4)OH﹣;(5);(6)P2O5;(7)Na2CO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3.在元素周期表中,横行叫做“周期”,其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纵行叫做“族”,其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请将第三周期第二“族”元素的有关内容填入下表: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化合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12 Mg2++2 MgO【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族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某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的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族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某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的质子数,可推知第三周期,第二族的元素,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12,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离子,离子符号为:Mg2+;化合价表示为+2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gO.故填表如下: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化合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12 Mg2++2 MgO故答为:12;; Mg2+;+2; MgO.【点评】本题可查学生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族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某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的质子数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4.M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该原子有 3 个电子层,X的值是11 ,M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 A (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3)M元素的离子符号是Na+;(用元素符号填空,下同)(4)M元素和第(2)小题的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2S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简单分类;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1)根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再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的值为11;根据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所以该元素为金属元素;(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M元素与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A的化学性质相似;(3)M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为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从而成为阳离子;(4)由题某某息可知,第(2)小题的D元素的原子易得2个电子,M元素的原子易失1个电子;则可求M元素和D元素形成化合物.【解答】解:(1)根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再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有3个电子层,X的值为11,该元素为金属元素;(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故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A的化学性质相似;(3)M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故M元素的离子符号是Na+;(4)第(2)小题的D元素的原子易得2个电子,M元素的原子易失1个电子;则M元素和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故答为:(1)3、11、金属,(2)A,(3)Na+(4)Na2S【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由题目给出信息,推断该元素的原子构成,对于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应当熟记.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元素的简单分类,掌握化学符合及其周围的数字的意义.×10﹣27千克,在0℃3,则2克氢气有×1023×1023 个氢气分子,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22 或者 22.2 升.【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①从氢气的组成来计算2克氢气中含有的氢气分子数;②根据公式:气体体积=,来计算.【解答】解:2克氢气=0.002千克,1个氢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2克氢气所含有的氢分子数:×1023×1023 ;3=0.09千克/升,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22或22.2(升).×1023×1023;22 或者 22.2.【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解答该题时需弄清楚氢气分子与氢气原子的数量关系.16.如图由小分子组装而成的具有一定高级结构的巨分子有时也称为“超分子”.图中的十二面体是1999年合成的迄今最大的非生物高分子,化学式C2000H2300N60P120S60O200F180Pt60,相对分子质量达61 955,直径达7.5nm,相当于小蛋白质分子的尺寸,右边是其原子堆积模型.该种分子由8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有4980 个原子.。
专题02 新题精选30题一、选择题1.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C 2.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或物质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生石灰变成熟石灰是物理变化 B.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C.蔗糖易溶于水是蔗糖的物理性质 D.铜能导电是铜的化学性质【答案】C【解析】A、生石灰变成熟石灰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铜能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B.用糯米等原料做酒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灼烧方法来区分羊毛和化纤【答案】C【解析】 A、光合作用为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糯米主要含淀粉,生成了酒精,属于化学变化;C、只是将空气各成分分离,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灼烧生生成了一些气体和灰烬,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答案】C【解析】阳离子是指核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选C5.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元素是有限的,但组成的物质却是无限的B.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也是静止的C.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危害D.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B6.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发生后,福岛土壤首现剧毒放射性钚元素.原子序数为94的钚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45 B.核电荷数为239 C.质子数为94 D.核外电子数为94【答案】B【解析】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质子数为94,质子数+中子数=239,则其中子数为239﹣94=145,所以正确.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核电荷数为94,所以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质子数为94,所以正确.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核外电子数为94,所以正确.故选B.7.下巧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③⑤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种粒子 B.①②③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②④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①②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答案】D【解析】从图示看:①②所表示的元素不能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因为①是离子,而其原子的外层有2个电子。
考点26化学式一、选择题1.(2017·某某)“3.15”晚会曾曝光市场上不法商贩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产品获取利益,下列关于甲醛(化学式为HCHO)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从结构上看:甲醛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从组成上看:甲醛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从变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从用途上看:甲醛能被破坏蛋白质结构,因而可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解析】A.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每个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甲醛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确;C.甲醛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醛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正确;D.甲醛能被破坏蛋白质结构,因而可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正确。
【答案】A2.(2017·某某)下列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的是()A.干冰和冰B.纯碱和烧碱C. 金刚石和石墨D.生石灰和熟石灰【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冰是水的固态,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A不符合题意;纯碱是碳酸钠,由钠、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烧碱是氢氧化钠,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不符合题意;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碳的单质,故C符合题意;生石灰是氧化钙,含有钙、氧两种元素,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含有钙、氢、氧三种元素,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3.(2017·某某)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钠[NaO]B.氯化银[AgCl2]C.氢氧化钾[K(OH)2]D.硫酸锌[ZnSO4]4.(2017·某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最外层电子数B.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和元素种类都一定改变C.苯(化学式为C6H6)分子由6个碳元素和6个氢元素组成D.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5.(2017·呼和浩特)以下对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分类和用途的说法,其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答案】D【解析】干冰是固体CO2,属于氧化物,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A正确;酒精是乙醇(C2H5OH)的俗称,属于有机物,70%-75%的酒精可用于医疗消毒,B正确;水银是汞(Hg)的俗称,为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可用于制水银温度计,C正确;NaHCO3俗称小苏打,由Na+和HCO3-构成,属于盐,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苏打又名纯碱,是Na2CO3的俗称,用于制玻璃、瓷砖、造纸等,D错误。
实验二量取一定量液体(量取2毫升水)【实验仪器】10mL量筒一个、滴管一支【实验药品】水一烧杯(50mL,装水20mL)【实验步骤】1、量筒的选择:选取合适量程的量筒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
选取10mL的量筒,将量筒平放在实验桌上。
mL的水,然后改用胶头滴管吸水添加,直到水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视线相平。
3、水倒入废液缸,整理仪器。
【实验补充】1、注意滴管的使用,只能垂直于试管口上方。
2、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与视线相平。
3、如果水换成其它液体药品,则要注意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
【考点方向】:1、要注意滴管的使用。
2、正确读读数的方法。
见《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视频中考实验题检测1.【2016年某某省某某市】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试剂污染C.液滴飞溅D.读数偏小【答案】D【解析】A、从试剂瓶中倒液体时标签不朝向手心,液体淌下来可能会腐蚀标签,正确;B、滴管伸入试管内,末端可能会沾污试剂,再次用滴管取用试剂时可能导致整瓶试剂被污染,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把水倒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正确;D、俯视读数,使读数偏大,错误。
故选D2.【2016年某某省某某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A、胶头滴管的使用要注意,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部,以免污染试剂,使用完以后也不能横放或倒置以免腐蚀橡胶帽,错误;B、稀释浓硫酸是将浓硫酸沿烧杯的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不断的搅拌,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正确;C、给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一,并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正确;D、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故选A。
3.【2016年某某省某某市】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块状固体 B.加热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答案】D【解析】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与桌面呈45°角,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且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
元素与元素符号练习卷1.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排出了元素周期表的是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D2.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OB. NaC. ClD. H【答案】A3.科学实验测定,正常情况下人类头发的化学组成为:45%的碳、28%的氧、15%的氮、7%的氢和5%的硫等。
这里的碳、氧、氮、氢、硫是指A. 元素B.物质C.原子D.分子【答案】A4.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都含有氧气B. 都含有氧分子C. 都含有氧元素D. 都含有2个氧原子【答案】C5.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含义的是A. 3HB. SO2C. AlD. Cl2【答案】A6.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
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
请模仿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①”处应填A. 291B. 174C. 117D. 57【答案】C7.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 ②2NH3③SO2④ O−2⑤Mg2+⑥2OHˉ⑦H2OA.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答案】C8.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关于铈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子数是58B. 相对原子质量58C. 铈元素是金属元素D. 核外电子数是82【答案】C9.关于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 N2:表示氮气分子的个数为2B. 2Al:表示铝原子的个数为2C. S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D. M O: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答案】A10.根据图示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B. 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C. 当X=8时,该微粒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 镁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答案】B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专题一:中考化学常见经典题型汇总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许多变化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鸡蛋煮熟B.光合作用C.汽油洗涤油污D.食物腐败【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油污溶解于汽油中,属于溶解作用。
为物理变化。
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答案】A【解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A错误。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可用做保护气【答案】C【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它不具有可燃性,所以不可以作燃料,故错误;B、带火星的木条必须在氧气的量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复燃,并不能在含有氧气量少的集气瓶中复燃,故错误.C、水中溶有少量氧气,水中的生物可以依靠这些氧气而存活,故正确;D、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会与大多数的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作保护气,故错误。
5.砷元素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共有数百种的砷矿物已被发现。
砷与其化合物被广泛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与多种的合金中。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3 B.属于金属元素C.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 D.砷的化合物可能有毒【答案】B【解析】从图示看: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3,因为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的序数;属于非金属元素;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砷的化合物可能有毒。
故选B.6.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答案】B【解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茶叶中含有的分子总是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故选B.7.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净水剂,除了用于饮用水消毒、净化外,还用于污水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铁酸钠中含有7个原子B.高铁酸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高铁酸钠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答案】B8.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纯净物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X 反应前质量/g 2.3 4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答案】B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答案】D【解析】从图示看:丙的质量没有变化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甲丁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分别有8克和20克参加反应,乙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8克,所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7.故选D.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将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丝在空气中点燃,火星四射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答案】A【解析】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正确;B、一氧化碳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将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描述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描述错误;D、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固体,生成的应为大量白烟,描述错误。
考点33 空气的成分1.(2017·某某)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解析】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选项错误;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选项正确;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空气中含量较少,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含量较少,选项错误;【答案】B2.(2017·黔南)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解析】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选项错误;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选项错误。
【答案】B3.(2017·某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解析】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选项错误;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选项错误。
【答案】B4.(2017·某某)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A. 水蒸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答案】C【解析】空气的组成按体积:氮气--78% ;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0.03% 。
5.(2017·某某)小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
这说明空气中有()A.氮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小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氧化物?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氮气答案:B2.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总数会发生变化吗?A. 会B. 不会答案:B3.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A. 铁锈B. 铁的氧化物C. 铁的氢氧化物D. 铁的碳酸盐答案:B4. 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氢氧化钠B. 碳酸钙D. 氯化钠答案:C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哪种物质的质量不会改变?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参与反应的元素D. 反应物和生成物答案:C6.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氢氧化钙D. 碳酸钠答案:D7. 以下哪种物质是单质?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氮气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是盐?A. 氢氧化钠C. 硫酸D. 氯化钠答案:D9. 以下哪种物质是有机物?A. 二氧化碳B. 甲烷C. 碳酸钙D. 氯化钠答案:B10. 以下哪种物质是无机物?A. 二氧化碳B. 甲烷C. 碳酸钙D. 氯化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铜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答案:Cu2. 氢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H23. 硫酸铜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CuSO44. 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O25.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NaOH6. 碳酸钙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CaCO37. 氯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NaCl8. 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Fe2O39. 硫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H2SO410. 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CH4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答案: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特性。
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 推断题1.化学号大飞机(如图)由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A~G组成(图中两种物质连接方式“→”表示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可以转化,“—”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图中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B、C、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G是同一类化合物, B、C中都含有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D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可帮助消化,E俗称苏打。
请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为______。
(2)B、D间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
(3)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A不可能是______(用序号填空,双选)。
A.H2B.H2O C.Cu D.MgCl2E.FeSO42.A一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为常见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B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和C混合立即产生无色气体H,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和B的混合物也有H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且B在反应①和③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并指出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反应。
3. A一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和D、E和F的组成元素相同,F在空气中含量过多会形成“温室效应”,I为红色固体。
“→”表示发生反应能生成该物质,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在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符号是_____。
(3)C和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4.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英语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有10大题,共110小题。试题均采用连续编号,所有答案务必按照规定在答题纸上完成,做在试卷上不给分。 Part 1 Listening (第一部分听力) I.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 (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出相应的图片): (共6分) II.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ear (根据你听到的对话和问题,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共10分) 7. A) Coffee. B) Milk. C) Tea. D) Water. III. 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tell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符合你听到的短文内容, 符合的用“T”表示,不符合的用“F”表示): (共7分) 17. Zhang Ping came to London two years ago. IV.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omplete the table (听对话,完成下列表格,每空格限填一词): Part 2 Vocabulary and Grammar (第二部分词汇和语法) V. Choose the best answer (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共20分) 31. Some girls get sick after they try so hard to lose ________ weight. A) a B) the C) / D) an 32. The plane will take off ________ an hour. Please check in right now. A) at B) in C) on D) to 33. Did Mary visit that old town by ________ last week? A) her B) she C) hers D) herself 34. After moving to their new house, the Lees bought some ________ in the mall nearby. A) furniture B) chair C) table D) shelf 35. ________ her great joy, her daughter was finally saved by the doctors. A) In B) To C) At D) For 36. "Have ________ try, you are so close to the answer," the teacher said to Eric. A) the other B) one another C) other D) another 37. Everyone likes Kevin because he talks to others ________. A) friendly B) lovely C) politely D) luckily 38. Jenny goes to school ________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her class. A) early B) earlier C) earliest D) the earliest 39. Which one is heavier, the wooden ball ________ the iron ball? A) or B) and C) but D) so 40. Tim didn't have dinner ________ he finished watching the cartoon. A) while B) unless C) until D) since 41. Landing on the moon sounds ________. I hope I can go there one day. A) wonderful B) wonderfully C) terrible D) terribly 42. Soon you ________ 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sn't it exciting! A) become B) will become C) became D) have become 43. I ________ a copy of Yi Zhongtian's book yet. I might buy one tomorrow. A) hadn't bought B) don't buy C) won't buy D) haven't bought 44. You ________ write the poem down. Our teacher will give us a copy. A) can't B) shouldn't C) needn't D) mustn't 45. – Would you like to play table tennis with me? – I don't feel like it. I would rather ________ at home and watch TV. A) stay B) to stay C) staying D) stayed 46. After Donghai Bridge ________, it became a new tourist attraction. A) completed B) complete C) is completed D) was completed 47. How long can I ________ this magazine? A) borrow B) return C) buy D) keep 48. As soon as he ________ the bus, the poor man realized he had left his wallet on it. A) got on B) got off C) got to D) got in 49. 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is ________ all Shanghai citizens. A) famous for B) familiar to C) pleased with D) interested in 50. – I won the 100-meter race on our sports day. – ________ We are proud of you! A) That's all right. B) Sorry to hear that. C) Congratulations. D) I'd love to. VI. Choose the word or expression which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underlined part in each sentence(选择与下列各句中划线部分内容意思相近的单词或短语,用A、B、C、D 等表示): (共8分) A) shakes ... hand B) does ... a favour C) apologized D) decided E) take place 51. She said sorry to Mike for taking his paper home by mistake. 52. The English party will be held three days before Christmas. 53. Her friend always gives her a hand whenever she is in trouble. 54. Nancy has made up her mind to work in the mountain area. A) boring B) is delicious C) don't know D) wonder E) again 55. Mm... the soup tastes very nice! How did you make it? 56. Sorry, I didn't hear you clearly. Could you say it once more? 57.– Do you feel it dull to take a walk for an hour every morning? – Not at all. It's very good exercise. 58.– How many parents will attend the Open Day in our school? – I have no idea. VII.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given words in their proper forms(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完成下列句子): (共8分) 59. Billy looks upset. What happened to ________? (he) 60. It is said that eight ________ of water a day can help you keep fit. (glass) 61. Linton is interested in Chinese history and this is his ________ visit to Beijing. (four) 62. Don't throw the old watch away. It is still ________. (use) 63. Fishing is one of my ________ outdoor activities. (favour) 64. Grandpa is going to ________ his house and live with us. (sale) 65. Nowadays too many boys want to become ________. (act) 66. Mary is good at writing. She will ________ be a reporter in the future. (possible) VIII. Rewri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s required(根据所给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空格限填一词): (共10分) 67. Susan has her piano lesson on Saturday afternoon.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 Susan ________ her piano lesson on Saturday afternoon? 68. That new blue car is my father's.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 ________ is your father's? 69. The new housing estate in the city center is very expensive.(改为感叹句) ________ _______ the new housing estate in the city center is! 70. Why don't the twins look the same as each other? (保持句意基本不变) Why do the twins look ________ ________ each other? 71. What would Bob like to be in the future? Bob hasn't told his friends yet.(合并句子) Bob hasn't told his friends ________ ________ would like to be in the future. Part 3 Reading and Writing (第三部分读写) IX. Reading comprehension (阅读理解): (共58分) A. Complete the following dialogue with proper sentences in the box (选出适当的句子完成下列对话): ( 6分) A)Certainly. B)Can I help you? C)You're welcome. D) When can I get my tickets? E) Would you like me to try the later one? F) How do you like Harry Potter films? G) Can I take your name and telephone number, please? W: UCI booking line. 72 M: Hello...yes... I'd like to book two tickets for the new Harry Potter film, please. W: 73 When for? There are showings at 5:30 pm, 8 pm and 10:30 pm every day. M: In that case, I think the 5:30 one on Friday, please. W: I'll just check. ... Sorry, that showing is fully booked. 74 M: Er... yes, please. If you could. W: Yes, there are seats for the 8 o'clock showing. Do you want them? M: Yes, please. W: 75 M: Darren Brown. It's 6398 0102. 76 W: You can collect your tickets from the box office any time from 5 pm today until ten minutes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film on Friday. M: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