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 格式:rtf
- 大小:130.21 KB
- 文档页数:8
姚文元“成长”三部曲姚文元一生口诛笔伐,害人甚多。
但害人害到“点子”上,又名利双收的有三次:第一次是靠批胡风而崭露头角,第二次是靠《录以备考》成为“新星”,第三次是靠批《海瑞罢官》而步入政界。
因为这三次都是他人生的“光辉”点,具有代表性,故而笔者称它为“三步曲”。
第一步:批胡风崭露头角胡风在解放前就是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其著作和思想影响了当时一大批青年人。
姚文元也是胡风的崇拜者。
他写了一本《论胡风文艺思想》的书,热情歌颂胡风是“最优秀的理论家”。
但这本书还没出版时,1954年下半年,中国文坛就掀起了批判胡风的浪潮。
姚文元吃惊不小,继而又暗自庆幸:多亏书稿还没有送出版社。
为了紧跟形势,标榜自己,他马上“反戈一击”,在北京《文艺报》1955年一、二期合刊上,发表了《分清是非,划清界线》一文。
在文中,姚文元恶毒攻击胡风理论“是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理论……胡风先生已经站到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去了,已经站到污蔑党的立场上去了……”之后,他又在上海的《文艺月报》上发表了题为《胡风歪曲马克思主义的三套手段》。
就这样,姚文元由于批胡风而靠上了张春桥这棵歪脖子树;张春桥也利用姚文元这根带刺的“棍子”达到打击他人的目的。
他们狼狈为奸,成了一丘之貉。
第二步,靠《录以备考》成为“新星”20世纪5 0年代,中国的阶级斗争之风,总是一阵按一阵地刮个不停。
1955年“反胡风”的斗争刚过,1957年又掀起了“反右派”斗争。
这种政治气候,正符合姚文元的口味,也使他的“打棍子”特长有了用武之地。
在姚文元成为“新星”前有一个插曲。
那是1957年2月6日,他在《文汇报》上又发表了攻击姚雪垠的文章《教条和原则――和姚雪垠先生讨论》。
在文中,姚文元用词激烈,极尽攻击之能事,可谓是“锋芒毕露”。
如果说,仅仅凭一篇稍有良知的人都鄙视的批判文章,姚文元是“红”不起来的。
但是,连姚文元自己也没想到,这篇文章会引起毛泽东的注意。
09年自考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与考题详解第九章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本章重点1、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思路和正确的理论判断(八大路线、毛泽东两篇重要文章)。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实践上的“左”的偏误以及在实践中的一系列纠偏努力。
3、社会主义时期所犯错误的性质、主客观原因及其评价。
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贡献和意义。
本章提示正确分析和看待文化大革命。
重要考点讲解一、基本概念和判断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内容:阐述了经济政治十方面关系,指出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成为同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反右派斗争:1957年,整风运动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攻,中央决定开展反右派斗争。
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开始将主要矛盾判断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偏离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4、“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
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思想。
5、大跃进运动:1958年发动,初衷是好的,但结果是违背经济规律,破坏了经济平衡。
其主要标志和特点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6、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的体制是“政社合一”,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大”指规模大:“公”,是公有化程度高。
“平”指绝对平均的分配方式,“调”指对原属个高级社的生产资料和财产无偿调拨)。
探访姚文元墓地作者:叶永烈来源:《人民文摘》2011年第12期最近,我在上海郊区寻访了姚文元的墓。
它坐落于普通墓群之中,墓碑上并没有署姚文元的名字,只写着他的妻子金英的名字。
金英于1996年8月19日病逝。
安葬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谁都没想到这个金英就是姚文元的妻子。
金英病逝时,姚文元尚在服刑期间——虽说离他刑满只有一个多月。
金英出生于1933年4月28日,终年63岁。
她的墓是在姚文元出狱之后的1997年7月建造的。
墓碑是一块黑色大理石,正面刻着四个金字:“真理真情。
”背面刻着一首词《蝶恋花》,虽未标明作者姓名,从词的内容可以判定出自姚文元之手。
这是姚文元专为妻子的墓碑而写的。
墓碑正面刻着的“真理真情”,就是出自这首词。
姚文元过去写过类似顺口溜式的诗。
这首《蝶恋花》倒是他晚年的精心之作。
词意隐晦,“漫漫辛酸,谁解其中意”,而点睛之笔在于“不改初衷”、“真理真情”——这是否表明,一直到生命的终结,姚文元对他自认为的“真理”依然“不改初衷”呢?据公墓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姚文元妻子之墓,更不知道姚文元病逝之后,也安葬在这个墓中。
他们后来得知,姚文元生前曾几次到这里凭吊妻子。
在“反右”中崭露头角1931年,姚文元出生于作家之家。
父亲姚蓬子是诗人,也写过小说,还翻译过外国文学作品。
姚蓬子曾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时,姚蓬子任执行委员。
他曾与丁玲一起创办左联刊物《北斗》。
1932年,姚蓬子抱着一岁的姚文元去鲁迅家中拜访,鲁迅写了《赠蓬子》一诗,这是姚文元后来所津津乐道的——因为他在那么小的时候就见过鲁迅。
不过,令姚文元沮丧的是,父亲姚蓬子于1933年12月在天津被捕,并于1934年5月14日在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上发表《姚蓬子脱离共产党宣言》,声称“在忏悔过去的错误之余,我完全放弃过去的政治立场,脱离中国共产党,自后决定站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之下……”从此,姚蓬子以开设作家书屋为生。
海瑞罢官是怎么回事历史上的海瑞是一代清官,几乎与包拯包青天其名,其中最有名的还数海瑞罢官的故事,海瑞不畏强权的刚直与正义在民间影响深远。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海瑞罢官是怎么回事,希望你喜欢。
海瑞罢官的事件在明代的松江府,发生过一起欺压乡里的事件,官二代徐瑛作为还乡老太师徐阶的三儿子,不仅强占民田,霸凌乡里,更是不择手段的强抢民间女子赵小兰。
小兰有一母亲叫洪阿兰,不堪欺压,到华亭县伸冤告状,结果因为县令王明友暗中收受贿赂,反而斥责赵小兰一家诬告徐家人,并当庭杖打小兰的祖父,并导致小兰的祖父当庭暴毙。
时年海瑞官至应天巡抚,便服微服出访到华亭县,机缘巧合碰到洪阿兰,洪阿兰声泪俱下的讲述了自家的悲惨遭遇,海瑞怒发冲冠,在经过许多波折,终于彻查了此事,真相大白后,依法判处徐瑛、王明友斩立决。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徐阶虽告老还乡,在朝廷之上却还是有着不小力量的,徐阶早在海瑞介入此事之时起,就重金收买皇宫太监和相关权贵,妄图通过设计与诡计,诬陷并罢免海瑞,用以阻止案件的继续调查,但是,海瑞通过蛛丝马迹察觉了此奸计,在躲过奸计的陷害后,海瑞雷厉风行的下令处决了徐、王二人。
自此以后,海瑞真正接触到朝廷的阴暗与浑浊,愤而挂印辞官,还乡故里。
海瑞罢官这部脍炙人口的历史剧,赞颂了海瑞执法为民,申冤除害的行为和不畏权贵的正直精神。
海瑞的传奇故事海瑞传奇无人不知,他的罢官和大胆上书更使人了解他的性格和为人,不畏皇上的威信,只想赢得社会的进步,从而想通过牺牲自己来实现,这种行为不愧对于“传奇”二字。
1566年农历二月,海瑞在棺材铺里买好了棺材,还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了一个朋友,让他帮忙照顾。
然后向明世宗呈上《治安疏》,以此来批评他迷信巫术,生活奢侈,不顾朝政的行为。
明世宗读了《治安疏》后,十分气愤,把《治安疏》扔在地上,对侍从说:“赶快把他捉起来,不要让他跑了。
”宦官黄锦在旁边说:“海瑞这人向来就有傻名,臣听说他上书之前,自己知道冒犯陛下该死,于是就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奴仆们也四处奔散了,所以他是不会逃跑的。
《胆剑篇》与十七年“历史剧论争”刘卫东**摘要:卧薪尝胆题材剧目中,曹禺的《胆剑篇》是同类题材中较晚的,有一种与其他作品“对话”的意味)《胆剑篇》有“历史图解”的内容,但被作者的艺术手法冲淡了。
历史讲述中的趋避自有深意,重返“卧薪尝胆”时,曹禺对材料的取舍和加工体现了他在特殊语境下的应对)曹禺处理《胆剑篇》的艺术在于,用保持原貌的历史人物表现自己对历史的尊重,而用虚构的人物完成对时代要求的妥协。
关键词:曹禺;《胆剑篇》;历史剧论爭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话剧舞台,出现了20多部历史剧。
郭沫若、田汉等老一代剧作家,拿出了《蔡文姬》《武则天》《关汉卿》《文成公主》等作品。
为何出现此次潮流?有论者认为,上述作家在处理现实题材时“往往生硬而捉襟见肘”,“比较而言,’历史’使他们的艺术想像有较多的发挥的余地”。
-1]<:168)转向“历史”题材,是老作家的写作策略。
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需要对“历史”重新整合、书写,以适应“为人民写历史,为革命写历史”[2]的要求。
曹禺也紧跟形势,1961年写出了《胆剑篇》(曹禺执笔,与梅阡、于是之合作),发表于《人民文学》7、8月号。
据茅盾1961年底的描述,《胆剑篇》发表后,沉没在类似题材的海洋中,较少得到注意。
®当前文学史认为,“《胆剑篇》中优美、澎湃的诗句以及在对比中愈益鲜明的人物性格”有“令人瞩目之处”,但也“失去总体意义深度的支撑”。
[3]':189)这样的评价忽略了该作品最值得关注的历史观问题。
曹禺在《胆剑篇》中怎样配合了当时的要求,又如何坚持了自己?笔者拟以《胆剑篇》为中心,梳理、考证当年历史剧论争中的问题,并对这部作品做出新的阐释。
1949年后,对历史观和历史人物的评价,由散乱趋向整合,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多轮批判,缓慢推进。
1950年,《清宫秘史》就被认为是“卖国主义”作品,预示了历史观即将发生改换,但批判尚未展开。
[4]1951年,《武训传》遭到大规模批判。
海瑞罢官是怎么回事历史上的海瑞是一代清官,几乎与包拯包青天其名,其中最有名的还数海瑞罢官的故事,海瑞不畏强权的刚直与正义在民间影响深远。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海瑞罢官是怎么回事,希望你喜欢。
海瑞罢官的事件在明代的松江府,发生过一起欺压乡里的事件,官二代徐瑛作为还乡老太师徐阶的三儿子,不仅强占民田,霸凌乡里,更是不择手段的强抢民间女子赵小兰。
小兰有一母亲叫洪阿兰,不堪欺压,到华亭县伸冤告状,结果因为县令王明友暗中收受贿赂,反而斥责赵小兰一家诬告徐家人,并当庭杖打小兰的祖父,并导致小兰的祖父当庭暴毙。
时年海瑞官至应天巡抚,便服微服出访到华亭县,机缘巧合碰到洪阿兰,洪阿兰声泪俱下的讲述了自家的悲惨遭遇,海瑞怒发冲冠,在经过许多波折,终于彻查了此事,真相大白后,依法判处徐瑛、王明友斩立决。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徐阶虽告老还乡,在朝廷之上却还是有着不小力量的,徐阶早在海瑞介入此事之时起,就重金收买皇宫太监和相关权贵,妄图通过设计与诡计,诬陷并罢免海瑞,用以阻止案件的继续调查,但是,海瑞通过蛛丝马迹察觉了此奸计,在躲过奸计的陷害后,海瑞雷厉风行的下令处决了徐、王二人。
自此以后,海瑞真正接触到朝廷的阴暗与浑浊,愤而挂印辞官,还乡故里。
海瑞罢官这部脍炙人口的历史剧,赞颂了海瑞执法为民,申冤除害的行为和不畏权贵的正直精神。
海瑞的传奇故事海瑞传奇无人不知,他的罢官和大胆上书更使人了解他的性格和为人,不畏皇上的威信,只想赢得社会的进步,从而想通过牺牲自己来实现,这种行为不愧对于“传奇”二字。
1566年农历二月,海瑞在棺材铺里买好了棺材,还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了一个朋友,让他帮忙照顾。
然后向明世宗呈上《治安疏》,以此来批评他迷信巫术,生活奢侈,不顾朝政的行为。
明世宗读了《治安疏》后,十分气愤,把《治安疏》扔在地上,对侍从说:“赶快把他捉起来,不要让他跑了。
”宦官黄锦在旁边说:“海瑞这人向来就有傻名,臣听说他上书之前,自己知道冒犯陛下该死,于是就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奴仆们也四处奔散了,所以他是不会逃跑的。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这一句诗出自()。
.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麦地》. 《双桅船》. 《山民》标准答案:2. 《茶馆》中的掌柜形象是()。
. 刘麻子. 王利发. 秦仲义. 常四爷标准答案:3. 红旗谱中的反面人物是()。
. 朱老忠. 朱老巩. 冯老兰. 严志和标准答案:4. 长篇小说《浮躁》的作者是()。
. 史铁生. 贾平凹. 张贤亮. 王蒙标准答案:5. 下列哪位作者是七月诗派的成员之一()。
. 牛汉. 海子. 雷抒雁. 余光中标准答案:6. 《哦,香雪》中的“香雪”指的是()。
. 一处自然景观. 一个打工妹. 一种名茶. 一位乡村少女标准答案:7. “漏斗户主”是()。
. 吴楚. 陈奂生. 鲁鲁. 王一生标准答案:8. 《绿化树》是()。
.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散文标准答案:9. 下列哪一首诗是对美好爱情的讴歌()。
. 《哎,大森林》. 《大雁塔》. 《苹果树下》. 《小草在歌唱》标准答案:10. 表现“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方叫活着”的人生思想的小说是()。
. 《树王》. 《棋王》. 《孩子王》. 《春天》标准答案:11. 《草木篇》创作于20世纪()。
.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50年代中期标准答案:12. 裁缝老婆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鲁鲁》. 《丁香结》. 《班主任》.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标准答案:13.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青年人指的是()。
. 刘世吾. 林震. 赵慧文. 韩常新标准答案:14. 《百合花》的背景是()。
. 第一次国内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对越自卫反击战标准答案:15. 林道静这一人物出自于()。
. 《青春万岁》. 《青春之歌》. 《春天》. 《女房东》标准答案:16. “糊涂涂”和“常有理”的形象出自小说()。
. 《“锻炼锻炼”》. 《小二黑结婚》. 《三里湾》. 《登记》标准答案:17. 岳之峰这一人物出自于()。
g大事件1949-1956年政治:1 追歼残敌,剿匪作战,和平解放西藏,使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2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1953)3 镇压反革命运动。
4 “三反”“五反”运动。
经济:1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2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3 合理调整工商业。
争阅土地改革法朱宣咸作4 政府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
5 土地改革1953年,中共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制定“一五”计划。
1953-1956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1953-1957年“一五”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1954年秋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作品。
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电影《早春二月》。
1956-1966年大跃进政治:1.中共八大2.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反右倾”斗争经济:1“大跃进” (一次错误)2 人民公社(一次错误)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提出国民经济八字方针1962年初,中共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领导人自我批评。
1966-1976年宣传画(10张)文化大革命(一次严重错误)导火线:1965年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全面发动:1966夏,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发表两个文件全国动乱:以1967年初的上海“一月夺权”为开端;二月抗争(又被反革命集团称为二月逆流)坚决反对这种行为。
调整整顿: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和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调整、整顿走向结束:四五运动奠定群众基础: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粉碎“四人帮” 即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损失达5000亿元,但社会还是有缓慢发展。
海瑞,明朝嘉靖时期的著名清官,海南琼山人,号刚峰,他铁面无私、刚直不阿、敢于直言、惩恶扬善、一心为民,被人们誉为“海青天”。
他四岁时,父亲病逝,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异常清苦,在母亲的督导下,他自幼诵读《大学》、《中庸》等…….渐有了报国之心。
后来,以举人身份进入仕途,初任福建某县的儒学教授, 1558年升任浙江淳安知县,任期间严惩当地官员滥用职权来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明朝隆庆三年,海瑞升任南京、苏州一带的“应天巡抚”,他召集饥民,通过疏浚吴凇江及其支流来治理涝灾,并上书要求将本该上交的粮食留下一部分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与此同时,他还惩办了当地的恶霸,把他们强夺农民的土地归还农民,即使是于自己有恩的徐阶,他也毫不放过,最后迫使徐阶退还了足足有二分之一的田地,而且将徐阶的两个违法的儿子充了军。
此外,海瑞还组织人员简化赋税制度,以减轻农民负担,因此,他受到了当地地主阶层的忌恨,他们联合起来诬告他支持倭寇,不久海瑞被罢了官。
海瑞一生爱民抚民,为民除害,但他的生活异常清苦,他从未置买田产,只在母亲去世时靠别人帮助买了一块坟地,将母亲安葬。
海瑞去世前几天,曾退还兵部多送的七钱银子,他的遗物只有八两银子、一匹粗布和几套旧衣服,因海瑞的妻子、儿子早逝,其丧事还是由外人来代办的呢,在人们把海瑞的灵柩运回故乡那一天,当地的百姓都自发地穿白戴孝哭送他,为他送行的队伍就长达百里。
如今,海瑞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了正义与清廉的象征。
《海瑞罢官》是历史学家吴晗于1961年发表的一部九场历史京剧剧本。
作品主人公海瑞是明朝的著名清官,主张整顿纪纲,建立廉洁清明的朝政,为此曾冒死上书嘉靖皇帝。
该剧所写的是海瑞于隆庆年间(1567~1573)应天巡抚任上除霸退田的一段史实。
作者酝酿创作此剧,一方面是应著名京剧演员马连良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正在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提倡学习海瑞敢讲真话。
1960年底完成剧本,1961年1月在北京首次演出。
中国近代史纲要网课选择题答案中国近代史纲要网课选择题单选题第一套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A、龚自珍B、林则徐C、洪仁玕D、魏源你的答案: D2、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战略失误导致北伐失利C、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你的答案: A3、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军野蛮屠杀和平居民的地点是( )A、大连B、旅顺C、平壤D、花园口你的答案: B4、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1790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你的答案: A5、英国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的条约是:A、1842年《南京条约》B、1860年《北京条约》C、1858年《爱珲条约》D、1895年《马关条约》你的答案: A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严复B、康有为C、林则徐D、魏源你的答案: C7、由李鸿章管辖的清政府海军主力是:A、广东水师B、北洋水师C、南洋水师D、福建水师你的答案: B8、标志着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你的答案: C9、太平天国后期担任军事指挥的青年将领( )A、杨秀清、石达开B、萧朝贵、冯云山C、陈玉成、李秀成D、石达开、韦昌辉你的答案: C10、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你的答案: B1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A、日本B、俄国D、英国你的答案: B1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你的答案: B13、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是( )A、《四洲志》B、《定国是诏》C、《应诏统筹全局折》D、《天朝田亩制度》你的答案: D14、左宗棠开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湖北织布局B、继昌隆缫丝厂C、福州船政局D、发昌机器厂你的答案: C15、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 )B、直隶C、天津D、北京你的答案: A16、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你的答案: B17、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的旗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C、“扶清灭洋”D、“求富”你的答案: D18、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理论特点是()A、把西方基督教教义同中国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B、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C、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19、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开始于()A、金田起义B、永安整顿建制C、洪秀全东乡称天王D、定都天京你的答案: D20、太平天国运动面对着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新情况”是指()A、尖锐的阶级矛盾B、满汉地主阶级的共同镇压C、内讧导致力量削弱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你的答案: D21、下列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能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洪仁王干的《资政新篇》C、严惩外国侵略者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你的答案: B2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D、《瀛环志略》你的答案: B23、《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有相似之处是都主张()A、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B、向西方学习C、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你的答案: B24、洋务派的主张是()A、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抗西方侵略C、利用西方先进思想改造中国社会D、引进西方先进制度改造中国社会你的答案: A25、洋务运动前期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安庆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天津机器制造局你的答案: A本次总得分= 非问答题分数+ 问答题分数= 100.0 + 0.0 = 100.0分最高得分: 100分单选题第二套1、对洋务运动的下列评价中,不正确的是()A、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对外国经济的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C、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你的答案: C2、在卢沟桥事变中奋起抵抗日军侵略的中国军队是()A、国民党第十九路军B、八路军C、国民党第二十九军D、东北军你的答案: C3、中国无产阶级诞生于( )A、19世纪40、50年代B、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你的答案: A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世纪( )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你的答案: D5、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地点是( )A、广州B、南昌C、上海D、武汉你的答案: C6、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平型关战役D、徐州会战你的答案: C7、《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谁的著作?( )A、邹容B、陈独秀C、陈天华D、章炳麟8、孙中山组织兴中会是在哪年?( )A、1892年B、1893年C、1894年D、1895年你的答案: C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约法》你的答案: B10、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性的转折的战役是:( )A、列宁格勒保卫战B、诺曼底战役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偷袭珍珠港你的答案: C11、《新青年》是谁在上海创办的?( )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你的答案: A12、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是从哪个运动开始的?A、五四运动B、香港海员罢工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D、安源路矿工人罢工你的答案: C13、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是:A、遵义会议B、瓦窟堡会议C、中共六大D、八七会议你的答案: D14、第一次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官僚主义D、反对党八股你的答案: A15、国共两党第—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B、旧三民主义C、新三民主义D、“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你的答案: C16、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B、同盟会C、国民党D、文学社你的答案: B17、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你的答案: C18、下面哪一口号不是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在示威游行时高呼的(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你的答案: A19、表明蒋介石彻底叛变革命的是( )A、中山舰事件B、“四—二”反革命政变C、“整理党务案”D、“七—五”反革命政变你的答案: B20、抗日战争中,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枣宜会战D、豫湘桂战役你的答案: C21、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三湾改编D、广州起义你的答案: C2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标志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新中国建立你的答案: B23、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与之相隔12年的历史大事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B、五四运动爆发C、五卅运动爆发D、国民大革命失败你的答案: D24、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A、秋收起义B、上海工人武装起义C、南昌起义D、武昌起义你的答案: C25、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你的答案: C本次总得分= 非问答题分数+ 问答题分数= 100.0 + 0.0 = 100.0分最高得分: 100分单选题第三套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共发表《八一宣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D、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你的答案: D2、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特征是()A、主观主义B、经验主义C、教条主义D、宗派主义你的答案: C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结束了长征。
海瑞罢官的上下五千年的故事 海瑞是明朝著名清官但是海瑞为什么要罢官呢?下⾯就跟你⼩编⼀起来看看海瑞罢官的上下五千年的故事吧! 海瑞罢官 嘉靖四⼗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嘉靖四⼗五年(1566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散童仆,以死上疏,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这班⽅⼠的骗术,应振理朝政,因⽽激怒世宗,诏命下狱论死。
遭迫害⼊狱。
宰相徐阶⼒救海瑞,黄光升则把海瑞上疏⽐拟⼉⼦骂⽗,以减轻罪责,并乘机把海瑞留在狱中,营护海瑞甚⼒,直⾄同年⼗⼆⽉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才奏请释放海瑞出狱。
世宗死后获释。
隆庆三年(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利⼯程,并推⾏⼀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后被排挤,⾰职闲居16年。
万历⼗三年(1585年),重被起⽤,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主严惩贪官污吏,禁⽌循私受贿,海瑞及闻潘湖黄光升卒,悲伤⾄极,带病前来晋江奔丧。
后病死于南京。
海端⼀⽣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
据说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当地的百姓如失亲⼈,悲痛万分。
当他的灵柩从南京⽔路运回故乡时,长江两岸站满了送⾏的⼈群。
很多百姓甚⾄制作他的遗像,供在家⾥。
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更⼴为流传。
后经⽂⼈墨客加⼯整理,编成了著名的长篇公案⼩说《海公⼤红袍》和《海公⼩红袍》,或编成戏剧《海瑞》、《海瑞罢官》、《海瑞上疏》等。
海瑞和宋朝的包拯⼀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
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时,御史到学宫,部属官吏都伏地通报姓名,海瑞单独长揖⽽礼,说:“到御史所在的衙门当⾏部属礼仪,这个学堂,是⽼师教育学⽣的地⽅,不应屈⾝⾏礼。
” 迁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粮糙⽶,让⽼仆⼈种菜⾃给。
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祝寿,才买了⼆⽄⾁啊。
” 胡宗宪的⼉⼦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把驿吏倒挂起来。
福师《中国当代文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 《关汉卿》的作者是( )。
A. 老舍
B. 田汉
C. 沙叶新
D. 高行健
?
正确答案:B
2. 被称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的是()。
A. 《红日》
B. 《红旗谱》
C. 《百合花》
D. 《林海雪原》
?
正确答案:B
3. 岳之峰这一人物出自于()。
A. 《春之声》
B. 《海的梦》
C. 《深的湖》
D. 《夜的眼》
?
正确答案:A
4. 从不与人说话,对疼痛似乎没有感觉,却有另一种超乎常人的视、听能力的人物是()。
A. 《绝对信号》中的黑子
B. 《棋王》中的王一生
C. 《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
D. 《爸爸爸》中的丙崽
?
正确答案:C
5. 文中描写到一位普之仁即“普通之人”的劳动者的散文是()。
A. 《拣麦穗》
B. 《童年二题》
C. 《茶花赋》
D. 《社稷坛抒情》
?
正确答案:C。
大明朝[5篇范文]第一篇:大明朝大明朝篇一:大明王朝是这样败亡的大明王朝是这样败亡的?腾讯文化 2015-05-07 [ 摘要]大明王朝没按朱元璋的设想走,他的诸多理想与制度设计转眼就成了明日黄花。
朱永嘉作者:走刀口朱永嘉生于1931年,早年师从谭其骧、周予同等文史名家,据他自述,“文革”前不久,吴晗曾打算收他当弟子,但没多久,他便进入上海市委写作组,作为姚文元的明史顾问,炮制出《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
“文革”十年,朱永嘉担任上海市委写作组组长,这个写作组取名“罗思鼎”,谐音“螺丝钉”。
朱永嘉堪称姚文元、张春桥的御用笔杆子,朱维铮评价说:“评《海瑞罢官》如果没有朱永嘉的出力,姚(文元)再有水平,也不可能写出来。
”可见其对姚文元的重要性。
1983年,因为“文革”时期的作为与经历,朱永嘉以“反革命罪”被判入狱14年,1988年,57岁的朱永嘉保外就医,出狱后开始写作著书,著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等书,并不断发表关于当年的回忆录。
2015年4月,朱永嘉新书《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出版。
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朱永嘉提出“从根本上讲,制度是人类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自身演化而成的,很难靠某个圣人设计而成型并流传不绝”。
全书也以此为基调展开论述。
以朱永嘉的视角看,明太祖朱元璋起于草莽,创业维艰,明朝的典章制度继承于汉唐传统,虽修修补补但所存不多。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制度时,期望为子孙后代打下万世永固的江山,所以从国家层面建法立制,从家族层面制定祖训,并反反复复劝诫子孙要遵从自己的告诫,然而大明王朝最终还是没按他的设想走,他的诸多理想与制度设计转眼就成了明日黄花。
接班人逐渐“废物化” 朱元璋当皇帝之前,就十分重视培养接班人,刚称吴王时,便为世子朱标延请浙江宿儒宋濂,为其传经讲课,随后还让朱标回老家扫墓,用心良苦,在世子出发前,朱元璋不忘劝诫说:儿子啊,你生在富贵之家,习惯了“买买买”,现在我派你下乡,去感受乡村小路到底有多难走,升斗小民为吃饭穿衣要多艰辛,到了咱祖宗住的地方,千万记得问问乡亲们,讲讲你爹当年起兵之初,创业是有多么的不容易啊。
海瑞罢官的历史故事导语:海端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
据说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当地的百姓如失亲人,悲痛万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瑞罢官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
海南琼山人,字汝贤,自号刚峰。
祖上从福建晋江垵边(广西杂志有载)迁居海南琼山海厝。
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举。
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
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罢官抗逆显于后世的明代廉吏海瑞任诸暨知县。
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这班方士的骗术,应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诏命下狱论死。
遭迫害入狱。
宰相徐阶力救海瑞,黄光升则把海瑞上疏比拟儿子骂父,以减轻罪责,并乘机把海瑞留在狱中,营护海瑞甚力,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才奏请释放海瑞出狱。
世宗死后获释。
隆庆三年(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后被排挤,革职闲居16年。
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海瑞及闻潘湖黄光升卒,悲伤至极,带病前来晋江奔丧。
后病死于南京。
海端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
据说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当地的百姓如失亲人,悲痛万分。
当他的灵柩从南京水路运回故乡时,长江两岸站满了送行的'人群。
很多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遗像,供在家里。
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更广为流传。
后经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编成了著名的长篇公案小说《海公大红袍》和《海公小红袍》,或编成戏剧《海瑞》、《海瑞罢官》、《海瑞上疏》等。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首页>>历史资料>>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文章的发表及继之而来的文学艺术领域的批判运动,直接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姚文元(1932~),浙江诸暨人。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后曾在中国作协、上海卢湾区委宣传部工作。
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迹后,历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中共九、十届政治局委员。
“文革”中积极参加夺权活动,1976年被捕,1981年被判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人民日报》编者按姚文元同志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对海瑞这个历史人物和《海瑞罢官》这出戏,提出了很重要的批评意见。
我们认为,对海瑞和《海瑞罢官》的评价,实际上牵涉到如何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剧的问题,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研究历史和怎样用艺术形式来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我国思想界中存在种种下同意见,因为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辩论,多年来没得到正确的解决。
本报过去也发表过吴晗同志的《海瑞骂皇帝》(笔名刘勉之,1959年6月16日)、《论海瑞》(1959年9月21日),还发表其他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文章。
我们准备就《海瑞罢官》这出戏和有关问题在报纸上展开一次辩论,欢迎史学界、哲学界、文艺界和广大读者踊跃参加。
毛泽东同志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说过,“我们的政权是人民民主政权,这对于为人民而写作是有利的环境。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给了新的保证。
如果你写得对,就不用怕什么批评,就可以通过辩论,进一步阐明自己正确的意见。
如果你写错了,那么,有批评就可以帮助你改正,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在我们的社会里,革命的战斗的批评和反批评,是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发展科学、艺术,做好各项工作的好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辩论,能够进一步发展各种意见之间的相互争论和相互批评。
我们的方针是:既容许批评的自由,也容许反批评的自由;对于错误的意见,我们也采取说理的方法,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我们一定要学会通过辩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来克服各种错误思想。
”毛泽东同志又说,“这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
有许多事情我们不知道,因此不会解决,在辩论中间,在斗争中间,我们就会明了这些事情,就能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各种不同意见辩论的结果,就会使真理发展。
对于那些有毒素的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也可以采取这个方法,因为同那些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进行斗争,就会使马克思主义发展起来。
这是在对立面的斗争中的发展,是合于辩证法的发展。
”从1959年6月开始,吴晗同志接连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等许多歌颂海瑞的文章,反复强调了学习海瑞的“现实意义”。
1961年,他又经过7次改写,完成了京剧《海瑞罢官》,还写了一篇序,再一次要求大家学习海瑞的“好品德”。
剧本发表和演出后,报刊上一片赞扬,有的文章说它“深寓着丰富的意味”、“留给观众以想象的余地”,鼓吹“羞为甘草剂,敢做南包公”;有的评论文章极口称赞吴晗同志,“是一位善于将历史研究和参加现实斗争结合起来的史学家”、“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做到了历史研究的古今作用”,这个戏更是“开辟了一条将自己的历史研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实、为人民服务的新途径”;有的文章还说:“人们在戏里表扬‘清官’……是在教育当时的做官的,起着‘大字报’的作用。
”既然《海瑞罢官》及其赞扬者提出了这么重大的问题,并且广泛地宣传了他们的主张,我们就不能不认真地进行一次研究。
《海瑞罢官》是怎样塑造海瑞的?在这个历史剧里,吴晗同志把海瑞塑造得十分完美,十分高大,他“处处事事为百姓设想”,“是当时被压抑,被欺负,被冤屈人们的救星”,在他身上,你简直找不出有什么缺点。
看来,这是作者的理想人物,他不但是明代贫苦农民的“救星”,而且是社会主义时代中国人民及其干部学习的榜样。
为了塑造自己的英雄,作者是精心设计过的。
安排这位青天大老爷的出场,就用了九场戏中整整三场戏。
第一、二两场戏,海瑞都没有出场,剧本不惜笔墨地大写徐府即曾经斗倒严嵩、当过首相、退休在家的徐阶一家,如何霸占农民土地、强抢民女、贿赂官府打死贫苦农民赵玉山,正当在公堂上农民洪阿兰“满腔悲愤唤苍天”之际,一纸紧急公文带来海瑞将作应天十府巡抚的命令,得意忘形的官吏们如闻晴天霹雳,惊呼“这便如何是好!”连“衙役”都大叫“海青天要来了,这可不得了!”第三场戏海瑞穿便服上场了,作者安排他当面倾听“心如油煎”的“众乡民”如何用最敬仰的词句,倾吐对海青天的百般盼望,歌颂他是“公正为官”、“明断公案”、“口碑颂满”、“美政多端”……。
虽然封建社会“上下都是官世界”“有理无钱莫进来”,但呼冤的农民一致相信“海青天”这个官是一个例外,“海青天一定能替我们作主!”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是为了使观众强烈感到只有海瑞才能解救农民的痛苦、它说明了《海瑞罢官》并不是如作者所说的是写什么“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而是千方百计地为我们今天的观众塑造一个决定农民命运的英雄。
戏剧冲突围绕着“退田”展开。
虽然吴晗同志在序言中自称剧本“改以除霸为主题”,但实际上冤狱是从占田开始,“除霸”、“平冤狱”的行动也是围绕着“退田”进行。
“退田”被写成是“帮助穷农民办法的一种”,作为戏剧冲突最高潮的“罢官”,就是罢在“退田”这件事上。
剧本通过“乡民甲”的口特别说明:“我等都是徐家佃户”;要观众记住:戏里写的是贫苦农民同徐阶等乡官、贪官之间的斗争,而海瑞是完全站在徐家佃户一边的。
“海青天”果然不负众望,一上任就“为民作主”,他不但咒骂“高放债强占田真真市侩”,鼓动农民去“告状”,而且在公堂上颇有民主风度地征求告状的“父老们”的意见。
农民要求退还被徐家和“各家乡官”所占土地,要求“大老爷作主”,于是海瑞一道号令,“发出榜文,限令各家乡官,十日内把一应霸占良民田产,如数归还”。
退田以后,尖锐的阶级矛盾忽然都不起作用了,“众乡民”向海瑞叩头道:“大老爷为民作主,江南贫民今后有好日子过了!”作者要贫民们“感恩戴德,……朝夕礼拜”,欣喜鼓舞,齐声“同唱”对清官的赞歌:“今日里见到青天,勤耕稼重整家园,有土地何愁衣饭,好光景就在眼前!”剧本告诉人们:尽管封建制度原封未动,地主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依然存在,只要照海瑞的办法去做,农民的“土地”、“衣饭”就统统可以解决,“一片好光景”就在“眼前”了!剧本还着重刻划了海瑞如何“为民雪恨”,大杀“贪官”。
剧本反复宣传:“冤狱重重要平反”,海瑞决心“平民愤”,要把“恶官吏都扫颈,“今日定要平民怨,法无宽恕重如山。
”行动是:剧本中海瑞判华亭知县王明友斩罪,判松江知府李平度“革职囚禁,听候朝命”,判徐阶儿子徐瑛绞罪。
据吴晗同志自己说,为了不致让海瑞“走得灰溜溜的……没劲头”,“下了决心,把徐瑛处死”。
这样,罢官而去的海瑞,便成为一个反抗封建皇朝的胜利了的英雄。
戏结束时,徐瑛被处死刑,徐阶昏倒下去了,新任巡抚惊惶失措,海瑞高举大印,昂然挺立,口说“大丈夫顶天立地”,心里想:“我海瑞还是胜利了!”作者塑造自己的英雄人物的任务,也“胜利”完成了。
这个戏里,作为正面英雄人物出现的,只有海瑞一人。
农民只能消极地向大老爷喊冤,恳求“大老爷与我等作主”,把自己的命运托给“海青天”。
为了衬托海瑞形象如何高出于所有封建官吏,其他出场的主要官吏统统设计成坏蛋。
海瑞的妻子和家人也是“明哲保身”派,只有他母亲支持了他一下。
海瑞孤零零一个人,从经济到政治,单枪匹马搞了一场大革命。
看完这出戏,人们强烈地感到:吴晗同志塑造的这个英雄形象,比过去封建时代许多歌颂海瑞的戏曲、小说都塑造得高大多了。
尽管吴晗同志在剧本的单行本前面特地写了历史说明,还在“海瑞罢官本事”中摘录了许多条史料,企图使人们得到这样的印象:他是完全根据历史事实来写戏的;但是,人们仍然不能不发出这样的疑问: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当中,难道真的出现过这样的英雄吗?这个“海青天”是历史上那个真海瑞的艺术加工,还是吴晗同志凭空编出来的一个人物呢?一个假海瑞我们不是历史学家。
但是,根据我们看到的材料,戏中所描写的历史矛盾和海瑞处理这些矛盾时的阶级立场,是违反历史真实的。
戏里的海瑞是吴晗同志为了宣扬自己的观点编造出来的。
海瑞是1569年夏到1570年春这段时间内,任应天巡抚的。
当时,江南农村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从正德到嘉靖、隆庆年间,随着地主阶级用各种方法疯狂地掠夺农民土地,土地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农民受的剥削越来越重。
《日知录》载:“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
”说明松江一带绝大部分土地都被地主所占有。
顾炎武虽没有指明确切年代,据我们查到的资料,这个估计是符合明代中叶以后苏、松一带情况的。
掠夺土地最厉害的,是依仗政治势力扩大“皇庄”的皇族地主集团,此外就是一部分在乡间的官僚地主,徐阶就占有大量土地,有的说24万亩,有的说40万亩,大约相当于今天上海市所属松江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或一半。
海瑞所谓“华亭乡官田宅之多,奴仆之众,小民詈怨而恨”,就是他亲眼所见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写照。
土地的集中,加速了农民同地主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农民大批破产逃亡,许多土地荒芜,“无田者为人佣工”(《华亭县志》)。
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必然会影响地主阶级内部各个阶层的相互关系。
在土地绝大部分为地主占有的情况下,官僚地主要继续兼并土地,不能不把对象集中到中小地主,以及“请人耕作”的“富家”即“富农”(又叫“上农”)身上,因而地主阶级内部矛盾也尖锐起来。
同时,由于官僚地主隐匿了大批不交税的土地,独占剥削果实,封建皇朝的财政十分困难,“帑藏匮竭”,一部分在朝的官吏不断地要求查田,要求限制“皇庄”和其他庄田,限制继续兼并中小地主的“民田”。
这就引起了朝野各派地主集团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而当时官僚地主兼并土地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海瑞在“退田”中所反对的所谓“投献”。
投献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有势力的豪强地主收买同原田主有某种关系的狗腿子,把原田主的田“献”给自己,使原有的“富家”丧失土地,“献田”的狗腿子就变成这块土地的管家或二地主。
另一种是中小地主、富农、个别或少数自耕农为了逃避严重的徭役和赋税,把自己的田寄献给官僚地主。
因为《明律》规定官僚可以根据品级的高低有减免徭役赋税的特权,把田算在官僚地主的名下,就可以逃避徭役。
官僚地主乘机把想逃避徭役的中小地主和富农、自耕农的土地强占为己有。
由于土地绝大部分都为地主、富农所占有,官僚地主通过“投献”强占的土地主要是中小地主和富农的土地。
这是事情的本质。
《海瑞介公传》中记载:“以故富者辄籍其产于士大夫,宁以身为佣佃而输之租,用避大役,名曰投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