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文件汇编
- 格式:docx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0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目录
变更问题的通知
【标 签】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目录
【颁布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文 号】国税函﹝2006﹞1231号
【发文日期】2006-12-20
【实施时间】2006-12-20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征收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目录变更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65号)下发后,一些地方来电咨询,现就有关问题进一步明确如下: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目录变更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65号)仅涉及目录变更问题,不涉及政策调整。
目录变更后,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国家鼓励类产业内资企业是指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
请遵照执行。
关联知识:
1.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目录变更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吉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西部大开发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管理问题的公告正文:---------------------------------------------------------------------------------------------------------------------------------------------------- 吉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西部大开发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管理问题的公告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以下简称《通知》)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2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对西部大开发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管理问题公告如下:一、审核、备案程序申请享受《通知》第二条规定的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应当在申请享受优惠年度汇算清缴前向县(市、区)主管国税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附送有关资料,第一年经县(市、区)主管国税机关初审并上报市州级国税机关审核确认后执行,以后年度按照事先备案类优惠项目由县(市、区)主管国税机关实行备案管理。
县(市、区)主管国税机关应在收到纳税人申请及资料后20个工作日内根据管理权限提出初审意见(并上报市州级国税机关)或出具备案管理意见,市州级国税机关应在收到县(市、区)主管国税机关的初审意见和纳税人申请及资料后1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确认意见。
本公告没有做出规定的其他管理程序和要求按照《关于印发新修订的〈吉林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吉国税发〔2011〕151号,以下简称《优惠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提供资料(一)申请享受《通知》第二条规定的优惠政策的纳税人,第一年应向县(市、区)主管国税机关提供以下资料:1.书面申请(必须注明申请享受优惠起始年度)。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指引
一、政策依据
1、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
2、《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国家待发布)
二、减免项目
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0%以上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企业应报送的资料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减免税申请;
4.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申报(审批)表;
5.省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认定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企业批准文件(复印件)
6.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表;
7.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8.经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应注明国家鼓励类项目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
9.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如果涉及纳税调整需附企业
所得税调整项目表及调整说明;
10.验资报告(第一次报省局需提供)。
11.其他资料;。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13.01.10•【文号】财税[2013]4号•【施行日期】2012.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税收征管正文本篇法规中的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根据《财政部公告2020年第23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停止执行。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4号江西省财政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关于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规定,现将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一、对赣州市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
二、自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赣州市的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是指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
鼓励类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项目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规定的江西省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
三、本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1月10日。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
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法规类别】税收征收管理
【发文字号】财税[2011]58号
【法宝提示】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
【发布部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
【发布日期】2011.07.27
【实施日期】2011.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
知
(财税〔2011〕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精神,进一步支持西部大开发,现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
二、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上述鼓励类产业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另行发布。
<。
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政策背景为了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我国在2001—2010年实施了首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了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在内的西部大开发政策。
2010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明确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包括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内的一揽子税收优惠政策。
2011年7月2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以下简称“58号文”)。
该文明确将西部大开发财税优惠政策延至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
然而因当时并未作出具体实施细则,使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不能很确定地处理有关税务问题。
2012年4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12号文《(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为“12号文”)。
12号文澄清了执行58号文中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几个具体问题并制定了相关申请和审批程序。
12号文追溯自2011年1月1日起实行。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能够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经企业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可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享受15%优惠税率的西部企业可以同时享受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第一条及第二条的规定,企业既符合西部大开发15%优惠税率条件,又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务院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条件的,可以同时享受。
在涉及定期减免税的减半期内,可以按照企业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减半征税。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实施意见现就落实西部大开发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提出以下具体实施意见:一、西部大开发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一)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是指以《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
(二)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内资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
(三)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上述项目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如下优惠政策:内资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新办交通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码头运营和管道运输的企业。
新办电力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电力运营的企业。
新办水利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江河湖泊综合治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力发电、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河海堤坊建设等水利、防治水害的企业。
新办邮政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邮政运营的企业。
新办广播电视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广播电视运营的企业。
上述企业同时符合第一条优惠政策规定条件的,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时,按15%税率计算出应纳所得税额后减半执行。
前款所称企业,是指投资主体自建、运营上述项目的企业,单纯承揽上述项目建设的施工企业不得享受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
(四)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生态林应在80亩以上)、还草产出的农业特产收入,自取得收入年份起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五)对西部地区公路国道、省道及其他公路建设用地,按照铁路、民航建设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享受免征耕地占用税的建设用地具体范围限于公路线路两侧边沟所占用的耕地,公路沿线的堆货场、养路道班、检查站、工程队、洗车场等所用的耕地不在免税之列。
贵州省国税局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解读2017年贵州省国税局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解读为支持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我国从2001年起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强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其中企业所得税优惠是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扶持政策之一。
2011年起实施的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政策,在继承第一轮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又有鲜明的特征。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贵州省国税局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解读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优惠政策内容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鼓励类产业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
对西部地区2010年12月31日前新办的.、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在第一轮时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其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可以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
企业既符合西部大开发15%优惠税率条件,又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务院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条件的,可以同时享受。
在涉及定期减免税(定期减免税按《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管理目录(2015年版)》执行)的减半期内,可以按照企业适用税率15%计算的应纳税额减半征税。
二、企业身份及适用目录企业应区分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分别适用不同的鼓励类目录。
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适用的目录不能混淆。
内资企业适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部分修改)》规定的鼓励类产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西部地区分省市区新增的鼓励类产业。
外商投资企业适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规定的鼓励类产业。
“中部崛起”与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综观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从政策导向上看,东部沿海约10个省、市、自治区执行包括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国家旅游度假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西部的12个省、市、自治区在全领域内执行西部大开发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号角也于2004年吹响,税收优惠政策让东北三省在2005年就收到了不俗的成绩。
东、西部及东北都有税收优惠政策,就剩下中部6省没有较为系统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政策上的“塌陷”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经济发展上的“塌陷”。
一、当前中部地区经济环境特点以及税收优惠制度的不足中部具有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人文资源得天独厚;矿产资源丰富;都是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和水产等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大多以钢铁、机械等为主,产业布局趋同,市场竞争激烈,国有及控股企业仍是主力军,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农村人口转移困难;税收占GDP比重较低,工商业增值税贡献率不高。
从中部地区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执行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涉及面过窄,更多的纳税人享受不到税收优惠。
二是优惠层次低,贫困地区难以享受税收优惠。
按现行对中西部及贫困地区普遍执行的优惠税收政策,仅仅限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定的贫困地区,而且减免的税种也局限于所得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
事实上,贫困地区企业一般生产一些低级产品,产品附加值很低,减免所得税大多是“墙上饼、水中月”;贫困地区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数额更少。
三是没有体现中部地区产业、资源以及经济特色。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副产品及林特资源十分丰富,种、养、加工经济发展潜力很大。
特别是农林水特、养殖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等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只限内部使用)国家税务总局文件国税发[1999]第172号━━━━━━━━━━━━━━━━━━━━━━━━━━━━━━━━━━━━━━━━━━━━━━━━━关于实施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三年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国务院最近决定,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三年内,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现就实施这一税收优惠政策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执行的地域范围可执行本项税收优惠政策的中西部地区是指: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税法)第七条的有关规定实行减低税率(包括减按15%税率和24%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地区,即除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沿海开放城市、省会(首府)城市、沿江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开放城市(县、镇)等地区以外的地区。
二、关于执行的产业范围可执行本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从事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和限制乙类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
三、关于优惠期的计算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三年内为本项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期间。
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三年是指,享受税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的减免税期满后的三。
在本项税收优惠期间,企业同时被确认为先进技术企业或产品出口企业且当年出口产值达到总产值70%以上的,可再依照税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五条第一款第(七)项或第(八)项规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减半后的税率不得低于10%。
四、关于审批程序可享受本项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应将其申请、营业执照、章程和生产经营情况等有关资料报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
具体申报期限、审核程序和批准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级税务主管机关依据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和本通知规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2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的规定,现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公告如下:一、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经企业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可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所称收入总额,是指《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的收入总额。
二、企业应当在年度汇算清缴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附送相关资料。
第一年须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第二年及以后年度实行备案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审核、备案管理办法,并报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备案。
凡对企业主营业务是否属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难以界定的,税务机关应要求企业提供省级(含副省级)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下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企业主营业务属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范围的,经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可按照15%税率预缴企业所得税。
年度汇算清缴时,其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应按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申报并进行汇算清缴。
三、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公布前,企业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和《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目录(2008年修订)》范围的,经税务机关确认后,其企业所得税可按照15%税率缴纳。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公布后,已按15%税率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企业,若不符合本公告第一条规定的条件,可在履行相关程序后,按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重新计算申报。
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适用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的地区范围有: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可以比照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对设在上述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鼓励类产业具体参考目录:自2006年1月1日起,对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国家鼓励类产业内资企业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以下简称新目录)鼓励类目录的标准进行审核确认。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中“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是指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中规定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的规定停止执行。
2006年1月1日前已按原目录审核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除属于新目录中限制类、淘汰类外,均不再调整,可继续执行到期满为止;对属于新目录中限制类、淘汰类的企业,应停止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
对符合新目录鼓励类标准但不符合原目录标准的企业,应从2006年度起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2021年中西部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下自改革开放以来,以税收优惠政策为导向的经济体一直在持续发展,像深圳、天津、上海等地都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发展经济的支撑,当然与其本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也脱不开干系,现在咱们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又倒向了西部,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是遍地开花。
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入驻重庆、新疆、云南等地。
对于西部地区的企业只要符合相关的条件,都能将所得税减按15%征收,并且有的区域本身有五免五减半政策,企业叠加享受的话就能减按9%征收,这就是云南园区目前的政策,除去对企业所得税的相关减免,在增值税方面云南园区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吸引外来企业还有相应的税收返还,只要在云南园区注册的企业在缴纳增值税之后都会根据企业纳税额的高低分阶梯返还给企业相应的增值税。
目前的返还比例为地方留存部分的30%~80%,云南当地的地方留存比例为50%,也就是企业缴纳100w的增值税最高能够得到40w的返税额度。
除开云南的政策,在重庆园区成立有限公司能够虽然没有五免五减半政策,但是对于在当地纳税的企业都能享受增值税与所得税的双重返还,重庆的地方留存所得税为40%,增值税为50%,返税比例为30%~80%,并且行业不限,像资源回收类型的企业和煤炭贸易类型的企业都能够享受该政策。
除了上述的有限公司政策以外,重庆还有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与自然人代开的相关政策。
目前在重庆成立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都能享受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个人经营所得税最低核定0.5%。
成立个人独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账户中的资金提取出来不需要额外缴纳个人所得税,只要完税后直接提取即可。
自然人代开在当地也能够享受核定,核定个人经营所得税0.5%,综合税率3%,每个自然人的年代开额度为500w,自然人代开只能开普票。
企业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地方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关注我的公主号《税收政策筹划》进行咨询了解!。
如何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为了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在2001年~2010年实施了首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了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在内的西部大开发政策。
2010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后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明确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包括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内的一揽子税收优惠政策。
2011年7月2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出台了新一轮为期10年的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
2012年4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2号),确明了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操作规范。
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8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5年3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执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4号)。
纳税人申请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准确掌握政策规定(一)一般规定自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经企业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可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所称收入总额,是指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的收入总额。
(二)总分机构规定1总机构设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地区的企业,仅就设在优惠地区的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含优惠地区外设立的二级分支机构在优惠地区内设立的三级以下分支机构)的所得确定适用15%优惠税率。
在确定该企业是否符合优惠条件时,以该企业设在优惠地区的总机构和分支机构的主营业务是否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及其主营业务收入占其收入总额的比重加以确定,不考虑该企业设在优惠地区以外分支机构的因素。
简读: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2号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一、收入总额明确了收入包括的内容,西部企业需要注意70%的比例能否达到。
尤其是西部企业有下属公司时,注意分回的投资收益也构成计算比例公式中分母的一部分,企业需要合理设计股权结构,掌控分红时间。
二、办理程序需要关注各地出台的审核备案办法,核心是提交什么材料来享受此临时性税收优惠的条件。
问题:如果有一西部企业2011年符合税收优惠的条件,但2012年不符合条件,2013年在符合的情况下,2013年是执行审批程序还是备案程序呢?三、目录问题共4个目录,内资、外资企业应分别如何选择?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年与2011年版选择哪个?选择时考虑什么因素?如项目核准时间、公司成立时间等因素?经查,注意到以下情况: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开始执行时间为2005年12月2日,目前已失效。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同时废止。
3、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目前已失效。
4、《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08年修订)》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目前有效。
5、《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自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同时废止。
6、根据《国发[2005]40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原则上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
其中外商投资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主要依据之一。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中的政策衔接问题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研究协商。
四、西部大开发过渡政策依据2007国发39号,此5类企业享受的是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此处“原税收优惠”如何理解?尤其是尚未获利的外资企业,是申请当年就开始执行二免三减半呢,还是要看什么时间开始获利?同时如果是过渡期的鼓励类西部企业,减半期税率为7.5%还是12.5%,依据2008财税21号文件为后者,但依据财税2009年69号第一条规定应为前者。
西部大开发政策文件一、引言西部大开发政策是指中国政府旨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为了解决西部地区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中国政府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
本文将对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相关文件进行全面、详细、完整、深入地探讨。
二、西部大开发政策文件的背景2.1 经济落后及地区发展失衡问题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滞后。
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健全,人口流失现象严重,导致西部地区的发展严重滞后。
2.2 西部大开发政策文件的意义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对于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和资源整合,西部地区可以迅速发展,并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三、西部大开发政策文件的主要内容3.1 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2.建设更多的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提升交通运输能力。
3.加强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水、供电能力。
3.2 产业发展1.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如农业、养殖业等。
2.引导外资进入西部地区,促进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3.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
3.3 教育和人才培养1.提升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2.加强对西部地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改善西部地区的就业环境,减少人才流失。
3.4 生态环境保护1.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3.加大对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的保护力度。
四、西部大开发政策文件的实施效果4.1 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4.2 基础设施改善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大幅提升,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
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为体现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精神,现将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问题通知如下:一、适用范围本政策的适用范围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上述地区以下统称“西部地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可以比照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二、具体内容1.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是指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
国家鼓励类的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项目和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联合发布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第18号令)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
2.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内资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地方所得税。
中央企业所得税减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3.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上述项目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如下优惠政策:内资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新办交通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码头运营和管道运输的企业。
新办电力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电力运营的企业。
新办水利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江河湖泊综合治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力发电、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河海堤防建设等开发水利、防治水害的企业。
新办邮政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邮政运营的企业。
新办广播电视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广播电视运营的企业。
4.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生态林应在80%以上)、草产出的农业特产收入,自取得收入年份起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5.对西部地区公路国道、省道建设用地,比照铁路、民航建设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享受免征耕地占用税的建设用地具体范围限于公路线路、公路线路两侧边沟所占用的耕地,公路沿线的堆货场、养路道班、检查站、工程队、洗车场等所占用的耕地不在免税之列。
西部地区公路国道、省道以外其他公路建设用地是否免征耕地占用税,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上述免税用地,凡改变用途,不再属于免税范围的,应当自改变用途之日起补缴耕地占用税。
6.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2000年修订)》和《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外资优势产业按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联合发布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第18号令)执行。
上述免税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具体执行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另行规定。
四、本通知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
附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国办函〔2007〕2 号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精神,国务院研究确定,中部六省中26个城市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243个县(市、区)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的城市山西省:太原、大同、阳泉、长治。
安徽省:合肥、马鞍山、蚌埠、芜湖、淮南。
江西省:南昌、萍乡、景德镇、九江。
河南省:郑州、洛阳、焦作、平顶山、开封。
湖北省:武汉、黄石、襄樊、十堰。
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衡阳。
二、中部六省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县(市、区)山西省:阳曲县、娄烦县、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大同县、平顺县、壶关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陵川县、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万荣县、闻喜县、新绛县、离石区、垣曲县、夏县、平陆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忻府区、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平鲁区、原平市、古县、浮山县、乡宁县、汾西县、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等50个县(市、区)。
安徽省:长丰县、怀远县、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定远县、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颍上县、界首市、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无为县、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裕安区、涡阳县、利辛县、石台县、郎溪县、泾县等30个县(市、区)。
江西省:乐平市、莲花县、修水县、德安县、都昌县、赣县、上犹县、安远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瑞金市、吉安县、吉水县、峡江县、新干县、永丰县、泰和县、遂川县、万安县、安福县、永新县、井冈山市、万载县、铜鼓县、黎川县、南丰县、乐安县、宜黄县、资溪县、广昌县、上饶县、横峰县、弋阳县、余干县、鄱阳县、万年县、德兴市等41个县(市)。
河南省:杞县、通许县、兰考县、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叶县、鲁山县、郏县、滑县、内黄县、林州市、原阳县、封丘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濮阳县、舞阳县、卢氏县、南召县、淅川县、社旗县、桐柏县、民权县、睢县、宁陵县、柘城县、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淮滨县、息县、扶沟县、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淮阳县、太康县、鹿邑县、上蔡县、平舆县、正阳县、确山县、泌阳县、汝南县、新蔡县等54个县(市)。
湖北省:阳新县、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当阳市、南漳县、保康县、孝昌县、大悟县、监利县、洪湖市、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麻城市、崇阳县、通山县等28个县(市)。
湖南省:茶陵县、炎陵县、韶山市、衡山县、祁东县、耒阳市、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平江县、澧县、津市市、慈利县、桑植县、南县、安化县、沅江市、永兴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祁阳县、江永县、宁远县、蓝山县、新田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沅陵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双峰县、新化县、冷水江市等40个县(市)。
三、加强工作配合,做好政策落实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订中部六省比照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发展改革委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中部六省要认真落实相应的配套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对没有列入政策实施范围的地区给予必要的扶持。
国务院办公厅二○○七年一月一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39号)和《国务院关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的通知》(国发[2007]40号)(以下简称过渡优惠政策通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按照国务院过渡优惠政策通知的有关规定,抓紧做好新旧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过渡衔接工作。
对过渡优惠政策要加强规范管理,不得超越权限擅自扩大过渡优惠政策执行范围。
同时,要及时跟踪、了解过渡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对发现的新问题及时反映,确保国务院过渡优惠政策通知落实到位。
二、对按照国发[2007]39号文件有关规定适用15%企业所得税率并享受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半优惠过渡的企业,应一律按照国发[2007]39号文件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的过渡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即2008年按18%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2009年按20%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2010年按22%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2011年按24%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2012年及以后年度按25%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
对原适用24%或33%企业所得税率并享受国发[2007]39号文件规定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半优惠过渡的企业,2008年及以后年度一律按25%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实行减半征税。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新税法)第二十九条有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的规定,对2008年1月1日后民族自治地方批准享受减免税的企业,一律按新税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执行,即对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仅限于减免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不得减免属于中央分享的部分。
民族自治地方在新税法实施前已经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总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第二条第2款有关减免税规定批准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包括减免中央分享企业所得税的部分)的,自2008年1月1日起计算,对减免税期限在5年以内(含5年)的,继续执行至期满后停止:对减免税期限超过5年的,从第六年起按新税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执行。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二零零八年二月四日关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的通知国发[2007]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七条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对法律设置的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特定地区内,以及国务院已规定执行上述地区特殊政策的地区内新设立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