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规划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 格式:docx
- 大小:26.21 KB
- 文档页数:9
国际空间规划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空间规划是继城市规划、区域规划之后一种规划类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是指各项活动的空间组织。
大部分发达国家都编制空间规划,但是由于政治和经济体制、发展水平的不同,其名称也不同。比如德国叫“空间规划”、日本称为“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法国称为“综合服务规划”,韩国称为“国土建设综合规划"。
各种空间规划内容不同,发挥作用各异,但都是针对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和地域性的空间问题的政策工具。
发达国家的近代城市规划早在19世纪末因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而诞生,“二战”以后逐步构建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100多年的空间规划经历和50多年的规划体系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等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从某种角度而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因此,了解国外空间规划的情况,对我国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路径,建立中国空间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形成国际空间规划的中国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本概念
空间规划(Spatial planning)是因规划发展的需求而从欧洲引入的,在与各部门及不同行业特点相结合的过程中含义也不尽相同。为此,需要明确空间规划和空间规划体系两个基本概念。
1
空间规划
空间规划在1983年欧洲区域规划部长级会议通过的《欧洲区域/空间规划章程》中首次使用。文中指出,区域/空间规划是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政策的地理表达,也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学科、管理技术和政策,旨在依据总体战略形成区域均衡发展和物质组织。
1997年发布的《欧盟空间规划制度概要》中进一步指出,空间规划主要是由公共部门使用的影响未来活动空间分布的方法,目的是形成一个更合理的土地利用及其关系的地域组织,平衡发展和保护环境两个需求,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协调不同部门规划的空间影响,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弥补市场缺陷。同时规范土地和财产使用的转换。“空间规划”一词目前仍在欧洲规划工作使用较多。
空间规划分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空间规划是所有影响空间组织协调的方法和政策,比如美国的城市规划,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和社区规划均与此相关。
狭义的空间规划专指大尺度的空间组织,尤其指欧洲国家大尺度的规划。比如德国的联邦和州级规划称为空间规划,区域及以下具有空间组织性质的规划不称为空间规划,但整体称为空间规划体系。本文空间规划主要以狭义的空间规划为主。
2
空间规划体系
空间规划体系也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广义的规划体系,由各类各级不同特点的空间规划(即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形成有机的系统, 称为空间规划体系,涉及不同类型空间规划之间、空间规划与部门规划之间、 以及不同层级规划之间的三种关系。因此,空间规划体系是空间规划的规划。
另一种是狭义的规划体系,即由规划法律体系、行政体系和运行体系构成。其中,行政体系是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载体,运行体系是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内容,法律体系是规划编制与实施的依据。
国外空间规划基本情况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开展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
近代城市规划主要源于工业化最早的英国,区域规划源于德国。西欧、北欧以及亚洲日韩等国家的空间规划主要是“二战”以后开始的。北美的国家层面不编制空间规划,但是大部分具有独立权力的州以及地方政府非常重视空间规划的编制。选择各洲经济发达国家的空间规划为代表,总结各洲基本情况如下:
1
类型多样和规划体系重塑为重点的欧洲空间规划
欧洲各国中,北欧是典型的福利国家,西欧经济最发达,其次是中欧,然后是南欧,东欧的多数国家处于转型中。
与此相适应,空间规划类型各异。1997年发表的“欧盟空间规划体系和政策纲要”指出,欧盟各成员国空间规划根植于各自促进传统,规划体系类型分综合型(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土地利用法规型(英国、爱尔兰等)、区域经济型(葡萄牙等)和城市化型(地中海国家)。欧盟空间规划委员会通过建立空间监测网站、整合各国空间规划术语和体系研究等,促进欧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
1999年欧盟委员会通过《欧洲空间展望》,对推动欧盟空间规划体系重塑发挥重要作用。2007年发布《国土议程》,2011年发布《国土议程2020》,欧盟尺度的空间规划不断发展。
2
宏观指导和地方控制相结合的亚洲空间规划
亚洲空间规划以经济发达的日本、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等“四小龙”为代表。
日本的空间规划更多传承德国经验,各层各类规划并重。从1962年开始先后完成了六个“全综”。
"一全综"和"二全综"期间正值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规划目标以国土均衡为主,采取重点项目开发方式。
"三全综"期间,日本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资源有限性问题凸显,建立了"定居构想"目标。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走向成熟阶段,国民的追求从物质为主走向精神为主。
"四全综"提出了”多极分散"国土结构目标和"休闲娱乐区"的开发构想。进入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萧条期。
"五全综"提出 "参与和协作模式"来实现"多轴型"的国土目标。
进入21世纪,东亚经济快速发展,日本谋求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并顾及地方多样化和国民价值多样化的特点。提出通过“广域协作”实现“多级分散模式”国土。
“四小龙”中的韩国从1963颁布《国土综合建设计划法》开始先后编制5次,目前执行的是第四次国土综合规划(2000-2020)的修订版国土综合规划 (2011-2020)。
3
地方规划为主导的北美空间规划
北美州空间规划以经济发达的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体现为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首先是规划体系自由,各州的情况有所不同。
其次,高层不编制空间规划。《美国2050空间展望》是研究成果,不是政府文件。州级层面即便有规划,也属公共政策方案,没有空间内容,甚至没有空间示意图。加拿大安大略省规划称为省政策陈述,不称为规划。
第三,区域规划依据需要而设定,如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规划》主要以交通安排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主,而加拿大《安大略省大金马地区区域规划》则以大城市扩展,保护农地和绿地为主,划分城市扩展边界,区域规划具有多样性。
第四,市县综合规划(加拿大称为官方规划)通常具有综合性和空间安排,但只是示意性,规划的实施主要靠法定的《土地用途管制分区》落实以及公共投资。
总体而言,北美空间规划具有多样性,强调地方层面规划。
4
不平衡的非州、南美洲和大洋洲的空间规划
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南非。南非2003年发布国家空间开发规划,2012年发布国家开发规划(2030远景)。
利比亚在欧盟资助下,编制了《国家空间开发框架(2013-2025)》;
南美州最大经济体是巴西,从《国家发展规划(1975-1979)》开始,增加关于区域与城市政策的空间内容,逐步发展轴作为规划单元,强化空间战略;
大洋州的14个国家中,经济发达的澳大利亚是联邦体制,以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分区为主,类似北美。
国外空间规划的基本经验
国外发达国家空间规划形成于不同的地域背景、文化制度、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阶段,构成国际空间规划发展的时空图谱,分析丰富多样的空间规划,总结的基本经验如下:
1
与城市化水平相伴的空间规划形成与发展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其辐射、吸引影响力超过城市范围时,需要站在区域高度研究城市问题。而当涉及到多个区域而不是单一区域问题时,需要针对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站在全域高度研究空间问题。
因此,从建筑、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到空间规划,空间规划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必然的过程。
从1933年的《雅典宪章》、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到2016年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城市与空间规划国际导则》,表明不同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的规划响应。
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30%-50% 属于快速城市化期,50%-70%区间是加速后期,50%-70% 是平稳期。对比各国空间规划发展轨迹,通常城市化水平30%的时候,会出现城市问题,城市规划会相应产生。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会出现城乡或区域的空间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等可持续发展问题,空间规划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被各国政府所采用。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空间规划作用减弱,城市设计成为重点。
2
合而不同、与时俱进的空间规划类型体系
从不同空间规划类型之间的关系出发,空间规划体系分为垂直型(比如德国、芬兰和丹麦)、网络型(比如日本)和自由型(比如美国)三种。如德国联邦空间规划分为联邦、州、区域和地方四级。
德国空间规划体系具有自上而下、分工明确、层级关系联系紧密但职能清晰的特点。各级规划的编制都遵循对流原则和辅助原则,构成具有垂直连贯性的体系。同时,各个层面的空间规划既能从整体区域的角度进行考虑,又可与部门规划以及公共机构相互衔接和反馈,形成有主有次、完整灵活的空间规划体系;
日本的空间规划分为国家、区域和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四级。空间规划体系中具有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三规”并存的特点,规划类型较多,总体表现为网络型;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各州的情况也有较大差别,一些州规划体系完备,相互衔接,而一些州则只是在部分层级或地区编制规划,具有多样性和自由型的特点。
空间规划体系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动态性。
英国早在1968年建立了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二级空间规划体系。针对加强区域空间管理和强化地方管理的需求,2004年颁布《规划与强制性购买法》,将国家政策导则简化为国家政策陈述,区域政策导则调整为区域空间战略,并强化了地方发展框架,增加了公众参与的要求。
适应人口老龄化等新时代特点,日本在连续五轮编制全国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基础上,2005年通过《国土可持续利用法》,将传统的三级国土规划调整为二级,简化了网络型空间规划体系,向垂直型转化。
3
系统的空间规划法律、行政和运行体系
行政体系看,各国基本按“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规划”原则构建本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如日本政府是由中央政府、都道府县以及市町村的行政组织与规划层级相对应。行政体制改革通常与规划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如英国负责城乡规划的机构由原来的环境、交通和区域部变为交通、地方政府和区域部(2001年)、首脑的副首相办公室(2002年)、社会和地方政府部(2006年)。规划管理部门职责的变化对规划内容有一定影响。大伦敦地区的设立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