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宜人的街巷空间——以丽江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5.83 MB
- 文档页数:93
古建活化利用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古建活化利用是指在保留古建筑原有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和理念对古建筑进行改造和利用,使其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古建筑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活化利用古建筑不仅可以保护古建筑本身的价值,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成功的古建活化利用案例。
一、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建于元代,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丽江古城通过改造和活化利用,成功将古城保护和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古城内的传统建筑得到保护,同时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二、北京胡同文化主题街北京胡同是北京城内独有的传统街巷形态,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
为了保护和传承胡同文化,北京政府在一些胡同区域建立了胡同文化主题街,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商业相结合,成为胡同文化传承的新平台。
这些胡同文化主题街通过模拟传统胡同风貌和生活方式,吸引了很多游客,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
三、上海老洋房改造上海作为中国最具现代化的城市之一,也有很多老洋房等古建筑。
这些老洋房虽然历史悠久,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面临拆迁和改造的命运。
为了保护上海老洋房的历史价值,一些老洋房被改造成为精品酒店、文化艺术中心等,活化利用老洋房,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四、西安城墙文创产业园西安城墙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建于明代,长约14公里,现仍保留完整。
西安市政府通过城墙文创产业园项目,将城墙周边的历史建筑和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打造成为一个集文化创意、旅游观光、商业娱乐为一体的新型国际文化旅游综合区。
这一项目成功地活化了西安城墙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苏州园林改造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拥有独特的设计和美学价值。
对丽江的独特空间氛围的分析1.对丽江模式下独特空间氛围的分析1.1丽江古城形成的独特情调和氛围,我认为主观上是文化和自然地理的原因,客观上是外部的社会因素。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根据这几天的游览感受,我想针对这三个方面因素对两个点进行空间氛围的分析。
2.局部空间对个人感受的影响。
局部空间可大可小,其构成要素直接影响人的感受,影响其空间氛围。
2.1视觉上色彩(蓝灰为底,暖色为主调)。
建筑.植物.人流.水系等。
2.2听觉上水声.音乐声(非洲鼓.《滴答》).人声2.3嗅觉上印度香.植物工艺的味.食物(当地特色的烧烤食物以及咖啡).气候影响的空气质量2.4触觉上雕刻艺术.本地大理石的质感.亲水触水3.环境下人的行为3.1人行为的偏向以及属性当地流行的说法是“柔性时光下的生活”或“慢生活”,是带闲逸偏向的个人或小集体的活动。
普遍概括为:思索.发呆.聊天.浏览(书或网络).观察.吃喝.创作等。
3.2人的交往与空间3.2.1交往的空间丽江的古城形态提供了其交往的空间,以其街道为单位,有纵向空间和横向空间,皆以水流为主导。
水渠引导街道的纵向空间街道的横向空间以水道为中心构成水两岸的交往空间,视觉上有极强的支流,水道上的小桥有亲近的感觉和引导的暗示。
3.2.2交往的契机即交往的原因或形成交往的桥梁,也决定了交往和人的行为的类型,在丽江有其特色的几个契机:3.2.2.1对纳西文化的向往和好奇(形成了游人和游人.游人和当地人的交往)3.2.2.2追求当地的闲逸氛围这来源于丽江在公众心理上的定位,可以说与当地形成的情调和氛围相互影响。
2.人的表情“看与被看”是古城的另一个特色。
“看”需要的是停留的位置,如酒吧沿街的位置.某小店里.街边的坐凳上,“看”的人寻找的是停靠之物,一个可以逗留,有所依靠的个人空间,而非处于群体之中。
“被看”需要的是衬托.凭借的位置,如拍照选景一样,因凭借之物依托的位置不同而异。
3.旧屋新装和新屋旧饰旧屋新装,在纳西人家的老房子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或是被新的做法影响,或是外地人带来的新的文化融入,如为了采光,在屋顶上开天窗,旧瓦中镶嵌玻璃等。
民居:“三坊⼀照壁”之古城⼈家⼀⼀品味丽江(8)
民居是古城建筑的精华,漫步街巷,随意⾛近住家或客栈,都会感觉步⼊远古,驻留在某个历
史时段。
纳西民居由住宅和院落两部分组成,这种院落式民居,受汉、藏、⽩等民族的影响,形成了“三
坊⼀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传统民居格式。
进⼊院落,直⾯的正房称⼀坊。
到了正房,才知它是三开间,中间较⼤的是堂屋,供起居和待
客⽤,左右两间为卧室。
正房的两侧各有⼀坊厢房,对⾯为照壁,这样三坊与照壁组成⼀个院
落为“三坊⼀照壁”。
变照壁为⼀坊,房屋由四坊组成⼀个四合院,脚下的⼤院即⼤天井,四坊相接部位,独⽴为⼀
⼩院即⼩天井,⼤⼩共五院⼦,故称“四合五天井”。
院落民居妙趣横⽣,中原江南明清建筑样式,被纳西⼈偷学更新成了⾃家精巧住宅,其聪慧可
见⼀斑。
古城民居以⼟⽊结构为主,⽡屋楼房,⽊梁承重。
从外⾯看,屋基为⽯头砌成,中段护墙⽤⼟基或砖冲垒,成为⼟坯墙、⼟冲墙,上段再加以⽊
板。
主⼈利⽤⼟墙厚度设置壁橱、神龛,增盖吊厦、骑厦等结构,从视觉感观上,巧妙地扩⼤
院落及居室的使⽤空间。
纳西⼈喜欢采⽤卵⽯、⽡⽚、碎⽯镶嵌院⼦天井。
⾛进新义街官院巷4号,传统的宅院地⾯被⽡
⽚镶嵌出四周为蝙蝠,中⼼是“寿”的吉祥图案。
俗称“四蝠闹寿”。
置⾝檐廊下,看那六扇精美的
雕花⽊格花,着实赏⼼悦⽬。
最令⼈羡慕的,莫过于家有流泉流。
古城⼈家家种有盆景,户户养花草,与⾃然亲近,似这般宁静的⽇⼦,象这样感悟⽣命、会享
受⽣活,亦令我这个外来看客⼗分仰慕啊!。
扎西老街作文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特色的民族风情,比如云南的丽江古城、四川的西岭雪山等。
但我最喜欢的就是云南的扎西老街了。
扎西老街位于丽江古城西北面,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街,它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
它最早是茶马古道上纳西族重要的驿站。
这里曾是茶马互市的繁荣之地,也是丽江古城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以“小成都”而闻名,被誉为“丽江第一街”。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清政府为保护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在此设立了“茶马互市”这一专门机构,并在丽江古城设立了“丽江府”作为管理机构。
走进扎西老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高的马头墙。
马头墙又称照壁,在过去它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而且还起着防止雨水和风沙侵入城内的作用。
因为它高大雄伟而又非常坚固耐用所以至今仍屹立在那里。
马头墙造型独特,色彩鲜明、艳丽,让人一看就感到很庄重、肃穆。
走进扎西老街你会发现这里不仅有古老的建筑风格还有当地居民自己生活时的独特方式。
—— 1 —1 —。
美丽街巷设计方案前言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巷的设计对城市形象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街区设计显得单调、枯燥,缺乏特色和人文气息,因此,如何打造美丽的城市街巷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设计要点1. 强调人文特色美丽的街巷设计需要强调人文特色,可以在设计上融入地方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以此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
可以通过设置标志性建筑、雕塑、艺术品等来增加街巷的文化氛围。
2. 设置宜人的休息场所在街区设计中,为行人设置宜人的休息场所也十分重要,这不仅能够改善街区环境,更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愉悦的休闲空间。
可以设置休息亭、长椅、遮阳伞等场所,既可以提供市民休息的场所,也可以为周边商业带来一些人气。
3. 小品化设计在街区设计中,小品化设计是营造街区人文气息的一种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设置广场、花坛、喷泉等,为街区营造一个生活化、活泼的氛围。
同时,小品化设计还可以增加行人的歇脚场所,为市民提供一个文化休闲的空间。
4. 强调交通安全在街巷设计中,交通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设计师需要考虑交通的流量,为行人和车辆设置交通信号牌、人行道、绿化隔离带等,提高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性。
实例分享以下是一些美丽街巷设计方案的实例分享。
南湖景区南湖景区是浙江省湖州市的一个文化景区,其特色景观为“桂花林”,景区内设置了多个小品化设计,如广场、喷泉、步行道等,既提供了市民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凸显了南湖景区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
四川成都宽窄巷子成都宽窄巷子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传统文化和民俗特色,街道设计突出传统四合院的风格,同时也注重交通安全问题。
街道两旁的商铺为市民提供了餐饮、休闲、购物等多种服务,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结论美丽的街巷设计不仅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更可以为市民提供愉悦的休闲空间和文化氛围,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人文、环保、安全等多方面因素,打造真正适合本地市民和游客的美丽街巷。
丽江束河古镇传统纳西文化与古建筑束河古镇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中的丽江古城区域,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落。
这里是传统纳西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典范之一。
束河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纳西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束河古镇的建筑风格主要是纳西族传统民居,以其独特的屋檐形式和壁画艺术而闻名。
纳西族是云南省的主要民族之一,其文化和建筑风格深受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束河古镇的建筑以木材和石头为主要材料,采用了独特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宁静和古老的感觉。
在束河古镇的街道上,到处可见民居的屋檐,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蝙蝠的翅膀,有的像盛开的荷花。
这些屋檐不仅是对建筑结构的保护,更是对居民生活的寄托和祈福。
在纳西族传统文化中,蝙蝠被视为幸福和吉祥的象征,而荷花则象征纳西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屋檐反映了纳西族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也展现了他们对自然和世界的理解和敬畏。
除了屋檐的形式,束河古镇的建筑还以壁画艺术著称。
在民居的外墙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壁画,描绘了纳西族人的生活场景、神话传说和日常生活。
这些壁画不仅增添了古镇的艺术氛围,也是对纳西族人历史和传统的记录和传承。
这些壁画不同于传统的宫殿和庙宇的绘画,更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展现了纳西族人朴实而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创作。
除了建筑风格,束河古镇还以其独特的纳西族传统文化而闻名。
纳西族是云南省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高山丘陵地区,受到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纳西族人崇尚自然,敬畏生命,对传统自然神的崇拜和顺应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束河古镇的寺庙和民居中,可以看到纳西族人的信仰和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和传承。
束河古镇传统纳西文化与古建筑的保存与传承对于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游览束河古镇,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建筑的美丽和宏伟,还可以了解到纳西族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束河古镇作为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典范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旅游景区规划姓名:代玉年级:2010级学号:**********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丽江古城案例分析目录案例概述 (1)丽江古城标识、标牌和解说 (1)丽江古城旅游安全管理 (3)丽江古城旅游产品管理 (4)丽江古城旅游营销管理 (6)旅游景区规划之·云南丽江古城案例分析一、案例概述: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的中部,全城面积达 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其中纳西族超过16900人。
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碧水盈盈,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起名为“大研镇”。
丽江古城由大研镇、束河镇和白沙街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大研镇为代表。
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以四周的高山作为天然屏障。
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纳西族风格的古代城镇。
其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约800年的历史。
历代均为滇西北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
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的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
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
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本文将从旅游标识、标牌和解说,旅游安全管理、旅游产品管理和旅游营销管理四个方面对丽江古城经行分析。
二、丽江古城旅游标识、标牌和解说一方面,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局专门设有旅游标准化办公室负责丽江古城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在标识、标牌等管理方面主要包括:一、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整改:由数字化分公司负责完善了单位内部公共信息符等相关工作。
如引导标识,在景区内设置了位置合理,指示清楚的规范标识导览系统,分别设有中文、英文、日文、法文等四国文字,增加特色文字——东巴象形文字,向游客展示纳西族传统文化。
描写丽江的优美散文随笔有人是这样形容云南丽江的:“不一样的生活节奏,不一样的美景,睡睡觉,喝喝酒,听听歌。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描写丽江的优美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描写丽江的优美散文随笔:丽江古城起床瞄了一眼手表8点多,丽江和北京相差一个时区,此时应该是当地时间7点多。
窗外的雾灰蒙蒙的,能见度不是很好。
洗漱完毕后,披着外套走出旅馆。
旅馆靠近公路处有流动小摊贩卖着小笼包、油条、苞谷等早晨,小摊周围环绕着热气腾腾的香气,来买早晨的人不是很多,估计我起得太早了。
等了一分钟的红绿灯,实际上公路空空的,没什么车。
朝着丽江古城的方向走去,约莫15分钟就到南大门。
古城似乎还没醒来,城里的人似乎还在梦里缠绵,只能听见双脚轻轻踩过青石板路的声音,偶而有一两个身着藏蓝色的、带着藏蓝色的帽子、背着竹篓的纳西族老人弓着背渐渐在视线里走远。
街的两边排列着木制结构的楼房、红墙青瓦,房门都紧闭着,掌柜还没醒。
夜晚在街上走又是另一种体验:街道两边闪烁着的霓红,灯照在男男女女兴奋的脸上、川流不息的人摩肩接踵地、店小二拍打着节奏轻快的手鼓吸引着往来的眼球。
路过酒吧一条街,酒吧在一夜的歌舞升平中还没有缓过来,似乎睡得比所有人都要沉。
阳光挨着屋檐稍微探出一角,淡黄色的阳光穿过银杏树在四方街投下斑驳的影子。
想起昨天晚上,买了一个河灯放到流经酒吧街的溪里,不知今天它流出丽江了没。
玉龙雪山的融水缓缓地流过大石桥、万子桥、南门桥,流过敬雪楼、四方街、木府,也在寂寞的人、虔诚的人、伤感的人的血脉里流淌。
雪水是八百年前的水,桥是八百年前的桥,楼应该变了个模样。
八百年后的今天,我和千千万万的游客一样在这座城做短暂的停留,没有骑着马、没有带来茶叶、没有走茶马古道。
只是坐大巴、坐火车、坐飞机来寻找一片阳光、期待一次艳遇或来缅怀历史。
古时的丽江是商贸之城,能听到马铃叮当声、能看到驮着货物的马帮穿山越岭、能在四方街熙熙攘攘的喧闹中互通有无、或许在溪边浣衣的姑娘正对着你微笑。
地道风案例地道风作为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典型的地道风案例。
案例一:九寨沟木屋九寨沟是一个以风景秀丽著称的旅游胜地,而九寨沟的木屋更是充满了地道风的特色。
这些木屋建筑主要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采用传统的地道风建筑技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木屋外观采用了仿古的手法,使其更加具有古朴的特色。
内部装饰则以自然材料为主,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这些木屋不仅融入了九寨沟的自然景观,也体现了地道风建筑的独特魅力。
案例二: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建筑风格也充满了地道风的特色。
古城中保留了大量具有地道风特色的传统建筑,如石桥、砖瓦结构的房屋等。
这些建筑以其简约、朴实的外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古城中的小巷、水车、市集等元素也体现了地道风的独特魅力。
丽江古城的保护与传承,使得地道风在当地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发扬。
案例三: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的壶口瀑布也是一个典型的地道风景区。
瀑布形成的深谷以及周围的山峦,与壶口村的传统建筑相得益彰。
壶口村的房屋大多采用了木材和黄土砖等传统材料,保留了传统的地道风建筑特色。
在壶口瀑布旁,游客可以体验到具有浓郁地道风特色的农家乐,品尝到地道美食,感受到浓厚的地道风文化氛围。
这些典型的地道风案例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与风采。
地道风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通过保护和传承地道风建筑,我们不仅可以继承传统文化,也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地道风的融入,从而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增添更多独特的魅力和品味。
丽江古城民居的审美赏析一、丽江古城民居的地域文化建筑有自己的美感体现,它不像绘画、雕塑那样再现生活,而是通过建筑物的体积、布局、比例、空间安排、形体结构及各种装饰造成一种韵律和情调,侧重情感和意境的表现。
合院建筑是我国最为普遍的建筑类型,发源于中原地区,随着中原文化进入西南地域,合院建筑及诗歌、绘画等在西南地区流传开来,以“一颗印”“三坊一照壁”为民居典型代表,在汉化尤为明显的丽江,大研镇民居、大理古城民居、建水民居成为主要建筑类型。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个少数民族聚集地,纳西族占总人口的66.7%,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滇中高原过渡地带,纳西族居住的地区因此成为上述几省区各民族彼此交往的通道。
丽江大研古城是个海拔 2400 米的高原山城,是丽江的中心。
丽江当时的统治者木氏土司十分敬仰中原文化,因此在建筑形式上采用了“合院建筑”为主导地位的多元并存形态。
二、丽江古城民居的类型丽江古城形成约在宋末元初。
纳西族在古代曾有“穴居”的习俗,故史籍上有“么些洞蛮”之说,之后又有过与游牧生活相适应的羊毛毡制帐篷居住的习俗。
自明代始,在丽江纳西族中已建有宏伟壮观的瓦房,到了明末,丽江古城居民逾千户,可谓“民居群落,瓦屋栉比”。
从清代起,汉、白、藏等族的建筑技术不断为纳西人吸收,“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土木或砖木结构瓦房建筑在丽江城镇和坝区、河谷区农村普遍流行,并产生了古朴中透出清幽、恬静中显出古雅的、极有特色的民居庭院。
丽江民居较为常见的形式有两坊拐角、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
一院建筑基本由三部分组成:院子,也是当地人说的“天井”,生活功能需求的房屋,介于两者之间的廊。
三坊一照壁是由三座坊和一座照壁所围成的四合院,东面为照壁,正对正房,成为院内主要景观。
四面各有一座坊,在四个角上还各有一个小院,当地称为“漏角天井”,这种形式称为“四合五天井”,它采取正房坐西朝东、南的方向,在四个漏角小天井中必有一个用于大门入口设门楼,亦多朝东、南。
七星街:真正“丽江”的街市如同我们众所周知的北京西单、上海南京西路、成都春熙路、重庆解放牌、深圳华强北一样,丽江新城里也有这么个商业街市――七星街。
没有大城市里那些商业街的繁华盛世,也没有这些街市的热闹纷杂,但七星街在丽江城镇就是如同这些街市一般的存在。
“七星街”这一名字里,有纳西族“披星戴月”的民族性格的投影;七星街,是出了古城以后让我们感知丽江另一面风采的地方。
七星街,位于丽江新城商业街的中心位置上,连通民主路、福慧路、香格里拉大道。
它与民族路是友善的邻居关系,和福慧路是两条相望的平行线,而与香格里拉大道形成互相垂直的“T”字。
七星街,作为丽江新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第一条商业街,是丽江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它集合了餐饮、娱乐、休闲、商贸等于一体,是丽江一条综合性商业中心街道。
除却丽江古城,在七星街那个不很城市的街道上,我们能了解到丽江人生活的另一个侧面,那里是丽江年轻人喜去的逛街的理想之地,因为那里集中了太多他们喜爱的物什。
或者是除了古城以外他们年轻的城市梦想,或者是除了古城酒吧以外他们追寻的娱乐休闲场所。
多数时候古城是属于外来者的,游客、新丽江人,而本土丽江人他们需要寻求到一块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壤,或者七星街就是这样一个基地。
时间:四月的某一天地点:七星街人物:七八个年轻人事件:话�{话�{,作为纳西族生活并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月都在农家乐,各休闲场所频繁上演。
四月的这一天,这群�{友们在农家乐里进过午餐,就邀约来七星街闲逛了。
不同于老人或中年人做话�{,年轻人更喜欢把时间用到游戏或者闲逛中来,而不是坐在桌前打牌。
或者是因为多数是女生,又因为时间的关系,他们没有出去景点上玩,而是选择在丽江城区里的娱乐方式,于是七星街成为了他们的最理想之选。
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最适宜来七星街,因为这个时候街道两旁的海棠花都开好了。
《红楼梦》中黛玉有诗云“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可见海棠的美妙仪态,能在逛街的同时欣赏到如此洁净的粉白色花朵也是一种自然的馈赠。
美丽街巷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城市中生活。
然而,城市中有很多街巷显得单调而乏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疲惫感。
因此,如何设计出美丽的街巷,建设宜居的城市,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
本文旨在介绍一些美丽街巷的设计方案,促进城市的美化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街巷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可以增强城市的景观效果,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因此,在美丽街巷的设计中,应加强景观设计的效果,为市民提供更好的视觉感受。
光环境设计光环境设计是街巷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合理的光环境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夜间出行体验。
在美丽街巷的设计中,应该注意光的效果,利用节能灯和太阳能灯等技术,以提高城市的照明效果。
色彩设计色彩设计是街巷设计中的关键部分。
通过合理的色彩设计,可以使城市的整体形象更加美观和舒适。
在美丽街巷的设计中,应注意色彩的搭配,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同时促进市民的心理健康和文化品味提升。
环保设计环保设计是美丽街巷设计的一个关键部分。
在美丽街巷的设计中应该积极推广环保材料和技术,创造出更健康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此外,在设计中也应该基于环保的原则,关注环境生态和市民健康需求,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场所。
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美丽街巷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中,应倡导市民参与社区建设,共同关注城市的美化事业,推动市民参与城市环境建设。
同时,应加强市民对环境和街巷设计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市民对城市美化和环保意识的崩人度和行动。
总之,美丽街巷设计是城市美化工作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为市民和游客营造出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设计师关注街巷美化事业,为城市环境添加更多的色彩。
丽江古城作文200字丽江古城作文200字1在我眼中,云南最美丽的地方是丽江古城。
这个暑假我们一家去云南游玩,去了好多地方,风景非常优美,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丽江古城的晚上。
我们是从丽江古城的南门进入古城的,在南门的沟渠里有一个大大的水车,正在吱吱呀呀的转着!爸爸说沟渠的水可以防火用,因为丽江古城的好多房子都是木质结构,很容易着火。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都是以红色的.石头铺成,非常好看,爸爸说这种石头叫铄岩石。
街道两旁是各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老建筑,以纳西族的建筑为主,还有汉族、白族、彝族、藏族各民族的精华!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在灯光的映衬下体现出了古代建筑的美!古城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桥梁密集,因为有三条小河穿过古城,造就了三河穿城、家家流水的美好景色,由于三条小河在古城里蜿蜒穿过,所以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小桥将河两边的街道连接起来!虽说称为古镇,但是在丽江古镇里还各具特色、装修精致的小酒吧!不时地从里面飘出有吉他、手鼓伴奏的歌声,令人心情舒畅!丽江古城作文200字2早就听闻丽江古城是个美丽的地方,百闻不如一见,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来到这里,让我最震撼的是这里的房子,他们很特殊,怎么特殊呢?那是因为它是用木头和青瓷片建成的,和我们这里的房子不一样,具有纳西族特色。
古城的街道真多啊,就像迷宫一样,时不时就会把你给转晕,但是它的每条小路都是相通的。
怎么样?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智慧。
沿着光滑的石板路,看着潺潺的流水,还有多的'数不清的石拱桥。
街道两边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散发出一阵阵迷人的香味,仿佛在欢迎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
古城的路很窄,白天来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很安静。
到了晚上,这里灯火通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热闹非凡。
街道的两边有许许多多的小商店,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都具有民族风情。
有卖民族服装的,有卖特色小吃的,各种各样的银饰,药材…每个人都能挑选到自己喜欢的物品。
有叫卖声,有从酒吧里传出来的歌声,所有的声音都聚在一起,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不夜天。
依循守旧护古维新——丽江古城保护与发展案例和仕勇①摘要:可持续发展是通过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双方在时间上的纵向延伸和进化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观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怎样实现城市类型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也越来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本论文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为个案,基于当前的保护与管理实践,对近年来适合于丽江古城保护与发展的有关实践经验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对实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以期对当今国内的城市类型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可持续发展一、引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的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
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
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全球60%以上的也和仕勇: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这将使城市环境和社会文化承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城市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更是困难重重。
如何保护并能够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建设工程。
如果没有一种综合全面的认识方法,就容易在研究与实践领域顾此失彼,陷入片面的境地。
因此,正确协调处理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关系,实现两者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理论研究,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科学保护与发展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丽江古城,充满魅力的小桥流水、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浓郁的地方历史和民俗风情,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宗教建筑、民居建筑、社区人群、语言、社会风俗、节庆、音乐、传统手工艺、饮食等得以表现和传承,孕育了独特的多元和谐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