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的创作成就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柳宗元山水游记文的创作成就

柳宗元所有作品中山水游记文的创作成就最高。山水游记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由于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成心理的变异,长歌当哭,强颜为欢,聊为优游,乐而复悲。由意在渲泻悲情到艺术地表现自然,将悲情沉潜于作品之中,形成了柳氏山水游记“凄神寒骨”之美的特色。

柳宗元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风格使他的山水游记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下面我将从个人特性、景物描写,语言特色三方面论述柳宗元山水游记文的艺术成就。

一、个性特征。

柳宗元在贞元九年登进士第,十年后,调入京师任职。他以极高的政治热情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但革新运动惨遭失败。他的政治生涯也因此沉沦,先后被贬至遥远的永州和柳州。贬职的时间之长(永州十年,柳州四年),空间之遥(永州、柳州两地均远离京师)。一方面是他的政治思想压抑、内心苦闷;另一方面又使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穷僻荒远的贬所中度过。这样,在他的笔下,客观事物都被人格化了,他的主观情感逐步渗透于作品中。在作品中既有对现实的愤懑之情,又有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当然,作者追求的不仅仅是自然美,更是审美心理挖掘出来的艺术美。

二、景物描写。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真正的艺术性的文学,美的文学。他把自己的身世遭遇融于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之中,赋予山水以灵性和悲情色彩,象征性的表现自己怀才不遇,远弃遐荒的悲剧命运,充满凄伤悲愤的情绪。艺术上善于选取僻远幽静的事物,营造出“凄神寒骨”的意境,以精细简练的笔触“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从而把山水游记文的创造提升到了真正的审美文学的阶段。他的景物描写有以下特点:

(一)精妙的描绘

柳宗元在长期被贬的生活中,由于对自然山水有精细的观察,再加上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感受,使他能够捕捉住山水景物中的奇妙动之处他将以往的山水平面描写推向了立体描写;将过去的粗线条共性描写推向了细线条个性描写;将以往山水的客观欣赏推向了与主观感受于客观描写之中。

《小石潭记》中有典型体现。作品中不独写景状物绘声绘色,生动传神,而且把作者被贬后凄楚悲苦的心态描绘的淋漓尽致。可谓句句是景语,字字是情语。作者观察小潭及周围的景物非常细致。开篇未见小潭,先闻水声,因闻水声,转觅小潭,即表现出行文的曲折变化;篇中写水之清却于水着墨不多,而是借石之底、鱼之游、日光之影来表现,可谓匠心独具; 至于篇末对清冷寂寥之境的描摹和气氛的渲染,更隐然展示出被贬者凄楚悲苦的心态,令人读后为之怦然心动。作者笔下的山水不再是普通的自然山水,而是独具个性的山水。(二)情感的诗化

“文有诗境”,是柳宗元的本色,柳宗元既长于描绘景物,也善于融情于景,作者的文笔秀美,富有诗情画意。在《小石潭记》中,文章重点写水之清澈空明,令人心旷神怡,与作者的心境相得益彰。

(三)多样的手法

深厚的文学功底使得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形式多样,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爱不是卷。在《小石潭记》中作者采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及比喻、拟人等手法描绘小潭及周围的景致。在单景与群景中,采用移步换景,定点特写等手法,使得各个景物错落有致,构成一幅和谐、生动的美图,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三、语言特色

柳宗元主张为文“意尽便止”,不要含混、拖沓。所以简洁含蓄,生动明快,是柳宗

元山水游记的又一个特征。简洁。《永州八记》的字数都很少,《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语言凝练,工笔镌刻,构图鲜明。它以洁净的文字刻画小石潭,突出小石潭的水清和境幽。尽管作者被贬的抑郁之情积蓄已久,但作者并未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小潭“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冷清之境来表现心境,体现了含蓄之美。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自身的发展。既有对山水的纯客观描写,又有在描写中将主观之情寓于客观事物的创新。他为我国的游记文学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它的价值将在中国文学史上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