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石阡县无公害柚生产(shēngchǎn)技术规程1.范围(fànwéi)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柚生产所要求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方法、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激素与农药的使用(shǐyòng)及采收技术。
2.园地(yuándì)选择与规划2.1园地(yuándì)选择2.1.1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6℃~22℃,≥10℃的年积温5000℃以上,1月平均气温5℃~12.2℃,绝对最低温度≥-5℃。
2.1.2土壤条件土壤质地良好,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最好在1.5%以上;排水良好,地下水位1.5m以下,土层深厚,活土层1m以上,PH 值5.5~6.5。
2.1.3水源条件园地距水源近,可打井或从已有水源抽水灌溉。
2.2园地规划划分小区,修筑道路、排灌、蓄水、喷药设施和附属建筑物,设置、营造防风林。
防风林应选择与柚无共生性病虫害的速生树种。
3.种植3.1苗木质量选用无检疫性病虫害,品种纯正的一级苗。
3.2种植密度按亩种植的永久树计,株距4m~5.5m,行距5 m~6m,种植20株~33株。
也可将密度加大1倍~1.5倍,封行后留下永久树,将其它树逐年间伐。
3.3种植(zhòngzhí)技术3.3.1植前准备(zhǔnbèi)种植前3~5个月,亩栽44株以上的挖壕沟(háogōu),宽1m、深0.8m~1.0m;一般种植的,按株行距挖种植坑,规格1m×1m×1m,每株施杂草或绿肥(lǜféi)30kg~50kg、农家肥等有机质15kg~25kg和石灰1.5kg~2.0kg、15%钙镁磷肥1.5kg,与土拌匀后全部回填堆沤。
3.3.2配植授粉(shòufěn)树按授粉树:柚为1:8~15的比例配植酸柚、砧板柚、文旦柚或早禾柚作异花授粉树。
3.3.3种植方法栽苗时挖好种植穴,将苗木的根系和枝叶适度修剪后放入穴中,舒展根系,扶正,边填土边轻提苗木,使嫁接口露出地面,踩紧后淋足定根水,在树周围做一直径约1m的树盘,盖上杂草或稻草。
农广天地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农广天地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草莓是人们常吃并深受喜爱的水果之一,优质的草莓色泽鲜艳,味美多汁、清香扑鼻,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17种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比柑橘高3倍,并且含有磷、钙、铁、锌等矿物质,属于高档营养水果。
目前草莓在我国发展速度较慢,具备生产周期短、结果明朗晚、适应性弱、栽培难、产量低、收益慢和经济效益不好等优点。
就是社会各界农户发家致富的短、平、慢作物。
但草莓种植也存在接触土壤多,易感染灰霉病,立枯病,叶斑病等病害,且虫害较多等问题。
在生长期如果管理不当,还易引起生理失调,使品质下降,难以符合品质好、外观美,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等营养要求。
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措施就是防止污染,实行无公害栽培。
无公害草莓与传统草莓栽培在栽种方法上基本没区别。
只是无公害草莓在产地环境质量,肥料采用和预防病虫害的药剂使用等几个方面有一套比较严格的标准。
由于我国地域广袤,南北气候变化小,草莓栽培方式相同,设施条件存有差异,必须并使产品合乎无公害草莓“安全、优质、高产”的建议。
必须有一套标准化的技术。
本片就北方地区设施栽培为基准,向草莓栽种户们了解草莓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无公害草莓栽培的环境要求展开草莓的无公害生产,对产地环境存有严苛的建议。
在栽种之前,农民朋友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搞好适当的准备工作。
空气质量,草莓无公害生产的基地必须靠近城市和交通要道,周围并无工业或矿山的污染源,也受上风口和上游水域的污染危害。
其中,每日总漂浮颗粒物应当大于等同于0.30毫克/平方米,氟化物应当大于等同于7微克/平方米土壤环境质量,草莓适合栽种在土壤富饶、地面平坦、保水丘间能力弱,沥青通气性不好,质地较坚硬的砂壤质微酸性土壤。
无公害草莓生产中规定,在土壤ph值大于6.5的情况下,土壤中镉、汞的含量应当大于0.30毫克/千克,砷应当大于40毫克/千克,铅、铬应当大于250毫克/千克有条件的无公害草莓基地应当营造防护林,防护林存有抵挡气流,增加风害,减少土壤湿度,提升小气候等作用。
浅谈香梨的无公害种植技术香梨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确保香梨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无公害种植技术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一大关注点。
无公害种植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平衡,生产出无农药残留、无化肥残留、无重金属残留、无激素残留等绿色健康食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下香梨的无公害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农业生产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无公害种植技术的基本原则是生态农业原则。
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增进为目标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香梨的种植中,应当遵循生态农业原则,依托自然生态系统,利用光能、土壤、水、空气等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生产高质量香梨的目标。
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对于无公害种植技术至关重要。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考虑土壤肥沃程度、水质水源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
土壤肥沃程度应当符合香梨的生长需求,可以在土壤中施入有机肥,并经过充分的翻耕和松土处理,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通气和排水性能。
水质水源应当干净纯净,避免使用污染水源,影响果实的质量和健康。
气候条件也是决定香梨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宜的气候条件可以促进香梨的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无公害种植技术中,选择健康的种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种苗是生产的基础,选择健康的种苗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侵袭,提高果实的品质。
在选择种苗时,应当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康幼苗,不使用生长激素等化学物质进行催熟处理,这样可以保证果实的健康和安全。
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香梨的种植中,病虫害防治是特别重要的。
传统化学方法会对水果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当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
比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数量,使用环保型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防治,利用光学、声学等物理手段对病害进行防治,避免对环境和水果品质的影响。
在施肥方面,应当遵循绿色有机肥的原则。
合理施用有机肥是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的关键。
无公害生产-鲜食葡萄无公害生产农药的科学使用
购买到了真药、好药不等于就能真正防治葡萄病虫害了,还必须学会对症、及时、有效、经济、安全、合理、到位、雾化、交替、合法等科学使用农药。
1、对症首先确定是什么病,然后决定用什么药。
同一种病可能有几种药防治,同一种药可能防几种病。
2、及时防病治病都必须适时、及时,过早过迟都会错过良机,降低药效,甚至无效,有时还可能起副作用。
发病前适时用药预防,可以减少用药剂量与次数,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葡萄。
3、有效什么药剂杀什么菌,应有针对性,什么浓度合适,什么环境下发挥作用应明确。
4、经济同一种病害,有多种杀菌剂可选用,应选择价廉、有效期长,低浓度、低残留的种类。
5、安全无毒或低毒,对人畜安全无毒害,对葡萄树体器官无药害。
在无公害葡萄生产中,对允许使用农药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均有严格规定的用药剂量,一年中的使用次数和最后一次用药至采收期的安全间隔期,用药量及浓度不可随意提高和增加,否则会导致果品农药残留量增加,不符合无公害葡萄生产的要求。
6、合理使用浓度合理,使用方法合理,使用时间合理,混合使用合理。
根据葡萄的不同发育阶段,病虫害具体种类和发生程度合理选择药剂。
7、到位药剂吸收的部位是叶背的气孔,喷药时应以喷洒叶背为主,同时兼顾新梢、花序、果穗等。
8、雾化喷出的药液必须雾状,越细越好,大的药滴既浪费农药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9、交替在同一地点,同一生长期内,防治同一种病虫害,可选择性质不同的多种药剂轮流交替使用才能更加有效,还能减少抗药性的发生。
10、合法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不能使用。
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产地环境要求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作为番茄生产基地。
产地的土壤应肥沃、疏松、排水良好,酸碱度适中(pH 值在 60 70 之间)。
水源充足、清洁,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农业废弃物污染和城镇生活垃圾污染等区域,以确保生产出的番茄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
二、品种选择1、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的番茄品种。
如在早春和秋延后栽培,可选择耐寒性较好的品种;在夏季高温季节栽培,应选择耐热性强的品种。
2、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 85%,水分不高于 7%。
三、育苗1、育苗设施可选用温室、大棚或阳畦等育苗设施,育苗前要对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可用福尔马林溶液喷雾或熏蒸,密闭 1 2 天后通风换气。
2、营养土配制选用无病、肥沃的田园土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按 6:4 的比例混合均匀,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三元复合肥 1 2 千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 100 克,充分拌匀后过筛备用。
3、种子处理(1)晒种: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 1 2 天,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2)浸种:先用清水浸泡种子 3 4 小时,然后放入 55℃的温水中搅拌 15 分钟,再浸泡 4 6 小时。
(3)催芽:将浸泡后的种子捞出,用湿布包好,放在 25 30℃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 1 2 次,待 70%左右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播种(1)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一般早春栽培在 12 月至次年 1 月播种,秋延后栽培在 7 8 月播种,夏季栽培在 4 5 月播种。
(2)播种方法:将营养土装入育苗盘中,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育苗盘内,覆盖 05 1 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覆盖地膜或搭建小拱棚保温保湿。
5、苗期管理(1)温度管理:出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 25 30℃,夜间温度保持在 15 20℃;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 20 25℃,夜间温度保持在 10 15℃。
猕猴桃无公害栽培技术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清爽的水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植猕猴桃,但是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猕猴桃生产受到很多挑战。
下面将详细介绍猕猴桃无公害栽培技术。
猕猴桃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各自有其优缺点,一般应选择适合该地区生长的品种进行栽培。
在品种的选择上,要考虑到栽培难度、市场需求、产量等因素。
常见的猕猴桃品种有猕猴桃红、猕猴桃绿、猕猴桃黄等。
还可以根据果实大小、味道、口感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健康猕猴桃苗木选购在栽培猕猴桃之前,需要先选购健康的猕猴桃苗木。
选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看苗高度:猕猴桃苗高度通常在50-60厘米左右。
2.看苗冠形:猕猴桃冠形应该比较匀称,枝杈洒展。
苗木的冠形符合标准才有利于日后的栽培和管理。
3.看苗子叶:观察新苗的叶子形态、颜色和分布是否正常,新叶也要看是否生长健壮,颜色正常。
4.看苗根:根部要生长良好,没有干瘤或磕碰,新根白嫩,没有腐烂或者虫害痕迹。
猕猴桃种植技术猕猴桃种植要选择阳光充足、土壤透气性好、排水性好、酸碱度适中且肥沃的土壤进行。
在种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土壤筛选首先需选地,为了使猕猴桃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要测定土壤酸性和肥力。
在筛选土壤时,应选择沙质土或壤土。
同时,必须对土壤进行化验,以确保其营养成分适合猕猴桃的生长。
苗木浸蘸灵武炭浸泡灵武炭是一种有效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猕猴桃的抗逆性、增加树冠密度,促进植株生长。
浸泡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浸泡后的苗木寿命会大大提高。
深栽浅积猕猴桃在种植时,应注意深栽浅积。
深栽是指在种植时将苗木的树冠埋入地下。
而浅积则是将树根部分埋在地下,这样可以保证苗木根部获得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补充肥料在猕猴桃栽培过程中,必须定期为植株添加适当的肥料。
肥料要根据猕猴桃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若果树已经结出果实,则肥料应偏钾肥为主,以提高果实的质量和口感。
加强病虫害预防在猕猴桃栽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病虫害问题。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青岛市农科院陈振德一、农产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低级产品,也就是说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取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如食用菌是一种真菌)及其产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二、农业三品的及彼此关系(一)农业三品的大体概念一、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进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取得认证证书,并允许利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主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认证,是政府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健康的一道大体安全线。
政府部门通过实施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市场准入等一系列办法,实现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
无公害食物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二、绿色食物绿色食物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依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利用绿色食物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物。
绿色食物分为A级和AA级。
一般生产A级绿色食物的环境质量及对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要稍严于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
AA级绿色食物与有机食物类似,但又有一些不同。
绿色食物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3、有机食物有机食物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按照有机食物的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进行生产和加工,并经有机食物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如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水产品、蜂产品及调料等。
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是指遵循必然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取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利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有机食物是目前最高安全级的食物。
有机食品证书有效期为一年。
(二)、农业三品的彼此关系一、农业三品的共性有机食物、绿色食物、无公害农产品都是安全食物,安尽是这三类食物突出的共性,它们从种植、收获、加工、贮藏及运输进程中都采用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实行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保证了食物的安全性。
白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一、品种秋白梨该品种适应性强,较早产,是我县北部山区最适宜栽培的特产品种。
果肉白色,肉质细脆,汁较多,9月下旬成熟。
选择新品种时务必慎重,需遵循以下4个原则:1、品种优良性,即好吃好看。
2、早果丰产性,即易早结果易丰产。
3、适应抗逆性,即适合于当地风土条件,尤其温度条件,抗寒、抗旱、抗病性要强。
4、保鲜耐贮性,即容易保鲜耐贮藏。
这4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建园(一)园地选择与设计平地或缓坡地15度以下,土层40厘米以上,沙壤土,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交通便利。
设计好栽植行,作业道,水源、水路、工房、果场等。
(注:我县北部梨区部分果农随意将苹果树与梨树混栽,当梨树与苹果根系相交时,苹果将发生锈果病,果实丧失商品价值,这是建园一大忌)(二)栽植密度视品种、地势、肥水条件而定株行距,一般可采用2×3米或3×4-5米。
(三)栽植前准备1、整地挖坑建园前一年秋季(10月至11月中)或早春(3月中)随土壤解冻进行整地和挖栽植坑(沟)。
坡地首先进行修梯田,使栽植行处于水平状态,随之挖栽植沟。
沟宽一米,深60厘米,表土和冷土分开放。
沟中底放30厘米厚的秸秆(植物残体)混加适当的农家肥,每株按1公斤左右果树专用肥或磷酸二铵与上半部土混合。
回填土达80%时灌水沉实,然后覆土封平。
2、授粉树的配置确定一个主栽品种和1-2个授粉品种,主栽品种占80%,授粉品种占20%。
3、苗木选择在确定苗木纯真的前提下,所用苗木必须是优质一级壮苗。
苗高1米以上,粗度(基径)1厘米以上,芽饱满,根系发达完好(20厘米长的侧根4条以上),无病虫,无机械伤,不可失水和风干。
(四)栽植栽前将苗用水浸泡一昼夜使之充分吸水,栽植坑以能容下全部根系为度。
根系埋土要用肥沃的熟表土。
苗木接口高出地面2-3厘米左右,以使沉实后接口与地面相齐。
灌足水后,整平地表,每株覆盖1米见方的塑料薄膜。
定植的同时要在侏间栽10%的临时株,待7月降雨时带土移栽补苗。
无公害荔枝生产的标准和关键技术要求在水果新标准中,只有草甘膦1种除草剂,乙烯利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定了残留指标.而我们知道,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我国的施用范围非常普遍的,由于调节剂是激素类物质,其微量残留就会对人体产生威胁,国际上对调节剂限量要求越来越严,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调节剂在水果上的限量标准,确保我国水果的质量安全.除草剂国外用量非常大,我国果园用量也不断增加,增加我国水果除草剂限量指标,对提高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水平,限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入有非常大的意义.5,增加禁用农药测定限指标根据农业部199号公告的规定,果树上禁用农药和不得使用的农药有37种,但新标准中只规定了水果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再残留限量,因此果树其他禁用或限用农药也需制定残留限量标准或规定测定限.无公害荔枝生产的标准和关键技术要求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荔枝生产国,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但目前我国荔枝出口量并不大,广东作为我国荔枝生产大省,其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5%,海南的荔枝出口量更少.荔枝的病虫害和农药残留是制约我国荔枝走出国门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我国加入WTO,荔枝产品的无公害问题非常重要,关系到我国荔枝产品能否顺利开拓国际市场.因此按照无公害标准生产无公害荔枝,是我国加入WTO后的迫切需要,也是荔枝产品走出国门的重要前提.1无公害荔枝的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目前在我国,苹果,梨,桃,葡萄,草莓,猕猴桃和柑橘已分别制定了专门的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热带水果则制定了统一的产地环境条件标准《无公害食品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23—2002).按照该标准,无公害荔枝的产地环境条件必须满足空气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等3个方面的要求.1.1空气环境质量要求无公害荔枝产地的空气环境质量涉及总悬浮颗粒物(mg/m.),二氧化硫(mg/i"11.),二氧化氮(mg/m)和氟化物(1a,g/m.)等4项衡量指标,每个指标又分别规定了日平均(d)和lh平均(h)两种浓度限值(见表1).表l无公害荔枝的产地空气质量指标(资料来源:NY5023—2002)1.2农田灌溉水质量要求一l3一无公害荔枝生产对农田灌溉水的质量要求涉及pH值,总汞,总镉,总砷,总铅,总铜,11项技术指标(见表2).六价铬,氯化物,氰化物,氰化物,石油类等表2无公害荔枝的农田灌溉水质量指标(资料来源:NY5023—2002)1.3土壤环境质量要求污染物,各种污染物对应不同的土壤pH值无公害荔枝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涉及(<6.5,6.5~7.5,>7.5)有不同的含量限值镉,汞,砷,铅,铬,铜,六六六,滴滴涕等8种(见表3).表3无公害荔枝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mg/kg)资料来源.NY5023—20022无公害荔枝的产品质量要求无公害荔枝的产品标准规定了感官和卫生两个方面的质量要求.感官要求果实新鲜,成熟适度,无裂果,腐烂,病虫害等,没有分等级方面的内容.卫生要求规定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量大,对荔枝使用安全性有较大影响的化学农药如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多菌灵,敌敌畏,敌百虫,毒死蜱,百菌清,二氧化硫等的残留限量,以及氟,砷,铅,镉等4种有害物质的最大残留限量(见表4).同时规定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指标应符合有关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一14—表4无公害荔枝的有害物质和农药残留限量要求农药和有害物质残留最大残留限量/(mkg)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多菌灵敌敌畏敌百虫毒死蜱百菌清二氧化硫(以s0计)氟(以F计)砷(以As计)铅(以Pb计)镉(以cd计)(资料来源:NY5173—2005)3无公害荔枝生产的关键技术要求3.1园地选择无公害荔枝生产的园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在发展无公害荔枝生产之前,必须对园地所在区域的空气,水源,土壤等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确保各项指标均符合荔枝的产地环境条件要求.3.2品种选择我国现有的荔枝品种有200多个,主要栽培品种2O多个.无公害荔枝生产首先要根据种植区立地环境和气候特点,选择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3.3栽培管理无公害荔枝生产,应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以减少农药的投入.合理整形修剪,保持通风透光,疏花疏果,控制负载量.提倡果实套袋,减少农药和肥料对果实的直接污染.3.4施肥管理无公害荔枝生产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有机肥,微生物肥,化学肥相配合.宜采用营养诊断平衡施肥,根据园地肥力状况和荔枝生长发育需要及时施肥.禁止使用未获准登记的化学合成肥料产品,确保所使用的肥料不对果品和生产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工业和生活废物也禁止使用.3.5病虫害防治在无公害荔枝生产中,贯彻"防治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有选择性地使用长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化学农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99 号公告(2002年5月20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二溴乙烷,杀虫脒,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砷类,铅类等l8种农药,并规定甲胺磷,甲基对硫磷, 一l5—2521)552c;2c;..c;c;对硫磷,久效磷,磷铵,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柳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等19种农药不能在果树上使用.(李玉萍汇编)四川攀枝花大力发展芒果产业"海南省热带作物标准化体系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特征,以及丰富的待开框架建设"项目荣获2oo6年莹嘉星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芒果生产基地的条件.1996年,原农业部业部热带农产品质检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在等西地区发黑o万亩一流的优质芒果商差萎翥旦'蔓妻热带堡竺量架盖建设"项目荣获2006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二幕蠢.'蕞该体系框架与热带作物发展相协调,对规范种为该市的芒果主推品种,并大力推广.海南省热带作物生产,解决热带农产品质量..0塑良种的同时,高接换种改篓釜皇!.,娄芋.薹三兰蓁物产皇际接轨的有重要的导意,;科..'义.该框架的提出可为海南省各级行政主管攀枝花市已经拥有芒果种植面积6万,部门规范热带作物生产,引导标准化工作的一大批芒果富户脱颖而出,南亚热带特色果。
无公害水果栽培技术措施探析无公害水果栽培技术是指在水果的栽培过程中不使用或最小限度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采用生物养护、生态养护等方法,以确保水果的品质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无公害水果栽培的技术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和良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果树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耐逆性强的良种,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有助于无公害水果的栽培。
二、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无公害水果栽培的关键。
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通过有机肥料的使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肥力,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保证水果的品质和安全。
三、生物防控和生态养护生物防控是无公害水果栽培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天敌、放飞有益昆虫等方法对果树上的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还可以建立生态平衡,通过植物间的相互促进和共生,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
四、合理灌溉和排水合理的灌溉和排水对于无公害水果的栽培至关重要。
既要保证果树的水分需求,又要避免过量灌溉造成病害的滋生。
合理的排水措施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过多,减少果树的病害发生。
五、科学管理和规范操作无公害水果的栽培需要进行科学管理和规范操作。
包括及时修剪、疏果、杂草清除、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和水果的品质安全。
六、果实采收和包装无公害水果的采收和包装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及时采摘充分成熟的果实,避免采摘过早或过迟,以保证果实的风味和质量。
包装过程中,要选择无公害环保的材料,并采取防震、防压等措施,以保证果实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无公害水果栽培技术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和良种、合理施肥、生物防控和生态养护、合理灌溉和排水、科学管理和规范操作、果实采收和包装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保证水果的品质和安全,实现无公害水果的栽培目标。
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
摘要提出了无公害果品的概念,从生产基地的选择、施肥、栽培
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控制污染等方面阐述了无公害果品的生产技
术,以供果农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施肥;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
控制污染
中图分类号s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
07-0031-01
所谓无公害果品,是指来自无公害生产基地(指果树生长的周围
环境如土壤、水和大气等无污染的地区)、按照无公害果品生产技
术规程生产(指在栽培管理中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不施
或少施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符合无公害果品质量要求并经检测
合格后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安全、营养、优质的果品。无
公害果品不应受有害物质污染、不含某些规定的有毒物质,对有些
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保证消费者的食用
安全,同时果品的生产过程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为了持续、稳定、健康、高效地发展我国林果业,满足人们生活
水平提高后对果品品质和果品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增
强我国果品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要增强优质无公害果品的生产
意识,认识到优质无公害果品生产的重要性,同时将优质无公害果
品栽培技术落实于果品生产全过程。由于许多污染是在生产过程中
人为造成的,因此只要在果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采取先进科学的管
理措施,因地制宜地制定优质果品的生产管理技术,就可以有效地
避免或降低污染物对果品的危害。
1生产基地的选择
(1)生态环境条件良好的地区。基地必须远离城市,周围无工
业或矿山等直接污染源(“三废”的排放)和间接污染源(上风口
和上游水域的污染);要远离公路铁路干线。
(2)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地区。土壤质地要适合果树生长,
有灌溉条件,有机肥来源充足;同时,要有懂技术、善于钻研业务
和不断更新知识的管理人员。
2施肥
无公害果品生产需以有机肥和配方施肥为主,尽量减少和限制化
肥的施用量,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基
肥主要以农家肥,如鸡粪、圈肥、厩肥或绿肥为主,配合部分速效
化肥如过磷酸钙、微量元素等肥料。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
市垃圾或含有重金属、橡胶和有害物质的生活废物。施肥时根据不
同果树可采用放射状沟施、环状沟施或条状沟施,这样不仅增加了
肥力,而且深翻了土壤,极有利于促进根系的生长。追肥主要是以
有机肥和化肥合理混合使用,花前施含氮高的肥,花后施氮、磷、
钾及微量元素较充足的肥。追肥方法可采用放射沟、穴施、叶面喷
施或输液法。此外,采用果园覆草也是提高果品产量与质量的可行
措施。
3加强栽培管理
无公害果品生产,要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
能力,以减少农药的投入。合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控制负载量。
提倡果实套袋,减少农药和肥料对果实的直接污染。有条件的果园
可以采用摘叶转果、铺反光膜等措施,全面提高果品质量。
4病虫害防治
(1)注重应用农业措施。①及时清理果园。大多数果树病菌、
害虫在枯枝、落叶、树皮和杂草中越冬,因此清理果园能有效控制
病虫来源。具体做法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把杂草和落叶进行深埋;
仔细刮除果树的粗皮、翘皮,并在树下铺塑料布,以便集中深埋或
烧毁剪除果树的病枝、枯枝,并移出果园进行烧毁等。②注重选用
高抗性良种。以往的果品生产主要侧重于优质、高产,而不够重视
品种的抗性。随着绿色食品的推出,要求品种本身就要有较强的抗
性,以减少病虫害等形成的机会,因此选用耐病虫、抗旱、抗寒、
抗逆性强的果树良种是生产无公害果品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2)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按照国家《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
准则》的要求,严禁使用“两高三致”(即高毒、高残留、致癌、
致畸、致突变)的化学农药,限制使用普杀性、高抗性农药,严格
控制使用激素药剂。主要选择使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甲基托布
津等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菌剂。在使用农药上要注意对症下药、适
期用药。此外,还应改进喷药方法,提高药效,以达到减少农药的
使用量及使用次数的目的。
(3)积极使用生物防治措施。①天敌的利用。我国农田天敌群
落很丰富,应加以保护利用。如在果园种植蜜源作物和牧草,改善
天敌的生存环境,增加其食料来源,提高种群数量,以达到控制害
虫的目的。对于防治效果好的天敌可进行人工繁殖,并适时释放。
在有外来害虫发生时,可考虑引进天敌进行防治。②微生物农药的
利用。近年来微生物农药发展很快,在果树防治中可选用的微生物
农药有如下几种:多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gv)、苏云金
杆菌、白僵菌、绿僵菌等。
5控制贮藏和销售过程中的污染
适时采收,以提高果实的货架寿命和贮藏质量。贮藏过程中尽量
减少防腐剂、保鲜剂对果品的污染,尽量采用气调、冷藏保存果品。
保证采收、贮藏及运输设备卫生、洁净、密闭,减少微生物及外界
环境对果品的后期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