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博传播——以新浪微博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36.82 KB
- 文档页数:2
2020·4(上)151信息科技探索作者简介:柳圆圆,本科在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以微博为例探析新媒体语境下“拟剧理论”的发展与嬗变柳圆圆摘 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拟剧理论”的主要观点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发生了变化。
文章以微博为例,探析新媒体语境“拟剧理论”的新特点。
关键词 拟剧理论;自我呈现;印象管理;表演化生存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56-0151-021 “拟剧理论”的基本观点欧文·戈夫曼将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比做一个巨大的戏剧舞台,每个人都依据角色需要,在舞台上进行特定的表演,这就是“拟剧理论”。
“拟剧理论”包括“表演框架”“印象管理”等主要观点。
1.1 表演框架1)表演区域。
欧文·戈夫曼将表演区域依据功能划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前台与后台。
前台是表演者公开表演、迎来送往的既定场域。
在前台,表演者根据表演剧本,对自己的表演进行修饰,为观众呈现出特定情境。
后台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是表演者的个人空间,观众不能随意闯入。
表演者在此进行修整并为下一次登台表演做准备。
2)表演剧情。
表演剧情,又称为剧本,即表演者进行前台表演时所参考的社会规范体系。
人们在社会这个庞大的戏剧舞台当中的表演是有所规范的,人们的行动受社会体系预先写好的剧本所制 约[1]。
表演者依据不同的剧情,在舞台上进行着不同的表演。
3)表演角色。
角色是表演者为自己所塑造的具有一定特征的人物形象。
表演者在前台表演时,依据不同的情境和观众切换不同的角色。
“任何一个进入特定地位的人所能获得的自我形象,都能在情感和认知上对他产生吸引力,使他渴望并期待用角色扮演及从这种扮演中产生出来的自我认同来看待自己。
”[2]表演者根据观众对角色的期待与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1.2 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又称自我呈现,是人们表演化生存的一项基本策略。
印象管理是指人们通过修饰、美化、包装等方式试图影响和管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论文名称:基于标签法的微博分类的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1.引言2.新浪微博的分类方法2.1新浪微博用户自助实现的分类2.2新浪微博系统提供的分类3.微博标签生成方法3.1标签生成方法设计思路3.2用户微博管理方法3.3运用层次分析法设置各个标签的权重3.3.1AHP方法:3.3.2微博三级标签体系4.总结及申明基于标签法的微博分类的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朱洋(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摘要:微博在我国快速发展,成为大众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的网络平台,更是构架党和政府部门与普通民众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对标签法在微微博内容的分类与检索进行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三级标签体系,将综合发布者的微博标签、转发者和收藏者添加的微博标签来自动生成系统标签的方法为标准对微博进行了分类,以方便用户进行管理微博和检索微博。
关键词:微博标签法1.引言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从 2006 年 Twitter 网站推出至今,微博发展迅速,在国内发展最好的是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是新浪旗下网站,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
新浪微博于2009年8月14日开始内测。
根据新浪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2年5月16日,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增至3.24亿。
由于微博具有单一性、迅捷性、碎片化、个性化、开放性、整合性、实时性和跟随性等特点,使得微博存在信息冗余、自发的组织性不强等问题,其所负载和传播的内容也呈现碎片化,给人良莠不齐、垃圾信息泛滥的印象。
因此,需要不断改善微博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其生存能力。
对微博网站信息分类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指导微博网站对信息的分类组织,也可以促进对网站信息分类问题研究的深入。
农村环境传播的微博话语分析一、引言近些年,随着一些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生态破坏范围日益扩大,污染程度不断加剧。
同时由于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维权意识相对弱,基础设施差,很多地方直接饮用地下水,这些都会引发严重的农村环境危机。
有学者研究表明,农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环境弱势群体[1]。
农村环境问题最终到关系农村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近些年一些典型环境群体性事件都是发生在乡镇或村级地区[2]。
中国农村的环保传播工作愈发显得紧迫和重要,但由于社会经济和市场化的原因,农村处于社会的底层,很多大众传媒游离于乡村之外,没有发挥应有的传播功能。
“在媒介话语中,农民总是处于被动,其主体地位在无形中被剥夺了,其话语空间在无形中被侵占了”。
[3]农民仍然没有与其他阶层一样享有平等的话语权,长期以来他们的话语权受到压制, 使其渐渐成为一个沉默史梁摘要 本文以环境传播理论为基本的研究框架, 选择了新浪微博为平台的“中国水污染独立调查”案例作为农村环境传播案例的分析对象,通过对其话语的内容分析,考察了农村环境传播的“新社会运动” 的微博话语建构特点,探讨微博对于中国农村环境传播的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话语倾向。
关键词 农村环境传播;话语分析;微博;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史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合肥230022;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艺术学院讲师,安徽合肥2306011)基金项目: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新媒介与中国农村致富的实证研究”(11YJC860041)1)——以新浪微博“水污染调查”为例新闻界ISSN1007-2438 2014年第15期移动互联网的群体。
[4]国内对于环境新闻的研究比较多,而环境传播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
环境新闻学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门类,是“有关环境报道的学问”[5]。
环境传播的概念最早是德国社会学家尼可拉斯・卢曼(Luhmann)提出,“环境传播”实际上是一种“旨在改变社会传播结构与话语系统的任何一种有关环境议题表达的传播实践与方式”[6]。
Construction of Interpretive Community under the Mode of "the Concerning and Concerned" —— A Case Study of "Sina Microblog"作者: 兰朵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0-6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微博 阐释共同体 互动 整合
摘要:“关注一被关注”模式是微博用户联系彼此的功能链条,通过对感兴趣的人加关注,用户基于信息共享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网络关系,这一网络内的成员具有相对同质化的兴趣爱好并且相互之间会产生互动。
于是,共同的话题形成了不同的社群,进而构建起大量的“阐释共同体”,即共同体内部成员关注的对象、使用的语言以及传播的内容,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微博这种强大的整合效应,对网络人际关系的构建和网络道德的建设皆带来深刻的影响。
学m撺讨ifflaIW?5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舆论对新闻事件发展的影响—以微博为例谢安械(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快速转型,微博以其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成为目前发展势头良好的网络社交平台,成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讨论,发表个人观点的重要平台。
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中,公众舆论的巨大影响力越来越不可小觑,有时甚至还能左右新闻事件的传播。
因此,只有正确引导公众舆论,才能营造文明良好的社交平台。
关键词:公众舆论;微博;新媒体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 ( 20丨9 )17-0070-01_、新媒体时代微博平台的发展 中,源头是主流媒体的直接错误报道,短时间内积聚起(一)新媒体时代赋予的机遇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高新科技的发展为现代新闻媒体行业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
新媒体时代以智能、科技、快速、便捷等优势快速占领市场,引领新一轮风潮,同时赋予了行业无限的机会与可能。
众多网络社交平台依托新媒体发展趋势,顺势而起,扎根发芽,充斥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微博便是众多社交平台中的突出代表,目前已成为 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
2019年3月15日,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发布最新《2〇18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微博月活跃用户4.62亿,连续三年增长“7000万+”,月阅读量过百亿的领域达32个。
(二)微博公众舆论的形成“人人即媒体”的时代为广大受众提供了更加直接参与社会讨论的机会。
自微博平台开发以来,用户 平稳增长、内容生态丰富多元,社交网络效应凸显,成 为当前社会大众参与社会讨论的重要渠道。
微博公众舆论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且时至今日影响力越来越大, 首先是因为我国的微博用户基数大,受众代表面广泛, 来自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在微博上注册,发表个人意见。
其次,公众舆论也反映了当代人一些迫切的情绪诉求,而这些情绪诉求往往能够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
社交媒体中抗美援朝集体记忆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肖珊;李日
【期刊名称】《科技传播》
【年(卷),期】2024(16)2
【摘要】通过抓取新浪微博中有关“抗美援朝”微博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社交媒体中书写抗美援朝的记忆主体、内容主题及其文本所展现出的情感特征。
发现在社交媒体中,个体形成对抗美援朝战争的集体记忆,需主流媒体主导,多元化主体参与;符号化表达是集体记忆保温的重要形式;社交媒体中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集体记忆同样存在扭曲和遗忘的问题。
因此,集体记忆若想长久保存,需将过去的事情融入今天公众的需求之中,形成情感共鸣,构建国家认同。
【总页数】6页(P97-102)
【作者】肖珊;李日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相关文献】
1.社交媒体在校园暴力网络化群体事件中的功能性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2.城步庆鼓堂活态传承研究
3.北京奥运会十年集体记忆建构——基于新浪微博北京奥运十年话题内容的研究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使用对用户生存状态的影响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浪微博使用为例
5.集体记忆视角下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叙事创新探索--以《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新浪微博的营销策略摘要微博就是微型博客,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交通交流工具;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在现今社会,微博发展十分迅速,其实用价值也越来越显现。
新浪微博是由新浪网推出的微博服务,在全球使用最多的两家微博客的提供商分别是美国的Twitter和新浪微博。
作为中国最大的微博客之一,新浪微博的营运以及实用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而其又是如何营销以及策划运营的呢?其成长潜力有如何呢?关键词:微博营销新浪微博营销策略AbstractThe bo is tiny blog, is a new type of Internet traffic communication tool; The bo is a through the attention of real-time information sharing mechanism short GuangBoShi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In our society today, the bo is developing very rapidly, and use the value in fact more and more is also appeared,Sina micro bo is introduced by micro bo service in the world, use most two micro blogs were the United States providers of Twitter and sina micro bo. As one of China's largest micro blogs, sina micro bo's operations and practical value got fully reflect. And how is the marketing and planning the operation? Its growth potential?KEYWORDS :Micro Po marketing Sina micro bo marketing strategy目录第一章绪言 (1)第二章新浪微博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2)第三章新浪微博存在的问题 (3)第一节信息真实性难以分辨 (3)第二节碎片化文本日益累积 (3)第三节信息内容过度娱乐化 (4)第四章新浪微博的营销策略 (5)第一节借力传播 (5)第二节名人效应 (6)第三节媒体传播 (6)第四节优化技术支持及服务功能 (7)第五节明确的盈利模式 (8)第六节加强信息监管 (9)第五章新浪微博未来发展趋势 (10)结论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第一章绪言新浪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