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科技活动单位统计调查
- 格式:ppt
- 大小:514.00 KB
- 文档页数:57
第35期2017年12月N o.35D ecem ber ,2017作者简介:张珍(1980—),女,江苏海门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服务业。
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统计发展现状及调查指标研究张珍(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摘要:文章详细分析了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统计发展现状,综合《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和实践需求,重点探讨了科技服务业统计中的关键因素和标准措施。
同时,结合科技服务业统计调查面临的基础现状和指标应用现状,研究并设计了具有操作性和应用性的科技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指标;研究江苏科技信息J i angs u Sci ence &Technol ogy I nf or m at i on 0引言科技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产业[1]。
随着科技服务业的逐步发展,国家各主管部门对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愈加重视,相关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完善。
2011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2年,科技部制定《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首次对科技服务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1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统计发展现状1.1总体发展情况江苏省科技厅和江苏省统计局于2006年共同发文要做好科技服务业统计工作,持续至今,一直有条不紊地开展相关统计工作。
开展初期,只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作为科技服务业的主要部分进行统计,也是按照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3个大类(期间大类的名称和范围有小调整,门类名称由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变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布置、报送数据,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服务业统计数据。
科技统计指标解释科技统计指标科技活动指在所有科学技术领域内,即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中,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全部的、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
所谓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指在一个机构的范围之内,并列入这一机构的工作计划,由这一机构的人员有计划地进行的科技活动。
目前科技活动统计包括研究与发展活动、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活动和科技服务活动。
研究与发展(R&D)指为了增进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开创新的用途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
它具备四种基本条件:创造性、新颖性或创新、科学方法的运用和新知识的产生。
它包括三种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
基础研究指不直接考虑用途,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现、新学说为目的或对已有的规律、发现、学说作系统性的补充而进行的理论研究或实验。
其成果以科学论文、科学著作为主要形式。
应用研究指利用基础研究所发现的知识,确定特定的目标,为了明确基础研究成果的实用化的可能性,探索新方法(原理性)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及时对已经实用化的技术探索新的应用方法(原理性)而进行的研究。
应用研究实际上并不直接产生新的(或改进)产品或工艺,其成果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和专利等。
实验发展指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知识,为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对已生产和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从事的系统性工作。
其成果为一种具有新产品或新技术基本特点的原型,可达到设计定型的新产品或新工艺、实验报告等。
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指为解决研究与发展活动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和服务等能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运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活动,它不具有创新成分。
此类活动包括为达到生产顺利进行以及为形成生产规模和应用领域而进行的适应性试验、小批量试生产等。
(十本为一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填写)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调查表(转制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也适用)机构详细名称(盖章):上级主管单位名称:机构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联系电话:上报时间: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〇一五年十月填报说明一、调查目的:掌握全国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与转制研究机构的年度活动规模、结构和发展水平,跟踪转制研究机构改革情况。
二、调查范围:国务院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属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国有独立研究机构和转制研究机构。
应具备以下条件: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三、报告期: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四、填报时间: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
五、填报要求:1、统计报表上报时,必须由本机构负责人签章确认,并盖机构公章。
2、要按各报表所规定的指标名称、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分类标准、编号代码等认真填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
3、字迹工整,用钢笔填写,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英文字母用大写。
4、填报时,除课题基本情况表可保留1位小数外,其他表一律按照计量单位取整。
如果数字取整后为零,须填“0”;如某项指标值没有,填“—”;如整个表的内容不发生,请在该表右上方注明“不发生”。
六、填报软件及规则:填报所使用的软件及其报表中一些属性指标的分类标准及代码请到中国科技统计网站上查看或下载,网址为:具体位置在主页的“统计业务”中。
要下载软件请点击其中的“统计软件”,要查看指标分类标准请点击其中的“统计资料”。
报表目录表1 填表说明机构代码:按《科技统计工作文件》中的“全国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代码编制方案”填写。
上年机构代码:在报告期内机构代码有变化的机构,请同时填报上年机构代码,无变化的机构不填。
三明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全市科普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明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4.04.24•【字号】•【施行日期】2024.04.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三明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全市科普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批准执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非企业单位科技活动统计调查制度〉等11项统计调查制度的函》(国统制〔2022〕11号)要求,按照《科学技术部科技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国科发规〔2018〕272号)、《科技部关于开展2023年度科技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国科函规〔2024〕50号)、《科技部关于开展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国科发才〔2024〕33号)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省科普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闽科专函〔2024〕37号)相关文件规定,我市2023年度科普统计工作已开始,请各单位按照文件要求,做好科普统计数据的填报。
本次统计将实行数据在线填报,各填报单位可在科普统计信息管理系统(https://)登录填报、审核、提交数据,账号为各单位全称(账号密码与往年相同)。
科普统计培训教材也可在登录填报系统后下载。
系统填报截止日期为2024年5月27日。
请各单位相关负责人抓紧时间通知填报人员登录系统进行填报,及时提交科普统计数据。
请于4月26日下班前,将科普统计工作的填报人姓名及联系电话发送至电子邮箱*****************,如有疑问,请咨询************,张丽萍。
附件:《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全省科普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闽科专函〔2024〕37号)三明市科学技术局2024年4月24日。
科技的调查报告范文为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我县科技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月下旬至5月下旬,县政协由主席杨秋良挂帅,副县级干部、党组成员陈罡,副主席凌晓林,秘书长刘俊辉带队,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负责组织,县政协提案委及县科技局配合参与,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湖南安邦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恒生制药有限公司、湖南华高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湖南华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衡阳县桃花湖生态农业、衡阳县衡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衡阳双雁运输机械有限公司、衡阳县益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经济发展局等企业和单位,采取现场视察、听取汇报、座谈研讨等方式,就全县基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据调查统计,至20xx年底,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量11118人。
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高级职称830人、中级职称6374人、初级及以下职称3913人。
按学历分:硕士学历3人、本科学历6753人、大专及以下学历4361人。
教育卫生系统专业人员占95%以上,而科研、农业技术、工业技术的专业人员比重太低,科技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严重不足。
近年来,我县科技创新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秉承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县科技局率领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科技兴县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强化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推进我县科技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止目前,全县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
近三年累计申报专利926件,专利授权602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全市首位。
近三年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7项502万元,其中列入国家科技部项目5项,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9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共7个。
201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与研究开发机构统计【江苏省科学技术与研究开发机构基本情况】在江苏省地域范围内,中央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共有58家,其中,未转制18家,已转制40家;省级部门属自然科学类研究与开发机构共有79家,其中,未转制机构53家,已转制机构26家。
在2012年度国家级科研机构年报统计中,全省共有501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上报数据。
其中:上报数据的中央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共有43家(未转制18家,已转制25家);未上报数据的部属单位中,已转制的军工机构15家(军工单位不在科技厅机构统计范畴)。
上报数据的省级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共有79家(未转制53家,已转制26家)。
上报数据的市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共有151家,其中市属117家,包括未转制机构68家,已转制机构49家;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未进行转制与未转制类型的区分,共有34家。
上报数据的综合技术服务业有R&D活动的事业单位和非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221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机构有7家。
【江苏省科学技术与研究开发机构科技活动情况】总体情况研发队伍实力有所提升。
2012年,江苏省501家研究与开发机构共有从业人员67201人,其中科技活动人员36770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9457人、R&D人员25712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54.72%、43.83%及38.26%。
科技活动经费收支双向增长。
2012年,江苏省研究与开发机构经费收入总额457.43 亿元,其中,科技经费筹集额134.30亿元,,政府拨款64.18亿元。
经费支出总额401亿元,其中,科技经费支出118.07亿元,R&D经费内部支出78.89亿元。
创新活动参与度高。
2012年,江苏省研究与开发机构共承担课题8870项,课题经费支出82.12亿元;课题投入24859.2人年;当年各类计划项目4107项,当年计划项目总经费为51.37亿元;当年承担横向课题4473项,获课题经费14.45亿元。
目录1 科技服务业统计的现状1.1 国外统计现状1.2 国内现状1.3 浙江省统计现状2 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及特征2.1 科技服务业的内涵界定2.1.1 科技服务业内涵的不同理解2.1.2 本研究对科技服务业内涵的界定2.2 科技服务业的特征3 科技服务业的统计分类3.1 分类的目的和基本原则3.1.1 目的3.1.2 原则3.2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3.3 科技服务业统计对象界定4 统计指标体系4.1 目的和原则4.2 统计指标体系框架4.2.1 统计内容确定4.2.2 指标确定5 调查方案设计5.1 调查目的、对象、内容等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组织形式、填报要求、报送要求、工作时间5.2 调查原则与调查方法规模以上全面调查、规模以下抽样调查(规上、规下确定准则)附:调查表1 科技服务业统计研究现状1.1 科技服务业统计的国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外并没有提出科技服务业概念,但是,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关于科学技术与创新方面的统计,包括研究开发活动在内的统计十分完备,制订有“弗拉斯卡蒂丛书”,包括:《弗拉斯卡蒂手册》、《奥斯陆手册》、《堪培拉手册》)、技术收支以及专利科学技术指标。
其中,《弗拉斯卡蒂手册》就是专门的研究与试验发展实施标准,引导成员国对科学技术活动作出科学的测度。
国外关于R&D活动的统计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价值。
《弗拉斯卡蒂手册》对R&D的统计内容主要包括:R&D项目个数、R&D 经费筹集和支出,从事R&D人员数量及结构。
即:国际标准对R&D的统计仅统计R&D活动部分,并没有统计R&D成果应用和相关的R&D服务部分。
从统计范围看,OECD成员国从企业部门、政府部门、私人非营利部门、高校等教育部门及国外五个方面进行统计,较完成地涵盖了全社会范围。
1.2 国内部分省市科技服务业统计状况随着国家对科技服务业的越来越重视,目前部分省市已开展科技服务业统计调查,主要包括江苏省、广东省和山东省,其它也有一些省市比较重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性文件,但未开展科技服务业专项统计调查。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活动,以及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培训等服务的行业。
这一行业包含了广泛的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材料科学等。
现在,我将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重要性。
首先,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对于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学研究是创新的基石,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才能突破技术瓶颈,实现科技的飞跃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机构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通过投入经费和人才,进行各类研究项目,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改进。
同时,技术服务机构则通过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这些机构间的密切合作与交流,不仅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
其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对于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咨询,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也能够为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和创新机遇,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整合和提升,形成科技创新的集聚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需要强调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也直接关系到个体和企业的发展。
个体和企业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可以获得专业化的支持和指导,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发展目标。
同时,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支持下,个体和企业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共享科技进步的红利。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科技统计报告第1期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 2011年1月31日2010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一)一、全国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评价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考验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领域也取得新进展。
(一)科技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最高水平统计显示,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5802.1亿元,比上年增加1186.1亿元,增长25.7%,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到1.7%,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按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5.3万元,也比上年增加了1.8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27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730.8亿元,增长27.0%;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4801.0亿元,增长25.7%。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7%、12.6%和82.7%。
分执行部门看,企业经费支出为42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995.9亿元,增长22.8%;高等学校经费支出468.2亿元,增长20.0%。
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3.2%、17.2%和8.1%。
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为3224.9亿元,比上年增加643.1亿元,增长24.9%,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 4.23%。
在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为1648.6亿元,增长28.3%;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为1576.3亿元,增长21.6%。
1、科技服务业统计报表科技服务业单位基本概况表01法人代码:□□□□□□□□□02单位名称:03法定代表人(负责人):04职务:05单位所在地(详细地址):06行政区划代码:□□□□□□07电话号码:□□□□—□□□□□□□□08传真号码:□□□□—□□□□□□□□09邮政编码:□□□□□□10主要业务活动:11行业小类代码:□□□□12单位属性:□□(每个单位根据主业填最相近的一种)(1)研究开发服务机构(2)科研设计服务机构(3)生产力促进服务机构(4)科技信息、培训服务机构(5)科技创业孵化服务机构(6)技术交易服务机构(7)科技投融资服务机构(8)科技咨询服务机构(9)科技测试服务机构(10)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1)技术推广服务机构(12)其它13隶属关系:□□10国家 20省 30市 40县(市、区) 90其他14主管部门(单位):15开业(成立)时间:□□□□年□□月16单位类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是□否)□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17是否为法人机构□是□否18注册商标□有(上传)(仅限一个)□无19质量管理体系□有(□ ISO9000 □ ISO14000 □其它)□无20服务客户(10个)科技服务业主要科技指标统计报表(一)(汇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表号:SF401表制表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2007)124号审批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7]97号有效期至:2009年1月单位:万元指标间关系: 01≥011; 05≥011-02-03-04; 07>0; 09>10; 13≥131+132+133+134科技服务业主要科技指标统计报表(二)(汇总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表号:SF401表制表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2007)124号审批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7]97号有效期至:2009年1月指标间关系:01≥011+012+013+014; 03≥031+032; 02+01-03=04; 06≥07; 08≥081+082+083+084科技服务业主要科技指标统计报表(三)表号: SF403表制表机关:江苏省科技厅批准机关:江苏省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07]97号二、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说明(一)为全面反映全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水平和行业结构等基本情况,为省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依据,特制定本细则。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规模划分标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科技服务业)是指利用科学和技术知识,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与技术转让等科技服务活动的产业领域。
科技服务业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对其企业规模进行划分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科技服务业的企业规模划分并不像制造业那样简单明确,因为科技服务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企业规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下面根据深度和广度标准,探讨科技服务业企业规模的划分。
一、深度标准:深度标准主要从企业在科技服务过程中的技术实力和专业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 初创企业:初创企业通常由一支创业团队或独立个体创立,拥有一定的科技服务能力,但规模相对较小,主要从事初期研究、技术咨询等科技服务活动。
2. 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技术实力和规模上相对较大,拥有较多的科技人员和技术设备,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科技服务。
这类企业通常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包括技术咨询、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等。
3. 大型企业:大型企业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专业人才队伍,规模较大。
这类企业通常有完善的科技研发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科技服务,包括科研项目承接、技术创新和技术解决方案等。
二、广度标准:广度标准主要从企业在科技服务范围上的广度进行评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 专业服务企业:专业服务企业通常专门从事某一领域的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技术咨询、技术评估和技术支持等。
这类企业在某一领域内的专业性和深度较高。
2. 综合服务企业:综合服务企业在多个领域提供科技服务,能够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
这类企业通常拥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和技术资源,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科技服务。
3. 跨领域服务企业:跨领域服务企业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提供科技服务,具备较强的专业融合和创新能力。
这类企业通常能够为客户提供领域交叉融合的科技解决方案,推动不同领域之间的技术创新和合作。
2015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一)一、全国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评价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领域也取得了新进展。
(一)研发经费投入增加2014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发展(R&D)经费13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9.0亿元,增长9.9%;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5%,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
按R&D活动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35.1万元,比上年增加1.6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应用研究经费支出1398.5亿元,增长10.2%;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1003.6亿元,增长9.8%。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占R&D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7%、10.8%和84.5%。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100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1926.2亿元,增长8.1%;高等学校经费支出898.1亿元,增长4.8%。
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3%、14.8%和6.9%。
2014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6454.5亿元,比上年增加269.6亿元,增长4.4%;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25%。
中央财政科技支出为2899.2亿元,增长6.3%,占财政科技支出的比重为44.9%;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为3555.4亿元,增长2.9%,占财政科技支出的比重为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