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分析——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 格式:doc
- 大小:732.50 KB
- 文档页数:1
金融学毕业论文 20xx金融毕业论文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属于世界性难题,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特征使农村金融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也是促进新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
下文是本文库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金融学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金融学毕业论文篇1浅析互联网农业下的金融服务1 "互联网+农业"的兴起"互联网+"将大幅推动了智慧农业的进程,带给了农业智能化的浪潮,农业智能化是以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为接入点,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促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品质控制能力,增强了自然风险预测防范能力。
同时,互联网快速兴起的电子商务行业给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技术让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目前,我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1]。
以阿里巴巴平台为例,已有24个省市31个地县在阿里平台设立了"特设馆",在淘宝网正常经营的注册地为乡镇和行政村的网店更是达到163万家[2]。
农产品电商抓住机遇,整合各类资源,为网络用户提供了更多个性化、新鲜度高的农产品。
"互联网+农业"提升了网民的农业感知度,也带动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信息素质。
"互联网+农业"将重塑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农业龙头企业有着全产业链中最为丰富的信息,借助互联网,可以建立起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全产业上下游提供金融的投融资、网上支付等服务;农业互联网金融将贯穿于农资销售和购买、农业生产全过程、农产品销售过程的每个过程。
[3]综上所述,目前的"互联网+农业"有3种发展模式: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的智能农业模式;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电商模式;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而且这3种模式呈现梯次推进的状态。
而在"互联网+农业"发展过程中,金融业的助力护航功能尤为突出,农业贷款、投资融资、在线支付等业务要深入"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细枝末节。
金融观察Һ㊀基层农行掌银推广策略思考以农业银行宜春分行为例张军强,胡㊀鹗,刘㊀杰,王纪淼,陶晓峰,钟雄辉摘㊀要: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日益普及,手机网民规模覆盖大部分人口,诞生了腾讯㊁阿里㊁今日头条系等一大批优秀互联网公司㊂金融领域的竞争不再限于传统银行,移动互联网巨头已成为整个银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㊂5G技术的研发推广更是将催生更多新的技术㊁新的业态㊁新的挑战㊁新的商机,推动各类产业生产㊁运营㊁物流㊁消费模式发生巨变㊂本文以农行宜春分行为例,从移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深入分析该行在推广掌银方面的现状㊁主要做法㊁发展瓶颈㊁问题原因,从基层行视角从中探讨相应对策,为该行掌银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参考㊂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基层行;掌上银行一㊁移动互联网发展背景从1986年8月25日中科院在一台IBM-PC机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开启中国互联网发展大门,到如今互联网5G㊁大数据㊁云计算㊁区块链成为时代宠儿,整个互联网领域技术创新快速发展,上市产品日新月异,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深远影响,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甚至是颠覆性变革㊂特别是近几年国内智能手机爆炸式增长,各类市场主体从初期建立网站,到研发PC端程序,如今主攻手机客户端,各类App(即移动应用程序)迅猛增长㊂在互联网浪潮下,金融机构纷纷试水网上银行,近几年力推手机银行客户端,加速将线下业务向线上迁徙,互联网技术支撑㊁场景金融建设㊁用户行为习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㊂根据工信部网站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净增42万款,总量达到449万款,其中我国本土第三方应用商店的App超过268万款,苹果商店(中国区)移动应用数约181万款㊂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研究报告显示(CNNIC),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达到98.6%,2018年我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6小时,主要花在微信等即时通信类App,占比15.6%(其中微信全球用户已突破十亿),网络视频㊁网络音乐㊁短视频㊁网络音频和网络文学类应用使用时长占比分列第二到第六位,依次为12.8%㊁8.6%㊁8.2%㊁7.9%和7.8%㊂如下图1所示㊂图1 各类应用使用时长占比二㊁农业银行宜春分行掌上银行发展现状从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开始,农行手机银行业务开始全面推广;2012年底总行出台‘中国农业银行掌上银行(浏览器与客户端系列)业务管理办法(试行)“,在原手机银行基础上,农行掌上银行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通道;到如今掌上银行不断升级改版,掌银功能应用更加强大㊁生活场景更加丰富㊁消费体验更加便捷㊂在这个大环境下,宜春农行开始大力推广掌上银行业务,掌银客户数㊁业务交易量迅速增长,但总量㊁渗透率㊁活跃度仍占比较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㊂本文根据ireport系统的掌上银行客户数和全渠道客户交易量统计报表,以2014年末至2019年5月末为期间范围,选取相关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宜春农行掌上银行业务结构㊁贡献度变化及发展趋势㊂(一)掌银客户总量增长较快,网点为拓客主渠道近五年年平均增长率为42.07%,增速整体保持较快㊂2019今年5月末,掌银自助注册客户数规模偏小,而通过网点注册的客户数占比高达93.95%,表明网点仍是营销掌银的主阵地,下一步还需在引导客户自助注册上做足文章,突破时间㊁空间限制,全方位推动掌银快速发展㊂图2㊀掌上银行客户数(户)(二)掌银交易量保持快速增长,电子渠道占比逐步下降从图2可见,近五年掌银累计交易笔数年平均增长率为256.62%,以五倍的速率快速攀升㊂图3表明虽然掌银交易量保持快速增长,但近几年受移动互联网金融冲击,大量频繁的日常小额交易被分流,掌银交易笔数占整个电子渠道交易笔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㊂而银行安全性仍是最大竞争优势,客户有大额金融交易仍倾向使用网银㊂图3㊀累计交易笔数(笔)(三)掌银资金流量贡献度上升,平均单笔交易金额向下迁移从图4可见,虽然掌银交易笔数占比较网银有所下降,但通过掌银发生的累计交易金额却逐步攀升,在2016年底首次超过网银交易占比,成为电子渠道做大资金流量的主要通道㊂至2019年,掌银平均每笔交易金额3780元,较2014年减少1517元,表明客户使用掌银主要解决转账结算等小额支付交易㊂图4㊀累计交易金额(万元)三㊁农业银行宜春分行推广掌上银行主要做法近年来,农行宜春分行认真贯彻总分行 决战掌银 发展战略,极力抢抓移动金融发展机遇,坚持 赢在大堂 ,抓牢新增客户,深耕存量客户,在思想㊁考核㊁营销上下足功夫,在客户群㊁渗透率㊁活跃度上做足文章,大力推动掌银业务提质增效㊂(一)思想重视任何事情只有重视才会力推,反之难以形成合力,做出一番业绩㊂农行点多人多面广,在现有业务发展模式下,鉴于网点作为掌银拓客主阵地,要把掌银快速做大,首要任务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打通网点思想篱笆㊂该行深刻领会总分行党委战略导向,把发展掌银作为头等大事,纳入 一把手 工程,作为主推产品,由行领导亲自督办,专业部门强势推动,在全行大力营造做大掌银的浓厚氛围㊂通过晨夕会反复传导㊁组织集中学习等形式,帮助员工切实转变思想,从 要我干 到 我要干 ,促使大家愿做㊁会做㊁能做㊂(二)宣传造势懂业务是做产品的前提㊂自掌银推出以来,我行及时组织业务培训,课前充分准备,课中专业讲解,课后答题测试,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网点LED屏㊁产品折页㊁海报㊁液晶电视㊁宣传条幅等形式,向客户介绍掌银功能优势㊁使用方法,全面营造掌银宣传氛围;开办微信小课堂,利用易企秀㊁H5新型传播工具,制作分享转发掌银营销知识㊁先进经验,引导员工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掌银活动信息,提升掌银品牌传播效果;安排专业部门到落后支行㊁网点下沉帮扶,外拓实战演练, 一对一 传授, 手把手 指导㊂通过榜样带头㊁员工体验,发挥传帮带作用,确保每位员工学深吃透掌银各项文件制度㊁操作流程㊁产品卖点㊁优惠活动,打造一支懂产品㊁会营销㊁勤开口的精兵队伍㊂(三)考核激励在紧密结合上级行考核办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突出掌银核心地位,明确考核重点,提高考核分值权重,引导基层行把更多精力放在战略产品上,多做有效户;倾斜激励资源配置,及时兑现考核结果,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做细考核督导通报,侧重找问题㊁抓进度㊁教方法,对落后行进行重点提示,定期召集约谈问责,指导基层行更好地推动业务发展㊂(四)营销发力第一,抓大堂㊂网点是掌银主要营销平台,该行反复传导正确经营理念,鼓励网点不唯计划,只唯市场,全力将掌银等重点指标做到极致㊂要求网点务必做到勤开口,大力推荐掌银卖点,宣传各类优惠活动,现场指导客户体验,激发客户使用意愿㊂第二,抓外拓㊂推动全员营销,协助网点走进专业市场㊁大型商超㊁写字楼㊁学校㊁行政企事业单位,批量开办掌银;通过公私联动㊁上下联动㊁产品联动,开展全方位对接,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提升掌银渗透率㊂四㊁农业银行宜春分行掌上银行发展瓶颈分析(一)覆盖面与市场总量有不少差距从图5可见,2017年末宜春市常住人口555.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7.19万人,社会就业人数340.32万人,而我行掌银客户数仅16.57%,不到五分之一㊂表明近四年虽然我行掌银客户数不断增长,但总体增长缓慢,还有很多客户未在我行开办掌上银行业务,仍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㊂图5㊀宜春农行掌银客户覆盖率(二)渗透率与考核要求有一定差距以个人掌银为例,目前我行掌银存量个人客户渗透率为35.79%,活跃客户渗透率仅为7.22%,在全省系统内均排名靠后,还需在挖掘存量客户上多动脑筋㊂(三)活跃度与市场竞争对手有较大差距金融观察Һ㊀至目前,个人掌银月活客户计划完成率虽然接近50%,但仅占存量个人掌银客户的20.18%㊂这表明很多客户注册掌银后使用较少,长期没有金融交易的客户占据大部分㊂而主流社交媒体软件基本上成为网民日常使用工具,红包㊁转账支付等金融交易也非常活跃,值得银行业反思学习㊂五㊁制约基层农行推广掌银的因素(一)移动互联网金融冲击大,网点客流呈递减趋势多年来,受技术研发㊁风控体系等多方面影响,银行在掌银获客上仍主要依赖网点㊂而当前社交软件几乎覆盖了绝大部分智能手机用户,收付款二维码贴满了大型商超㊁沿街店铺㊁大小摊贩,渗透了各个生活应用场景,用户完全可以凭这些软件就解决日常金融消费需求,对专程到银行网点办理掌银缺乏积极性㊂从网点业务量也可以看出,银行整个经营年度旺季短暂,一年中除春节前后外出人员返乡推高网点客流之外,大部分时间段属淡季,网点客户锐减,不少乡镇网点客源减少已是趋势㊂(二)同业掌银功能普遍同质化,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明显农行掌银这几年发展迅速,功能体验更加丰富㊁便捷,也相继推出不少新产品㊂但从整个金融业来看,主流银行均已开发类似业务,技术壁垒不高,很容易被同业模仿,有限客户资源被大量分流㊂虽然研发了不少特色功能,在业内有不少创新处于领先地位,但对客户而言,这些功能大多非必需品,缺乏有效激励,客户黏性效果不够明显,掌银活跃度亟待提升㊂(三)掌银外拓配套设施不完善,客户自助注册机制亟待创新在网点客流减少的情况下,宜春分行一直大力实施外拓营销战略,发动全辖力量广获客源,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遇到不少难题㊂一是设备软硬件有待完善㊂设备使用效果尚未充分发挥,外拓场地要求高,导致极大限制业务拓展区域㊂二是客户自助注册模式有待完善㊂掌银注册虽然早已推出,但从2014年以来,该渠道拓展的客户仍徘徊低位㊂一方面是客户对我行掌银各类卖点不了解,对操作流程不熟悉,申办意愿不高㊂另一方面因技术等影响,二类㊁三类电子账户功能有限,影响客户体验㊂(四)大数据支撑作用发挥不充分,业务管理模式比较粗放第一,系统支撑需加强㊂目前在二级分行以下层级,在掌银业务管理方面,主要从业务系统提取㊂从客观上来讲,该系统对基层行掌握经营数据㊁推动业务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㊂但是,在当今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㊁同业竞争异常激烈㊁市场动态瞬息万变的形势下,该系统仍有些功能急需创新完善,无法提取不同用户使用情况㊁习惯偏好㊁爆款功能㊁价值贡献㊁区域分布㊁行业分布㊁交易时段㊁市场研判等更加详细的数据㊁趋势,即不能对客户精准画像,大数据智能分析不够全面,未能深耕海量数据,对基层行决策指导不够精细㊁智能㊂第二,场景开发需优化㊂在场景搭建方面,因没有标准模板支持,基层行要逐个合作商户开发相应匹配程序,技术难度较大,研发成本较高,营销效率较低,维护管理较难㊂一级支行层级大都不具备技术开发能力,而二级分行也缺乏精通计算机研发人才,很大程度上影响业务发展㊂(五)金融场景建设不完善,现有功能引流效果有限这几年,农行掌银陆续推出了很多消费场景,目前不少分支机构也正在试点新型业务,场景建设正在加速推进㊂但从市场运行和整个行业来看,该行场景建设方面仍有很多短板,客户吸引力后劲不足,未能帮助基层行快速获取足够流量㊂第一,功能应用不全㊂对整个金融消费生态链的开发还处于起步期,未能全方位切入客户工作生活场景,且现有金融场景与大部分同业相同,社交媒体客户体验感又更强,客户可替代支付选项多㊂第二,产品创新较慢㊂我行很多产品创新还处于摸索期,真正领先同业㊁打破市场空白的产品不多,往往待同业抢先占据市场后才得以推出㊂第三,本地特色不足㊂除全国通用服务功能外,目前宜春本地化金融服务主要为省行推出的活动有限,且大多建立在信用卡消费增值服务基础上,对客户门槛要求较高㊂而契合客户衣食住行的日常刚需服务较少,难以吸引客户培养使用习惯,提高使用频率㊂第四,基层营销乏力㊂基层行在拓展场景建设方面缺乏有力措施和技术支持,效果不够理想㊂六㊁基层行推广掌上银行路径与对策随着5G技术发展,未来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 互联网+ 会更加融入百姓各类应用场景,总行提出的 决战掌银 战略契合未来趋势,各级行应该认真贯彻,抓好落实㊂从银行来讲,社交媒体已成为推广掌银最大的竞争对手,整个银行业的手机银行客户数㊁活跃度都难以跟这两个移动互联网巨头竞争,而且这些软件金融体验功能更方便㊁更丰富㊁更个性化,更能获得客户青睐㊂因此,作为基层行,建议应切实转变思想认识,不能再简单将推广掌银当作一项任务,跟其他指标一样用常规手段抓考核㊁做业务,而应站在事关自身生存的高度,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竭尽一切所能,发动全员力量,全面落实好 3+1 工程, 3 即 获客㊁活客㊁留客 1 即 风控 ㊂(一)多元化获客无论哪个行业,只要是靠销售产品㊁服务换取组织赖以生存的利润,那营销客户必然是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核心,因为没有客户,就没有利润来源,对自负盈亏的企业而言就失去生存土壤㊂因此,只要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全行上下都应将如何获客作为主攻方向㊂1.抓网点在现有掌银营销模式下,继续鼓励推动网点落实营销规定动作㊂通过配齐配强大堂营销力量,建立更多激励机制,引导网点员工增强掌银主动营销意识,把客户服务做到极致㊂在客户自愿的前提下,尽可能提供掌银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并及时指导客户体验使用,培养使用习惯㊂2.抓外拓首先,深耕存量㊂通过系统梳理分析所有未开办掌银客户,及时提取清单下发基层行,按客户所属单位㊁行业㊁区域等维度划分,把存量客户做到极致㊂其次,做大增量㊂组织外拓团队定期走进人流密集区域,借助增值活动,大规模批量获客;借助其他业务把客户面做大,才能更好地联动营销掌银㊂(二)智能化活客掌银线上业务发展对技术研发应用要求较高,活客要实现事半功倍,技术支撑是关键㊂1.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鉴于基层行特别是支行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应在计算机专业人才招聘㊁多岗位锻炼㊁专业技能提升㊁职业发展通道㊁工资福利待遇激励等方面科学规划,特别要与从事专业岗位㊁研发成果相挂钩,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积极性,为基层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奠定人才基础㊂2.优化掌银注册设备对现有设备进行完善,可借鉴掌银推荐办理信用卡模式,运用身份证线上核查㊁视频校验㊁人脸识别㊁指纹识别等前沿技术,通过手机终端填写客户资料,上传身份证正反面,通过有效激励措施鼓励客户自主选择上传多种证明文件,如驾驶证㊁行驶证㊁房产证㊁权威资格证书㊁所在地理位置㊁活动轨迹,留存客户申办影音件,既能有效核实验证客户身份信息,也可以满足监管需要,还能突破时间㊁空间限制,随时随地为客户办理掌银等产品,既方便又快捷㊂同时,也可以解决以往外拓需携带大量设备,遇到场地有限而错失营销机会的难题㊂3.创新客户拓展模式根据人行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银发 2016 302号)文件规定,在遵循身份验证等有关要求的前提下,银行可以通过电子渠道非面对面为个人开立Ⅱ㊁Ⅲ类账户,经银行柜面㊁自助设备加以银行工作人员现场面对面确认身份的,这类电子账户使用业务范围㊁交易限额可以适当放宽㊂这说明从制度上银行可以采取客户自助注册掌银开立Ⅱ㊁Ⅲ类账户的模式进行拓展,该行也已开展此类业务,但受技术支持㊁客户体验等因素限制,这类业务发展缓慢㊂要破解这些难题,在符合规定的基础上,可整合农行系统资源,借鉴社交媒体推荐奖励机制,线上线下全面宣传农行掌银业务,督促激励网点安排员工上门外拓或是视频方式核实校验,留存相关证明,配套营销Ⅰ类户等更多金融产品,改善客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㊂(三)场景化留客农行掌银作为金融服务移动应用程序,要让客户会用㊁想用㊁好用㊁常用,在有限的上网时间内多登录使用农行掌银,就必须有丰富便捷实用的场景吸引客户㊂2019年,在总行党委加快场景建设㊁大力推广掌银的战略部署下,江西分行高度重视场景建设工作,专门出台了相关方案,面向三农普惠㊁零售金融㊁对公金融等主要业务领域,着力推进线上经营模式,对基层行加快场景布局㊁加速掌银发展必然有很大促进作用㊂而在发展方向上,由于银行专业特殊性,不允许跨界经营,在发展场景方面,我行不可能跟微信㊁支付宝一样去研发时下最火爆的即时通信功能,也不可能专门模仿热点App抖音㊁快手㊁美团㊁饿了么,而应该将主旋律定位在金融领域,围绕用户工作㊁生活涉及的金融需求,提供业内先进解决方案,将农行金融服务场景嵌入社会衣食住行㊁吃喝玩乐各个领域㊂1.优化顶层设计在制度规定㊁组织架构㊁人才配置㊁费用保障㊁考核体系等方面要敢于突破㊁勇于创新,多切合市场需求,多参考同业做法,对与市场不符的政策规定,在监管范围之内,要及时破除㊁革新㊂例如,在场景建设方面的招投标㊁费用报账㊁内部检查等环节上,要多站在合作商户和用户的角度考虑,尽可能保证农行服务优质㊁高效㊁贴心,不能以防范风险为由人为设置过多门槛㊁程序㊂2.深化总部支持在场景开发上,建议上级行参考微信公众号㊁小程序模式,尽可能统一研发标准的场景合作程序模板,基层行只需简单操作便能正常使用㊂通过系统对接㊁密切合作,搭建统一的系统接口,提高农行分支机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也可以解决基层技术研发力量薄弱㊁手续程序烦琐㊁决策程序缓慢等难题,提高场景营销成效,抢占市场制高点,更可以帮助各分支机构节省巨额软硬件研发投入,腾出更多费用发展其他业务㊂3.加强协同合作各类App㊁各个行业㊁各家商户都有自己的用户群体,农行有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和多家境外分行,服务触角可以延伸大部分区域㊁领域㊂该行应充分利用农业银行集团各大子公司㊁战略投资者㊁股东等这个庞大的资源网络,发动一切人脉资源,前期先挑选颇受网民追捧的主流App进行集中营销,再按清单分批分片拓展,从互惠共赢角度努力寻求合作突破,建立更深入㊁更全面㊁更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广泛从外部导入客户流量㊂4.创新考核激励第一,完善内部考核㊂考核计划方面,鼓励各级行不唯计划㊁只唯市场,围绕客户需求,尽可能快速把场景营销到位;考核对象方面,要逐个落实主协办部门,指导营销路径,明确时间节点,加强资源保障,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营销进度;奖惩措施方面,除物质激励,还应挂钩评先评优㊁人才选拔㊁岗位调整㊁事迹宣传㊁假期奖励等多种形式,尽可能激发基层积极性;考核管理方面,要先从存量业务入手,每天及时通报场景营销进度,定期鼓励先进㊁鞭策落后;考核兑现方金融观察Һ㊀面,主要是做到及时兑现,加快考核结果运用,鼓励多劳多得㊂第二,创新外部激励㊂微信运动步数公益捐赠㊁抖音点赞以及支付宝蚂蚁森林㊁天天抽奖㊁会员积分等运作模式,均是对用户软件活跃度给予多种形式的物质㊁精神上的激励㊂该行掌银也已推出签到小豆积分等类似活动,对提高用户活跃度有明显效果,建议后续在宣传推广㊁奖励模式等方面继续丰富完善,同时对客户使用情况㊁金融资产贡献给予对等奖励,并以客户思维设计,保证奖励机制简单化㊁可视化㊁差异化,又兼具趣味性㊁公益性㊁正能量奖励,让客户看得明白㊁用得高兴㊂(四)全程化风控该行在掌银整个流程上有比较成熟的风控体系,本文不再赘述,主要围绕当前力推的场景建设方面简要探讨一些风险防范机制㊂由于场景建设涉及很多外部合作方链接㊁产品㊁内容,用户在购买使用合作方产品㊁服务过程中,因质量㊁版权㊁违法㊁违规等问题,很容易牵连农行,产生潜在声誉风险㊁法律风险㊁操作风险,甚至经济损失㊂要尽可能避免这类风险,又不影响业务发展,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㊂1.强化网络安全以国家相关部门正在进行的网络安全行动为契机,对合作方接口㊁程序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完善升级防火墙,堵塞系统漏洞,一旦遭遇病毒㊁非法链接入侵,确保及时阻击隔离㊂2.健全风控模型总分行层面侧重在建立最优风控模型,借鉴运用前沿技术,发挥机器学习,研发强大的机器算法,实现系统化㊁程序化㊁智能化风控效果㊂基层行方面主要是学深弄懂监管规定和上级行政策,做到履职尽责,严防道德风险,切实把握实质性风险㊂3.加强法律支持在合作协议模板㊁版权侵权审核㊁用户纠纷投诉及司法诉讼㊁舆情应对等方面,建议总分行加强对基层行的法律指导,及时总结案例,在系统内分享交流,提高基层行法律应对能力,尽可能将风险控制在最小影响范围㊂作者简介:张军强,胡鹗,刘杰,王纪淼,陶晓峰,钟雄辉,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宜春分行㊂(上接第152页)五㊁结语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对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现行法律中规定的优先购买权,不仅指股东优先购买权,还包括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㊁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等㊂本文仅主要针对股东的优先购买权进行研究,股东优先购买权保证了公司的决策机构人员构成的稳定性,防止公司股权向外分散,促进了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稳定发展,并且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效率,与此同时也并没有忽略对转让股东以及股权受让第三方㊂为了深入了解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效力,需要先厘清优先购买权的性质,从而分析了行使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构成要件以及行使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如通知对象㊁通知的模式㊁对同等条件的理解㊁公司章程地自治,等等㊂最后,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对该制度进行再思考,通过限制公司章程自治权㊁明确救济途径㊁不断地完善股东优先权的制度体系㊂参考文献:[1][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94.[2]赵旭东.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和效力[J].当代法学,2013:20-27.[3]白慧林:股权转让热点问题规则与实践的考量[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133.[4]叶林.公司在股权转让中的法律地位[J].当代法学,2013:68-77.[5]胡大武,张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理论基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8(8).[6]于华江.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问题研究[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3:150-155.[7]杜万华,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357.[8]胡晓静.再析有限公司股权对外转让中的优先购买权[J].求是学刊,2019(5).[9]蒋大兴.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中被忽略的价格形成机制[J].法学,2012(6):67-77.[10]朱佳琦.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中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D].长春:吉林大学,2018.作者简介:杨欢,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㊂。
网络安全技术在银行系统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愈发凸显,特别是在银行系统中,对网络安全的需求更加迫切。
本文将围绕网络安全技术在银行系统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展开讨论。
一、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银行系统中的网络安全技术经历了飞速发展。
起初,主要侧重于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基础安全技术的应用。
随着黑客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安全策略已不再足够应对新的威胁,这促使了包括加密技术、安全认证、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新型安全技术的出现。
1.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银行系统中最关键的安全技术之一。
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黑客窃取或篡改。
如今,基于公钥加密算法的SSL(Secure Socket Layer)已成为网络安全的标准协议,广泛应用于网银交易和在线支付等场景。
2. 安全认证:安全认证技术可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银行系统。
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认证已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银行采用了双因素认证,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3. 虚拟专用网络(VPN):VPN技术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建立一条加密通道,使银行系统内的通信安全性得到保障。
银行员工通过VPN连接到银行内部网络,进行远程办公和数据传输,从而避免了公共网络上的数据泄露风险。
二、网络安全技术的未来趋势随着人工智能(AI)、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网络安全技术在银行系统中的未来趋势分析。
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庞大的网络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挖掘,发现异常行为和潜在威胁。
银行可以通过建立自适应和智能的威胁检测系统,实现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测和响应。
2. 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银行系统中,通过将交易数据记录在区块链上,可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用户信息和资产的安全。
第一篇:三大类银行网上银行业务比较分析报告三大类银行网上银行业务比较分析报告——国有控股银行、中小股份银行和外资银行20080200213 电商082 杨一帆摘要:我国网上银行自1997年正式出现经过10多年在业务量、技术水平和服务内容等方面取得了迅猛发展。
本文拟在通过简要介绍三大类银行网上银行的特征、网上银行的运行特点、网上银行的各自的区别,重点分析我国网上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意在探讨未来网上银行的发展趋势。
本分分别通过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汇丰银行,阐述了国内三大类银行网上银行发展状况。
关键字:中行,汇丰,招行,网上银行正文:一、如今中国各大银行网上银行状况概述网上银行又称为网上银行、在线银行,采用Internet数字通信结束,以Internet作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和服务渠道,我们可以理解成在Internet上的“银行柜台”。
不仅在线提供办理结算、信贷服务,还能支持理财产品的支付。
用户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掌上PC、手机或者其他数字终端设备,采用各种连接方式登陆internet,只需要通过开户手续,轻松在家链接上网即可享受网上银行业务,便捷的处理以往在柜台繁琐办理的手续。
用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代替现实生活中的银行大厅或者其他营业网点,但实际上没有改变传统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和支付中介的根本性质。
网上银行在中国出现已经是差不多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这十多年来国外的网上银行发展迅速,更加普及,而中国的网上银行受困于网络诚信问题,一直是处在叫卖声大、问津稀少的境地。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网民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总体年龄层较为年轻,特别是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宅经济时代族群”队伍迅速扩大,他们热衷于通过网络“在线”完成购物、缴费、社交、投资理财等行为,宅在家里却能网通天下。
网上银行作为网络支付的中间环节,对这个群体的网上消费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也看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辅助下,网上银行得以焕发活力。
自1997年起,网上银行在2008年之前获得高速的发展,2008年的金融风暴难免影响了银行业的发展,但开户用户数增长仍然超过5000万,涨幅高达44.8%。
农业银行企业网银用户体验报告作者:高艳聂笑一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第08期[摘要] 随着现代金融手段的不断发展,电子银行业务量占比越来越重,电子银行的用户群体也越来越大,电子银行系统的用户体验自然越来越重要。
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2013年10月系统升级后企业网银标准版为对象,对用户使用体验进行整理汇总,希望在原型分析的基础上为企业网银的系统开发提供用户体验参考。
[关键词] 电子银行;企业网银;批量支付;用户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47[中图分类号] F8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78- 02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银行因其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得到迅速发展,根据《2012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个人网银柜台业务替代率为56%,企业网银替代率为65.8%;2013年企业网银用户比例为63.7%,较2012年增长10个百分点;平均每家企业网银活动用户使用网上银行替代了63%的柜台业务,76%的企业使用网上银行替代了超过一半以上的柜台业务。
可见电子银行已经成为现代金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业务作为银行业务的重中之重,电子银行的发展更为迅猛,可见不论作为运营方的银行还是用户方的企业,企业网银给双方带来的是双赢的局面,双方都乐意大力促进企业网银的发展。
企业网银的开发和运营方都是银行,银行根据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和自己对用户需求的理解,组织开发并运营企业网银系统,将企业网银系统作为“成品”向用户销售。
用户对企业网银的开发和运营一无所知,只能被动地接受银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
用户的需求无处投递,用户与系统设计和开发沟通不畅甚至完全脱节,决定了企业网银的先天缺陷,阻碍了企业网银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以农行企业网银(标准版)为例,以用户的视角评估农行企业网银系统的设计,希望在原型分析的基础上为农行企业网银的系统开发提供用户体验参考。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加速,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其财务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以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为研究对象,对其财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旨在评估农行当前财务状况,识别潜在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二、农行财务概况1. 资产规模及结构截至2023年,农行资产总额达到XX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XX%。
其中,贷款总额XX万亿元,占比XX%;存款总额XX万亿元,占比XX%。
资产结构中,零售业务占比XX%,对公业务占比XX%,金融市场业务占比XX%。
2. 盈利能力农行2023年实现净利润XX亿元,同比增长XX%。
净息差为XX%,较上年略有下降。
非利息收入占比XX%,较上年提高XX个百分点。
3. 资本充足率农行资本充足率为XX%,较上年提高XX个百分点。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XX%,资本充足水平满足监管要求。
三、财务风险分析1. 信用风险(1)信贷资产质量截至2023年,农行不良贷款余额XX亿元,不良贷款率XX%。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不良贷款率较高。
(2)信用风险敞口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信用风险上升。
农行需关注行业集中度较高的信贷资产,加强风险识别和监控。
2. 市场风险(1)利率风险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利率波动加剧。
农行需关注利率风险对净息差的影响,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2)汇率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农行跨境业务和海外分支机构产生影响。
需加强汇率风险管理,降低汇率波动风险。
3. 操作风险(1)内部控制近年来,农行加强内部控制,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需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降低操作风险。
(2)信息科技风险随着信息科技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科技风险逐渐凸显。
需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确保业务稳定运行。
4. 流动性风险(1)存款稳定性近年来,农行存款稳定性有所下降。
需加强存款管理,提高存款稳定性。
(2)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农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较为突出,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期限错配风险。
网上银行安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网上银行平安效果及对策班级:经管0801组长:张贵艳〔202009010121〕组员:代志付〔202009010102〕白琼琼〔202009010126〕目录第一章绪论 (3)1.1 选题背景 (3)1.2 选标题的和意义 (3)1.3国际外网上银行开展现状 (4)1.3.1国外网上银行开展现状 (4)1.3.2国际网上银行开展现状 (5)第二章网上银行概述 (8)2.1网上银行的概念及含义 (9)2.1.1网上银行的概念 (9)2.1.2网上银行的含义 (9)2.2我国开展网上银行的动机 (10)2.3网上银行的特点 (10)2.3.1网上银行的共同特点 (10)2.3.2我国网上银行开展的自身特点 (12)第三章我国网上银行买卖中存在的主要效果 (12)3.1 效劳器端系统存在的主要效果 (13)3.2客户端认证环节存在的主要效果 (14)3.3数据传输环节存在的主要效果 (16)第四章我国网上银行平安买卖的对策 (16)4.1构建全方位的效劳器平安系统 (17)4.2 SSL在网上银行中的运用 (19)4.2.1 SSL协议的概述 (19)4.3网上银行买卖平安管理模型 (21)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24)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出现了一场以金融创新为标志的金融革命,这场大规模的金融革命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开展发生了庞大震动,使各国的银行业遭到了庞大冲击。
金融创新使金融产品和金融效劳的技术含量添加,且便捷化。
为了取得更多的利益,需求在金融活动中充沛导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技术,最后招致了以电子计算网络技术为中心和基础的网上银行的发生,网上银行正是这场革命的产物。
网上银行是与电子商务亲密联络在一同的,是网络经济开展的产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取得了打破性停顿的基础上,电子通讯网络技术也失掉了飞速的开展。
这极大推进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开展。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情况的分析—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学院名称学院名称专业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学号2016123456789学生姓名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授姓名助理指导老师老师姓名2020 年1月X大学X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作者专业:财务管理作者学号:X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X大学X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软件设计等。
摘要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维持其流动性而必须持有的资产,它是银行信誉的基本保证。
银行是高负债运营的金融企业,对其存款客户负有完全债务责任。
从银行安全性角度,其流动性满足得越好,安全性就越有保障。
如果银行的现金资产不足以应付客户的提现要求,将会加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引发挤兑风险,甚至导致银行破产,进而出现货币供给的收缩效应,削弱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弱化商业银行社会信用职能,这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要极力避免的情况。
通过对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情况的分析与说明,可以规避商业银行在运作中遇到的流动性风险,挤兑风险,破产等问题,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字: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情况分析AbstractCash assets is an assets, which must be held by commercial banks,it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bank credit. The bank is high debt of the operation of financial enterprises,It has completely liability to its clients. Taking the safety of banks to consider, the better banks’ liquild satisfies,the better security to its safety. If the bank cash assets can not deal with customers’ withdraw deposit requirements, It will rise the bank liquidity risk, cause a run risk, bad worse, even cause bank bankruptcy, then appear contraction effect of money supply, weaken commercial banks’ liability of creating money deposit and social credit functions, in the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process, all these situations should be avoided. Through to cash assets management situations’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we can do it better to avoid to the liquild risk, run risk, and bankruptcy, and lay a stable foundation to Chinese commerc ial banks’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Key words:Commercial bank Cash assets Administrative situation Analysis目录一、前言 (1)二、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概述 (1)(一)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构成 (1)1、库存现金 (1)2、在中央银行存款 (2)3、存放同业存款 (2)4、托收中的现金 (3)(二)、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3)1、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 (3)2、现金资产管理的原则 (3)3、现金资产管理的方法 (4)三、我国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6)(一)、现金资产管理的现状 (6)(二)、现金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6)1、原创性产品创新性不足,功能相对单一 (6)2、内部组织机构分散,服务模式不够完善,服务水平低 (8)3、现有技术手段落后 (8)4、观念相对滞后 (9)四、从财务数据看中国农业银行的现金管理 (9)(一)、农行现金资产状况趋势分析 (9)(二)、农行现金资产的存量分析 (10)1、从农行备付金率看适度存量 (10)2、备付金比例的局限性 (13)(三)、农行现金资产流动性管理分析 (13)1、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 (13)2、农行现金资产的流动性管理 (14)3、农行流动性管理的远景 (16)(四)农行在现金资产管理普遍问题下的对策 (17)1、要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7)2、农行现金管理产品的推陈出新,服务趋于一体化 (17)3、做好流动性管理 (18)五、结束语 (19)文献综述 (20)参考文献 (28)致谢 (30)一、前言现金资产是一种无利或微利的资产,因持有现金资产而失去的利息收入构成持有现金资产的机会成本。
农行电子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电子银行业务是银行业的一次革命,是银行柜台业务的延伸和补充,是现代科技业务发展的需要,是各家商业银行必争的领域。
由于电子银行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方便、快捷等诸多优点,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从中获益。
目前,农行电子银行正以方兴末艾的势头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本文试图对农行电子银行的特点和作用及存在问题加以分析,提出加快农行电子银行发展和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农行电子银行的特点和作用(一)方便是电子银行发展的根本优势。
方便是电子银行用户最看重的一个因素。
如网上银行提供的3A服务(anywhere,anytime,anyhow),用户只需一个电话,或者一根网线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上网查询自己的账户,进行资金管理。
银行用网络营销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彻底改变过去被动等客上门的传统服务行为,主动地适应市场,面对客户;利用网络的交互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及时采集市场和客户信息,并快速作出反应,从而实现银行与客户双向互动;互联网络可以克服传统市场营销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客户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服务。
(二)低成本使农行电子银行的迅速扩展成为可能。
电子银行与传统银行进行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低成本,其低成本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银行的经营成本低;另一个是与其他专业金融服务公司联合。
如:网上银行除初期投资之外,维持经营的成本很少。
无需设立分支机构,银行总部也不设立在黄金地段,只需雇用少量的职员,依托互联网,就可以在全世界开展业务。
在美国,开设一个传统银行的营业网点大概需要350万美元,其经营成本只是其收入的20%,相对来说,网上银行的经营成本只是其收入的20%。
随着电子银行对银行业服务方式的不断变革,银行电子化技术发展的重点不再是单纯地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而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导整个银行业务流程、经营管理模式和功能的再造,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2019年5月算楼面站为主,落地杆以高杆为主,低杆为辅,以此估算,得到2.6G单站配套造价大约为9.3万,3.5G单站配套造价大约为11.4万,3.6G单站配套造价大约为11.5万。
5总结覆盖能力上2.6G所需站点数大约是3.5G的38%~62%,各种场景所需站数参考上文表2.4。
当密集城区、普通城区、乡镇农村各占1/3的时候,2.6G每平方公里大约需要4.5站, 3.5G每平方公里大约需要9站。
单站配套成本方面,新址站所占比例越多,配套投资成本越高。
按照理想情况尽量共址,预估2.6G单站配套造价为9.3万,3.5G单站配套造价为11.4万。
建议:在前期的4G投资中,每家运营商的支出都在几千亿元人民币以上,而5G需要更多站址,不仅需要更多的配套投资,还需要更多的主设备费用。
预计每家都要花费万亿左右的投资。
因此如何降本增效,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建议充分利用现网站址资源进行建设,不仅快速而且单站配套造价更低。
其次,运营商响应了“提速降费”的同时,成本压力倍增,随着政府对5G越来越重视,运营商可申请政策扶持,例如申请提供免租金的公共物业进行5G基站建设,同时也可申请优惠的电价以降低运营成本等等。
总之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做到开支平衡,科技(利益)是第一生产力,如果亏本运行那就很难可持续发展。
预祝我们的5G建设取得圆满的成功,让5G 引领我们走进智能化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1]程日涛,张海涛,王乐.5G无线网部署策略.电信科学,2018.[2]王祖阳,杨传祥,张进.5G无线网技术特征及部署应对策略分析.电信科学,2018.[3]月球,杨小乐.运营商5G部署商用问题探究.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8.[4]3GPP.Base station(BS)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re⁃lease15):TS38.104V1.0.0[S].2017.收稿日期:2019-4-20互联网银行发展SWOT分析———以网商银行为例黄靖越(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陕西省西安市710000)【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一批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金融产品相应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