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35.96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药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学服务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物服务的效果与价值。
方法:我院2022年1月-12月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均应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干预,实验组则接受由临床药师提供的药物服务,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安全性和血压水平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和血压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则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由临床药师提供的药物服务能够有效提升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药物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血压达标率和用药安全性的提升,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临床药师;高血压;药学服务现如今,以高血压代表的各类慢性疾病正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这是因为高血压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且尚无法彻底治愈,患者一旦血压控制不良便会导致病情的加重,从而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故做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上,降压药是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有效方法,但因患者对于自身疾病和药物的不了解,导致患者在用药时常出现药效不理想的情况,从而会影响患者的血压控制,故做好高血压患者的药学干预,对于患者的健康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为此,本文便针对性研究了临床药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物服务的效果与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22年1月-12月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均应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分别纳入40例。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44±7.52)岁,其中最高年龄者82岁,最低年龄者43岁,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3例和17例。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89±7.50)岁,其中最高年龄者82岁,最低年龄者45岁,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2例和18例。
对上述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进行差异比较(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发现:P>0.05,符合比较标准。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74234投稿邮箱:zuixinyixue@·药事管理·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杨柳(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医院,江苏 盐城 224314)0 引言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慢性基础病,患者以血压持续性异常升高为主要症状,后期可随着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加剧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增加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或引发其他类型并发症。
药物治疗是临床中对高血压进行治疗缓解的主途径,但服药周期与患者患病周期呈正比,导致部分患者易由于用药依从性较差,降低治疗效果[1]。
因此,为观察分析采用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及影响,故开展本次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于本院就诊高血压患者共264例患者,开展对比性研究。
根据患者干预方式的选择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样本量为132例。
对照组,男/女,72/60,年龄48-76岁,平均(62.03±7.46)岁;高血压病程2-11年,平均(6.52±2.53)年。
观察组,男/女,71/61,年龄48-78岁,平均(63.12±7.69)岁;高血压病程2-12年,平均(7.03±2.74)年。
经统计学分析检验两组一般资料后,组间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且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检查后均符合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 ,舒张压≥90 mmHg ;患者详解研究内容后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何种严重心肺功能性疾病者;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予以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患者确诊、领药后,应向患者说明服药剂量、服药时间、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并另附说明材料于患者诊疗报告中。
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于博;刘秀坤;李庆妍;宋玫香;尹楠楠【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2(15)4【摘要】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采用奇偶数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药学服务干预。
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压、生活质量评分、用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
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χ^(2)=7.283,P=0.00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4.44%(χ^(2)=7.283,P=0.007)。
结论药学服务干预用于高血压患者可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达到血压控制目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总页数】3页(P127-129)【作者】于博;刘秀坤;李庆妍;宋玫香;尹楠楠【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老年高血压患者药学服务干预对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2.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评价3.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评价4.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探讨5.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探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学服务干预在提升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研究【摘要】目的探究药学服务干预在提升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
方法研究共计纳入96例高血压患者,均由我院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8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48例)实施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服药依从性、干预满意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药学服务干预可明显提升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药学服务干预;治疗效果;服药依从性高血压为我国常见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危害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并无治疗高血压特效药物,无法根治该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但由于长期服药,多数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故而需采取措施提升患者依从性,以达到患者控制血压目的。
本次笔者纳入98例高血压患者分组研究药学服务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纳入98例高血压患者,均由我院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治。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50岁~80岁,平均年龄(66.34±2.1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2±0.67)年;观察组患者: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51岁~81岁,平均年龄(66.39±2.1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27±0.69)年。
两组患者资料相当,分组可比。
1.2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服用降压药治疗。
观察组患者服药基础上实施药学服务干预:①为患者建立服药档案,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用药知识健康,告知患者用药方法及用药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
②定期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监督患者服药,叮嘱患者家属及时提醒患者服药。
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12-30T07:34:33.655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0期作者:夏兰[导读] 目的研讨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夏兰重庆市涪陵区新妙中心卫生院重庆涪陵区 408114【摘要】目的研讨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3月-2022年4月收入的10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50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给予药学服务,对比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药学服务能有效控制其血压值,提高用药依从性。
【关键词】高血压;药学服务;依从性高血压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疾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患者表现为头痛、头晕等症状,还可引发其他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心绞痛和冠心病,损害脏器的功能,严重可威胁患者生命[1]。
高血压目前在临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患者通常需要常年服用药物用以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在用药过程中患者是否严格遵医嘱用药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给予相应的药学服务干预[2]。
基于此,本研究探寻了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21年3月-2022年4月收入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女24例,男26例,年龄60-82岁,均数为(71.29±3.45)岁。
对照组,女25例,男25例,年龄60-81岁,均数为(70.98±3.22)岁。
两组基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指导,向患者发放用药指导卡片,在上面清晰的注明每日用药的名称、次数、剂量,告知相关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给予药学服务,(1)药师每个月为所有患者组织一次座谈会,详细为患者宣教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详细告知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了解,重点要指导患者学习自我监测血压的方法。
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服药给予药学干预,对照组不实施药学服务干预,给予以往常规的给药方法,观察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95.0%,对照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55.0%,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7.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7.5%,试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药学服务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以往不良的服药习惯,促进患者持续用药,保证高血压患者的疾病安全,增加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提高了科室及医院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药学服务;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238-02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截至2012年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2亿,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较低[1]。
目前在中国,在高血压方面,体现三高,三低: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
本文就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给予药学干预的效果做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35~75岁,平均(55.25±6.79)岁。
临床诊断确认80例患者高血压均为1级以上,且全部符合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于1999年确立的诊断高血压标准。
所有患者均知情,签字同意。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给药流程及常规治疗和护理,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药学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药师定期在科室举办高血压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讲座,并为临床病人解答服用降压药的各种疑问[2]。
社区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评价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的影响。
方法:基于现场调查及药学服务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使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居民健康档案,比较药学服务前及6个月药学服务后患者药物使用情况、血压值、生活方式、正确用药比例、血压控制满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社区药学服务6个月后,高血压患者血压值呈下降趋势(P<0.05);患者药物使用情况、生活方式、正确用药比例、血压控制情况等多项指标均有改善(P<0.05);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率由71.52%提高至88.89%,血压控制满意率由43.43%提高至9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高血压药学服务的开展,有助于提高患者药物使用率、药物服用依从率、正确用药比例,促进患者降低血压值,帮助患者生活方式、血压控制指标的改善。
关键词:社区药学服务;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影响引言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疾病认知,往往自我管理意识较弱,常出现私自停药、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情况,导致血压控制情况较差,不利于患者身体恢复。
因此,临床需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通常在家庭与社区进行,社区在患者治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护理以社区为单位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在高血压患者疾病治疗中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选取2021年1~12月,在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接受基本公共卫生药学服务的高血压患者。
纳入标准:①年龄50~75岁;②患者经二、三级医院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并取得治疗方案;③病程>1年,且接受规范健康管理服务>6个月;④接受药学服务期间无严重并发症,且无新发并发症(包括心脏并发症、脑卒中、动脉硬化、高血压性肾损害、眼底病变等);⑤意识清楚,无精神疾病及智力障碍,能正常沟通交流,知情自愿参加。
临床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用药的影响-高血压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用药合理性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进入我院实行常规护理的58例高血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进入我院实行临床药学服务的58例高血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用药不合理发生率、用药依从性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①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分别为24.14%及3.4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 <0.05)。
②对照组与观察组用药依从率分别为82.76%及94.83%,二者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结论高血压患者实行临床药学服务的效果良好,能明显降低用药不合理发生率增强用药依从性,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临床药学服务;高血压患者;用药合理性;依从性;影响高血压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绵长及无法彻底根治等鲜明特点,是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对于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1-2]。
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疾病呈现出就诊率低及患病率的局面,其疾病控制情况相对较差,与患者自身缺乏用药知识、自我保健意识不佳及用药依从性过差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而如何于疾病治疗期间予以正确的用药指导,是医务人员所面临的主要挑战[3-4]。
鉴于此,本文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重点探究临床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用药合理性及依从性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进入我院实行常规护理的58例高血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进入我院实行临床药学服务的58例高血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5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7∶21,平均年龄为(61.34±3.47)岁,平均病史为(5.61±2.12)年;观察组5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7∶21,平均年龄为(61.31±3.48)岁,平均病史为(5.63±2.09)年。
临床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合理性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模式,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开展临床药学服务。
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及用药依从性。
结果观察组药物使用不合理率(6.67%)低于对照组(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药学服务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并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有利于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药学服务;用药合理性;依从性高血压为临床常见且多发的慢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
目前,高血压疾病处于患病率高、就诊率低,同时控制情况不佳的现状,这大多与患者缺乏对用药知识的了解、自我保健意识及用药依从性差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给予正确的用药指导对其病情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2-3]。
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
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9~80(60.02±3.67)岁;病史2~37(19.64±1.22)年。
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0~78(60.05±3.61)岁;病史2~38(19.67±1.20)年。
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1.2入选标准:无重要器官衰竭症状;语言功能正常,且能够顺利交流者;可配合完成相关调查者。
临床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用药合理性及依从性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12-29T02:51:25.73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2期作者:戎利芳[导读] 目的: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用药合理性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在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高戎利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用药合理性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在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用药合理性以及用药依从性。
结果:在用药不合理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低于对照组(3.33%VS2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依从性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VS78.33%),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药学服务,效果好,可以有效降低用药不当情况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药学服务;用药合理性;依从性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要想控制好血压水平,必须要合理用药,并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1]。
本文选取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临床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应用价值,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共选取患者120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各60例。
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44-79岁,平均(62.35±8.44)岁;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5-78岁,平均(62.43±8.11)岁。
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是指按照一般的模式对患者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处理好护理期间存在的各种问题。
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临床效果的影响赵金龙【摘要】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全程的药学服务干预,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完全依从率、总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分别为(76.9±4.4)、(81.4±2.9)、(80.6±4.8)、(78.9±3.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9.1±5.2)、(72.5±3.4)、(59.8±4.8)、(52.4±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的药学服务干预可及时发现患者的用药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7(011)008【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药学服务;高血压;用药依从性;临床效果【作者】赵金龙【作者单位】010031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还在逐渐上升, 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 高血压已被确认为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 国外研究也发现高血压已经成为人类死亡十大危险因素之首, 因此控制好血压对人类健康意义重大。
但是目前中国高血压存在着患病率高、就诊率和控制率低的现状, 这主要与患者用药知识欠缺、用药依从性差、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意识差等有关, 因此在治疗中给予患者药学服务,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意义重大。
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影响研究进展鹤山市护理协会 529700摘要:本文对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影响进行研究进展的综述。
药学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服务模式,通过药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和监测,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文章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出发,概述了药学服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介绍了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和影响,分析了目前药学服务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关键词:药学服务,高血压,患者,影响,研究进展一、引言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药学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服务模式,在高血压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药师通过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用药指导和监测,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虽然现代医学在高血压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许多患者仍存在用药不规范、用药依从性差等问题,影响了治疗效果。
药学服务作为一种专业化的医疗服务方式,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用药建议和监测,被认为是改善高血压患者用药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药学服务概述2.1 药学服务的定义和特点药学服务是指在医药卫生领域,由专业药学人员为患者和其他医务人员提供的个性化、专业化和全方位的药物治疗支持和服务。
其特点在于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侧重于个体化用药,关注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学服务不仅包括用药指导和监测,还包括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用药教育、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药学服务通过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理解和依从性,优化用药方案,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2.2 药学服务的理论基础药学服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1 患者中心理念药学服务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的需求、意愿和价值观纳入考虑,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药师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药学服务措施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05-27T02:14:54.263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5期作者:王苑庄秀怡[导读]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实行的药学服务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王苑庄秀怡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湛江 524001【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实行的药学服务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确诊入院的高血压患者(n=100),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与实验组(n=50)。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学服务,实验组使用临床药师实行的药学服务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
结果干预前两组血压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药师实行的药学服务措施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可使患者血压保持平稳,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服务;高血压;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是一种综合征。
早期高血压患者无明显改变,长期血压升高会导致心室肥厚,有可能影响到动脉,进而影响器官供血,例如心脏、肾脏会出现相应器官损害,病情发展到后期会出现心脑肾的并发症,甚至引起严重心血管事件[1]。
临床上常给予高血压患者降压药,但由于其对药物知识认知度较低,进而用药依从性较低,导致病程延长,不利于病情恢复。
因此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进行严格指导,从而平稳患者血压,促进病情恢复。
我院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确诊入院的高血压患者(n=100),研究临床药师实行的药学服务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确诊入院的高血压患者(n=100),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实验组(n=50)。
其中对照组用常规药学服务,实验组用临床药师实行的药学服务措施。
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55~74岁,平均:(63.86±2.25)岁;病程:1~7年,平均:(4.02±0.03)年。
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在实际临床中,许多高血压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不佳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健康。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各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
一、疾病认知不足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程度是影响用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患者不了解高血压的危害,不清楚长期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就容易忽视按时服药。
一些患者可能认为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或者认为药物有副作用而不愿意长期服用。
例如,部分患者觉得自己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就自行减少药量或停药。
这种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导致他们在用药上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二、治疗方案复杂过于复杂的治疗方案也会降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如果患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且服药的时间、剂量各不相同,很容易出现漏服、错服的情况。
比如,有的患者一天需要服用三四种降压药,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服用,这对于老年人或者工作繁忙的人来说,可能会因为记不清楚而无法按时服药。
此外,频繁的药物调整也会让患者感到困惑和不安,从而影响他们的依从性。
三、药物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某些降压药物可能会引起咳嗽、水肿、低血压、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
当患者出现这些不适时,可能会对药物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其按时服药。
比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可能会导致干咳,这会让患者感到不适,甚至自行停药。
四、经济因素经济负担也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长期的药物治疗费用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特别是一些新型的、效果较好但价格较高的降压药物,可能会让患者望而却步。
为了节省费用,他们可能会选择减少药量或者使用价格低廉但效果不佳的药物,甚至干脆停药。
五、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医患关系也会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产生影响。
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4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药学服务干预。
对比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血压值和依从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高血压情况,提高服药依从度。
【关键词】药学服务;高血压;合理用药高血压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病,大量的研究表明,其与中老年人群中许多心血管病的发病关系密切。
在高血压患者中,为了减少其长期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来维持患者的血压水平。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降压药,不仅加重了个体的经济负担,而且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导致了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心血管病发病率高。
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存在着不遵医嘱、自行购药或自行停药的现象,不仅影响了疗效,而且容易引起中风、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发生[1]。
通过对患者用药的合理、经济、安全的用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对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的影响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4例。
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61.65±3.43)岁。
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47-80岁,平均(62.92±3.67)岁。
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方法,由医生依据患者的血压进行分级,并在患者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同时结合患者的门诊随访,对患者的给药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药学服务干预。
(1)药师组织协同医院相关领域专家、负责人成立小组。
制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的具体操作规程、药品的使用标准,建立奖励与惩罚机制,并对其进行督促、通报。
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影响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寻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以期揭示其在医疗实践中的关键作用。
方法:运用对比法,精心挑选100名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药学服务组和未干预组各50名,以系统性方法全面评估药学服务对患者的综合影响。
在此过程中,采用严谨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聚焦治疗效果、药物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等关键指标,以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全面呈现药学服务的效应。
结果:接受药学服务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呈现显著优势。
血压控制率高达80%,而未干预组仅有60%。
药物依从性方面,药学服务组达到惊人的90%,而对照组仅为70%。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药学服务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前者的生活质量得分达到7.8分(0-10分制),而后者为仅6.2分。
结论:本研究明确证实了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关键地位。
药学服务不仅在治疗效果和药物依从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更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凸显了药学服务在医疗实践中的不可或缺性,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药学服务;高血压患者;综合影响引言高血压作为全球健康隐患,亟需寻求更为综合有效的管理途径。
而药学服务因其专业性和个性化特点逐渐受到关注。
本研究聚焦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通过对比法,以扎实的数据为支撑,重点关注治疗效果、药物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三大核心影响,以侧面展示药学服务对患者的全面塑造。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旨在评估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以揭示其在医疗实践中的关键作用。
基于此,本研究精心选择了100名高血压患者,根据对比法将其平均分配为药学服务组和未干预组,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1.2方法(1)研究设计与分组:本研究采用巧妙设计的对比法,将100名高血压患者均匀地分为两组:药学服务组和未干预组。
为保证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可比性,年龄、性别、病程等因素将纳入考虑。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药学服务干预对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血压病患者药学干预对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0年8月本院6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2例)与观察组(药物服务干预,32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舒张压、收缩压方面,干预前,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
用药总依从性方面,观察组是93.75%,对照组是75.00%,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
结论药学服务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除合理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外,有助于其用药依从性提高,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关键词】药学服务干预;老年;高血压;用药依从性近年,我国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并表现为增加趋势,但是在治疗效果和控制水平方面依然存在一定不足,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是用药依从性低。
高血压疾病患病时间长,用药较为复杂,不合理用药是对血压水平控制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如果未及时治疗、控制高血压,则会导致心肌梗死等疾病发生率提高[1]。
药学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可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更好的控制血压水平[2]。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药物服务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文所选64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9年3月-2020年8月接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女例数比是18:14;年龄分布:60-85岁,均值(71.64±3.74)岁;患病时间:1-18年,平均患病时间(11.13±2.02)年;观察组:男、女例数比是20:12;年龄分布:61-83岁,均值(71.59±3.68)岁;患病时间:1-17年,平均患病时间(11.15±1.98)年;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
药学服务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作者:吴珊李万泉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第31期【摘要】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干预,观察组行药学服务干预。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用药依从性及干预前后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给予藥学服务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少。
【关键词】依从性;老年;药学服务;高血压;影响DOI:10.14163/ki.11-5547/r.2019.31.069近些年社会结构的老龄化导致老年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高血压是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人数上亿,其对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高血压是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在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对于老年高血压治疗策略,除了通过使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同时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降压的重要措施[1]。
而老年患者因用药意识、健康意识较差,对疾病认知不足,往往无法改变不良饮食生活,做到合理用药,影响疾病治疗、控制。
为提高用药依从性、控制病情发展,对患者给予药学服务干预(用药指导、教育等)是尤为必要的,本文观察2017年2月~2018年1月48例患者行药学服务干预的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63~79岁,平均年龄(70.3±3.5)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 第24卷 第8期 IMHGN,April 2018,Vol.24 No. 8 DOI: 10.3969/j.issn.1002-6975.2012.10.033.[4] 沈艳萍, 辛玉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与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 28(11): 1501-1503.[5] 王茂斌, 曲镭.心脏疾病的康复医疗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36.[6] 谭思洁, 刘洵.体适能评价与运动处方[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11.[7] 胡大一, 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5: 新进展与临床案例[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 张宝慧.心脏康复运动研究的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0, 9(1): 85-87. DOI: 10.3969/j.issn.1008-0074.2000.01.068.[9]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冠心病人心脏康复危险分层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3, 12(z1): 573-575, 封三. DOI: 10.3969/j.issn.1008-0074.2003.z1.010.[10] 王松涛, 曾云贵, 赵晋. 健步走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15): 2848-2851. DOI: 10.3969/j.issn.1003-8507.2007.15.020.[11] 刘香兰, 章岚, 杨华. 有氧运动对中老年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内皮素-1 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5(1): 48-50. (收稿日期:2017-12-06)(责任校对:成观星) 高血压属于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该疾病的产生多与精神、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生活习惯、药物以及其他疾病影响、遗传因素等有关[1-2]。
在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伴有头晕、疼痛、心悸、劳累等现象,随着病情进展将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发生抽搐、神志不清等[3]。
目前,对于高血压疾病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在种类繁多的抗压药物中,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已成为治疗高血压的关键所在[4]。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药学服务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中。
本研究旨在探讨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水平的影响王丽464400 河南省淮滨县人民医院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8.08.048 【摘要】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
给予对照组血压测量、药物用法用量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指导、高血压疾病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开展药物咨询活动、定期电话指导与上门随访等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与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为87.14%,高于对照组的5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45.79±10.31)、(96.15±8.11),对照组分别为(145.01±10.22)、(96.04±8.1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26.34±9.51)、(75.62±7.15),均低于对照组的(137.98±10.12)、(87.94±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将用药服务干预用于对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改善血压水平。
【关键词】 高血压;药学服务;服药依从性;血压水平Influence of pharmaceutical service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ang LiPeople's Hospital of Huaibin County, Xinyang 464400, China1278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 第24卷 第8期 IMHGN,April 2018,Vol.24 No. 8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
观察组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43~82岁,平均(62.65±5.43)岁;病程3~19年,平均(11.63±2.17)年。
对照组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41~84岁,平均(63.17±5.46)岁,病程3~21年,平均(11.72±2.19)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1.2.1 纳入标准 ⑴经测量患者非同日3次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⑵目前至少服用1种降压药;⑶能独立完成相关问卷调查;⑷资料完整者;⑸对本研究均知情并自愿参与;⑹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2 排除标准 ⑴3个月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⑵精神异常、意识障碍;⑶治疗前使用其他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⑷有滥用药物史;⑸不遵守用药规则与无法进行随访。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血压测量、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接受药学服务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⑴成立药学服务团队。
服务团队主要包括心血管内科医师1名,心血管专业临床药师1名,其余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日常药学干预工作的开展;⑵心理指导。
根据患者年龄、职业背景、文化程度等预测其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通过加强与患者沟通来消除患者心中疑虑,充分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其生理与心理需求;⑶高血压疾病健康教育;通过口头宣教、派发高血压健康处方或举行讲座等方式向患者讲解有关高血压疾病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危险因素等,并向其强调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积极开展患者自我管理活动,以充分调动其健康责任心及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同时要求患者应遵从医嘱,严格按照医生制定方案治疗;⑷用药指导。
药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并有针对性地给予详细用药指导,使患者了解更多的药物知识与信息,并掌握科学有效的用药方法,同时在服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便对药物剂量适当调整,且治疗中强调降压宜缓慢;⑸开展药物咨询活动。
建立相关咨询热线,为高血压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咨询服务,构建患者与专业药师双向沟通平台,以便回答患者所提出的用药问题,并向其指导正确的用药治疗方法;⑹定期电话指导与上门随访。
提高电话指导与上门指导方式可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并加强其对疾病预防意识,同时可根据随访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1.4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患者可有规律、持续用药为充分依从;患者用药不稳定,未做到持续用药,但重视对高血压疾病的控制为依从;患者用药很随意为不依从;总依从率=(充分依从例数+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⑵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4周后血压水平,采用袖带加压法间接测量,在此过程中利用柯氏音听诊法估计动脉血压,总共测量3次,最终取平均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服药依从性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服药依从性对比[n=70,n(%)]组别 充分依从 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对照组 16(22.86) 21(30.00) 33(47.14) 37(52.86)观察组 43(61.43) 18(25.71) 9(12.86) 61(87.14) 注:χ2=19.592,P<0.052.2 血压水平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对比(n=70,±s,mmHg)组别 收缩压 舒张压 干预前 干预4周后 干预前 干预4周后对照组 145.01±10.22 137.98±10.12 96.04±8.13 87.94±8.89观察组 145.79±10.31 126.34±9.51 96.15±8.11 75.62±7.15t值 0.450 7.013 0.080 9.035P值 >0.05 <0.05 >0.05 <0.053 讨论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9 500万左右,该疾病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在城乡均占首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命健康[5]。
据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加强对高血压人群的综合预防可有效减少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
高血压患者往往在住院期间因有医务人员对用药指导与监督的参与,血压控制良好,且对治疗依从性较高,但在病情稳1279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 第24卷 第8期 IMHGN,April 2018,Vol.24 No. 8定出院后,依从性逐渐下将,用药无规律性,进而影响到对血压的控制,因此,需提高患者对降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6]。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患者对健康治疗要求的逐渐提升,药学服务已从单一的药品供应转变为多元化药学服务,包括成立药学服务团队、心理指导、高血压疾病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开展药物咨询活动、定期电话指导与上门随访等[7]。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药学服务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其血压水平。
成立药学服务团队可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优质的用药指导服务;心理指导能够帮助患者消除心中疑虑,增强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同时可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健康教育可加深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了解并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有利于提高对治疗依从性;用药指导能够起到督促患者正确用药的作用,可避免因错服、误服而给其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同时可加快病情恢复;药物咨询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提高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还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防治意识,使其对用药知识与自身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遵从医嘱,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通过定期电话指导与上门随访可帮助医务人员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展开用药指导,还可根据患者的恢复程度,适当调整用药方案,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