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评论的立论
- 格式:pptx
- 大小:284.29 KB
- 文档页数:23
名词解释社论:社论是代表报刊,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政党机关代表同级党委)就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表明立场的指导性言论。
它针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指导性,党报的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党委和政府的政治立场和政策主张。
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做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
评论员文章:是规格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也是代表编辑部或电视台,电台就重大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配发式主持人评论:是主持人直接参与策划,写作播出的全过程,并以与观众直接交谈的方式出现,融叙事性与哲理性,个性化与人格化于一体的评论样式。
BBS新闻评论:BBS是指网络媒体论坛上以讨论的形式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所谓网络媒体论坛,又称电子论坛,是指网络媒体利用互联网上为网络用户提供的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发表和交换意见的场所。
这张由网民在互相交换和传递信息过程中形成的无形的交流网,为现实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的舆论空间。
其强大的互动性吸引了天南地北的网友广泛参与,在重大问题上能够迅速形成舆论。
新闻时评:又称时事评论,简称时评,它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
广播评论:是广播媒介对当代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治文体。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谈话体评论:是以电视谈话的方式播出的电视评论类节目,一般以记者(或主持人)主持,嘉宾或现场观众参与,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的场景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公众关心的话题,通过访谈,讨论等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的方式进行,是一种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节目形态。
一新闻作品评析的基本原则1新闻本位原则:构成新闻的要素:事实新鲜报道2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1)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真实(消息)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5W)引用材料、背景材料真实、准确、全面、客观2)事实的概括真实3)单个事实与这类事实的总体要一致新闻评析的真实性原则分析消息来源:是否有可靠的消息来源消息来源的选择、倾向同质消息源与异质消息源的选择分析记者提问分析现场感3 把握作品新鲜性原则:时效性:事实是否新鲜: 报道的角度是否新颖4、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所包含的适应社会需要和引起受众兴趣的素质.分析新闻作品中的新闻价值是否具有重要性是否具有显著性:显著性除了表现在人,还表现在特定的地理空间、特定的事件,特定的生活领域等。
是否具有接近性 (地理、心理)是否具有趣味性:(可读性)积极方面:唤起人们肯定、欣赏的追求真善美的事件和人;消极的方面:满足人们猎奇、窥探欲望的暴力、犯罪的事件。
是否具有人情味:一方面指写出感人的故事,靠真情实感打人;更表现在媒体的人文关怀。
将人放在新闻报道的核心位置。
人文关怀的基本要素就是对生命的关怀5 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原则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媒介舆论监督6 社会指向与文化批评原则二新闻作品分析的方法:个案研究:对特定的新闻作品中的不当进行分析对新闻报道的模范文本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综合研究:对作品表现的各方面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新闻报道的一般趋势,审视新闻价值观,是否触及突出社会问题,维护公共利益。
三新闻作品分析的角度1 新闻语言分析新闻语言的要求:A 准确:表达恰如其分知识准确时间准确:尽量避免使用近日、日前等词表达准确要形象具体避免笼统抽象不要滥用修饰词及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话、套话避免用文学的想象代替事实的描述B 简洁:用简约的语言传达丰富的内容C 通俗易读:容易被读者接受、理解引语:A直接引语:完整引用人物的话,加上引号,一字不差。
B间接引语:概述或者简要引用.C不完全直接引语:直接引语的特点: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和客观性借新闻人物之口表达传播者观点是构成新闻报道的人情味和感染力的要素间接引语使用的特点:浓缩素材,对多余的、啰嗦的口语作必要的压缩和修正。
怎样鉴赏和评析新闻评论作品一、分析新闻评论作品从何入手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权衡分析:选题立论、说理论述、辞章文采。
——选题立论是否符合客观形势、社会实际和重心工作的需要,是否有的放矢,是否抓住了关键性矛盾或切中了时弊;——对解决有关社会矛盾或人们的思想疑虑,是否有独到新颖的见解、角度和论据;——文章的标题是否精当、引人;——在说理论述方面有什么特点和经验,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是否心平气和、以理服人,使人入耳入脑;——结构、语言和辞章文采方面有没有明显的特点或创新,文字是否新颖、生动和通畅;二、评析作品的基本方式1、重点评析就一篇作品从上述5个方面进行全面权衡,特别是在选题立论、说理论述、辞章文采3方面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出主要特点进行评述和分析。
评析的做法和范围,可以从几个方面,或者侧重其中一个方面兼顾其他方面,或概括出一个心的特点从几个方面串起来进行评析。
一是新闻性、时效性强,体现了新闻评论的特点。
……即时的配合舆论才有时效,才谈得上引导舆论。
(选题立论符合客观形势、社会实际和重心工作的需要)二是于浅显中见深刻。
女排精神的文章屡见不鲜,但怎样写出新意,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
作者以这一事件为由头,由事入理,就实论虚,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跳出了一般的论胜论败就事论事的圈子,而是生发开去,有针对性的……这种以虚带实,就实论虚的论述方法,有助于评论在浅显的事理中闪现一定的思想性和理论色彩。
(有独到新颖的见解、角度和论据)三是以跟读者平等交谈的方式展开说理发挥。
……采用交谈式说理的好处,一方面能以平等姿态出现,造成一种良好的说理气氛;另一方面也便于引导读者自己思考,与作者一道共同经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
(在说理论述方面有什么特点和经验)短评也有不足之处:……有几处用词,例如…………,显得不够通俗。
另外……2、比较评析。
将同一论题的两篇作品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分析。
新闻评论填空题:1、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或节目)的总称。
2、新闻评论的特征:政治性(党性)、新闻性(现实针对性、时效性)、伦理性(理论性、思想性)、公众性3、王韬:①是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②他所创办的《循环日报》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刊③《弢园文录外编》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4、梁启超“时务文体”的特点:①“纵笔所至,略不检束”②“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③“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5、论证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6、评论员文章的类型:本报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7、短评的特点:篇幅短小、内容单一集中、新鲜生动8、短评的写作要求:论题具体,一事一议;长话短说,评在实处;源于报道,高于报道9、编者按语的类型:文前按语、文中按语、编后语名词解释:1、时务文体:是创新型报章文体,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
是维新派创造的新型的报章文体,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加以口语和外来语。
2、立论:从正面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态度的论证方法。
3、驳论:就是针对别人的某种错误观点或主张,加以反驳或批判的论证方式。
4、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正确的,然后以其作为前提,推导下去引证出一个十分荒谬可笑的结论,从而使对方错误的观点不攻自破。
5、反证法:证明与对方论题相对应的论题是正确的,根据矛盾律,反正对方论题是错误的。
6、新闻评论标题:以简短的文字提示或标明其论题范围、主要见解、基本倾向和情感倾诉,是评论内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
新闻评论的结构:既是对评论谋篇布局的总体设计,也是对评论逻辑思路的总体安排。
7、社论:指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
作者: 郑天放
作者机构: 佛山电视台
出版物刊名: 西部广播电视
页码: 53-5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06X期
主题词: 评论 新闻 立论 舆论导向 媒体
摘要:新闻评论代表一个媒体的观点。
掌握和运用好新闻评论,相当于拥有了克敌制胜的"投枪"和"匕首"。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是媒体舆论导向的标杆。
掌握和运用好评论,对于树立媒体公信力具有重要作用。
新闻评论有很多种,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新闻述评等。
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评论,都离不开论点、论据、论证等三方面因素,它们相辅相成,互为一体。
一.名词解释新闻评论:定义一、各种大众传播媒体普遍运用的(体裁)面向受众(对象)传播的有关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意见性信息。
定义二、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问题。
它包括社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感随笔、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题材,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或节目)的总称。
它是一种政论性体裁,是新闻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
定义三: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复旦版)定义显示出了新闻评论的特征:说理性;时效性;群众性;既反映新闻评论自身的特有属性,又体现了新闻评论与其他新闻报道的根本区别。
评论价值:是指新闻中是否蕴含了值得阐发的,对读者有启示的、重要或新鲜的思想观点。
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传播媒介的编者专用的对新闻搞件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也是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短评: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活的编辑部评论。
规格介于评论员文章和编者按语之间。
经常以配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与评论员文章不同的是,它的篇幅更为短小,论题更为集中,分析更为扼要,在使用上也更为灵活。
评论员文章:在规格和权威性上是介于社论(本台评论)和短评之间的中型评论文体,在内容和写作特点上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常常以配合或结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发表或播出(其实属于配发式评论)公共利益:就是那些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或与公民日常生活有很高关联度的社会活动。
周期性选题:一些特殊的选题是以固定的时间周期出现的,它们有着不同于一般事件性新闻那样的偶发性、突发性的特征,具有可预期性立论:在传统议论文中也称“立意”,是指一篇评论的中心思想和基调,中心思想相当于一般文章的主题,而基调则着眼于适应受众的接受能力,这是立论区别于一般文章主题的主要因素。
新闻采编inwencaibianX网络新闻评论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就新闻事件所发表的意见、看法。
网络新闻评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网络评论基本是传统的新闻评论文章在网络媒体上的翻版或延续。
广义上的网络新闻评论不仅包括传统的新闻评论文章,还包括网络论坛、社区、网络即时评论等多种评论形式。
但是网络新闻评论不完全等同于传统评论,它是一种新型的评论样式。
网络新闻评论的基本特点非线性。
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评论的线性传播相比较而言,网络新闻评论是非线性的。
首先,网络评论与传统的评论一样可以反复多次阅读,并且可以随时翻阅查找。
而互联网信息多用超链的方式进行信息组合,网络不仅能够提供对新闻事件的相关评论,而且可以添加有关新闻事实的链接,可以随时对新闻事件进行回顾,有利于深化网络用户对该事件的理解,加强传播的效果。
海量性。
网络相对于传统的媒体,受到内容储存空间限制较小,而且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几乎可以容纳全世界所有网络新闻评论的信息。
时效性。
与信息传递周期受限的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相比,网络新闻评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信息传递的时效性较强。
网民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评论区,例如bbs、社群、网页留言板,直接生成电子文本即时被发布,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互动性。
与传统媒体评论相比较,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性明显增强。
在传统媒体当中,有明显的信息接受终端和信息发布终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十分明晰。
而网络则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兼具信息接受终端和信息发布终端,任何一个网络用户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
网络的强大互动性不仅促进了人们积极地发言,而且网民可以从不同立场、不同的角度出发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有时可以“对抗式”解读,即可以站在与传统观点相反的立场上,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舆论环境。
开放性。
互联网作为发表意见的公共领域为网民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只要不违背法律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在意见发布平台上自由讨论、随意发言。
闫世峰主任、王秀秀编辑:李顾问碰到我,问及新闻评论与通讯的区别。
我把有关知识简单整理了一下,可发在报社的公共邮箱里,供编辑部的同志参考。
谢联辉2011年8月18日新闻评论与通讯新闻评论的写法一、写评论,一般有立论、选择论据和进行论证等几个步骤:(一)立论。
(二)选择论据。
(三)进行论证。
二,新闻评论还可以采取驳论的方法,也就是驳斥谬误的方法。
这是和立论相反的。
立论是从正面树立论点,进行论证说明;驳论是对反面的论点进行批判驳斥。
这两个方面是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
三,新闻评论可以适当运用一点形象手法。
评论应当逻辑严密,行文庄重。
但这绝不是说就不能运用一些形象的手法,相反,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引用、讽喻、排比、倒反等,运用一些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词语,不仅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而且有助于把道理说得更明白,对错误论点批驳得更透彻。
四、新闻评论的谋篇布局。
撰写一篇好的评论,有了正确的论点和比较充足的论据,还是不行的,还必须善于组织运用各种材料,巧妙地安排文章的层次结构。
通讯和特写的写法通讯和特写,一般可分为人物通讯、特写,事件通讯、特写,工作通讯,综合性的通讯,调查报告等。
通讯、特写和消息之间没有很严格的界限。
写消息,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把事情说清楚就行。
写通讯,特写就要.细致些,更要注意铺陈、结构和修辞、雕琢。
比如,写人物通讯、特写,就不仅要写出他干了什么事,而且要写出他千这些事的过程,背景多要通过某些细节的复现,写出他高尚的思想情操,要善于提炼主题,精选并组织好材料了要讲究章法结构,写得波澜起伏;还要写好他和周围群众的关系,力戒把先进人物拔成脱离群众的“高、大、全”的“光杆司令”。
写工作通讯,就要真正写出新问题、新经验,并指出这些问题、经验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要讲究逻辑性,写得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网络新闻评论篇一:李诗宇-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分析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分析系:专业:学生:指导教师:赫凛冽完成日期:高职计算机系计算网络编辑专业李诗宇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分析总计毕业设计(论文)12页表格0表插图0幅摘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媒体的兴起,催生了网络新闻评论。
网络新闻评论是一种新的评论形式,是指在网络上发表的,就当前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
作为网络这一新兴媒体与新闻评论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新闻评论在传播上已形成自身的特色,并且越来越受到广大网民的关注。
本文将运用传播学、新闻学等多学科理论,研究分析网络新闻评论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以给新闻评论工作者以启示,弥补传统新闻评论之不足。
关键词:新闻评论,传播主体,传播效果IAbstractIn the last few years,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ique and the flourish of the network media,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new commentary have changed enormously. This is the spring up of the net news commentary. The net news commentary is approval idea about current news on web. It is a new commentary type.As a associative outcome of net work and new comment, net news commentary communication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 this paper had analyzes the net news commentary communication hasKey words:net news commentaryII目录前言 (1)第1章传播主体分析 (2)1.1 编辑、记者评论 (2)1.2 专家、特约评论员评论 (2)1.3 网民、网络媒体论坛评论 (3)第2章传播内容分析 (4)2.1 话题更广泛 (4)2.2 连续动态性 (4)2.3 内容交互性更强 (5)2.4 对某一主题易形成强势传播效果 (5)第3章传播效果分析 (6)3.1 开辟了体现民意的新通道 (6)3.1.1 传导民意、聚集舆论的作用 (6)3.1.2 为网民提供了平台 (7)3.2 舆论监督功能更强大 (7)3.3 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治理国家提供参考依据 (8)3.4 发挥道德评判的作用 (8)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III篇二: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特色分析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特色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媒体的兴起,催生了网络新闻评论。
第二部分新闻评论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第五讲、新闻评论的选题一、选题的含义和意义选择和确定评论什么问题,一篇评论的选题往往不是孤立的,有的与新闻报道有关,有的与以前有关,既可以使一段时间的评论选题;也可以是一篇文章的选题。
(一)选题与立论异同:自选题:一般是题到意到非自选题:一般是题到意不到(二)选题与命题异同:一般是选题在前,命题在后;选题一般是范围,命题一般是观点二、选题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指党报新闻,归纳于邓拓的5个方面(一)从“上头”的精神中选题新闻评论的选题离不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离不开有关领导对这些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的解释。
即从文件、领导文件、批示中选题。
1、原因:a、由党报性质决定b、“上头”精神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实践的反应2、注意问题:a、要吃透精神,不当简单的“传声筒”、“收发室”;b、要联系实际(二)从“下头”的实际中选题从实际工作、现实生活中,从广大干部群众身边的事情中选取题材,也包括从作者日常生活和调查研究中了解的情况,读者来信中了解的情况。
原因:1、从理论上看,新闻评论的内容归根结底都是现实生活的反应,这才是唯物主义的反应;2、从政治上看,这是反映人民呼声的一种重要表现;3、从评论写作上看,这种方式一般比较具体、实际,离读者较近,较受读者欢迎,是提高评论质量的重要途径。
上下结合出选题。
(三)从新闻报道选题(一)新闻评论价值:新闻报道和新闻事实中蕴含的重要的、新鲜的值得阐发的思想观点的总和,它是评论员配写评论的依据。
1、可议性:报道蕴含了某种思想观点不具有可议性的报道:纯粹自然界报道;述评;与新闻政策、宣传纪律有关的敏感题材2、重要的、新鲜的:价值关系相对性的表现。
其中“重要”是指关注人较多,程度较高;“新鲜”指事件蕴含的观点过去较少提及。
(二)新闻价值与新闻评论价值关系1、一般而言,新闻价值越高,新闻评论价值也就越大,但也有例外,有的有新闻价值但不发表评论,有的只发表评论却不写报道(如法轮功);2 、新闻价值一般是针对事实而言,评论价值一般是针对报道而言;3、以下报道较容易被评论:经验性新闻、方向性新闻、批评性新闻、对比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