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的检测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96.80 KB
- 文档页数:5
红豆杉红豆杉Chinese yew 亦称紫杉。
基本红豆杉科(Taxaceae,紫杉科)常绿灌木或乔木。
学名为Taxus celebica。
广布中国,适应海拔达900公尺(3,000呎),树高和枝展达14公尺(46呎),栽培种灌丛状。
叶长4公分(1.5吋),较其他红豆杉宽,顶端尖锐。
叶下表面有2条宽的黄色条纹,密被微小突出物。
资料中文名:红豆杉红豆杉学名:Taxaceae 别名:紫杉,赤柏松属:红豆杉属红豆杉又称紫杉,也称赤柏松。
属浅根植物。
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
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
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由于红豆杉的提取物(TAXOL PACLI TAXEL)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所长BRODER博士称紫杉醇是继阿霉素、顺铂以后,十五年来被认为是对多种癌症疗效较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癌药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中国都相继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美国率先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临床并在治疗各种癌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从此人类在抗癌领域中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所以到目前为止以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同癌症做抗争的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就是紫杉醇。
生态习性红豆杉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可与其他树种或果园套种,管理简便,其中东北红豆杉,它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古老树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顽强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多万年。
它不但侧根发达、枝叶繁茂、萌发力强、而且适应气候范围广、对土质要求宽,还耐修剪、耐寒、耐病虫害。
而且可以长成高大的乔木、有的单株甚至可以生长上千年不衰,即可以用做药用品种,还可以用做绿化品种,东北红豆杉在民间传说中,素有“风水神树”之称。
红豆杉研究报告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是一种乔木,属红豆杉科,是濒危的珍稀植物资源。
由于红豆杉具有抗癌活性的成分,因此一直被广泛研究和利用。
本篇报告主要介绍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以及其在抗癌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红豆杉是一种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树冠呈圆锥形。
红豆杉喜欢湿润的环境,通常生长在山麓溪谷、森林边缘或石砾山地。
红豆杉的整个植株均具有毒性,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
红豆杉的雄花和雌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树上,但都带有较强的芳香气味。
其次,红豆杉的树皮、树叶和树皮碎片等都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红豆杉碱(Taxol),这是一种天然的抗癌化合物。
红豆杉碱是一种倍半萜类结构复杂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此外,红豆杉还含有红豆杉醇、红豆杉酮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这些化合物也具有抗癌活性。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抗癌作用方面。
研究表明,红豆杉碱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如卵巢癌、乳腺癌、大肠癌等。
红豆杉碱通过与癌细胞的微管蛋白结合,抑制细胞内微管的动态,从而阻止癌细胞分裂,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此外,红豆杉碱还可以增强放射治疗和化疗的疗效,减轻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由于红豆杉碱的抗癌作用,红豆杉已经成为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人们通过红豆杉的培养、繁殖以及红豆杉碱的提取和合成等途径来应用和开发这一植物资源。
此外,也有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红豆杉碱的产量,以满足临床的需求。
总结起来,红豆杉作为一种濒危的珍稀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其具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尤其是红豆杉碱具有强大的抗癌作用。
红豆杉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抗癌药物的研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同时也需要保护好红豆杉这一宝贵的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其药用成分,为人类健康科学服务。
药用植物资源红豆杉的介绍摘要:红豆杉作为古老物种,所含了众多的生物碱,其中所含紫杉醇因对癌症具有显著的疗效而被广泛研究。
本文通过查阅近些年的有关文献对红豆杉属植物的药用历史、植物形态、地理分布、化学成分、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等七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现有红豆杉发展所需解决的问题,对未来规模化发展红豆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红豆杉紫杉醇资源评价Abstract:As an ancient species, yew including many alkaloids, which contained paclitaxel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ancer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In this paper, by referring to the recent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axus medicinal history, plant morphology,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resource evaluation, exploi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of seven aspects are reviewed.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of Taxus plants needed to solve the problem, for futur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Taxus specie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Keywords:yew paclitaxel resource evaluation红豆杉,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长绿针叶乔木,是第四世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被称为活化石。
鉴别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的主要特征包括树形、叶子、果实和树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鉴别特征:
1. 树形:红豆杉是一种常绿针叶乔木,树冠呈塔形或锥形,通常高度在20到30米之间。
2. 叶子:红豆杉的叶子是互生的,有两种类型:短叶和长叶。
短叶类似针状,长约1到2厘米,边缘有细锯齿状。
长叶则呈条状,较短叶略宽一些。
3. 果实:红豆杉的果实是种子被称为"红豆杉果"(也叫"红豆"),果皮红色或粉红色。
红豆杉果是略微肉质的液果,果内有一个种子。
4. 树皮:红豆杉的树皮光滑而灰褐色,可以区分于其他树种。
此外,红豆杉的红豆杉果和红豆杉叶都含有毒性成分——碱性物质紫杉醇(taxol),因此请注意避免误食或接触。
虽然树形、叶子、果实和树皮是鉴别红豆杉的常见特征,但确诊红豆杉的最可靠方法是咨询植物学专家或参考权威的植物识别资料。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目前,紫杉醇已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抗肿瘤药物。
同时国外又在做紫杉醇对阿尔茨海默氏病及其它癌症方面的临床试验。
当前,人类获得紫杉醇的方法有:1.天然提取. 2.人工合成. 3.半人工合成. 4.生物发酵. 后三种方法大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1)紫杉醇的生物合成:紫杉醇的分子式为:C47H51NO14是萜类环状结构的天然次生代谢物。
主要由紫杉烷环和侧链组成。
研究其生物合成,对于人为定向的提高合成效率及克隆组合,形成关键的酶的基因,提高紫杉醇的产量意义重大。
目前的关键是能否找到一两个关键酶的发现,并使得其基因纯化和基因克隆。
克隆红豆杉基因能否突破还有待于观察,不过人们已经找到的假想途径,目前这些技术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2).紫杉醇的化学合成根据研究及报道:从红豆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10---去乙酰浆果赤霉素Ⅲ (巴卡亭Ⅲ),显然活性低于紫杉醇,但可以从红豆杉针叶中提取。
该物质经过四步化学过程可合成紫杉醇。
为解决紫杉醇新来源途径,取得重大进展。
以NICOLAOU博士为首的美国研究小组在1994年报道通过化学方法全合成紫杉醇的结果。
但化学合成从实质意义上说还没有取得彻底的突破,目前还不具备应用价值。
(2)紫杉醇的微生物合成STTERLE等从短叶红豆杉韧皮部分,分离得到一种寄生真菌(taxo myces an dreanae).可以在特定的培养基中产生紫杉醇及相关烃合物,但由于目前产量极低,所以还不能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重组DNA技术可望提高紫杉醇的产量。
通过研究还发现:根是除树皮外紫杉醇含量最高的器官。
人们利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 terium rhizogenes )浸然红豆杉植物外植体诱导生根。
这一办法不需外援激素,发根生长迅速,遗传性状稳定而受到重视。
如能把寻找合成紫杉醇或其类似衍生物,从微生物合成途径中,定向得到关键酶和克隆红豆杉相关基因结合起来,可使这一方法得到突破具第五界北京生物医药发展论坛介绍,从植物中提取紫杉醇的发展过程大体情况是:从60年代起,抗癌新药的发现主要是从原始植物的代谢产物中寻找,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几种抗癌化疗试剂,也不是从高等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
红豆杉组织培养及其产物紫杉醇研究进展王俊丽,刘海英,杨林,王前(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摘要:该文对红豆杉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培养方法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获取抗癌药物紫杉醇主要途径有:红豆杉组织培养途径、人工种植途径、化学合成及微生物生产途径等。
关键词:红豆杉;紫杉醇;组织培养中图分类号:Q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1X (2007)03-0089-04Research Advances on Tissue Culture and Its Product Taxol of TaxusW ANG Jun -li ,LIU Hai -ying ,YANG Lin ,WANG Qian(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Central Univers ity for Nationalities ,Beij ing 100081,China )A bstract :Research advances on explants ,media and methods via tissue culture of Taxu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re were several methods to obtain anticancer medicine Taxol ,includin g plant tissue culture ,manual plant of Taxus ,chemosynthesis and microorganis m produce .Key words :Taxus ;Taxol ;tissue culture 收稿日期:2006-08-23;修回日期:2007-01-24基金项目:中央民族大学“985”项目资助(CUN985-303)作者简介:王俊丽(1964-),女,教授,博士,从事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发表论文50篇、专著2部、教材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