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芩口服液治疗玫瑰糠疹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69.56 KB
- 文档页数:1
玫瑰糠疹的诊疗及护理
玫瑰糠疹,为一种急性病程、自限性皮肤病,发病原因不明。
皮损特点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玫瑰色斑疹,表面附有糠状鳞屑,多发生在躯干及四肢近端。
【主要表现】
常先出现一较大的类圆形淡红色鳞屑斑,1~2周后,皮损陆续成批发出,为椭圆形玫瑰色斑疹,中心略带黄色,表面附有糠秕样鳞屑。
胸背部皮损其长轴与肋骨平行,可伴不同程度的瘙痒。
可有丘疹、风团、水疱、紫癜等损害。
皮损泛发者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部位,也有局限于某一部位者。
少数患者可有轻微先驱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头痛、喉痛、淋巴结肿大等。
病程自限性,一般4~6周自愈。
【治疗与护理】
(1)局部治疗,炉甘石洗剂外用,2次/日;或2%硫黄霜外用,2次/日;或0.1%曲安奈德霜外用,2次/日。
(2)中成药治疗:迪银片,成人剂量4~5片/次,2次/日,口服,3周为1个疗程;或复方青黛丸6克,2次/日,口服,3周为1个疗程。
(3)护理措施:①适当休息,保持居室清洁、干燥。
②肝功能不全、高脂血症者禁用青黛丸、迪银片,妊娠妇女,禁用迪银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年6 月第38 卷 S1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une 2018, Vol.38·960·陈 芬 罗 青*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医院耳鼻喉科 430014摘要: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贝雪)治疗过敏性咽喉炎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过敏性咽喉炎患者,所有过敏性咽喉炎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5月10日-2017年3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3例过敏性咽喉炎患者)、对照组一组(43例过敏性咽喉炎患者),分别实施蓝芩口服液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贝雪)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将两组过敏性咽喉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过敏性咽喉炎患者的咽部异物感消失时间(4.21±1.01)d、咽喉肿痛消失时间(3.26±1.15)d与对照组咽部异物感消失时间(7.25±1.57)d、咽喉肿痛消失时间(5.68±1.27)d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过敏性咽喉炎患者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患者81.40%(P<0.05)。
结论:通过对过敏性咽喉炎患者实施蓝芩口服液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贝雪)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蓝芩口服液;枸地氯雷他定(贝雪);过敏性咽喉炎;临床观察 研究显示,近年来过敏性咽喉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均伴有咽部异物感、咽喉肿痛以及咳嗽咳痰等症状,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1]。
因此,我院对蓝芩口服液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贝雪)治疗过敏性咽喉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过敏性咽喉炎患者,所有过敏性咽喉炎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5月10日-2017年3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两组。
排除标准-(1)肾、肝等器质性功能不全患者、(2)意识障碍和精神异常患者、(3)未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同意。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30例疗效观
察
蔡冰;罗光浦;周美凤;欧阳国栋
【期刊名称】《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年(卷),期】2011(18)4
【摘要】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28例,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两组均于治疗结束后1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67.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1,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疗效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总页数】2页(P263-264)
【作者】蔡冰;罗光浦;周美凤;欧阳国栋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广东,佛山,528300;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广东,佛山,528300;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广东,佛山,528300;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广东,佛山,528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64
【相关文献】
1.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J], 李胜华;殷文浩;谭宇辉;盛桂芳;陈怿;朱宇翔
2.生青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J], 张翠;陈家惠;张丽娟
3.消银颗粒、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56例疗效观察[J], 陈鹏英
4.氯雷他定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J], 钟信刚
5.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J], 张宁; 梁占捧; 李舒; 李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8·山 西 中 医 2021年6月第37卷第6期 SHANXI J OF TCM Jun.2021 Vol .37 No .6黄芩清肺饮联合耳尖放血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薛 寅 邵文全摘要:目的:观察黄芩清肺饮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肺胃热盛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肺胃热盛型玫瑰痤疮患者73例,随机分为3组。
对照组25例,予硫酸羟氯喹口服治疗,0.2 g/次,每日2次;治疗组A 26例,予黄芩清肺饮加减口服治疗;治疗组B 24例,予黄芩清肺饮联合耳尖放血治疗。
口服药物疗程均为4周,耳尖放血疗程为1周。
观察记录患者皮肤症状积分、血清抗菌肽LL-37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显效率87.50%、治疗组A显效率84.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 (P <0.05) ,但两个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2周、4周,各组患者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 (P <0.05) ,提示治疗对于缓解皮肤症状效果显著。
治疗4周后,两个治疗组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且治疗组B症状改善最为明显,与治疗组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治疗后,各组血清抗菌肽LL-37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5) 。
结论:黄芩清肺饮口服联合耳尖放血可以迅速缓解和改善皮肤症状,且黄芩清肺饮能显著降低玫瑰痤疮患者的血清抗菌肽LL-37水平。
关键词:玫瑰痤疮;肺胃热盛;黄芩清肺饮;耳尖放血;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 (2021) 06-0038-03作者简介:薛寅,女,主治医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 (常州 213017) ;邵文全,单位同第一作者。
玫瑰痤疮是累及面部皮肤血管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脓疱及微血管扩张,发展至后期还可以出现鼻赘,累及眼部[1]。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周聪和;陈国勤;王海鹰
【期刊名称】《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年(卷),期】2003(010)004
【摘要】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5
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每次1 mg,隔日1次;对照组用维生素B12肌注,500μg每日1次,口服酮替芬、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外涂复方炉甘石洗剂,每日3次;1周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结果:治疗组34例,治愈19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82.4%;对照组21例,治
愈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有效率52.4%,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卡介菌多
糖核酸治疗玫瑰糠疹有一定临床疗效,无毒副作用.
【总页数】1页(P263)
【作者】周聪和;陈国勤;王海鹰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519015;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519015;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519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64
【相关文献】
1.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J], 李胜华;殷文浩;谭宇辉;盛桂芳;陈怿;朱宇翔
2.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30例疗效观察 [J], 蔡冰;罗光浦;周美凤;欧阳国栋
3.消银颗粒、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56例疗效观察[J], 陈鹏英
4.百癣夏塔热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玫瑰糠疹 [J], 李连翠
5.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玫瑰糠疹92例疗效观察 [J], 章以淼;应齐升;应震红;应华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0例临床观察高金华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3(015)002
【摘要】流行性腮腺炎足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成为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点疾病之一[1]。
目前临床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我们应用在利巴韦林的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208-208)
【作者】高金华
【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天津宝坻301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1
【相关文献】
1.干扰素a-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临床观察
2.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8例临床观察
3.蚤休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观察
4.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临床观察
5.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0例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剂量激素治疗87例玫瑰糠疹疗效观察池信银;傅江洲;林祥;韩维娜【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年(卷),期】1992(000)004【摘要】玫瑰糠疹的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均欠佳。
我们采用小剂量激素治疗8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58例,女29例;年龄5~54岁;病期4~43天。
69例为初诊病人,18例为使用抗组织胺、抗病毒等药物治疗7~21天无效而复诊的病人。
二、治疗方法倍他米松3mg/日(儿童减量),每隔4天递减1mg/日,总疗程12天,总量24mg。
同时使用特非那丁120mg/日(儿童60mg/日),胸腺因子D10mg。
隔日肌注;外用去炎松尿素霜。
以痒感消失、皮疹完全消退为痊愈。
三、疗效本组病例一般在用药后2~3天痒感明【总页数】1页(P59-59)【作者】池信银;傅江洲;林祥;韩维娜【作者单位】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及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J], 杨利娜2.昆仙胶囊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J], 吕艳;于为民;任小军3.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及血清PLA2R 25(OH)D3 NGAL水平变化分析 [J], 吴刚;王利平;赵成志;黄鑫4.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及血清PLA2R、25(OH)D3水平变化分析 [J], 王艳华5.小剂量激素联合米诺环素治疗重度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J], 许秀宽;陈艺宏;张洪辉;肖翠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皮敏消胶囊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玫瑰糠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面部患处皮肤潮红、丘疹、鳞屑和瘙痒等症状。
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与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升高、皮脂腺分泌不正常、皮肤免疫功能失调、炎症因子释放增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上一般采用皮肤外用和口服药物治疗,如激素、抗组织胺药物等,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潜在的不良反应和依赖问题。
寻找一种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
皮敏消胶囊是一种由中药制成的口服药物,主要成分包括枳壳、泽泻、防风、黄芩、连翘、地榆、黄柏、气压灯、羌活、款冬花等。
据中医认为,该药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凉血、祛湿解毒等功效,可调整人体的内环境,改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玫瑰糠疹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皮敏消胶囊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玫瑰糠疹患者60例,均符合玫瑰糠疹的诊断标准,包括面部皮肤潮红、丘疹、鳞屑和瘙痒等临床表现。
男34例,女26例,年龄范围37~72岁,平均年龄52.5岁。
病程3个月~5年不等。
具体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序号 | 性别 | 年龄 | 病程 ||-----|-----|-----|------|| 1 | 男 | 45 | 3年 || 2 | 女 | 52 | 4年 || 3 | 男 | 37 | 5年 |1.2 方法将60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和局部激素类药膏。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皮敏消胶囊,3次/日,每次3粒,疗程4周。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皮肤病变部位病情改善程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等。
二、结果2.1 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经过4周治疗,对照组患者中面部患处皮肤潮红、丘疹、鳞屑、瘙痒等临床症状缓解明显,但总有效率仅为6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皮敏消胶囊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为面部红斑、瘙痒和鳞屑。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或其它抗炎药物。
然而,这些药物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副作用多、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等。
因此,寻求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治疗玫瑰糠疹的重要课题。
皮敏消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其中包含蒲公英、金银花、苍耳子、茵陈蒿等多种草药。
据文献报道,皮敏消胶囊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对于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对于其治疗玫瑰糠疹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为了探究皮敏消胶囊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我们选取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皮敏消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抗组胺药治疗。
治疗周期为4周,期间定期进行症状评估和皮肤病灶面积测量,同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86.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平均病灶面积缩小了50.2%,对照组的平均病灶面积缩小了44.3%,观察组的病程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在本研究中,皮敏消胶囊与口服抗组胺药在治疗玫瑰糠疹方面的疗效相当,但皮敏消胶囊治疗的优势在于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且对皮肤的修复作用更加明显。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因此仍需进一步加大研究样本量,并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验证其有效性。
2022年1月第1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蓝芩口服液治疗扁桃体炎发热的临床效果 王素敏昆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41【摘要】目的:分析蓝芩口服液在治疗扁桃体发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本门诊于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扁桃体炎发热患儿,对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44例,实施头孢硫脒治疗),观察组(44例,实施蓝芩口服液),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计数。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施蓝芩口服液治疗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要分别高于实施头孢硫脒治疗的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同时观察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要低于对照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发生扁桃体炎发热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蓝芩口服液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儿的疾病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蓝芩口服液;扁桃体炎;发热;治疗总有效率;白细胞计数;生活质量评分[中图分类号]R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1-0057-03 Clinical effect of Lanqin oral liquid in the treatment of tonsillitis feverWANG Su-min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Kunshan City, Kunshan Jiangsu 21534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Lanqin Oral Liquid in the treatment of tonsil fever. Method: Select 88 children with tonsillitis and fever admitted in this outpatient clinic from July 2019 to July 2020. Both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all the children were divided equally into control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Group (44 cases, implemented cefathiamidin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44 cases, implemented Lanqin oral liqui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reactive protein and White blood cell count.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in C-reactive protein,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o were treated with Lanqin Oral Liquid were treat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cefathiamidine. At the same time, the C-reactive protein and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in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children with tonsillitis and fever, adding Lanqin Oral Liquid to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children,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childre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children, and promote the disease of the children Rehabilitation is worthy of vigorous promotion.[Key words]扁桃体炎是临床中感染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引起患儿患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到葡萄球菌感染及链球菌感染等[1]。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玫瑰糠疹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入选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0.9%生理盐水250ml配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0.3-0.4g静滴,1天1次;对照组采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针剂VitC2.0g配5%葡萄糖注射液400ml静滴,1天1次。
同时两组均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1天1次,外用炉甘石洗剂,1周后比较二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玫瑰糠疹明显缩短了病程,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探讨。
【关键词】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玫瑰糠疹玫瑰糠疹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病程较长的糠状鳞屑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临床上常规用钙剂、VitC静滴,抗组胺药口服,外用炉甘石按敷止痒,治疗时间长,疗效差。
我科自2009年3月—2010年8月应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通用名,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治疗门诊患者12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入选标准:①12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女各60例,患者年龄15—35岁,平均年龄25.42±9.18岁。
②病程3—7天,平均5天,所有患者均未用药,无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
③排除二期梅毒、银屑病等皮肤病,及妊娠、哺乳期女患者。
④既往无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过敏史者。
⑤能坚持规定疗程者。
按以上标准,我们收集了本院门诊皮肤科120例玫瑰糠疹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男女之比为1∶1。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1.2症状评估对患者治疗前、后皮疹分布面积及瘙痒等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评定。
治疗判定标准:根据风团数目、大小及瘙痒的程度,按4级(0-3分)评分方法记录,上述3项评分相加为总分。
皮敏消胶囊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病因不明,常见于青年女性。
该病的主要表现为面颊、鼻翼、下巴等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鳞屑、灰白色鳞屑,以及瘙痒、干燥等症状。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一些外用药物和口服抗组胺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但是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治疗玫瑰糠疹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皮敏消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薏苡仁、连翘、金银花、紫苏叶、白芷等多种中草药。
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等功能,适用于治疗急慢性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病。
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皮敏消胶囊也可能对玫瑰糠疹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为了探究皮敏消胶囊对玫瑰糠疹的治疗效果,我们随机选择了60名玫瑰糠疹患者进行了一项为期8周的临床疗效观察。
这6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皮敏消胶囊,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每日2次,每次3粒。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并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治疗组治疗8周后,治愈10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治疗8周后,治愈2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3%。
两组之间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比对照组明显改善。
治疗组中的患者皮肤红斑、鳞屑、灰白色鳞屑、瘙痒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则相对较轻或无明显改善。
同时,治疗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本次临床疗效观察表明,皮敏消胶囊对玫瑰糠疹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减轻症状和改善体征。
但是,由于本次观察的样本量相对较少,缺少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等高质量随机临床试验支持,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随机、双盲、正式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