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对血流变影响的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93.78 KB
- 文档页数:1
辛伐他汀联合金纳多对中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金纳多对中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择中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用辛伐他汀和金纳多联合治疗,对照组用辛伐他汀治疗。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测定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数据分别相互对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数据分别相互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两组数据相互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金纳多比单用辛伐他汀能更好地降低血胆固醇。
标签:辛伐他汀;金纳多;血脂高胆固醇血征是高脂血征中常见的一类疾病,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脂代谢紊乱综合征,防治高胆固醇血征对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起着重要作用[1]。
本文旨在探讨辛伐他汀联用金纳多对降低中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5月~2009年10月来本院门诊及住院的中、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92例,男60例,女32例,年龄(63.4±9.2)岁。
其中43例伴有高血压,36例伴有冠心病。
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异常,排除甲状腺疾病、阻塞性肝胆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及药物、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引起的血脂异常。
所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4例。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20 mg/次,1次/d,晚餐后服用。
治疗组口服金纳多80 mg/次、2次/d,早、晚餐后服用(金纳多为银杏叶提取物片,由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生产),同时按对照组方法口服辛伐他汀。
总疗程为12周。
1.3 检测方法两组患者于同一时间开始服药,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空腹抽取肘静脉血4 ml置于普通管用于测定血脂。
临床他汀类药物治疗作用、挤兑认知功能、肾功能、肝功能、脑卒中、白内障等疾病副作用影响他汀类药物是治疗血脂异常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药物,长期他汀类药物治疗非常安全,临床上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很低,心血管获益远远大于不良反应风险。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他汀相关的肌肉症状是临床中遇到的主要不良反应(图1)。
对葡萄糖稳态影响他汀类药物治疗与新发糖尿病风险的适度增加有关,但每1000人接受治疗,可预防5例新的心血管事件,出现1例新发糖尿病。
具有代谢综合征或前驱糖尿病特征者出现这种不良反应的风险更大,但这一人群中未服用他汀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
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益处远远超过血糖升高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在HbA1c升高的个体中。
认知功能他汀类药物是否与认知功能改变相关,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
FDA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会增加痴呆、轻度认知障碍或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发生率。
尽管如此,他汀类药物的说明书被修改为包括认知副作用,如记忆丧失和混乱,不过FDA强调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获益超过了上述可能的不良反应。
关键信息他汀类药物治疗不会对认知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加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联合治疗达到非的LDL-C水平时,没有迹象表明对认知功能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低LDL-C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任何痴呆或帕金森病的风险没有因果关系。
肾功能影响除了亲水的普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其他的他汀在肝脏代谢,并在肾脏清除。
KDIGO指南为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脂管理提供了建议。
他汀治疗可降低CK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特别是那些有轻度肾病的患者。
关键信息➤他汀类药物与临床上明显的肾功能恶化无关。
➤对于接受强效他汀治疗的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来减量可能是谨慎的。
➤不能排除他汀类药物有肾脏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对肝功能影响1.肝酶升高在服用任何一种他汀的患者中,有0.5%~2.0%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通常在治疗开始后3个月内。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药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用于高脂血症患者降脂的药物疗效,安全性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
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辛伐他汀组30例,辛伐他汀20mg/日,安慰剂组30例,安慰剂1粒/日,疗程均为8周。
观察降脂效果,心脑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8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显效1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3.3%,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降脂效果显著,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60病例选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性别,男33例(55.0%),女27例(45.0%);年龄,45~73岁,平均56±4岁。
高脂血症诊断符合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专家组提出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诊断标准:空腹血清TC≥5.89mmol/l;TG≥1.43mmol/l;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17m mol/l;除外以下情况:(1)对辛伐他汀过敏者;(2)严重肝肾损害者;(3)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急性或慢性肝胆疾病及药物所致继发性高脂血症者;(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5)已知肌肉或神经肌肉性疾病者;(6)前1月内有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重大手术外伤及其它严重疾病者[1];高脂血症类型为:高胆固醇14例(23.3%),高胆固醇加高甘油三酯29例(48.3%),高甘油三酯17例(28.3%);合并症,糖尿病11例(18.3%),高血压34例(56.7%),冠心病19例(31.7%),高尿酸血症9例(15.0%),脑血栓形成7例(11.7%)。
将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安慰剂组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资料性别,年龄,合并症,高脂血症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治疗方法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片20mg,1次/d,晚间顿服,连服8周为1个疗程;安慰剂组应用安慰剂1粒/日,晚上顿服,连服8周为1个疗程;患者治疗期间饮食及2型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等疾病的用药与治疗前保持一致。
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1-08T16:41:37.5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作者:温春涛韩玉霞[导读]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危险因素,极易引发冠心病(CHD)和脑梗死等疾病。
温春涛韩玉霞(长垣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南长垣 453400)【摘要】目的观察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降至通络软胶囊和辛伐他汀联合用药组和单用辛伐他汀(对照)组,联合用药组采用降脂通络软胶囊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辛伐他汀治疗,2组于12周后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 、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中TC、TG、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用用药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联合用用药组疗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降脂通络软胶囊辛伐他汀高脂血症疗效【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102-01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原发或继发原因导致人体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中一种或几种偏高的症状[1]。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危险因素,极易引发冠心病(CHD)和脑梗死等疾病。
我们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降脂通络软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门诊或住院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110例,血清TC≥5.98mmol/L(230mg/dl)或2.0mmol/L(180mg/dl)≤TG﹤4.5mmol/L (400mg/dl)。
小剂量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调脂作用
黄全跃;王世强;赵水平;刘元德;王钟林
【期刊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年(卷),期】1996(4)2
【摘要】本文观察小剂量3-羟-3-甲戊二酰辅酶还原酶抑制剂-lovastatin(洛伐他汀10mg/天)和simvasatin(辛伐他汀5mg/天)对28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影响。
结果发现:服药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下降21.4%(2周)和30.4%(4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下降36.3%和52.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升高15.5%和28.3%,这三项均有统计学差异。
血清甘油三酯浓度依次下降21.2%和26.7%,但无统计学意义。
仅1例诉消化道不适。
资料表明:小剂量他汀类药物在短期内可明显降低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副作用发生率低。
【总页数】3页(P131-133)
【关键词】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降血脂药;药理学
【作者】黄全跃;王世强;赵水平;刘元德;王钟林
【作者单位】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6
【相关文献】
1.小剂量辛伐他汀在老年人中的调脂疗效 [J], 尹秋生;姚依群;曹少军;周书明
2.国产小剂量辛伐他汀的调脂作用 [J], 权衡;刘雪琪;权栋
3.国产小剂量辛伐他汀的调脂作用 [J], 权衡;刘雪琪;权栋
4.中药调脂液和血脂康,辛伐他汀对中老年人旨血症调脂作用的比较 [J], 沈干;王俊
5.洛伐他汀辛伐他汀调脂不良反应比较 [J], 李宏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合理用药 2021 年 9 月第 14 卷第 9 期下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September 2021, Vol. 14
No.9C
・11・
•论 著•
地菊平肝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 咼血压并心力袞竭的临床疗效 及其对血脂、心肌重构的影响
邹国勤作者单位:344314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湖坪中心卫生院
【摘 要】 目的 探讨地菊平肝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
心肌重
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一2020年9月乐安县湖坪中心卫生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62例,按照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地菊
平肝胶囊治疗,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平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24h血压 最高值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透明质酸(HA)、III型前胶原蛋白(PC DIP)、层粘连蛋白(LN)、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观察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2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 舒张压及24 h收缩压、舒张压最高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
、
舒
张压及24 h
收缩压、舒张压最高值低于对照组(P<0.05 ) o 2组患者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收缩压、
舒张压最高值均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C、
TG、
HDL-C、
LDL-C、
HA、PC ffl P、
LN、NT-proBNP水平及治疗后血清TG、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改善的疗效探讨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改善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增加使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使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标签:辛伐他汀;曲美他嗪;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型或晚期阶段,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弥漫性纤维化,产生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的临床综合征。
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血栓和栓塞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1]。
本文针对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疗效作了以下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4.43±23.33)岁;平均病程(7.61±2.16)年。
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4.12±24.79)岁;平均病程(7.13±2.34)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均在入院后对其进行饮食以及生活方面的指导,并根据各患者的不同病情制定不同的作息时间以及运动时间,帮助患者促进血液循环。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其常规药物包括洋地黄、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美托洛尔及血管扩张剂(地巴唑、硝普钠等),以上药物均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以及按照医嘱进行服用。
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意义作者单位: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医院通讯作者:隋志新目的探讨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对防治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医院对42例高血压或糖尿病伴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及斑块形成的患者经他丁治疗2年后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2年间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2例观察者服用他汀治疗前后的IMT及斑块大小的变化,发现IMT及颈动脉斑块体积均明显小于服药前(P <0.01),头痛头晕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舒降之)可以显著减小IMT及斑块体积,改善心、脑供血,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体力活动的缺乏,营养过剩及各种精神压力而引发的肥胖、高脂血症、糖代谢异常的人群逐年增加,最终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2亿[1],糖尿病人群9200多万[2]。
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是导致并加速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
因此,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伴有一个危险因素者应该监测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寻找动脉硬化的依据及程度,尽早联合他汀类抗动脉硬化及消减斑块治疗,可以降低冠心病事件36%,脑卒中27%[3]。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1年6月选择了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或糖尿病伴有IMT增厚或斑块形成患者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46~82岁。
其中高血压患者27例,糖尿病患者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5例,代谢综合征伴头痛头晕者2例。
1.2 治疗方法药物将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丁(舒降之)20 mg,每晚顿服。
治疗期间,第一次检查全血生化为1~2个月,主要观察肝功、肌酸磷酸激酶,正常者每6个月检查一次。
每6~12个月复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1次。
2 结果2.1 临床疗效2年间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2例观察者服用他汀治疗前后的IMT及斑块大小的变化,结果发现IMT及颈动脉斑块体积明显的小于服药前(P<0.01),头痛头晕症状明显改善。
氨氯地平与辛伐他汀的相互作用
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
而辛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氨氯地平与辛伐他汀可以同时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
这两种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肌肉痛和腹泻等,但临床研究表明两者联合使用时,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氨氯地平和辛伐他汀都是通过影响不同的生理过程来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的。
氨氯地平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而扩张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而辛伐他汀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的生成,减少胆固醇在血液中的含量。
虽然这两种药物可以同时使用,但需要谨慎监测患者的肝功能。
辛伐他汀可能会对肝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使用辛伐他汀期间,应定期检查肝酶水平。
如果患者同时服用氨氯地平和辛伐他汀,并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黄疸或肝功能酶水平升高等,应及时停止药物并就医。
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血脂水平检测,以确保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应由医生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氨氯地平与辛伐他汀可以同时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但需要谨慎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
只有在医生指导下,且在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后,才可确定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D—二聚体的影响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D-二聚体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D-二聚体变化。
结果治疗8w后实验组TG、TC、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且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辛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抗炎、降脂、抗血栓效果颇佳,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辛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D-二聚体为了探究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D-二聚体的影响,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与作用机制,本文主要择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与美国心脏病学会制定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吻合,排除恶性肿瘤、脑卒中、肝肾疾病、周围血管病变、高危妊娠、风湿病等患者,其中男性占有56例,女性有28例,年龄35~76岁,平均(50.67±6.98)岁。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这8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予以40mg·d-1辛伐他汀(生产企业: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054),于晚睡前服用。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应用抗血小板药物、B受体阻滞剂、硝酸盐、抗凝剂、钙通道拮抗剂等。
两组均持续治疗2w。
应用胶体金法,对D-二聚体进行测定,并观察TG、TC、HDL-C、LDL-C变化。
小剂量辛伐他汀联合山楂精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摘要】为探讨小剂量辛伐他汀伍用山楂精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分析120例分别接受小剂量辛伐他汀伍用山楂精降脂片(观察组)与常规剂量辛伐他汀(对照组)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认为小剂量辛伐他汀伍用山楂精降脂片不仅有全面的降脂调脂作用,而且药物不良反应低,更适合长期应用。
【关键词】高脂血症;降脂;辛伐他汀;山楂精降脂片高脂血症(HLP)是血浆中TG、TC、LDL-C水平过高及HDL-C水平过低的一种脂质代谢异常病症,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1]。
笔者采用小剂量中西调脂药合用治疗HLP,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09年5月在我院卫生服务站门诊收治的120例HLP 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5年制定的《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TC≥5.7mmol/L,TG≥1.7mmol/L,HDL-C≤0.91 mmol/L和LDL-C≥3.64mmol/L。
并排除甲状腺机能减退、痛风及肝肾等疾病引起的血脂紊乱。
近半年来无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病史,无服用噻嗪类利尿剂、皮质激素等药物史。
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55~80岁,平均(60.5±2.1)岁,病程1~15年。
1.2 治疗与方法观察组60例,口服辛伐他汀片(广东汕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70601)每日1次,1次10mg,并合用山楂精降脂片(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Z64020177)1日3次,1次2片;对照组60例,口服常规剂量辛伐他汀片每日1次,1次40mg;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辛伐他汀与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对比观察【摘要】目的评价辛伐他汀与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
方法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6例,予辛伐他汀,10mg qd;B组70例,予血脂康,0.6g bid。
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辛伐他汀组与血脂康组在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疗效相似(P>0.05)。
结论辛伐他汀与血脂康在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相似,均可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关键词】辛伐他汀血脂康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异常增高,其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多种相关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即冠心病。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
因此积极降脂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辛伐他汀(舒降之)和血脂康是目前常用的调脂药。
本文就2种药物的调脂效果进行研究,观察2药对血脂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2004年7月~2006年10月住院的136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男89例,女47例,年龄30~80岁。
纳入标准:根据1997年《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胆固醇(TC)>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2mmol/L 者入选。
其中并发有冠心病37例,糖尿病31例,高血压病42例,脑梗死24例,排除标准:排外家族性高脂血症、内分泌代谢失调及慢性肝、肾疾病,停用对血脂有影响的药物。
1.2 治疗方法136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66例,予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公司生产)10mg/晚;B组70例予血脂康(北大维信生产)0.6g,每日2次。
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空腹抽血查TC、TG、LDL-C、HDL-C、肝功能、肾功能、肌酶、血糖、血及尿常规,颈动脉内膜超声检查和心电图检查。
治疗期间:(1)嘱患者按时服药,同时告之患者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对比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对比。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患有老年糖尿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8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常规组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统计对比。
结果:与治疗之前相比三酞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结果主要表现为观察组的患者有更加良好的改善效果。
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
常规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5%。
两组数据对比结果的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结论:使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伴胆固醇血症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更加有效地对患者血脂的水平进行改善,且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老年糖尿病伴高胆固醇血症【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135-02冠心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老龄化的趋势,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来调节血脂和控制血流变学的稳定[1]。
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乏力等,病情严重的话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者是急性紧急梗死直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诱导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降血脂显得格外重要。
他汀类衍生物在临床上是常见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具有抗炎、调脂以及保护心功能的效果,但使用他汀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2],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药物分别对患者进行治疗,来对药物的疗效进行探讨,简要记录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患有老年糖尿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8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常规组。
改善血液流变学在防止兔高脂血症睾丸损伤中的价值(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改善血液流变学在防止睾丸损伤中的价值。
方法40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饲料绞股蓝组、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高脂饲料组、标准饲料组。
实验前和实验后6、9 w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
观察睾丸病理学。
结果①血液流变学:高脂饲料绞股蓝组、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高脂饲料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随饲养时间延长渐升,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高脂饲料绞股蓝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优于高脂饲料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②TG、TC、LDL C、HDL C:高脂饲料绞股蓝组、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高脂饲料组随饲养时间延长TG、TC、LDL C渐升,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高脂饲料绞股蓝组、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低于高脂饲料组(P0.05,0.01),高脂饲料绞股蓝组TG、HDL C、LDL C与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TC与高脂饲料绞股蓝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③睾丸病理学:高脂饲料绞股蓝组、标准饲料组生精细胞正常;高脂饲料组睾丸生精细胞脂肪变性,间质纤维化,基底膜增厚,精子细胞数量下降,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睾丸损伤较高脂饲料组明显减轻。
结论改善血液流变学对高脂血症导致的睾丸损伤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高脂血症;睾丸损伤;血液流变学;影响流行病学调查已经证实,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浆睾酮水平较正常人明显低下〔1〕。
男性性别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提示雄激素与心血管疾病存在有一定的关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