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主要城市概况
- 格式:docx
- 大小:20.84 KB
- 文档页数:3
桂林概况讲解桂林是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一个城市,地处中国中部与南部的交界处,以其绝美的山水风光而闻名天下。
下面我们将全面介绍桂林的概况,带您了解这座美丽城市。
一、地理位置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南为湖南、广东,东邻贺州、梧州,西邻百色、河池,北接柳州、桂平。
全市总面积为2.02万平方千米。
二、行政区划桂林市下辖七个区、八个县,包括七星区、象山区、秀峰区、叠彩区、雁山区、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资源县、平乐县和荔浦县。
三、历史文化桂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较深的文化底蕴。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桂林地区就有了远古人类的活动证据。
汉代时期,桂林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唐代时期,“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语言也开始流传。
桂林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还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这里的多元文化历史记载着无数传奇和神话,成为了各族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四、旅游资源桂林以其天然美景享誉中外。
桂林山水区域内的山、水、洞、石相互协调,旅游资源丰富。
桂林有两条著名的河流——漓江和桂江,两岸飞峰耸立、清流淙淙,别有一番风味。
此外,桂林还拥有许多著名的山水景点,如四象山、韶山、龙脊梯田、象山等。
五、气候特点桂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温适宜,四季分明。
夏天清晨和傍晚有点雨,中午时分温度比较高,有一定的暑气。
秋天和冬天桂林的天气较为宜人,天空湛蓝,温暖如春。
六、经济发展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呈现出以旅游业、电力、工业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较为稳健。
桂林是全国县域电网改造升级试点县市,同时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全国美丽宜居城市典型市之一。
七、美食文化桂林是中国重要的南方小吃之一,其美食文化丰富多样。
当地的米粉、螺狮粉、桂林米粉汤、阳朔烧鹅等都是当地有名的美食。
同时,桂林菜系也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主要有著名菜品如桂林螺蛳粉、莲藕烤肉、香螺三鲜汤等,可谓是丰富多样。
南宁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南宁市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一个具有独特地理特点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
在南宁市七年级地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南宁地理有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南宁的地理位置南宁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部偏南,地理坐标为北纬22°51′至23°38',东经108°10′至109°40'。
南宁市东临广东省,西接越南,北邻广西其他城市,南濒北部湾。
二、南宁的地形地貌南宁地形地貌呈现明显的北高南低的特点。
整体上,南宁市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东北部山区平均海拔在300-400米,逐渐向西南部平原地区过渡。
地势降低到平原地区后,形成了南宁市的城区。
三、南宁的气候特点南宁市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湿润气候特点。
全年气温相对较高,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而干燥。
年平均降水量较多,分布均匀。
四、南宁的自然资源南宁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矿产资源方面,南宁市石灰石、铁矿石、锰矿、石英等矿产储量丰富。
水资源方面,南宁市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都十分丰富,利用广西著名的绿色水源之一南宁市蝴蝶泉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
五、南宁的交通运输南宁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
南宁市是中国通往东盟国家的陆路和水路交通枢纽,交通便利。
南宁市拥有广西最大的铁路枢纽站——南宁站,以及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方便了本地居民和游客的出行。
六、南宁的人口分布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核心城市,也是人口集中的地区之一。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6月,南宁市总人口超过700万。
南宁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区和其周边地区,主要由汉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组成。
七、南宁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南宁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市区内交通便利,道路网络完善,城市环境得到了大力改善。
南宁市还建有多个公园和景区,如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南宁动物园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一)运用地图,了解广西的地理位置、水系特征和地形特点。
(二)结合地图指出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阳朔等城市地理位置,并清楚各城市的主要职能。
(三)通过观看各种图片或录像,了解"喀斯特"地形特点,并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其成因。
(四)了解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
(五)通过对如何开发桂林旅游资源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六)通过对旅游线路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灵活运用地图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了广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广西主要城市及特征,独特的"喀斯特"地形。
虽然广西的地理位置教材中少有提及,但教师授课时要把这部分内容加入,因为对地理位置的了解是认识一个省区的基础。
在介绍其一'主要城市"时主要提及了省会南宁和本省最大的工业基地和铁路枢纽--柳州。
教材把城市桂林放在教材阅读内容中来进行介绍。
教师在教学时还可补充一些城市如北海_梧州等。
介绍城市北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可表明广西其沿海省区特征;介绍西江航运要冲梧州可表明广西发达水系特征;介绍旅游城市桂林,可阐述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讲"桂林山水"时是围绕其独特的"喀斯特"地形景观为主要特征,通过"漫话'喀斯特一地形"和"桂林山水"这两篇阅读材料来介绍的。
这两篇"阅读"是紧密相关的,教师可作为一个整体来讲述。
"喀斯特"地形的成因是本节的难点,牵涉诸如内力、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一些知识。
教师在讲解这一内容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讲解不必过于繁杂。
教学建议新课导人:方案①:用多媒体展示桂林的象鼻山、七星岩等著名风景点图片。
提问:你们知道它们在我国的哪个省或自治区吗?方案②:配乐诗朗诵:"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的深啊,梦一样的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省县级市汇总:##省行政区划:〔省会:市〕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市〔辖6区6县〕青秀区 | 兴宁区 | 江南区 | 西乡塘区 | 良庆区 | 邕宁区 | 武鸣县 | 横县| 宾阳县 | 上林县 | 隆安县 | 马山县市〔辖4区4县2自治县〕城中区 | 鱼峰区 | 柳南区 | 柳北区 | 柳江县 | 柳城县 | 鹿寨县 | 融安县| 三江侗族自治县 | 融水苗族自治县市〔辖5区10县2自治县〕秀峰区 | 象山区 | 七星区 | 叠彩区 | 雁山区 | 阳朔县 | 临桂县 | 灵川县|全州县 | 兴安县 | 永福县 | 灌阳县 | 资源县 | 平乐县 | 荔浦县 | 龙胜各族自治县 | 恭城瑶族自治县市〔辖3区3县1县级市〕万秀区 | 蝶山区 | 长洲区 | 岑溪市 | 苍梧县 | 藤县 | 蒙山县市〔辖3区1县〕海城区 | 银海区 | 铁山港区 | 合浦县市〔辖2区2县〕钦南区 | 钦北区 | 灵山县 | 浦北县贵港市〔辖3区1县1县级市〕港北区 | 港南区 | 覃塘区 | 桂平市 | 平南县市〔辖1区4县1县级市〕玉州区 | 北流市 | 兴业县 | 容县 |陆川县 | 博白县市〔辖1市辖区10县1自治县〕右江区 | 田阳县 | 田东县 | 平果县 | 德保县 | 靖西县 | 那坡县 | 凌云县| 乐业县 | 西林县 | 田林县 | 隆林各族自治县贺州市〔辖1市辖区2县1自治县〕八步区 | 昭平县 | 钟山县 | 富川瑶族自治县市〔辖1市辖区4县5自治县1县级市〕金城江区 | 宜州市 | 南丹县 | 天峨县 | 凤山县 | 东兰县 | 巴马瑶族自治县 | 都安瑶族自治县 | 大化瑶族自治县 |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来宾市〔辖1市辖区3县1自治县1县级市〕兴宾区 | 合山市 | 象州县 | 武宣县 | 忻城县 | 金秀瑶族自治县崇左市〔辖1市辖区5县1县级市〕江州区 | 凭祥市 | 扶绥县 | 大新县 | 天等县 | 宁明县 | 龙州县市〔辖2市辖区1县1县级市〕港口区 | 防城区 | 东兴市 | 上思县##省总人口:4768万人市:(总人口:666.16万人)市位于##壮族自治区南部偏西,是以邕江广阔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北为顶峰岭低山,市辖区河系兴旺,河流众多,是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
广西北海概况一.概况1.位置:北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
2.性质:北海是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西南地区的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的城市,是中国大西南连接东盟的最便捷的出海口,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处于泛北湾经济合作区域结合部的中心位置。
邕北线高铁及南北高速公路把北海与南宁、广州、成都、重庆、长沙等重要城市连接起来,构成了便捷的出海通道。
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从2005年开始,北海连续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
北海市面临的北部湾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中国“四大渔场”之一。
3人口:.北海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153.93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5.23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70万人,增长5.99%。
男性人口为80.09万人,占52.03%;女性人口为73.84万人,占47.97%。
其中,海城区:常住人口34.86万人,总人口27.82万人;银海区:常住人口17.68万人,总人口15.09万人;铁山港区常住人口14.27万人,总人口16.78万人;合浦县常住人口87.12万人,总人口102.06万人。
4.北海市辖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和合浦县,2个乡、21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342个村委会、84个社区居委会。
5.交通及区位航空:北海福成机场距离市区25公里,已开通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国内及国际主要城市的航班。
福成机场平均每周近200航班,航线16条,飞达19个城市。
铁路:北海铁路已开通北海---南宁和北海--桂林的往返动车,广西沿海城际铁路邕北线将北海到南宁的时间缩短为1小时左右。
水路:=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客运方面,北海国际港客运港是北海主要的客运港,该客运码头可同时停泊客滚船3艘,年吞吐能力为35万人。
桂林市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6'50″—111°29'30″,北纬24°15'23″—26°23'30″,境域南北长236公里、东西宽189公里;北部及东北部与湖南省交界,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接壤,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及来宾市毗邻,西部及西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相接,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平方公里,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面积的%;桂林是世界着名的、中国首批、,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的美誉;桂林是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的永久举办地;于2014年在桂林举办;人文历史桂林历史悠久;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距今约一万年前,桂林就有人类祖先活动;夏、商、周时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桂林”之名,始于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当地盛产玉桂而成名,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时属广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民国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汉、壮、苗、瑶、侗、回、京、彝、水、满等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多民族融合的地域民族文化构成了桂林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桂林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行政区划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县、临桂县分别划归桂林市管辖,199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实施部分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桂林市辖秀峰、叠彩、象山、七星、雁山、临桂6个区及阳朔、灵川、全州、兴安、永福、灌阳、龙胜、资源、平乐、荔浦、恭城11个县自治县;区县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75个镇、44个乡、15个民族乡,23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654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总人口万人,其中市区人口包括临桂万人;市人民政府驻;1995年起为自治县待遇县;2013年4月9日第二版: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桂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已经出炉,同意撤销临桂县,设立桂林市临桂区;同意桂林市人民政府驻地由现址象山区五美路16号,搬迁至临桂区西城中路69号;地理环境地形桂林山川奇特、风景秀丽,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属典型的岩溶地貌;桂林以俊俏的山峰、瑰丽的岩洞、清澈的江河闻名于世,早在唐宋时期,“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已名扬海内外;市区至阳朔县长约80公里的漓江沿岸峰林地貌最为典型,形成了千峰环抱、山环水绕、碧水青山、奇峰倒影、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桂林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北、东、西三面地势较高;中部及南部地势较低平;其中从全州县、兴安县到灵川县、桂林市区、临桂一线有“湘桂走廊”之称,是广西的东北门户;桂林四周青山环绕,北部有猫儿山、越城岭;东部和中部有都庞岭、海洋山;西北和西部有大南山、天平山;南部有架桥岭和大瑶山;其中猫儿山主峰海拔米,为华南第一高峰;越城岭主峰真宝顶海拔米,为广西第二高峰;桂林市河流水系发达,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00余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5条,其中五大河流的资江与湘江分属长江流域的资江、湘江水系,桂江、洛清江、浔江属于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气候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唐代诗人杜甫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赞誉桂林的气候;桂林三冬少雪,四季常花,年平均气温接近摄氏度;7、8两月最热,平均气温为摄氏度左右,1、2两月最冷,平均气温为摄氏度左右,偶尔降到摄氏0度以下,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7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平均气压为百帕;土壤桂林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酸碱度为~;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桂林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目前已发现有用矿产有煤、石煤、金、银、铁、锰、铜、铅、锌、锡、钨、铌、钽、重晶石、萤石、钾长石、花岗石、大理岩、石灰岩、高岭土、滑石、沸石、石英、方解石、矿泉水、温泉等54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1/4,探明一定储量的有35种,铌、钽、铋、滑石储量位居广西第一;其中滑石最负盛名,享誉海内外,质量全国第一,储量全国第四;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水利资源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桂林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7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7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生态环境桂林市已建立1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猫儿山、花坪和千家洞,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处;自然保护区集中在龙胜、兴安、资源、灵川、恭城、临桂、灌阳、阳朔、全州、永福、荔浦11个县;自然保护区类型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其面积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野生动物类型占%,地质遗迹类型面积公顷,总体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相对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桂林森林资源丰富,树种资源种类繁多,全市共有维管束植物249科,1103属,区域内已知高等植物有2000多种;树种资源有用材林、经济林、竹类、防护林含水源林、绿化树种和石山树种等,其中银杉、桫椤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林副产品资源有松脂、烤胶原料、干果、香菇、木耳、棕皮、罗汉果等;野生动物繁多,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50多种,约有鸟类26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黄腹角雉、金雕、白颈长尾雉、云豹、林麝、蟒蛇等,二级保护动物40种;区位优势桂林位于泛珠三角、西南、东盟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成渝经济区、中部经济试验区、泛珠三角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的交汇处,是沟通国内西南与华南沿海经济的桥梁,是贯通国内与东盟的枢纽;桂林交通便捷,自秦开凿灵渠沟通珠江、长江两大水系起,桂林就一直是联系岭南与长江流域的咽喉要地;目前,桂林已构筑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四通八达的复合式、立体化便捷的交通网络,桂林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凸显;公路交通桂林市四通八达的公路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国道322、323线穿境而过,其中322线已改造成高等级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南接柳州、南宁、北海,北达湖南;桂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桂林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距离,构筑起桂北地区及湘贵川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公路通道;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阳朔至鹿寨桂林段等3条高速公路强力推进,桂林与周边地区高速路网的连接进一步加快;截至2014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公里,公路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公里,市、县区交通运输局管养里程公里;全市133个乡镇100%通了沥青水泥路;1655个建制村100%通了公路,年内新增101个建制村通水泥路,通沥青水泥路的建制村达1374个,全市建制村通畅率提升个百分点,达到%;完成村屯连通公路290公里;桂林市客运站91个,总建筑面积107776平米,一级站3个,二级站13个,三级站14个,四级站25个,五级站23个,等外站13个;拥有营运车辆39278辆,其中:营运客车6605辆、营运货车32673辆;开辟客运班线771条,其中农村客运班线373条;铁路交通随着2013年底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以及2014年底贵广高铁的开通运营,桂林迈入高铁时代,成为广西铁路交通的“新贵”,贵州、四川、云南都将以桂林为一个重要“节点”通往珠三角地区,成为连接湘、桂、黔、粤四省区乃至西南、中南、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已开通直达南宁、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上海、贵阳、广州、杭州等省会城市和首都北京的动车,日均发送乘客3万人左右;航空交通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位于桂林市西南临桂区的两江镇,面积406平方公顷,飞行区等级为4E,跑道长2800米,现有航站楼面积万平方米;预计2017年建设完成桂林机场T1航站楼改造项目和T2航站楼新建项目后,航站楼将增加10万平方米、站坪40万平方米、停车场万平方米,满足旅客吞吐量年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万吨、飞机起降量万架次;桂林机场是国内重要的旅游机场和西南地区旅游枢纽机场;2014年,桂林机场共保障运输航班起降59743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6897741人次,货邮吞吐量吨;目前,共有30 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航线,通航国际国内46 个城市;计划飞行60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8条,分别是桂林-釜山、桂林-清州、桂林-吉隆坡、桂林-新加坡、桂林-南宁-曼谷、南宁-桂林-大阪;地区航线3条分别是桂林-台北、桂林-高雄、桂林-香港;国内航线49条;水运交通桂林市主要航运江河有漓江、桂江、湘江、洛清江、资江、浔江、百寿河等7条,航道里程共687公里,其中通航里程576公里;漓江、桂江是桂林市重要的通航河流,辖区通航192公里,7级航道经梧洲流入珠江通外海;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港口码头201个,其中: 旅游码头14个,货运码头3个,便民码头184个;营运船舶525艘,其中:客船439艘旅游船舶286艘,货船86艘;。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中国南部,是广西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
柳州市位于广西中北部的岭南之地,东北与河池市接壤,东南与梧州市毗连,西北与来宾市、桂林市相邻,西南与贵州省相接,北与北部湾相对。
柳州市地势西高东低,绵延数百公里,地势平坦,地势南高北低。
作为广西的重要城市,柳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柳州市地处岭南文化的交汇地带,自古就是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之地。
在柳州市的历史上,曾经先后是粤语、滇语、苗语、壮语等多个民族语言的重要交流区。
这里独特的多民族文化给予了柳州市独特的风貌和魅力。
柳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14年,汉五代之一的赵武灵王苻坚的父亲苻洪就在此地建立了“柳原郡”,这是柳州市最早的县级行政单位。
柳州市的历史上出现过多个王朝和政权的更迭,如南汉、北汉、太平天国等。
这些历史事件都给予了柳州市深厚的历史底蕴。
柳州市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例如,柳州市有着著名的景区,柳州水上世界景区。
这个景区位于柳江之滨,是柳州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柳江是柳州市最大的河流,流经市区,河水清澈,景色宜人。
水上世界景区以柳江为依托,通过开展水上运动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此外,柳州市还有着许多悠久的历史景点,如柳州市区内的柳州古城,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是柳州市的历史文化长廊。
在古城内,可以欣赏到各种风格各异的古建筑,感受到柳州市的历史厚重。
另外,柳州市还有着露露四照壁等文化古迹。
除了自然和人文景观,柳州市还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城市之一、在多年的发展中,柳州市积累了丰富的工业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
柳州市的主要工业有钢铁、铝加工、汽车制造等。
柳州市钢铁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广西地区最大的钢铁产业基地之一、同时,柳州市还拥有优质的铝矿资源,使得铝加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柳州市的汽车制造业也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柳州市自主品牌的汽车销量逐年递增。
南宁城市分析报告一、南宁市概况南宁简称邕,古称邕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是红豆的故乡,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
居住着壮、苗、瑶等36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703万,其中市区人口274.55万人。
南宁别称绿城,凤凰城,五象城,分别因城市内有凤凰岭,五象岭而得名。
是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华南地区特大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和贸易中心。
市辖区: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西乡塘区,其中下辖高新经济开发区、东盟经济开发区、五象新区、横县、隆安县、武鸣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
城市面积市区(即六城区)面积647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70多平方公里。
二、人口情况截至2012年末,南宁市户籍总数2180344户,总人口7134979人,比上年增加20100人,增长0.28%。
其中市辖区人口2745458人,增加17277人,增长0.63%;非农业人口1392528人,减少3276人。
[15] 全市户籍人口713.50万人,比上年增加2.01万人,增长0.28%,其中市区人口274.55万人,增加1.73万人,增长0.63%。
据计生委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06‰,比上年增加1.08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 4.99‰,比上年增加 1.3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07‰,比上年下降0.26个千分点。
三、经济状况2011年南宁全市生产总值(GDP)2211.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5%。
2011年南宁全部工业总产值首破2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破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360亿元,物价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2503.6亿元,增长12.3%,比全区增速高1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速高4.5个百分点,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广西南宁的地理经纬度及南宁市简介展开全文广西南宁的地理经纬度东经108度19'11"北纬22度49'12"(转载2008-12-30 发表的文章)市名南宁市(英语:Nanning City 拼音:Nánníng Shì)。
中文简称“邕”。
别称绿城、邕城经纬度北纬22°13`-23°32`,东经107°45`-108°51`。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辖区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西乡塘区、横县、隆安县、武鸣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
现任领导市委书记车荣福,市长黄方方。
城市面积22200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6476平方公里。
海拔全市平均海拔74-79米。
最高处为496米。
人口全市总人口659.5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49.67万人。
民族南宁市聚居着壮、汉、瑶、苗、侗、回、毛南、京、仫佬等30多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
宗教南宁市主要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全市教徒约10000多人,宗教教职人员近百人。
时间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
UTC+8。
邮政编码530000电话区号0771(+86)汽车号牌桂A国内生产总值1062.99亿人民币(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GDP最高的城市)。
人均 GDP 14300人民币。
市花朱槿花,又名扶桑花市树扁桃树南宁(Nánníng)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信息的中心。
南宁位于广西的西南部,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唯一的沿海省会城市。
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拥有沿海城市待遇和税收等多项优惠待遇。
南宁概况【地理位置】南宁,一座历史悠久,风情独特的南国绿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和信息中心。
南宁历经1680多年的风雨沧桑,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发展成为一座清新灵秀、洋溢现代化气息的新兴都市。
南宁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链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各省区唯一沿海的省会城市,更是中国走向东盟的前沿城市。
【建置沿革、行政区划、人口】南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边陲重镇和著名商埠,是历代州、郡、府和省会驻地,南宁建制从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始,距今已有1680多年。
唐贞观八年(634),南晋更名为邕州,设邕州下都督府,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
全市土地面积2211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799平方公里,辖兴宁区、新城区、城北区、江南区、永新区五个城区和邕宁县、武鸣县、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七个县(2003年6月27日南宁市正式接管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五个县,南宁市辖县数由原来的两个县增加为七个县)。
2004年,全市户籍人口648.85万人,市区人口150.06万人。
南宁是壮乡的一支古老歌谣,全市聚居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
【自然资源】南宁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中草药资源。
南宁地处岭南有色金属地带,已勘查发现的有锰、锌、铅、金、银、煤、石英砂、水晶、重晶石、白云石,花岗岩等41种,为全国已知矿种的三分之一。
南宁是广西的产粮区和经济作物基地,盛产水稻、玉米、甘蔗、木薯、花生、豆类、麻类、茶叶等农副土特产品;还盛产香蕉、菠萝、芒果、荔枝、扁桃、龙眼等 40多种亚热带水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中草药资源丰富,有砂仁、淮山、半夏、茯苓、银花、田七、桂皮等 300多种。
【旅游资源】南宁市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以南宁为中心的桂南旅游是广西三大旅游区之一,优美的绿城风貌,迷人的中越边境风光、浓郁的壮乡民俗风情、壮丽的南国边关以及扬美古风、青山塔影、明山锦绣、望仙怀古、伊岭神宫、九龙系珠、南湖情韵、龙虎猴趣、凤江绿野、邕江春泛等十大景观,构成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
南宁概况南宁,古称邕州,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具有1680多年的历史。
南宁市辖六城区和六个县,总面积2.21万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即六城区)面积6476平方公里,城市建城区面积225平方公里。
南宁居住着壮、汉、苗、瑶等36个民族,全市总人口为711万,其中市区人口3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412万,各族人民和谐共处。
南宁市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宜人,阳光充沛,物产丰富,年平均气温在21.7度左右。
南宁常年绿意盎然,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22%,城市绿化覆盖率41.35%,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17%,地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是中国西部最宜人居住的“中国绿城”。
曾荣获“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十佳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2012年养生休闲之都”等称号。
南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居广西前列,是广西区域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中心。
农业生产已形成以粮食为基础,菜、果、蔗为龙头,种、养、加工并举的高产、高效、优质的城郊型农业格局;工业经济突出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推动作用,高新技术应用广泛,形成以制糖、造纸、机械、化工、建材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三产发展势头强劲,已形成以商贸、餐饮、房地产等为支柱,金融、通信、旅游、会展、仓储、服务等为新支撑点的服务体系。
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
从2004年起南宁市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是中国与东盟双向交流的重要枢纽城市和前沿城市,占据着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的制高点,形成了南宁城市和广西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南宁还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打造一个和谐开放、互动发展、高端引领的城市创新体系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战略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广西四大城市作者:王治敏来源:《地理教育》2009年第02期“首府城”——南宁南宁位于广西中南部,地处108°19′11″E,22°49′12″N,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面向东南亚,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是中国西南经济圈、华南沿海经济圈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三大经济圈的交通枢纽中心。
南宁又称绿城、凤凰城、五象城,市花为朱槿,市树为扁桃。
现辖6区6县,总人口671.8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
总面积22 293千米2,其中市区面积6 479千米2。
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置大兴郡,以南宁为郡治所在地,南宁建制从此开始,至今已有1 600多年。
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将邕州路改为南宁路,取其南疆安宁之意,“南宁”由此得名。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市成为自治区首府至今。
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南宁国际学生用品交易会响誉国内外。
南宁市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居广西前列,是广西区域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中心。
农业生产已形成了以粮食为基础,菜、果、蔗为龙头,种、养、加工并举的高产、高效、优质的城郊型农业格局;工业经济突出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推动作用,高新技术应用广泛;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以商贸、餐饮、房地产等为支柱,金融、通信、旅游、会展、仓储、服务等为新支撑点的服务体系。
南宁已形成与东盟国家陆海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有着可沟通联系全国各大城市以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先进通讯网络。
“工业城”——柳州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中部,地处108°32′E~110°28′E,23°54′N~26°03′N,属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带,夏长炎热、冬短温和、雨量充沛、光热丰足、雨热同期、无霜期长。
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
精心整理桂林市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09°36'50″—111°29'30″,北纬24°15'23″—26°23'30″,境域南北长236公里、东西宽189公里。
北部及东北部与湖南省交界,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接壤,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及来宾市毗邻,西部及西南部与广桂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桂林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距离,构筑起桂北地区及湘贵川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公路通道;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阳朔至鹿寨(桂林段)等3条高速公路强力推进,桂林与周边地区高速路网的连接进一步加快。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12079.886公里,公路密度43.45公里/百平方公里。
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660.478公里,市、县(区)交通运输局管养里程9888.041公里。
全市133个乡镇100%通了沥青(水泥)路;1655个建制村100%通了公路,年内新增101个建制村通水泥路,通沥青(水泥)路的建制村达1374个,全市建制村通畅率提升6.2个百分点,达到83.1%。
完成村屯连通公路290公里。
桂林市客运站91个,总建筑面积107776平米,一级站3个,二级站13个,三级站辆,班线站坪40万平方米、停车场7.72万平方米,满足旅客吞吐量年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5万吨、飞机起降量10.12万架次。
桂林机场是国内重要的旅游机场和西南地区旅游枢纽机场。
2014年,桂林机场共保障运输航班起降59743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6897741人次,货邮吞吐量35841.4吨。
目前,共有30 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航线,通航国际国内46 个城市;计划飞行60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8条,分别是桂林-釜山、桂林-清州、桂林-吉隆坡、桂林-新加坡、桂林-南宁-曼谷、南宁-桂林-大阪;地区航线3条分别是桂林-台北、桂林-高雄、桂林-香港;国内航线49条。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沿海的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边疆。
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
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广西共有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即漓江风景名胜区、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宁明花山风景名胜区。
还拥有隆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贵港南山一东湖风景名胜区、百色澄碧问风景名胜区、陆川谢鲁山庄风景名胜区、三江的林溪一八江风景名胜区、鹿寨的香桥岩风景名胜区、北流的勾漏洞风景名胜区、容县的都峤山一真武阁风景名胜区等29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有7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即桂平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合浦县的大士阁、宁明的花山崖壁画、兴安县的灵渠、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司令部及红八军司令部右江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另有220处自治区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1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北海的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上思和防城的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
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即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
桂林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毗邻广东省。
桂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代的城池、石刻、墓址、遗迹比比皆是,而且人文资源丰富,民族风情独特。
保留完好的近代名人故居,是桂林翔实而珍贵的历史写照。
1982年桂林被列为国务院首批24个历史名城,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七.五”期间全国七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美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总体上来说,桂林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年平均气温为19.3℃,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说。
到桂林旅游,最佳季节是在每年4-10月份.素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我们祖国的一颗璀璨明珠,她以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旖旎风光,“山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迷人景色,使得古今中外无数骚人墨客为之叹服、为之动情。
景观:漓江风景名胜区。
桂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以山水取胜。
整个景区包括桂林市、阳朔县以及临佳、灵川、兴安、永福、龙胜等县的部分地区。
柳州市位于北纬23°54’-24°50’、东径108°14’-109°45’,地处中国广西的中部,座落在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柳江的中游,东北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150公里,西南距广西首府南宁264公里,距北部湾、邻国越南300多公里。
柳州又称龙城,是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之一,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是全国的交通枢纽。
柳州汉代置谭中县,隋代改名马平县,唐代开始称为柳州,后曾改为龙城郡,1946年设市,市区人口86万,杂居着汉、壮、侗、苗、瑶、仫佬等近30个民族。
柳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日光充足,四季常绿,年平均气温20.5℃,年平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年平均日照1600多小时,无霜期长达300天以上。
柳州地处亚热带,地形以岩溶地形为主,山青水秀,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
这里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文化古城,是国家甲级旅游城市之一。
景观:潭景区柳侯公园立鱼峰风景区都乐岩风景区玉林,位于广西东南部,东与梧州市、广东省相邻,南与北海市、广东省毗连,西与钦州市、南宁地区交界,北与贵港市接壤。
“三日尽览侨乡秀,四季共享岭南色”,玉林秀丽的山水,奇异的古迹,繁荣的商贸,锦绣的田园,侨乡的风情,总会令你依依难舍。
玉林有“岭南美玉,胜景如林”之誉,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以名胜古迹、侨乡风情、宗教文化、商贸旅游为特色,丹霞地貌和岩溶地貌景观遍布各县(市)区,农业生态资源丰富多彩,目前已经形成玉东、玉西、玉南三大旅游区。
玉林美景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庄一阁一铜鼓,二桥二娇二洞天,三山三岩三温泉”。
主要风景名胜区(点)有:世界最大的铜鼓出土地----北流铜石岭风景区、“天南杰构”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亚洲第一天然石桥博白天仙桥、全国四大私人名庄之一陆川谢鲁山庄、中国道教第二十、二十二洞天----容县都峤山和北流勾漏洞、唐代杨贵妃及晋代绿珠女出生地遗址、清代民居建筑群----兴业庞村古民居、李宗仁屯兵遗址----城隍鹿峰山(龙泉洞)、三大温泉----陆川温泉、温罗温泉、容县黎村温泉,森林公园----北流大容山和容县黄坡涧,玉林市佛子山旅游度假区和大型人造景观“云天民俗文化世界”。
玉林市辖区全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雨量和光热充沛,年平均气温21℃。
景观:云天大厦(云天民俗文化世界)、佛子山旅游度假区、经略台真武阁、都峤山、杨贵妃故里、勾漏洞风景、区铜石岭风景区、大容山森林公园、鬼门关。
贵港市位于广西重要城市南宁、柳州、梧州、北海的几何中心,处在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结合部,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
贵港市是一座新兴的内河港口城市,位于广西东南,西江流域的中游,浔郁平原的中部,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门户。
幅员面积3533平方公里,拥有人口154万,市区人口28万自秦统一中国以来,前后一千多年均为地方政权的中心,明代发后降州为县并一直沿用贵县名称。
贵港地处低纬,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微寒,春秋季气温升降较快,日温差较大。
太阳辐射能丰富,热量充足,年平均气温为21.5℃。
贵港市是旅游胜地,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一块翡翠,珠江流域上的一颗明珠,常年游客如云,流连忘返。
以“树奇、石怪、泉甘、茶香、佛灵”闻名于世的桂平西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广西著名的佛教丛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田起义遗址,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策源地。
景观:龙潭国家森林公园,白石洞天,九凌湖,大藤峡。
梧州市位于梧州位于广西东部,地处珠江流域中游。
东经111°51′14″-111°40′北纬22°58′12″-24°10′14″之间。
梧州市是一个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古为百越之地,广信、苍梧是古称,传说因古时盛产刺梧桐树而得名。
公元621年(唐武德4年),改郡治为州治,将苍梧改为梧州,是梧州得名之始。
1927年正式成立梧州市,为省辖市。
古为百越之地,广信、苍梧是古称。
公元621年(唐武德4年),改郡治为州治,将苍梧改为梧州,是梧州得名之始。
1927年正式成立梧州市,为省辖市。
她座落在浔江和桂江(其上游称漓江)的交界汇合处,背倚海拔365米的白云山,青山怀抱,绿水潆绕,物产丰富,气候宜人。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21.1℃温度,最冷月(1月)平均11.9℃温度,最热月(7月) 平均28.9℃气温,年均降雨量1503.6毫米,全年平均日照为1915小时。
景观:梧州八景为:桂江春泛、云岭晴岚、龙洲砥峙、鹤冈返照、金牛仙渡、鳄池漾月、火山夕焰、冰井泉香。
广西百色地区位于广西西部,地处东经104°28′- 107°54′ ,北纬22°51'-25°07'。
北与贵州接壤,西与云南毗连,东与南宁相连,南与越南交界,是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
1929年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了苏维埃人民政府,以“邓小平足迹之旅”为精品的百色地区旅游业正在悄然兴起,百色已开始成为我国继延安、井冈山之后的又一个具有革命老区特色的旅游胜地。
百色是著名的革命胜地。
世纪伟人邓小平曾经在这里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在这片热土上留下许多宝贵的历史财富。
近年,神秘独特的桂西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逐渐向世人展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百色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
百色年平均气温19.0°C 至22.1°C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怒放。
景点:乐业大石围景区,通灵大峡谷风景区,古龙山峡谷群景区,乐业布柳河景区,凌云茶山金字塔,百色起义纪念馆园,江美德保矮马风情园,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旅游景区,澄碧湖景区。
钦州市位于地处祖国西南沿海,广西南部,位于北纬20°54′至22°41′,东经107°27′至109°56′之间。
南临北部湾和南中国海,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
钦州市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依山临海。
钦州风光明媚,古迹众多,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成为桂南著名旅游胜地。
她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不少旅客。
宋代文学家、诗人苏东坡曾"遨游钦灵";1891年,俄太子尼古拉仰慕冯子材抗法战功特来钦州访问;1909年,著名画家齐白石游钦州时,绘了荔枝图,并赋诗:此生无计作重游,五月垂舟胜鹤头,为口不辞劳跋涉,愿风吹我到钦州;1962年,戏剧家、诗人田汉来钦州游览时留下不少美好的诗句。
钦州市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依山临海。
钦州风光明媚,古迹众多,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成为桂南著名旅游胜地。
她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不少旅客。
宋代文学家、诗人苏东坡曾"遨游钦灵";1891年,俄太子尼古拉仰慕冯子材抗法战功特来钦州访问;1909年,著名画家齐白石游钦州时,绘了荔枝图,并赋诗:此生无计作重游,五月垂舟胜鹤头,为口不辞劳跋涉,愿风吹我到钦州;1962年,戏剧家、诗人田汉来钦州游览时留下不少美好的诗句。
钦州属亚热带气候,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特点。
年日照时为18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为21-23℃绝大部分地区无霜期在350天以上,年降水量为1600毫米,雨量充沛,极适合农作物生长。
景观:七泾环珠、麻蓝仙岛、六峰缀秀、王岗山、三宣堂?治冯子材故居、椎林叠翠、越州天湖、白浪滩.防城港市位于广西南部边陲,南临北部湾,北连南宁市,东接钦州,西邻越南,是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主要出海口。
防城区地处防城港市中心位置,北通南宁,南至防城港,东接钦州,西南达中越边关东兴,与越南山水相连,位于中国西南与东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是大西南地区出海通商走向世界的门户、窗口和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