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研究

【摘要】:

近几年,民间借贷在我国迅速发展,形式多种多样,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依托,首先从民间借贷的相关理论出发,阐述了民间借贷的内涵、表现形式及各种形式的主体行为特征,分析了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现状,并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民间借贷形成的微观因素,同时结合近几年案例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的对策建议,强调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构建及监督管理的完善,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民间借贷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金融行为、民间借贷、对策研究

【正文】:

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利用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工具来解释金融市场现象的学科,它揭示了新古典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一个根本性缺陷—完全理性。在金融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民间借贷这种古老的融资方式没有因金融的发展而委缩,反而以独特的生存方式活跃在我国县域经济之中,并呈现出借贷主体多样化、服务和经营范围多元化、发展地区扩大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影响力涉及各个领域。传统金融学明确的把人看做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市场是有效市场,如果用传统理论解释民间借贷等非理性的利率,停留在经济人层面上,很明显是不合时宜的。行为金融学认知的人的有限理性,为研究民间借贷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石。因此,正确客观的认识民间借贷,搞清楚民间借贷的成因、本质、变化规律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加强对民间金融的引导和管理,趋利避害,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加深对民间借贷行为的认识上,进一步探讨我国民间借贷行为产生的特点和心理因素,进而提出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一、民间借贷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行为

民间借贷顾名思义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发生于民间领域的,即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借贷行为。民间借贷指这样一种借贷行为:发生主体为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利率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依我国现有法律法规规定应该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四倍;存在于民间领域,这是其与正规金融最大的区别;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手续简便,但利息较高。形式合法,采用口头或者书面协议[1]。

资金借贷是居民最主要的金融需求之一,借贷行为是指以授受信用为主的借贷行为,包括借入资金和借出资金两个方面。融入资金指居民银行或者其他渠道借入资金。融出资金是指居民以获利为目的的资金运用,包括存入银行和借贷给资金需求者[2]。本文所涉及借贷行为主要是指居民融入资金的情况。

信用制度的建立是借贷行为发生的社会基础,在传统文化中,信用来源于人的固有道德天性,信用与牟利没有太多必然的联系。而西方信用却带有某种工具理性的意义,正如富兰克林所认为的那样,“信用就是金钱。”在正规金融中,信用制度的维护主要是依靠法律的约朿,因而信用的基础是依赖于社会的规范化运行所建立;但是在非正规金融中,信用的维护则主要是依赖传统文化。

借贷行为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目前居民存在的借贷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互助性借贷。这种形式主要是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基本上不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二就是中等程度利息的借贷,手续相对简单,利率在国家规定的合理范围之内,即低于银行同期利率的

四倍。三就是高利贷,即利率高于商业银行同期利率的四倍以上,一般居民不会采用这种形式的借贷[3]。

二、我国民间借贷的行为形式及主体特征

目前,我国的民间借贷主要有民间自由借贷、合会、典当、地下钱庄、私募和担保公司等形式。以温州为例,如图1可以看出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路径。

图1温州民间借贷发展路径[4]

(一)自由借贷及主体行为特点

自由借贷是民间借贷的一种重要形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相比于将资金经由中介机构贷出,我国居民大多倾向于将闲置资金通过熟悉且了解的人介绍借出。据统计,温州的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自由借贷途径获得总资金需求约10%-15%比例的资金额。下图2是对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9 七个时点我国农村农户之间自由借贷量的估算值,从表中可以看出,自由借贷是我国民间借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日益增大,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进步人们有了更多的贷款渠道,因此,自由借贷的比重逐渐下降,但其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视。

图2我国农村农户之间自由借贷规模的估计[5]

自由借贷通常直接发生于社会关系中的主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地缘和人缘图3所示,我国的自由借贷行为大多发生于熟识的主体之间,而贷款方式也多为信用贷款,并没有担保或者抵押,甚至大部分连正规的借贷合约都没有,只要认为贷款人的信用足够好,就将资金借出。

图3我国农村自由借贷契约形式的统计[6]

无息借贷通常发生于亲属或亲密朋友之间,贷款方往往会将资金用途告知借款方,并且承诺一定期限内还款,因为借贷双方都十分熟悉,所以贷出方通常不会要求签订契约。

社会交换论的角度来看,人们都是理性的。在自由借贷行为中,一方需要资金,另一方希望得到利息,因此交换行为就自然发生了,双方都能够最大化自身利益。但是,从调查结果表明,民间自由借贷行为具有很强的互助特点,利率较低或根本没有,因此,自由借贷行为中隐含着精神层面的交换。借贷双方的物质需求,以及名誉、地位等非物质层面的因素共同促使了自由借贷行为的发生。在自由借贷中,如果借款方无法偿还贷款,那么贷出方会动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想借款方索款。在追款过程中,不仅双方关系破裂,借款方的名声、信誉都会被质疑,连带着家人、亲戚的社会形象都会大打折扣,这其中的无形成本是不可估量的。(二)民间合会及主体行为特点

我国内地的合会是在传统合会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尚未摆脱传统合会的影响。我国的合会历史悠久,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大部分具有地缘、人缘或者血缘的关系。

在合会的组建过程(起会)中,有发起人(会首)和响应人(会脚)之分,会首通常有着比较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和比较好的社会声誉,会脚则通常是会首的亲朋好友。在起会过程中,会首和会脚将会商议合会的规则,内容包括合会的周期、利息计算、得会顺序、会首和会脚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起会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合会契约的确立,起会过程中会首与会脚的权利义务分配清晰,但是通常不会将这些契约内容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因为一旦记录,就意味着合会成员之间对彼此的信誉产生怀疑,因此这种契约往往是隐形契约。在合会中,如果有成员不履行契约,那么除了会受到合会契约中规定的惩罚之外,也会受到社会道德谴责。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合会的成功与否与合会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因为只有在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会有可能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秩序,成员的行为才能给受到约束和监督。如果合会运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