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民间金融发展及监管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中国民间金融发展及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7-000-02

摘要民间金融是与官方金融相对应而言的,是官方金融的一个补充。官方金融也即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准设立、受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金融机构的相关金融活动。而民间金融则是官方金融体制以外的资金金融活动,通常存在于城乡的个体经济之间,是个体经济与城乡居民之间以及城乡居民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之间融资活动的总和。文章笔者浅析了目前国内民间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正确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以及对民间金融监管的相关建议。旨在进一步规范民间金融行为,完善国内民间金融体系。

关键词民间金融发展规范监管发展现状建议

民间金融是与官方正式金融相对应的概念,它是对官方金融供给不足的一种补充。因我国农村地区资金供给严重不足,民间金融得到了较快发展,且规模也相当客观。尤其是一些农村经济发展较迅速的地区,一些民间借贷、金融会乃至私人钱庄等民进金融形式相继出现。它们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缓解了资金紧张的现状,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如资金外逃、倒会等风险,对资金领域难治整个国民经济都带来了风险。因此,发展民营经济,要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要在不断增加民间资本的增值能力的同时,规范民间金融,逐步将其纳入正规金融体系,并对其加强监管,充分利用民间资本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一、我国民间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正规大型的金融机构慢慢退出了农村市场,农村金融供求严重失衡

随着国内银行不断偏向商业化,“商业银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呈现了贷长(中长期)、贷大(大企业)的偏好,以致于国内农村地区商业银行的业务出现持续缩水的现象。除此之外,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评定不但周期长,且审核严格,加之贷款的成本高,往往不适合农村的中小额贷款,因此,在农村也比较难以生存。截止2007年末,我国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的乡(镇)共有2 868,约占全国总乡镇的7%;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 万个,相较2004 年,共减少了9 811个;同时县域的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相比2004年也减少6 743个;金融从业人员4万减少了3.8 万人。从这一数据看出,国内的正规大型金融机构正逐步退出农村市场,这对农村金融造成了严重的供求失衡的问题。截止到2008年,国内有1.2 亿农民有贷款的需求,造成国内农村资金的缺口为1万亿元,而从当前贷款能力来看,只有60%能够满足其需求,其余40%的贷款不得不依靠民间金融进行解决。如果农民对货币的需求不能很好得到满足,必将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农村民间金融盛行,金融风险过大

因政策性银行的“力不能及”以及商业银行的逐利性造成了国内农民正规贷款进入真空地带的现状,因此,农村金融市场只能靠

还未合法化的民间金融进行填补,这也促使一批“灰色金融”的大力发展,如一些常见的“标会”、“轮会”“地下钱庄”等等。一旦国家货币政策趋紧或国民经济出现任何的过热倾向,民间金融组织就会特别活跃,并不断累积金融风险,从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尤其是2010年以来,国内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导致一些国内民间金融组织的盛行,高额的利息给国内民进金融组织市场代理了严重的冲击。它们存在的先天缺陷,确实无法弥补正规银行的信贷不足。首先,资本规模比较小,大多通过亲缘关系建立构成,因此没有很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国内法律还未正式对其接纳,存在较大的机会成本,也即是一旦出现任何惩处,都将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与此同时这些组织将这些风险转嫁给了贷款者,形成了高利率的现象。第三,国内民间金融组织管理还不够规范,业务能力还比较差。

(三)农村金融的监管不明确,风险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国内农村金融都未实行较为严格的相关管制措施。虽然2006 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

意见》,并高度提倡“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但至今日,国家并没有从相关法律上接纳这些民间金融组织,这也给国内民间金融组织带来了尴尬的境地,它们不得不游走在非法与合法的灰色地段。

二、正确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

民间金融的存在我国早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因此,在对待民间

金融的问题时,我们不能直接将它作为洪水猛兽,坚决取缔, 同时也不能任其发展,放任不管,应以有利发展农村经济和民营经济为前提,给予正确的引导。

(一)制定合理完善的民间借贷法律法规,给予正确的民间借贷行为引导

要想合理解决民间金融业和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以及各制度间的矛盾冲突问题,在体制上做出重大突破。在鉴于民间借贷存在的普遍且有扩大趋势的问题上, 国家首先应尽快给予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定,从而保护和规范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并引导民间借贷逐步走向正规合理的运行轨道,在立法形式上争取早日给予民间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市场以合法地位, 消除现存的法律障碍。除此之外对于“地下钱庄”、“高利贷”、“外汇”“黑市”等违法犯罪行为给予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 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做好民间金融市场的监管, 控制市场的发展风险

民间金融业的合理完善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好对市场的监管问题, 使农村金融市场在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良性运作。金融业是一个风险大且非常容易发生欺诈行为的行业, 任何金融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的有效监管。因此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 将其纳入政府对金融业的整体监管体系中,并与此形成一套完善合理的监管制度、可行的准入与退出制度以及适当的业绩评审机制,与此同时, 加大对一些逃废债务的打击力度, 给民间金融机构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三)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引导民间一些闲置资金流向投资领域

国家可以拿一些如铁路、公路等重点工程且效益比较好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有价证券的发行,引导居民将个人闲置资金投入到长期基础设施建设中,将短期收益变为长期收益。再或者通过建立投资管理基金,发展个人的信托业,将一些闲散的资金进行集中,交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或者进行共同投资,然后根据个人投入份额分享最终的投资收益,这样,不仅解决了居民渴望货币增值的需要,同时也解决了行业性投资不足的根本问题。

(四)将民间金融活动与银行行为相互结合起来

由商业银行推出多方委托贷款业务或者个人委托贷款业务,由个人委托提供资金, 由商业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用途、对象、期限、金额、利率等,代为监督、发放、使用并协助收回。业务流程中,商业银行对贷款人的资信状况以及还款能力进行详细调查,确保委托贷款人的利益不受威胁和侵犯。同时也可推出多方委托贷款业务或者个人委托贷款业务,用银行的信用引导民间金融活动与银行行为的结合, 迫使民间金融转入规范化,并由不合法向合法化转化。

(五)合理发展民营银行

民营经济如今已经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 3,地位不容小看,国内一些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完备。但目前国内的金融领域,依是国有银行“掌管天下”。从国外一些民营银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