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6.44 MB
- 文档页数:76
中医药产业传统知识保护策略南美花1 贵阳中医学院戴昶舒2 沈阳广播电视大学鲍铁文3 沈阳科技学院陈 瑶4 贵阳中医学院摘要:在现代医学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中国传统的医药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传统的中医药产业技术落后、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发展模式滞后等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中医药产业。
因此,思考中药产业传统知识的保护策略变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切实保护到中药产业的自身利益。
本文基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着重探讨了中国中医药产业在发展与国际化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些策略,以期能够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3-0384-02一、引言中医药产业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重要的卫生资源、经济资源,更是一种优秀的文化资源。
在国际化程度高度发展的今天,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中医药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至今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中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传统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是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的,但是从整个国际市场来看,在具有高额市场份额的重要市场中国的中药产业却只占有5%的市场份额,各种现实迹象都表明我国的传统中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很多,下面就对我国中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并针对此提出一些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
二、浅谈中医药产业发展1.中药产业的界定中医药是华夏民族历经千年发展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与巨大的财富,下面笔者就对我国传统的中医药进行界定。
从狭义的角度将中医药与汉医药等同起来,不包含其他民族的医药体系,而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中医药包括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得到的医学成果和建立的医药理论体系,结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于传统医药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中医药是由中华民族本土文化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疗技术或者是实践经验,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讲,中华民族本土文化包含56个民族的文化,所以,56个民族所建立的整体的或者是独立的医药理论体系都隶属于中医药的范畴。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登记和认定管理第三章持有人的权利及保护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规范中医药传统知识的获取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定义】本条例所称中医药传统知识,是基于中华民族长期实践积累、世代传承发展、具有现实或者潜在价值的中医药理论、技术和标志符号,包括但不限于中医药古籍经典名方、单验方、诊疗技术、中药炮制技术、制剂方法、养生方法等。
第三条【原则】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利用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保护优先、分级管理、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登记和认定】国家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实行登记、认定管理。
第五条【主管机关】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
国务院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负责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有关的专利、商标管理等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有关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有关的工作。
第六条【对外合作】国家鼓励利用中医药传统知识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但不得损害我国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健康。
第七条【鼓励社会参与】国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资助等方式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
第八条【表彰奖励】对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登记和认定管理第九条【登记原则】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可以申请登记。
(一)具有维护和促进健康价值的;(二)具有科学、历史、文化价值的;(三)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四)面临失传且有传承发展价值的;(五)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登记受理程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开的、广泛传播的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登记。
中医药法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药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A. 保护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B. 规范中医药服务C. 保障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D. 以上都是2. 根据中医药法,中医药服务应当遵循的原则是?A. 科学性、规范性B. 传统性、创新性C. 有效性、安全性D. 以上都是3. 中医药法规定,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应由谁来负责?A. 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B. 各级人民政府C. 中医药教育和科研机构D. 中医药从业者4. 中医药法中提到的“中医药”包括哪些内容?A. 中医、中药、针灸B. 中医、中药、推拿C. 中医、中药、民族医药D. 中医、中药、民族医药、针灸5.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医药法规定的中医药服务?A. 诊断B. 治疗C. 预防D. 药物销售二、判断题1. 中医药法规定,中医药服务只能由具有执业资格的中医师提供。
(对/错)2. 中医药法鼓励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广中医药文化。
(对/错)3.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中医药的名称、产地、炮制方法等。
(对/错)4. 中医药法规定,中医药的临床试验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对/错)5. 中医药法允许中医药从业者在没有执业资格的情况下提供中医药服务。
(对/错)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药法对中医药服务提供者的资质要求。
2. 描述中医药法对中医药教育和科研活动的支持措施。
3. 阐述中医药法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
四、案例分析题某中医药企业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改变某中药的炮制方法,导致药效降低,消费者投诉。
请分析该行为违反了中医药法的哪些规定,并说明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D3. B4. D5. D二、判断题1. 对2. 对3. 对4. 对5. 错三、简答题1. 中医药法规定,中医药服务提供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并且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才能从事中医药服务。
2. 中医药法对中医药教育和科研活动的支持措施包括:加强中医药教育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和支持中医药科研创新,推动中医药科技进步;为中医药教育和科研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药事管理第十四单元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一、A11、以下关于知识产权说法错误的是A、广义的知识产权是指著作权(又称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发明权、发现权、商业秘密、商号、地理标记等科学技术成果权在内的一类民事权利的统称B、专利权、商标权和商业秘密又可称为工业产权。
C、知识产权不能作为商品流通,不能进行转让和继承D、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而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E、狭义的知识产权就是指的著作权和工业产权2、以下除了哪项外,都是知识产权的特征A、地域性B、时间性C、永久性D、专有性E、无形性3、以下哪项属于工业产权A、计算机软件B、商标C、工程设计D、电影E、地图4、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的是A、著作权B、专利权C、发明权D、商业秘密E、民事权利5、没有明确对我国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法律是A、《专利法》B、《民事诉讼法》C、《商标法》D、《反不正当竞争法》E、《刑法》6、属于狭义的知识产权的一项是A、工业产权B、发明权C、发现权D、商号E、地理标记二、B1、A.地域性B.时间性C.永久性D.垄断性E.独占性<1>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授予的知识产权,仅在该国或该地区的范围内受到保护,而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发生法律效力。
该规定反映了知识产权的A B C D E<2> 、知识产权的法定保护期限反映了知识产权的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权利人可以在不影响自己使用智力成果的情况下,同时向其他多个主体有偿转让使用权。
【该题针对“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知识产权的特征: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无形性。
【该题针对“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专利权、商标权和商业秘密又可称为工业产权。
【该题针对“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知识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产权是指著作权(又称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发明权、发现权、商业秘密、商号、地理标记等科学技术成果权在内的一类民事权利的统称,其中,专利权、商标权和商业秘密又可称为工业产权。
民族医药香囊知识产权保护理论研究我国目前对民族医药的保护主要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行政法的保护。
对于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香囊,在受非遗保护的同时,其外观可申请外观设计、配方可申请专利的保护。
同时,医药香囊具有种类较广、使用率较高、受益人群多样性等特点。
因此,对医药香囊进行保护模式的研究就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在患者对药物选择时,除了该民族内、本民族的或者对该民族药物有所了解的患者之外,大多患者对民族医药的药理、疗法以及效果了解甚少。
患者本就忍受疾病的痛苦,在治疗时往往会选择相对了解、康复案例多、相对“保守安全”的疗法,放弃民族医药。
因此,将民族医药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将民族医药的炮制办法、秘制配方以及商标加以法律保护,有利于给求医的患者服用“定心丸”,增加民族医药的信服力,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同时,对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实质上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对少数民族地位、习俗的的一种肯定,是实现少数民族人权的需要。
民族医药香囊,是本民族人民百年来智慧的结晶、经验的沉淀,不同民族的醫药香囊以及不同疗效的医药香囊均具有个性化识别性,因此,无论是内在医药配方专利还是外观设计,都可成为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
(二)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形式1.通过现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行保护现有知识产权保护可分为积极保护和防御保护两类,积极保护是指对民族医药授予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地理标识等权利);防御性保护是指不直接授予民族医药知识产权,而是通过一定的法律措施,阻止该知识产权被第三人获取。
当下对我国民族医药的保护,有的是直接利用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有的则是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进行修改从而进行保护。
学者为此也曾提出修改建议,王兵认为可修改专利法和中药保护的行政法规,使其相衔接。
1严永和认为应以事先知情同意机机制为基础,修改现行专利制度的程序要件,从而建立保护传统中医药学知识的知识产权利益,构成积极保护;或者对现行专利制度的实质要件进行修改,例如赋予“创造性、实用性、新颖性”新的含义。
关于加强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4269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4269号提案内容2011-03-02案由:关于加强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的提案提案者:朱静芝段惠军龚建明于文明周然周宜开郑小燕姚克陈子江牛广明张庆文肖燕军张光奇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国家中医药局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研究办理4269号提案复文2011-03-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8月31日以〔2010〕国中医药提字第45号文函复:朱静芝等委员: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我局非常重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积极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合作,通过课题研究、建立试点等工作推动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一、大力提高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高中医药行业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我局正在起草《关于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将提出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法制建设、中医药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中医药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我局还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合作,通过宣传、培训、咨询、调研等多种形式,提高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水平,对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二、科学界定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和内涵。
目前在学术界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中是否包括中医药传统知识还未达成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局坚持既要研究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中医药知识创新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要从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特殊性出发,研究建立专门保护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法理依据。
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专利法》中,增加了对依据违法获取或利用遗传资源做出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的条款和遗传资源来源披露的条款。
浅议中医药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作者:孙德君来源:《商业文化》2019年第19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中医药作为国粹,承载着我国厚重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历史认识,是我国在医药学和大健康产业领域重要的软实力。
目前,中医药以其显著的疗效不断走向世界,服务全人类。
中医药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
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八条明确提出“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提高中医药科学技术水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国内120家中成药重点企业的调查统计显示,在401种中成药中就有61.8%被采取商业秘密保护的方式予以保护。
作为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秘密保护已成为中医药领域最常见、最重要的保护方式之一。
然而,鉴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其商业秘密保护在某些方面仍存在欠缺,因此,突破中医药保护的现实困境至关重要。
中医药商业秘密保护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二条规定,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古老的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具体来说,中医药包括中医和中药两大部分,中医指的是中医学的各种理论方法,中药则是中医学理论方法下所使用的药物。
中医与中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现代社会普遍主张优先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中医药资源,以此来实现中医药知识的广泛传播与私主体利益之间的平衡。
专利制度作为知识产权体系的核心,具有较强的排他性,保护力度大,能够赋予企业强大的竞争优势。
在世界范围内,专利制度已成为保护医药产品技术特征的最有效的一种法律手段。
然而,专利制度起源于西方,其鼓励将物质脱离自然状态的发明创造。
在我國专利法中,大部分关于药品的保护条款均借鉴了国外保护西药的法规内容,但西药与中药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西药强调对物质进行分解与量化,而中药则强调保持药物的天然属性,专利制度对中医药的保护实际上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如专利制度并不能保护中医诊疗方法、中药难以满足专利三性的要求、专利公开制度易导致中药配方或工艺被滥用、专利保护期较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九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全文发布时间:2016-12-26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中医药服务 (2)第三章中药保护与发展 (6)第四章中医药人才培养 (9)第五章中医药科学研究 (10)第六章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 (11)第七章保障措施 (12)第八章法律责任 (13)第九章附则 (1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第三条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第五条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六条国家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为公民获得中医药服务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