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49.50 KB
- 文档页数:4
摘要:全球服务外包行业已经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处于产业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伴随着中国it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也正处在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阶段。
目前国内软件从业人员接近40万人,其中从事软件外包的软件人员不到15万人。
虽然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量的it相关专业毕业生,但真正适合从事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却极为短缺,人才培养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一大瓶颈,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一、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一)办学目标、专业设置的弊端一是办学目标扭曲。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办学目标扭曲、教学定位偏差的现象。
大多数院校依旧停留在it专业知识的定向培养上,这使得毕业走入社会的学生往往是专而不精,每个领域都知道一些,却又都不够深入。
二是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
在设置专业时,很多高职院校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也依旧拘泥于理论陈规,并未与企业实际的岗位任职要求相结合,使得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事倍功半。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尚不健全众所周知,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方面,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功不可没,国家也多次重申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实用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政策。
然而,放眼全国,真正具备企业一线软件服务外包工作能力和经验,同时又拥有一定理论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实在太少,与国内庞大的高职高专学生规模相比如同九牛一毛。
由于目前校企间依然缺乏更为深远、广泛的联系,致使大多数高职院校无法向企业输送更多教师进行一线工作锻炼。
(三)各类实训模式均有明显不足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实训模式一般分为以企业、培训机构和学校为主导的三种模式,其中以学校为主导的培训模式由于存在封闭性,无法真正实现与企业工作项目的有效对接而逐渐被高职院校所摒弃,进而转向以企业或培训机构为主导的实训模式。
第1篇一、培养目标武汉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在软件开发、测试、维护、项目管理等方面从事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 知识结构:-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了解软件工程的发展动态;- 掌握至少一门编程语言,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和软件设计能力;- 了解数据库管理、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
2. 能力结构:- 具备软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实现、测试与维护的能力;- 具备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3. 素质结构:-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培养方案第一部分:公共基础课程1. 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公共文化课:- 大学英语- 大学语文- 体育- 军事理论3. 公共选修课:- 伦理学- 心理学- 公共关系学- 社会学第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 离散数学- 计算机网络2. 软件工程基础:- 软件工程- 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设计- 软件测试- 软件项目管理3. 编程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 Java程序设计- Python程序设计4.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系统原理- SQL语言- 数据库设计第三部分:专业核心课程1. 软件设计与开发:- UML建模- 软件架构设计- 软件测试技术- 软件项目管理2. 高级编程技术:- 网络编程- 分布式系统- 人工智能3. 专业实践:- 软件综合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第四部分:专业选修课程1.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图形学- 机器学习2. 软件工程方向:- 移动应用开发- 云计算技术- 大数据技术3. 跨学科选修课程:- 电子商务- 物联网技术- 金融科技四、教学安排1. 课程设置:按照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北工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软件领域中进行独立研究和工程实践的高层次软件工程人才。
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3、培养具有较强职业素养和全球化视野,能够适应国内外软件工程领域发展需要、用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软件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基本内容。
2、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创新的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担任合作和协作工作。
4、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意识,能够通过持续学习和不断进步适应和适时引领软件工程领域发展。
三、学习过程1、课程设置:北工大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软件工程基础、编程语言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需求工程与软件设计、软件进化与维护、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等内容。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课、项目实践、实习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研训练: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将注重科研训练的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
4、实习实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学校将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习和企业实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磨炼自己,拓展视野,为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评价和考核1、学院将建立健全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在全程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考核。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第一部分:课程设置1. 专业基础课程(1)程序设计基础内容: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据结构与算法内容:介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内容:介绍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能力。
(4)操作系统原理内容: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培养学生对系统软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专业核心课程(1)软件工程导论内容: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软件工程思维和方法。
(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内容:介绍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编程思维和架构设计能力。
(3)软件项目管理内容:介绍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培养学生软件项目管理的能力。
(4)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内容:介绍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软件质量的检测和保障能力。
3. 专业方向课程(1)Web开发技术内容:介绍Web开发的基本技术和框架,培养学生Web开发的能力。
(2)移动应用开发内容:介绍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技术和平台,培养学生移动应用开发的能力。
(3)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内容:介绍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实践环节1. 实习环节要求学生在校外软件公司、科研院所或企业部门进行实习,参与实际软件项目的开发、测试和维护,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定规模的软件项目设计与开发,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和文档撰写,培养学生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和实践能力。
第三部分:创新实践1. 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的能力。
2. 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软件开发、设计和创意竞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第四部分:综合评价1.学分要求、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学科竞赛综合评价,不合格者不能获得毕业证书。
专业编号: 888软件工程专业本科(2011)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技术与工具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控制软件质量的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1.掌握现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织及体系结构;2.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及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具有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的能力;3.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学习和运用软件工程工具和环境的能力;4.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能力;5.具有从事软件工程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基本能力;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同工作能力。
二、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数字逻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应用软件架构、软件项目管理、团队激励与沟通方法、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实践、软件质量保障等。
三、学制4年。
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教学时间分配表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八、说明1.本培养方案适用软件工程本科专业。
2.本专业学生在第4-5学期之间的暑假进行为期两周的见习,见习占2学分。
3.本专业学生在第6-7学期期间参加实习实训,在第7-8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并撰写毕业论文。
实习实训占6学分,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占6学分。
有关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以学校和院系相关规定为依据。
4.本专业的所有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学生必须修习,其余专业选修课程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专业选修课程总学分不得低于30.5学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秀3篇人才培养方案篇一一、专业名称软件工程二、学制4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协调,具有扎实软件基础理论、开发实践、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运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及工具,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与维护、项目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获得软件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安全意识、实践能力、创业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四、培养规格根据“基础适度、口径适中、特色突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的实践能力和经验,软件项目组织的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2)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设计、实现、评审、测试、维护以及过程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3)具有软件项目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4)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知识、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5)具有软件开发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并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7)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篇二一、指导思想以xx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在医疗实践中加快培养年轻的专业技术骨干。
二、人才梯队建设的目的(一)人才无断层当医院内的某个职位由于人员的变动、长假、退休或辞职等种种原因出现空缺时,保证有合适的人选接替这个位置。
(二)顺利交接保证目前的人选确实胜过他的前任,而且交接得越快越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Software Engineering(门类:工学;二级类:0809;专业代码:080902)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数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及应用知识,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相关理论、技术、工程化原则与方法,掌握并熟练运用软件工程环境与工具,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科学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创新意识,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具有基本的软件项目分析与架构设计能力、初步的项目管理和较强的软件详细设计和实现技能,获得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综合实战训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运维、培训与教育等方面工作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毕业要求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软件工程学科及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数学等相关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接受从事软件系统研发、软件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技能训练和工程实践。
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品德、文化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软件研发技能,能够从事软件项目研发、测试、实施等工作。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具体要求: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身体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2.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外文专业资料,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3.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等。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4.具有较扎实的数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软硬件相关概念、原理、技术、架构和基础理论。
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软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5.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知识体系、应用背景、发展现状和理论前沿,系统地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研究和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够认知和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
软件工程服务外包人才产学合作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摘要:软件外包产业的迅猛发展造就了大量的岗位,企业需要人才。
然而,我国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培养人数较多,但总的就业率低。
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唯有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
长沙学院是湖南省首家软件服务外包试点单位。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一种产学合作培养模式即通过和安博教育集团,中关村软件园及多家知名it企业紧密合作,采用3+1形式,通过项目实训平台,每期实施一个企业真实项目,同时让我们的教师走向企业,让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完全融合校企一体化,并在企业建立实践基地,真正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软件外包人才,深受企业的欢迎。
关键词:服务外包;培养模式;产学合作;软件服务外包是指全球软件发达的国家为降低发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专注于核心业务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将一部分it业务向技术实力强、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地区或国家进行转移,由当地的企业完成业务。
根据idc统计,2005年中国软件离岸外包的市场收入为9.3亿美元,近几年中国软件离岸外包市场持续增长,2010年统计的整个市场容量近28亿美元,预期2014年将达到76亿美元[1]。
发展软件外包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
软件外包产业的迅猛发展造就了大量的岗位,企业需要人才。
然而,我国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培养人数较多,但总的就业率低,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就业率不是很理想[2]。
一方面是软件外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难,这种鲜明对比形成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1)软件外包人才应具备更高的知识素养,这些素养包括:对不同国家文化的了解、对相关行业知识的了解、职业素养及语言沟通能力;(2)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用人标准严重分离,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出现一条鸿沟。
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为了解决用人需求,不得不自己培训。
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唯有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
软件培训方案六篇软件培训方案范文1关键词:软件外包;人才培育;实训教学1 引言面对全球软件外包方兴未艾的趋势,中国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选择和机遇。
一方面是中国软件外包产业方兴未艾,依旧布满机遇,一方面却是巨大的威逼已然来临,前途荆棘密布。
尽管从政策支持、硬件环境建设到软环境培育几方面,已涌现出一批的软件园、软件出口基地,政府、企业、高校业已尽了最大努力,但是中国方兴未艾的软件行业,面临的是“绿色工业”的“能源危机”。
阻碍刚刚起步的中国软件产业加速进展的症结,是国内软件专业人才的严峻匮乏。
表面看来,我国软件人才增长速度还要高于产业进展速度。
2021年,我国软件全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另有约40万软件人员从事软件与软件应用、讨论与教学等相关工作,同时每年还在以5~7万人的速度培育新的人才。
从数量上说与软件产业的需求基本吻合,但是,现实的状况是这一浩大的软件队伍却无法满意蓬勃进展的软件产业需求。
软件外包产业要想做大做强,规模和人才是两个关键问题,但是这两个问题相辅相成,相互左右,归根究竟还要归结到人才问题上。
软件外包企业需要大批的把握外包基础学问的初级软件工程师;需要具有外包项目实战阅历、能带领外包团队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需要熟识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外包行业规章、具有国外市场开拓力量的高级人才[1]。
缺乏软件外包人才表明白软件外包市场需求旺盛,也反映了高校和社会的计算机教育与培训不能适合软件外包企业的实际需要。
软件外包服务行业并不是门槛较低的工作,需要把握专业学问和语言沟通技能,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
在软件外包人才培育问题上,毕竟应当采纳什么样的人才培育模式来进行呢?这仍旧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
本文从软件外包人才现状着手分析了我国软件外包市场的人才需求特点及目前培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人才培育的详细方式进行探讨,深化介绍了国内外几种不同的软件外包人才培育方式的详细特点,分析和总结不同方式的优势与弊端。
149
软件工程(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及先进的企业
级应用软件开发方法与技术,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人文和数学知识,有良好的团队协作、
交流沟通能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及国际交流能力,能跟踪技术进步和发展,精通软件外包
行业规范与标准,在服务外包企业胜任代码编写、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等工作岗位的IT服
务外包国际化高级专业软件人才。
二、基本业务规格
1.具有良好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了解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2.掌握信息技术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及技术原理,具有综合应用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软
件研发和应用的强化训练,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开发能力和实践能力;
3.具有较强的研发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实践能力,精通Java或.net程序设计语言等主流
软件开发平台,并具有较扎实的数据库知识,符合IT服务外包企业对高级国际化软件人才
的需要;
4.具有软件工程和服务外包专业必需的软件开发、测试等基本技能;
5.具有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达到CET-4水平,具备获取本专业中
英文文献和参考资料的能力;
6.具有较好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基准学制 四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软件工程
六、专业主干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服务外包概论、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概论、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26学分,基础教学课程50学
分,专业教学课程34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0学分, 素质拓展环节
10学分。
150
软件工程(服务外包)专业教学安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 按 学 期 周 学 时 分 配 备注
1 2 3 4 5 6 7 8
普
通
教
育
课
程
1J106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 2
必修
26
学分
1J1080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0 1
1J1093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 2
1J1096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4
1J10061 大学英语1 3.0 4
1J10074 大学英语2 4.0 5
1J10081 大学英语3 3.0 4
1J10097 大学英语4 4.0 5
1J112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0 1
1J10885 体育与健康1 0.5 2
1J10895 体育与健康2 0.5 2
1J10905 体育与健康3 0.5 2
1J10915 体育与健康4 0.5 2
基
础
教
学
课
程
1H10307 计算机导论 3.0 3
必修
50
学分
1J10645 大学物理B 4.0 4
1H11137 程序设计基础1★ 2.0 2
1H11145 程序设计基础2★ 4.0 4
1H14173 工程数学基础(一) 4.0 4
1H14185 工程数学基础(二) 2.0 2
1H14361 服务外包概论★ 1.0 1
1H14415 计算机数学基础 4.0 4
1H12581 软件工程概论★ 2.0 2
1H10607 数据结构★ 4.0 4
1H10378 计算机网络★ 4.0 4
1H10508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4.0 4
1H14085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3.0 3
1H14425 软件测试技术 3.0 3
1H10175 操作系统★ 3.0 3
1H14435 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 3.0 3
151
专
业
教
学
课
程
1H14445 程序开发心理学 2.0 2
软件
开发
模块
限修
20
学分
1H10117 Web技术与设计 4.0 4
1H14455 Java核心技术 4.0 4
1H14465 oracle数据库系统 2.0 2
1H14105 面向对象分析与UML 3.0 3
1H12735 J2EE开发技术 3.0 3
1H14095 软件设计及体系结构 2.0 2
1H10535 人机交互技术 2.0 2
软件
测试
模块
限修
20
学分
1H10117 Web技术与设计 4.0 4
1H14475 自动化测试工具 2.0 2
1H14485 单元测试实践 4.0 4
1H14105 面向对象分析与UML 3.0 3
1H14495 Linux操作系统 3.0 3
1H14095 软件设计及体系结构 2.0 2
1H14505 商务英语及写作 2.0 2
选修
14
学分
1H10423 计算机英语 2.0 2
1E12355 日语 2.0 2
1G10361 数字图像处理 2.0 2
1H11975 计算机辅助设计 2.0 2
1H14145 C#程序设计 3.0 3
1H14135 Flash程序设计 3.0 3
1H14515 SQL server 数据库系统 3.0 3
1H11215 算法设计与分析 3.0 3
1H14525 ASP.NET程序设计 3.0 3
1H14153 计算机视觉 2.0 2
1H14535 WPF应用开发 2.0 3
1H13683 J2ME开发技术 3.0 3
1G10983 人工智能导论 2.0 2
1H14545 WinForm程序设计 3.0 3
1A10162 电子商务 1.0 1
1H11584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2.0 2
公
共
选
修
课
程
公共选修课(心理健康教
育相关课程必修1学分,建议本专业学生修读人文社科类课程不少于4学分。) 2 2 2 4 选修
10
学分
152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1H10226 多媒体技术 3.0 3
必
修
30
学
分
1H10323 计算机技能训练 1.0 1
1D12403 工程训练 1.0 +1
1H10313 计算机工艺实习 1.0 +1
1H12475 程序设计综合训练 2.0 +2
1H12755 专业课程设计1 2.0 +2
1H12765 专业课程设计2 2.0 +2
1H14555 企业项目实践 8.0 +18
1H10131 毕业实习 2.0 +6
1H10125 毕业设计 8.0 +2 +10
素
质
拓
展
环
节
1J10827 形势与政策 2.0 共开设14次讲座
必
修5
学
分
1J10205 国防教育 1.0 +1
1J10975 职业发展与规划 1.0 +2
1J10985 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 1.0 平时
1J10855 专业素质拓展
选
修5
学
分
总 计 20+1周 23+2周 21+2周 26+2周 26+2周 13+2周 2+20周 16周 160学
分
有关说明:1.周学时一般不高于23学时,最后一学期一般不安排理论教学课程。2.专业主干课程以★号表示。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增加每周2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增加每周1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4. 专业选修14学分的分配建议为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