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附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16
螺杆制冷机组制冷原理
螺杆制冷机组是一种常用的制冷设备,它采用螺杆压缩机来完成制冷过程。
螺杆制冷机组的制冷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压缩过程:制冷循环开始时,螺杆压缩机吸入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气体,通过螺杆的旋转运动,将气体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螺杆的螺杆轴心线与定子轴心线呈两个旋转之间的夹角,使得气体在压缩腔中被逐渐压缩。
2. 散热过程:在螺杆压缩机将气体压缩后,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
冷凝器内部通过外界冷却介质(通常是水或空气)的作用将气体进行冷却,使其变为高压液体。
3. 膨胀过程: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或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此时压力急剧下降,液体同时释放热量,变为低温低压的蒸发气体。
蒸发器内的制冷剂吸收外界的热量,实现了制冷效果。
4. 吸气过程:低温低压的蒸发气体被螺杆压缩机吸入,并再次进入压缩过程,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总的来说,螺杆制冷机组通过螺杆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逐渐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高压液体,再经过膨胀阀或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实现制冷效果。
通过不断循环这个过程,达到持续制冷的目的。
螺杆式氨压缩机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合成橡胶厂水汽车间王志永摘要本文介绍了螺杆式氨压缩机的原理及操作,通过分析螺杆式氨压缩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控制原理,分析了该系统的常见故障原因,总结了故障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螺杆式氨压缩机氨故障分析解决办法1.螺杆式氨压缩机工作原理及特点1.1 螺杆式氨压缩机工作原理螺杆制冷压缩机是一种工作容积作回转运动的容积型制冷压缩机。
它利用一对相互啮合的阴阳转子在机体內作回转运动,周期性地改变转子每对齿槽间的容积来完成压缩过程。
螺杆压缩机每个单独转自的齿间容积称为独立基元容积,一对阴阳转自相互啮合时相通的齿间容积称为基元容积对,简称基元容积。
图1给出了螺杆式氨压缩机结构图[1]。
当转子转动时,齿槽容积随转子旋转而逐渐扩大,并和吸入口相连通。
由蒸发系统来的气体通过孔口进入齿槽容积进行气体的吸入,在转子旋转到一定角度以后,齿间容积越过吸入孔口位置与吸入孔口断开,吸入过程结朿;当转子继续转动时,被机体、吸气端座和排气端座所封闭的齿槽內气体,由于阴、阳转子的相互啮合齿的相互填塞而被压向排气端,同时压力逐渐升高,进行压缩过程;当转子转动到使齿槽空间与排气端座上的排气孔口相通时,气体被压出并自排气口排出,完成排气过程。
基元容积由于空间接触线的分隔,排气的同时,基元容积在吸气端再次吸气,接着又进行压缩、排气,如此循环不止,就完成了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循环。
1.2 螺杆式氨压缩机工作特点螺杆式氨压缩机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没有气阀等易损件,因而运转可靠性高,维护管理简单。
一般螺杆制冷压缩机均向工作腔喷油,因而使排气温度低,单级压缩比大,容积效率高。
它有滑阀调节装置,可进行空载启动,以及无级冷量调节。
[2][3]机体部件吸气端座滑阀部件排气端座排气端盖轴承阴转子8.阳转子9.轴承10.压盖11.轴封12.联轴器图1 螺杆式氨压缩机结构图2.螺杆式氨压缩机安全保护控制原理从螺杆式氨压缩机组报警联锁关系图和报警联锁关系表中可以看到,(以1#冰机为例)机组安全保护装置控制的主要控制参数如下:表1 式氨压缩机组联锁控制参数说明所有联锁均为二级联锁。
氨制冷螺杆压缩机工作原理神奇的氨制冷螺杆压缩机:它是怎么工作的。
在一些大超市的冷冻区,那些好吃的冰淇淋、新鲜的肉类能一直保持冷冰冰的状态,还有夏天吹的空调能送出凉爽的风,这背后都有一个很厉害的“小能手”在帮忙,它就是氨制冷螺杆压缩机!氨制冷螺杆压缩机长得有点像一个大大的铁盒子,里面可有很多神奇的机关!先来说说这个“氨”。
氨就像是一个勤劳的“小快递员”。
它有一种特别的本领,就是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会变身!一会儿变成气体,一会儿变成液体。
再看看螺杆压缩机里面的螺杆。
这螺杆,就像两个特别的“螺丝钉”,它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紧紧地靠在一起。
当机器开始工作的时候,这两个“螺丝钉”就会欢快地转起来。
这时候,氨这个“小快递员”就开始工作!它先变成气体,被螺杆压缩机“吸”进去。
就像用吸管吸果汁一样,氨气体被快速地吸进了压缩机里。
在压缩机里,随着螺杆不停地转动,氨气体被挤在一起,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就像好多小朋友挤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空间越来越小。
压力一大,氨气体就被“压”成了液体。
这些变成液体的氨,带着很多热量,就像一个小火球一样。
它会被送到一个像大散热器的地方,在那里,热量就会慢慢地散发出去,氨液体就变得冷冷的。
然后,这个冷冷的氨液体又会跑到需要制冷的地方,比如说超市的冷冻库或者家里的空调的室内机。
在那里,氨液体又会变回气体,这个过程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就像小海绵吸水一样,把周围的热气都“吸”走。
这样,冷冻库就变得冷冷的,的房间也变得凉爽起来。
等氨气体把热量都“吸”完了,它又会回到螺杆压缩机,重新开始下一次的“旅程”。
就这样,氨制冷螺杆压缩机不停地工作,让能一直享受清凉,能吃到美味的冷冻食品。
是不是很神奇!这下你们知道氨制冷螺杆压缩机是怎么工作的了!。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原理操作规程及工作过程原理: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是通过利用两个螺杆相互啮合来实现压缩气体的。
其中,一个螺杆是运动螺杆,另一个是定位螺杆。
运动螺杆通过电机的驱动,以高速旋转的方式将气体压缩。
随着螺杆的旋转,气体从螺杆的吸气端进入,随着螺杆的旋转而压缩,最终从螺杆的排气端排出。
操作规程: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规程如下:
1.开机前的准备:检查冷却、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确保冷却水和润滑油的供给正常。
2.启动制冷压缩机:按照启动顺序,依次启动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压缩机主电机。
等待一段时间,确保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可以正常运行。
3.观察运行情况: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经常观察冷却水、冷凝器、螺杆式压缩机和油温的变化情况。
如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停机操作:当需要停机时,应按照反向启动顺序,依次停止压缩机主电机、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工作。
工作过程: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吸气、压缩、冷却和排气。
1.吸气:运动螺杆旋转,气体从吸气口进入螺杆。
在进入螺杆之前,气体会先经过过滤器和风扇进行预处理,保证气体的干燥和清洁。
2.压缩:气体随着螺杆的旋转逐渐被压缩。
通过螺杆的啮合,气体被迅速挤压并提高温度和压力。
3.冷却:被压缩的气体进入冷却器,通过冷却器的制冷剂来降低温度。
冷却剂吸收气体的热量,并将其自身的温度提高。
4.排气:冷却后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
此时,气体已经达到一定的压
力和温度,可以用于供应冷空气或其他冷却需求。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作为回转式制冷压缩机的一种,同时具有活塞式和动力式(速度式)两者的特点。
1)、与往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相比,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具有转速高,重量轻,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以及排气脉动低等一系列优点。
2)、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没有往复质量惯性力,动力平衡性能好,运转平稳,机座振动小,基础可作得较小。
3)、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结构简单,机件数量少,没有像气阀、活塞环等易损件,它的主要摩擦件如转子、轴承等,强度和耐磨程度都比较高,而且润滑条件良好,因而机加工量少,材料消耗低,运行周期长,使用比较可靠,维修简单,有利于实现操纵自动化。
4)、与速度式压缩机相比,螺杆式压缩机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即排气量几乎不受排气压力的影响,在小排气量时不发生喘振现象,在宽广的工况范围内,仍可保持较高的效率。
5)、采用了滑阀调节,可实现能量无级调节。
6)、螺杆压缩机对进液不敏感,可以采用喷油冷却,故在相同的压力比下,排温比活塞式低得多,因此单级压力比高。
7)、没有余隙容积,因而容积效率高。
2工作原理1、吸气过程:螺杆式的进气侧吸气口,必须设计得使压缩室可以充分吸气,而螺杆式空压机并无进气与排气阀组,进气只靠一调节阀的开启、关闭调节,当转子转动时,主副转子的齿沟空间在转至进气端壁开口时,其空间最大,此时转子的齿沟空间与进气口之自由空气相通,因在排气时齿沟之空气被全数排出,排气结束时,齿沟乃处于真空状态,当转到进气口时,外界空气即被吸入,沿轴向流入主副转子的齿沟内。
螺杆式空压机维修提醒当空气充满整个齿沟时,转子之进气侧端面转离了机壳之进气口,在齿沟间的空气即被封闭。
2、封闭及输送过程:主副两转子在吸气结束时,其主副转子齿峰会与机壳闭封,此时空气在齿沟内闭封不再外流,即[封闭过程]。
两转子继续转动,其齿峰与齿沟在吸气端吻合,吻合面逐渐向排气端移动。
3、压缩及喷油过程:在输送过程中,啮合面逐渐向排气端移动,亦即啮合面与排气口间的齿沟间渐渐减小,齿沟内之气体逐渐被压缩,压力提高,此即[压缩过程]。
螺杆式冷水机组工作原理螺杆式冷水机组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常用于工业和商业建筑中的空调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螺杆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参考内容。
1. 工作原理螺杆式冷水机组主要由螺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和冷却水循环系统等组成。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制冷循环开始时,螺杆压缩机开始运行。
螺杆压缩机由两个相互啮合的螺杆组成,通过旋转来压缩制冷剂。
(2)制冷剂经过螺杆压缩机后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的温度升高,同时冷却水的温度降低。
(3)经过冷凝器的过程中,制冷剂由气态变为液态,同时放出热量。
(4)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与空气进行换热,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并将空气冷却。
(5)蒸发后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螺杆压缩机,重复上述循环过程。
2. 相关参考内容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关系到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1)《制冷与空调技术》:该书由王治国等人编写,详细介绍了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的选择与安装、系统的调试与运行等内容,并对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
(2)《制冷技术手册》:该手册由王德春主编,介绍了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制冷材料、制冷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等内容,对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3)《螺杆压缩机原理与应用》:该书由徐锡富主编,针对螺杆压缩机的原理与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螺杆压缩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该书由高潮、马堪堂合著,介绍了各种制冷设备的原理与维修方法,包括螺杆式冷水机组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对螺杆式冷水机组工作原理的相关参考内容的介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并为其运行与维护提供指导。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原理操作规程及工作过程工作原理1.吸汽端座2.机体3.螺杆4.排气端座5.能量调节阀机壳:—般为剖分式,由机体、吸气端座及排气端座等三部分用螺栓连接组成。
机体内腔横断面为双圆相交的横8字形,与置于其内的两个啮合转子的外圆柱面相适合。
转子为一对互相啮合的螺杆,其上具有特殊的螺旋齿形。
其中凸齿形的称为阳螺杆(或称阳转子),凹齿形的称为阴螺杆(或称阴转子)。
阳螺杆与阴螺杆的齿数比,一般为4:6(大流量的压缩机齿数比可为3:4,当压缩比高达20时,齿数比可采用6:8)。
多数情况下,阳螺杆与电动机直接连接,称为主动转子,阴螺杆为从动转子,故阳螺杆多为四头右旋,阴螺杆多为六头左旋。
为了使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系列化,零件标准化和通用化,我国有关部门规定,螺杆的公称直径为63、80、100、125、160、200和315mm7种,其长径比分为λ=1.0和λ=1.5两种。
轴承与辐封: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阴、阳螺杆均由滑动轴承(主轴承)和向心推力球轴承支承。
主轴承用柱销正确安装固定在吸、排气端座内,止推轴承在排气侧阳、阴螺杆上各装有两只,以承受一定的轴内力。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轴封也多采用摩擦环式机械密封器,安装在主动转子靠联轴器——端轴上,其结构和原理同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轴封相同。
平衡活塞:由了结构上的差异,因吸、排气侧之间的压力差所引起的,作用在阳螺杆上的轴向合力,比作用在阴螺杆上的轴向合力大得多。
因此,阳螺杆上除装设止推轴承外,还增设油压平衡活塞,以减轻阳螺舒杆对滑动轴承端面的负荷,减轻止推轴承所承受的轴向力。
能量调节装置:由滑阀、油缸、油活塞、四通电磁换向阀及油管路等组成。
活塞装在气缸壁下部两圆交汇处,改变滑阀的位置,即可起调节制冷量的作用。
一.准备工作:1、检查制冷剂、水及电气设备系统应正常;2、试转电机的转向,由于螺杆压缩机不应倒转,为此可在拆下联轴节的橡胶转动芯子后试转电机,其电动机转向从压缩机的一侧看去,应是逆时针方向;3、检查油分离器的油面,正确的油面是开动油泵使油冷却器内充满油后,油位计指示正常;4、检查所有的压力表阀是否开启,以及温度计插座内是否充入润滑油;5、检查或开启所有油路上的阀门,它们应是全开的;6、起动油泵。
螺杆式压缩机工作原理
螺杆式压缩机是一种用于压缩气体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旋转螺杆的运动。
螺杆式压缩机由两个相互啮合的螺杆组成,即主螺杆和从螺杆。
主螺杆通常带有凸起的螺纹,从螺杆则采用相应的凹槽。
当螺杆旋转时,螺纹和凹槽之间的空间逐渐减小,从而导致气体被压缩。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螺杆开始旋转时,室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螺杆的压缩腔。
随着螺杆的旋转,气体被推到螺杆的出口,同时被压缩。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经历了一系列连续的挤压、推进和压缩。
主螺杆和从螺杆的运动是同步的,彼此之间相互啮合,形成了密封的腔室。
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气体泄漏,并提供更高的压缩效率。
一旦气体被完全压缩,压缩机会将其排出。
压缩机通常配备释放阀门,用于控制压力,并避免压力过高。
排放的气体可以被用于各种应用,例如工业生产和空调系统。
螺杆式压缩机的优点包括高效率、低振动和噪音、稳定的工作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特别是在大规模工业和商业环境中。
螺杆压缩机是一种以螺杆为主要工作部件的压缩机。
它是利用螺杆中间的间隙进行压缩,压缩过程中气体被吸入压缩腔,随着螺杆旋转,气体被压缩,并在出口处排出。
一、螺杆压缩机的历史■1934年瑞典皇家工学院教授Lysholm(里斯曼)发明第一台双螺杆式气体压缩机。
■从60年代开始,喷油双螺杆机组应用于制冷机组。
瑞典SRM公司(双螺杆)首先发明双边不对称型线螺杆,使螺杆机效率大大提高。
■1960年法国人Zimmern(辛麦恩)(单螺杆)发明单螺杆的新结构。
1962年试制出第一台样机。
■70年代初,荷兰GRASSO(格拉索)制成第一台单螺杆制冷压缩机。
■1972年,日本开始生产单螺杆空气压缩机。
■1982年,开始生产单螺杆制冷压缩机。
二、螺杆式压缩机原理介绍螺杆式压缩机汽缸内装有一对互相啮合的螺旋形阴阳转子,两转子都有几个凹形齿,两者互相反向旋转。
转子之间和机壳与转子之间的间隙仅为5~10丝,主转子(又称阳转子或凸转子),通过由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多数为电动机驱动),另一转子(又称阴转子或凹转子)是由主转子通过喷油形成的油膜进行驱动,或由主转子端和凹转子端的同步齿轮驱动。
所以驱动中没有金属接触(理论上)。
转子的长度和直径决定压缩机排气量(流量)和排气压力,转子越长,压力越高;转子直径越大,流量越大。
螺旋转子凹槽经过吸气口时充满气体。
当转子旋转时,转子凹槽被机壳壁封闭,形成压缩腔室,当转子凹槽封闭后,润滑油被喷入压缩腔室,起密封。
冷却和润滑作用。
当转子旋转压缩润滑剂+气体(简称油气混合物)时,压缩腔室容积减小,向排气口压缩油气混合物。
当压缩腔室经过排气口时,油气混合物从压缩机排出,完成一个吸气——压缩——排气过程。
螺杆机的每个转子由减摩轴承所支承,轴承由靠近转轴端部的端盖固定。
进气端由滚柱轴承支承,排气端由一以对靠的贺锥滚柱支承通常是排气端的轴承使转子定位,也就是止推轴承,抵抗轴向推力,承受径向载荷,并提供必须的轴向运行最小间隙。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第一节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1、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特点与活塞压缩机的往复容积式不同,螺杆式压缩机是一种回转容积式压缩机。
与活塞压缩机相比,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有以下优点:a.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只相当于活塞压缩机的1/3~1/2;b.转速高,单机制冷量大;c.易损件少,使用维护方便;d.运转平稳,振动小;e.单级压比大,可以在较低蒸发温度下使用;f.排气温度低,可以在高压比下工作;g.对湿行程不敏感;h.制冷量可以在10%~100%之间无级调节;i.操作方便,便于实现自动控制;j.体积小,便于实现机组化。
缺点:转子、机体等部件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要求比较严格;油路系统及辅助设备比较复杂;因为转速高,所以噪声比较大。
2、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双螺杆(压缩机)是由一对相互啮合、旋向相反的阴、阳转子,阴转子为凹型,阳转子为凸型。
随着转子按照一定的传动比旋转,转子基元容积由于阴阳转子相继侵入而发生改变。
侵入段(啮合线)向排气端推移,于是封闭在沟槽内的气体容积逐渐缩小,压力逐渐升高,压力升高到一因为一台压缩机的内压比一般都是固定的,而工况的变化会导致内、外压比不一致。
所以在选用压缩机时,应选用内压比与使用工况对应的外压比相同或接近的,才能获得节能。
常用的调节内压比的办法有:更换具有不同开口位置的滑阀(滑阀上开有径向排气口),通过改变排气口位置来改变内压比;采用具有可以调节内容积比的压缩机(可调内容积比螺杆压缩机)。
第二节螺杆式压缩机的结构螺杆制冷压缩机一般可分为机体部件、转子部件、滑阀部件、轴封部件和联轴器部件。
1)机体部件机体部件主要是由机体、吸气端座、吸气端盖排气端座、排气端盖及轴封压盖等零件组成。
机体:机体内设有∞字形空腔,容纳转子,是压缩机的工作汽缸。
机体内腔上部设有径向吸气口。
机体下部有一部分缸壁被镗掉用于放置滑阀。
要使压缩机压缩气体的效率高,就要求机体孔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必须严格保证。
滑阀端部与机体的配合要严密,组装时需经钳工研合。
吸气端座:吸气端座上部设有轴向吸气孔口,气体进入压缩机的通道。
吸气端座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列的孔,上部两个是安装主轴承的,下面一个是滑阀油活塞的工作油缸。
安装主动转子主轴承孔口外侧安装平衡活塞套。
排气端座:排气端座下部的孔口是气体压缩终了的轴向排气口。
排气端座上主轴承孔的外侧安装止推轴承,用轴承压盖将止推轴承外圈压在排气端座上。
吸气端座、机体、排气端座的相对位置是三体找正后靠它们之间的定位销来确定。
即使是同一型号机器的各部件也不能随意搭配。
机体部件中的各零件的端面相互是严密贴合的,通过橡胶圈或厌氧胶密封。
吸、排气端座主轴承孔及机体孔之间同心是保证转子能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2)转子部件转子部件由主动转子(一般为阳转子)、从动转子(一般为阴转子)、主轴承、止推轴承、轴承压盖、平衡活塞以及平衡活塞套等零件组成。
阴、阳转子是螺杆压缩机中最核心的零件。
转子的加工精度、形位公差要求都很高,精加工后还必须做动平衡试验方可使用。
主动转子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直联,并带动从动转子旋转。
主轴承一般采用滑动轴承,又叫主轴瓦,是支撑转子、承担径向力。
主轴承内表面衬有一层耐磨合金,磨损较大或拉毛、拉伤时应更换。
主轴承在工作中靠润滑油润滑,各油路必须通畅。
更换新轴承时要采取“刮花”处理。
止推轴承:每个转子上一般装有一对止推轴承,而且是经过游隙测定后相反方向安装。
止推轴承是克服转子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排气端压向隙大,则磨薄调整垫;如果测量排气端间隙小,则更换调整垫或增加一个调整垫。
止推轴承的内圈是通过圆螺母及防松垫片(俗称王八垫)固定在转子上,外圈是通过轴承压盖压紧在排气端座上。
装配轴承压盖时要注意用力均匀,并随时盘动转子检查是否盘车过紧。
把紧轴承压盖后,要测量转子的轴向和径向的串动量。
此时,转子的轴向串动量应为0,径向串动量应小于0.005mm。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滑阀部件滑阀部件主要由滑阀、滑阀导管、滑阀导管套、螺旋管、油活塞、指示器以及“O”型圈和密封环等零件组成。
螺杆制冷压缩机最常用的能量调节方法就是在两个转子之间设置一个可以轴向移动的滑阀,即滑阀能量调节方法。
如图2-14所示,滑阀位置改变,与滑阀固定端脱离,打开一条与吸气腔相通的通道,基元容积中的气体没有得到压缩就旁通回吸气腔,相当于改变了转子的有效工作长度。
滑阀位置不同,旁通气体的量也不同,滑阀的连续移动,能量可以在10%~100%之间无级调节。
滑阀位置的改变,也改变了径向排气口的位置,使原本设计好的内压比发生改变,压缩比减小,使功耗的变化与冷量的变化不成比例,效率降低。
滑阀的另一个作用是将润滑油引入滑阀内部的空腔,并通过滑阀上的若干小孔将油喷到机体与转子之间。
油在压缩机中的作用是润滑、冷却、密封和消声。
因为螺杆压缩机向工作腔中喷入润滑油,所以称为喷油螺杆,也因此螺杆压缩机排气温度比较低。
滑阀的运动是靠油活塞运动带动的。
油活塞在吸气端座的油缸内,油缸的两端有进出油孔与控制系统相连。
螺杆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控制原理见图2-15。
4)轴封部件对于开启式压缩机,驱动轴的一端要伸出机体外部,为了防止制冷剂向外泄漏或空气渗漏入系统,必须在轴的伸出部位及机体之间设置轴封装置。
如图2-16所示的弹簧式轴封,是由动环、静环、弹簧、弹簧座、压环和“O”型密封圈组成。
其中动环、弹簧、弹簧座及动环胶圈装配在一起并随主动转子旋转而旋转,静环及静环胶圈装配在轴封压盖上相对于机体固定。
弹簧提供给动、静环之间合适的压力。
因此,安装轴封时要调整弹簧的弹力。
胶圈是防止气体轴向泄漏,动、静环的贴合面是防止气体径向泄漏。
螺杆压缩机的转速很高,动、静环表面的摩擦及发热量都很大。
为了润滑动、静环之间的密封面、减少渗漏并带走热量,轴封室内充满润滑油,通过油泵把油不断地输送到轴封。
因为主动转子轴伸出端处在排气侧,所以轴封工作位置所处压力为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为保证轴封的正常工作,要求油压比排气压高0.15~0.3MPa 。
在轴封的前端,一般装有油封,其作用是保证轴封室内充满润滑油。
注意事项:对于氟利昂压缩机,“O”型圈应使用耐氟橡胶;轴封少量渗漏是允许的;润滑油中制冷剂过多会严重损坏轴封。
螺杆压缩机的联轴器有橡胶柱销式和挠性(膜片式)联轴器两种。
橡胶柱销式联轴器由两个半联轴节、飞轮、传动芯子以及螺钉等组成。
这种联轴器的橡胶传动芯容易磨损,磨损后会导致机器运动不平稳,对转子、轴承、轴封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目前逐渐被挠性联轴器取代。
挠性联轴器是由两半联轴节、接筒、传动垫片以及螺钉等组成。
这种联轴器的两个半联轴节是经过动平衡试验的,安装时相对位置是固定的。
联轴器是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压缩机主动转子的重要部件。
由于螺杆压缩机的转速较高,封会产生异常损伤。
对于新运行的机组,因为油分或机架的应力变化,会使压缩机、电机的同轴度发生改变,应定期检查同轴度,直至机组应力消除方可连续运转。
第三节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与循环系统1、螺杆制冷压缩机组螺杆压缩机工作时要不断向工作腔喷入润滑油,起着润滑、冷却、密封和消声作用,以及润滑主轴承、止推轴承、轴封的润滑油,推动油活塞、平衡活塞的压力油,这些油最后和高压气体混合着排出压缩机。
这些油必须分离出来,经过冷却、过滤、加压后循环使用。
为防止制冷系统中的杂质随吸气进入压缩机对转子、机体造成磨损,必须设置吸气过滤器。
①吸气过滤器吸气过滤器主要由壳体和金属过滤网等组成。
壳体上安装吸气温度计、压力表和加油阀。
加油阀是机组运行时加油的部位。
注意事项:拆卸端盖时防止被弹簧弹出伤人;安装时应注意过滤网一端的胶圈是完好的,如破损或变形应更换。
加油时通过调节吸气截止阀使吸气压力稍低于大气压,通过油管将油吸入,操作应缓慢进行。
对于氟利昂机组,蒸发温度比较低时,如果系统含水量比较大时,过滤器会出现冰堵现象。
可以通过更换干燥过滤器滤去水分,也可以通过吸气过滤器过滤水分。
如何判断和操作②油分离器螺杆压缩机组的油分离器主要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并且以填料式为主。
我公司目前普遍采用卧式二级油分、三种分油方式,分油效率高,可达10PPm。
油分离器并且也是压缩机、电机的基础,使机组结构紧凑。
油分内部分隔成三个腔,靠压缩机一侧桶体是保持油位的,其外部壳体上有两个上下布置的视油镜,是监视油位高度(自动机组有油位控制器)。
靠电机一侧的桶体是安装二次油分高效分油滤芯的,其外侧也有一个视油镜,根据油位判断是否采取回油措施。
注意事项:油位控制:两个视油镜之间;分油滤芯前后部分筒内的回油操作油加热器的作用;分油滤芯如果污染严重,会增加排气阻力,耗功增加,效率降低,应当更换;因为油分长度较长,受温度、振动的影响会产生应力变形,使电机和压缩机的同轴度改变,压缩机初期运行时应随时调整同轴度。
具体间隔时间由前次找正时测得的偏差植决定。
近排气温度)。
润滑油正常使用温度是30~60℃,油温过高粘度降低,会使密封作用减弱,内泄漏增加,降低压缩机的效率,所以润滑油必须经过冷却才能循环使用。
油冷却器就是起冷却油的作用。
一般油冷却器采用水冷却方式。
油走壳程,水走管程,清洗水路方便。
优点是系统简单,油工质冷却。
油走管程,工质走壳程。
优点是油冷不易腐蚀,操作维护简单;节省一套水路系统,适用于水质差或供水困难的场合;油温比较稳定。
缺点是油温的最低温度受冷凝温度控制,系统需增加辅助贮液器或氨泵。
辅助贮液器出液口与油冷之间至少要有1米以上的高度差。
④粗油过滤器为保护油泵的正常工作,在润滑油进入油泵之前通过粗油过滤器滤去杂质。
过滤器由壳体和金属滤网组成,壳体上设有加油阀,初次加油都是通过此阀。
加油可以通过系统抽真空加油,也可以通过油泵加油。
对于初次运转的机器,初运转后要检查粗油过滤器的清洁度,并根据系统清洁度定期拆检过滤网。
可使用汽油或煤油清洗过滤网,并用干燥空气吹干净后继续使用。
⑤油泵油泵在压缩机组中的作用是增加油压。
常采用齿轮泵或转子泵。
开机前要先检查油泵旋转方向。
油泵齿轮或转子磨损严重会导致油压不足,必须检修或更换;油泵轴封漏油也必须检修或更换。
⑥精油过滤器精油过滤器也是由壳体和过滤网组成,装配在油泵之后、油分配器之前,过滤油中的细小颗粒,保护压缩机转子及轴封。
为了能滤去细微的金属磨屑,在过滤网内装有永磁铁。
精油过滤器的过滤网比较细密,容易受到污染而使阻力增大。
当油流经精油过滤器的压力降超过0.05~0.1Mpa时,就要对精滤器进行清洗或更换。
机组设有精滤器前后压差保护,设定值为0.1Mpa。
⑦油压调节阀油压调节阀的作用是调节压缩机的喷油压力。
如果进入压缩机的油压过高,会使喷油量过大,既影响压缩机的吸气量,又增加压缩机的耗功,还会增加轴封漏油的可能性;油压过低,会使喷油量过小,使润滑油的作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