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沥青的实用耐久性指标
- 格式:docx
- 大小:19.33 KB
- 文档页数:3
沥青压实度标准值多少
沥青压实度是指沥青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经过压实作用后的密实程度,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直接影响着路面的耐久性、抗压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确定沥青压实度的标准值对于保障道路施工质量和提高路面性能至关重要。
根据《公路沥青混凝土工程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规定,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标准值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应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标准值应在92%~96%之间。
2. 在进行压实度检测时,应选择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对于不同类型和等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其压实度标准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施工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压实度标准值,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4.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方法,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达到标准值。
5. 在进行压实度检测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
总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标准值是保障道路施工质量和提高路面性能的重要依据。
合理确定并严格执行沥青压实度标准值,对于保障道路施工质量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施工单位和监理部门能够高度重视沥青压实度标准值的执行,确保道路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营。
各改性沥青性能评价和参数分析摘要:在表征改性沥青的黏弹特性时,推荐采用车辙因子和复数模量来凸显改性剂的贡献。
文章采用了DSR流变仪的温度扫描来测试黏弹特性指标,分析了SBS沥青、AR沥青等不同的改性沥青。
这些测试旨在探究沥青的性能,以及其复数模量与车辙因子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在试验中发现,改性沥青在实际道路铺筑上明显具有更大优势。
同时,还发现一次函数的线形关系在车辙因子和复数剪切模量之间体现,效果明显。
所以此次的研究指导意义在于有助于道路工程提高质量、延长使用期限。
关键词:道路工程;动态剪切流变仪;改性沥青;流变指标;路用性能0 引言改性沥青同时具有弹性和黏性的综合特点。
在温度、荷载改变的外界,沥青表现出来的性质就都不一样。
黏性使沥青能产生持久的形变,而弹性则使其能够恢复部分或全部形变。
路面的使用体验感和寿命受制于这种特性。
因此,优化黏弹性是提升道路性能的关键。
车辙因子和复数模量是评估黏弹性的常用指标[1]。
车辙因子是衡量沥青抵抗永久变形能力的指标,即高温性能;复数模量是评估沥青力学特性的关键参数,能够反映沥青的疲劳性能和应变分布情况[2]。
本文通过DSR温度扫描研究样品的物理性能随着温度的变化,研究不同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和参数相关性,有助于道路工程提高质量、延长使用期限。
1 温度扫描测试沥青的流变性能DSR的温度扫描,是一种剪切模式[3]。
不同测试温度下,相位角δ和复数模量G*会随之起到一定的变化。
如图 1图 2,所示,左边是T-δ曲线;右边是T- G*曲线。
因为要保证试验的一致性,温度变化都是从40摄氏度升温到160摄氏度。
图 1各沥青的T-δ曲线(左)、T- G*曲线(右)图 2各沥青的T-δ曲线(左)、T- G*曲线(右)图 1图 2表明,所有沥青的G*都会因为温度升高而降低,体系黏弹性能减弱,但中高温状态下,复数模量呈现出来TB胶粉改性性能强;高温状态下,复数模量呈现出来SBS的改性效果更明显。
国标10号沥青指标(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国标 10 号沥青2.国标 10 号沥青的性质和特点3.国标 10 号沥青的指标及其含义4.国标 10 号沥青的应用领域5.结论:总结国标 10 号沥青的重要性正文【引言】国标 10 号沥青,是一种由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标准,主要用于道路建设和建筑行业。
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国标 10 号沥青因其良好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国标 10 号沥青的指标进行详细的解读,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材料。
【国标 10 号沥青的性质和特点】国标 10 号沥青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1.高度的粘结性:国标 10 号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可以很好地粘结各种建筑材料。
2.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候性:国标 10 号沥青可以在高温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保持其性能。
3.抗水性好:国标 10 号沥青具有很好的抗水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侵入。
【国标 10 号沥青的指标及其含义】国标 10 号沥青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渗透度:衡量沥青的渗透能力,影响沥青的粘结性能。
2.软化点:沥青在加热的过程中,开始变软的温度,影响沥青的耐热性能。
3.延度:沥青在拉伸过程中的延伸长度,影响沥青的塑性和耐久性。
4.弹性恢复:沥青在拉伸后,能够恢复到原来形状的能力,影响沥青的弹性。
【国标 10 号沥青的应用领域】国标 10 号沥青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道路建设:用于铺设公路、市政道路等。
2.建筑防水:用于建筑物的防水处理。
3.沥青混凝土:用于制作沥青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结论】总的来说,国标 10 号沥青因其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沥青实验报告沥青实验报告引言:沥青是一种常用的道路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久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沥青的性能和特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
实验目的:1. 研究沥青的物理性质,如密度、黏度等;2. 分析沥青的化学成分,了解其组成和结构;3. 测试沥青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实验方法:1. 密度测试:使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沥青样品的密度,并计算平均值;2. 黏度测试:采用旋转粘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沥青的黏度,绘制黏度-温度曲线;3. 化学成分分析:通过红外光谱仪对沥青样品进行分析,确定其化学成分;4. 耐久性测试:使用压实试验和冻融试验评估沥青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1. 密度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沥青样品的密度在0.9-1.2 g/cm³之间,平均值为1.1 g/cm³;2. 黏度测试结果显示,沥青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呈现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特性;3. 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沥青主要由碳、氢和少量的氧、硫等元素组成,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环和烷基链;4. 耐久性测试结果显示,沥青在压实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在冻融试验中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
讨论与分析:1. 密度测试结果表明,沥青的密度较小,说明其具有较轻的质量,有利于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2. 黏度测试结果显示,沥青的黏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这对于道路施工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3.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沥青中的芳香环和烷基链对其粘结性和耐久性起着重要作用;4. 耐久性测试结果显示,沥青在压实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但在冻融试验中容易受到损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其耐久性。
结论:通过对沥青的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沥青具有较小的密度和较高的黏度,这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道路材料;2. 沥青的化学成分主要由碳、氢和少量的氧、硫等元素组成,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环和烷基链;3. 沥青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但在冻融环境下易受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其耐久性。
沥青混凝土强度指标引言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道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了解沥青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沥青混凝土强度指标的定义、测试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
强度指标定义沥青混凝土的强度指标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剪切强度和疲劳寿命等。
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指沥青混凝土在受到垂直于其表面方向上的压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抗压强度通常以兆帕(MPa)为单位进行表示。
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指沥青混凝土在受到垂直于其表面方向上的拉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由于沥青混凝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少遭受拉力作用,因此抗拉强度一般不作为设计参数,而更多地用于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
剪切强度剪切强度是指沥青混凝土在受到平行于其表面方向上的剪切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剪切强度的测试方法包括直剪试验和间接剪切试验。
疲劳寿命疲劳寿命是指沥青混凝土在重复受到交通载荷作用下能够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性的时间。
疲劳寿命的测试通常采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或轮胎模拟试验。
测试方法为了确定沥青混凝土的强度指标,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测试。
以下是常用的测试方法:抗压强度测试抗压强度测试通常采用压力机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试样:将混凝土均匀倒入模具中,使用振实器振实,然后平整表面。
2. 测试过程:将模具放置在压力机上,施加逐渐增大的压力,记录下加载到混凝土破裂时所施加的最大载荷。
3. 计算抗压强度:根据试样的尺寸和最大载荷计算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测试抗拉强度测试通常采用拉力机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试样:制备长条状的试样,两端固定在拉力机上。
2. 测试过程:逐渐增加拉力,直到混凝土发生断裂。
记录下加载到混凝土破裂时所施加的最大拉力。
3. 计算抗拉强度:根据试样的尺寸和最大拉力计算抗拉强度。
剪切强度测试剪切强度测试可以通过直剪试验或间接剪切试验进行。
直剪试验直剪试验的步骤如下: 1. 准备试样:制备两个长方形的混凝土试样,将它们叠放在一起,并在中间放置一个夹板以保持平衡。
沥青路面交工验收中的重要指标要点沥青路面交工验收是确保道路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其中重要的指标要点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沥青路面交工验收中的重要指标要点,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对于沥青路面交工验收来说,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路面平整度。
平整度直接影响到道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验收过程中,工程师通常会采用专业的设备和方法,如静态平整度仪和动态平整度仪,对路面进行测量和评估。
平整度要求的指标一般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确定,通常会给出最大允许高度差和出现次数的限制。
如果路面平整度不达标,可能会导致行车时的颠簸感、碰撞风险和驾驶舒适性的下降。
路面的抗滑性也是沥青路面交工验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滑性是衡量路面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车辆牵引力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在验收过程中,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湿滑试验和动摩擦系数测试。
湿滑试验通常会在湿滑的路面上进行制动测试,以评估路面的抗滑性能。
而动摩擦系数测试则是通过模拟车辆在路面上行驶的情况,测量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来评估抗滑性。
如果路面的抗滑性不足,可能会导致车辆制动距离延长、侧滑甚至失控的危险。
除了平整度和抗滑性,还有其他一些指标在沥青路面交工验收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沥青路面的紧实度可以通过排水性能来评估。
排水性能是指路面在降雨后能够快速排除积水,并且不会产生严重的积水现象。
一般来说,较好的排水性能可以减轻雨天行车安全隐患,防止车辆打滑和侧滑。
路面的耐久性和寿命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一条好的沥青路面应该能够经受多年的使用和各种天气条件的侵蚀,而不容易出现龟裂、剥离等现象。
在我看来,沥青路面交工验收中的重要指标要点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评估这些指标,我们可以确保道路的建设质量,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而且,合格的沥青路面还能够减少维护和修复的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在进行沥青路面交工验收时,我们应该注重这些指标要点的考虑,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和改进。
2021年建筑工程材料员基础知识练习题和答案(Part4)共3种题型,共80题一、单选题(共40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影响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因素()。
A:一次使用量B:损耗率C:摊销量D:周转次数【答案】:C【解析】: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一次使用量、损耗量、周转次数、回收量。
2.评价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指标不包括()。
A:空隙率B:饱和度C:软化点D:残留稳定度【答案】:C【解析】:评价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指标不包括软化点。
3.小砌块采用自然养护时,必须养护()d后方可使用。
A:3B:7C:14D:28【答案】:D【解析】:小砌块采用自然养护时,必须养护28d后方可使用。
4.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通常用()表示。
A:针人度B:软化点C:延伸度D:闪点【答案】:B【解析】: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通常用软化点表示。
5.砂浆的保水性用保水率表示,可用保水性试验测定。
水泥砂浆的保水率不小于()。
A:80%B:84%C:88%D:90%【答案】:A【解析】:砂浆的保水性用保水率表示,可用保水性试验测定。
水泥砂浆的保水率不小于80%。
6.施工单位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的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为止。
A:工程完工B:交付使用C:竣工验收合格D:该人员工作完成【答案】:C【解析】:《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8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工单位支付。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
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
7.下列哪一项工程不属于措施项目()。
A:脚手架工程B:安全文明施工C:模板工程D:强钢筋混凝土工程【答案】:D【解析】:措施项目是指发生在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项目。
8.抽样一般程序的第一步为()。
A:制定抽样框B:制定抽样方案C:界定抽样总体D:预估样本质量【答案】:C【解析】:抽样一般程序的第一步为界定抽样总体。
沥青路面交工验收的重要指标1. 引言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交工验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沥青路面交工验收的重要指标,包括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和成品质量等方面。
2. 材料质量指标2.1 沥青材料沥青材料是构成沥青路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道路使用寿命有着直接影响。
在交工验收中,需要检查以下指标:•沥青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和涂覆性。
•沥青含量:应符合设计配方,并与实际用量相匹配。
•沥青渗透性:通过渗透试验来评估沥青材料对基层的渗透性能。
2.2 骨料骨料是沥青混合料中起支撑作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交工验收中,需要检查以下指标:•骨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混合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骨料含量:应符合设计配方,并与实际用量相匹配。
•骨料表面性状:通过显微镜观察骨料表面的颗粒形态和质量,评估其对沥青粘附性能的影响。
3. 施工工艺指标3.1 摊铺工艺摊铺是沥青路面施工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决定了路面平整度和密实度。
在交工验收中,需要检查以下指标:•摊铺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沥青材料的流动性和涂覆性。
•摊铺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验证。
•摊铺速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施工质量。
3.2 碾压工艺碾压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用于提高密实度和平整度的重要工艺。
在交工验收中,需要检查以下指标:•碾压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沥青材料的流动性和压实效果。
•碾压次数: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碾压次数的控制。
•碾压速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施工质量。
4. 成品质量指标4.1 路面平整度路面平整度是衡量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驾驶舒适性。
在交工验收中,需要进行以下测量和评估:•路面高差:通过激光测距仪或振动测高仪等设备进行测量,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评价路面沥青的实用流变性指标
流变学研究的流体,可分为牛顿型流体和非牛顿型流体,所谓流变性实质是
固—液两相同存,是一种粘弹性的表现。沥青也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粘性和
弹性,属于非牛顿型流体,其流变特性与沥青的针入度、延度、粘度及路面的性能
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1.沥青的组成对其流变特性的影响
根据流变学沥青粘度定义有:
η=ηγc (1)
取对数得沥青的复合流动度为:
c= Δlgη /Δlgγ (2)
从式(2)可看出,当复合流动系数c较小时,即剪应力(η)随剪变率(γ)的变化较
小,L・W・科尔贝特曾用上式考察沥青各组分对其流变特性的影响。他将沥青质
分别分散于饱和酚(At)、环烷—芳香酚(N—A)和极性—芳香酚(P—A)中,配成不
同含量组成成分的沥青样品,在各种样品的组成中沥青质含量均为35%,然后测
定各样品的剪应力(η)与剪变率(γ)之关系。当组成的样品为极性—芳香酚
(P—A)与沥青质(A)时,c=1.0,为牛顿型流体,其他各组成样品皆为非牛顿型流体。
由此表明沥青分散介质的性质与沥青的流变特性有密切的关系,即沥青的组成不
同,其流变特性也不同。
2.沥青的流变模型
2.1 理想弹性元件
理想弹性元件的基本元件只有一个弹簧,即材料是线弹性的,不存在粘性,遵
循Hooke定律,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即为ζ=E ε,其中E为杨氏模量。
2.2 粘性元件
粘性元件的基本元件是阻尼器,材料的变形与材料所受的力 不是正比关系,
当加上荷载之后,杆被拉长,伸长的时间变化率 d(εl) /dt与作用力成正比,用
应力应变表示,有:ζ=Fdε/dt=Fε,此处用“・”表示对时间t的常微分或偏微分,
量ε称为应变率。应力正比于应变率的材料叫作粘性材料,F为粘性系数。
2.3 Maxwell模型
Maxwell模型是由弹性元件与阻尼器元件相互串联,总应变为:
ε=ε′+ε″ (3)
其中,ε′为弹性元件的应变;ε″为阻尼元件的应变,对式(3)进行微分可
得:
ε=ε′+ε″=ζ/E +ζ/F
将此式改写为标志形式后可得Maxwell流体的本构方程为:
ζ+p1ζ=q1ε(p1=F/E ,q1=F) (4)
方程(4)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理解,第一阶段假设在初始时刻对杆施加一个突
加恒值荷载ζ=ζ0H(t),H(t)称为单位阶跃函数或Heaviside函数,求此式应变
ε为多少;第二阶段从t=t1开始,应变ε固定为ε1,也就是说杆端固定不动,此时
应力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2.4 Kelvin模型
Kelvin模型是由弹性元件和粘壶元件相互并联组成的,在所有时刻,两个
元件的伸长ε总是相同的,其总应力为
△ε=ε′+ε″= Eε+Fε,将其改写成标准形式:
ζ=q0ε+q1ε(q0=E,q1=F) (5)
式(5)为Kelvin模型的本构方程。
以上四种模型为粘弹性材料的最基本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这几种基本元件构建更复杂的模型,其本构方程
可根据以上四个方程的思路来建立,只是方程更为复杂而已。
2.5 用Burgers流变模型评价沥青与混合料的关系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和长时间荷载作用下,其变形则以粘性流动为主;
在大多数实际使用情况下,它们的变形处于粘弹性状态,因此可以用Burgers二
模型来描述其流变行为,Burgers二模型的本构方程如下:
ε(t)=ζ0 1 /E1+1/η1+1/E2(1-eE 2η2t )(6)
其中,ζ0为压缩荷载;t为加载时间;E1为Maxwell模型中的弹性模量;η
1
为Maxwell模型中的粘性系数;E2为Kelvin模型中的弹性模量;η2为Kelvin
模型中的粘性系数。在Burgers模型的四参数中,η1是评价抗流动变形的主要指
标[3],道路产生永久变形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沥青混合料的η1,部分也来自E2和
η2,而沥青混合料所具有的粘弹性,是因为它继 承了沥青的粘弹性,因此求得了
沥青Burgers模型的四个参数,也就可以预测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性质,从而也
就可以预估沥青 路面的车辙,这与美国的SHRP规范和英国的Shell设计思想是
一致的。
3.沥青流变性的测定方法及与路面性能的关系
1)沥青的流变性质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流变仪,如同轴旋转流变仪、动态剪切流
变仪、梁弯曲流变仪等对其流变性质进行研究。在不同的剪变率下,测定沥青的
粘度来进行研究,通常包括测定沥青物系的弹性、粘性、蠕变、应力松弛、结构
粘度、应变时效、触变性、劲度模量等。在模型理论中,沥青的弹性、粘性和塑
性可以用弹簧、滑板等元件组成各种模型来描述沥青的流变行为。 动态剪切流
变试验,通过测量沥青的复数模量G3和相位角δ来确定沥青的疲劳因子达到极
限时的温度,表征沥青在常温温度域的较低温度状态下的抗疲劳开裂能力。弯曲
梁流变试验,通过量测沥青结合料在路面最低设计温度下的蠕变劲度s和蠕变速
率m值来反映沥青结合料的抗低温开裂特性。
2)针入度与路面性能的关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沥青所表现出的流变特
性是不一样的。根据沥青的流变特性来判断沥青路用性能的好坏。不同针入度,
道路的使用寿命也不同,通过试验,根据沥青胶结料硬化对HMA路面裂缝发展影
响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a.当沥青胶结料在25℃时的针入度降至20以下时,可
能发生严重路面开裂;b.当针入度介于20~30之间时,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开
裂;c.当混合料设计良好,压实充分,且沥青胶结料针入度高于30时,可能具有高
度开裂抗力;d.为确保长的寿命,应在不低于防止交通变形所要求的最小稳定度
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软的沥青胶结料。
3)延度与路面性能的关系。试验表明:路面老化是由于针入度逐渐降低与粘
度值逐渐提高。沥青老化后其延度减小,当路面承受的荷载超过路面不被破坏所
能承受的荷载时,由于混合料延度的降低,路面就会被破坏。另外,在外界温度降
低时,沥青的流动性减小,延度也减小,沥青的劲度增大,易产生路面开裂。
4)劲度与路面性能的关系。对公路路面面层而言,理想的情况是在高服务温
度期望提高沥青胶结料劲度以避免车辙,而在低服务温度期望沥青胶结料降低劲
度以抵抗低温收缩开裂。在低温地区,常常由于路面温度的降低,使沥青的劲度增
大,在荷载的作用下,路面产生开裂。为此常在沥青中加入一定的改性剂,把普通
基质沥青改性,以降低其低温抗裂性。
4.沥青混合料的流变性能与环境的关系
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沥青混合料的流变特性也有所改变, 特别表现在夏季
的最高温度时和冬季的最低温度时。在环境温度很高时,沥青因受热而变软,此时
沥青的流动性大,在交通量比 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车辙,使路面发生破坏。在
环境温度很低 时,路面由于冷缩作用,沥青与沥青之间就会产生相互的拉应力,
当路面受外力且外力大于沥青与沥青之间的拉应力时,就会产生 破坏而使路面
产生开裂,
因此,在常年平均温度比较高的地方,应 该选择软化点比较高的沥青,而在常年
平均温度比较低的地方, 可以选择劲度较小的沥青。
参考文献:
[1] 严家 .沥青材料性能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6.
[2] 黄卫东,吕伟民.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流变性质与动稳定度的关系[J].同济大
学学报,2000,28(sup):37238.
[3] 沈金安.沥青材料流变学[J].石油沥青,1990,4(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