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与古代希腊神话中女性的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62.55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古代神话与希腊神话从不同的层面都有着很大区别。
我觉得有两点值得分享:首先,就是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所表现出来的生活差异;再者,就是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在本质上有着“性”的差别在古希腊神话中,天神与人类一样,也表现出爱、恨、怒、欲望、嫉妒等凡俗的情感。
天神是入世的,显示了他们的自然性、社会性、慈爱性,诸神的拟人化,使得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充满了强烈的人性主义倾向,表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
有时候神的品德反而不如人,他们自私、任性,喜好虚荣、爱享受、好争权夺利、好嫉妒和复仇,还常与人间美貌男女偷情。
以宙斯为首的神喜欢捉弄人,并不止一次地想毁灭人类。
宙斯的哥哥,十二主神之一的海神波塞冬就是一个残暴蛮横的屠夫,几乎所有的海难事件都被认为是这位仁兄所为。
所以比起中国神话中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们,希腊神话中神祗的形象更加鲜活,栩栩如生。
“潘多拉的盒子”便是一个例子。
但是,在古希腊人的意识中,他们不相信什么权威,而是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去求知、去创造,他们充分相信自己。
在中国,神均是不食人间烟火,看破红尘的,没有七情六欲的。
在他们的身上,只有神圣的光环、纯洁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
当人类只会仰面向上,对他们顶礼膜拜,而不会有丝毫的不恭不敬。
所谓的正宗的神仙中,只有玉皇大帝可有妻室,其余诸神不仅不能有妻室,就是动一下“凡心”也是不被允许的,否则就会被罚谴下天界,到红尘中轮回。
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演绎出了一幕“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经典爱情悲剧。
一、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性”的差别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又一大区别的区别在“性”。
中国的神具有的是神性,希腊的神具有的是人性。
中国的更理性;希腊的更感性。
希腊的神是人;中国的神是神。
希腊的神会犯错误;中国的神不会犯错误。
希腊的神话体现的是男权主义,中国神话体现出的是女权主义。
希腊神话所体现的男权主义。
宙斯是承托出女性屈服于男权之下的集中体现。
这位喜欢四处寻找美女并与之交媾的大神,与凡人少女结合,生下了许多神明或半人半神的英雄,但其自身却因为男权的好色与贪婪,造成了无数女性的悲剧。
中国女神和希腊女神的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与古希腊神话故事是世界文学史中的两朵奇葩,中希神话中的女神形象是两国文化的一个缩影。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和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形象,得出中希神话中女性形象形成差异的原因。
同时,我们也能够进一步地了解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文化。
标签:中国;希腊;女神一引言神话是原始思维的产物,它产生于远古时期,是人类古老文化的遗产,是人类蒙昧时代的童话,其中蕴含着我们人类祖先的美好憧憬。
中希两国神话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起来的富有典型意义的两种神话,分别代表了东西方的文明之源。
神话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
二中希女神的相同之处(一)女神的起源世界和人类的起源都与女神有关,无论是在古希腊神话还是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女性都担任着传承后代的使命。
人类社会是从母系社会开始的,因而古代女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并且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地位最显赫者莫过于女娲,她抟土造人和补天的传说流传至今。
最早的西方神话与大地母亲该亚有关,她生于混沌之中,随后生下了天神乌拉诺斯,并与他结合,生下了克拉诺斯等巨人。
接着她又哺育了万物,使整个世界热闹起来。
后来她帮助克拉诺斯推翻了乌拉诺斯的统治,使克拉诺斯成为第二代天神,以此一直延续下去。
(二)女神的功能中国女神和希腊女神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
她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本领,有着自己掌管的领域,这些神祗的功能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及自然万物都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在人类眼中,神是无所不能的,人们非常敬重和崇拜神。
三中希女神的不同之处(一)女神的数量在中国神话中,女神的数量并不多。
女娲可以被称作是中国女神中最重要的一位,关于她的神话传说至今流传。
但是在中国,除了女媧造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为数不多的传奇故事之外,很少再有与女神相关的神话传说了。
与中国神话不同,希腊神话中有很多重要的女神,古斯塔夫在《古希腊神话》一书中描述了大量的女神形象如:地之母——盖亚、奥林匹斯诸神天后——赫拉、智慧之神——雅典娜、农业之神——德墨特尔、爱神——阿芙狄罗忒、月亮与狩猎之神——阿耳忒弥斯以及命运之神——缪斯等等。
论中国古代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异同6[摘要]中国与希腊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和希腊神话都产生于人类的初始时代,又都是在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累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色。
两国神话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而又因为两国的地域,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经及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中希神话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关键字] 神话中国希腊人兽同体神人同形同性[正文]一、神话的产生神话是元古时代人们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他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它大都形式朴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它是人类步入文明世界后产生的第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
人类在同自然的斗争中,无法科学地认识自然,战胜自然,只有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在社会实践中,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愿望。
神话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二、中国与希腊神话的特点中国古代神话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篇幅都非常的短小,对神的事迹的记载非常简洁,故事缺乏曲折而又深动的情节,内容比较零乱,许多时候还会自相矛盾的,也没有完整的神仙体系,神与神之间的联系比较少,中国古代神话中神的主要形象是半人半兽的,即:人兽嵌合体。
但无论是哪一神话都紧紧围绕人的生存主题;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激斗志、神异能力和英雄气慨;熔铸了浓烈了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希腊神话谱系清晰、故事复杂、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鲜明,具有世俗化色彩和浓郁的人本色彩,休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自然天真纯朴、活泼浪漫以及古希腊人渴望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和美好理想。
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显著特点。
他们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而且具有人的七情六欲。
在艺术表现上,希腊神话想象丰福,内容生动,故事优美。
既有浪漫的夸张,又有现实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力。
三、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异同中国和希腊,作为东西方的两大文明古国,都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它们真实地记录了人类在童年时期的蹒跚足迹,作为东西方两个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后世仍然具有巨大的文学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同时,也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成为世界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希腊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多样而丰富。
首先,雅典娜是最具代表性的女神之一,她是战争、智慧和战略的女神。
她被描绘为勇敢、聪明和有决策能力的女性形象,她的形象代表了女性的坚强和自主能力。
其次,阿芙罗狄忒是美与爱的女神,她象征着美丽和性感,被赋予了诱惑和吸引男性的能力。
再次,赫拉是主神宙斯的妻子,她是天神女神,被描绘为强大和具有统治力的女性形象。
她代表了家庭和婚姻的女性特征,同时她也展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自尊。
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也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首先,嫦娥是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女性形象,她是月宫的仙女,被赋予了不老和永生的能力。
她的形象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和神圣。
其次,王母娘娘是女儿杨娥所供奉的神灵,她是天宫中的女神,也是人间生活的守护神。
她代表了关爱和庇护女性的特征。
再次,妲己是商朝时期的女巫,她被描绘为美丽而具有神秘力量的女性形象。
她的形象展示了女性的聪明和权谋。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都表达了女性的不同特征和价值观。
在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经常被赋予一定的权力和能力,她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行动,不受男性的限制。
希腊神话中的女神们是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中国神话中,女性形象更强调家庭和社区关系,她们代表了妻子、母亲、女儿等家庭中不同的角色,她们的形象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和社区关系的重视。
总体来说,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多样而丰富的,它们揭示了女性在神话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展示了女性的美丽和魅力,还强调了她们的智慧、权力和独立性。
通过分析这些女性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希腊和中国文化中对于女性的价值观和角色定位。
浅析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区别作者:李亚澜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9期【摘要】中国与古希腊同为世界文明的两大源地。
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分属东西,都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表,寄托着先民的理想,表现对自然力量的恐惧或崇拜。
二者有同有异,本文以女娲和赫拉两位女神相对比,浅析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区别,及其区别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神话;女娲;赫拉;区别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古希腊神话传说都是人类社会不可多得的艺术宝库。
他们都诞生于人类初跨文明大门的那一刻,带着最初的、原始而质朴的风格征服了一代代的人。
无论古代中国,还是古代希腊,女性都在神话故事中占有半边天,她们从现实生活中的女人成为了故事中的女神。
美国著名文艺理论学者M﹒H艾布拉姆斯曾经在其著作《镜与灯》中提出文学赏析的四项坐标,即:作品本身、艺术家、社会、和读者。
而社会无疑对文学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学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所处社会的风貌。
那么,通过对比女娲和赫拉两位声名显赫的女神,或许可以窥见到远古的中国与古希腊时期女性形象的异同。
一、外形:“人首蛇身”VS“人神同形”《列子﹒皇帝》中记载:“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有非人之状。
”郭璞注《山海经》曾云:“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王逸注《楚辞﹒天问》曾云:“女娲人头蛇身。
一日七十化。
其体如此,谁所制匠而图之乎?”各类记载中,可以明显的看到,传说中的女娲娘娘是一位人首蛇身的女神。
这或许是众多远古氏族的图腾、符号和标志,蛇的图腾在那个远古的时代代表着人类对自然文明的崇拜,代表着对生殖和繁衍的崇拜。
是那个时代弱小的人类对自然界中的具有较大攻击力、较强危害性、暂时难以征服的事物潜意识的恐惧与尊崇,是对自然化物所代表的打自然奇妙伟力的赞美和崇拜以及深深的折服。
中国古代人与自然较今天更为和谐的关系与这有很深的渊源,在科技不够发达,人类认知不够明了的时候,人在自然面前分外渺小,心中存在着对大自然的敬畏,自然就会更加珍惜。
论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差别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是两个不同的神话体系,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下面我将从文化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道德观念等方面来探讨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差别。
一、文化背景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神话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而希腊神话则起源于古希腊的城邦社会,反映了古希腊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因此,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二、人物形象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形象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神话中,人物形象往往是半人半神的,如伏羲、女娲等,他们通常是人类的创造者或保护者。
而在希腊神话中,人物形象通常是神或英雄,如宙斯、阿波罗等,他们通常是具有超能力的神或英雄。
此外,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更加注重品德和道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则更加注重力量和智慧,强调个人奋斗和竞争。
三、故事情节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情节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神话中,故事情节往往比较简单,注重描述人物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而在希腊神话中,故事情节则更加复杂,注重描述人物的冒险和竞争行为。
此外,中国神话中的故事情节往往更加关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情节则更加关注神的权力和地位,强调神与神之间的关系。
四、道德观念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道德观念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神话中,道德观念比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品德修养,强调以和为贵、和谐发展的思想。
而在希腊神话中,道德观念则更加强调个人奋斗和竞争的精神,强调权力和地位的追求。
此外,中国神话中的道德观念也比较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希腊神话中的道德观念则更加强调对力量和智慧的追求,强调人与自然的斗争和征服。
综上所述,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是两个不同的神话体系,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道德观念等方面。
Vol.35No.7Jul.2014第35卷第7期2014年7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 oc.S ci )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是《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相传由流浪诗人荷马(公元前853年前后)所作,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巨著。
这两部史诗以诗行组成了历史和英雄,浸染着浓厚的神话色彩。
中国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被称为“神魔小说”,该书成形于明朝期间(1368~1644)。
这两部作品尽管风格迥异,写作年代相差久远,但有很多相似之处。
两部作品都以相同历史阶段的史实为基础,融合了民间流传的神话人物故事,经过艺人和作家的整理加工再创作而成。
《伊利亚特》作为《荷马史诗》的上部,讲述的是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推测,特洛伊战争的起始年代约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希腊人攻陷特洛伊城的时间约在前1209~1208年[1]。
《封神演义》虽然成书较晚,但却是以上古历史即武王伐纣为基础。
该段历史发生于殷周之斗时期,约为公元前1100年以前(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100),这与特洛伊战争的时间相差不多;两部作品都是诸神假借人类开展神力之间的争斗。
《伊利亚特》中描写的特洛伊战争表面上是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争战,实际上是希腊诸神之间的较量;《封神演义》里的武王伐纣实际上也是阐、截两派神力借殷周之斗展开的角逐;这两部作品对后世的影响都很大。
《荷马史诗》自不必说,被认为是西方文学的起源。
《封神演义》将中国古代民俗传说中的所有仙、神都融入姜子牙的“封神榜”里,对明清寺庙诸神的设置、地方戏曲以及当代中国人对神的看法都有很大的影响。
《伊利亚特》和《封神演义》这两部作品中对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侧面描写,对比这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能够发现早期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框架下人们对女性的认知及女性的地位。
本文通过对比《伊利亚特》和《封神演义》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小见大,展现东西方在早期父权制社会下对女性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
中国与古希腊神话中女神形象的对比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与古希腊神话中女神形象的对比。
中国与古希腊,这两个分别代表着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古老国度,各自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
在这些神话传说中,女神形象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通过对两国神话中女神形象的深入剖析,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
在中国神话中,女神形象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她们既是自然界的化身,也是人类社会的象征。
从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的传说,到妈祖、观音等民间信仰中的神圣形象,中国女神以其智慧和力量,塑造了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神话世界。
而在古希腊神话中,女神形象同样多姿多彩,她们以独特的魅力与个性,成为了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智慧女神雅典娜、美神阿佛洛狄忒,到命运女神莫伊拉,古希腊女神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展现了古希腊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两国神话中女神形象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将从女神形象的塑造、文化内涵、象征意义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揭示中国与古希腊神话中女神形象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二、中国神话中的女神形象中国神话中的女神形象丰富多彩,她们以各自独特的魅力和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女神不仅代表了自然的力量,也体现了人们对于道德、伦理、家庭和社会的理解。
女娲是中国神话中非常重要的女神之一。
她被尊称为“创世之神”,传说中是她用五色石补天、断龙筋制木以定四极,创造了人类。
女娲的形象体现了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她不仅是人类的创造者,也是人类文明的守护者。
另外,嫦娥也是中国神话中非常著名的女神。
她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仙丹而飞升至月宫,成为了月宫仙子。
嫦娥的形象体现了中国神话中对于爱情、家庭和责任的思考,她的故事也成为了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重要象征。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中国与希腊的神话都是各自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在这个多元化的文化世界中,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展现出了不同的审美差异。
在中国神话中,人们强调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和内在的美,而在希腊神话中则强调智慧、力量和神明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将通过五个具体的例子来比较两种神话的审美差异。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神明美学的。
在中国神话中,神明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肉体美,这种美与自然的美紧密相关。
在中国神话《山海经》中,有一只叫做凤凰的神鸟。
凤凰飞翔于林间,其美轮美奂的外表使其成为了人们追求的象征。
与之相比,希腊神话中的神明似乎更倾向于精神上的美。
例如,阿波罗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之神,被视为是所有艺术和科学的保护者。
他的美是由其精神性的力量和智慧而非生物体表现出来的。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女性美的。
在中国神话中,女性美经常与内在美、气质美相关联。
女性美往往不是基于身材的外表形象而是在表现出一种内在的优雅美感。
例如,在中国神话中,玉帝宫里的嫦娥是小姐,她因其美丽和优雅的个性而蕴含着崇高的美感。
然而,在希腊神话中,女性美经常与外表联系起来,例如美神维纳斯以其典型的外表和曼妙的线条而著称。
在希腊神话中,女性在外表上的美丽往往更加突出。
第三个例子是关于爱情美的。
在中国神话中,爱情经常被视为能够让人忘记世俗烦恼和仿佛置身于天堂的美丽事物。
《白蛇传》的白娘子就是一名拥有纯真爱情的女性形象,她慷慨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
与之相比,希腊神话中的爱情则往往与复杂的关系和相互间的谦卑和求爱有关。
例如,普罗米修斯为了恢复人类的生机,不惜舜塞斯之脊承受折磨,这是一种对人类的情感深刻表达。
第四个例子是关于英雄美的。
在中国神话中,英雄往往与某一种美质相关联,例如,义气和勇气。
侠客神龙八部中的一系列英雄形象就已经具有了这种从内而外的美丽。
然而,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美则往往强调智慧、权力和谋略。
例如,奥德修斯在《奥德赛》中,而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有勇有谋的战士而闻名。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区别在我的印象中最早知道的中国神话就是《西游记》。
后来通过课本学习了解到中国的神话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三皇五帝的世系。
中国“三皇五帝的世系”不太可能是中国远古历史的真实记录,那个时代没有很多文字的记录,是作为民间故事流传下来的,在这种以口头流传的形式传播中极有可能将人物神化,因此我们现在对三皇五帝的认识是在神话而不是在历史的基础上。
另一类是道教神话,以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为主。
此两类神话,后者较前者流传的更为广泛。
所以,在此我也一后者作为与希腊神话比较的对象。
希腊神话是以“奥林匹克神系”为主干,是人类认识自身家族体系的具体翻版。
而中国神话中的人物都是单体,不存在如希腊神话中父子、夫妻、兄弟姐妹的关系。
正因为有这种不同,又产生了两种神祗不同诞生的方法。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希腊神话,便会发现除第一位神地神盖娅是从混沌中产生其他所有的神的都是神与神(人)的结合。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只有神与神的后代才可能而且必定是神,而神与凡人的后代,则属于半人半神的状态,只可能成为尘世间的英雄。
如宙斯与天后赫拉的儿子是战神阿瑞斯,宙斯与阿耳戈斯公主达那厄的儿子帕耳修斯只是人类英雄。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最本质的区别在“性”。
中国的神祗具有的是神性;希腊的神祗具有的是人性。
中国的更理性;希腊的更感性。
希腊的神是人;中国的神是神。
希腊的神会犯错误;中国的神不会犯错误。
希腊的神有七情六欲,宙斯常常背着赫拉与其他女性相会,并有一大堆的私生子女;中国的神没有情欲,(应与道家的教义有关)不结婚,更不会生子。
希腊的神争风吃醋、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等等,大凡人所能干的坏事,神也能干;中国的神是正义的化身,一旦有心做坏事或做了便是魔,已经入魔道,所以神仍是正义的。
希腊神话崇尚的是人间的真善美,但他也无情的皆漏了人类最虚伪的一面.贪婪自私好色.神具有人类一切的优点并把他们美化.同样神也有和人一样的缺点,而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们有无上的法力和力量所以他们的欲望比正常人还要大和多. 而中国神话宏扬的是完美的美,那些佛们美丽善良还十分关爱人类.这就是区别。
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神话中女性人物之比较11文秘1 于鹏飞 20111003142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及社会现象的一种认识和愿望的体现。
神话作为古代劳动人民意识形态的完美体现,集中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身及外界的感受和思考。
而女性作为古代神话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对神话中女性的塑造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存在价值。
总体来看古希腊神话中的女性人物的体系比较的庞大与完整,众神之母盖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智慧与战争女神雅典娜掌管智慧与工艺和争议的战争、、、、、、而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女性人物则显得比较的松散,大地之母女娲捏土造人、采石补天;精卫填海;织女牛郎、、、、、、当然了总体来看无论是古代的中国还是希腊,那时候的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着繁育后代的伟大重任,因此拥有着很高的权利。
但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神话女性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
比如在爱情方面,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可以自由的享受浪漫的爱情。
浪漫的甚至有点过头,为了享受爱情她们可能不会顾忌对方是自己的儿子和朋友的丈夫,不然希腊神话中会出现如此之多的私生子呢?爱与美的女神阿弗洛狄忒的美打动了所有的人,但最后她只能嫁给他们当中最丑陋的赫淮斯托斯为妻,不美满的婚姻使得她开始需求安慰。
阿瑞斯、赫尔墨斯、、、、、、她甚至不满足于此,她还想和人间的男子睡觉。
这一系列的情况肯定是不会再古代中国的神话中出现的。
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女神是因为忠贞与善良才成为了神仙,娥皇和女英为了丈夫而投江殉情成为万古绝唱,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贞操观。
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神话是男性的神话,男神拥有无上的权利,正如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只能无条件的守着自己的三从四德,古代的中国是男女不平等的社会。
而希腊的神话是男神与女神在奥林匹斯山上以一种平等的方式组成的神话,正如在古希腊无论是上层社会还是下层人民所一直承袭的一夫一妻制的风尚。
古代中国神话中女性的不食人间烟火,禁锢欲望;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追求无上爱情,对欲望的无限渴望,可见那时的希腊女性的地位比在中国高的多。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对比神话,是一种信念,一种理想,一种信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初形态。
因此,神话的风格,内容,人物的设定等都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的世界观。
中国和希腊分别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起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显而易见,而这些差异也明显的体现在他们的神话之中。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结构上来说,中国神话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至少我们从最先产生的一批神话中并不能找到这样的体系。
例如女娲,伏羲和盘古之间难以找到直接的联系,各个神灵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凌乱纷杂。
反观希腊神话,神的体系完整严密,气势恢宏,阶级地位明确。
其次,从人物的设定上来说,希腊神话的众神更像是人,神识人性同形同性。
神与神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
在中国的神话里,大都是人通过修仙的方式,得道升仙,因此神与神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
希腊神话的神就是一个完整的大家族,完全可以写出一个族谱,他们分为第一代神,第二代神和第三代神。
众神之王宙斯的妻子是赫拉,海洋之王波塞冬是宙斯的哥哥这样一系列的亲缘关系。
在中国的神话中,神是完美的,他们必须善良,普度众生,具有博爱的精神。
一切欲望,邪恶都不能出现在中国神话的人物身上。
希腊的神可以善良,可以邪恶,可以贪婪,可以嫉妒。
希腊神话中包含着爱情与欲望的元素。
宙斯就是一个典型的风流鬼,拈花惹草见一个爱一个,就是天后赫拉,也拿到处留情的老公没办法,只能报复宙斯的情人。
维纳斯美艳绝伦,却也绝对不是一个中国传统女性形象,跟那个有私生子,又跟这个偷情的。
希腊神话里,爱了就爱了,热爱就表达,喜欢就追求,绝对不会对欲望有任何的压制,爱的没有副作用。
这要是放在中国的神仙身上,那可就惨了,中华的神没有七情六欲,不能相爱,更不会结婚生子,有了情爱便是违反天条。
第一,中国的神话里神的形象一般是无欲无求的,本身就是通过几千年的修仙这个放弃人间五味,隔绝七情六欲这样的方式得道升仙的。
第二,就算是真的动了情,爱上了,也会受到天条严厉的惩罚。
从“赫拉”与“女娲”看东西方女性角色差异摘要古代神话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有着许多差异,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天后赫拉和始祖母女娲两位女神的形象来揭示东西方女性在社会生活、政治权力以及家庭地位的不同,进一步深入了解东西方不同的妇女观。
关键词:赫拉女娲女性角色东西方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一切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远古神话,这些神话的起源、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随着人类思维的不断发展,日趋文明化、系统化,神话故事也逐渐系统化,并间接反映了该民族和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特征、心理特点等诸多因素。
可以说,古代神话是一种民族现象,是某个民族生活经历和心理经历的表现,各民族神话对本族的文化都是以象征和理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现实社会和生活,正如《神话与民族精神》中提到,“既然神话被原始人视为真实,它就必定真实地表现了原始先民的真实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
透过它,可以捕捉到历史的影子。
神话思维的特点,则是由民族生活的特点决定的。
古代神话,就如此曲折地为后人提供了探索人类过去历史无限秘密的丰富材料”。
东西方社会都经历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再到奴隶社会和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因此,神话中的女性角色无疑也承载了社会进程中留下的烙印,她们的故事既反映了母系氏族时期女性至高无上的支配权,也融合了过渡到父系氏族阶段女性光环的暗淡,以及到奴隶和封建社会、女性成为男性附庸的可悲境地,但由于文化等差异的影响,东西方女性角色虽然发展路径相似,却有着许多差异,要仔细探究种种不同,从东西方神话中的天后“赫拉”和始祖母“女娲”两位女神的身上足见一斑。
一在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的十二主神中,女性就占一半,有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月神阿忒弥斯、爱神阿佛洛狄忒、丰收女神德墨忒尔、炉灶女神赫斯提亚,她们的故事体现出西方社会早期女权意识的萌发。
赫拉在希腊神话体系的女神中,地位最高,她是众神之首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家庭。
中国古代神话与古代希腊神话中女性的比较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李明玮 100190070【摘要】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
神话中的女性作为一个重要群体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女性的地位及存在的价值。
古代希腊神话和中国古代神话中,女性都是重要的角色,有很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异同比较、原因分析古希腊神话的体系被保存的比较完整,规模也比较宏大,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女性的角色就很多,性格也各异,在神界有各自特殊的功能。
大地之母盖娅也是众神之母,雅典娜希腊神话中的智慧与工艺女神,女战神,执掌正义的战争;而阿佛洛狄忒,是爱与美的女神……中国古代神话较为零散,在保存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散失了,所以在古代神话中我们所熟悉的女性形象并不是很多,女娲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精卫以弱小的身体填海。
无论是古希腊神话还是中国古代神话女性都担任着传承后代的使命,特别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女娲创造了整个人类,由此可见女性在当时的地位还很高的。
女性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与在古希腊神话中的地位有什么不同,可以在神话故事中体现。
希腊神话中女神可享受爱情。
在希腊神话中爱情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希腊神话中有很多的爱情事件,拥有情人是再普遍不过的了。
在他们眼中,浪漫的爱情是如此美妙,哪管会有什么后果。
一旦陷入爱情,他们根本不会去考虑那是自己的女儿还是朋友的妻子。
要不,哪来那么多私生子呢?女神也是一样。
阿佛洛狄忒的美貌打动了所有的神,但只有赫淮斯托斯,他们中最丑陋、最粗俗的一位,得到了她,使她成为自己的妻子。
这种不美满的结合不会幸福,甚至在奥林波斯山上阿佛洛狄忒也找到了一些安慰,其中有阿瑞斯,她和他偷情却被丈夫当场抓住;还有赫耳墨斯,似乎他更机敏些。
此外阿佛洛狄忒还有邪念并以此为乐,她唤起神们的热情渴望,引诱他们进入各种爱情冒险。
除了雅典娜、阿耳忒弥斯和赫斯提亚,所有的神都受到她的影响。
神自己也沉湎于她施展的诱惑之中。
“她使宙斯迷惑,欺骗他智慧的灵魂,使他追逐人间妇女”。
为了复仇,“宙斯激起阿佛洛狄忒心中甜蜜的渴望,她想同凡世男人睡觉”。
中国神话里找不到爱情与希腊神话不同,中国神话里很难找到自由爱情的痕迹,中国神话中的女神过着简单的生活。
她们成为神,多是由于她们的纯洁与温柔,否则,就得失去人们的喜爱。
西汉《淮南子·览冥训》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媛娥窃以奔月。
”嫦娥抛弃了丈夫,已是不良妇人的典型,因此只能在月亮上孤独终身。
若是在希腊,想必会有数不尽的浪漫呢。
娥皇和女英得到了人们的爱,是因为她们对自己的丈夫以死殉情,突现了中国古代的贞操观。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没有关于爱情的描写。
“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置于很低的位置。
作为一个男人,你可以娶得很多的妻子,但不能大谈爱情,否则会被认为淫恶。
女人则必须忠于自己的丈夫,不能有婚外情。
中国古代神话反映并证明了这一严格的贞操观。
中国神话是男性神的神话,诸大神都是以原始父亲或专制家长的形象出现,在神的家族中无民主可言。
女性神的地位卑微,在两性关系上导致了男神的合法放纵(三妻四妾)和女神的严格贞操等特点。
希腊神话则较多地保留了女性神的权力,奥林匹斯山上的男女诸神们以一种较民主的方式组成一种联盟,宙斯的形象如与其说是一个专制家长,不如说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与男神并无显著差别,在两性关系上导致了彼此承担责任的一夫一妻制和双方权利对等的情人风尚。
古希腊的女神们可以随意表现情欲,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性却不食人间烟火,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没有古希腊女性的地位高,同时这也可以体现不同国家的文化的不同。
中国有“红颜祸水”的古训。
但中国神话中的女性都是崇高完美的典范。
令人疑惑的是。
“祸水”一说却在希腊神话的女性形象中得以突出的体现。
女性形象往往与灾难、万恶有缘。
因为一个海伦就引发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亚战争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此外如鸟足女妖塞壬、目光恐怖的女妖美杜萨、灾难之源潘多拉等。
都常与妒嫉、仇恨、惩戒、复仇、相连。
给人以丑恶、恐怖之感。
而令人诅咒。
女神之首天后赫拉就是一个充满了嫉妒、仇恨的代表。
她原是克洛诺斯之女、宙斯的姐姐和妻子。
她主管婚姻和生育。
是妇女的保护神。
赫拉既像一个世俗社会的普通家庭主妇。
拥有各种寻常女性的生活烦恼。
又是一个具有各种神圣美德的高贵女性。
赫拉一方面气质高雅、容颜美丽。
且对伴侣忠贞不渝。
无愧于天后的地位。
她十分忠诚于爱情和家庭。
即使风流成性的宙斯不断地背着他合法的妻子勾引别的女人或女神。
众神之母赫拉也从没有背叛过她的丈夫。
但另一方面她的多疑、善妒、狠毒、报复欲亦闻名于世。
在忠于爱情的同时。
赫拉是一个嫉妒心极强的女人。
她憎恨每一个与她丈夫有亲密关系的人。
她利用她的权力和地位惩罚那些女人。
赫拉也从不掩饰她的愤怒与嫉妒。
她的嫉妒心强到了可怕的境地。
不仅不放过自己的情敌。
对于与情敌有关的事物也难以忍受。
赫拉出生高贵并且拥有世界上仅次于她丈夫的权力。
因而。
其性格中有着极为突出的骄傲和任性的成分。
一个凡间的女子安提戈涅长得很美丽。
特别是她一头的卷发十分的动人。
以至于她兴起了与天后比美的念头。
天后在盛怒之下。
把她的头发变成了毒蛇。
折磨并撕咬她的头皮; 她常常跟踪、窥视丈夫。
尤其仇视宙斯的情妇们,并以极端残忍的手段加害于他们。
她曾用计使斯巴达王后勒达在生产前流浪了九天九夜。
找不到可以平安分娩之地。
还在勒达临产时派巨蟒皮同去杀害勒达母子; 她百般折磨人间女子伊娥。
并派百眼牧人阿耳戈斯去看守伊娥变成的小白牛。
让牛虻不断叮咬她。
使其发狂地四处奔跑; 对宙斯的情妇所生的孩子。
或者对这些孩子略有照顾的人。
她也有强烈的仇恨。
由于伊诺抚育了塞墨勒与宙斯所生的酒神狄俄尼索斯。
赫拉竟然使她带着两个儿子投水而死; 她曾派出两条毒蛇咬死赫拉克勒斯。
赫拉克勒斯长大成人后成为最著名的英雄。
赫拉还不肯罢休。
派了一个马头人调戏赫拉克勒斯的妻子。
结果被赫拉克勒斯射死。
死前。
马头人交给女人一瓶血液。
告诉她只要把这种血液涂抹在丈夫的衬衣上。
就可以让丈夫永远爱上她。
结果。
赫拉克勒斯穿上了这件衬衣。
毒发身亡。
她的妻子也内疚自杀。
中国神话中的女性神一般都是造福于人类、于民功德无量而为后人所颂扬的典范。
女神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女娲。
其威仪与地位堪与赫拉相提并论。
但她功德俱高、品性完美。
她与赫拉一样智能高强。
却从不恃强凌弱、危害世人。
更多地具有崇高完美的道德内涵。
她不仅以黄土造人成为人类的创造者。
而且炼石补天是世界秩序的稳定者。
此外。
她还是“婚姻之神”。
甚至在她死后还以身化神有功于人类。
总之。
她高尚完美、造福众生。
却从不居功自傲。
她智能高强、魔力无边,却从不恃强凌弱。
她的能量与地位都堪与赫拉相提并论。
但德行却大相径庭。
智慧女神雅典娜本应是智德之典范。
其实不然。
她是智慧女神兼和平女神( 或称女战神) 。
一方面她勇敢、强大、善良、仁慈、英勇善战。
曾与波塞冬争夺雅典城。
她使城岩上长满象征和平的橄榄树而获优胜。
另一方面又好胜、狭隘、凶狠、残忍。
有时略有些小心眼。
也常嫉贤妒能。
因为没有得到金苹果。
所以在特洛伊战争中多次帮助希腊人。
只因拉奥孔对希腊人弃之于特洛伊城外的木马表示怀疑而警告特洛伊人,她就派出两条巨蛇上岸活活缠死了拉奥孔父子三人; 也仅因美杜萨曾扬言要与之比美。
她就将其由美女变为面貌丑恶可怕的女妖。
中国神话中也有一个英勇顽强的典范。
她就是以四两搏千斤的精卫。
小小一只精卫鸟。
却要填平滔滔大海。
这里的大海予以人格化。
它溺死了女娃。
使女娃积蓄着一股浩大的怨气。
誓以木石将其填掉。
大海浩淼的规模和无穷的力量具备了形成壮美的素质。
小巧玲珑的精卫鸟要填平这样的大海。
就把大海的素质转化到自身。
反衬出一种激人奋发的力量。
于是崇高就从实体转化为一种浩气。
由物质转化为精神。
充分反映了人类企图征服大自然的愿望。
精卫此举不仅仅是为自己复仇。
更重要的是为后人消灾除祸。
与雅典娜相比。
她的为己复仇与为人造福并不矛盾。
不仅为己。
而且为人。
个体意愿与群体意志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更具有崇高壮美的气质与风范。
希腊神话中的女性人物极少这样崇高完美的典范。
她们往往是超凡却不脱俗。
难以善恶界定的非伦理化形象。
即使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也是一个善恶兼具的形象。
她有一条迷人的金腰带。
只要带上它就能迷惑天底下所有的男人。
使得众天神费尽心机地追求她。
甚至连她的父亲宙斯也曾追求过她。
当宙斯的求爱遭到她的拒绝后。
恼羞成怒的宙斯一怒之下把她嫁给了又丑又瘸的火神赫淮司托斯。
但天性多情、任性张扬的阿佛洛狄忒却不甘命运的安排,爱上了英俊而残酷的战神阿瑞斯。
与雅典娜一样,她不仅妒忌成性。
而且报复成癖。
美女提卡因得罪了她。
她竟然让提卡因产生欲望去勾引自己做国王的父亲。
致使提卡因之父清醒后大怒。
将其驱逐出境。
提卡因为了报复。
使美神与冥后都狂热地爱上了英俊的阿多尼斯。
这段恋情被美神的丈夫发现后,狂怒的赫淮司托斯变作一头野猪将阿多尼斯咬死,悲痛欲绝的美神只得把情人的鲜血点化成一朵朵红玫瑰。
她还不肯就此罢休。
而继续纠缠宙斯允诺阿多尼斯每年定时重返人间与之相会。
种种表现。
足见其率性狂热与痴迷执著。
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是阿波罗的孪生姐妹。
三位处女神明之一。
如此一个纯洁优雅的形象本应是具有阴柔之美的女性典范。
但她同样有残忍、报复之举。
只因阿加门农曾射死了她的鹿。
她就在希腊联军的战船进发特洛伊城的关键之时。
施法术让海上纹风不起。
万舰滞留。
难以出发。
后迫使阿加门农痛杀爱女作为祭品谢罪。
以至酿成了一场两代人自相残杀的惨烈的家庭悲剧。
如此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率性而为的女性形象与怨而不怒、忍辱负重的中国女性文学形象可谓大相径庭。
中国神话对女神的外貌、情感极少描述。
勉强可与美神和月神并论的是嫦娥。
也可称作中国的月神,原为凡间女子的她并不留恋人间。
有丈夫却要奔月寡居。
虽貌若天仙。
却注定孤独一生。
希腊女神们与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中国女神截然不同。
她们纵情享乐、无拘无束。
虽为女神。
却向往凡俗。
如此特点决定了中国神话中女性呈现为人向神的飞升之势。
而希腊神话的女性则表现为神向人的还原之态。
飞升后的形象自然成为完美高尚的伦理道德典范,而还原的形象则兼具了凡俗的一切劣行败绩。
一个束之高阁、清心寡欲。
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学女性形象的典雅端庄、无私贤德; 一个则自然本真、情欲丰富,昭示着西方文学女性形象的率性张扬、自由不羁。
这是神话对以后女性文学形象塑造和最经久的暗示。
两种风格迥异的女性形象的出现并非偶然。
它是两民族不同社会现实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