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后备人才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7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题名”为检索项,以“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为检索词,自2007年到2010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08篇,其中2007年有57篇,2008年127篇,2009年237篇,2010年为287篇。
这说明自2007年以来阳光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研究文献的数量呈跨越式增长。
在初次检索结果中以“高校”为检索词进行二次检索,检索到相关文献144篇。
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归纳梳理,对当前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研究的整体概况有了初步了解,现将有关的文献资料归纳如下: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①
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1.2.1概念界定
人才的定义比较多,我国人事部门对人才的定义是“经过中等专业学校和各类大学的培养,在德、智、体诸方面具备一定素质,毕业后能初步适应某种工作的人。
”而人才学界对人才的定义一般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
”强调了人才的创造性、进步性和社会历史性的辩证统一。
②
体育人才的定义为“凡有一定体育学识水平和技能,并能在体育领域内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③
篮球后备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篮球运动天赋,经过系统训练后,可能对篮球运动发展做出贡献的运动员。
”
体系,指的就是围绕某一事物的若干问题的整体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我们可以理解成围绕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的整体
吉林省青少年后备人才文化素质分析及培养体制研究
1.4.3篮球后备人才
对于青少年的界定,现在有很多的说发,但普遍被大家接受的是指年龄在
13—21之间的人群,而对于篮球后备人才的定义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统一的概
念定义,有人给篮球后备人才定义为:从事篮球运动,并可能对篮球运动的发展
起到一定的作用和贡献的人。
本人给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所下的定义为:具有一
定的篮球运动学识水平和技能,将来可能在篮球运动领域里作出创造性贡献的青
①/view/4483603.htm
②叶忠海等.普通人才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③赵桂银.体育人才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少年,称为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
玉环县竞技
模式指涉范围甚广,它标志了物件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而这些物件并不一定
是图像、图案,也可以是数字、抽象的关系、甚至思维的方式。
模式强调的是形式
上的规律,而非实质上的规律。
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
简单地说,就是从
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经验的总结。
只要是一
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
表2.1模式的解释
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小词典
应用汉语词典
高级汉语大辞典
释义
辞海
牛津袖珍汉英双解词典
某种事物标准形式物或是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标准的形式或样式
可以让人效仿的样式、形式或格式
事物的标准样式
在社会学中,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和解
决方案,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
Pattern:Regularorlogiealfrom,order,ete;
汉译:标准或逻辑上的形式及顺序等
根据诸多工具书对模式的解释,我们可以将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为人才培养的标
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人才培养标准样式。
《现代汉语词典》对“标准”的解
释有以下两种:一是衡量事物的准则;二是本身合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
的事物。
因此,人才培养模式解释中的“标准”,应理解为第二层意思比较恰当。
人才培养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三方面:人才培养者、人才培养措施和人才培养
对象。
朱展利认为,人才的培养包括社会的人才培养和学校的人才培养两种。
通常
所说的人才培养是指学校的人才培养。
学校的人才‘培养是指在学校范围内,人才培
养者针对人才培养对象制定并实施某种人才培养措施,使其身心发生合乎目的变化
的活动。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要先设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者在培养过程中根据设
定目标对培养对象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最终达到使培养对象的身心发生变化。
培
养对象达到培养目标与否,是判断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是否成功的关键。
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是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人才培养模式:通常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对培养
过程采用的标准构造样式(徐皓,1999)。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和提高
素质的基本方法和形式(沈庆生)。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
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
(首
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有教育对象、目标、
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运行机制的总
称。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者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
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
1998年,周远涛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所谓
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人才培养
模式体现的是人才培养的理念,以及在具体培养理念的指导下,所设计出的能实现
培养目标的有效而且优化的培养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人才培养模式做一个概括: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
标准形式(或样式),它合乎一定的准则,使人可以照着做。
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几层
含义。
(l)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它是建立在理论和思想的基础上,
是人才培养理论或思想的应用化、具体化、操作化;(2)人才培养模式有特有的培
养目标,指导思想不同,其培养的目标、目的也不相同;(3)人才培养模式由多种
构成要素组成,各要素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4)人才培养模
式具有独特性,根据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地域特色不同,因地制宜形成独具特色
的培养模式。
上海市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1人才的概念界定
人才的定义是什么呢?传统上我们把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之人称之为人
才,而现代竞争社会对人才有了新的认识与界定,是否拥有职业素质成了判断一
个人是否是人才的一个基本标志。
《金山词霸》对人才的解释是:“人才,就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具有突
出才能、才干的人;具有某种特长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坏人不能算人才,
即使他有高智商、高才能也不算。
人才是具有能力者。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天
赋,因而每个人都可能是人才。
”现在一般教科书和研究资料所说的人才,是指
已经显露出能力的各行各业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物,或者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或者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实干家,或者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专家等。
这些人才的概念
其实是显性的。
各学科对人才的定义不尽相同。
如教育学是将中专以上毕业生称作人才;统
计学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技术员以上职称者定义为人才;人才学则指那些具有
良好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
展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称为人才。
④2003年年底,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向社会颁布的《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人
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
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
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
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
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这是
④l唐炎,朱维娜.体育人才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于人才标准的科学的论断,它包括了人才的杰出性、创造性和实际贡献;它强
调德才兼备,将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它认为人人
都可以成才,凡是在某一方面做出实际贡献的人都可以称之为人才⑤经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和对人才特有属性的提炼,本文提出了人才的概念:
所谓人才,是指在不断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
并具有良好身心素质,能够在其所生存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创造性,并对人类社
会的发展能够做出贡献的人。
2.2后备人才概念界定
后备人才是企业内部将有潜力的员工经过考查列为培养对象,并和现
有的主管建立导师制度,一方面通过这个制度对候选人进行培养,另一方
面可以通过导师制度执行的情况,作为主管晋升的依据之一,避免出现人
才断层。
体育人才的定义是“凡有一定体育学识水平和技能,并能在体育领域内做出
创造性贡献的人。
”⑥《上海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条例》把体育后备人才定义为
“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在身心和心理上具有较高体育运动能力潜质、由后备人才
培养机构(体育运动学校、具有体育传统项目的中小学、体育社团等其它组织
选拔进行业余体育训练的青少年、儿童。
”总结上述研究和经验,本文对青少
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定义是:具备一定网球运动天赋,经过系统训练后,可
能对网球运动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少年运动员。
2.3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我国学者查有梁先生曾从逻辑、历史、学科三个维度系统研究过教育模式,
他认为“模式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它的要点是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基本特征,进
行合理分类。
教育模式一方面是在教育的理论指导下,抓住教育过程的主要特点,
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法做简要的概括,以向教育工作者提供教育实践上的选择
另一方面,对教育实践的经验作全面的概括,则可得到个别的教育模式,以丰富
教育理论”⑦
我国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过很多的定义。
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
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
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
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
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这次会议的讲话中,对“人才培
养模式”这一概念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
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法。
龚怡祖教授在‘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二书中指出,“模式是位于理论与经
验之间、实践与目标之间的知识系统。
培养模式是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依托
形成的一种简约和有效的模型,可供学习者在人才培养活动中根据这种模式进行
有序的实践操作,从而实现培养目标。
这种模式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性、计划
实施性、过程控制性、质量保障性等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
得以发生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媒介”⑧。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有的学者认为是为
⑤朱榷廷,李月修.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M]一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⑥赵桂银.体育人才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⑦查有梁:《教育建模》,第4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现培养目的而采取的培养方式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有专业课程的安排
课程模式的设定、如何设计教学和教学使用的方法等构成要素。
有的学者认为
在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的基础,教育思想的综合指导下,按照原定的培养目标和
估方法,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主要包括目标、制度、过程、评价。
综合上述理论,可以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认为选择和构建的通用的
学模式,是从人的培养目标而进行预见和构想,到培养过程的实施与构思。
本
文对“网球人才培养模式”做出如下说明:网球人才培养模式是网球训练的培
机构或从事网球教育的人遵从和通用的关于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实践模
式和教育训练方式,以网球培训的目的为引导、以网球培训的内容为根据、以
球培训方法为具体的表现形式,是直接作用于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身心的培训
动的总和,反映出在网球训练的模式之下、具体的教学方法之上的一种教育现象“网球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模式,主要阐述的
网球培训要有一定的程序,顺序,注意各种细节,是教育理论的一种具体实践,也是抽象的教育经验的具体实践,它把理论思想与实践经验进行了统一、培训
目标和具体的操作进行了统一。
本论文中的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特指在我国网球后备人才理论与训练实
践的指导下,为实现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制定各种为了满足目标要求的件,从而形成的某种结构式的培养模式和运行方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
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客体是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活动,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
培养样式、方式;2.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的结构和培养具体的运行方式两
方面:必备的条件是培养和训练的思想、理论、需求、目的。
2.4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培养目标,二是培养
内容,三是培养方式。
本文主要围绕上述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将培养
思路,制度,评价等都放到研究中去。
教育培养的目标是我们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核心问题是一切培养训练活动
的出发点,同时我们在制定一系列的训练内容和方法的同时,都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的。
网球运动是运动员的一种行为活动,毫无疑问应该明确运动的目的要求然而给十分广阔的行为活动规定统一的目的要求是十分困难的,强调网球运动行为的统一,必定会高度的抽象,不会非常具体、明确。
在谈到网球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目的时,一般都会用全面发展的学说,当然这也是好的,但是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理论本身并不是关于训练的目的的理论。
由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训练
的具有多要素、多层次的特点,我们开始摆脱以往的全面发展的抽象概念的框架,现今,我们把青少年网球后备力量的教育训练归结为培养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或具有高水平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具体的内容是,培养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成为在网球运动领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性人才。
这是对现有上海市的各级网球运动学校、网球俱乐部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化。
上海市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要素,受到各种功利性因素的影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成才过早,严重的拔苗助长,扭曲了培养目的的要求;在实践中,没有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来指导网球后备人才,过度的开发年轻
运动员,直接造成年轻运动员提早退役。
培养的内容是为了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而有选择在培养过程中纳入各种知
识,技能,规范,价值,等等。
比如,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
理论与实践的课程,现今的社会要求网球运动员不仅掌握扎实的技术,还要学文
化知识,做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培养的方法是为实现训练目标,掌握教学内容而采用的程序、方式和手段的
综合。
网球教育训练的方法是从一开始的初学条件下,、逐渐的走向特定的训练目
标的体系。
网球训练的目标总是要借助于系统的动作或行为来实现目标的。
一般
来说,目标不是单凭一个动作行为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复杂过程。
这些复杂的过程便是程序。
程序在方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没有程序就没有
方法。
在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程序,在大的方面有整个训练系统的安排,教学
训练的计划;在小的方面就有小单元的训练课程与体系。
2.5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
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既包括了教育组织结构的内容,又包括了训练
过程的内容,所以它既是结构性模式,又是功能性模式。
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具有如下功能:1.构造功能,能够构造网球训练中各种技术环节的关系图景,显
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解释功能,能够把网球培训的整个过程用一种或
者几种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3.启发功能,能够让学习者在学习中得到启发,能
够让教练在从教中领悟到重要的部分;4.有预测功能,能够对未来的人才培养和
网球运动员的走向进行预测等。
综合以上培养模式的基础要素和功能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网球后备人才培
养过程中,各个要素因为有了模式而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培养活动和内容因为有
了一定的模式而可以简约化。
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之路中,因为有了模式,可以
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教育、训练。
对于网球后备人才来说,拥有了一定的培养模
式,就能够把各种要素联合起来,有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
我国对青少年的概念尚未作出严格的法律规定。
在人口统计中,我国将14—28周岁的人口统计为青年;共青团团章规定,共青团员的年龄为14
周岁至25周岁,退团可延至2814
岁至25
是一个年龄跨度较大、人数众多的群体。
世界各国对青少年概念的确定各
有自己的标准,
“青少年”是指那些违法
“青少年”是指满14岁以上
16
相关。
⑨
⑨康树华,王岱,冯树梁主编.犯罪学大辞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第7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