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之预备知识——经纬网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93.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预备知识)——经纬网导学案

【学习提示】

《经纬网》虽然在高中地理必修一中没有明确体现,但它是《地球的运动》的知识铺垫,请大家引起重视。相应的内容在初中有所涉及,请大家结合初中地理相关内容复习巩固。【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能够认识地轴、赤道、极点等地球上的基本概念;

(2)说出经线和纬线的定义与特点;

(3)能说出经纬度的起始位置、划分的方法、分布的规律、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4)能据图写出经纬网上某点的地理坐标,判断两点之间的方向。

【学习重难点】

重点:经纬线的特点,经纬网上坐标和方向的判断。

难点:经纬网上坐标和方向的判断。

【知识梳理】

1.地球是一个赤道______、两极______的______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千米。2.地球自转假想轴称为______,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做______,分为______和______。3.经线和纬线的一般特点:(请填写表格)

名称经线纬线

形状

长度是否相等

关系

指示方向

4.经度和纬度的划分:(请填写表格)

名称纬度经度

起始位置

划分方法

分布规律

半球的划分

5.俯视图的判断方法:

在以两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最外侧的大圆为______,由中心向四周放射状的线表示______,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则表示______。

【巩固提升】

1.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亚欧两洲的分界2.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南半球,北侧是北半球,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A.20°N,160°E

B.0°,20°W

C.20°S,160° E

D.0°,160°E

3.某工程师想修建一座四面朝北的房屋,理论上,这是可行的。那么,该房屋应建在:()

A.南极点 B.北极点

C. 南极点或北极点均可

D.赤道

4.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多项选择)

A.本初子午线是指0度经线,赤道是指0度纬线,它们的交点位于西半球。

B.全球可划分360条经线,所有经线相互平行,永不相交。

C.两条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

D.纬线的形状是圆,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5.某同学把某地点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40°,经度116°,让人感到茫然,这是因为,按这种记法在地球表面有:()。另一位同学记录一个地点为纬度50°,经度180°,则这样的地点又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6.有关下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纬线上 B.乙在甲的正东方向

C. 甲在乙的西南方

D.甲、乙两地在同一经线上

7.阅读下方的图一和图二,回答问题:

(1)读出两图中A、B两地的经纬度位置:

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读方位:A地在B地的____________方向。

8.判断右图中的方向:

A在B的_______方,

B在C的_______方,

A在C的_______方,

A在D的_______方。

9.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据图说明:B在A的_______方向,C在A的______方向。(提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10.标出下图中其余经线的度数。11.在南极点俯视图中,

写出:A的坐标:___________

B的坐标:___________

A在B的________方向。

(提示:一般用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12.13.

A的地理坐标(,)B的地理坐标(,)A在(东、西)半球

B在(东、西)半球A的地理坐标(,)B的地理坐标(,)A在带(五带)

B在带(五带)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预备知识)——经纬网导学案参考答案知识梳理部分答案略。

巩固提升部分:1.B 2.D 3 .A 4.CD 5.D;B 6.C

7.(30ºN,20ºW) (30ºS,170ºW) ;东北 8.西北,西南,西南,北

9.正北;正西 10.依次为:95ºW;35ºW;5ºW;25ºE;55ºE;85ºE

11.(66º34’S,65ºW)(23º26’S,70ºE) 西南 12.A(75ºN,145ºE) B(55ºN,165ºE) 东;西13.(55ºS,150ºW)(75ºS,170ºW) A南温;B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