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28.66 KB
- 文档页数:22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
检修规范
附件 1
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
检修规范(附编制说明) 国家电网公司
二○○五年三月第一章 总 则 · 1
第二章 引用标准 · 1
第三章 基本要求 · 2
第四章 导地线 · 4
第五章 杆塔与基础 · 7
第六章 绝缘子 · 9
第七章 金具 ·11
第八章 接地装置 ·12
第九章 附属设施 ·13
第十章 大型检修和事故抢修 ·13
110(66)kV ~500kV 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
范编制说明 ·15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确保架空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安全 与质量,实现检修作业规范化,在总结我国 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广泛 征求各基层运行维护单位意见后,编制了本 规范。
(1) 本规范依据国家、电力行业相关标 准及法规,并结合基层运行维护单位的现场 检修经验进行编制。
第三条 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 导地线、杆塔 (含基础)、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和附属 设施的检修,也包含了大型检修以及事故抢 修。
第四条 本规范适用于 110(66)kV~500 kV 交流架空输电线路, 35kV 交流架空输电线 路及±
500kV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采 用。
第五条 各区域电网公司、 省电力公司、 运行 维护单位可依据本规范编制实施细则或现场 作业指导书。
第二章 引用标准
第六条 以下为输电设备设计、制造及试验所 应遵循的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及规范, 但不仅限 于此:
GBJ 233-1990 110~ 500kV 架空电力线
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2337-1985
DL/T 683-1999
命名方法 预绞丝
电力金具 产品型号 2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 程
SDJ 226-1987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 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
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 《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 《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 《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预防事故措施》
国家电网公司 《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
国家电网公司 《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评估分析报告》
第三章 基本要求
第七条 一般要求
(1) 设备检修,是架空输电线路生产管理 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生产管理部门和运 行维护、检修单位必须加强设备检修的 管理,认真做好检修工作,使输电设备 处于健康状态。
(2) 设备检修,包括“检查、修理”两项 内容。检修应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 好” 的原则,根据运行巡视、检测和 在线监测等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各类异 常,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及时安排 线路设备的计划停电检SDJ 276-1990
施工工艺规程
DL 409-1991
DL 558-1994 架空电力线外爆压接
安全工作规定》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 3
修或带电检修, 并逐步过渡到状态检修。
(3) 设备检修, 应尽可能采用带电作业的 方式,以减少设备停电检修的次数,提 高输电设备的可用率。
(4) 设备检修,应优先采用性能优良的 材料,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检修工器具, 努力提高检修质量,缩短检修工期,确 保检修工作安全,以延长使用寿命和提 高安全运行水平。
第八条 检修准备工作
(1) 设备的各项检修均应按标准化管理 规定,结合各检修项目,编制符合现场 实际、可操作的作业指导书,编制组织 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检修程序 等。对大型、复杂和难度较大的检修作 业项目,应编制本次检修项目的施工方 案,经本单位生产、技术主管领导批准 后实施。
(2) 对较复杂的检修项目, 应根据检修工 作内容组织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 人进行现场勘察,并作好记录。
(3) 现场勘察应查看检修作业现场的设 备现状,作业环境、危险点及交叉跨越 等,根据现场勘察结果。
第九条 其他注意事项
(1) 停电检修工作中,若遇雷、雨或风力 超过
6 级等恶劣天气时,一般不宜继续 进行。
(2) 带电作业应按照线路安全工作规程 的要求,在良好天气下进行。作业中遇 有雷电活动或空气湿度大于 80%时,应 暂停进行。风力大于 5 级时,一般不宜 进行带电作业。
(3) 从事本次检修的作业人员, 必须身体 健康、精神状态良好。作业前,工作负 责人必须了解全体工作人员的身体健 康状况和精神状态,以确保检修项目的 安全、顺利完成。 4
(4) 在 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带电杆塔 上作业,作业人员一般应采取穿着静电 防护服等防静电感应措施。必要时, 220kV 线路带电杆塔上作业也可采取防 静电感应措施。
(5) 在停电线路上检修前, 作业人员必须 挂好个人保安线(即携带式单相接地 线)后,才能进入导线工作。
(6) 根据不同的检修项目, 应配备符合相 应电压等级、机械荷载、试验合格、数 量足够的设备、材料、工器具。
第四章 导地线
第十条 一般要求:
(1) 导地线的连接必须使用与之配套的接 续管及耐张线夹。 连接后的握着强度在架 线施工前应进行试件试验 , 试件不得少于 3 组(允许接续管与耐张线夹合为一组试 件), 其试验握着强度对液压及爆压都不 得小于导地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 95%。
(2) 导地线修补、 切断重接后, 新部件的强
度和参数不得低于原设计要求。
1) 导地线切断重接工作应事先取连接试件做 机电性能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在检修施 工中应用。
2) 小截面导线采用螺栓式耐张线夹及钳接管 连接时,其试件应分别制作。螺栓式耐张 线夹握着强度不得小于导线保证计算拉断 力的
90%。钳接管连接握着强度不得小于 导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 95%。地线连接握 着强度应与导线相对应。
(3) 不同材质、 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 5
导地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4) 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地线上只允许有 一个接续管和三个补修管, 当张力放线时 不应超过两个补修管,并应满足下列规 定:
1) 接续管或补修管与耐张线夹间的距离不 应小于 15m。
2) 接 续管或补修管与悬垂线夹的距离不 应小于 5m。
3) 接续管或补修管与间隔棒的距离不宜 小于
0.5m。
4) 宜减少因损伤而增加的接续管。
(5) 进行导地线更换或调整弧垂时,应进 行应力计算, 并根据导地线型号、 牵引张
力正确选用工器具和设备。
(6) 导 地线 弧垂 调整后 ,应满 足 DL/T
741-2001 要求。
第十一条 项目
(1) 打开线夹检查:
1) 线路发生雷害、污闪、导地线覆冰、导地
线舞动等异常情况时, 应对异常区段内的
导地线线夹(悬垂线夹、并沟线夹 、 T
型线夹、间隔棒等)进行重点检查;
2) 线路长期输送大负荷时, 应适时打开线夹
抽查;
3) 线路运行年限较长或高差较大者,
应根据运行情况打开线夹检查(重点抽
查)。
(2) 导线打磨处理线伤: 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同时符合下述情况 时,可不作补修,只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 0 #砂纸磨光:
1) 铝、铝合金绞线单丝损伤深度小于直径 6
的 1/2 ;
2) 钢芯铝绞线及钢芯铝合金绞线 损伤截面积为导电部分截面积的 5%及 以下;
3) 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为 4%及以下。
(3) 单丝缠绕处理导地线损伤:
1) 将受伤处线股处理平整。
2) 导 地线缠绕材料应与被修理导地线的材质 相适应,缠绕紧密,并将受伤部分全部覆盖, 距损伤部位边缘单边长度不得小于 50mm。
(4) 补修预绞丝处理导线损伤:
1) 将受伤处线股处理平整。
2) 补修预绞丝长度不得小于 3 个节距,并符合
GB 2337-1985 的规定。
3)补修预绞丝应与导线接触紧密,其中心 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并应将损伤部位 全部覆盖。
(5) 补修管修补导地线损伤:
1) 将损伤处的线股恢复原绞制状态。
2) 补修管应完全覆盖损伤部位, 其 中心位于损伤最严重处,两端应超出损 伤部位边缘 20mm以上。
3) 补修管可采用液压或爆压。 其操 作
必 须 符 合 SDJ 226-1987 、 SDJ
276-1990 的规定。
(6)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符合下述情况之一
时,必须切断重接:
1) 导线损伤的截面积超过采用补修管补 修范围的规定时。
2) 连续损伤的截面积没有超过补 修管补修的规定,但其损伤长度已超过 补修管的补修范围。
3) 金钩、破股使钢芯或内层铝股形成无法修
复的永久变形。 7
(7) 切割导线铝股时严禁伤及钢芯。 导地线
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
缺股等缺陷。连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
的松股现象。
(8) 采用钳接或液压连接导线时, 应使用导
电脂。
第十二条 验收
导 地 线 检 修 完 成 后 , 必 须 按
GBJ 233-1990 第二章、第七章、第九章、 GB
2337-1985 、DL/T 741-2001 规定进行验收,
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行。
第五章 杆塔与基础
第十三条 一般要求
(1) 更换、补加的杆塔部件不得低于设计
值;
(2) 螺栓紧固扭矩应符合 GBJ 233-1990 第六章要求;
(3) 检修后杆塔的防盗、 防松措施不得低 于原标准。
(4) 基础修补后, 其标准不得低于原设计
值。
第四十条 项目
(1) 混凝土电杆裂纹处理: 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打套筒(抽水灌混 凝土)、加装抱箍等补强、 加固措施或更换处 理。
(2) 混凝土电杆倾斜处理:
1) 倾斜电杆在扶正处理前必须打好临时 拉线;
2) 自立式电杆的倾斜扶正必须将根部开 挖后方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