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危机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33
粮食危机测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粮食危机通常指的是什么?A. 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B. 粮食供应不足C. 粮食需求的增加D. 粮食生产过剩答案:B2. 粮食危机可能由哪些因素引起?A. 气候变化B. 战争和冲突C. 经济制裁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A. 中国B. 美国C. 巴西D. 火星国答案:D4. 粮食危机对以下哪个群体的影响最大?A. 城市居民B. 农村贫困人口C. 儿童D. 所有以上群体答案:B5. 根据FAO的数据,以下哪个地区在2023年面临最严重的粮食危机?A. 撒哈拉以南非洲B. 中东C. 欧洲D. 北美洲答案:A二、填空题6. 粮食危机可能导致_________的增加,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
答案:饥饿和营养不良7. 粮食储备是应对_________的一种重要手段。
答案:粮食危机8. 国际社会通过_________来协调粮食援助和支持粮食生产。
答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9. 粮食危机可能导致_________价格的上涨,增加家庭的生活成本。
答案:基本食品10. 为了减少粮食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采取了_________政策。
答案:粮食安全三、简答题11. 简述粮食危机对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粮食危机可能导致全球食品价格上涨,增加通货膨胀压力。
它还可能影响国际贸易,因为一些国家可能会限制粮食出口以保障国内供应。
此外,粮食危机还可能加剧贫困和不平等,特别是在那些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
12. 描述一个国家如何通过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来应对粮食危机。
答案: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来应对粮食危机,包括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灌溉系统和精准农业技术;推广高产种子和作物品种;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如道路和储存设施;以及提供农业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
结束语:粮食危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Unit 9 粮食危机[1]去年,粮价飙升向我们这颗星球敲响了警钟。
2005 年至2008 年夏天,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增加了两倍,大米价格上涨了5 倍,引发了近24 个国家的粮食骚乱,并使陷入贫困的人口增加了7 500 万。
但是,与从前短期的粮食短缺导致的震动不同,这次粮价上涨是发生在全世界农民生产的粮食总量创纪录的一年。
此次高粮价是更为严重的问题的表现,这个问题影响着世界范围的粮食供应体系,且不会很快得到解决。
简单地说:过去十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世界已经消耗了比产出更多的粮食。
历经多年,库存耗尽,2007 年,全球粮食库存下降到只有61 天的全球消费量,是库存纪录中的倒数第二。
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每年只有1%~2%,如此之低根本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
[2]高粮价是供不应求的基本标志,即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分配。
这样的农业通胀(农产品涨价)给全球最贫穷的10 亿人口以沉重的打击,因为他们通常花费收入的50%~70%购买食品。
即使粮价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而下降,它仍然接近纪录高点。
低库存、人口增长以及粮食产量不增等根本问题仍然存在。
气候变化,尤其是粮食生长季节变暖,和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必将大大减少世界未来的粮食收成,造成现在一些科学家所称的永久性的粮食危机恐慌。
[3]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急剧上升,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将达到90 亿。
目前,专家们表示,我们要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力争到2030 年将目前的粮食生产量提高一倍。
换言之,我们需要第二次“绿色革命”,而且我们必须经常如此。
[4]约1.2 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用耕种取代了狩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从此,我们的人口数量就与我们的农业技术同步发展。
每一个进步———饲养动物、灌溉、水稻生产———都导致了人口的相应暴增。
每当粮食供应平稳,人口数量也就最终稳定下来。
早期阿拉伯和中国的文人就注意到人口与粮食资源的关系,但直到18 世纪末,才出现一位英国学者试图准确解释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此人可能是历史上最受非议的社会科学家。
粮食危机英语作文Food crisisWorld food crisis urbanization biofuels Hello everyone, on behalf of our group,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our research project world food crisis as you know, food shortage has attacked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even caused social unrest in some areas (a possible version). Hello everyone, now I'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us representing me Our group's research project "world food crisis", as you know, food shortage has affected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even caused social unrest in some areas. But who is the first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current world food crisis?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 the world's annual grain production has declin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urbanization has led to a large number of farmland loss, facing energy prices 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take strict measures to protect cultivated land. In ord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hould take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help. For me, I will call on you People around us live frugally.I think we should work hard to learn development science tohelp solve the food shortage in the future.。
人类是否有能力解决全球粮食危机?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但是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恶化,全球粮食危机日益加剧,这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那么,人类是否有能力解决全球粮食危机呢?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一、粮食危机的背景和现状1.全球粮食危机的背景和原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粮食生产和供应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全球粮食危机主要源于人均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不良影响。
目前,世界上有8.2亿人口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面临着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
因此,解决全球粮食危机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共同的挑战。
2.全球粮食危机的现状目前,全球每年因饥饿和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260万,80%的死亡在亚洲和非洲地区发生。
同时,全球的粮食供应和生产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许多国家都曾经经历过粮食短缺和价格上涨的情况。
因此,解决全球粮食危机刻不容缓。
二、人类是否有能力解决全球粮食危机?人类是否有能力解决全球粮食危机,这是一个需要仔细分析的问题。
虽然目前全球粮食安全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同时也有许多措施可以采取来缓解粮食危机。
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是解决粮食危机的关键。
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和质量,稳定全球粮食供应。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可以减少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实现全球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2.增加粮食种植面积通过合理规划和开拓新的种植区,可以增加全球粮食的种植面积,达到缓解粮食危机的目的。
同时,在种植时还需要注意土地水利的保护和提高耕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全球合作全球粮食危机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共同解决。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不仅可以极大地加速技术和知识的传播,也可以减少粮食的浪费和绿色消费,从而更好地实现全球粮食安全。
4.鼓励绿色消费和环保理念粮食危机的根源往往是过度消费和浪费,因此,通过鼓励绿色消费和环保理念的倡导,可以减少粮食的浪费和过度消费,降低粮食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三、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全球粮食危机需要全球合作,创新科技,加大投入,提高效率,增加种植面积,鼓励绿色消费和环保意识等措施,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粮食危机的五个征兆,如有出现应该立刻提高警惕
现今中国在粮食储备上相对富足,年轻人对于粮食危机多半都没有过切身的体会,有关粮食危机的饥迫几乎都来源于历史或者老一辈的口口相传,但是我们仍然要有自己的判断力,粮食危机出现前将会有五个征兆,如果出现其中三个,那么就要警醒起来。
全球性危机的出现。
例如本次疫情或者是战争,总之一次大型的全球危机会严重破坏如今的世界秩序,全球的粮食产业也会因此遭到严重打击。
对于粮食大量依靠进口的国家开始全球范围采购粮食。
这种迹象可以当作是在囤粮,而囤积的目的就是为了不久后的将来将会发生的粮食危机。
粮食出口大国停止出口。
这一点与上一点本质上是一样的,也是囤粮,毕竟在粮食危机面前,保证本国的需求是最优先的考虑。
世界领头羊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开始提升农业大国的地位,农业产能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位的新标准。
粮食短缺的迹象已经客观发生,但是会有刻意散布与现实截然相反的消息传出,用以稳定民心。
(河北农粮网)。
是否应该废除粮食危机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粮食危机辩论辩题。
首先,粮食危机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辩论只是一种表面的讨论,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废除这一辩题可以让人们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解决粮食危机本身,而不是在辩论中浪费时间。
其次,辩论往往会引发争吵和对立,而这种对立只会加剧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
废除粮食危机辩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对立,让人们更加团结一心,共同应对粮食危机。
再者,粮食危机是一个涉及全球范围的问题,需要全球范围的合作和努力来解决。
而辩论往往只会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讨论和观点,无法真正体现全球性的问题。
因此,废除粮食危机辩题可以鼓励人们更多地进行国际合作,共同寻求解决之道。
最后,废除粮食危机辩题可以让人们更多地关注实际行动和解决方案,而不是纸上谈兵和口舌之争。
正如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说,“行动比雄辩更重要。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解决粮食危机这一严重问题。
综上所述,废除粮食危机辩题是符合现实需要和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
让我们摒弃辩论的束缚,共同努力,解决粮食危机,让世界更加美好。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粮食危机辩论辩题。
首先,辩论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训练和知识交流方式,废除粮食危机辩题会限制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所说,“辩论是民主社会的生命线。
”废除辩题会剥夺人们的表达和辩论权利。
其次,辩论可以促进人们的思维碰撞和观点交流,有助于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解决方案。
废除粮食危机辩题会削弱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可能导致问题的被忽视和解决方案的单一性。
再者,辩论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有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废除粮食危机辩题会使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深入思考和寻找解决之道。
最后,废除粮食危机辩题可能会导致人们的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下降,无法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只有通过辩论和讨论,才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粮食危机的严重性,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解决问题。
世界粮食危机与治理机制◎ 刘合光 兰向民一、引言世界范围内是否会发生全面性粮食危机?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绿色革命之后,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存在全面性的世界粮食危机。
从世界粮食产业的发展进程来看,马尔萨斯关于这个方面的担心是多余的。
人口与粮食的发展,没有如他预期的那样“前者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后者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
从196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与人口增长的情形来看,二者都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且粮食单产的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
在现代经济与科技力量的支撑下,世界谷物单产从1960年的每公顷1.35吨增长到2020年的4.07吨,增长了2倍,年均增长1.9%;这个增长率超过同期人口的增长率(1.6%)(胡冰川,2022)。
这意味着在现代农业科技(主要是绿色革命迅速提高了农业单产)的赋能下,世界粮食危机在总量上和总体是可以避免的。
虽然从总量和发展趋势上来说世界粮食是安全的,但是世界粮食危机在特定时期在局部区域是有可能发生并产生致命影响的。
正如大家所感知的,在这个平行世界有些人在餐桌上浪费粮食,还有些人在挨饿。
所谓世界粮食危机,是指世界粮食价格超越历史最高峰值并影响全球范围内多数人口粮食获得而引发的危机,该危机产生后在特定区域使大规模人群陷入饥荒状态。
基于以上定义,1932-1933年的乌克兰饥荒(沈莉华,2014)、1942-1943年中国河南饥荒(尚长风,2022)、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Sen,1981)、1973-1974年世界粮食危机、2007-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2021-2022年世界粮食危机等,是20世纪发生的几次大的主要粮食危机。
由于全球地域广泛,不同国家粮食生产供给与市场调控能力有差异,这些危机会在局部地区形成灾害性后果,这也是为什么学界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安全和加强粮食危机治理研究的原因。
20世纪以来不时发生的世界粮食危机,促人警醒,总结梳理其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梳理好的经验和做法,完善治理能力和机制,对于促进全球和谐发展、保障落后国家人民的粮食权利、促进全球饥饿人群免于饥荒导致的生命安全威胁是非常有必要的。
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纵观历史,粮食是封建帝王维护江山社稷的头等大事。
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写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前一时期,热播电视剧《天下粮仓》,向我们展示了乾隆时期,清政府把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当作“第一要紧大事”,围绕国粮储备而治漕弊、修运河、惩贪吏、破邪教、推新政的故事。
可以看出,建立国家粮食储备,以丰补歉,维持粮食供求总体平衡,是巩固政权的基础,长治久安的根本。
在2008年,全球除受美国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之外,还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粮食危机。
而粮食问题不仅仅是暂时性、偶然性的现象,还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根源。
比如,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等。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全球基本农产品价格指数2006年上升了8%,2007年上升了24%,而2008年前3个月又同比上升了53%.自新一轮食品价格暴涨以来,全球有37个国家的食品供应受到威胁,有20多个国家因食品涨价发生骚乱,超过一亿人因高粮价陷入赤贫,基本生存面临威胁。
导致这次粮食危机的原因有:成本上升、减产、消费量增加、储备下降、美元贬值、生物能源的发展等,在所有这些因素中,生物能源所占份量最重,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生物能源在粮价上涨诸因素中占75%.笔者认为仅仅用这些偶然性、暂时性的因素解释粮食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粮食问题具有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根源,只有找出这种根源,才能认清其实质并找出解决粮食问题的出路。
目前我国粮食供需和市场形势十分复杂,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需要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着力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市场调控。
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切实加强粮油市场调控,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和轮换机制,科学调节供求总量和结构;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着眼粮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积极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建设。
巴西粮食危机的原因近期,巴西、美国等多地遭遇大旱,尤其是巴西,作为世界粮仓,旱灾可谓百年一遇。
作为“世界粮仓”的巴西是糖、咖啡和橙汁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全球大豆、玉米等重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国。
巴西大旱,直接带来了国际农产品价格的飙升。
一、全球大旱据巴西政府发布,巴西中部、南部等产粮区域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漫长干旱,导致了农作物减产、缺水和亚马逊森林的大火。
受旱情影响,巴西国内面临缺水缺电的情况,1900万人面临饥饿。
电价和粮价上涨使得巴西还因此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
与此同时,美国也遭遇了大旱。
自入夏以来,美国西部地区气温较以往更高,出现了普遍性的干旱。
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犹他州、内华达州和北达科他州已经处于全州干旱状态。
干旱还导致科罗拉多河上全美最大的两个水库鲍威尔湖水库和米德湖水库长期处于低水位状态。
数据显示,这两座水库目前仅有约三分之一的蓄水量。
坐落在米德湖水库上的胡佛大坝,其目前水位比最高水位低了45.72米,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上千万美国人的生活用水也因干旱受到了严重威胁。
据报道,美国西部72%的地区正在经历严重干旱,其中26%处于特大干旱状态,占美国全国范围的10%,这是1200年以来美国西部经历的最为严重的干旱危机。
美国作为世界粮食生产与出口的“超级大国”,拥有28亿亩耕地面积,约占全球耕地总面积的13%,粮食年产量近5亿吨、自给率常年保持在100%以上。
这个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每年出口1亿吨到2亿吨粮食,约占全球粮食贸易的四分之一左右。
其中,玉米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到全球总量的36%,小麦大豆出口量均是全球第二,堪称全球谷物市场的风向标。
二、粮价上涨的背后粮食涨价是常有的事,1970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当时的谷物价格上涨了两倍以上,2006年到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全球的大米、小麦和玉米价格出现大幅度攀升。
在许多普通人的认识里,人口在不断增长,而全球耕地却有限,所以粮食产量也有限,有一天全球的粮食总会出现短缺。
导致全球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有粮食危机的根源这些令人不安的趋势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冲突、环境和气候危机、以及贫困和不平等引发的经济危机和健康危机。
冲突仍然是造成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虽然报告的分析工作在俄乌战事之前已经完成,但仍然指出这场战事暴露了全球粮食体系的相互关联性和脆弱性,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报告指出,受东欧战事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已经面临严重饥饿的国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高度依赖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口,一旦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导致全球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有:
冲突(使24个国家/地区1.39亿人陷入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2020年约为23个国家/地区9900万人)。
极端天气(8个国家/地区超过2300万人,2020年为15个国家/地区1570万人)。
经济危机(21个国家/地区超过3000万人,2020年为17个国家/地区4000万人)。
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了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
报告预计1990年至2030年,一方面是粮食需求增长85%,另一方面是粮食生产减少20%,于是造成中国巨大的粮食产需缺口(3.66亿吨),即中国到2030年国内粮食生产只能满足需求的42.5%,其余的57.5%要靠进口粮食来满足。
由此,布朗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将来是否有支付能大量进口粮食。
答案是肯定的。
二是若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是否有哪个或哪几个国家能够足额提供。
考虑到诸多因素,布朗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提供如此多的粮食。
1980年以来,世界粮食每年出口平均约2亿吨,其中一半来自美国,而美国也面临着农田损失和灌溉用水转为非农业利用。
预计今后40年美国人口将增加9500万(包括自然增长和移民),美国可供出口的剩余粮食不会增加得太多。
与此同时,预计世界其他地区也将出现大量的粮食短缺。
到2030年非洲预计需要2.5亿吨粮食,是目前进口的10倍。
印度预计缺粮也比目前要大好几倍。
伊朗、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许多国家也将面临的粮食缺口同样是巨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粮食形势将处于危险的境地,全球各国的安全将得不到保证。
对今后世界粮食供求影响最大的是中国,中国粮食的不足也就是世界粮食的不足。
世界经济的未来已和中国的经济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纵观1983年一2005年的22年,我国粮食生产与进出口贸易的形势,其中有13年粮食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逆差地位。
其中,1995年逆差额最大,达1967万吨,占同期粮食产量的4 2%;1993年顺差额最大,达622吨,占同期粮食产量的l_4%。
粮食进出口本应起到调节国内粮食供需和平抑价格的作用,但从1983年一2004年的统计数据分析,进出口客观上加剧国内供需矛盾和价格波动,对国内粮食市场的调节呈现明显的滞后现象,甚至起“反作用”。
1984年足中国农村改革之后第一次粮食供给周期,产量突破40731万吨.就在国内粮食涨库、农民卖粮难的当年,仍维持粮食净进口688万吨,约占当年粮食商品增加量1476 万吨的47%。
有关世界性粮食危机的研究世界性粮食危机研究引言粮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粮食安全一直是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和难题。
近年来,全球面临着严峻的粮食危机,粮食价格高涨、粮食供需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世界性粮食危机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一、背景和原因1. 人口增长:全球人口增长迅速,估计到2050年将达到90亿人口。
人口的增长导致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粮食供应压力加大。
2.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产生了巨大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干旱、洪涝、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破坏了农田、减少了农作物产量。
3. 耕地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田被用于建设,导致耕地减少。
此外,土壤污染和耕地不合理使用等问题也加剧了耕地减少。
二、影响1. 粮食价格上涨: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给贫困国家和困难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
由于粮价上涨,许多贫困家庭无法负担足够的食物,导致饥饿问题加剧。
2. 社会动荡:粮食危机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
历史上,粮食危机经常引发农民起义和民众抗议,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3. 生态环境破坏: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一些农民不得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水资源,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同时,大规模开垦农田和林地转换也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压制。
三、解决方案1.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大农业投资,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民培训,加强科技创新。
通过引进优质种子、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和科学灌溉等方法,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2. 加强全球粮食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危机。
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应加强信息共享、技术援助和资源投入,协调各国的粮食供应和需求。
3. 推动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战略,通过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提高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4. 提高粮食储备能力:各国应加强粮食储备和管理,建立稳定的市场机制,提高国际和国内粮食储备能力,缓解粮食危机带来的影响。
结论粮食危机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应对。